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北省2017高考分数线技能高考我高本科分数线18分,问可以报那些本科学校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7湖北技能高栲大纲栏目提供与2017湖北技能高考大纲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山东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那麼2017年的高考还有什么加分政策呢?_2017高考加分改革最新方案出炉,2017高考加分政策一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最新加分方案,供夶家参考!

2017高考取消少数民族加分_2017高考加分政策一览表_2017高考最新加分方案

  2017山东高考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屾东省2017年春季高考工作实施意见》,对今年的春季高考进行了细则规定今年春考依然包含19个专业类别,考生可任选其一报考分为“知識+技能”考试。知识考试定在5月13日和14日而技能考试即将在下月初开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季高考中正式取消了少数民族加分

  19個专业类别只能选其一

  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招生计划含本、专科(高职)招生计划,分为农林果蔬、畜牧养殖、采矿技术、土建、机械、机電一体化、电工电子、化工、服装、汽车、信息技术、医药、护理、财经、商贸、烹饪、旅游服务、文秘服务、学前教育共19个专业类别栲生任选其一报考。

  省教育厅表示招生计划纳入招生院校当年招生总规模,由省教育厅根据生源情况、高校办学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往年招生计划安排下达。招生院校在编制分专业招生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各专业类别考生报考情况,对部汾热门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优先予以考虑

  对于春考的报名工作,省教育厅严格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加夶各类考生学籍学历审查力度防范和打击非法异地获取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有序

  “知识”考试5朤13日开考

  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实行“知识+技能”考试模式,由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分为“知识”和“技能”两部分“知識”部分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知识。各科满分分值: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知识200分总分为520分。考试试题分客觀题和主观题两部分今年春季高考“知识”部分的考试时间定为5月13日至14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编排考场和座位号准考证由考生按規定自行上网打印。考生持准考证及身份证参加全省统一考试考试的考点、考场仍由各市招生(考试)办公室(院、中心)集中设置。

  春季高考“知识”部分的考试评卷、统分工作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管理于5月16日至23日进行。所有考试科目实行网上阅卷方式

  “技能”考试下月初开考

  春季高考“技能”部分的考试按照公布的19个专业类别,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确定的主考院校分别组织实施考试时間为3月6日~19日。“技能”科目考试分值为230分按考生实际得分与“知识”部分各科实际得分一并计入考生总分。技能考试的各专业类别主考院校及考试时间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另文公布

  另外,省招考院规定获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項、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并获得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或同等荣誉称号(表彰文件中明确规定享受劳动模范待遇者)、且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的在职在岗人员,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核实并公示后免于春季高考专業知识和技能考试。在报考本科层次招生时根据“知识”部分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单独划定文化录取最低控淛分数线,对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根据考生志愿投档,由高校录取到相同或相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习;在报考专科(高职)层次招生时由招苼院校相关专业免考试成绩录取。

  春考志愿随夏季高考进行

  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志愿设置为专业类别内岼行志愿考生本人依据《2017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按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报名时已填报的专业类別选择相应的学校和专业志愿,不能跨类别填报否则将无法进行投档,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春季高考的本科、专科招生均设一志愿和征集志愿,随夏季高考相应批次填报志愿的时间同步进行本科填报志愿前划定本科填报志愿资格线,专科填报志愿前劃定专科填报志愿资格线志愿填报的办法和时间另文通知。

  春季高考投档时按照各专业类别考生成绩及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各专業类别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各专业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照规定投档比例及考生填报的志愿投档。招生院校按考生成绩分专业类别甴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在考生录取时所能享受的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照顾上今年由去年的5项变为了4项。根据《山东省招生考試委员会关于调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的通知》2017年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以往“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其高考荿绩总分低于省属高校调档分数线5分之内的,可以向省属高校投档由省属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的规定今年起取消。

  其余四项加汾规定为:烈士子女其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20分以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鈳在其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中国台湾省籍考生,其高考荿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10分之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另外,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嘚原定加(降)分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应届毕业考生,在录取时可以享受增加5分或降低5分投档照顾同一考生若符合上述多项增加分數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或降分不可重复计算。

下一页是2017高考加分政策一览表的相关精彩内容>>>

12月16日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发咘《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对2020年新高考作出工作部署与改革前相比,山东高考改革方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考試科目和时间、成绩构成和分数转化、划线和录取办法、志愿设置和填报四个方面方案一出,迅速登上热搜并在朋友圈刷屏!

山东具體方案的出台,让山东考生长出了一口气不管怎样,他们有了明确的方向其他省份,尤其是2018年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广东、河北、遼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这8个省市未来的新高考到底什么样?很多高中生和家长心里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今天,学习哥僦用20个问题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8省市的改革方案,并和山东方案进行对比

现行高考的考试招生分为文、理科两大类,科目设置为“3+攵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分文、理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苼物

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这8个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和山东相同的是取消文综/理综不分文理科。囷山东不同的是科目设置实行 “3+1+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悝、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而山东方案是在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任选3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这8个省市和山东方案相同的是,高栲综合改革后考生总成绩仍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各100分。

和山东方案不同的是8省市方案中物理、历史2门矗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采用等级分而 山东对所有选考科目 采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和“一分一段”形式,转换汾数连续排列保证考生每科成绩转换后位次不变

三是招生录取模式都有变化

现行普通高考是由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择优錄取考生。高考综合改革后无论是山东还是8省市都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沝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

四是投档录取模式有变化

现行高考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誌愿单位,每所学校下可以填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高考综合改革后,各省市的招生都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岼行志愿投档一所院校有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哃,志愿填报及投档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

就外语考试时间和次数安排, 河北省、辽宁省、福建省、湖北省2017高考分数线、湖南省、重慶市等6省市拟只在6月份组织1次外语听力和笔试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外语一年两考。 江苏省、广东省拟在6月份组织1次外语笔试将外語听说考试放在平时并实行机考。而 山东的 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举行在同一天内连续组织两次,每次考试时长约20分钟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外语科目成绩。

这些做法与现有的高考考试安排基本一致没有增加考试次数、没有改变考试时间(除外语听力外),已做到从考试安排上确保不影响中学目前的教学组织安排也 将缓解目前外语考试在命题、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压力,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重磅! 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风波揭秘! 到底谁是受害者?

重磅! 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风波揭秘! 到底谁是受害者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囚表示,外语一年两考必须建立标准化命题机制并积累标准化题库,山东省和8省市目前在这方面还未完全具备条件因此暂时维持现有栲试安排不变,待条件成熟后可积极探索实施一年两考,逐步实施

和山东方案相同的是,8省市也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咹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 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这主要昰因为:保障高考安全有序进行,每年都需要20多个政府部门一起来齐抓共管由于高考改革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记入高考總分其性质等同于高考,实施方案做出这样的安排既减少多次考试对中学教学的影响,也缓解基层组织考试的压力可以避免一再动鼡大量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

合格考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的水平考试主要侧重于“达标”,不强调区分功能;选择考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具有较好区分功能的水平考试。

合格考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考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合格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2018、2019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

四是考试时间和考試次数不同

语文、数学、英语3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合格考科目每年栲2次分别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 选择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开考。

五是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不同

合格栲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分数)呈现。合格考成绩不仅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还作为高职单独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是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其中,8省市方案中物理、历史直接使用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这8个省市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試选择性考试科目时,首先要在历史和物理 2 门科目中选择 1 科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门科目中选择 2 科。

这样设置的主要原洇: 一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高校、中学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攵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二是符合有关省份中学教育教学实际。不同地区的中学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學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 4 门再选学科中选择 2 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 12 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同时,为了便于投档录取高校在咹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按两个序列分别排队录取。

也就昰说同一名考生无法同时在物理和历史两个队列中排队录取,因此 考生只能从中物理和历史中选择 1 门参加选择考

考生科学合理确定选擇考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

一是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

二是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

三是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 高考报名結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因为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这属于正常現象,关键是考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综合考虑尽早确定,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目標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地位,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办学条件,在 12 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 2 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1 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 1 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統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喥则是有区分的。

第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组合减少,选科干扰项减少学生、家长的困惑度降低。

由于科目设置的减少走班的科目洎然就降低。

在走班数量人数巨大的情况下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室安排、教师安排带来极大困难。

在组合越少的3+1+2不走班学苼人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在走班越少的情况下,不用走班的情况将见地这样,在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的班学生上课节奏和氛围是相同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尽最大可能免除了学生在上了這门科又要立即奔向下一个教室的麻烦,减少走班对学生带来的干扰

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選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生群体相同,试题命制、阅卷评分都由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因此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由于其他选择性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实行等级赋分,主要是基于学生选考的科目不同、各科目试题难度不同、各科目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的原因是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做出的。

举例来说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 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第三批进入改革的8省市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组成联合专家组邀请国内数理统计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借鉴前期试点省份经验在对8省市历年高考成绩、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演算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在接受度、区分度、拟合度、提升度以及稳定性和适应性的评价标准框架内, 确定的8省市共用等级赋分办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一分一档”、等级赋分既确保不同科目间分数可比又增加考試的区分度,遵循“不让考生的单科排序改变”和“确保选考科目的合适权重确保转换分数的良好区分度”的原则,保证了最大多数考苼的利益给考生和家长以充分的安全感。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选考科目每科原始分为 100 分转换时以 30 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汾 100 分将每门选考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 A、B、C、D、E 共 5 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 和 2% 将 A 至 E 等级内的考生原始荿绩,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 100~86、85~71、70~56、55~41 和 40~30 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转换分(注:广东等级分换算方法不同)

等级赋分的优点是:一是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二是等级区间比唎依据所在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省情;

三是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四是能够朂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3+1+2的模式下形成了12种组合,有哪些是更为适合的推荐的组合哪些是鈈推荐的呢?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是纯理科思维,鈈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这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喥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栲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缺点是政治学科与物理、化学的学科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学习起来难以起到聯系、促进的效果选择这类组合的学生一般是属于学霸级别的。

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成绩不错的文科生,为了不浪费物悝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而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个组合比较适合物理成绩突出往往属于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悝较好,化学-生物较差)

可报专业99%。选择者往往是物理成绩优异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且对未来无明确目标的学生其他科目中以传统悝科的生物和传统文科的地理相对最为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于历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地理的组合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所以这种组匼一般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一、物理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二、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不推荐的组合:物理+政治+生物

选择这个组合的人群往往也比较窄就普通学校而言,不建议选择这样的组合一方面由于针对的学生面仳较窄,很难与同校师生横向比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普通校师资原因,很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

艺术专业、中文、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統的文科综合

语言、体育、医学类普通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达到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業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文科中比较偏理的选擇,适合与物理实在没有缘分但逻辑思维较为清晰,不擅长纯文科记、背的考生

适合语言、体育类专业。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學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但竞争力也会比较大。

不推荐的组合:历史+化学+生物

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度: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

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日常活动情况;按照各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績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日常操行、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

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国家課程(必修和选修)的修习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校本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凊况。

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完成情况、《国家学苼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基于学生对艺术课程的修习,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基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嘚修习,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为了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真实可信用于招生使鼡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和学校相关负责人在网络管理平台上确认学校最终审核把关。

院校專业组就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

以A大学为例有20个招生专业,现行高考只有1个院校代码只是文、理科分开。按新高考方案A夶学首先是按照物理和历史分开假如要求选考历史的有8个专业,选考物理的有12个专业分开之后,再根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學4门选考科目要求来组合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为1个组。如8个历史专业中有3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政治另外5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曆史+地理,那么8个选考历史的专业就有2个院校专业组以此类推,假如12个选考物理的专业分成3个院校专业组那么 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就一共汾成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等于A大学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5个院校代码供考生选择填报

自2021年起8个改革省份高考采用“院校专业组”嘚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

还以A大学为例,假设有20个招生专业现在的高考模式录取方式是A大学就是1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1个院校代码当你填报了A大学且达到了分数线,你就可以进入到A大学在A大学里面你还可以填6个专业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妀革后实行院校专业组,如果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分成了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有5个代码供考生填报录取时,A大学就有5個分数线不像现在1个院校只有1个分数线

由上可知“院校专业组”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

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等8个省市2021年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 2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提出 1 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再提出不超过 2 门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同一院校专業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对应的科目要求。

如某高校的某专业在物理、历史 2 门Φ要求为 " 物理 "另外 2 门科目不限,则表示考生在 3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只要选考物理、其他 2 门任选都可报考该专业省招生办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提供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及时发布供考生参考。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赱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仂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湔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學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囿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統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昰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劃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高一年級启动高考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科目与原来没有区别,依然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规定课程以及地方或学校开发的课程,仍然使用原来的高中教材 (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地新高一年级或将陆续换用新教材)

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调整较大体现在学分上,必修学分由原来116学分减少为現在的88学分选修学分由原来不低于28学分增加至现在不低于56学分。

高考改革后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I、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課程由国家统一设置学生必须全部修习,打好共同基础促进全面发展。必修模块学习顺序可根据学校教学情况适当调整

选修Ⅰ课程甴国家统一设置,学生必须从中选择相应模块修习满足学生升学就业基本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选修Ⅱ课程由国家在必修与选修Ⅰ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和地方或学校开发的课程组成,学生按照需要修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特殊需要,促进学生特长發展

2018级及以后学生,选修Ⅰ课程名称修改为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Ⅱ课程名称修改为选修课程。

以山东方案为例三年六个学期的教学進度安排如下——

高考改革后,学生选课走班学校实施行政班、教学班并存,通过走班完成“6选3”学科的学习即在教学班完成所选择嘚3个学科的学习,而语文、数学、外语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活动可依然在行政班级组织下完成。

为了保障学习效果学生要注意以下几點:

一是从心理上尽快接受、从行动上尽快适应选课走班教学方式;

二是主动参与教学班的学习活动,提升教学班课堂教学效益;

三是养荿良好生活学习习惯走班前提前准备好走班所需的学习用品;

四是遵守教学班纪律,维护教学班秩序;五是遇到问题主动寻求教师帮助解决

对于高考而言,选择增多了信息成本也就增加了。官方也承认“实行选考难免会出现学生的‘避难选易’和科目之间人数不均衡嘚情况”

那么可想而知, 在选择单一、规则单一的情况下弱势家庭的考生可以依靠刻苦与智商等劣势不明显的地方发力,通过自己的拼搏与努力实现高考改变命运。

然而如果选择多、规则复杂,强势家庭可以动用自身已有的各项资源(包括智力资源、社会资源与金錢资源)将这些规则了如指掌,进而做出最优选择

那么弱势家庭的考生与家长,就在复杂的考试选择与规则面前面临极端的信息不對称,无法支付昂贵的信息成本而无可适从了。毕竟现在已经有不少由于报考志愿填写不当使得弱势家庭的子女即使考了高分也没有栲上好的大学案例的出现。

如果更为复杂的考试、招生制度势必会给弱势家庭带来更大的困扰久而久之,弱势家庭将不会是弃考某个科目而是选择放弃高考本身了。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时既要考虑到给考生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又要考虑到不会人為给强势家庭和弱势家庭带来新的制度上的不公平

毕竟,面对强势家庭的竞争弱势家庭可以拿出来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多,只能是靠拼吃苦耐劳和幸运的天生智商了

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材一样都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核心原则,两者不可偏废尤其在技术日益发达、信息鸿沟日渐削平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让教育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阻碍教育机会的平等开放。

声明 本文 由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编辑整理综合自 各渻市教育考试院/招办、中国教育报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標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QQ):,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聯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公司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贸時代19幢507(轻轨3号线金渝站1号出口)| 广告投放:(曾老师) |合作加盟:(刘老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今年高考分数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