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基础化学学,13题怎么做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基础化学》复习题习题,复习,帮助,基础化学,复习题,反馈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础化学》复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4全国高考理综化学卷I分析及2015备考指导_新浪教育_新浪网
2014全国高考理综化学卷I分析及2015备考指导
  2014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题继续突出新课标要求:
  回归课本,注重基础,与课本联系较为紧密;题目比较平和,整体突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在知识考查方面,延续往年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的思想,如: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化学平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热化学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除了一道大题着重考查有机实验外,选择题里用了两道题考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连续3年考查有机实验,突出有机部分的重要性。
  一、试卷结构及难度
  1.试题结构仍为“7+3+1”,保持稳定;从题型上看,只有27题发生了变化,其他题型与去年保持一致。
  2.试题难度与2013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稍稍偏低,主要题型也极为相似,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难度上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起大落。知识覆盖面非常全,几乎考查了高中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偏重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不难得高分。题目在条件给出及设问环节有所创新,但整体给学生平和的感觉。
  二、试题命制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试卷所涉及知识点覆盖面广,包括化学计算、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溶度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盖斯定律、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各个基础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能力。
  选择题题干简洁,设问明确,难度不大。第7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第8题通过生产生活常识考查盐类的水解、双水解、氧化还原。第9题是信息题,给出碘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机理,考生不难分析出反应速率与碘离子浓度有关。10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推断,很基础。11题用图表方式考查学生对溶度积常数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应用。12题考查基础实验操作,13题也以实验形式考查元素性质。
  对有机实验基本功的考查在26题得到充分体现:考查了球形冷凝管的名称、除杂、分液、干燥以及蒸馏装置的选择,相信基础扎实的考生可以轻松应答。
  37题物质结构选考,第一问X-射线衍射在人教版选修3教材中以“科学视野”做了详细介绍。其余各问考查电子排布、杂化、晶胞计算等都是很基础的内容,较之前两年考查的立方硫化锌和链式硅酸根结构,考生能更好的应答。
  二卷在化学用语方面,除了分子式、有机物结构简式外,着重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信息化学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近几年对信息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应引起备考学生的高度重视。
  计算要求略降,必做题只出现了三处计算,26题产率、28题反应热和Kp。
  2、着重考查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信息摄取、吸收和整合的能力。
  如:27题考查NaH2PO2是否为正盐,如果只从化学式判断而没有注意到该题第一小问提示次磷酸为一元中强酸就极有可能选错。此外该题最后一问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次磷酸根在阳极会被氧化成磷酸根而引入杂质,难度较大。
  28题再次考查平衡图像,考生较易分析出P4压强最大,难点是平衡常数Kp的计算。命题者以信息形式给出分压的计算方法,需要考生在很短时间内活学活用,难度较大。
  36题化学与技术选考,考查由磷矿石制备单质磷和磷酸。第3问通过图表形式给出各物质熔沸点,进而得出第一冷凝塔析出液态白磷,第二冷凝塔析出固态白磷,稍有难度。第4问则要求考生全面分析,才不会少写产物。38题有机化学选考,又是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命题。烯烃的臭氧化以往高考中已经出现多次,丙酮与伯胺合成席夫碱是第一次出现,考生需灵活运用信息。第4问考查含氮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考生把19种异构体写全有一定难度。
  三、内容分析
  1、选择题
考查知识点
易错点及存在的问题
同分异构体
不清楚烷烃及烷基的区别
化学与STSE问题
不了解双水解的作用
化学反应速率
活化能和反应速率的定义模糊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物质构成与组合不熟
沉淀溶解平衡
不了解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本质
实验操作题
不注意容量瓶的使用要求
实验证明题
对实验分析能力不足
  2、非选择题
考查知识点
易错点及存在的问题
有机物的制备
除杂的方法,产率计算及误差分析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技巧与电解池的原理运用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盖斯定律,勒夏特列原理运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杂化方式判断,晶胞体积的计算
有机化学(选考)
信息的应用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3.试题分析
  选择题部分:
  化学试卷的选择题部分依次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速率、元素周期表、沉淀溶解平衡、化学实验基础、元素化学部分的知识,题目难度降低,没有考查离子浓度部分内容,也没有出现有机物性质的考查,着重增加了基础知识。现详解如下:
  第7题延续了近几年有机化学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没有大的变化。来自有机物同分异构体考查,其中戊烷、戊醇都来源于三年内的高考题,题目难度较小。
  第8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来源于盐类的水解和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烧碱去油污、漂白粉变质、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FeCl3和Cu线路板都是来源于课本,难度小。
  第9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基本知识,涉及内容包括催化原理,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及关系。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均有考查,并且较以往的化学原理题来说,难度降低。
  第10题保留了近几年课标卷的必考题: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其中短周期、同一周期、最低(最高)价,电子层结构相同,考察半径大小、熔沸点均为基本考察点。
  第11题与2013年课标卷保持一致,考查了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是这几年高考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与去年的单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不同,今年结合了难溶电解质溶解曲线图考察温度对于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以及Ksp、重结晶知识。这次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考察,虽然形式变化,但试题难度适中。
  第12题考查了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本次重点考察了锥形瓶、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来源于高中化学的两个基础定量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酸碱中和滴定。再次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回归课本。属于简单基础题。
  第13题以基础实验为切入点,考查了元素部分知识。四个选项中所涉及的知识均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过,在此类知识的复习中,有关AgCl和Ag2S沉淀转化,浓硫酸和蔗糖实验等均为基础知识理论的考察。
  必考题部分:
  第26题依然延续连续三年的实验考查模式,以有机制备为入手点,考查基本仪器的识别和使用、基本物质的制备原理和制备流程、物质分离和提纯等内容。与往年的题目一样,来自于课本必修二的基本制备实验稍作改变,难度较小。
  第27题与往年题目情境设置有所不同,没有出现工业流程图,但实际考查的知识没有发生变化,以次磷酸(H3PO2)为载体,考察了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电化学相关知识。题目形式新颖,但实际上在降低难度。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去年相同,再次回归基础。
  第28题依然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试题,重点考察了化学反应热效应以及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计算,试题设置的情景是学生熟悉的乙醇和乙烯为载体,且测定的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要求考生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吸收、提取有效信息,突出了化学信息运用能力的考查。这道题目设计的丢分点在于化学计算部分,学生会由于不熟悉此类计算而失分。但实际上计算类型来源于2013年的高考原题。
  选做题部分
  第36题以磷矿石制备磷酸为基本,涉及基本化学反应和工艺在化工生产中的运用,基本知识比重较大,注重知识演绎和综合运用,题型比较传统,涉及知识重视课本,在复习中应该加大知识的运用和基本知识的总结。
  第37题以Al、Fe、Cu三种金属为载体,考察了晶体、非晶体的区别,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相关知识、杂化轨道知识、物质沸点与性质关系、晶胞相关计算的知识考察。以基本知识考察为主,和历年试题比起来,增加了晶体知识的考察,角度较全面,但在计算方面难度有所降低。
  第38题以陌生物质入手,考查有机合成。所涉及的知识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比如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苯的硝化反应,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核磁共振氢谱等相关知识的考察。命题形式依然延续了新课标I卷中去年的形式,由两条线合成一种物质,给出必要的已知信息,已知信息中包含未学过的新知识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同分异构体的考察。题型难度适中,基本延续去年模式。
  四、备考启示
  1、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理综化学试题不难看出,化学试题命题依旧会延续“回归教材,贴近生活”的命题宗旨,建议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首先应扎实基础,查漏补缺;其次重点内容、重点题型需要专题系统讲解突破,熟练掌握各热点题型的解题策略与方法,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高考备考复习时,首先是重视课本,课本不但涵盖了考试全部内容,也包涵着知识的结构关系,将书本知识吃透,灵活运用,才能切实提高分析能力、运算能力,提高知识迁移、图表分析、信息挖掘的能力。其次是在复习过程中重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地贮存,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2、转变学习方式
  试题对化学原理的考查非常灵活,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很难在高考中得到高分,因此在学习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201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试题汇编解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试题汇编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试题汇编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五 有机化学基础1.(;重庆理综化学卷,T5)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题5图(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A.Br2的CCl4溶液&&&&& B.Ag(NH3)2OH溶液C.HBr&&&&&&&&&&&&&&& D.H2【答案】A【解析】A、加入Br2的CCl4溶液,和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个碳碳双键,带来2个Br原子,官能团数目增加,A正确;B、加入银氨溶液,能把醛基氧化成羧基,官能团数目没有变化,B错误;C、加入HBr,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消耗1个碳碳双键,带来1个Br原子,官能团数目没有变化,C错误;D、通入氢气,能和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数目减少。能和醛基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羟基,官能团数目没有变化,D错误。2.(;浙江理综化学卷,T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答案】C【解析】乳酸薄荷醇酯含有酯基可以水解,含有羟基可以氧化和消去,还能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乙醛和丙烯醛相差一个碳原子,不是同系物,与氢气加成反应后产物为乙醇和丙醇,是同系物,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在硫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C正确;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均为3:2:3,但在1H-NMR谱中的位置不同,可以鉴别,D错误。3.(;浙江理综化学卷,T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 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答案】B【解析】A金属汞深埋会产生汞蒸气,汞离子本身也是污染物,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是弱,导电性增加,B正确;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即实际计量减小,滴定加入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C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可能含有氨基酸,D错误。4.(;天津理综化学卷,T4)对下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不是同分异构体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C.均能与溴水反应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答案】C【解析】A、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10H14O,但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B、第一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苯环,而第二种有机物分子中不含苯环,显然前者分子中共面的碳原子比后者分子中共面碳原子多,B项错误;C、第一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第二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D、两种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不尽相同,故可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D项错误。5.(201 4&#8226;天津理综化学卷,T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答案】D 【解析】A、当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能自发,说明ΔS>0,A项正确;B、NH4F溶液中F-水解生成HF,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4HF+SiO2===SiF4↑+2H2O,故NH4F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B项正确;C、可燃冰需在低温高压下形成,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C项正确;D、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D项错误。6.(;上海单科化学卷,T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答案】A【解析】A、过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而变质(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与氧气无任何关系,A选;B、氢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2H2S+O2=2S↓+2H2O),B不选;C、硫酸亚铁中的铁元素是+2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3价而变质,C不选;D、苯酚中的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紫色,D不选。7.(;上海单科化学卷,T13)催化加氢可生成3-甲基己烷的是&A.&&&&&&&&&&& &B.&&&& C.&&&&&&&&&&&&&&& &&D.&&&&&& && 【答案】C【解析】解题要根据有机物的加成特点解题。A、 完全加成的产物是 (3―甲基庚烷),A错误;B、 完全加成的产物是 (3―甲基戊烷),B错误;C、 完全加成的产物是 (3―甲基己烷),C正确;D、 完全加成的产物是 (2―甲基己烷),D错误。8.(;山东理综化学卷,T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A、苹果酸中含有羧基(-COOH)和羟基(-OH),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B、1mol苹果酸中含有2mol羧基(-COOH),所以只能和2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羟基(-OH)不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C、羧基(-COOH)和羟基(-OH)都能和活泼金属Na发生反应,所以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5mol H2,C错误;D、HOOC―CH2―CH(OH)―COOH与 互为同一种物质,D错误。9.(;山东理综化学卷,T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H3CH3+Cl2 CH3CH2Cl+HClCH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l2+2Br&#8254;=2Cl&#8254;+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答案】B 【解析】A、CH2=CH2+HCl CH3CH2Cl为取代反应,A错误;B、由油脂得到甘油,属于酯类的水解反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属于糖类的水解反应,B正确;C、Zn+Cu2+=Zn2++Cu的单质Zn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错误;D、Cl2+H2O=HCl+HClO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错误。10.(;全国理综大纲版化学卷,T12 )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遇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是&【答案】A【解析】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则该物质中含有苯环,与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醛基。A、该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且分子式为C8H8O3,A正确;B、.该分子中不含酚羟基,所以不能显色反应,不符合题意,B错误;C、该反应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符合题意,C错误;D、该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能发生显色反应和银镜反应,其分子式为C8H6O3,不符合题意,D错误。11.(;全国理综I化学卷,T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乙酯【答案】A【解析】戊烷只有碳骨架异构,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戊醇在戊烷的三种骨架结构上羟基的位置不同有8种同分异构体(1―戊醇、 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2―甲基―2―丁醇、3―甲基―2―丁醇、3―甲基―1―丁醇、2,2―二甲基―1―丙醇、);戊烯共有5种结构(1―戊烯、 2―戊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乙酸乙酯有6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的4种:甲酸1―丙醇酯、甲酸2―丙醇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属于酸的两种:丁酸、2―甲基丙酸),所以最少的是戊烷。12.(;全国理综II化学卷,T10)下列图示试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乙酸乙酯的制备 【答案】D 【解析】A、除去粗盐中的不溶物采取过滤的方法,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三靠”指的是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一侧、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A错误;B、加热固体,试管口要向下倾斜,B错误;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要通过含有碱溶液的洗气瓶,要注意气流方向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C错误;D、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正确。13.(;全国理综II化学卷,T8)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C【解析】根据四联苯的结构可知, 的分子结构呈现对称性,则四联苯分子中有5种不同类型的H原子,所以一氯代物也有5种。14.(;江苏单科化学卷,T11)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B.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C.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D.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BD【解析】去甲肾上腺素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A错误; 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B正确;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3mol溴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去甲肾上腺素含有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含有氨基能与盐酸反应,D正确。15、(;海南单科化学卷,T18-I)(6分)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1 mol 该化合物最多能与6 mol NaOH 反应C、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D、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也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答案】BD(6分)【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酚羟基(―OH),酯基(―COO―)和醚键(―O―),A正确;B、能够和NaOH发生反应的官能团三个酚羟基(―OH),酯基(―COO―),而1 mol 该化合物含3mol酚羟基(―OH)和1mol酯基(―COO―),所以1 mol 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 mol NaOH 反应,B错误;C、该有机物结构中还有碳碳双键(―C=C―),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OH),还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该化合物含有酚羟基(―OH),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溶液显紫色),虽然酚羟基(―OH)具有酸性,但是其酸性弱于H2CO3,故不能和NaHCO3 反应放出CO2,D错误。16、(;海南单科化学卷,T10)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C、CC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 D、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BC【解析】A、P2O5属于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NH3,A错误;B、“可燃冰”是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所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B正确;C、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四氯化碳在下方,水在上方;萃取时,上层液体是水,溴被萃取到下方四氯化碳中,所以上层无色,下层橙色;将碘水与四氯化碳混合,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混合后Ⅳ中溶液分层上层是水下层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因此下层为紫红色,所以CC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C正确;D、SiO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Si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正确。17、(;海南单科化学卷,T7)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答案】BD【解析】A、蛋白质先水解成多肽,多肽再水解成最终产物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氨基酸,A错误;B、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淀粉的水解过程:先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淀粉不完全水解的产物),糊精继续水解生成麦芽糖,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与甘油,D正确。18、(;海南单科化学卷,T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答案】C【解析】A、碘酒是单质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分散系(溶液),A正确;B、“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 OH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B正确;C、浓硫酸不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TSiF4↑+2H2O,所以工艺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错误;D、甲醛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甲醛有毒,则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正确。19.(;广东理综化学卷,T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答案】A&& 【解析】A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二者分子式不相同);C项、花生油是植物是不饱和酯类;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20.(;福建理综化学卷,T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 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乙醇可以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葡萄糖来制取,A正确;乙烯加成得乙醇,B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C 错误;乙醇和乙酸发生 取 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D正确。21.(;安徽理综化学卷,T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 NH3+CO2& +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单位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也含有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三聚氰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3H3N3O3,A错误;B、根据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知,三聚氰酸中只有极性键,B错误;C、根据三聚氰酸的组成可知其属于共价化合物,C正确;D、NH3不属于碱,CO2不属于酸,所以该反应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22.(;安徽理综化学卷,T12)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0.1000 mol&#8226;L-1盐酸【答案】B【解析】A、Br2和CCl4互溶,无法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可以采用蒸馏法进行分离,A错误;B、葡萄糖分子中有5个羟基和1个醛基,可以用鉴别醛基的方法进行鉴别,加入的试剂可以使银氨溶液或者斐林试剂等,而蔗糖中没有醛基,B正确;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当与金属反应时不会产生氢气,会随着浓度的变化生成NO2、NO等气体,C错误;D、酸碱中和滴定要有指示剂(甲基橙)显示滴定终点(用标准盐酸溶液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选用酸式滴定管,待测液是氢氧化钠,滴入甲基橙后溶液颜色是黄色,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的甲基橙时呈黄色,不断的滴加稀盐酸,溶液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碱性减弱酸性增强,当正好中和再滴一滴稀盐酸溶液就呈酸性,溶液的pH3.1~4.4之间显示橙色),D错误。23.(;北京理综化学卷,T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A、丙三醇易溶于水,苯酚在室温下微溶于水,1―氯丁烷不溶于水,所以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A正确;B、核磁共振氢谱是用来判断有机物中H原子的种类及个数,HCOOCH3分子中含有2种类型的H原子,且个数比为1:3,HCOOCH2CH3含有3种类型的H原子,且个数比为1:2:3,可以借助核磁共振氢谱来鉴别,B错误;C、CH3COOH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CH3COOCH2CH3与Na2CO3溶液不互溶,出现分层现象,C错误;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完全相同,D错误。 24.(;北京理综化学卷,T11)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NaHCO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肥皂水冒泡,说明在加热的过程中产生了气体,该气体可能是空气也可能是铁粉与水蒸气加热生成的气体,A错误;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生成NH3,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正确;C、NaHCO3受热分解的气体是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反应发生,C正确;D、石蜡油的主要成分是18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不能Br2的CCl4溶液褪色,在碎瓷片上受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有不饱和的新物质生成,证明反应能发生,D正确。25.(;安徽理综化学卷,T26)(16分)Hagr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 ;B→C的反应类型是&&&&&&&&&& 。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 。(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b.D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c.1 mol G完全燃烧生成7 mol H2O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答案】(16分)(1)CH2=CH―C CH& 加成反应(2)碳碳双键,羰基,酯基& 2 丁炔酸乙酯(3) +CH3CH2OH& CH3C CCOOCH2CH3+H2O(4) (5)a、d【解析】(1)从流程图可以看出,A→B是两个乙炔的加成反应,生成B,然后再甲醇(CH3O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可知B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 CH2;结合F(CH3C CCOOCH2CH3)是由E和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的到的,所以E的结构简式为CH3C CCOOH。&& (1)A→B是两个乙炔的加成反应,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 CH2,B→C是CH2=CH―CH CH2和甲醇的加成反应;(2)H的结构简式为 ,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羰基,酯基;F的结构简式为CH3C CCOOCH2CH3,命名为2 丁炔酸乙酯(3)E→F的反应是E(CH3C CCOOH)和CH3CH2OH发生的 酯化反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OH& CH3C CCOOCH2CH3+H2O;(4)H的结构简式为 ,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 ,说明TMOB结构中含有苯环,存在甲氧基(CH3O-) ,又因为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所以应该含有3个甲氧基(CH3O-),且三个甲氧基等价,所以TMOB的结构简式为 。26.(;福建理综化学卷,T3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 甲&&&&&&&&&&&&&&&&&&&&&&&&&& 乙&&&&&&&&&&&&&&&&& 丙(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 (填名称)。(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①步骤I的反应类型是&&&&&&&&&&&&&&&&&&&&&& 。②步骤I和IV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③步骤IV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3分)(1)羧基(2)a、c(3) (4)①取代反应& ②保护氨基&& ③ 【解析】(1)甲的结构简式为 ,显酸性的官能团为羧基;(2)根据乙的结构简式 ,分子中碳原子为7,N原子个数为5,a选项正确;不含苯环,b错误;含有氨基能与盐酸反应,含有氯素原子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c正确;不属于酚类,d错误。(3)丁 ,且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则丁含有酯基,结构简式为 (4)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I为取代反应,步骤I和IV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保护氨基;步骤IV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广东理综化学卷,T30)(15分)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1)下列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2)反应①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I能与_____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3)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II能与Na反应产生H2,I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1种);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4)聚合物 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15分)(1)AC (2分)(2)C9H10 (1分) 4(1分)(3) 或 (2分) NaOH醇溶液,加热(2分)(4)CH2=CHCOOCH2CH3(2分)&&&&&& CH2=CH2+ H2O CH3CH2OH(2分)2CH2=CH2+2CH3CH2OH+2CO+O2 2CH2=CHCOOCH2CH3+2H2O(3分)&& 【解析】(1)化合物I的结构中含有酚羟基,从而能与FeCl3溶液反应。使溶液显显紫色,A正确;化合物I的结构中不含有醛基(―CHO),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误;化合物I的结构中含有酚羟基(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和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化合物I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所以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D错误;(2)根据化合物II的结构简式 可知其分子式为C9H10;由于化合物II的结构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所 以1mol化合物II能与4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3)化合物II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且可由化合物III和IV制得,化合物III能与金属Na发生反应,从而说明化合物III中含有羟基,化合物III通过发生分子内的消去反应制得化合物II,由于羟基的位置有2种,所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有2种,即 或者 ;化合物IV同样可以制取化合物II,且不与金属Na反应,说明化合物IV制取化合物II的方法应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在NaOH的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制取;(4)由聚合物 的结构简式可知,该聚合物是由丙烯酸乙酯( )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28.(;广东理综化学卷,T31)(16分)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 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① CaSO4(s)+CO(g)&& CaS(s)+CO2(g)&&&&&&&&&&&&& &#8710;H1= ―47.3kJ&#8729;mol-1② CaSO4(s)+CO(g)& CaO(s)+CO2(g) +SO2(g)&&&&&&&&&& &#8710;H2= +210.5kJ&#8729;mol-1③ CO(g)&& C(s)+& CO2(g)&&&&&&&&&&&&&&&&&&&&&&& &#8710;H3= ―86.2kJ&#8729;mol-1(1)反应2CaSO4(s)+7CO(g)& 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8710;H=___________(用&#8710;H1、&#8710;H2和&#8710;H3表示)(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8710;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达到平衡,c平衡(CO)=8.0×10-5 mol&#8729;L-1,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____________。(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分)(1)&#8710;H=4&#8710;H1+&#&#8710; H3(2分)(2)a)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2分)b)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2分)(3)99% &CaSO4(s)+CO(g)&& CaS(s)+CO2(g)初始浓度(mol/L)&&&&&&&&&&&&&& a&&&&&&&&&&&&&&&&&& 0转化浓度(mol/L)&&&&&&&&&& a- 平衡(CO)&&&&&&&& a- 平衡(CO)平衡浓度(mol/L)&&&&&&&&&&& 平衡(CO)&&&&&&&&&& a- 平衡(CO)依题意,K= ,a=8.08×10―3 mol&#8729;L―1CO的转化率:&(5分)(4)氧气& (2分)(5)CaS+2O2 CaSO4& (2分)&& (1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4+②+③×2得:2CaSO4(s)+7CO(g)& CaS(s)+ CaO(s)+6CO2(g)+ C(s) +SO2(g),所以&#8710;H=4&#8710;H1+&#&#8710;H3;&&& (2)结合图像及反应的&#8710;H可知,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lgK也减小,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lgK也增大。(3)由图可可知,900℃时 CaSO4(s)+CO(g)&& CaS(s)+CO2(g)的lgK=2,即K=100,K= ,可知平衡时c(CO2)= 8.0×10―3 mol&#8729;L―1,CO的转化率为 =99%;&&& (5)CaS转化为CaSO4,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CaS与O2按照1:2反应转化为CaSO4,才能满足原子利用率100%,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S+2O2 CaSO4;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因为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氢原子只有1种,所以结构简式为 。29、(;海南单科化学卷,T15)(8分)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__,工业上分离这些多氯代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三氟氯溴乙烯(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答案】(8分)(1)四氯化碳&&& 分馏&&&&&&&&&&&&&&&&&&&&&&&&&&&&&&&&&& (每空1分,共2分)(2)&&&&&&&&& (3分)(3)H2C=CH2+Cl2 CH2ClCH2Cl&&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每空1分,共3分)【解析】(1)甲烷的结构是正四面体,所以只有当甲烷的4个H原子全部被Cl原子取代生成四氯化碳时,其结构才是正四面体;多氯代物的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沸点逐渐升高,那么可以利用它们之间沸点的差异,采取蒸馏法(分馏)进行分离;(2)三氟氯溴乙烯(CF3CHClBr)的同分异构体就是F、Cl、Br三种原子之间互换位置,则可以写出三种同分异构体&&&&&& ;(3)乙烯(H2C=CH2)生成1,2―二氯乙烷(CH2ClCH2Cl)是加成反应,方程式为H2C=CH2+Cl2 CH2ClCH2Cl,1,2―二氯乙烷(CH2ClCH2Cl)生成氯乙烯(CH2=CHCl)属于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0、(;上海单科化学卷,T八)(本题共8分)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酸碱性&完成下列:43.苯酚、苯甲醇、苯甲酸、碳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胺( )具有_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44.常常利用物质的酸碱性分离混合物。某一混合物含苯酚、苯甲醇、苯甲酸和苯胺四种物质,其分离方案如下图。已知:苯甲醇、苯甲酸、苯胺微溶于水
A、B、C分别是: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45.欲将 转化为 ,则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共8分)&&& 43.苯甲酸&碳酸&苯酚&苯甲醇&& 碱性&&& 44.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 CO2&&& 盐酸&&&& NaHCO3溶液&&& 45.H2O【解析】43.羧基酸性>碳酸>酚羟基>醇羟基,则酸性苯甲酸>碳酸>苯酚>苯甲醇; 含有氨基,可与盐酸反应,具有碱性;44.苯酚、苯甲酸呈酸性,苯胺呈碱性,苯甲醇为中性,可先加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苯酚、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则水层中含有苯酚钠、苯甲酸钠,在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苯酚,分离后在水中加入盐酸可得到苯甲酸,则A为NaOH溶液,B为二氧化碳,C为盐酸,物质1为苯甲酸,物质2为苯酚;苯甲醇、苯胺中加入盐酸,苯胺生成盐,溶于水,在水层中加入氢氧化钠可得到苯胺;则物质3为苯胺,物质4为苯甲醇;若首先仅仅将苯甲酸与其他三种物质分开,则应加入碳酸氢钠;45.―CH2ONa易水解,可与水反应生成―CH2OH,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化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