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有效阅读教学有效性

随着三月的春风,我们迎来了第54个雷...
又是一年春来到,虽然今年的春天姗姗...
我们都是环保小卫士 记一(2)班学雷...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种植实践活动...
参观葡萄园,采摘葡萄这样的活动,一...
天气转暖,万物开始复苏,又迎来了一...
当前位置: >
巧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来源:未知 | 作者:杨央平
| 日期: 14:10 |
&&& 自从开展了课程改革,了解了生本教育理念,我深深地认识到:以往课堂提供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思考和行动的机会太少.课堂几乎变成教师演 &独角戏&的舞 台,教学既然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就谈不上教学效益的提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把教材中的文字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教材&,让学生有自信心与成就感,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因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决定从品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人手。重点词句是能够体现文章中心意思的词语和句子.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 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我们年级组集体讨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抓住重点词句,精讲多读
&&&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实现&精讲&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哪些是一篇课文的重点词句呢?这要根据具一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
&&& 2.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得来都离不开读&。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识记的需要,是认真培养阅读习惯的需要。只有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变换阅读方式,学生觉得新奇,才能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平时,我们年级段里经常讨论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读。在课堂上,抽读、自读、齐读、默读、领读、范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交替出现,使孩子在读中得到感悟,使课堂目标在读中得到落实,最终要让学生通过读充分感知课文用词的准确、造句的生动、布局的精妙、感人的情趣,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达到&美读&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注重重点词语精讲时,也要注重它的朗读指导,这样也能更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情感
&&& 在许多课文中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很多,通过对课文中相关词句的解析,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重点词句方法指导,提高分析理解能力,促进阅读感悟。
&&& & 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和运用。&抓住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三上教材中提出的阅读要求。在三下的教材中对这方面有了新要求:&抓住重点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文中句子,都是依付特定的语言环境的,对每一句话都理解都必须联系有关的语境,而不能将其从课文中单独抽出来,进行孤立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丰富语文的内涵,使语文课堂成为生活的大课堂。、
&&& 2.在联想和想象中理解。有些句子,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含义不怎么丰富,有的甚至读起来淡如白水,可是一旦对其内容展开联想或想象,则会发现内涵深刻的意义。理解这样的句子时,可用联想和想象的办法。
&&& 3.在朗读中理解。对句子的理解最终是晓其理,悟其情。是朗读是调动情感的最好办法。因此,要注重读中理解,理解中读。
&&& 4.在比较中理解。对课文中结构复杂,内容含量达,文字较多的句子,可用比较的方法来理解。比较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形式。(1)扩、缩句的比较;(2)换说法的比较;(3)换词比较法。
&&& 总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不同认识水平,交给不同的理解方法,那么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让学生抓重点词句,在分析、比较、品味、积累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促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更能使他们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与作者产生共鸣。
&&&& 以上是我们年级组对本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
上一篇: 下一篇:运用有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运用有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
【摘要】:阅读能力是《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培养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习外语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过去的阅读教学只注重对语法现象的过细讲解,而忽略了对阅读实际技能的掌握,因而造成了阅读教学中“事倍而功半”的现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和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阅读材料,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目的是:“了解信息,丰富知识,欣赏,获得乐趣,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本文拟在综述阅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阅读进行分析,并根据高中阅读能力及技能的要求,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技能。本文从六个方面介绍了运用有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它们分别是:一、加强语境意识,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的技巧。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的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信息的认知和处理,因此,语言理解离不开语境。根据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学生可利用不同的语境线索对生词进行猜测;二、熟悉文体、把握要点,培养学生准确、全面理解文章的各个侧面同主题关系的技巧。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体是这个载体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不知辩体,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体裁,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扫读和跳读的阅读技能,这样有利于迅速掌握文章信息的具体分布,有利于归纳文章内容和进行逻辑推理,从而使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三、运用互
动式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综合信息的技巧。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活动
成了一种对话,交互式教学重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对话在这种教学中
具有关键作用,充分体现了交际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四、运用合作阅读方式,
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通过合作、讨论作出正确推论和合理推断的技巧。实践
证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外语课堂中尝试合作学习理论,可大大提高了学
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五、丰富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语篇图式的技巧。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
的重要因素,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充分运用自己己有的背景知识建立相关图式对阅
读材料加以推测、判断,就容易理解阅读材料了。六、加大语言材料输入,培养学
生借助语言知一识,快速、大量阅读语言材料获取信息,积累语言经验的技巧。教材
中的阅读材料只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一种范例,从量的方面来说,是
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才能有效地巩
固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大语言材料的输入关键是选择真实语言材料,使学生擅
氏在整体语篇的基础上探察语一言表层下面的深层信息,使学生具备处理真实语篇的
经验和感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本文在广泛吸收阅读心理学、阅读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阅读的理论背景、阅
读的本质、阅读的目的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作者针对我国目前外语阅读
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需要,对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
读技巧进行初步的探讨,并且还列举了许多实例加以佐证。作为教师,应该本质地
把握阅读的核心内容,并多样化地使用各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把学习
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把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教学融为一体,丰富学生的阅读
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引文。阐明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简要介绍阅读理论的研究状况。本章重点阐述了阅读理论的研究。
第三章分析阅读的心理过程和阅读教学的目的。
第四章讨沦了《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新要求,并进行分析。.
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探讨了合理运用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技巧,提出了一些
合理运用阅读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六章总结全文。作者指出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地运用
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对改进和提高中学阅读教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G633.33【目录】:
Abstract5-8
内容摘要8-10
第一章 引论10-13
1.1 阅读教学及教学策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0-11
1.2 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11-12
1.3 全文大致框架12-13
第二章 阅读教学的理论背景13-23
2.1 语言交际能力13-14
2.2 阅读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14-15
2.3 阅读教学的模式15-18
2.3.1 自上而下模式15-16
2.3.2 自下而上模式16-17
2.3.3 交互补偿模式17-18
2.4 图式理论18-20
2.4.1 图式理论18-19
2.4.2 图式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19-20
2.5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20-23
2.5.1 合作学习20-21
2.5.2 合作学习的形式21-23
第三章 阅读教学的本质23-27
3.1 阅读过程的心理本质23-25
3.2 阅读教学的目的25-27
第四章 新英语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阅读教学27-32
4.1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27-30
4.2 《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30-32
第五章 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技巧32-55
5.1 加强语境意识,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的技巧32-36
5.1.1 加强语境意识的含义32
5.1.2 语境线索的类型32-34
5.1.3 运用举例34-36
5.2 熟悉文体、把握要点,培养学生准确、全面理解文章的各个侧面同主题关系的技巧36-39
5.2.1 熟悉文体,把握要点的含义36
5.2.2 运用举例36-39
5.3 运用互动式阅读,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综合信息的技巧39-43
5.3.1 互动式阅读的含义40-41
5.3.2 运用举例41-43
5.4 运用合作阅读,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通过合作、讨论作出正确推论和合理推断的技巧43-47
5.4.1 合作阅读的含义43-44
5.4.2 运用举例44-47
5.5 丰富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语篇图式的技巧47-50
5.5.1 丰富背景知识的含义47-48
5.5.2 运用举例48-50
5.6 加大语言材料输入,培养学生借助语言知识,快速、大量阅读语言材料获取信息,积累语言经验的技巧50-55
5.6.1 加大语言材料输入的含义50-51
5.6.2 语言材料的选择51-52
5.6.3 运用举例52-55
第六章 结论55-57
参考书目57-59
附录1: Canada59
附录2: Getting to Know Steven Spielberg59-61
附录3: The Rescue61-63
附录4: The Sea63-64
附录5: A City of Heroes64-65
附录6: Are We Endangered?65-66
附录7: The Birth of a Festival66-68
附录8: Albert Einstein6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欣;[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艳萍;[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王朝英;[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王银屏,孙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陈平;[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陈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李彬;[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10期
郭菊先,高向平,柏文喜;[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期
朱凡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6期
季小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朱蕴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雪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许秀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陈海燕;;[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郭婕;;[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卢伟;;[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良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王莉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窦东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吴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窦东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陈伟;[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李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应真箭;[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陈万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吴平;[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井蕙;[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王彩霞;[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任生辉;[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张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覃士坎;[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何冰艳;[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李林;[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吕玉娟;[D];黑龙江大学;2001年
马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魏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玉柱;;[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俊祥;[D];吉林大学;2005年
时伟微;[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语文建设;2010年01期
王杰;;[J];科学教育;2010年01期
刘芳兰;;[J];今日科苑;2010年02期
赵岩;李岩;;[J];世纪桥;2010年03期
吴仲明;尹磊;;[J];文学教育(上);2010年01期
金瑶梅;夏巍;;[J];晋阳学刊;2010年01期
赵欣;李孝奎;张勤;;[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1期
陈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1期
王园园;;[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1期
王鑫;;[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秋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孙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包三十五中学《以自主互助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王灵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李学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顾黎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崔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周小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罗丽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李力;周红;;[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武穴市梅川镇小学
龚太亚;[N];黄冈日报;2010年
会宁如东友好小学
崔发宏;[N];甘肃日报;2010年
田华;[N];天津教育报;2010年
陈香;[N];中华读书报;2010年
顾雪林;[N];中国教育报;2010年
黄州理工中专
邱慧娟;[N];黄冈日报;2010年
郭永旗泽州教育局工作人员;[N];太行日报;2010年
古巷镇枫三小学
苏湘伟;[N];潮州日报;2010年
黄石市武汉路小学
徐欣颉;[N];黄石日报;2010年
新乡市铁西实验小学
顾凤仙;[N];新乡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宗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薛晓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梦渝;[D];西南大学;2010年
李冰;[D];山东大学;2010年
范海军;[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张鑫;[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夏玲;[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李志强;[D];河南大学;2010年
奚淑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杨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婷婷;[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高建平;[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文&&章:80篇
评&&论:17条
访问量:40826
找博主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
课外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呢?那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兴趣。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难点;要根据课文类型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避免面面俱到、千篇一律;要尽量压缩教师的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要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要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二、扩大阅读范围,以“一篇带多篇”。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读物。如向低年级同学推荐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内容简单、有趣、篇幅短小的读物。向中年级学生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推荐伟人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己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一篇带多篇”的教法时,教师可先以典型的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领悟阅读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尝试阅读,巩固前面所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最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一篇或几篇同类文章,运用和发展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立足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外,通过多种渠道、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大量阅读中受益。三、认真上好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在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自带阅读材料或彼此交换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从而弥补课堂学习中的缺陷与不足。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精读、略读、笔读、诵读。阅读时这几种读书方法要相互结合、相互浸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增加积累,提高认识,真正体验到阅读的无限乐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在阅读课上还可以介绍一些学生课外阅读的经验,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检查阅读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总之,阅读是一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应重新认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
最近推荐的博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