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考家长焦虑群:究竟是什么让高考家长焦虑陷入了焦虑的泥潭

用户等级:学而思培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60 小时
金币:2924
<em id="authorposton16-11-22 09:48
  中国家长的焦虑症似乎是伴随着孩子的出生而出现的,而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家长的焦虑情绪非但没有丝毫的缓解,反而越发严重起来。某相关教育机构近日对7000多名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95%的被调查者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感到焦虑。从吃穿住用行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孩子的性格兴趣特长到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无一不是家长焦虑的原因。
  在家庭教育专家看来,父母内心的焦虑和浮躁,比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更为可怕。套用托尔斯泰的名言,不焦虑的人是相似的,焦虑者则各有各的焦虑。完美型、压力型、攀比型……家长焦虑类型各有不同,找到原因,也许是化解心中焦虑的第一步。
  攀比型焦虑
  有种优秀叫“别人家的孩子”
  许多家长常盯着“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方方面面都很优秀,不仅成绩优异、性格开朗、聪明漂亮,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正在读高中的秀秀就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就由于母亲从事教育行业相关工作,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格外上心。在秀秀从小到大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十分关注别人家的孩子在哪儿上学,一会儿说楼上的姐姐考上了重点高中,一会儿又说楼下的孩子申请了美国的名校,还要求秀秀也要像他们学习,申请奖学金到国外上大学。
  许多当下的父母在自己小的时候都曾体验过这样的教育带给自己的煎熬与无奈,可成为父母后,却仍不免用“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作比较,似乎这样可以让“自家的孩子”知耻而后勇。如,在孩子入托入学以前喜欢与别人比孩子的穿戴、玩具、用具、身体发育、智力培养等;孩子入托入学后喜欢与别人比孩子幼儿园、学校的名气,孩子的入学年龄,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获得的名利,外界对孩子的赞美等方面。
  相关专家分析,由于这其中夹带了不少家长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所以往往容易造成孩子难以承受、家长身心疲惫的情况。有着攀比心理的家长很难对孩子的攀比心理给予积极的引导,有的甚至还会让孩子处在较多负面情绪笼罩的家庭环境之中。
  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校长王晓芳看来,家长应以平常心态看待孩子,不要被资讯和环境绑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个性化的,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根据孩子的兴趣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学习,学习什么,不要以家长的经验、想法和期待要求孩子。
  茫然型焦虑
  总是在跟风却找不到最佳教育方法
  王妈妈是一位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上心的妈妈,打从孩子上小学起,就根据从孩子学校同学、身边同事搜集的各类关于兴趣班、辅导班的信息,按照大家的报班热点列出了详单,然后为孩子选择了一系列的兴趣班和课外班。
  工作繁忙的王妈妈把周末的所有时间全都用在陪读上。每一个辅导班,她都交了两份钱,为了清楚了解辅导班的学习状况,她和孩子一起开始了陪读生涯。等到孩子上初中了,她发现陪读的效果似乎不甚理想。此时,社会上流行给孩子找大学生家教,于是王妈妈千辛万苦,精挑细选又为孩子找了一个北大的学生家教。
  辛辛苦苦到了初三,孩子的中考成绩却极不理想。王妈妈一脸迷惑与茫然:“我都是按照大家伙儿说的做的,而且还是认认真真做的,怎么会是这样呢?”
  面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乏像王妈妈一样茫然而辛苦的家长。家长的茫然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不了解、不熟悉,有焦虑感和困惑。二是对为人父母的角色及其所要面对的新课题不清楚、无准备,有混沌感和迷茫。
  在北京鸿猷文化家庭教育研究院创始人王力青看来,要解决教养孩子的茫然问题,家长不妨适当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孩子成长发展的基本知识,懂得孩子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所经历的历程和体验的感受与成人世界有怎样的区别,自然就会减少很多盲目性和迷惑。同时,家长不妨好好体察一下,究竟以怎样的方向去引导孩子,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共度人生美妙时光,有哪些好的方法和技能可以帮到自己。通过这些有准备的学习和体察,面对孩子将会从容许多。
  压力型焦虑
  升学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5岁的然然是一名准小学生,明年就该上一年级了。虽然幼儿园并没有要求学习内容,但妈妈孟女士已经“未雨绸缪”,每天都给儿子布置识字、背诗、读英文等作业,还每天抽查。然然偶尔贪玩,没有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就会惹得孟女士火冒三丈,一顿痛批。看着儿子掉眼泪,孟女士自责的同时也夹杂着困惑:平常好脾气的自己面对儿子将要开始上小学的事实怎么这么不淡定?
  与孟女士不同,怀女士的女儿小蒙明年就要中考,在课业上称得上是勤勉努力,兴趣爱好也样样拿得出手,但怀女士心里始终“有根刺”,因为女儿的成绩一直“中不溜儿”。小蒙有些偏科,对待自己喜好擅长的科目极为拿手,对自己的未来却有着清晰的想法和规划:“想通过贯通培养直接读高职。”怀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心觉得高职等于“没前途”,怀女士动用各种方法试图做通女儿的思想工作,还花时间、精力和金钱为小蒙补习弱势科目,严重的时候,怀女士甚至急到失眠。面对母亲的焦虑,小蒙显得很是无奈。
  其实,像孟女士、怀女士这样陷入焦虑情绪的家长有很多,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面临孩子的升学、课业、就业等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压力。重压之下,何不焦虑?
  但其实,很多“压力”都是家长自己施加的,完全不必要。以小蒙的情况为例,小蒙这种年纪不大却有清晰规划的孩子其实很难得,学生的升学路径已经不再仅仅只有“考大学”一条,家长也理应“眼观六路”,与时俱进才是。
  完美型焦虑
  要求完美全方面优秀才是优秀
  东东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刚上三年级,已经拥有多项证书。不仅学习在班里数一数二,绘画和钢琴每年都考级,并得过各种奖项。在运动方面,他也拿了游泳深水证。更令许多家长羡慕的是,东东十分自律,对学习和作业自我要求很高。一遍写不好,会再来一遍,完全不用家长过度督促。但妈妈蔡女士对这些并不满意,她认为孩子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数学方面还需要提高,在作文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在英语方面还需要提高口语和阅读……
  升入三年级不如低年级时容易得满分,蔡女士依然期待孩子能有更多的满分。但孩子的成绩却时好时坏,有时八十多分,这令蔡女士十分着急。东东的爸爸14岁就考上大学,属于早慧人群,所以他也期待东东能比自己更聪明,未来发展超过自己。“东东比班里的同学差多了。”这是东东爸妈的口头禅,他们口中的这个同学一定是在某方面最好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课程导师朱芳宜接触过很多类似家庭。像东东父母这种,永远盯着孩子不好的地方,期待孩子有所提高的父母十分常见。
  “事实上,更应在乎的是这个孩子因何而优秀?是内在的动力还是父母的压力。10岁以前的孩子更多以家庭为核心,他们从内心里希望得到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所以更容易顺应父母的期望,而非自身对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过高的期望和所伴随的焦虑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永远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对孩子的自尊也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朱芳宜建议家长帮孩子把关注点从成绩上转移到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鼓励孩子微小的进步,用更多正面语言、积极方式来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不仅仅热爱学习,也会热爱生活,因为孩子们未来的人生课题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有尊严、有意义、有目标地活着。
  远虑型焦虑
  未来即来总做不好准备怎么办?
  前段时间,家长李女士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拨关于“未来”的文章刷屏了,《未来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未来30年,你的孩子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未来孩子必须掌握的**个能力》《会玩的孩子,才有未来》……这些文章让李女士感到“空前的焦虑”。
  有的时候有些家长会把这些文章转到班级微信群里,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很新鲜,还会一个个冒泡儿,出来讨论。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文章越来越多,“打开手机,隔几天周围人就会疯传一篇这样的文章,真有一种来自未来世界的危机感扑面而来。”看到这样的文章,家长不免要给自己的孩子“照照镜子”,李女士也不例外。这样一来,李女士就更慌了,“特别担心孩子现在落下了什么,未来真的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但同时,我们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怕跟不上形势。”
  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还不在少数。前阵子,家长王女士带孩子参加了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虽然平时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自己也积攒了不少好的育儿经验,但这次高科技之旅还是让王女士有不少思考。“其中一个想法就是对于未来的担忧,未来世界真的不是学习好就可以了,孩子的许多技能和能力都是极度欠缺的。”王女士深深地感觉到,除了学业的学习,孩子更应该在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涉猎、有兴趣、有研究。但如何在平时的学习与这些技能习得、素养养成方面取得平衡,这让王女士感到头疼。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无论何时都能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家长们感到手足无措或焦虑担忧这都无可厚非。正如王女士思考的一样,家长需要将关注点从孩子的学习方面移开一点,不只是盯着学习,而更关注孩子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如此,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孩子能够拥有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将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在相互教育、相互学习中拥抱变化。
  马上就访
  家长要跳出“被影响的洪流”
  赵霞(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焦虑只有在超出功能范畴之外,才成为问题,称为“焦虑症”。人类的焦虑是从荒野、原始中而来,是从应对丛林法则而来。当丛林变成密集的人人关系时,焦虑的发生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且不可琢磨、没有规律可循。持续的焦虑会燃尽人体的心智和机能,使得人体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趋向耗竭。
  青壮年父母的此类焦虑以肿瘤细胞的模式进行分裂、分化、生长,迅速地吞噬自己的生命。焦虑的扩散,不仅限于自身,更要紧的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和传递。而传递的途径简单有效,只需施者有外显的行为和情绪即可完成。
  子女是焦虑传递的主要对象,且是易感人群。父母传递焦虑的方式形形色色——病理性追求完美并对子女施加类似的要求、自发为生活施加压力并促使子女内化、以冰冷的数据模型为自己及子女选定绝望的评价体系……焦虑如此毫无屏障地传递给子女,无外乎是希望子女提高更多的未来的生存和应对能力。这是一种断代的进化危机感,是一种末世的绝望的否认机制之下的无谓的挣扎。
  青壮年父母需要跳出被影响的洪流,站在岸上看到自己的位置,重新清醒地明确自己要去的方向;需要关机、重启自己的焦虑体系;需要真正做到为自己进行自由的选择、进入真实的自然和社会、和世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而不是被动地做世界的一个只会适应的客体;走出原先封闭、隔离的片段现实世界,让自己看到全部的世界,重新链接和世界的链接。
  抓住了核心素养家长大可淡定些
  陈钱林(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畅销书《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作者):家长之所以焦虑,表面看是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教育的误解。
  什么是教育?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好的教育,是培育健全人格。从幼儿期来看,最好的教育,是引导良好习惯。培育人格、培养习惯,需要进培训班吗?与是否获奖有那么大的关系吗?并非说进培训班、比赛获奖不好,但绝不能说孩子的成长,非要进大量培训班不可,非要比赛获奖不可。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妨淡定些。
  首先,学习些教育类基本方法。教育是艺术,需要个性化;但教育也是科学,有其规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成长之路。如果家教方法不对头,肯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其次,把“人”摆在“才”前面。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名人,细究其家庭,都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品德、习惯,是“人”的教育;进培训班学技能、比赛获奖,是“才”的教育。人与才,犹如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孩子做人教育抓好了,成“大才”固然锦上添花,做一位幸福的普通劳动者,也何尝不是教育的成功?
  最后,抓最核心的素养。志向会产生引力,自学能产生推力,如果孩子有追求,喜欢自学,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品质就会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天资、兴趣都不一样,好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只要抓好最核心的素养,就可以不变应变。
Powered by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揭秘家长群:究竟是什么让家长陷入了焦虑的泥潭?又到了升学考试季,各种家长群更加活跃了。“粗略地算,我大概加入了100多个家长群,关注的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也有几十个。没有这些消息源,就好像分分钟就要落在别人后面了!”一位孩子今年面临幼升小的家长告诉记者。如今,手机移动端的微信群和QQ群正逐渐替代网络论坛,汇聚了大量的家长,成为了超大“牛娃数据库”。但值得警醒的是,众多的家长群和公众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反而成为了培训机构营销补课产品的阵地。运营者们或赤裸裸、或隐藏颇深地将应试教育的理念灌输给家长们。手机的另一端,家长们对待群和公众号又爱又恨,“太纠结了,不看担心会错过许多信息,参与群中讨论不知不觉自己就会陷入焦虑的泥淖。”01家长群,已成为家长生活必备品刘浩清是一个四年级孩子的爸爸,像他这样加了上百个群的家长很多,“我这不算啥,最多的一个妈妈的手机里,约有500个家长群,进群后就会发现,不少家长都是熟面孔。”他说。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各类家长论坛……在家长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这些地方获取教育相关的信息,如同吃饭睡觉一般成为生活中的必备。而且有部分家长群还有较高的“门槛”。比如——提供孩子的学籍卡照片,并要求申请入群的孩子家长拿出四大奥数杯赛二等奖以上的证书,或是在某培训机构组织的每年两次综合测评考试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名次。另一名家长加入的幼升小家长群还要实时汇报孩子的学习进度:语数外都报名了哪些培训班、分别获得了什么名次,即便不是在参加比赛,也要随时分享现阶段孩子和家长都在阅读哪些书籍,学会了什么新技能等。值得玩味的是,每次杯赛成绩公布后,群里擅长数据分析的家长们会聚集起来,分析孩子的成绩、给出排名,甚至会分析获奖学生的学校。这对群管理员来说并非难以企及,因为在众多的群会员中,在实名制入群过程中就等于向群主公开了孩子所有的个人信息。一定程度上来说,家长群变成了最大的“牛娃数据库”。02家长群不断加码家长的焦虑家长置身群中也会被各种焦虑情绪所感染。尤其是每逢升学季、杯赛季时,群内的气氛非常压抑,每天都只有考试信息、分数公布,甚至有家长晒出“草稿纸”的重量——13.6公斤!业内人士坦言,在这些网络社群里,九成以上的家长是盲从的,今天看某个“牛娃”上了什么班,马上跟风报班。牛牛妈自从加入了家长群后,从最初的只给孩子报名一个奥数班,到如今已经给孩子同时报名学习4个奥数班。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家长群宫斗:中国家长就是贱? - 亲子俱乐部 - 濠滨论坛
生活在南通 爱上濠滨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彩推荐:
查看: 2960|回复: 1
家长群宫斗:中国家长就是贱?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衰 08:19签到天数: 950 天[LV.10]以坛为家III
$ U9 F4 Y1 L/ j8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Y( x# L8 h) k" q1 |
! V% a. ~" ]1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K4 `+ l0 B( U7 w9 D摘要 家长、老师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争斗、猜忌、恩怨,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暗流涌动;微信群就是一个小社会,家长和老师在微信群中有爱有恨、有喜有悲的关系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 &&&
0 c' H; z* e4 d8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S. Q7 G; A* z6 D/ L
' ]& C) F% W,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h5 `( g1 e7 E
( R+ H& T5 o1 _;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H/ v) s4 u( |  你破坏了微信群的生态|妈妈受老师和家长夹板气  上海小学生家长林丽最近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  林丽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新换了班主任,郑老师。与之前的班主任不同,郑老师不愿加入班级的家长微信群,只跟林丽一人互加了微信好友。老师每天把各种通知、提醒、图片发给林丽,然后让林丽发到家长群中。  自从转发了新班主任的第一条微信起,原来在家长圈中颇受欢迎的林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我被其他 家长孤立了。”林丽说,原来她在群里说点什么,肯定有家长跟帖,现在无论她说什么群里都一片寂静,而其他家长说点啥他们都能讨论起来。  “你破坏了微信群的生态。”林丽的一位好友说,本来微信群中是两个群体:家长和老师,现在你成了第三个群体。  不过林丽也很委屈,“我也不想这样啊,可是我又不能拒绝老师呀!”夹在班主任和其他家长之间,林丽无奈又焦虑,她最担心的是,继自己被家长们孤立之后,儿子会被同学孤立。
: H/ r& W/ S( h&&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0 B5 n+ K5 U7 t5 [
/ @: x1 l0 ]2 @( o!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 B# ?: |$ N4 W家长群那些事儿家长吐槽“家长群”:献媚的马屁信息太多开学伊始,南京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和热心家长纷纷建起家长QQ群、微信群。
4 H8 U0 _# L+ }6 n* a6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s0 n: P% P! Y% d
& G6 X3 A% j7 s#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I/ r' n3 H5 d- H& e
$ N* |( k6 R$ d0 H"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i4 Z2 D4 q5 \" o% @
5 B" J- x& q&&f: z# j"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h8 V3 J6 ~# w9 g$ f
# z/ Y$ ]; A) b' H,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f7 B/ F; T7 H' d# i) ]妈妈被家长群刷屏:焦虑但不愿退群当这个群不断复制、细化成N个群的时候,家长们是否也难以承受了?
' H& n' v$ |( T+ S;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7 h& G3 ?% |2 k
, Z4 f' d6 Y* h6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n9 s+ j* v( D
6 I2 r3 ^; j5 A$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 ?% w& N/ Z
. V8 D2 s( i9 W9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Y: U+ O, ?4 y) Q
: ]4 g5 l3 x7 D#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m$ G$ _# e( c" ~, A家长群逼疯老师家长:你加了吗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当沟通变得亲密无间时,不少老师和家长深为家长群所“累”,一边忙着给老师问候
0 B5 i4 {6 b$ [.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Z& t3 K) t# f% P
<span class="hidden_ b1 f! ?&&z' A&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v* N1 Q* }. A
" U! X* \& s0 y) 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r$ {: A1 K& m
4 O; l3 ]+ v/ C)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X&&y1 C9 ~
" ~% ]- c% R% x# r/ f0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 L4 j* T5 X
& T. b# J" z0 k4 h: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z# ?% J; c" i. _
% l2 }4 N1 |;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E3 ]7 Z8 {4 s" e
8 W9 L7 G' b'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E# [/ ^# u' _; q6 Z2 z
2 ~6 B( ]' K/ o' O0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y) [0 j. f8 j: a' o  家长“争宠”怕落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社交平台迅速普及,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渠道已经从短信时代、飞信时代进入微信时代。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用于家校沟通的微信群,老师发通知、留作业等变得方便快捷了,家长也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孩子的在校情况。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微信群也一样。  虽然家长和老师都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但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家长和老师之间、不同家长之间、家长背后所代表的不同 孩子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 事、小摩擦以及矛盾。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家长微信群就是一个江湖,群里家长、老师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有 了争斗、猜忌、恩怨,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暗流涌动。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妈妈张倩认为自己过得惊心动魄。  周六下午陪女儿上课外班时,张倩关了手机,下课后一开机,女儿所在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里,未读信息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班主任老师通过微信群安排了任务, 向家长们征集“推广普通话活动”的口号。张倩看到时,群里的家长已经争先恐后贡献了上百条口号,有些家长一个人就写了七八条。  张倩一下子慌了,担心自己的表现在老师面前失了分,于是急急忙忙给几位大学同学打电话,让大家一起帮她想口号。终于,张倩从同学们“友情赞助”的口号中选出了3条上交。直到看到还有几位家长在她后面新交口号,张倩才松了口气。  在微信群里,几乎没有哪个家长能做到不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当回事。以前都说“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现在“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又多了家长。  很多人给中国家长的评价只有一个字“贱”。
2 f1 o0 r& Z: m0 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1 K+ o- [: m: k) H
5 k' d0 b% h' T: b% _(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D. C0 _0 B5 C家长必读教育时评:中国式家长最需学会“放手”一个中国朋友暑假期间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一朋友家,代为照看。
5 P# G3 n& |0 E'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D1 Z* b' ~$ a
8 m- [6 W# k&&Z( P(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2 c2 X9 v, z
" S2 B2 L4 a2 D) x/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k3 V8 h: H7 z1 E中国家长应向西方家长学习的六件事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
* j. ^: w" U: w1 r$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i! X& R; f( s" Q( T
, Q0 P* S2 i0 i*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z5 e' {" O# j( F6 S
- u5 B$ w0 a9 E8 e9 Y/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0 {. H2 o) u中国家长在教育上存在的十大弊病(图)中国教子总是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背后呢?
* Y1 E8 I2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4 ~$ ?) `& L
& Y' E4 S5 N- C%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w&&v3 O. p. O6 H" R
5 R5 q+ u# L) Z%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f# P9 x7 G5 @
8 P. G; g* V$ q( B,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A) ^. C% M, W2 x" ]* G
0 E# F+ F1 Y%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 W0 T4 w$ q2 L
& d+ I- u$ o1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s" C& H& Z3 L& |
: _# _+ R0 o&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 J&&V' X; [% w. O) R
" l/ f& U* k5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t& g&&C7 L% M9 [( a
$ ^% t' C% M: p6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G0 U' u0 a0 B  中国家长真的贱?|为了孩子向老师争宠  每个家长在职场都有‘身份’,比如是权威、是专家、是知心姐姐。只有在孩子面前是完全没有身份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孩奴”。中国任何机构都很难一下找到那么多有思想的人为一个口号头脑风暴?老师就是有这个权威和能力,“指挥”孩奴做他们平时不可能做的事儿。  在微信群里,谁完成了老师交待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都一目了然,“都在那里摆着呢,大家能不较劲儿吗?大家不为别的,就为了孩子。”
&&w4 Z6 ~/ r$ o! `,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g" e& t% g- e: w. }
. L* V8 _# L9 L- r#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v) I% X* w* ~; M) V
) [% b8 _$ t+ k&&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r0 _! T( G! S& && && && && && && && && && && && && &&&  于是,“为了孩子”,家长们不仅“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争先恐后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还纷纷利用各种机会讨好老师,有时候甚至是谄媚拍马。  隗玉的女儿是学校管弦乐团的成员,一天,管乐团的老师在微信群中发了一张图片,是一罐杭白菊,并感谢了送杭白菊的家长。结果,第二天就有家长给送去了胖 大海、罗汉果,第三天就有家长送去了亲自熬的银耳汤,第四天好几个家长送了绿豆汤,整个乐队的孩子都没有喝完这些汤,老师又不得不在微信群里劝阻家长。 “虽然我也觉得家长们有点过分了,不过,这就是我们家长在替孩子向老师争宠,谁也不想落后。”隗玉说。  开学之初,班主任老师建了一个微信群,主要用来发学校的通知。结果,只要老师发一个通知,就有一群家长跟帖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想得真周到!”“谢谢老师”。  “我从来不愿说这样的话,但又担心刚一开学就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只好跟风说谢谢。”一名家长说。
: S; o( w0 p*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6 X. g$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X, A7 P7 D3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A) H* V+ B0 V! y《晚间新闻》 新生家长群一天5000条记录看花眼
$ X0 B$ L! S3 P+ _&&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E2 O# }$ m* V
7 _) R) @# m: q(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I2 H9 S% p6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3 I3 R: r& f!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g! r& u9 u& d大学为新生家长打下350张地铺
; Q5 }; u&&o3 b- j&&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J1 O8 Y7 J/ t4 }' r+ T
" R&&a* `- u, x* p% x: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 I! R$ }6 e/ [6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7 P( C# a3 a.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Q- V/ [& e0 h. L. B/ Z《看东方》 开学第一天 新生家长也需减压
" m& X, A& D; k* J8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h8 ^) ~7 Z5 @  潜伏|老师并没有想象的快乐  在家长微信群里,老师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家长对老师的态度都是小心翼翼、毕恭毕敬,按理说,老师的心理感觉应该不错。  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家长的微信群,我是能不进就不进。”在北京市某中学教英语的郭老师说,“在微信群里,跟家长相比,老师是弱势群体。”  老师说:“都是虚的,我们知道那些并不是家长的真心话。”  一些老师还表示,越是那些在群里活跃的家长,越是他们提防的对象,“平时经常跟你沟通打招呼的,只要出了事他们就是最难缠的”。  “我们每天跟孩子打交道已经够累的了,再加上家长就更累了,家长们各行各业的都有,脾气各异,能少打交道就少打交道吧。”郭老师说,现在她尽可能不进家长的微信群,如果有些群不得不进,她也尽可能猫在里面少说话。  的确,一个班如果40名学生,学生父母一般都在群里,那么,一位老师要同时面对80位乃至更多的家长,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都进了群,要一一回复这么多人的问题、问候,还要拿捏分寸,老师说我们真的很累。  “家长们有问题的时候都挺着急,我能理解,尽可能给家长解答。”徐老师说,但有些家长只从自己角度出发,完全不为别人着想。“经常有家长周日下午问作业,其实周五的时候已经发到群里了。”  因此,很多老师开始想逃离微信群,有的学校甚至明令禁止老师进入家长微信群。“我们总觉得节省了时间,但其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无用的周旋上,比如感谢家长的‘感谢’。”逐渐地,一些老师又开始退回到原来的状态,有事发短信,或者打电话。
2 ^/ P&&n! `) 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m- Z1 ?# `: N0 R
+ K: A1 O* u3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I% a9 F' z6 s' w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8 d/ G&&@, ^#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1 t+ E& @, l&&d广州日报 02:00
# @4 d" ]$ p# ]0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 q) [! m4 Q! H
/ \% j4 H# O&&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U&&F4 v* s" ~【醉了!为博幼儿园老师关注 #心机妈妈炫富式晒娃#】近日武汉一妈妈反映,女儿幼儿园换了个新老师,新建了家长群,竟引发一场暗战:妈妈们陆续晒出背藏玄机的照片:有晒娃坐高铁飞机的,在泰国海滩的,在日本迪士尼的...最后,一妈晒出娃从玛莎拉蒂下车图,“战斗”戛然而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 M/ D5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X4 r# n. U! P. B
9 C; _7 N) M) [' A"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S# K0 D! i. k& && && && && && && && && && && && && && && && && && && &
4 ]: C3 I/ [( }#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8 D# v( @9 n大脑切片 09:07
* M* W5 i& z/ Z) Z-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7 }( q5 R# Z
/ Q7 R1 y, ?' ^& U0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l5 o0 Q$ H看家长群里聊天最别扭的就是他们表示友好都爱用“[微笑][微笑][微笑]&&”,像我们这种年轻人看起来就弥漫浓浓的火药味[笑c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B# Y2 j. Z/ H3 x5 U(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u0 v- U$ Q) F
2 T* C( |8 a0 t(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d) j' K) Q' C- [& && && && && && && && && && && && && && && && && && && &
8 ]0 J; v/ {, H&&R#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V. B4 Z$ i3 N$ K4 {% isummer是夜盲 07:43
8 G5 s5 {. f: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3 \0 u' `" m$ |
9 B# e) b! L% ~1 W(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0 V. q9 u4 s( P&&}家长群真相了,老师也在里面呢[笑c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1 J7 t! @( K,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a) d, R, m- x, ]( A
3 P# a2 O$ V-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 T8 i0 Q% z' T' y
. F7 x3 |. A4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4 s# H# }" q+ `
- |: ~/ ^1 a: r(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8 b) E&&T( N' ^- r
& {8 w/ [+ c# b/ s/ y: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K2 Q9 \8 u) |7 L4 L) B
( y( J3 M# C. m7 ~(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p0 R. N$ d4 }6 p" i  吐槽|家长称恨不得卸载微信
1 G) ~* v' B! C0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N) t! f1 ^! L  不仅老师们想逃离,其实不少家长也对微信群“有了二心”。  “学校的班里就有3个大群,再加上其他的,光跟孩子有关的群就不下5个,真有些招架不住。”而且有些群里,不仅孩子的父母在,就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加入了,“这些老人白天没啥事,一点小事就讨论来讨论去,上班都不得安生。”  “我有时候恨不得把手机里的微信给卸了。”家长陈静说。  话虽这么说,但又有几个家长敢这么做?  张倩的家长微信群加起来得有七八个,仅每天处理消化这些群里的信息就让她焦头烂额。但是,张倩只能承受。  一位家长这样跟记者说:“老师的通知是必选项、家长的讨论是可选项、向老师献殷勤是备选项,但是当想到自己孩子时,所有的不满和无奈都可以放下,这一切便都成了必选项。”
<font class="hidden_ Z8 _% C&&h*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 T5 b" U4 G8 L, p) A
1 f) t& \9 m1 b. \4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r8 s# h) J4 {) b
4 E& r+ w& o9 c' b$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 P5 ^5 E$ N
, b9 u$ j' i* J, A&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1 h% ^3 o9 c7 C& && && && && && && && && && && && && &&&  互不信任|家长和老师怎么能形成教育合力  其实,微信群就是一个小社会,家长老师在微信群中有爱有恨、有喜有悲的关系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应。  一位老师说,现实生活中家长给班里购置公共用品、私下塞给老师购物卡,是为了让老师能够对自家孩子好一些,这意味着家长不相信老师能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而老师对家长相敬如宾、小心提防是为了能与家长保持“敬而远之”的距离,这意味着在老师心目中家长是无法沟通的人。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不信任。”一位教育专家说,老师和家长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主要的两种力量,当他们之间互不信任时,怎么可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1 }, k) g1 f' F(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X- X$ F: F
: T; z+ E) N' S8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G3 m4 V" N& J/ j" ]' W  你是哪种|家长群里的人群类型盘点  有家长总结出群里家长的几种类型。  1、有些家长是老师的绝对“拥护者”,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抢着领,没抢到的急得不得了。群里还有家长直呼老师“老大”或者“大人”。一些家长私下交流,“这看得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2、有些家长喜欢通过“晒”的方式博取老师关注。  在这两种表现之外,还有两种表现:“打酱油型”,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潜水者和吐槽者”,被轰炸得受不了,只好沉默或无奈吐槽。
* _* V3 p1 @. ?4 y(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1 W, J" K3 N9 J
- d+ _8 ?5 u3 F: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B; w+ J9 m) j" \
- P&&~# Y6 g)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_* d' [6 Q8 Y小编有话说& &&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微信群变成了宫心计,当家长争宠成了常态,当老师开始对敷衍无奈,我们的孩子们真的会纯粹的长大吗?& && && && && && && && && && && &
0 F: q1 m8 e#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1 h) f0 K+ ]9 ~" m% b  新浪教育综合中国青年报、现代快报、武汉晨报等报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权限6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唯有自己孩子有出息就好了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焦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