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汽车水箱压力大的原因变小水流量会变吗

物理课上,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给小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学后,他用盒装牛奶和弹簧测力计在家重新做了实验,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在实验时,小明先提醒自己应该使盒装牛奶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一盒、两盒、三盒牛奶,在水平桌面上按要求运动,如图所示,并记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水平桌面)&表2(水平水泥地面)&压力F/N滑动摩擦力f/N&压力F/N滑动摩擦力f/N一盒牛奶30.6一盒牛奶30.9两盒牛奶61.2两盒牛奶61.8三盒牛奶91.8三盒牛奶92.7小明对表1中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3)小明同时发现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每次实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比值是不变(填“变化”或“不变”)的.(4)为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小明仍按图所示的方法,在较粗糙的水平水泥地面上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记下了表2中的数据.综合分析、比较两次的实验数据和接触面的情况,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的大小可能反映了物理课上讲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小明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5)综合上述发现,小明推测:要使五盒叠放在一起的牛奶在上述水平桌面上按要求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为3N.
解:(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牛奶盒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运用二力平衡原理,间接测出摩擦力;(2)小明对表1中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3)对表一中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接触面相同情况下,每次实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比值是相同的;(2)比较两次的实验数据和接触面的情况,发现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比值的大小不同,所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比值的大小反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由表中数据可知,叠放在一起的牛奶盒在水平桌面上每增加一盒牛奶的压力,摩擦力会增加0.6N,则5盒牛奶叠放时的滑动摩擦力f=5×0.6N=3N.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平衡;(2)压力;&&(3)不变;&&&(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3.(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牛奶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可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表1中的测量数据可发现:在接触面相同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表中数据可发现:在接触面相同情况下,每次实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比值是相同的.(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第一次将奶盒放在桌子上,第二次将奶盒放在水泥地面上,两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5)从表中数据可知,每叠加一盒牛奶,摩擦力会增加0.9N,则可计算出5盒叠放时的滑动摩擦力.& 知识点 & “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先将烧杯a、b中的导气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水和CO2等物质&.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使碱面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NH4HCO3&,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使煎炸产生的氨气挥发&.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等质量的碳酸氢铵生成气体的量比碳酸氢钠多&.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CO2&.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受热分解出的二氧化碳&.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柠檬酸、酒石酸等
淀粉、脂肪酸等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4O2&;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和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6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加的酸溶液是稀硫酸&.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实验一:(1)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同答案为:NaHCO3+HCl═NaCl+H2O+CO2↑; (2)①导管伸入液体中,给加热试管结束后,为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需要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所以本题答案为:先将烧杯a、b中的导气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②大试管内放的是碳酸钠,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小试管内放的是碳酸氢钠,加热后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从而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面团发酵能产生酸,用碱面蒸馒头,可以使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水和CO2等物质,使碱面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二:①该物质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受热易分解,说明该物质中含碳酸氢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能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故该物质为碳酸氢铵,所以本题答案为:NH4HCO3, NH4HCO3
NH3↑+H2O+CO2↑; ②“臭粉”作疏松剂来油炸食品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要放置一段时间,使产生的氨气挥发掉,所以本题答案为:使煎炸产生的氨气挥发; ③碳酸氢铵中碳酸氢根的含量比碳酸氢钠中碳酸氢根的含量高,如果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碳酸氢铵生成气体的量比碳酸氢钠多,所以本题答案为:等质量的碳酸氢铵生成气体的量比碳酸氢钠多. 实验三:(1)小苏打、“臭粉”中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具有相似的性质,都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都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本题答案为:CO2,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用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说明溶液呈中性,应该是受热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受热分解出的二氧化碳. 实验四:(1)该疏松剂中含碳酸氢钠和某些酸类物质,所以使用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可以是与酸反应,也可以是受热分解,所以本题答案为:jO2,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讨论: ①要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必须保证装置不漏气,所以进行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疏松剂产生二氧化碳可加入稀硫酸,如果加入盐酸会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所以本题答案为:装置的气密性,稀硫酸; ②乙装置盛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甲装置盛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测定的数据不准确,所以本题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吸收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解:分析坐标,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 2NaHCO3+H2SO4=Na2SO3+2CO2↑+2H2O 168 & & & & & & & & & & & & & & & &&&88 &x & & & & & & & & & & & & & & & & &&& 22g &
&x=42g ∴NaHCO3%=
×100% =84% 答: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食品工业常用的试剂,这两种物质热稳定性不同,但是都显碱性,都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铵中含有的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含有的碳酸氢根离子与酸结合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主要考察你对“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与“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相似的题目:
将5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氧化铜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6.4g金属铜,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科技史专家认为,化学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炼丹术是化学的原始形态,丹砂是其中研究最多的一种药物.据古书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同时得到一种淡黄色固态单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Hg+S (2)《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家沈括的一部科学巨著.书中写道:“信州铅山县有苦泉,煮之则得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考古工作者曾发掘出一件宋代熬胆矾铁釜,称得其质量为gg.5&kg,其中含Cu8kg,其余是铁和未参加反应的杂质.试推断这件铁釜的最初质量为&&&&kg. (3)考古人员在这件铁釜表面采集了两种固体A,B的样品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K,L是单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①A中应含有&&&&元素(写元素符号),H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G与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10g黄铜(铜、锌合金)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共生成0.1g气体,则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____.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____,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NH3↑+H2O+CO2↑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____.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____.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____.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____;____.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柠檬酸、酒石酸等
淀粉、脂肪酸等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____;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____和____.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6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所加的酸溶液是____.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____.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____,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NH3↑+H2O+CO2↑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____.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____.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____.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____;____.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柠檬酸、酒石酸等
淀粉、脂肪酸等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____;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____和____.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6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所加的酸溶液是____.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相似的习题。&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知识点 & “(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A&&&&&&&&&&&&&&&&&&&&&&&&&&&&&&&&&&&&&&&&&&&&&&&&&&&&&&&&&&&&&&&&(2分) (2)酸性越强&。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设计如下对比试验。实验酸或碱现象A1滴0.2mol/LNaOH溶液不变色B1滴水缓慢变浅棕褐色C1滴0.1mol/L硫酸溶液迅速变棕褐色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MnO2氧化性越强&&&&&&&&&&&&&&&&&&&&&&&&&&&&&&&&&&&&&&&&(2分)&&MnO2 + 2I- + 4H+=Mn2-+I2 + 2H2O&&&&&&&&&&&&&&&&&&&&&&&&&&&&&&&&&&(3分)(3)10.0&&&&&&烧杯&&&&&&&&&&&&&&&&&&&&&&&&&&&&&&&&&&&&&&&&(各1分&。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共2分)(4)取5mL3%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3)欲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配制浓度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100mL。其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取滴入1滴碘水&mL30%H2O2溶液放入观察是否有大量气泡产生&(填仪器名称)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4)在实验时,某同学把1滴KI溶液误滴入到过量的5mL3%的H2O2溶液中,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小组查阅到KI与H2O2可发生如下反应:2KI+H2O2=KOH+I2,认为有可能是反应产物I2起了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正确。若有说明假设正确&反之假设不正确。&&&&&&&&&&&&&&&&&&&&&&&&&&&&&&&&&&&&&&&&(2分)(5)A D&&&&&&&&&&&&&&&&&&&&&&&&&&&&&&&&&&&&&&&&&&&&&&&&&&&&&&&&&&&&&&(1分)(6)2MnO2+2NH4++ 2e—= Mn2O3+2NH3+H2O&&&&&&&&&&&&&&&&&&&&&&&&&&&(3分)&。(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下列仪器可作为该反应的反应容器的是 &(填序号)。       A&&&&&&&&&& &&&&& B&&&&&&&&&&&& C&&&&&&&&&& D(6)二氧化锰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则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福建省泉州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五月质量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分析与解答
习题“(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主要考察你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而进行实验探究和计算.具体来说,可分为两块.一块是根据问题情景,结合可能含有的某物质的特性,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并分析得出用来计算所取样品中某物质质量的气体、沉淀等特殊物质的质量.另一块是根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该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综合计算.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以实验探究兼计算题的形式,给出有关的信息提示和相关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让学生根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该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综合计算.题型主要是实验探究题兼计算题的综合题型.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以及计算所要用到的数据;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样品中某一成分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该成分的质量除以所取样品的质量,再乘以100%,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含量;进而推算出其它成分的含量.
与“(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相似的题目:
(13分)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直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时,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2)步骤②时,当观察到&&&&时,才能进入步骤③。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及溶液变红;⑤取25.0mL③的溶液,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0.00mL。回答下列问题:(3)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4)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分)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右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Na2Cr2O7溶液与浓硫酸混合液放置在B中。在A中加入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除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2)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3)温度计的作用分别是C1&&&&;C2&&&&。(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水在&&&&层(填“上”或“下”)。(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化学小组的同学为验证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产物,并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注:反应前全套装置中残留的空气及反应后A瓶内残留的燃烧产物均忽略不计,且各装置均能吸收完全).(1)实验步骤有:①称量②再称量③点燃蜡烛,并通入氧气(控制氧气流量)④停止通氧气,使蜡烛熄灭⑤按图示连接仪器⑥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则实验步骤的顺序是(填数字序号)&&&&.(2)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等.则装置C、D中所盛放的试剂依次为&&&&、&&&&;装置E的作用是&&&&.(3)为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反应前、后必须称量装置(填装置序号)&&&&的质量.&&&&
“(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如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
2乌鲁木齐市的冬季,大雪覆盖地面,给交通带来不便.撒融雪剂可以使雪很快融化,有效的缓解交通压力,请回答:(1)冬季清雪,除使用融雪剂融雪外,还使用除雪车铲雪,除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锰钢属于&&&&.A.合成材料 B.合金&&C.金属材料&&D.化合物(2)某种融雪剂可能是由NaCl、CaCl2、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i)该融雪剂一定不含有&&&&,一定含有&&&&(填化学式).(ii)写出第Ⅱ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ii)第Ⅲ步操作名称是&&&&.(iv)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些危害.请你写出融雪剂对环境的一种危害或提出道路除雪的一条合理化建议&&&&.
3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资料摘要: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方案一]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方案二]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再接上装置C和D.(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定律,装置&&&&(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同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流程(2)中与铜元素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操作a的名称是&&&&,溶液甲呈&&&&色.(3)为达到回收铜的目的,流程(3)中加入的试剂X为&&&&(填物质符号).浅绿色溶液中主要含有的微粒有&&&&(写出微粒符号).(4)工业生产中该流程(4)有何缺点?&&&&.
2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某兴趣小组对Vc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探究一:探究的Vc酸碱度和热稳定性.实验:取数片Vc片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结论:Vc的水溶液呈&&&&性,Vc受热&&&&(选填:稳定或不稳定)探究二:课题:探究不同果汁和蔬菜汁中的Vc含量.查阅资料:Vc能与碘反应,可用碘的淀粉溶液测定的Vc含量.实验: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蓝色碘的淀粉溶液,分别滴加黄瓜汁、白菜汁、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入汁液的滴数.
汁液名称&黄瓜汁&白菜汁&苹果汁&梨汁&0.04%的Vc溶液&汁液滴数&14&11&12&18&5&结论:分析上表,可知果汁与白菜汁中Vc含量最高的是&&&&.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C、试管的大小不同.&&&&&&&&&&&&&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3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展开个探究.(1)他们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个一瓶气体,按右图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n如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6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如,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⑤根据a、如、c三个数据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n如&n如a=10ml,如=15ml,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实验反思】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n如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个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n如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个加快④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i则主要是&&&&.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A.装置气密性不好&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如.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n如体积的水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n如&n如&n如&n如&n如&n如&n如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在260℃即可燃烧)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设计如下对比试验。实验酸或碱现象A1滴0.2mol/LNaOH溶液不变色B1滴水缓慢变浅棕褐色C1滴0.1mol/L硫酸溶液迅速变棕褐色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_。(3)欲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配制浓度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100mL。其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取____mL30%H2O2溶液放入____(填仪器名称)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4)在实验时,某同学把1滴KI溶液误滴入到过量的5mL3%的H2O2溶液中,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小组查阅到KI与H2O2可发生如下反应:2KI+H2O2=KOH+I2,认为有可能是反应产物I2起了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正确。________。(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下列仪器可作为该反应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填序号)。       A  B C D(6)二氧化锰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则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5分)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设计如下对比试验。实验酸或碱现象A1滴0.2mol/LNaOH溶液不变色B1滴水缓慢变浅棕褐色C1滴0.1mol/L硫酸溶液迅速变棕褐色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_。(3)欲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配制浓度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100mL。其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取____mL30%H2O2溶液放入____(填仪器名称)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4)在实验时,某同学把1滴KI溶液误滴入到过量的5mL3%的H2O2溶液中,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小组查阅到KI与H2O2可发生如下反应:2KI+H2O2=KOH+I2,认为有可能是反应产物I2起了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正确。________。(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下列仪器可作为该反应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填序号)。       A  B C D(6)二氧化锰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则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水机组变流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