中国2017实体经济面临挑战增长在2017年面临哪些风险

2017年严重困扰中国经济的三大问题--百度百家
2017年严重困扰中国经济的三大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17年中国经济最大困境就在于如何让中国的“房地产化”经济实现转型,如何让2017年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都围绕这个重点而展开。
进入2017年,尽管刚公布的PMI指数是几个来最好的,整个经济形势看上去是不错。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给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好的取向。市场相信2017年中国经济会走出2016年的困境。特别是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定位,更是会让未来中国经济走向正确的方向。不过,对于2017年来说,三大问题仍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困扰。即“房地产化”经济如何转型、人民币贬值预期如何逆转、中国经济如何“由虚转实”。如果这三大问题处理不好,它们将会严重影响2017年中国的经济走势。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挤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要在此原则上建立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可以说,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化”经济能够得到调整及转型,中国房地产市场能够真正回归居住的功能,并挤出房地产泡沫,那么中国经济真的能够走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之路,而且这也能够为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化”经济或以投机炒作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并非是一日生成,它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时间了。还是在2004年我就警示过,中国经济不要走向“房地产化”之路,否则将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正因为这种“房地产化”经济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结构,扭曲了经济资源的配置关系,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制造中国金融体系巨大风险,更是改变整个社会财富持有观念及财富积累及创造机制,形成了一个宠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等,因此,2017年房地产市场要想重新回到它的本性及基本的居住功能将是难上之难。
可以看到,房地产调控以来,尽管各地方政府都是在强大的压力下出台了各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出台,看上去是要坚决执行中央政府的房地产市场回归本性的精神,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是相当不情愿,这样只好让调控政策一点一点地挤出。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国内房地产市场要回归到本性,要挤出房地产泡沫根本就不可能。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场所谓的史上最为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就如早几年一样,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是越来越多,但早几年越是房地产调控,出台的调控政策越是多,房价越是上升,房地产泡沫越是吹得巨大,目前的情况也是如此。问题就在于这些不能够把房地产投机与消费区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想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来让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及挤出房地产市场泡沫是根本不可能的。2017年情况最为关键的方向也会是如此。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是使用经济杠杆(信贷及税收),而更多的是行政手段。可以说,如果不能够用经济杠杆对房地产调控,要想让房地产回归本性及挤出房地产泡沫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要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到居住功能,就得用严格的税收政策及信贷政策对住房的投机与消费进行清楚的界定,就得对住房投机炒作进行严格的限制,否则仅是所谓的行政性限购、增加住房供应、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整顿市场秩序、要地方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等用这些非经济杠杆的工具是无法达其目标的。
还有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其实就是一次重要的利益关系调整,是少数人的利益向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转移,因此要达其目标一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对此,中央政府是否能够突破这些阻力,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利益格局,并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让房价回归理性。可以说,如果中央政府不能够采取坚决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让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向下全面调整,那么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关系调整、房地产泡沫的挤出、住房要回到居住功能都是空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的核心是价格下降。对中央政府来说,这将是一次重大考验,也是中国经济重新获得新生最好机会。但是其阻力和困扰也一定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之风险,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看得十分清楚,即房地产泡沫、企业债务过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持续等,并希望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即201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6.5%以下)来重点处理一些金融市场风险点。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于还得从根源上入手,即这几年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为何会逐渐加大?其根源在哪里?最为核心的问题还是这几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在于市场投资者认为政府的各项政策在鼓励过度信贷扩张,无论是2015年的股市泡沫、汇率震荡,还是2016年房价疯狂上涨、大宗商品市场过度炒作、债券市场震荡等,无论不是与这种政策有关。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风险尤其是巨大。因为,这不仅涉及国内资金大量流出问题,也涉及国内外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问题。尽管近来中国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的管制办法,但是这些管制措施越是严厉,可能会造成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更是不足。这不仅表现为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地在减少,也表现为各个离岸市场所持有的人民币总额快速下降,表现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严重受阻。比如香港市场人民币持有下降为不到6000亿了,不到一年下降了一半。这些都会对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巨大的压力。
再就是中国实体经济脆弱性问题。中国实体经济的脆弱性,不仅表现为中国企业做实业十分困难,赢利能力很差,更表现为“房地产化”经济让全民炒作房地产,让全国企业都在炒作房地产,让中国绝大多数资金都流入房地产市场。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的企业都做房地产和炒作房地产,中国居民都炒作房地产,这已经到无可复加的地步。最近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有几百家上市公司都通过卖出住房来弥补实体经济可能造成的亏损。全民都在炒作房地产,中国实体如何能够好起来。而全民都在炒作房地产,完全现行的经济政策有关。这些经济政策不调整,要改变这种状态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些都是困扰2017年中国经济最大问题。
也就是说,2017年中国经济最大困境就在于如何让中国的“房地产化”经济实现转型,如何让2017年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都围绕这个重点而展开。因为,只有实现这种转型,才能够让中国房地产市场回归到它的居住功能、让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逐渐挤出及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降低、让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降低、让民营经济有意愿增加投资、让中国经济“由虚转实”等等,而货币政策的核心就是如何去杠杆,否则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境难以化解。
阅读:451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11月25日讯——2016年即将过去,而即将到来的2017年对经济来说,将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  债务压力浮现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此前所依赖的低成本出口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为了避免中国经济受过大冲击,并保护国内就业市场,中国决策者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此举却令国内的未偿付债务水平迅速飙升,目前已升至接近GDP的250%。  到目前为止,占中国债务总额最大份额的公司  债,同样急剧增长逾60%,超过GDP的165%。因而,在企业违约和破产风险加大,工业利润低企,投资风险上扬,房地产市场增长前景再度放缓的背景之下,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仍成决策者的一块心病。如何处理债务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平稳增长前景。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外贸出口。但是,在过去的近十年中,出口成本的不断上升,且外市场空间增长乏力,同时家庭消费增速的相对疲软也制约了内需,因此,投资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中国政府通过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增长。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这不仅仅突出了国有银行作为中国政府政策工具的重要性,而且也揭示了为什么中国决策者能够如此大方地通过投资这一手段抵消中国其他经济领域方面的不足。  为了保证固定投资的充足性,中国政府也有其他方面的资金来源。多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筹集资金。比如:削减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振国内市场,直接支出,中国政府在多个方面支付购买等。  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依赖债务来筹集投资资金。筹集资金的债务方式有:正式贷款,或者发行债券,或者通过其他类型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贷款。这些筹集的资金大多数来自国有银行。2015年,未偿付的银行贷款占GDP的141%,而未偿付的债券总额占GDP的63%。而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倾向于通过提振股市  或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中国通过控制银行业影响资金成本,并决定哪里,以及以多快的速度流动。  意料之中的情况显然就是,中国政府筹集的大部分资金主要流向国有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国有企业债务占中国公司债务的大部分比例。国有企业债务占中国公司债务总额的比例超过55%,但是其对GDP的贡献仅有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可控  2008——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中国开始实行所谓的“临时性”刺激方案。而事实上,这是长期的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开始。在此后,地方政府债务,逐渐被视为可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大不安定因素,并引起了市场各界的关注。然而,系统性金融危机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关系并没有悲观人士想象的那么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从未超过GDP的40%。毕竟,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债务都由地方政府平台进行借贷和投资。  此外,2013年,中国政府开始严厉打击腐败,迫使许多地方融资平台关闭。中国政府同时推出了一项财政改革,这项改革旨在减少地方政府依赖债务来支付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  这些财政改革措施中,其中有一项是:允许地方政府将地方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2014年中期以来,这一措施得到许多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各界对地方债务危机的担忧情绪。通过债务互换计划及与之相关的财政措施来帮助地方政府偿还贷款,并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效。因此,地方债务不太可能成为引发中国经济危机的主要元凶。  企业债务才是心病  相较之下,公司债务,特别是许多国营的重工业和建筑业公司的债务,可能成为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来源。中国最大的借款人是房地产开发商,石油和公司、电力公司、金属和矿业公司,以及建筑和工程公司。这些公司的债务至少占全国未偿付公司债务的60%,并且这些公司的债务杠杆很高。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重工业,建筑材料和公用事业等公司的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分别高达85%、120%和130%。  上述行业中,除了能源行业之外,其他行业都极其依赖与房地产有关的建筑业。而业内人士通常认为,建筑业占中国GDP的15%——25%。从某种程度来看,房价和房地产建设与投资今年的表现,均好于市场预期。此前,据FX678观察,在年,几乎每一项房地产指标都表明,2016年整个行业都将陷入低迷状态。  尽管2016年有许多新的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增速明显快于预期。但是,实际上,建筑业仍在缓慢地发展。与此同时,尽管面积较大的住宅投资在,但是,面积较小的住宅(房子面积不到90平方米)投资自2015年以来下降了0.8%。而此前,作为“刚需”的小户型住宅投资,一直以来占中国住宅投资的最大份额。  在中国最大的城市的房价经过连续三个季度的创纪录式的增长之后,中国政府迫使地方政府限制购房,并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这些住宅限购措施已经初显成效,市场预计中国房价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继续下滑。  楼市复苏或是“死猫跳”?  因此,尽管201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强于预期的增长,但是,这主要集中在中国最富有的城市。并且,这种增长是以创造更多的信贷为代价的。与此同时,这种增长对房地产投资与建设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些因素表明,信贷正在成为能够有效的推动建筑业增长的方式之一。但是,这将制约中国政府2017年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的选择。此外,考虑到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房价上涨,这将会对房地产投资和建设造成拖累。因此,综合来看,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仍不容乐观。  房地产行业的长期衰退将会为中国大多数负债累累的公司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在过去几年内,随着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的攀升,中国房地产和建筑公司新发行的债券的到期时间呈现出缩短势头。相较于此前,中国公司现在发行的短期债券的数量越来越多。2016年第三季度,82%的中国公司债券到期时间都少于三年。而2010年第三季度仅有36%的公司债券的到期时间少于三年。这种情况,在建筑行业更为严重。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采取贷款的方式偿还现有债务,而不是真正地发行长期债券供投资者投资。  加之,更为严格的住宅限购政策和更高的债务负担,将会加剧中国房地产和建筑公司对短期债券的依赖。然而,这并不能保证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中国公司明年不拖欠债务或者不破产。由于很多房地产和建筑公司都集中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因此,这些地区明年或将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社会考验。  当然,中国政府不会盲目冒险,他们已经出台了若干措施来缓解严峻的形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债转股互换项目,并计划创建专门的破产机构来处理企业的破产与项目。2016年企业的破产与重组事件同比翻了一倍。但是,这些措施是否有效,还有待于观察。  到目前为止,债转股互换项目只是在某些层面进行着。据报道,许多银行拒绝配合经营惨淡的公司的债转股项目。此外,中国缺乏健全的法律措施来处理公司破产问题,这也将制约债转股项目的顺利进行。  面临外部不确定性  此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或令中国经济面临更多的压力。比如:美国侯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承诺一旦上任,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尽管政治和经济现状并不一定会让他完全履行这一承诺,但是,针对特定商品征收的关税,就足以损及中国经济。例如,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征税。据中国官方公布的,占约十分之一中国钢铁和钢铁产品出口至美国市场。而中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将商品房限购的政策再度撤回,并刺激国内消费,以提振其建筑材料行业。  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明确承诺,应该改变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但是,这一承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稳定。  无论美国是否实行惩罚性贸易措施,2017年对于中国来说,都将是机遇和困难并存的一年。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国内。但是,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将这些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美国下一届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欧洲  危机的不可预见性。  新的一年伊始,中国决策曾仍将需要直面那些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也可以看到,重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仍能见到许多光明之处,比如,之前力推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而经济结构向内需主导的服务业行业转变也正在加速,而人民币在加入了SDR篮子之后,汇率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化也能给经济提供必要的助力。因此,在克服了暂时的困难之后,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前景依旧乐观。
责任编辑:fk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近1年收益率
最近7日年化
最近7日年化2017年中国经济10大预测--余胜海观察--凤凰网博客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2017年中国经济10大预测
余胜海/文还有2天的时间,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纵观中国发展大势,2017年,中国经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对2017年中国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供大家参考。1、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经济复苏仍难以实现中国的经济改革升级是由旧的经济增长引擎向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转变,其中旧经济是以房地产为核心的“重资本、低附加”产业。中国新经济的发展似乎没有做好接力的准备,第三产业发展增速放缓,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仍未具规模。在2016年10月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之后两个月房地产销量大幅回调,考虑到从销量到投资的传导时滞为6个月左右,2017年二季度前后可能会遭遇房地产投资回落,中国经济复苏在短期仍难以实现,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仍然长路漫漫。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落至6.5%-6.6%水平。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势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俄罗斯和巴西等主要的能源和商品出口国下行的经济走势获得一定的缓解。国内需求也有恢复迹象。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势头。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俄罗斯和巴西等主要的能源和商品出口国下行的经济走势获得一定的缓解。国内需求也有恢复迹象。印度近期的经济增速傲视全球,全面的市场改革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而其国内需求的旺盛和巨大的人口红利对外资有极大的吸引力。但产业结构失衡和财政与贸易双赤字的问题对印度经济有一定影响,一些改革措施也引发了副作用。废除大面额纸币虽然抑制了腐败和逃税问题,但也使得国内商业活动受到一定影响。部分国际机构近来两次下调对印度明年经济增长的展望。201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现的数据好转,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房地产热潮与补库存运动。长达52月的负PPI压力下,上游行业投资不足,供应链处于紧平衡状态,在限产量(而非去产能)政策主导之下形成事实上的价格托拉斯,加强了补库存力度。由此导致的上游行业利润复苏(国企占比较高)改善了表面数据,但本质上仅是利润在不同行业与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再配置,这事实上进一步压制了制造业、私企的利润预期与投资动力。这一再配置也得到房地产、汽车等局部热点行业的支持,而随着明年局部热点行业动力不存,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将遭遇下行压力,基建投资将不足以弥补前两者的下滑。在终端需求疲弱、滞胀威胁之下,补库存可能提前夭折。出口则继续负增长。2、房地产投资将会回落,房价将下降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和消费属性,否定了投资投机属性, 2017年,中央将会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金融动荡之下,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会回落,居民的风险偏好也将降低,三四线城市将会因为库存压力而降价,一二线城市将会因为缺乏新增买房资金而降价。北上广深的房价稳中有降。3、实体经济举步维艰,制造业将进人寒冬近十年来,以互联网、房地产等为代表的金融产业,不断的从实体经济中“吸血”,使得中国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概念中国”、“投机中国”、“山寨中国”、“时尚中国”横扫华夏大地,并成为“国民英雄”,实体经济的人才、资金、利润等都被不断的往外抽,生产成本还会不断增长(高地价、高税负、高人力资本),实体经济到了最危急的时刻,2017年的实体经济将更加艰难。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将出现倒闭潮。传统制造业,2017年伴随传统企业倒闭的将是大批互联网泡沫企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高歌猛进的房地产业和互联网吸干了中国制造业的血液,再加上美日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出口受阻,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重创,让本来就不景气的中国制造业雪上加霜,中国制造业将进人寒冬,就业形势严峻。2017年是工薪阶层最纠结的一年,是创业者最难熬的一年。4、人民币贬值趋势将持续,贬值幅度约5%人民币汇率问题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元指数2016年涨幅超过5%,而人民币贬值幅度超过了7%,单一的强势美元很难解释人民币如此大的贬值幅度和强烈的贬值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将去杠杆和防风险摆在显要的位置。稳增长和保汇率的选择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和风险点。稳增长势必要保证较低的利率水平和适当的流动性,而当前货币增长速度或有小幅下降,但考虑到目前基数,一旦2017年美联储按照路径进行3次加息,势必会再次对人民币形成巨大冲击。到12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495元,年尾将以6.95收官,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刷新6年新低。预计,2017年随着美元的阶段性转折与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震荡。到2017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破七,人民币贬值趋势还会持续,不过,最终,到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至7.2~7.3之间,贬值幅度约5%。5、股市不会大涨,但仍是一个艰难年头在企业盈利难以大幅好转的背景下,股市上涨的唯一希望在于估值扩张,这要么需要利率的大幅走低,要么出现大规模的新增资金入市。后者需要股市自己呈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以吸引场外资金入场。大盘股上涨的二八行情难以造就强烈的赚钱效应,而拉抬创业板等小市值个股又忌惮于其离谱的估值与故事的真伪。这种格局下,股市很可能会度过另一个艰难年头,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机会。基金经理们仍将螺丝壳里做道场,以收割韭菜为alpha来源。但2017年中国股市有七大利好消息:一是约2万亿元养老金入市;二是获纳入MSCI指数。预计2017年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是大概率事件;三是期指有望恢复正常交易。在业内人士看来,呼吁为股指期货松绑的声音一直都有,从建设市场、完善市场的角度来说,早恢复比晚恢复要好;四是退市股票明显增加。在2017年,市场将有一批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会迎来和博元、欣泰电气等一样的命运;五是沪指有望上摸4400点。对于2017年的A股,多数券商均释放出偏乐观的积极情绪,认为明年将是充满机会的一年,部分机构甚至认为明年将走向牛市。就上证指数而言,券商普遍预测高位在3500点至3800点区间,也有少数预测最高点为4000点,摩根士丹利更是预计A股明年上4400点。摩根士丹利Jonathan Garner等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鉴于美国贸易保护威胁会使中国货币环境在2017年上半年保持宽松,上证综指到2017年底料升至4400。报告还称,中国楼市调控措施料促使富裕阶层将资金转入股市,2017年资金也有可能从大宗商品期货转入股市;六是上证综指或下探至2750点。对于2017年上证指数运行区间下限,券商普遍预测在2800点。明年下半年,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改革和转型预期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帮助提升风险偏好。综合来看,A股市场在2017年上半年仍存风险,2017年下半年有望迎来转机。上证综指全年的波动区间预计是2750点至3550点;七是新三板有望推行转板。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包括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研究推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试点。这不是国务院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推进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在此之前,关于新三板转创业板试点的新闻已铺天盖地。6、债务违约将会进一步加剧,负债将继续恶化虽然上游行业与不少国企通过2016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而赢来利润拐点,降低了这些领域债务违约压力,但这一压力并未消失,而是转移到别的领域。从根本意义上讲,2016年中国资产回报率情况并未有本质改善,我观察到的,更多地是利润在不同行业中的再分配:上游通过高价格收割下游行业的利润。在利率上行、金融机构降低杠杆、流动性逆转的环境中,大量缺乏竞争力的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会继续恶化,并转化为更高的债务违约率。7、通货膨胀压力将会减弱,终端需求仍旧疲软国内一般卖方模型看通胀,会重视食品甚至猪肉对CPI的推动,这不够深刻。表面看,基于CPI与猪肉的高联动性、猪肉价格的高波动率,这样分析似乎有道理,但事实上,背后的隐秘逻辑环节在于:1.其他因素导致的低端劳动力成本上扬,会推动食品价格上升;2.劳动生产率增速会影响成本上升传递为价格上升的比例;3.价格上升预期导致的供应者库存决策变化。这三个环节揭示出,通货膨胀的真正动力,在于终端需求上升与劳动生产率停滞之间的矛盾对物价的推升,并被加库存决策所放大,猪肉、食品价格的同步变化则是这一逻辑的副产品。以此而论,将通货膨胀追踪到猪肉并未完成分析任务、也不能对未来正确把握。我分析,2017年终端需求仍旧疲弱,失业压力将会加剧,工薪增速降低,通货膨胀不具备持续高涨的基础。很可能到春节左右,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将会减弱,之后震荡下行,全年而言均值在1.8%以下。8、流动性盛宴终结,小型银行竞争劣势将更加凸显两个重大趋势将会贯穿2017年,并引导流动性减少。首先,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化利率将会继续走高。在人民币汇率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国债收益率需要维持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定的利差,才能降低资金进一步外流的压力,事实上,2012年之后,中美两国利差一直维持在很紧的区间内,而2017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概率继续上升,增加了中国市场化利率抬升的压力。另一方面,面对汇率压力、资产泡沫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央行将不得不实施偏紧缩的政策,机构降低杠杆的动作可能贯穿一年,也会对利率有抬升影响。第二,实体经济的信用需求可能继续降低。2016年信贷需求的主要贡献者——家庭房贷——将减少,其缺口无法被制造业、基建信贷所抵消。利率提升与信用创造降低,两者的合力结果,是中国流动性盛宴终结。代替资产荒,资金荒会越来越多地被人关注,小型银行等机构竞争劣势将更加凸显。 & & & & & 9、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扩张,或将超过3%红线在民企投资、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减速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将会发现自己需要承担更大的义务,不论是扩张基建还是满足民生方面,都需要政府支出持续高速扩张。我们预测,2017年财政支出增速或不低于2016年。与此同时,在内需降低、增速放缓压力之下,尤其是几个大税项前景不佳,财政收入增速则可能继续降低到个位数。财政赤字——即使按照政府最窄的口径定义——也将超过3%红线。国债发行将会加速,也构成压迫国债收益率上升的因素之一。10、大宗商品价格将震荡上行,“过山车”行情在所难免,2017年将会是商品大年,但需要区分国际定价商品与国内定价商品。在全球经济反弹背景下,前者价格将可能持续上扬,涨势覆盖一整年,这其中以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为代表。对于国内定价商品,炒作机会也会十分丰富,但更大可能性是以大幅震荡的形势体现出来。支持价格上扬的因素(如限产量、库存低、环保、运输)与压制价格上扬的因素(如产能仍旧庞大、加库存运动可能提前夭折、进口量增加)博弈激烈,提供放大的波动性。2016年双11的大幅震荡,已经预示了这样的场景。2017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预测将震荡上行,由于国内外资源过量供应受到抑制,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改善,而随着各项成本要素趋向扬升,推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震荡上行,因此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将呈升温局面,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环境将好于2016年。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市场价格上涨是把“双刃剑”。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一些高成本企业摆脱亏损逐步盈利,有利可图势必刺激相关企业努力增产,进而产生市场升温的巨大压力。另外。强势美元对于大宗商品行情的抑制力量也不容忽视。因此,2017年中国大宗商品行情将继续大幅震荡,“过山车”行情在所难免,对此不可掉以轻心。(余胜海系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独立人文经济学者、长期从事高端财经人物访谈和中国经济、商业史、企业管理、商业文化、企业家思想和企业案例研究,著有《华为还能走多远》《能源战争》《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家大败局》《变革时代》《大道至简》等,最新著作《任正非和华为:非常人非常道》即将出版,敬请关注)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余胜海简介
余胜海,资深传媒人、财经作家,著有《能源战争》《华为还能走多远》《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大道至简:全球顶级CEO商道智慧》《解密中国顶级CEO》《形形色色中国人》《海归业赢天下》《企业家大败局》《变革时代》等。信箱: 余胜海微信公众号ysh196426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