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创新是一个国家家来说非常重要,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
――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集中收入了这方面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这本书,对于我们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摘编》第一、二、三部分,深刻阐述了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是对创新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不足,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因此,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这是《摘编》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从国际看,走出2008年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最终也要靠创新驱动。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特别是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在2014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集中讲了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虑,要求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习近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他指出: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他特别强调: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常抓不懈,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摘编》第四部分集中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关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相关论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什么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及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问题。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习近平同志明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他强调: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如果现在仍采用这种思路,不仅差距会越拉越大,还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是有优势的,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习近平同志一再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大法宝,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大优势。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他特别强调:我们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这也源于我们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一条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关于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同志的论述非常丰富。比如:他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以世界眼光搞顶层设计。要研究和找准世界科技发展的背景、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的现状、中国应走的路径,把需要与现实能力统筹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结合,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比如:他强调要确定正确的跟进和突破策略。一方面,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比如: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同时要在关键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他强调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摘编》第五部分集中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论述,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工作着力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改革。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只有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现行的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政策,很多是适应传统发展方式的,有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但并不利于企业推进优化升级。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新的利益轨道。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轮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习近平同志指出,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要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这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产业变革具有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多变等特点,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要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消除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扭曲,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特别要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应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变化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筛选把新兴产业培育起来。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重点做好“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关于“三个分工”。一是政府和市场分工,能由市场做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从分钱分物的具体事项中解脱出来,提高战略规划水平,做好创造环境、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工作。二是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有的重点抓基础性研究,有的重点抓应用性研究,有的则要重点抓产业化推广。三是中央和地方分工,中央政府侧重抓基础,地方要更多抓应用。关于“一个加强”。即: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形成拳头,狠抓落实。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科技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保护知识产权、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垄断和市场分割、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税金融、人才培养和流动、科研院所改革等方面提出管长远的改革方案。
  四、落实“三个牢牢把握”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这是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的要求。《摘编》第六、七、八部分分别收入了这方面的论述。
  关于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把方向搞清楚,看清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否则花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资源,最后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习近平同志看了很多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材料,对一些新突破新趋势高度重视。比如对于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对于3D打印、先进制造、量子调控,对于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对于机器人革命、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习近平同志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保持密切关注。
  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形势,习近平同志提出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二是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四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他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改革。我们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看准的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我们不仅要赶上时代,而且要勇于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关于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强调,这是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习近平同志还结合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我国发展海洋科学,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农业科技化工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型客机研发生产,发展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于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同志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集聚人才,既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要有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同志从人才使用、培养、引进三个方面对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他强调,用好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用好人才,重点是科技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用好人才,还要用好企业家。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事业,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还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他们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二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三是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他们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用科技赢得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认真领会,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 人民日报 》( 日 09 版)
(责编:王政淇、刘军涛)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初中升学模拟试题[下学期]
初中升学模拟试题[下学期]
[导读]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毕业试卷)共60分,B卷共90分。1/2A+B为升学成绩,满分120分。全卷共8页,19小题.考试时间150分。 A 卷(共60分) 注意事项: 1.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书写及语言...
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毕业试卷)共60分,B卷共90分。1/2A+B为升学成绩,满分120分。全卷共8页,19小题.考试时间150分。
卷(共60分)
注意事项:
  1.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书写及语言基本功考查(10分)
说明:本题不需直接作答,依据你的A卷书写及语言表达基本功来评分.请特别关以下评分标准:①你的书写工整、规范,可得书写分4分.②由阅卷人从你的A卷答案中随机选取三个句子,三句中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可得语言基本功分6分.
二,语言积累考查(20分)
依据原文填空
1.蒹葭苍苍,
2.采菊东篱下,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僵卧孤村不自哀,
三、课文自主解读考查(30分)
依据相关课文内容回答。
5.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里,茅盾给了平凡的白杨树以特殊的象征义.如果今天再让你描写白杨树,你将会给白杨树怎样的象征义呢?
(所给象征义应符合白杨树的特点。)答:6.结合《鱼我所欲也》一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舍生取义"的理解。答:7.在《故乡,一文中,鲁迅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一文中,鲁迅写道:"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它可以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依据对上面两段文字的理解,说说鲁迅对"偶像崇拜"的态度与看法.答:B
卷(共90分)
四、阅读能力考查(3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疚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于速去!巨伯曰:"远柬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苟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8.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个逗号,将其断开.(3分)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9.翻译下面语句.(3分)
吾今死矣,子速去!答:10.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刘燕敏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拄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丁法庭。因为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固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页,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州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劳拉三世幼儿固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她的律师也不赞同她的做法,认为这场官司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哪怕倾家荡产.
三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娘行,在一个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一片较大的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就请教那里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我问为什么?他们解释,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会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只好老实地呆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衷,为两只天鹅感到悲衷.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劳拉三世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想像的翅膀,人们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这段辩护词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这项权利的列入是否起因于那位母亲的官司,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美国人非常清楚,这一规定,使荚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是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百万富翁.
11.这桩诉讼案起诉原因"'奇特"在哪里?(答案不得超过20字.)(4分)答  12.用精练而明确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答案不得超过30个字。)(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病毒--人类的竞争者
[美]詹姆士?崔费尔
或许有人看过电影《星际旅行》,影片中的医疗技术是非常先进的.他们的大脑外科手术只需要把一些仪器放在病人的前颠上,就能为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做出完整的诊断和治疗.虽然有这么精湛的技术,但他们还是治不好日常的惠冒.今天,我们对病毒的研究越深,就越能发现这个电影竟是准确得令人吃惊的预言.
病毒,可以说是我们所知无生命的东西中最复杂的,或者说是有生命的东西中最简单的.到底怎么说好,要看你如何定义"生命"一词.病毒的构成,是DNA的分子或是其近亲RNA,被包围在由蛋白质构成的壳内.这外壳能骗过细胞,让它以为病毒是有资格进入其内部的.一旦进入细胞内部的作业区域,病毒就脱掉外壳,欺骗细胞的化学固定运作方式,制造更多的病毒.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细胞的资源用尽为止,这时斯制的病毒就移动到细胞的外面去侵略其他细胞.因此,虽然病毒本身不能像生物一样复制自己,却能在找到合适的健康细胞时通过复制来繁殖.
病毒的生存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会如此困难.因细胞侵入而引发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愈.许多抗生素的工作原理,是将抗生素本身附着于制作细胞外壁所必需的分子上,因而可以防止新的细胞壁被复制出来.但是病毒并没有细胞壁,任何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药物,也会杀死附近健康的细胞.要和病毒作战,就必须深入到细胞自身内部的化学运作中,这是我们现在才开始学习的事.事实上,目前我们对抗病毒最有效的防御,是使用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利用这样的疫苗,我们终于在全世界消灭了天花,美国已使小儿麻痹等病毒不再是重大的保健问题.然而,艾滋病病毒的散布是致命的,它提醒我们知道,在没有有效疫苗的时候,病毒疾病是如何肆虐的.
病毒常用的武器有病毒的突变和它们从一个病毒转移核酸到另一个病毒的能力.你身体中的细胞分裂时,就有复杂的"校正"机制运行,以确保所拷贝的DNA是和原版完全相同的,其精确度达到了平均十亿次才有一次错误的比率.但病毒却是没有校正机制的.测量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单纯的DNA复制所包含的错误,可以达到每两千次就有一个错误的程度.这就是说,病毒突变的比率对细胞形态而言,是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此外,如果两个以上的病毒同时攻击一个细胞,它们还可以交换DNA或RNA片段,在过程中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病毒物种.这些效应加在一起,就意味着人类要经常面对新类型病毒的侵袭.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我们都必须接种新疫苗,以预防新型的流行性感冒.
当今社会,特别致命的病毒可能会重创甚至完全消灭一个小区域中的人口--请回想1995年在非洲扎伊尔的爱博拉内出血病毒的流行.不过,这些不幸的灾难也提供给人类种族的一种保护,因为最后的病毒也会随着最后一位人类寄主的死亡而同归于尽.然而,今天交通便利,还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来保护人类种族的延续,显然是徒劳的,新的病毒能在我们察知其存在以前,就散播到地球上的各大洲.此外,当人类对荒野的无限制侵犯以后,荒野的界线日益模糊了,我们也就会遭遇越来越多从前没接触过的病毒,给它们获得新寄主的机会,而源自野生动物身上的一些病毒,人类是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例如,原来的艾滋病病毒,据传是由原本只会感染猿猴的病毒突变而来的;一位猎人在剥制一只感染了突变病毒的猿猴皮毛时,割伤了手指,就把致命的疾病散播到全世界了.
想不想知道真实的恶梦是什么样?请你想像一种像是引发艾滋病的病毒,让病主能活下去,而在他们死亡前的多年时间散布这种病毒,然后再想像这病毒经过空气传播,像是流行性感冒和日常感冒,在我们能对付它以前,会先死掉几十亿人.
依照诺贝尔奖得主灼书亚?莱德伯格的说法:"在统御地球上,我们的真正竞争者是病毒.人类的延续存活并不是必定的."
(依据文本用精练而明确的语言回答13、14、15题。)
13.为什么会经常产生新类型病毒?(4分)答:14.在当今社会,人类特别容易遭受病毒重创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15.依据本文的信息,说说人类最终战胜SARS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4分)
  五、写作能力考查(60分)
(一)按要求修改文章.(10分)
新时代中学生的新形象
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新的形象展现在新的时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中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还要学会为人民服务。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关键、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就要被消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斯形象。
除了创新,
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创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学生必须做到的。一个不热爱国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谈得上具备斯时代的新形象呢?如果不为人民服务,他心中只有自我,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有些中学生认为要为人民服务就得大有作为,其实不然,只要能补一块砖,添一片瓦,都是可以的。所以说,为人民服务是中学生庄具备的断形象。
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靳的形象。我坚信,只要我们具备敢于创新、重于实践、乐于为人民服务的新形象,我们中学生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16.修改下面句子,使之表意明确,语法规范。(3分)
创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答:17.从下面句子中删掉一些词语,使之与上下文表意一致,衔接得当。(3分)
一个不热爱国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谈得上具备新时代的新形象呢?答:18.作者认为"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本文第二段内容能否支撑这一
观点?为什么?(4分)答:(二)作文(50分)
19."科技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在人们言谈中使用频串极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受关注。请以"以人为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关注与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篇幅在500至800字之间.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书写及语言基本功考查评分标准
凡书写工整规范,便于认读,可得书写分4分。书写不够整洁,但没有认读障碍,可得2分。书写不整洁.不便队读.不得分。
由阅卷点在学生A卷答案中统一确定三个句子,或由阅卷人从学生A卷答案中随机抽取三个句子作为语言基本功分的评分对象。三句中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可得语言基本功分6分。有一个错别字扣1分,有一个病句扣2分,扣完6分为止。
二、语言积累考查评分标准
依据诗句原文评分。每小题5分。
三、课文自主解读考查评分标准
依据题㈠要求和相关课文内容讦分。每小题1O分。
四、阅读能力考查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读题评分总原则:
①答案应是通顺、明确、精练的语句。
②答案应与题干构成严密的逻辑对应关系。
③答案必须在原文中找到直接的依据。
符合上边三条原则的答案应给满分。
(一)8.(3分)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9.(3分)我现在是活不成了,您快离开吧!
10.(4分)被苟巨伯舍身救友的义举所感动。
(二11.(4分)下面几种表述都应视作正确答案:
①奇特在为女儿的想像力受损而起诉。
②奇特在幼儿园教学生识读字母反被起诉。
12.(4分)下面几种表述都应视作止确答案。
①在玩中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比传授其知识更重要。
②幼儿在玩中发展想像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③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传授知识,这样会制约其想像力的发展。
(三)13.(4分)因为病毒的高频率突变和两个以上的病毒同时攻击一个细胞时都可以产生出新类型病毒.
14.(4分)交通便利,致使病毒在被察知之前就传播开来;过度开发大自然,致使人类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病毒。
15.(4分)研制出抵抗SARS病毒的疫苗.
五、写作能力考查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6.(3分)下面几种修改都应视作正确答案。
①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②我认为创新和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17.(3分)删去"国家和".
18.(4分)不能支撑.因为本段内容重点在强调创新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没有论述"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这一观点.
(二)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切忌打印象分、及格分。扣住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项标准,按照下面五类,拉开档次,敢打高分.
五类文:(0~10分)属下面情况之一者,为五类文.
①不具备文章雏形.
②不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病句很多,出现大量错别字,严重影响内容的表达。)
四类文(11-20分)在文章雏形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属下面情况之-者,为四类文.
①语言表达不过关.(用词不够准确,错别字与病句较多,影响内容的表达。)
②不合题目要求,文章内容有明显问题.
③生硬套用别人文章.
三类文:(2l一30分)语言表达过关(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标点基本规范,有少量错别字与病句)的前提下,属下面情况之一者,为三类文。
①内容似是而非.
②对话题没有自己的关注与思考,有明显贴标签的痕迹。
二类文:(3l一40分)兼有下面两种情况者,为二类文。
①语言表达过关。
②扣住了话题,文章内容能表明作者对本话题有所关注。但内容较单薄,思考不充分。
一类文:(4l~50分)兼有下面两种情况者,为一类文。
①语言表达过关.
②文章内容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且反映出作者对本话题有较充分的思考.
说明:确定档次后,以每档的中间分为基准分,再根据写作功底(书写、文采、结构形式等)的高下,上下浮动2到4分.
初中升学模拟试题[...
品德与社会
Copyright& 北京学而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社会创新基本形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