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谈孩子幸福能力的培养谈钱,并培养谈孩子幸福能力的培养的高财商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热点频道:
济南分行邀请财商专家郑晓舟教你如何跟孩子谈钱
早有国内外儿童教育专家提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理财,长大后才越会赚钱。但“钱”似乎又是个很复杂的话题,难以启齿。到底父母该如何跟孩子谈钱?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用钱?本周六下午,中信银行济南分行特邀《勇敢地跟孩子谈钱》的作者郑晓舟做客中信银行香卡悦读会,与妈妈们聊聊“生活中的财商课”。
郑晓舟是资深的财经记者,同时也是两个可爱宝贝的妈妈,她以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或接触到的人和事着手,对孩子进行经济学知识和规律的讲解,促进孩子正确金钱观的树立,并且给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驾驭金钱提供指导,使其善于利用财富。如果您也想了解其中的秘诀,本周六下午可以到悦读会现场与郑晓舟互动,分享亲子理财的奥妙。本次中信悦读会为中信香卡亲子理财大赛的财商培训的一部分,对财商培养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现场报名,参加亲子理财大赛,向“三亚亲子财商之旅”发起冲击。
郑晓舟:资深财经记者,曾供职于新华社、上海证券报及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为《上海证券报》、《新闻晚报》和香港《大公报》的专栏作家,并担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客座讲师。目前致力于儿童财商教育及研究。
活动时间:10月19日(周六)14:00—16:30
活动地点:中信银行济南分行12楼会议厅(泺源大街150号)
活动参与方式:此次活动采取统一报名的方式,报名热线:。
门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本活动需凭票入场,活动结束后可凭中信银行香卡及门票领取作者郑晓舟的《勇敢地跟孩子谈钱》和《听妈妈讲钱的故事》亲子读物一套。咨询电话:6。|||||||||||||||||||||||
发布时间: 10:58:53 来源:
河南一百度
在现代家庭里,孩子从小就接触到钱,不少孩子甚至已拥有自己的&小金库&。如何跟孩子谈钱,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和理财意识,成为家长们要考虑的问题。有家长觉得太早和孩子谈钱不免有点尴尬,担心孩子会变得现实起来。但在美国,理财教育被称作&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家长并不是一味将孩子关在童话世界里,而是教他们认识金钱,传授&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观念。
按三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理财专家指出,孩子理财意识的培养可以分成三个年龄阶段,即7岁前、7岁到12岁和13岁到18岁。学龄前的孩子,主要是让他们慢慢学习有关金钱的概念,此时孩子还不具备理财的能力,因此利是钱需要家长代为管理。
7到12岁的孩子,对理财开始形成自己的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银行开一个活期储蓄账户,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并且进一步向孩子解释有关理财的基本常识,例如银行是什么,如何制定消费计划等。
13岁到18岁时,孩子对理财基本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更多元化地运用手头的资金,尝试用投资的手段使财富增值。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心理上已开始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有强烈的自尊心,情绪起伏也比较大,而且喜欢反抗纪律和权威。因此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应当尽量以朋友的姿态给建议,避免以权威压人。
教会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
教会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是引导孩子养成储蓄习惯的关键。&需要&是解决基本的需求,在一般正常生活水平下&需要&的东西,例如衣食住行等。对于学龄孩子而言,交通费、上学吃饭的费用、上补习班的费用、购买课外书的费用等都属于&需要&层面。而&想要&则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可以提高幸福感,但又并非必需。对孩子而言,类似零食、漂亮的运动鞋(衣服)、玩具和游戏机等,都是&想要&的范畴。
&需要&和&想要&,前者可以近乎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后者则应当引导孩子进行取舍。在取舍的过程中,小孩会学会控制支出,逐渐养成储蓄的习惯。零用钱额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可根据孩子的消费状况,计算出&需要&部分的金额,比如每周10元到20元,让孩子自行支配。
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最好的时机就是当孩子想买一件特别的东西,但能力又不够时,父母可通过引导,让这一目标成为孩子储蓄的强大动力。
向孩子推荐基金股票等投资方式在孩子懂得储蓄后,家长可以逐渐向孩子输入投资理念。首先,要让孩子对资金的回报率变得敏感,为其建立一个银行账户。过年利是钱对孩子来说是笔&巨款&,最好建议孩子立即存入自己的个人账户,然后再计划用途。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银行不仅可以安全地保管金钱,且随着时间推移,钱还会越来越多。当孩子对资金回报率变得敏感时,就会关注银行利率,同时也会思考怎样才能让钱更快增值。
只要孩子对财富增长产生了兴趣,家长可以适时地向孩子介绍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甚至可以把股票当生日礼物送给孩子,也可以建议孩子将利是钱投入证券市场。
【责任编辑:梁蒙 】
共条评论,
热门点击排行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3 (广告) 8 (资讯)
联系信箱: 邮编:450016
法律顾问:
法律咨询:0
Copyright & 河南一百度 版权所有||| |||||如何培养出高财商的孩子
如何培养出高财商的孩子
在现代家庭里,孩子从小就接触到钱,不少孩子甚至已拥有自己的&小金库&。如何跟孩子谈钱,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和理财意识,成为家长们要考虑的问题。有家长觉得太早和孩子谈钱不免有点尴尬,担心孩子会变得现实起来。但在美国,理财教育被称作&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家长并不是一味将孩子关在童话世界里,而是教他们认识金钱,传授&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观念。按三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理财专家指出,孩子理财意识的培养可以分成三个年龄阶段,即7岁前、7岁到12岁和13岁到18岁。学龄前的孩子,主要是让他们慢慢学习有关金钱的概念,此时孩子还不具备理财的能力,因此利是钱需要家长代为管理。7到12岁的孩子,对理财开始形成自己的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银行开一个活期储蓄账户,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并且进一步向孩子解释有关理财的基本常识,例如银行是什么,如何制定消费计划等。13岁到18岁时,孩子对理财基本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更多元化地运用手头的资金,尝试用投资的手段使财富增值。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心理上已开始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有强烈的自尊心,情绪起伏也比较大,而且喜欢反抗纪律和权威。因此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应当尽量以朋友的姿态给。建议避免以权威压人。教会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教会孩子区分&需要&和&想要&,是引导孩子养成储蓄习惯的关键。&需要&是解决基本的需求,在一般正常生活水平下&需要&的东西,例如衣食住行等。对于学龄孩子而言,交通费、上学吃饭的费用、上补习班的费用、购买课外书的费用等都属于&需要&层面。而&想要&则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可以提高幸福感,但又并非必需。对孩子而言,类似零食、漂亮的运动鞋(衣服)、玩具和游戏机等,都是&想要&的范畴。&需要&和&想要&,前者可以近乎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后者则应当引导孩子进行取舍。在取舍的过程中,小孩会学会控制支出,逐渐养成储蓄的习惯。零用钱额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可根据孩子的消费状况,计算出&需要&部分的金额,比如每周10元到20元,让孩子自行支配。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最好的时机就是当孩子想买一件特别的东西,但能力又不够时,父母可通过引导,让这一目标成为孩子储蓄的强大动力。向孩子推荐基金股票等投资方式在孩子懂得储蓄后,家长可以逐渐向孩子输入投资理念。首先,要让孩子对资金的回报率变得敏感,为其建立一个银行账户。过年利是钱对孩子来说是笔&巨款&,最好建议孩子立即存入自己的个人账户,然后再计划用途。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银行不仅可以安全地保管金钱,且随着时间推移,钱还会越来越多。当孩子对资金回报率变得敏感时,就会关注银行利率,同时也会思考怎样才能让钱更快增值。只要孩子对财富增长产生了兴趣,家长可以适时地向孩子介绍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甚至可以把股票当生日礼物送给孩子,也可以建议孩子将利是钱投入证券市场。
栏目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