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人的想象力驾驭材料和技术的金龙凯歌商务怎么解释

建筑专业介绍:从大师的理论到师兄师姐的经验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建筑专业介绍:从大师的理论到师兄师姐的经验
21:02& 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特约记者: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林 玮
  一、大师风采
  莱特:美国著名现代建筑设计师,在他长达七十年的建筑生涯中,作品包括:东京帝国饭店、纽约古根汉美术馆、宾州落水山庄及其他著名建筑。莱特所提出的“草原式风格”及“有机建筑”理论,在建筑领域里独具创意。他不仅是一位设计家,也是改革家、理论家及教育家,他对二十世纪的影响力,同时代的建筑家无可比拟。
  建筑 文脉 艺术 技术(节选)
  莱特 1963年发表于庆祝新建筑50年纪念
  建筑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人们往往用华丽的语言来赞美它:建筑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一种载体;建筑是用结构表达观点的科学之艺术;建筑是人的想象力驾驭材料和技术的凯歌;建筑是体现在他自己的世界中的自我意识,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建筑,等等。但是通俗地说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有很多年轻人一直在问我一个建筑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首先,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必须既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实践能力,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建筑的创新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和感知生活中一些细微的变化!建筑师的创造很大一部分是可以反映出他在生活实践中的积累的。我觉得美术当然很重要,但不一定就只有美术才能提高素质修养,象音乐、文学、哲学、体育很多方面都可以。设计的过程不是一个“空想”的过程,需要很好地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因素。设计是需要“条件”的:设计不是虚无而空洞,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落在实处”,不妨设想一下,失去了业主的需求、失去了自然的因素、失去了历史的文脉,设计谈何意义?为什么我们总在说: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交汇。所以我们不能偏僻地认为设计是在“夹缝”之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设计的本身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定的“规矩”之内,设计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必须得“按部就班”、“带着镣铐跳舞”,设计师的思绪总徜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自由与羁绊之间,技术与艺术之间……
  建筑表现什么?绝大多数建筑师会想,或者明确地说,他追求的是表现“时代精神”。我们只需看近些年来的新建筑,就会很清楚,那是设计者憧憬的方向。当然“时代精神”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一个时代的精神在各个方面都有表现的。哲学思想就会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文学、艺术、音乐、社会观念在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最为明显的、直观的、无处不在的表现则是那日新月异的技术。所以人们一想到新时代或一想到未来,就会联想到新技术。现代建筑的主要原则之一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筑外形应当表现建筑内部空间和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这样,在近一个世纪来,建筑形象表现技术,就成就了其无比的认知地位。现代主义建筑这样提倡的建筑只需消耗国家低廉的造价,因而它简洁明快、真实坦诚、合乎逻辑的体形和细部等所表达的新时代精神逐渐为人们所广泛认同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对于任何事物都要从多方面考虑,建筑也不能摆脱这个原则。建筑、艺术和科技不是彼此不相干或者相互独立的领域。建筑融合了艺术和科技。如果我们不把建筑师称为艺术家,至少建筑是一种艺术,建筑师完全可以进行艺术创作。我们反对以科技作为终极目标。科技首先是为建筑服务的工具,是人类智慧在某一阶段的体现。可以把科技视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组成部分。建筑汇聚了艺术和科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我们的动力。
  建筑是冲突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领域。它的普遍存在受到人类社会各种力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冲突对丰富和发展建筑业起着积极的作用。实践使我们能够在激烈的争论和冲突中增强对复杂世界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研究问题,建筑师应该从社会学家、艺术学家、科学家那里汲取知识和灵感。当然,决定建筑的因素是复杂的,并不全取决于建筑师。然而建筑师在这方面绝非完全无能为力。在设计里多一些为了实际需要而利用的技术,不要那些花架子,多一些真诚和实事求是,多一些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多一些和谐、谦虚和情感、是可以做到的。
】 【】 【】 【】
新 闻 查 询
新闻标题新闻全文图片
热 点 专 题
(/ 18:58)(/ 18:58)(/ 18:32)(/ 18:32)(/ 18:32)
电话:010-8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汇编 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汇编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试论建筑空间设计的十二个基本原理 - 埃克思建筑设计网 - Powered by Discuz!
埃克思建筑设计网
标题: 试论建筑空间设计的十二个基本原理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标题: 试论建筑空间设计的十二个基本原理 本帖最后由 夜航 于
14:38 编辑
本文是埃克思会员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感觉有必要整理一下近十年来对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把握。全文仅仅只是一些很肤浅的个人见解,不能作为普遍性的结论。使我如此热情地来写作这篇论文的根本动力,只有一点,总结一下我自己关于建筑的理解认知,这热情与我创作和解决建筑设计的实际问题的热情一样,它使我觉得有味而已。
先罗列一下总纲,以便随后的写作不致过于松散。要论述的题目包括十二个部分。
第一原理& &&&空间的建立与消融;
第二原理& &&&空间的连续与反演;
第三原理& &&&空间与实体的对立分化与融合统一;
第四原理& &&&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五原理& &&&空间的整体与部分;
第六原理& &&&空间的有意义内核基元;
第七原理& &&&空间的认知研究与意义表达;
第八原理& &&&空间的领域主张与功能展开;
第九原理& &&&空间的建造逻辑文化逻辑艺术逻辑;
第十原理& &&&空间的常态模糊态极限态及运算;
第十一原理&&空间的态势与品质;
第十二原理&&空间的有意义复杂性——灵魂。
我将尝试阐述清楚建筑空间设计的所有重要的本质的方面。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19:15 编辑
第一部分 空间的建立与消融
诸君周知当今世界极其热情建造最高的高楼。据说最高的大厦其极限是三千米,目前迪拜塔接近900米,看来还大有发展空间。现在让我们出一道题:怎样用最小的代价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我决定从哲学上而不是从固定的俗见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只需在很小的一座山上立一块砖,或者说认真地建一堵墙,就已经一劳永逸地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因为这堵墙外部的一切都是我要建造的空间。这样的思维当然有点幽默,可是又不能完全当着幽默。让人质疑的是,我们能理解能认为我们用心营构的空间包含整个宇宙吗?或者说包含外部的环境吗?假若说我们不能,那我们应该把我们通常理解的建筑划一个明晰的边界。假定它是从外墙起1米或者10米。我们能剥离这个范围以外的环境吗?它们本来就是息息相关,成为一体的。建筑师不能凭空立起一座建筑,只不过在已有的世界环境中动了两下,就宣称这空间是自己设计建造的。而且还宣称已经深思考虑了历史的文脉。以此作为的本来精神面目看,理解我们用一堵墙限定整个墙以外的一切空间难道是荒谬的吗?并不荒谬。反演几何学将圆内的一切反演到圆外,将圆外的一切反演到圆内。问题不在是内还是在外,而在我们对其理解和控制。俗见所以为的世界上最简单的东西是个点是真理吗?事实上,最复杂的就是这个最简单的。因为从来没有人能作出一个点,能抓住一个点。一个其小无内的点,反转过来就是整个宇宙。只有认识了整个宇宙,才能认识点的本来面目。综上所述,我能合情合理地证明我们能用世界上最小的材料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建筑。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空间是原本存在的。主观意识的空间从一堵墙的限定开始。它的范围不是客观存在的绝对,而由主观意志自由限定。从根本上说,我们根本就没有建筑。我们人类自认为建造了金字塔?这不过是地球这个大圆球上的一个玩具。或者我们认为我们建造了别墅,小区,高楼?这都只是在本来的物质存在上的一番作为。我并不想故弄玄虚要修改人们关于建筑的一般观念,然而如果不超越这个一般的观念,就没有办法上升到哲学,上升到道的层次。事实上,这里陈述的事实,并非在于我用阿Q原理设计了最大的建筑,而在于表述建筑空间最基本的事实——我们一切的所谓建造设计的空间,就哲理至高层面是没有建造。而主观认定的空间范围,是依赖于我们自己的主观精神观念的。我们可以去研究一下古代中国的经典艺术作品,像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这样的作品,其描绘的空间是何等的浩大。这是很神奇的事情。现代人将眼睛都瞪在现实的地球月球以及更远一些的空间。但是另一种关注却是远离这个物质的现实。
正如生与死构成整个哲学整个生命中最重要的范畴,建造和建造的消灭消融,乃是建筑学最基本的范畴。消灭是没有办法的,是时间的车轮滚动的结果。消融是主观的倾向,乃是明确意识到对本来的大宇宙自然的回归。据我看来,伊东丰雄设计的仙台多媒体中心就有这个消融自然的意味。我可以尝试在大山林中建构很清虚的一些白色构架,这表达一种很清虚的建筑情调。若有若无。在小尺度方面,可以像经典的处理打破几堵墙让室内外融合起来。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第二部分 空间的连续与反演
正如前述,空间是原本存在的。主观意识的空间设计从一堵墙的限定开始。不是从一栋,二栋,这样的自然数思维开始,也不是从分不清一栋和一群的区别而考虑1.5栋这样的分数思维开始。现代数学原理,能提供我们描述空间的不可分割基础上的分割最好的工具。数学能够使我们超越惯常的主观感受,将自我的认知能力从平常的形态突破到无限的自由之中。正因为此,让建筑从世俗的粗浅见解上升到哲理的层面,就不能不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连续性和反演强调空间的一切概念是一个连续有机的整体,任何矛盾都是由人的主观不当引起的。化解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放弃离散的对立,放弃清晰的离散分辨,回到本来的连续性上来。反演则强调反转背景和主题。乃是作彻底的否定,将直线看成圆,将点看成宇宙。将黑看成白,将男看成女。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太极吧。因为它本来是浑然一体的流动生生不息。我们所论定的一切是非,我们所发出的一切判断,其实都只能暂时存在于局部。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抹掉这种区分,不作善恶的分别,不作黑白的分别,不作建筑不朽之分别。因为一切都是徒劳的,是暂时的,是事实上的不合理。
在另一个帖子里我探讨了建筑高度这个简单的问题。事实上,不要以为我们真的能定义一个绝对合理的高度,事实上我们的定义都是权宜之计。现在我们来看看建筑室内室外的分解线在哪里。我们可以撤销一堵墙,可以撤销一堵墙的三分之二,总之,可以不断打断原本清晰的边界。用几何的语言描述,我们可以让原本清晰的一条边线变得模糊不定。原来是一条硬直的线,可以换成无数短线有层次地接近原来的明晰边界的线。这样,我们看不到我们曾经以为的很简单很清晰的任何概念任何定义了。在一个房间中放了床
算卧室,在客厅里放床算不算?总而言之,方盒子思维,自然数思维,仍然是我们思维的主体。但究其背后的真实真理,我们不能不认为连续性更能显现建筑的本质。直角是片段而已。直角要不断地变化到圆角,后者更接近真实的建筑本身。由明确清晰的欧氏几何体构成的建筑世界固然是建筑的主体,但真实的约束这种直角诗的法则是圆的连续的。曲线的曲面的。
总起来说,建筑立方体固然是真实空间的形体构成主体,但外方而内圆,圆润流动的内在规律控制着表面的方体。建筑师要理解所有体量空间设计,所有功能流线,所有指标数据,就至高的哲理层面而言,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连续体的部分显现和近似表达。基于这样的认识,就要突破常见的思维模式,认为墙体一定是一堵方平面的墙。事实上它是可以有复杂构成的,可以很虚透,可以将不是建筑的树木变成墙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思维,我们才能突破柯布迈耶限定在抽象集合体块中的那种演绎,脱离其牢笼。
让我们举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可以设计一堵墙,上面有很多窟窿。有些部分甚至是树木丛林围成的。这样我们能将建筑与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考察。
作者: 七个神经病& & 时间:
&可以将不是建筑的树木变成墙的一部分&,
墙是作为限定空间作用,
那么一条线,一台电脑,几块石子,一条溪流,
都可以看成组合墙体材料的一部分。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谢谢大家的支持,这给与我很大的鼓励。不当之处请多多指出,事实上我对建筑的理解认识确实还很欠缺,这是事实。不过我的目标仍然是将东西方建筑学全部纳入一体化的系统之中。应该理解西方建筑,理解柯布,理解日本建筑,理解东方建筑。并且应该理解建筑的真实建造,在社会的真实建造。不管怎么样,扎扎实实地设计,因为我们生活在真实的物质世界,不得不唯物主义一下。但我们不能甘愿满足于建筑就是那么回事儿,就算是穷也要穷得有骨气,总要认真去设计出有艺术有思想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这的确需要唯心主义一下。将这两者都融合起来,只有中国人能做到。经历了如此多的屈辱和苦难,希望我们能作出真正的中国建筑。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关于连续性和反演,有必要说明一下,不要将数学概念直接套用到这里。这里之所以使用这些概念,是有它的数学思想渊源,但又不能同于数学。离散量1,2,3……是经不起深入的折腾的,所以有了向非离散性的改进1/2,1/3.1/4……的改进,以至于改进到无理数,复数,四元数等等。那么建筑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实际上大量使用的还是整数的,最多分数的东西,但蕴含在背后的真实内在的真理是不可思议的不可分割的非离散性。这要求我们突破惯常的观念,向内蕴的需要通过哲理才能把握的观念迈进。一切主义都本质上是一种离散的概念,它们不可能被永恒地维持。正如柯布,当他的现代主义发展到足够丰满的时候,此硬直的线与本来的曲线的距离越来越远。现代主义的冷酷机械苍白的面孔就完全显露出来了。用这样的观念衡量现代西方建筑学的整体也一样。因此,真理是内在的圆润的连续的,不可分辨的。
在另一方面,数学作为一种有具体的形式规则的系统,有其自身森严的逻辑。我们可以发挥哲学上的想象,从自然数的自然数次幂推广到分数次幂乃至复数次幂,这个想象很简单,但数学上真要实现其严谨的逻辑推演则会非常困难。至于微积分,我们来想象一个系统的微分积分,这可是行的,但却是非常高深艰难的。如果我们判断数学思维的本质在于从混乱的认知中加工出机器一样清晰的概念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确定性关系规律,按照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的思想,我能够认为伽罗华群论开创的数学结构概念仍然是一种数的概念。由此可以类比判断,必定有以数学结构为函数值,并探讨其上的连续微分的概念,直到我们建立一种方程推导出某种特定的数学结构。在这样的观念下就能解决大量针对整体系统的困难命题。因为日益复杂形成大系统整体的数学需要更抽象更深入的联系整体的概念。群的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奥有力,是因为其是关乎系统的整体的翻转运动控制的。然而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概念,将是极其艰难的事情。
我们注意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阴阳倒置,图底转换。具体在建筑设计中,对象和对象的像是一个不太容易被倒置的概念。但事实上可以倒置,我们应该研究由像反推真实对象。一般的思维,是把房子建好,立了墙,再考虑开窗。但柯布是先有了光和空间,再围起来。这里面的墙和窗的关系就是反转的。这是普遍性的真理。很多人惊讶于为何萨伏伊别墅会让人感觉到是悬浮的?事实上,它不是按照常规的思维建了沉重的建筑再考虑把沉重的建筑悬浮,而是先有悬浮的观念,然后有明确的大立方体量由纤细的圆柱支撑。正如我们在《魏碑张猛龙》的文字面前能深深感受到一种断金切玉的坚硬和力度气魄。伟大和深刻的作品,是经由深刻的思想与平凡的形式结合起来的东西。满足于写字就是那么回事儿,是写不出《张猛龙》的,满足于建筑就是那么回事儿,永远只能给子孙后代提供一堆垃圾规范和可耻的建筑。请原谅我使用这样粗俗的字眼对待那些坚持建筑就是那么回事儿的观念。既然建筑并非仅仅是个人性的,我们就不能容忍阴暗的东西能唱主调。
我想我已经基本阐明了这部分的思想。第一部分可以叫无极,第二部分可以叫太极。继续在这里玄想,恐怕进不到正经的建筑学层面。下面,让我们具体进入真正的建筑学层面……空和实的水乳交融,男和女的永远相伴。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13:23 编辑
第三部分&&空间与实体的对立分化与融合统一
01.jpg (41.86 KB, 下载次数: 7)
18:23 上传
如图所示,虽然我们可以把实理解成毫无虚空围合的纯粹状态,但实际上,过于实的东西,或者是阴宅,或者是军事隧道之类的东西。我们通常研究的虚实,还是指人们使用的建筑,作为一个实体,而外部的虚的环境,作为虚的存在。换言之,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先研究的是大的建筑实体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然而如果需要,就应该想到可以设计非常实的东西,它必然带来某种恐怖阴森神秘的感觉,近乎坟墓。在纪念性建筑中可以考虑极其厚实的墙体围合很小的空间。
建筑实体是一个有特定功能的空间围合,它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空在里面。建筑环境更多的是以空的少量的实体从属于实体存在于建筑实体的外部。显然它们是相互包含的。考察两者之间的更深入的关系,可以从如下图示看出。
1虽然是在内,其实又是外。空进入了实中。在一个实体空间中,让外部环境进入它的中心。这就是天井,中庭的概念。
02.jpg (42.79 KB, 下载次数: 5)
18:23 上传
2 虽然是在外,其实是在内。实进入了空中。在两个实体之间,被两个实体深深限定,外部环境被内部的
力量几乎完全笼罩。
03.jpg (46.87 KB, 下载次数: 4)
18:24 上传
3 虽然是在内,却又似在外。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深圳图书馆,外面罩起来了,进入里面,好像还在室外。
04.jpg (45.79 KB, 下载次数: 5)
18:24 上传
4 内与外的边界模糊,相互交融。开放的室内。老生长谈的室内外融合。
05.jpg (52.95 KB, 下载次数: 7)
13:09 上传
5 内的限定很虚弱,几乎没有。空架子围合的空间。玻璃围合的树木空间,玻璃围合的仿树木的空间,仙台多媒体中心。
06.jpg (38.46 KB, 下载次数: 5)
13:09 上传
6 空螺旋进入地下,空实互相怀抱。这个例子可以用来考察防火高度的定义。
07.jpg (39.59 KB, 下载次数: 7)
13:09 上传
7 大规模的空实布阵,互相渗透,形成大尺度整体,空实互相怀抱。这个例子是我在研究防火允许的极限大尺度空间产生的。当基地建一栋楼又浪费了用地面积,建两栋楼又过密时,需要考虑这种大尺度空间。由于过实的空间没法使用,近乎恐怖,所以需要将空间环境逐渐引入产生非直接光源来消化过实空间。
08.jpg (39 KB, 下载次数: 6)
13:09 上传
8 多个单体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或有顶或无顶。
09.jpg (37.03 KB, 下载次数: 5)
13:09 上传
9 实体悬浮于空中。萨伏伊别墅。
10.jpg (39.64 KB, 下载次数: 6)
13:09 上传
10 建筑变环境,环境变“建筑”
11.jpg (41.16 KB, 下载次数: 6)
13:09 上传
然而最好i的图解却是太极图。
12x.jpg (41.65 KB, 下载次数: 4)
13:09 上传
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建筑实体与环境的典型相互关系。不能认为所有的类型都已经考察,也不能认为这些类型不再有新的创造和发挥。事实上,从普遍的哲理上分析,这样“一”件事情,可以弄得极端复杂。设计师考察这个最基本的空间关系时,可以发挥想象力,从形式上探讨各种可能性,从历史上借鉴各种可能性,从其他系统例如自然的树木丛林启发各种可能性。然后依据现实的条件加以独具匠心的创造,可以有无限的丰富和自由。不过最终需要的是设计师自己的想象力。更需要合适的有品味的想象力。想要解释为什么目前设计的一些大楼缺乏有品味的想象力,需要考察更内在的空间问题。虽然这大楼甚至是出于教授博士之手。然而对艺术逻辑的认知缺乏,造成一种自己几乎不能辨识的后果,就像蹲在厕所久了产生只蹲茅坑不拉死的滑稽追求,它是品味决定的。
从材料上讲,玻璃能够使一个空间变得虚透,而实墙会让它变得比较稳实,其上的开窗对光的引入会进一步改变空间的虚实。这个层面上的空间虚实已经是另一个层次上的了。它从属于我们考察的建筑实体部分,而非建筑环境。然而,不仅是考察环境与实体的关系能对我们的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进入这个实体的进一步设计,仍然可以继续考察虚实的进一步研究,而且当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的关系变得生动时,会大大改变我们在僵化思维下的内部空间布局。虚和实是互相影响渗透的。该实就实,该虚就虚。我希望从形式上从历史经典上阐明虚实变化的无穷丰富的可能。尽管如此,恐怕用什么思想来驾驭这些空间虚实的变化更为重要。清虚而又清虚,平淡而又平淡,这种空间感觉理念恐怕不是西方人善于理解驾驭的。但我们能够判断,就虚实而言,四合院围合而成的这种空间形式,其精神内涵是从属于东方思维的。如果不通,不必刻意装道家和佛家。但如果通达,设计师就必定能正确地驾驭虚实空间的生成,在其中展示其特定的内涵。
为了使设计师对空间的变换(不仅仅是虚实)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借鉴,它除了借鉴已有的各种经典空间,有自己的深刻的思想,更有必要有一个良好的艺术参照体系。正如我喜欢琢磨领悟《兰亭序》《张猛龙》产生的这种虚空间中的变化一样,除了理性,功能,主义,一种有品质的空间是需要下功夫呕心沥血去专研的。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我才能佩服柯布对人在房间中走动时对光线的感受的思考。在整个流线的电影画面中,建筑师需要借助丰富的建筑学语言来增加空间的深刻内涵。绝不仅仅是一栋建筑,一个房间,一个楼梯,而是一个情节。虚和实之间迷人的渗透变化是建筑师的语言技巧,也是最重要的文法之一,需要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慎重思考。例如,并非处处将室外引入室内就是恰当的,也并非将西班牙风情的格调引入就是恰当的。
作为本部分的结尾,让我举一个设计例子——“丝”一般的建筑。突破常规的不可能性,将梦境与真实结合起来,让建筑的墙变成丝绸般纤弱飘动。
丝一般的建筑.jpg (101.25 KB, 下载次数: 8)
13:12 上传
最后再补充一下,从抽象的意义上讲,任何定义就是定义了一个空间。这样,虽然上面的图解展现的是建筑实体与环境的虚实交融对立分化,其实通过抽象的变换也可以应用到别的任何层面。例如我们设计一块幕墙的虚实,也可以由此启发出虚实的复杂关系。当然这仅仅是形式关系,其内里的思想以及精妙的细节仍需要设计师自己潜心专研。将室外融入到室内,体现的是一种狂野开放,认真地构筑一个安静祥和的庇护所也许更合乎建筑的真谛。柯布只关心将建筑打造成一个光怪陆离变化莫测的艺术品而忽略了一个普通人最内里的生活需求,实在是很大的遗憾。就像马&&克思居然不能理解人性的简朴的道理一样滑稽可笑。小人物认真营构,用心思考锤炼,必能成就伟人们不能涉足的精致平和的佳境。
作者: 丁丁蛮& & 时间:
强顶此贴& &这样的帖子不能沉啊
作者: 飞宇行天& & 时间:
楼主真是思想者,,奉献者
作者: Dearcello&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夜航 于
21:25 编辑
受教了&&有些启发
希望LZ继续写完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12:16 编辑
第四部分 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
调整了一下秩序。感觉有必要先探讨一下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纳入我们整个设计之中,需要我们统筹考虑的基本要素应该是如下八个,
1 功能,这应该是最主要的,理当完成预期的功能,并优化完善其功能。
2 流线,需要从效率和艺术上深入分析。
3 环境,包括光线,通风,雨雪,绿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4 安全,包括消防,跌落等基本的安全问题。
5 文化,考虑个人的习惯需要也需要考虑整个社会的习惯需要。
6 艺术,使普通的空间更有意义和价值。
7 建造,考虑更合理的力学形式,以及现代社会普遍性具备的水电暖通节能配套施工等。
8 经济,依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材料设计的复杂性等。
让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案例,不妨设想建造一座很简单的房子。这样即可忽略空间复杂性带来的不必要的困难。所有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去认真地研究,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将它们纳入到整个设计中,作为基本的要素加以考虑。
13.jpg (84.6 KB, 下载次数: 2)
19:52 上传
被割裂的设计整体使我们似乎已经忘记设计需要如此周密地考察如此多的内容。尽管如此,它们在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动态调整的过程,即便有所遗漏还可以在后面在补充,即便有所考虑不周还可以再调整。建筑的复杂性不必要进行过分的夸张,任何行业都具备相当的复杂性。为此,不仅有必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研究空间设计的八个要素,更有必要回到原点,认真思考这八个要素的真正意义和相互作用。假想我们来为一个现代居住小区的内庭院设计一个休闲小品,这个简单的设计足以使我们详细考察所有的有本质意义的原理规律。
一个休闲小品,这就是预定的休闲功能。这个功能基本还是清晰明确的。但实际上可以更加丰富。考虑得很浅符合要求和考虑得很深进入真正的设计是不同的。这里,真正的设计,应该是非纯粹商业化的设计,包含足够的艺术,文化,道德,技术等价值的设计。商业化的设计通常是用模版库来改改而已,将一个类似的案例进行修改,与整体楼盘园林风格只要不冲突,就是可行的。这样才能满足快速出图的要求。但一个非纯粹商业化的设计就不能这样操作。设计师的良心,修养,应该有足够的作用效果。考虑得怎样的深入,显然不仅仅是由甲方的命题决定,而当积极主动地研究功能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
让我们考虑这个小品的设计,是因着怎样的需要,能满足怎样的需要。希望自己所住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比公园更美的居住环境是否是一种合情理的梦想愿望?基于这个理解关怀,我们有必要将这方寸之地显出宏大之像。不是为理念,而是因为关怀,有必要让这个地方成为公园美景的一角。因此,想象一条蜿蜒的小路进入我们的设计场所。延长的弯曲的小路上包含着更丰富的设计可能。植物的掩映会增加更多的情节。可以设计一个小亭子,这固然是按照经验,其实也有必要思考此亭子的功能。这亭子的功能最初是为了整体设计的功能引入,但其本身具有的功能未必完全为我们所理解。想象一下日暮之后的休闲,小雨之中的暂时庇护,乃至情侣的约会朋友的下棋,谈论,等等,对生活的理想考虑足以让我们理解这个亭子还需要些什么。这些东西不是最初的命题能顾及的。对水所具有的灵性的喜爱,使我们愿意想象亭子在水边更好,亲水的本能又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设计台阶走入水边。如果设计师是真诚的,他肯定会想到更多的细节。他会想到老人儿童情侣读书的人等等。若果设计师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会想到风雨日月,点点滴滴。用心经营的东西肯定是美的,美过一切虚饰的大师手笔。
我曾经并且打算继续热情地研究学习过往的建筑经典,大师的名作。但我相信更有意义的并非那些煽情的光影和纯白。艺术家将纯白描述得毫无瑕疵,普通的民众可能更感受的是苍白冰冷和某种恐怖。其上的光影莫测的东西是可笑的,意义不大的,这仅仅决定哪些人有这样的乐趣有这样的爱好。谁读懂了毕加索的抽象画呢?谁喜欢用抽象的几何符号表述建筑历史的图景还云里雾里说得天花乱醉呢?给大众灌输的东西固然也是有必要的,大众的世俗的需求也是需要尊重的。我立定志向,不强求要建成什么了不起的建筑。如果可能,仅仅将自己的艺术修养哲学人文情怀以可接受的方式与俗众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俗的东西雅化乃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基于此,让我们来设计一个有思想有艺术有文化的亭子。不要去照搬那些别的项目中用过的亭子。我希望在其中寓以更深的文化艺术的东西。
如果直接用水泥作一个古代的亭子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直接作一个现代的金属玻璃构架的亭子有什么意趣呢?想要承载一种文化道德的功能就不能满足简单的选择。想要在似与不似之间表达艺术的奥妙就要分析研究内在的奥妙。设计师对形体的控制能力,对空间的控制能力,他的审美创造的能力,恐怕不是随便读几篇文章就可以了吧?我让现代的金属玻璃体量沿着古老的曲线轨迹运行,既非现代主义的,也非鄙陋的仿古。从内在的体量变化中,保留了那种飘逸的 情怀。我能肯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显然比刻意设计成某种怪异的曲线曲面网架更有意义。因为后者缺乏历史的烙印,是随风漂浮的东西。
zt.jpg (165.68 KB, 下载次数: 3)
12:57 上传
方案手稿2013_07.jpg (247.39 KB, 下载次数: 2)
12:58 上传
这只是我即兴设计的初稿。真要深化设计还需继续推敲研究。不过这里作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换一种方式来吸收中式古建。还不算成熟,理论上倒足以说明问题。上面的亭子顶部还重了点,还需要更空灵轻妙些。不过这里不打算完成一个认真锤炼思考的设计,仅以此研究空间设计八要素的基本原理。
上面详尽研究了功能的问题,再让我们研究一下所谓的流线问题。平常的流线分析图几乎让人已经忘记流线到底是什么东西。事实上,流线是一个复杂的定义在不同层次的人的活动路线的概念。由于是牵涉人的活动,又牵涉空间功能本身,使得流线的分析研究变得非常复杂而重要。更需要设计者发挥想象力,认真细致地思考。其根本的图景乃是很多的或不多的人围绕建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目的上发生的与建筑相关的所有的活动。服从于建筑的使用和文化艺术的良好展示,流线需要精心的规划分析研究。复杂的建筑更是需要经过深入的分析优化,其优化的复杂性甚至需要数学专家来处理。不管怎样,流线本质上不是一条,几条,而是多维度的,整体性的。流线设计相对抽象一些,但只要认真对待,也是能处理得好的。好的设计不可能是孤立地设计房间和流线,必定是同时考虑的。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去学习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从简单建筑到复杂建筑,这是一项基本功夫。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主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外面的人过来了,应该是从主人的正面进来而不是背面,原因是安全感礼貌的需要。餐厅应该靠在角落免得像摆在路上不安定挡事。一梯四户的前面那个户型,由于自身的位置决定了它的整个流线不太好安排也严重限制了房间的布局,但后面的要容易些便利些。一些商场设计会故意限制人流多在商场滞留。总而言之,不可以满足于几张消防分析交通分析图。回到原点,自己沉心静气思考建筑建成后一切的人的活动可能,自己希望的可能,人流更愿意的可能,通过强的限定——不可通过,弱的限定——不宜通过,选择立体的网络式的还是单一的方向——不可逆行,等等。而且人因男女老幼不同,民族地域不同,都会有不同的习性。凡此种种,不见得有很高深的东西,却实在也真的是个技术问题,与我们优化组合空间一样,需要下大力气研究。
01.jpg (213.36 KB, 下载次数: 2)
19:43 上传
结构的研究,请看贝律铭的香港中银大厦。没有结构方面的深厚功力恐怕这建筑没法产生,结构师不可能这么与建筑师合拍,并给建筑师预先想个妙招。这建筑的精妙结构思想是贝律铭自己想出来的,让结构师印证而已。通晓结构的原理才能创造非凡的与建筑的最本质层面有关的空间。罗马拱,大穹顶,斗拱,这些都是永恒的精彩,因为它们不是被人所认定的杰出而是被自然本身。
光的研究,我个人不认为柯布等人玩的那些东西真的那么值得效仿。设计师需要理解光线表现的深刻内因,在一幅油画中刻意表达的光线是画家想表达某种技巧信念向往,在建筑艺术中,恐怕也只有在相应特定的建筑项目上才算合宜。硬给业主塞一个光的容器是可笑的。安腾玩的那个光的教堂算什么东西呢?对于真正的信徒来说,需要的是敬畏,祥和,安宁,而不是光怪陆离日本神道教诡异莫测的幽灵。而许多建筑师还大加赞赏,只能证明是在玩集体邪淫。是这么一群人,喜欢在这个层面上玩这种东西。真正的建筑本身不需要这层附加。除非是在这幽灵自己的神庙里,而不是在基督教堂或者某个无辜的业主的别墅里。倒是光影对于建筑作品的一些基本的刻画表现作用值得研究。影子会让体量感加强,会使建筑变得虚实生动。据说古希腊建筑师这方面有很深的认识。
至于环境,正如前面所述,应该主动地应用空间与环境相互渗透的原理,必要的时候改变整个设计的构思。
补充一下,平常设计需要考虑的水电暖通,可以考虑为环境的改善采取的硬件措施。可以与结构一起归结到建造这个要素中来。相对来说,这些方面是从属的,不是设计需要最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些方面会按照经验习惯去处理。其设计的完美虽然建筑师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其他专业的工作目标了。
安全问题,特别是消防,需要专门深入学习研究。文化和艺术,它们更多凸显的是修养,需要设计师一生一世的磨炼。经济方面需要的是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材料工艺价钱都在不断变化,它们不是书本知识而是生活现实的信息。总之,最基本的的还是功能,流线,环境,之外比较重要的就是艺术文化建造,其他的是相对次要的东西。这里就不多加分析了。
作者: Dearcello& & 时间:
学习者 发表于
第四部分 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
调整了一下秩序。感觉有必要先探讨一下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纳入我们整个设 ...
不好意思&&我想你理解错了&&我并不是侮辱的意思& &反而是很希望你可以写完
太监只是习惯用语而已&&混过贴吧看过文的应该都知道啊= =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Dearcello 发表于
不好意思&&我想你理解错了&&我并不是侮辱的意思& &反而是很希望你可以写完
太监只是习惯用语而已&&混过贴 ...
呵呵,不好意思。本来我今天早晨想删掉对你的点评却发现不可以编辑点评了。没关系。不过太监这种词确实让人不快,现在各大网络上流行的那些用语更是不堪入目,也是我过于敏感了些。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13:26 编辑
第五部分 空间的部分和整体
部分就是整体,整体就是部分,这样的辩证法不能带来更多有意义的启发。对设计师而言,整体和部分是个如将军指挥战场需要高度关注认真协调处理的问题,也如棋手从战略上考察全局从战术上精算部分一样。因此,所谓哲学辩证法的这种整体部分的命题基本是无意义的。我们需要联系到具体的系统,关心更多的是为空间设计本身,需要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哪些原理性规律?
全息原理,把整体看成局部,把局部看成整体,从局部中捕获设计的灵感扩展到整体,从整体中深化规定出局部,两者交互作用,恰当的整体性,等等,总而言之,设计的展开总是围绕整体和局部不断地翻腾。正如建筑实体与环境是设计最基本重要的范畴之一,整体和局部也是最基本重要的范畴之一。谁能通达二者,恐怕就不再有设计的迟滞。总是因为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才会让设计陷入病态。而设计师必定要像好的医生一样善于诊断病因。这时,总离不开这对基本的范畴。人们常说,治标治本,就是这个意思。
建筑的复杂性,使得设计师很难真正透彻理解就建筑设计而言,这个庞大的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处理究竟有哪些规律需要把握?基于此,我们当从自身的片段性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可行的方法来研究整体和部分的原理。尽管直到如今,我仍然未曾有控制比较庞大的建筑项目的经验,我仍然能从绘画和数学的学习研究中思考这方面的普遍原理。从抽象的角度说,任何概念定义都定义了一个空间。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说,绘画所面对的也是空间问题,数学所面对的也是空间的问题。同为复杂的系统,必然具有普遍性的系统法则,从建筑自身,从我自己有限的建筑认识自身,联系非建筑却同是复杂系统的学科来研讨这个复杂的问题是可行的。因为绘画与建筑的外在视觉艺术的一面相通,数学与建筑内在理性逻辑的一面相通。正是从绘画和数学中,我们能够对整体和部分的认知达到一个超越我们条件局限的认知。这样免得我们被别人认为是装腔作势,或者那些装腔作势的人能够被认为是比我们更懂得建筑。一句话,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行家,除了经验,应该领悟知晓关于复杂系统的就整体和部分而言的普遍性原理法则。所以,下面将引用很多数学和绘画方面的例证,并进而考察它们在建筑设计系统上也是相通的。
1 只存在于整体的极致
让我们大致翻翻数学科普作家为我们写的一些书籍。事实上,要理解当今最前沿 的那些高深莫测的数学思想,就连专门学习数学的研究生都未必能做到。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兴趣了解这些思想的片段实质,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个关于整数的整体的命题变得如此困难,例如X^n+y^n=Z^n当n&2时没有整数解,根本原因是我们是在一个无穷的集合1,2,3……里考察问题。用庸俗的观点看,如果不想干净地处理,就可以只考虑有意义的一个大数,例如据说1的后面又600个零已经充溢整个现实的宇宙的每个实际可操作的空间时间。建筑学也是这样,如果建筑i就是那么点事儿,你大可以屁股一拍用半小时设计一个方案。因为缺乏对整体性本身的一个极致追求,所以这样 的建筑必然是垃圾的,猥琐的,变态的。古希腊精神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为什么一个追求极致的数学空间问题的解决会产生了不起的惊心动魄的数学大厦?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数学研究也是设计。数学问题也是空间问题。使它们成为令人敬畏的魅力非凡的终极根源,就是定义在整体上的这种极致追求。我想我们可以由此领悟帕提侬神庙为什么是整个西方建筑的至高典范了吧?
书学巅峰之作《兰亭序》,字字精美绝伦。虽然就那么几笔,这几笔构成的整体却是不可能被另一个人所重复的。存在一个内蕴于这个整体之中的极致,它不可轻易接近,也不可重复,除非时间能够重来,因为这里有唯独属她自己的灵魂标记。
02.jpg (82.35 KB, 下载次数: 3)
18:27 上传
现代建筑的名作萨伏伊别墅,有现代建筑的神庙之地位。其设计深奥莫测,不可被重复。非柯布不能有。
03.jpg (83.86 KB, 下载次数: 4)
18:27 上传
研究白纸上随机分布的一些黑点,考察黑点的密度分布,只有确定的整体才能确定一个密度分布。
04.jpg (93.12 KB, 下载次数: 2)
18:29 上传
一个精神病人虽然有人的躯体,却不能有一个人的实质意义,他的整体是混乱的。用各样思想风格拼凑的中国当代建筑,虽然不至于说像精神病人,但显然是缺乏一个内蕴于整体的有价值的东西。整体虽然可以被理解成由部分构成,却包含唯独在整体上才能建立的品质和意义。它本质上就具有灵魂的标记,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正如一个关于无穷的整数的整体的命题能够产生一栋令人敬畏的数学大厦,谁想在自己的生命中建立价值,谁想设计建造一个有品味有价值的建筑,他就不能轻视这个不可分割不可复制不可山寨的基本原理。当建筑成为可耻的标记时并不以人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哪怕人有权势遮盖一时,它们终究不能长久。
如果你还是怀疑服从整体的制约有多重要,那就只能是悲哀至极了。这种整体的秩序法则是根基于像古埃及,像古希腊,像古中国那种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上的。它不是一种主义就可以随便撼动或者一种技术就可以轻易达到的。一个缺乏整体协调和精神灵魂的系统不仅仅在建筑上会体现出来,它首先就体现在这个社会上。我不想针对中国本身判断任何东西,只想针对具体的个体判断一样东西——没有整体性凝聚观念必近乎精神病和垃圾。愚昧就是从缺乏整体观念开始的。
2 整体分化出部分
让我们继续探讨X^n+y^n=Z^n的费马大问题。这个问题将揭示怎样一种关于整体和部分的原理。并且我们能由此启发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坦率说,我的哲学狂想可能好于我的数学修养,因为我要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对伽罗华群论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理解。在后续的“有意义的内核基元”部分我将详细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而对于费马大定理,众所周知,这简直就是一部传奇,它让费马居在不可测的神秘位置,连克莱因都宁愿相信他真的早已经解决,因为不可以随便以小人之心推测像费马这样的一流数学家会轻易有逻辑上的疏漏。它难倒了欧拉,使高斯退避三舍,让无数的数学豪杰抓狂。结果库默尔作出了革命性奠基,法尔廷斯在无穷远处将它围拢到有限。尽管如此,故事仍没有结束,而是再起高潮。从东方而来的日本人谷山——志村给出了几乎不可能的联系猜想,最后由儿童时即雄心勃勃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英国人怀尔斯将它攻克。怀尔斯几乎已经成功,又差点绊倒放弃,幸亏没有轻易放弃而重新立定脚跟,让这一进行了三四百年的数学大战终于尘埃落定。我现在还没有能力理解整个故事的真正思想脉络,在这里先就库默尔的奠基性思想作简单的研究。
要知道命题是关于无穷的整数的整体的命题。怎样打破僵局,使复杂的整体展开成可理解的简单 的部分?如果命题是普遍成立的,那它一定在每个特殊的局部也成立。问题不在于无意义的一般的局部的特殊性,而在于一个有意义的特殊性。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局部,命题将能变成可理解的简单的形式。而其他的部分,可以通过它来生成。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建构这个特殊意义的局部?基本的思路是假想成立或者观察研究整体的内在本质,找到一种本质意义的东西。通过数学家们的努力,他们认识到自然数的唯一分解性是整个数论中极其本质极其重要的一个性质,很多的命题都要归结到这里来解决。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将这一本质特征从一般的自然数推广到更广泛意义上的数来研究,探讨更广泛意义的数的分解性。这样,在某种凭直觉的观察中数学家就能认定只要某种广泛意义的数(不是普通的整数)上的唯一分解性成立费马大定理就成立。不过事实是这些思想是有价值的合理的,也奠定了后来的根基;但是唯一分解性的复杂却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想。库默尔不能让命题的论证结束,但为我们建构了所谓这样的特殊局部——理想数。
仅仅观察一个建筑的体量从整体分解为局部,看不出最内在的深刻机制。从系统的普遍性原理说,数学理性提供了一种消除肤浅认知的确实的例证。建筑师不会愚蠢到要把自己的设计弄得像数学家“设计数学大厦”那样艰难。但建筑的内在质量和难度,是建筑师自己赋予的。正如数学逻辑是在古希腊精神下变得如此精湛深刻,在其他的地方,人们对尺规作图的限制恐怕是反感的,对精确性的追求也满足于眼前的实用而已。建筑师对建筑的内在价值的期望或设计,就依赖于他有什么样的精神态度。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分解不可能是肤浅的理由的下的分解。整体分化出局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问题展开的人类认知功能的原因,但是除此以外,它也显出一种布局和构思,一种源于最深刻的内在本质的依据。我们问,是什么促使建筑师要把一个建筑设计成一个整体感很强的体量?例如柯布的萨伏伊别墅并没有分成明显的几块构成。我们在某一个楼盘的设计中,简单的周边布局显出更大的合理。整体从一个最初理解的混沌的连续的一体的东西被展开成几部分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但是怎样考虑它是合宜的,有价值的,就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随便能确定的问题。因为整体分化出局部,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柯布的萨伏伊是将复杂的体量聚拢成一个简单单一的体量含蓄地包裹起来,就像钟表包裹了内里的机巧。他要显出一种机器的精神,建筑就是住宅的机器。让外部简化保持强烈的整体单一性比分成几块更来得本质。
一般来说,整体分化出部分,首先就当考虑分化出有意义的部分,保持整体本质精神不变的 部分。这样,问题得到推进,比原来的整体上的设计更为简单。慎重的反复思考这个决策,研究最内在的本质原因来决定分化的方式和程度的强弱。有意义 的极致的分化是深思熟虑,不轻易作出选择的。这原理适用于普遍的系统,包括建筑空间设计。
3整体分化成部分的维度——基本分类
让我们想象即将进行的空间设计是一个原始混沌的连续的整体。承前所述,整体内在的极致属性是不能通过分解得到的,手被切下就不再是真正的手。但是另一方面,人类不能像神一样直接面对一个不加分化的整体,仅当复杂性被展开成可理解认知的简单部分的总和我们才能认为认知理解把握了对象。从而,整体必须分化出部分,就像明天必须来到一样不可逆转。先罗列一些常见的整体分化成部分的情况。
1)不分化的分化,极弱的分化。保持很强的整体性。一件事情,分三段来陈述。一天的工作分早中晚来进行。这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也显出必须让整体分化成几部分来研究陈述的人类思维规律;
2) 沿着空间的基本力学性质进行上中下的分化,屋顶,墙身,底部等;
3)沿着事物复杂性的隐藏于内的特质分化,分出内与外,包括空间上的内核和外围,以及抽象意义上的空间内核和外围,即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表象;
4)按作用意义的主次分化,一些是主要的一些是次要的,分出正面背面,入口主体,主要流线次要流线等;
5)按时间的先后分化,旧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
6)从形态体量上分化,体块明显分成几部分,由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几部分组成;
7)按功能本身进行分化,住宅功能,会议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等等,而社会底层则不得不客厅当餐厅还当卧室也当办公混成一堆等;
8)从人对空间领域的占有性角度分化成公共的,私有的;
9)从事物界限的清清晰模糊性上进行分化,清晰的,模糊的;
10)从运动的角度进行分化,动态的,静态的;
11)从环境品质等角度分化,阳光明亮的,黑暗的有污染的;
12)从审美的统一性和对比性角度进行分化,分出虚和实的部分;
13)从功能的统一性对比性角度进行分化,分出集中的和分散的;
14) 分化成一个或几个基本单元的重复生成;
15)遗传分化,产生一个包含整体本质意义的局部,如前面所述的库默尔的理想数,又如父母生出儿女,包含其本质的信息意义等等。简单例子的可以看线段比例关系黄金比,它之所以叫黄金比,就是因为这个比值包含着一个精巧的系统层级上的关系,父比长子等于长子比次子,保持一个纵向上的不变量在横向上得到传递。
正如前面研究的一个空间设计可以从八个要素进一步深化,其八个要素也有轻重主次。一个空间的所有可能的分化维度不能在上面一一罗列,它们也不能不根据具体的问题作轻重取舍。假想我们来设计一个别墅,哪个问题比较重要呢?也许根本不必谈论一个体量要保持一种很强的整体性,因为场地意见业主的意见或许已经很明确的限定了要作成几个体块相对独立的东西。场地的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业主的爱好等等,必然促使某些问题已经得到很明确的陈述。当业主声明要个欧氏别墅时已经作了很大的限定。因为具体命题的不同,自然地导向不同的维度为主体。我们不能让设计从无穷的可能性中经过一遍,但确实要让设计从极大量的可能中筛选出最理想的。极大的可能数量,筛选的能力,直觉,理性,经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设计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没有人能对住宅设计的所有可能一一考察,也没有人能在所有的可能情况为背景下判断自己的设计是最好的选择。当一栋房子未建成时,从纯理论上说可以有无尽的可能。例如你几乎不可能想到的 要建成一种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从理论上说是可能的。但在经过文化艺术场地条件等具体的筛选过后,很多可能性都除掉了。因为整体对局部是有限定的,任何项目都是更大的一个整体中的局部,它被更大整体的如干要求所限定。
从无限中梳理出一个理想设计的可行法则是这样的:先研究一个合乎理性居住起码需要的平面,再拓展其空间功能的无限可能。先研究一个俗气的合乎业主大众审美的能和谐地存在于原来的地域文脉环境中的东西,再研究雅的可能性。空间的基本分类例如住宅酒店商业等是合乎基本的原理法则的,任何特殊的案例一般来说能自然归结到其中的某类,并自然的归结到特定的时间段上,地域段上。一个被接纳的建筑空间,必定与时代潮流是合拍的,也与建筑的古今历史合拍。通晓古今建筑经典的奥妙,掌握时代建筑潮流的信息,并经受过艺术的训练,数理力学的学习,对一个具体项目的具体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就必定能设计出合理的乃至出色的作品。它被更大的整体所限定,无尽可能性在事实上大多是多余的假设。一个中国的农民理论上可能会想建一栋有柯布风格的建筑,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从这种经验限定中解放出来,回归建筑的本质又是必要的。否则中国建筑就永远不能脱离“可耻”的咒诅,总是些烂人烂建筑,火气撩人,俗气撩人,妖孽之气铺天盖地。
4 整体对局部的限定
整体对局部的限定不是什么难于理解的原理。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原理。当局部服从于整体时,局部和整体都达到了高度的协调统一。在最高的境界,我们把整体拓展到整个宇宙,可以认为是天人合一,神人同乐了。而当人背离了整体的法则,就是背离整体的道,则必出现混乱,痛苦,不协调,这一切阴暗的东西就出来了。要与道同一,要与整体的历史文脉同一,要与普遍的人类理智情感道义同一,要与建筑的根本大道同一。服从整体的限定,则合于道,得其法,就达到和谐优美快乐永恒之美地福地。不服从整体的限定,诡诈地谋取自己局部的私利私欲,乃与天地正气洪流相对抗,必定落于痛苦悔恨败落永恒之丑陋羞耻。局部的得失算什么呢?追及整体的大势才算是聪明。人所计算的,所诡诈谋划的,如果不能合乎天地正大之道,乃是蠢陋至极啊。为金钱为权势为名利在那里奔忙煎熬实在是悲哀可怜。可笑很多人还以此为羡慕,渴求也钻到那样的世界,居于那样的位置。
略加深入地考察绘画数学等形式的东西,我们就或能领悟隐藏于建筑背后的至高妙谛。
06.jpg (74.33 KB, 下载次数: 3)
13:25 上传
07.jpg (88.69 KB, 下载次数: 3)
13:25 上传
08.jpg (172.18 KB, 下载次数: 2)
13:25 上传
09.jpg (101.19 KB, 下载次数: 1)
13:25 上传
10.jpg (93.84 KB, 下载次数: 4)
13:26 上传
11.jpg (88.63 KB, 下载次数: 3)
13:26 上传
5 偏离与调和
6 开放与封闭
9 全息原理
10 感觉认知与控制
作者: zhangyuansmiles& & 时间:
拜读了楼主的前五部分内容,引经据典,思想活跃,感觉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并且多次引用哲学的观念,不时让我陷入沉思之中,启发的性质更多一些。一些手法上的,第三部分有比较深入的引入,期待有更多手法和例子上的引入……
作者: 420281minger& & 时间:
楼主是个爱动脑筋爱学习的同学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zhangyuansmiles 发表于
拜读了楼主的前五部分内容,引经据典,思想活跃,感觉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并且多次引用哲学的观念,不时让 ...
我所期望的正是对人有思想上的启发。不抱怨社会环境,把艰苦看成难得的磨炼机会,努力提升设计能力,这是我个人推崇的理想人格。假如有人,不缺乏必要的智质,而能具备良好的品行想要认真地专研建筑,我愿竭尽所能与其分享我的鄙薄见解。好为人师显出某种品性的不足,相互学习才能彰显道理的真章。一起努力,脚踏实地。
作者: only& & 时间:
赞美一下。。。。。。
作者: zhangyuansmiles& & 时间:
学习者 发表于
我所期望的正是对人有思想上的启发。不抱怨社会环境,把艰苦看成难得的磨炼机会,努力提升设计能力,这是 ...
楼主的哲学思想深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也感到自己思考深度上的欠缺,只是一味的抄袭,没能升华到自我认知的高度,期望楼主继续带来思想上的洗礼
作者: 陈石文& & 时间:
楼主 厉害 敬佩
作者: m13& & 时间:
大一的学生,收获良多,谢谢楼主。。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大家开心喜欢就好。也欢迎大家提正面反面的意见。几年前我在abbs写作《从柯布建筑到一般建筑学研究》虽然雄心勃勃但因设计的经验能力和对建筑经典的学习还不足终于搁置下来。后来看到一些网友都转载到自己的空间收藏让我甚感羞愧。现在我立意要为大家奉献自己的热情,不计较自己的真实能力确实远远不及谈论建筑大理的地步,哪怕当茶余笑谈也要进行到底!总结研究完一般建筑的理论就研究古典建筑和建筑大师的经典,再研究空间构造几何和力学,以设计建成一座洋洋大观的建筑理论体系,为社会奉献微薄之力。因为这毕竟是上帝赐给我的兴趣,如能真有益大家,岂不是天地人和之事呢?
原来预想的整体和部分的研究不会太多,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这里面大有深入探究整理的必要。因此,后来的延续还是另开一页面为妙,不然太过集中到一个页面不舒服。
作者: 封冰&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封冰 于
15:18 编辑
好东西!!话说楼主的思想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佩服!!!!!
作者: admin& & 时间:
学习者 发表于
大家开心喜欢就好。也欢迎大家提正面反面的意见。几年前我在abbs写作《从柯布建筑到一般建筑学研究》虽然雄 ...
看到“学习者”对理论研究的热情和深度,让我们很钦佩也很感动,一路跟读过来,感觉受益菲浅。做为网站的管理者,我们致力于为大家提供一个开放的专业的平台,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在建筑理论的思考与研究方面,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
为了方便您继续更新和汇总您的内容,形成一个有序的文章脉络,也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决定在“”版块里面为您设置一个独立的分类:【会员“学习者”专题理论研究】,请您后续此类相关内容发帖时,将帖子归类至该版块该分类,谢谢!
期待您更多的思想作品!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感谢站长如此支持与鼓励!其实我属于偏门,没有经过很正规的理论训练,纯属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也就是觉得有味而已。所幸我在实践中所师从的老板也算是同济的高才,曾笑谈类比围棋段位其自认建筑设计能力可达七段,我以为基本正确。几年来亲历实战之磨炼,深感荣幸有如此良机来深入研习建筑。凭借在数学书法绘画哲学宗教方面的浓厚兴趣和积累,因此每每高谈阔论,以为乐事。
英国人埃米莉。科尔主编的《世界建筑经典图鉴》我未敢仅作图鉴,而是认真临摹每一幅插图,一边临摹一边思考。临摹完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感概天下建筑书籍过多,多数都是垃圾而已,如此珍宝,当比黄金更宝贵,岂可不潜心临摹揣摩呢?且建筑是文化的积累,非数理之推导。积累建筑经典知识,穿越几千年时空远比跟着什么普里茨克走马观花强。我只潜心专研古典建筑,柯布,赖特,贝律铭,迈耶。其他的只需眼角瞥之即足矣。很多人抱怨手绘难,还花钱培训,却不愿以最拙劣的笔法通过临摹经典建筑来自然练就手绘,真是悲哀!且年轻人只要智力正常,一般所谓规范建筑设计之法,实在是不需要耗费太大心事教授。不如用数年的时光刻苦训练学习经典建筑及艺术。
古人云淡薄以明志。我倒无所谓志,也无所谓事。无他期望,努力学习,尽心尽力提高设计能力,以养活一家老小。在此基础上,尽自己微薄之能为社会发光作盐,乃是我应尽的本份。愿与诸君一起进步!
作者: admin& & 时间:
学习者 发表于
感谢站长如此支持与鼓励!其实我属于偏门,没有经过很正规的理论训练,纯属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也就是觉得 ...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我也与楼主有相似的思考钻研某个事物探其究竟的乐趣,却每每不能持久,工作之后杂事烦多,便更加不能投入。所以对于楼主的苦心钻研与思索,我是钦佩之至的。
高谈阔论是一种勇气,与其纠结别人的目光,不如跟随自己的内心。自娱自乐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快事。所以,欢迎您在这片净土中尽情释放自己对于建筑的热情!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19:18 编辑
二 空间的整体与部分
承上,继续第五个分论点。
5 偏离与调和
就实际的建筑设计状况而言,被业主和领导们的感觉所左右,必然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他们会把一些不相干的来自不同场合的感觉和期望都加进来,毕竟建筑是件大事,对自己花那么多钱做的的东西抱有极其慎重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合乎事理。不过,对建筑师而言,可能就是麻烦的源头了。我曾经惊异于一个内地的楼盘效果图是按照大城市那种风格做的,建成后变成了另一种模样。虽然偏离了图纸,但是与当地“文脉”真的是极其“调和”。为此我特意询问此事,并到大街上认真考察了一番,琢磨其中的奥秘何在。得到的答复是这改进乃是施工队搞了几十年的老队长得意的手笔,金色的窗框,浅黄色的面砖,阳台上两根红色的柱子从下顶到上,美极了,又富且贵欣欣向荣。大街上满眼都是粗俗和热情的建筑,然而我突然领悟而从讥讽的立场转变过来。建筑既然是人心的写照,建成这种模样一点都不稀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火红辣椒的嘴,白嫩萝卜的腿,这不正是现实粗俗却充满活力的真实生活吗?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没有可夸的文化底子,但是年轻,也毕竟算得上有点修养,它的典范风格还算是淡雅的,大方的,与内地小城镇真是不同的天地。至于北京总是不能不让人想起金灿灿的皇袍,印象中用鄙夷的正宗北京腔咒骂外地人的那个大妈一定是沾上了这皇袍的霸气而举手投足居然极其协调很像京剧那味儿。可惜总免不了点阴森和霉味。上海总是不能不让人想起最正宗沾过洋晕的妞,有些女人被强奸据说会反而改变原初的土气观念可以印证在这里。广州据说是最粗俗城市,然而国际大师的支招将使她可以重新浓抹艳妆不再羞愧于自己富贵高雅 的上流人位分。这都显出一种强大的磁场作用力。我们不得不与之调和。补充一下,本人无意贬低北京上海广州具有高尚美好的内在品质,不过网上道听途说随便借用幽默一下。据说有人问国际大师在广州设计是如何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的?大师回答说到处都是垃圾让我怎么协调?
01.jpg (92.96 KB, 下载次数: 2)
19:15 上传
可见,那偏离的,不协调的局部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产生。而想要调和,就要先从不可调和的调和开始。事实上,当命题已经变态偏离,就不再有调和的可能。城市用丑陋的外形见证自己丑陋的内心。想要调和那肮脏混乱病态的一切,唯有追根索源,回到最朴实的本真。在大处看是这样,在小处看也是这样。当设计因为各种原因陷入怪异混乱,最可靠的办法乃是好好调理自己的身心,在安静至于纤毫毕现之境,才能洞见内里的真章。有时候它需要反复思考很久,甚至舍弃已经取得的美好的局部重新开路。在一个酒店的设计中,各种原因让我混乱迷惑,简直着魔到怀疑虚和实都不敢判断能否放到一起使用?当感觉全然崩溃麻木,我只能借助理性。假设大地上有一座很实的建筑,因为功能需要需要开个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洞,你不能不承认这个设计成立。这大洞再实一点即用玻璃封上也成立。因此,强调大虚玻璃体块和大实石材体块的设计手法成立。然而,很可能又陷于另一个迷局。大虚大实体现力度和文化,所谓文化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多多反思一下,例如说“一个点就是一切”这是需要文化的。将这种文化性放在一个商务酒店适宜吗?将这个商务酒店分成三部分考虑合适吗?虽然迷失让人痛苦,但任何挑战都是一个让人找到更深刻的内在原因的机会。我从不轻视这样的机会。每次失败失意之处都能给我更多的认知上的提高。那些高度艺术化的说法是在与建筑交谈,问她到底想成为什么样子。事实上是可以这样也未必要这样。
怎样找到问题的要害?恐怕是设计师最宝贵的能力。如果这能力可以直接传承,贝律铭一定会全部给他的儿子。尽管如此,还是有可研讨的法则,这法则规律是可传递的。那基于整体认知的直觉,在寂静状态的感悟中产生的灵感是不可传递的。
如下的法则可以有效达到调和的目的。
1静心调理身心到最佳状态来认识归纳自己的设计;
2从经验看,采用对比手法设计的建筑,很容易产生不调和性。因为对比的合适性不容易把控。大虚大实的对比能带来力度和文化性,使用不当却会带来粗陋和呆滞。
02.jpg (167 KB, 下载次数: 2)
19:16 上传
3 虚和实的体量相交,直接相交会有刀棒插在肉上的痛感。可行的办法是后退,改变材质。
03.jpg (132.78 KB, 下载次数: 3)
19:17 上传
4 有时候感觉麻木可以从理性上建立依据,以确切回答这样做是“美的”。
5 找到一个相类似的历史证据;
6 使用完全统一的肌理质感空间逻辑,这手法相对对比手法而言,在局部肌理上容易协调些,但会走向另一个反面——过于整体性统一性会带来简单的枯燥和压力。但这法则可以医治肌理逻辑混乱的毛病。连续的,统一的,这样的东西能润滑不调和的部分。因此要注意另一个法则,丰富性和层次性会带来更多的设计可能,用散文或小说来描述表达情感和事实显然比用诗来得容易些,可能性多些;
7 从思想到具体的落实一步步展开调整。而不是相反,企图在所谓的推敲组合中找到宝贵的设计。推敲组合只是一个局部技术,不能建立根本的协调基础;
8 尺度份量比例也许是最容易忽视又最重要的东西,仔细检查一下,很可能是某个层面的比例不恰当引起的;
9用手绘将所有的体量过一遍反复过一遍,逐渐领悟最佳的设计形式和比例;
10 认真分析研究对象的原始条件,事实上对她的认识可能是一个反复长久的过程,硬骨头肯定是有的,不过我从来就不畏惧过
我相信越难的东西越显出价值,只是要量力而行不要高估目前自己的能力;
11想想吧,有些东西是来源于人类自己的创造和肯定。过一点外的平行线有几条完全是人自己的选择。久之丑的也美了,换个角度,丑的却有其美的一面而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在于你自己的审美的坚持。根本的法则是,有内涵有深度发出良善意愿充满激情的东西总是好的。不过这会有风险,贝律铭因此很多作品特立独行成功了,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实在算不上成功。但毕竟是大师,它还是有自己的内涵和深度,因此有久丑成美的可能。
04.jpg (137.07 KB, 下载次数: 3)
19:18 上传
12 开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法则。最初,我定义非常平直的水平直线,可是它带来阳台侧板大量封上费钱还影响景观欣赏。于是把直线改成凹凸的锯齿线。但是定义四层一根的线是贯通的。可是某些地方遇到了很尴尬的困难,于是定义局部断开,加进新的构成。这是一个普遍的法则。通过设计理念自身的调整来适应客观实在的复杂情况。设计理念是不断丰富深入的,不是僵化的。
让我们来回顾人类对于数的认知的不断扩张。把比例看成数,把负数看成数,把有理数的序列分类看成数,把不存在的虚数看成数,每一步都不是人类一开始就能主动接受的。但是设计师如果主动调和自己的理念,他就能不断丰富深化对对象本身的认知。我最初面对一个楼盘的剪力墙的混乱布置却要梳理出一个比较规则对称的入口很头痛。反复研究后却由此发展处体块穿插的美妙设计。并将这一结果推广到那些本来很平直的地方。这样看来,开放的观念是更合乎事理的。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09:30 编辑
二 空间的整体与部分
6 开放与封闭
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整体永远都是一个更大的整体中的一个局部,意识到我们面对的局部永远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封闭性,这样的观念看来是不足为奇的。不过人有时不太容易认识简单的道理。有时候钻进去不容易出来了。印象中最深的一个经验,是要在一群简单的立方体中作出变化。这时一个比较有效的处理办法就是到整体中去处理每个个体。这样看每个个体似乎是不相干的,整体上却有严谨的联系。
局部的相对独立性,使我们能忽略暂时的内外差别而专注于大关系的研究分析,确定大的关系再进入局部,获得局部的深刻认知后再拓展到整体。也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建筑设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理。但我觉得能将这个原理揭示得最为彻底的却是一个透视学问题。要确定一个三点透视图像上线段比值为k 的点的位置,这问题看起来有点困难。但是,从两点透视像上我们就能猜测这个比值只与透视四边形有关,是内蕴的。这个性质是封闭的,不与外界整体性有关。既然如此,一个三点透视像上的线段比值k的点,可以先看成是一个假设性的二点透视像。通过这个虚假的两点透视像可以定出比值。既然这个比值只决定透视四边形自身,我们就能定出三点透视像上某个透视四边形的这个比值点k 的位置。这是个很奇妙的案例。封闭性表明一种局部不依赖整体的性质,这使得我们可以移花接木完成这个局部而先不必考虑整体。开放性使我们能从此到彼完成转换,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有机的整体。
05.jpg (116.36 KB, 下载次数: 2)
20:17 上传
06.jpg (153.49 KB, 下载次数: 3)
20:17 上传
就我而言,系统的整体性是至为重要的。可是整体性过分强调的后果是让人忽视局部的独立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换句话说,局部的混乱,局部的保持自我不从属于整体限定的性质也是极其重要的。这种分离性提醒我们脱离整体的束缚自由研究局部,并扩展到更大的整体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系统的开放性,局部系统的开放性,体现为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它被最基本的功能等条件所限定。一定意义上,最基本的设计条件所限定的建筑设计命题,相当于确定了一个文字的具体形式,这个文字要怎么写将由设计师来决定。当然,这文字形式的设计也包含着设计的思想艺术技术的深度,相对来说,我们可以暂时忽略这方面的东西而集中精力研究空间设计。举例来说,入口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入口”,满足规范。休息厅就不仅仅是休息厅和满足规范的休息厅。除了对剧场等建筑空间功能在具体条件下的展开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到要点外,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拓展这个系统及其局部。能从小处见到大处,能从狭小的天地展开宏大的气象,使人领会某处著名的美景,或者某个历史的联想,总之使这个小小的休息厅能容纳更深广遥远的信息意义才能叫有才情和设计的美感。能够不被局部条件所限制,巧妙地突破僵化的思维习惯,让一个局部合理合情地改变被原来条件所限定的比例位置形体关系,并达到某种思想境界上的升华,有别于做作变态堕落的风气,那就达到美好的目标了。我举文字为例恰好可以让书法上的艺术宝库自然借用到建筑设计中来。当然,历史的,地理上的,源于生活现实的美好题材
都可以吸纳进来。哪怕仅仅是几个柱子的排列,它们的大小形状排列顺序都能体现一种至高的优雅和谐,哪怕是几根阳台的栏杆其流动比例关系都能让人获得爽心悦目的享受。举手投足都流溢出美感,一点一画都别出心裁。
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进入局部深化,再由局部到整体。整体崩溃,保留有价值的东西。重起炉灶,再建新的系统。经得起折腾,在折腾中不断成长,就成熟了。这应该是个普遍的系统原理,因为我们要认识系统的复杂规律,一般来说需要这样一个反复碰撞调整认知的过程。只有建立了对对象的经验直觉,其上的理性分析才能更加有效,真正被灵活运用。对和错原本是成长的左脚和右脚,正和邪原本是万物建立的终极两极。
建筑师不能躲在文字堆里无病呻吟,东拼西凑制造精神泡沫和垃圾。拿起你的笔,认真学习过往的数千年建筑文化积淀,认真描写现实世界的一切。抬起你的腿,认真走遍大街小巷认知人类真实的生存空间。打开你的心,立意为业主为社会设计建造最美好的房子。失败再起来,屡败屡战,循环往复。哪怕不再能起来,哪怕永远仆倒在困难的脚下,心却永远不可仆倒!金字塔已然在风沙中沉睡,帕提侬已然成断壁残垣。它们都消失消散,被估量的只有心的尊贵和华美。
作者: 白河一碗波& & 时间: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13:20 编辑
二 空间的整体与部分
从系统的整体到达最小的局部,是直接到达还是经过如干丰富的层次呢?事实上,丰富的层次性是有利于设计的,就像普通的记叙文利于表达丰富的意思一样。而诗歌,人们希望它用最少的最优美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含义。缺乏层次性的设计如是美的,就需要更大的心思和精力,像诗人写诗一样。当然,恰当的丰富层次本身也能让设计师写得像诗一样优美。然而,通常我们认为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的才叫诗,比较多笔墨的可以叫优秀散文或小说。
探讨大部分情况下人类更需要富层次的设计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人体本身具有丰富的层次。而蛇这样的动物却是缺乏丰富发层次。人类不太会认为蛇更美而人的形体更丑,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习惯性思维,应该是追求丰富的层次,使用丰富的语言来展开设计的美的丰富的内容。之所以转换到少的层面,实际上拓展另一个意义上的丰富,不仅仅看到显在的一面还要看到隐在的一面。当诗歌和简洁的设计将丰富的设计美不像前者(丰富的层次)展现出来时,实际上保留了一个层面丰富了另一个层面——将隐在表达出来。所以本质上,人类还是喜欢更丰富的层次,只是需要一个阴阳流转,图底转换,不能僵化看问题。
对于系统,我们要理解它包含不同的层次,例如1,2,3……组成自然数集合这个系统,(1,2,3)(3,5)(4,4,6,6)…它们在整体和元素之间形成丰富的层次。不仅如此,集合上的变换,它们形成群等数学结构,实际上展现了另一种事物隐在的层次,区别于我们上面论述的诗性表达的隐性层次。就空间设计来说,就是设计思想对空间的设计起作用。空间设计像诗歌那般优美是好的,空间设计思想像诗歌里包含的美的精神灵魂才是更好。
9 全息原理
我们不一定要生搬硬套全息原理。这个系统原理的大意精要是要我们从小处看到大处。在一个普通的农村,能看到本质的整个中国农村的缩影。在一个局部的设计,能看到整体设计思想的本质性的内容。至于局部所未曾反映的方面,我们可以认为是藏起来了。但在可能性上,任意一个局部显然包含着无穷的可能。一个伟大的设计也是无穷可能中的一个。
例如,阳台,我们可以有无穷尽的设计可能。所以一个最终设计为方的阳台,包含着圆的设计可能。在方的设计中,我们不能显出圆的设计特点,但假如我们要把阳台设计成圆的,那就必然显出圆的设计特质。
而一个朴实的入口,可以借鉴无限的空间感觉来设计,从设计的本质来看,任何局部,包含的设计可能,与整体包含的设计可能是一样的复杂和有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整体和局部完全包含同样的设计意义,也可以认为包含同样的设计信息(把不包含的看成隐藏)。但是整体和局部还是有差别的,在它们最终展现为无穷可能中的一元而确定的时候,整体就是整体,局部就是局部,隐藏的就隐藏了,显露的就显露了。差别使整体和部分得以在某种显在的意义上分别出来,担当不同的角色。阳台就是阳台,不能被夸大到比整个房子还重要。一个农村特例就是特例,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我们只是可以用这样的观点,就像我们愿意用负数和虚数一样,假如你觉得别扭不这样看待也是可以的。
07.jpg (354.4 KB, 下载次数: 80)
13:19 上传
08.jpg (112.21 KB, 下载次数: 1)
13:20 上传
而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醒我们注意细节。而且就设计的本质意义,艺术哲理的本质意义看,小和大都包含无尽的可能。是等同的。小小一个文字,在《张猛龙》那里可不是方寸之地,而是气魄惊人,震天撼地。林语堂推崇为古今第一正书,是因为喜欢它内里的精美,力度,才情。所谓变化莫测,惊心动魄,吐日月之光芒,展云霞之奇艳也。所以尽管是小小一个阳台,确实可以含纳整个宇宙。大与小,整体和局部,不过是设计师的左脚和右脚,从本来的终极意义上说是完全同一的。
10 感觉认知与控制
德国的智者康德写了三大哲学名著,据说分别意在告诉人什么是真善美。而且,我作为一个基督徒,面对一个公然将信仰基督为道德羞耻的大哲学家,却能相信这大哲的头上,果然有灿烂的道德星空。至今,哲学不能逾越康德而建立,任何想宣称自己有智慧之人,不能不拜伏于康德的面前。
不过我绝不拝伏于康德面前。与其说是因为我不是智者,不如说是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因为想想看,要成为智者就得耗费巨大的心血像哲学系的学生一样终于穷尽心力读了他的大著作变成智者。代价是不得不躲在房子里日夜研读,在哲学的科目里限制自己的修养。难以再能认识真实的社会现实,也不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广泛地学习数学和艺术,也不屑于关注那些通常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所谓基督徒的心灵。在哲学的精致世界里,智慧果然能被炼成,就像利剑能在炉中炼成一样。为此,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不是智者,因为不能在智者的熔炉中锤炼。但我仍然敢于沉思何为智慧,何为真正的建筑设计,何为真正的人类良知人类理性人类情感。这样,据说康德将拜服于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巷里的一个小小平民,如果他的头上也有灿烂的道德星空。
我将不能成为康德所谓的这样的小小平民,因为我实在不具备如此星光灿烂的道德天空,但却敢于藐视由智者所界定的智慧本身。我,居然能看出这智者的愚昧,看出所有在这种智慧熔炉里锤炼的智者的荒唐和愚昧。其实我不敢窃笑,而明知这是因为我的愚昧所致。尽管如此,我宁愿不成为智者,而要探究真理本身。信仰康德需要付出代价承担风险,信仰耶稣也需要付出代价承担风险。只有当人与其自身的真实环境联系起来时,他才能明确地判断他需要承担怎样的风险。
理性,科学,大智之人所谓的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研究空间设计的时候,不能不具备理性的头脑,科学的分析研究能力。那些过于情感化艺术化的人不太合适来设计建筑,而要直接用更自由的绘画的雕塑的物质装置的等等手段来表达他的艺术。相反,建筑学是有其极其严谨的内在逻辑理性的学科。艺术必须服从这些理性的限定才能成为建筑学意义上的艺术。所以我们需要用理性的头脑来认识理解研究空间,用科学的实干的精神来对待建筑。我最初接触建筑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就是被这些纸面上的设计到底在表达些什么不能建立概念,很多刚毕业的人不知道表达的图纸和真实的空间物体是怎样的对应关系。其实这是需要认真去真实的空间中观察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有些人总是以能亲眼能看到那些历史上伟大的建筑为渴求,却不屑于研究现实中最普通的一个空间场景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在一线天的农民房里,透过那凌乱粗俗的一面墙,一定可以发现背后的无尽奥秘。从googleearth上可以比较惬意地研究一个城市局部包含的美妙内容。想要理解伦敦就要研究英国的历史,想要探究其土地上的某种特质就要深入地了解相应的文化与艺术及生活。空间的认知是需要学习的,需要研究的,能够以此认识彼,能够以彼认识此。更需要设计师真诚地来对待平凡和粗俗。因为能在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的东西,这本是设计师的本份。总而言之,扎实地学习研究,珍惜现实有限的条件,这是智慧之法。空间是可以认知的,可以研究的。空间控制的能力也可以逐渐培养。建筑师有责任像厨师为社会奉献美好的食物,建筑师要奉献美好的空间。这基于修养,专研,磨炼。
除此以外,那远离显在的智慧的心灵,却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知识所构成的整体要能成为智慧,乃根源于心灵。东方哲学所讲究的身心宁静,至诚守一,达到一种安静寂然的境界,首先不是从外在的表达上显出智慧。而是强调人要有一颗安静的心,一个健康的身。达到这样目标的最佳途径不是通过竭尽思虑的理性分析研究,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去掉智慧”的智慧。人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身心的极大和谐放松,才更有可能凭借理性分析之能在棋盘上在交易场上在设计上击败对手。这里贵乎的是平淡天真,是放松,是如孩童般对万物发出一种善意的恶念一种恶意的善念,不在心灵中留下过深的纠葛和纷争。绝人欲而存天理,能够包含深奥的道理却往往被伪善之人嘲讽。平淡对待物质世界的欲望在那些被康德认可为智者的智者看来,某种意义上是虚伪的虚假的。通过战争的极大发展来制约战争,通过淫乱邪恶的极度膨胀来制约淫乱邪恶,实在包含了很深的智慧和道德的善意。不过,转向东方,用认真而不是轻浮的态度来沉思,恐怕是不可或缺的举措。
因为人与物之间是可以达到融为一体的状态的。当建筑师经过广博的学习精深的钻研之后,必定能使设计这个整体系统上的一切工具被自我同化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状态下,感觉,直觉,灵感,才能得到最佳限度的发挥。相反,竭尽思虑地分析研究哲学世界那些语言,建构庞大精深的哲学大厦,带给人心灵巨大的负担和阻碍。可以这么说,一般人最多能从哲学大厦的只言片语中捡到一点苍白的智慧,真正与自身连接的整体的感觉直觉灵感反而更重要。有句名言说得好,进去之前,先想好出来的路。那些日夜琢磨些看上去高深莫测的哲学命题的人,那些用马桶裸体等反常逻辑表达所谓艺术的人,在我个人看来,是近乎精神病院那些人那样的不幸。相反,一般来说,一个神采奕奕的人,一个和善可亲的人,一个能比较自由地进行理性训练又能保持平和喜乐安静心境的人,是比较明智的,理想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考虑一下“进去之前先想好退路”的名言。世界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阳光灿烂和风雨交加都包含美好的内在真实。要相信这一点,这个世界在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方面,不管它是善的,还是恶的,是美的还是丑的,一定事实上不会对我们每个人有额外的偏袒。所以,得到的,未必得到。智慧的未必智慧。如果你还不能平静,那就再想想“进去之前先想好退路”……
作者: 学习者&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 于
13:40 编辑
第六部分&&空间的有意义内核基元
1 建筑学的四大命题
1)&&使设计师进入出神入化之境的关键在于掌握建筑空间设计本身的文法语言,他应该能够熟练并深刻地懂得建筑的语言,意识到在他没有到来之前的这个系统,不管是有人的建筑还是没有人的建筑,它们事实上都已经在那里并达成一种平衡。而他的到来,他将在这片大地上这个城市里设计放置的新建筑,乃是对原来系统的一种回应。就像新来者加入进来,他需要懂得环顾四周,像迈耶那样对原来的古建筑表达谦逊,或者像库哈斯翘起屁股表达一种藐视无理。懂得建筑的语言就意味着设计师能登堂入室有资格在基地落脚,达成与整个文脉环境系统的协调;
2)如何协调历史和现今的矛盾不同文化的矛盾?只有理解清楚建筑的历史脉络,理解具体场地的文化特质,才能让设计具有历史的深度地理的广度。在使设计具备放在这样的大时空中来考察的资格之前,设计师自己要完成这个修养。如果设计师不能杂食并消化之,他也就无法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并在其上赋予足够深度广度的意义价值。说到底他就只能完成极其低俗的有局限的冲撞文化协调性败坏社会文脉的垃圾建筑;就如赖特所说,如果满足于混乱低俗的生存状态,设计就没有升华的必要。
3) 怎样具备空间形体控制的能力创造美的形体和空间?就像画家怎样具备能力绘出美好的人体达到传神的境界?
4)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现代建筑?有文化价值的建筑? 显然,只有当官员被从建筑设计的实际主体的位置上驱逐,就像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不能容卑劣之人插足,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研究达到足够造诣的专家才有资格决定建筑的设计方向,建筑才可能达到高尚之境界。
为解决以上重大问题,在这里,我将尝试创造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分析研究方法。或者,也许并不需要冠以“新概念和方法”的名字。其真正的意图,是将经典建筑的分析研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体积,空间形体,空间构成,空间建造等上面来。例如,萨伏伊别墅,何妨对之进行研究,从一个最小的box生成它,研究它的生成过程。但萨伏伊别墅是已经有了,所以实际上,我们是在参考着拟合这个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已经无法搜寻,时空的阻隔文化的阻隔,使得我们实际上将不可能知道真正的设计过程建造过程。因此,使用一种主观的方法来思考研究分析这个过程。这显然是唯心的,一厢情愿的主观猜测。如果不是注意真正的历史,我们或许会认定柯布使用白色就是为了光影的效果最大程度表现出来。但实际上,这个白色是有渊源的,据说附近某个地方的居民就有这种粉刷白色墙面的习俗。从文脉上看,这一定是有深刻的根源。合上这个根源就能证明萨伏伊别墅的白色更具有深刻的设计内涵。但是假如按照唯心的一厢情愿的分析未必能分析出来。这是事实。采用这种唯心的方法,将决定分析者的个人修养,就像看病的医生。并且我强调它不能得出必然完全真实的结论。绝对真实性的认知离不开实际的科学考察研究。然而这样的分析研究,无疑将加深我们对这个建筑的经典的理解研究。可能某个个体具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但绝大部分情况下,它无法脱离整个世界而存在。因此,这样的主观性为核心主体的研究方法总是可行的。
2 什么是有意义的空间内核基元
建筑原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学概念。我们研究古希腊建筑,追索它的原型,就可以追索到最初的原始敬神小木屋。与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有不同的思想基础。有意义的空间内核基元,这个数学化的概念,不仅仅注重去伪存真,寻求一个系统的本初的本质的内核,更注重产生类似于数学结构的一个整体性关于空间的思想的构造。内核表明它包含有整体系统 的本质信息和特征,基元是在运算生成的意义上作为其他部分的理解基础。不同于数学要研究明确的形式关系,在建筑学中,不需要回答如数学般严格要求 的逻辑关系,但却有必要建构一个逻辑关系严谨的整体,使我们能比较自由地判断一个系统是协调的,一个系统是怎样基于空间的移动旋转等变换产生的意义等同某参照系统的系统。换句话说,我们能借助这些比较数学化的概念,比较清楚地阐明古埃及建筑的本质特征,与它相类的巴比伦建筑怎样作为它的一个补充,随后的古希腊建筑在与它的对比分析中具有怎样的逻辑上的区别。例如,我们一般都认为古希腊建筑更世俗化更强调现实的生活,古埃及就更关注未来的永恒。古希腊是最后的巨石建筑大师,古埃及则是巨石大师的大师。联系空间本身的具体形式具体构造具体建造,在一个唯心意义上的逻辑架构中研究其整体关系和逻辑的完整性。例如,西方建筑代表了理性外向力度的一面,东方建筑代表了感性内向空灵的一面,它们具有某种逻辑上的互为补充。又如基督教建筑表达了一种单极追求的精神内涵,伊斯兰建筑则正好在同样的方向上补满了另一个维度——与基督教更关注心灵的天国相反,伊斯兰更关注肉体的现世。而几何学家可以认为从方盒子开始研究,他们的意志能量集中在无穷深邃的数理关系,建筑学家也研究空间的方盒子,但他们的能量集中在现实尺度的真实生存。一切建筑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地域时空的差异,却都基于人类共有的生存建造居住和精神的诉求。建立一个超越人类语言基于普遍性的几何学的视觉形体的建筑语言体系,在其上进行分析研究,梳理清楚各个经典建筑空间在整个逻辑架构下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所具有的意义就是以清晰的具体的建筑语言来判断和思考。
为什么要加上有意义的限定呢?因为我们总是基于某种特定的需要来展开空间的研究。不能像数学那样限定一个确定的内核基元。它们存在不决定于客观的绝对性,而决定于主观的设定和客观的基础。例如我们研究古希腊建筑,考虑最小的建筑空间以便舍弃枝末发现本质。那这个最小的建筑空间是一堵墙呢?还是一根柱子呢?还是一堵墙限定的一个区域四堵墙限定的一个区域?还是包含了柱子和墙在内的一个较大的空间还是一个完整的希腊神庙?这要看我们自己的需要,我们自己设定的整体,以及深入考察得到的东西有什么价值。最小最纯粹的空间单元box, 经过一些变换产生了其他的空间形式,这是数学意义上的。但我们更关注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内涵。一个主体的空间,带上一个柱廊,它具有极其重大的灵性上的意义。一个十字交错的空间,一个圆形围拢的空间,它们具备完全不同的建筑学内涵。数学的目的为要探求最精致清晰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