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肚脐穴位图脐中线在哪个地方

人体穴位常识详解
我的图书馆
人体穴位常识详解
5230050720108723636
馆藏&3092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人体穴位有哪些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人体穴位有哪些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想知道一点点就O了,还有作用特别是脑袋上的,有图更好
头上么主要有印堂:两眉之间,提神醒脑睛明:眼睛内眦,治疗眼睛疾病地仓颊车:嘴角处,治疗面瘫太阳穴,眼外角向外,提神、去火、头痛等先举几个例子,若另有需要,可随时咨询。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 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 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 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 来.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 ,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 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任何知识用死了 都是&所知障&。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原文: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 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 ,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 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 ,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 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 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 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 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 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 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 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 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 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 ,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 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 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人体穴位图
人体经脉 回答者:子虞 - 魔法师 四级 3-11 20:20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1 条 人体是有经脉穴位的 入静后发现。只要万念归一,或者集中精神,身体不同部位就会有反应,你也可以试试。然后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有股东西在身体沿着固定的路线游走,接着两个古人碰在一起讨论起这些事情,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些路线在不同的身体里是一样的。最后交流的人越来越多,不同路线的名称就被创造出来了。 有的在劳动中发现,如无意扣击足三里穴,而胃痛减轻,先由点再划线,由穴位发展线状经脉循行.有的在古人生病后,不小心碰了一下,结果病好了,以后,古人把这些地方叫穴位。 经脉是中医理论中最神奇的一部分,现代医学证明经脉的走行正好是人体低电阻带,而低电阻点恰恰是俞穴。 呵呵,一个美国朋友说“现代医学的存在就是为了验证中医的正确性,并朝着中医的方向演化”。 体穴位图和人体经脉图
人体穴位图
人体经脉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参考资料:
这个网页有FLASH动画。你自己可以看到。包括穴位功能和位置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人体穴位和36个致命穴
我的图书馆
人体穴位和36个致命穴
&& & & & & & & 人体穴位和36个致命穴
【你知道人体共有多少穴位吗?你知道人体的 36个致命穴位吗?不知道的话,来看看吧】图文解析,人体穴位图【内附超大人体针灸穴位图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 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 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 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 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 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 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 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 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 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 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 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 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 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 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 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 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 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 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 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 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 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 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 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 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 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 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 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 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 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 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 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 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 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 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 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 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 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人的主要穴位有几个?是什么?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 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 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 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 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 后顶穴 风府穴 风池穴 天柱穴 哑门穴 太阳穴 下关穴 客主人 耳门穴 听宫穴 翳风穴 颊车穴 大迎穴 人迎穴补充:四神聪 强间 脑户 目窗 正营 率谷 承灵 脑空 头窍阴 完骨 天冲 颔厌 头临泣 悬颅 悬厘 听会 和髎 角孙 颅熄 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 巨阙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气户 库房 屋翳 赝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 髀关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日月 期门 天池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中府 云门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腰阳关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风 天宗 臑俞 肩贞 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肾俞 气海俞 大肠俞 关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会阳 长强 魄户 膏肓 神堂 膈关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仓 肓门 志室 胞肓 秩边 白环俞
上肢内侧穴位图 天泉穴 天府穴 侠白穴 青灵穴 曲泽穴 尺泽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门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穴 大陵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鱼际穴 少商穴 劳宫穴 少府穴 中冲穴 少冲穴
上肢外侧穴位图 曲垣 秉风 巨骨 肩髎 肩髃 臑俞 肩贞 臑会 臂臑 消泺 手五里 清冷渊 肘髎 天井 小海 曲池 手三里 上廉 下廉 四渎 支正 温溜 三阳络 支沟 会宗 偏历 外关 养老 阳谷 阳池 阳溪 腕骨 后溪 中渚 前谷 液门 少泽 关冲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下肢内侧穴位图 箕门穴 血海穴 阴包穴 曲泉穴 阴谷穴 阴陵泉 膝关穴 地机穴 中都穴 漏谷穴 筑宾穴 蠡沟穴 三阴交穴 交信穴 复溜穴 商丘穴 中封穴 太溪穴 大钟穴 水泉穴 照海穴 然谷穴 公孙穴 太白穴 大都穴 隐白穴
下肢外侧穴位图 居髎 环跳 髀关 风市 中渎 伏兔 阴市 梁丘 膝阳关 犊鼻 阳陵泉 足三里 上巨虚 条口 丰隆 外丘 阳交 飞扬 光明 阳辅 悬钟 跗阳 解溪 冲阳 丘墟 太冲 陷谷 足临泣 第五地 内庭 行间 大敦 厉兑 足窍阴 至阴 侠溪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门 申脉 仆参 昆仑. 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 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被历代武家称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 人 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 称‘死穴 ’。
点穴术是中国武术中通过对穴位的打击以达到击败对手的一种功夫。对于点穴术是否真实存 在,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至少还没有可靠的报道对这种功夫进行严格的检验。而武侠小说中对于点穴术的夸张描写,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 《少 林拳术秘诀》称张三丰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又称内家拳高手张全一创明点穴法。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也有记载王征南“凡搏人皆以其穴”。还有说法称李小龙 逝世前不久,也开始醉心于点穴术。 在许多武术著作中,常把点穴术分为武术与药物两种。武术中又分为接触身体穴位的重击与气功的 近身或隔空的点穴;药物点穴则是把经提炼麻痹穴位的药物藏在指甲中,经皮肤接触把药物掐入。但是所谓隔空点穴一般被认为缺乏依据。 理论基础 点 穴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其上遍布穴位,大约有360多个。此外还有经外奇穴若干。根据中医学的观点。穴位 是经络、脏腑气血的交汇之处,对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的破坏。《灵枢·经脉》上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不可不通。” 当然,点穴术所打击的部位还包括了皮肤表层的敏感神经、神经丛、重要血管、骨缝等人体薄弱部位。 在技击理论上,点穴术中所使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医针灸中的子午流注法。该理论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到某个穴位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的。因此,根 据子午流注方法推算出某个时间所应该击打的穴位,可以更有效的达到技击的效果。 点穴术中的穴位 点穴 术中所击打的穴位和中医里的穴位在数量上要少许多。而各家论述又有所不同。《少林拳书秘诀》记载[1],张全一点穴术“实只三十六手。其中软麻穴九,昏眩 穴九,轻穴和重穴各九。”赵廷海《救伤秘旨》则记载有108穴。“内七十二穴不致命,不具论。其三十六大穴,俱致命之处。” 练习方法 点穴术的具体练习方法如同其他许多中国武术一样,缺少完整的文字材料,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仍然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这里的 前提是点穴术的确真实存在)。 中国武术中的点穴术的点穴取穴和中医家一样,都是依据针灸铜人。而在实际的练习当中,多用木人, 把穴位标记在上面,进行练习。《少林点穴法》记载:“取较坚硬的木材抛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绘标出某一经的诸穴,循其经络点其穴位。初艺成,另换一经,依 上法习之。依次增加。将人身全部穴位练熟后,可合并通练。” 由于穴位面积很小,因此打击时多用指,偶尔也用拳、肘、膝等。因而 指法的练习成为了点穴术必不可少的一环。 此外,武术器械中的判官笔、铁扇等也有点穴的作用。另外还有传闻中的暗器点穴。 对点穴术的怀疑 点穴术的理论基础——经络和穴位本身,在科学上还是一个有待证实的问题,而关于点穴术的各种神 奇的传闻更是让人对他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武术家赵道新对此就持怀疑态度[2],他认为“据我所知,古今中外还未有一名点穴师或一种点穴术经过了严格的鉴定 和认证。假设点穴学说为真,那么,人与人在游戏竞技或角斗厮杀时,必然存在有意无意的偶然击中穴道上的那个东西的可能性。我从拳一生....在数不清的格 斗中为点穴术碰巧灵验创造了如此大的机会,然无论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没有一宗事件可能证实点穴的说法。”他认为这要么是点穴术是假的,要么点穴术 的命中成功率极低。尤其是在格斗中,双方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此时打击面积及其小的穴位命中的几率实在太低。
馆藏&265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肚脐周围穴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