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描写春天的句子比喻句有“如”,“像”却不是比喻句,能

文&&章:146篇
评&&论:647条
访问量:64793
找博主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
&昨天,我们一家正在吃晚饭。突然,老公问我:“‘蜘蛛的腿像蚂蚁的腿’是不是一个比喻句?”我略加思考后,回答:“是。因为句子中有一个‘像’字。”儿子马上笑了起来,说:“哈哈,这不是一个比喻句。”由于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凡事不求甚解的态度,造成儿子昨天的作业本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红“X”。真是对不起啊!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我开始和儿子一起查阅资料。《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对比喻的解释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这里讲了比喻的含义和作用。再看黄伯荣《现代汉语》的说法:“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陈望道先生把比喻叫譬喻,他在《修辞学发凡》中是这样说的:“思想的事物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 比较上述三种说法,可以归纳出比喻的基本特征:比喻,就是用乙事物来比拟甲事物,两事物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目的是为了使说话或作文更加鲜明生动。这里,乙事物(别的事物)就是喻体,甲事物(想要说的事物)即本体。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其最典型的特征便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且有共同点。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区分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的基本方法:第一,必须是两种事物;第二,两事物必须有相似点;第三,要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前两点是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的关键。(一)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事物。“两种事物”的含义:第一,涉及两个对象;第二,两个对象属性不同。例如: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鲁迅《拿来主义》)③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鲁迅《拿来主义》)这三个例子代表了比喻的三种类型。例①是典型的明喻,本体是“叶子”,喻体是“裙”,它们的属性不同,因此是“两种事物”;例②用了暗喻手法,“尼采”是本体,“太阳”是喻体,也是属性不同的两种事物;例③属于借喻,在形式上只有一个对象——喻体“鱼翅”,隐去了本体“文化遗产之精华”,因此,本句也涉及到两个对象,且属性不同。④上排牙齿如同下排牙齿。(陈望道《修辞学发凡》)⑤火车的汽笛如同轮船汽笛一般发响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这是陈先生用来说明不是比喻的两个例子。例④的“上排牙齿”和“下排牙齿”都属于“牙齿”,例⑤的“火车的汽笛”和“轮船汽笛”实际上都是指声音,因此这两个例子所涉及的对象是同一事物,它们的属性是相同的,不是比喻,是比较。结论:如果所涉及的两个对象是“同一事物”,就是属性相同;如果涉及的两个对象是“两种事物”,就是属性不同。(二)比喻句中,“两种事物”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只有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之处,句子才能构成比喻。如前面例①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出水很高的叶子,“亭亭”比拟“高”,以舒展的“裙”(幅)比拟张开的“叶子”,形态上非常相似;例②用光热无穷的太阳比拟尼采,相似点在“只给不取”。例④说上排牙齿与下排牙齿差不多,描述的是同一事物(对象),两者之间只有“相等性”,没有“相似点”(因而不能构成比喻)。由此看来,由于蚂蚁和蜘蛛都属于同一种事物,蚂蚁的腿和蜘蛛的腿描述的是同一对象。因而不是比喻句。"蜘蛛的腿像蚂蚁的腿”这种句子,形式上有“像”之类的“连接词”,内容上会涉及两个对象,如果不细心分辨,会误以为是两种事物,导致出错。哦!我和儿子恍然大悟。儿子,妈妈认为每天都能获取新知识是最快乐的事,你认为呢?儿子点点头,表示认可。儿子,感谢你为妈妈补上了孩时的一课!也感谢老师的红“X”给了我学习的机会。跟随儿子成长,妈妈需要不间断的学习啊!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
最近推荐的博主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有没有否定语气的比喻句?就是,有“不像”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比如说,桥像彩虹,这是比喻句,并且是肯定句。有本体和喻体。但是,如果变为“桥不像彩虹”本体和喻体还成不成立呢?这个还算不算比喻句呢?不懂。、
血色圣光ql5NI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否定的比喻有,只不过不是你这外例子.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鲁迅《送灶日漫笔》) 老婆可不是衣服,想换就能换的.他的身体可不象钢板,任你打都不痛.这叫反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句子大全有比喻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