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学中的卡尔多炉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剧,城镇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仅靠土地收益来维持家计势必生活得很清苦。因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深化和城乡分割政策的松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背井离乡,离开农村,走进城市,打工谋生。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到中国社会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致使他们具备一个与别国劳动力转移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人虽然转移到城市作为工人打工,但是身份却依然是农民身份,只是不再依附土地。同时,农民工进入到城...展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剧,城镇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仅靠土地收益来维持家计势必生活得很清苦。因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深化和城乡分割政策的松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背井离乡,离开农村,走进城市,打工谋生。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到中国社会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致使他们具备一个与别国劳动力转移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人虽然转移到城市作为工人打工,但是身份却依然是农民身份,只是不再依附土地。同时,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后受到户籍制度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很难跟随他们进城生活和入学读书,只能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父母交予其他亲属代为抚养或独自生活。这样伴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我国农村便产生了另一个受人关注的庞大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是新时期农民“打工经济”孕育出来的特殊群体。从实质上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也就是说,因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而滋生了诸如经济、社会、心理、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他们的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将使这个群体成员的未来后患无穷,而且也会危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可小觑,如何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保障和制度保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便是本文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为选题的根据所在。  因此,本文首先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重要概念界定开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及其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为指导,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进行经济机理分析,并阐述这一问题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最后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五章,每章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导论,该部分先后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既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最后提出该问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相关概念部分对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三个相似概念加以区分和界定,同时阐明了本文所述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内涵。理论基础部分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公平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以及二元经济与户籍屏障理论;福利经济学中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理论等,为全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以此构建全文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经济机理分析。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其产生的体制背景加以阐述;然后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经济机理进行分析。微观层面包括:家庭对留守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和学校教育的效率与公平角度的分析;宏观层面包括: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率角度以及二元社会结构体制角度的分析。  第四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分析。共包含五个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其学业、前途的影响;对个人未来收入的影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力图从现实的角度解析解决该问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给出全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机理剖析及影响分析,首先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建议。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文研究主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逻辑归纳。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目前大量相关文献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同,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二元经济与户籍障理论以及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理论等理论基础为指导,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经济机理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探索着力解决该问题的政策方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另一方面,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主要指导,同时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相结合,试图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卡尔多经济增长模型述评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卡尔多经济增长模型述评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经济学的各流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经济学的各流派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答案带解析】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
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这就是福利经济学著名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准则(实际是社会总财富最大化标准)。如果A和B两个投资项目只能选择一个,投资A项目甲可以获利180,乙可获利150,而投资B项目,甲可以获利200,乙可获利140。以下符合该准则的选项是A.甲乙合作投资A项目
B.甲乙合作投资B项目C.甲选择了投资A项目
D.乙选择了投资B项目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对“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准则的描述可以看出,投资A项目甲可以获利180,乙可获利150,共获利330;而投资B项目,甲可以获利200,乙可获利140,共获利340;如果A和B两个投资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甲乙合作投资B项目获益最大,B适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考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考点分析:
考点1:企业与劳动者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统计局日发布数据: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6.O%。PPI、IPI“双降”,表明中国经济仍未完全走出低迷局面。从长远来看,PPI、IPI的不断下滑对生产的影响传导合理的是①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③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④企业营利能力减弱A.①—②—③—④
B.②—③—④一①
C.②—③一①—④
D.①—④—③一② 
2015年是中国铁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根据规划,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高铁的开通极大分流了公路和民航的客流,在这一背景下,机票的均衡价格总体会由E点移到E’(P为价格,Q为需求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最有可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2013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旨在呼唤政府、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减少食物浪费与损失,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与世界环境日主题不谋而合的是,中国2013年也大力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商家和消费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把节约的概念贯穿在细节中。政府应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从制度上加以规定,推动民众正确消费而不浪费;商家应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作为食物的最终消费主体,消费者采购食物也要避免冲动消费、虚荣消费。(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厉行节约、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价值取向?(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合理性。 
材料一:2014年,中国GDP增长7.4%,符合年初增长7.5%左右的政策目标。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过快,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011年—2014年我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份2011201220132014比上年下降2%3.6%3.7%4.8%注:尽管我国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情况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材料二:中国设定2015年GDP增长目标约7%左右,它是“近1/4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美国《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转变显示了共产党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的决心;《华尔街日报》认为,7%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开启了中国领导人所称的以更低增速为特点的中国经济‘新常态’”。(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规划。材料一: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形成的重要步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牵头成立“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开展密集调研。征求多个单位、部分党内老同志、党的代表、党外人士、政协委员等各方意见,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纲要》草案,在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充分论证、公开征集公民意见基础上,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审议,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审定,形成《纲要(草案)》。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审议和讨论国务院提交的《纲要(草案)》,在此基础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材料二:未来5年,脱贫已成为举国上下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精准”更成为脱贫之举成败的关键。对扶贫工作有着深入思考,对贫困群众有着真挚情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和讲话中反复强调“精准”的重要性:“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完成下表。A:B:C:(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尔多改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