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来了又没有全部来通可以取消门诊输液的通知嘛

输液、吃素、放血能“通血管”?害死人倒是真的
随着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得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高血压、高血脂,
甚至动脉硬化,血管栓塞
也就是坊间常说的“血管堵了”
血管堵了血流不畅
会造成各种危险
如今网上和民间
都流传着不少“通血管”秘方
它们到底靠不靠谱呢?
看到这种广告,你会心动吗?
首先来看看血管堵塞是咋回事?
好的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径大、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输送血液的能力也强。而不注重保养的血管就像用了很长时间的自来水管,管道内壁结垢、生锈,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就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样的斑块。
久而久之,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引起心、脑血管病。
再来说说血管堵塞的危害
大脑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中风;
心脏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心梗;
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静脉血栓;
肺的血管堵了,可能发展成肺栓塞
也许正是因为结果太吓人
坊间盛传各类“通血管秘诀”
有按摩、拍打的,有输液的,
有说多吃木耳、大蒜、茄子来食疗的
但是,这些方法通通不靠谱!
小编为大家梳理一系列
害死人不偿命的“通血管秘方”:
1. 血管堵塞,按摩一下就通了?
肩膀不舒服,按摩一下也许管用;但疏通血管,真不是按摩的强项。
血管堵塞、脂质斑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论是按摩,还是拍打、针灸、拔罐等方法,都不能让血管变通畅。
其实,按摩无效倒也罢了,可怕的是某些情况下会致命。
比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堵塞血管时,按摩不仅不能“疏通”血管,反而可能造成粥样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
这些堵塞物随血液流动,万一堵住了某条重要的血管(如肺、脑部血管),造成关键区域缺血,后果非常严重。
2. 针刺放血、定期放血能疏通血管?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放血能改善血管堵塞。
还有人说这是中医的治疗方法,但即使是中医,也不会用“放血”来治血栓。
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早期医学中都存在过“放血疗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部分放血疗法都被证明是不靠谱的。
从目前来看,放血疗法只针对极少数特殊疾病有效,大家可不要随便找人“放血治病”。
3. 预防性输液,有助于疏通血管?
如果下水道堵了,拿水冲一下或许有效,但血管真的不行……
确实,某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能溶解堵塞物,疏通血管,但这种方式对于血管斑块或血管硬化等常见情况来说,没有意义。
即使输液当下局部血管会“扩张”,但输液结束后不久,血管就会恢复原样。
再加上随意输液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没有收益还要冒风险,这种事情没必要做。
4. 通血管就得吃素?
吃素能通血管,听起来相当“有道理”
有些人血管堵了,是因为血管硬化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脂质代谢失衡,也就是脂肪太多了,因此很多人就想通过吃素来减少胆固醇含摄入,预防血管硬化。
但是,真相是全素也会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素食容易缺乏维生素B12,会损伤动脉血管、增加炎症及血栓。而只有吃肉才能获取维生素 B12 。
5. 血管堵了喝醋能行?
柠檬取汁250毫升;
生姜取汁250毫升;
大蒜取汁250毫升;
苹果醋250毫升(5%酸值)
这是网上流传最广的通血管秘方。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病专科主任医师胡世云认为,此“秘方”里的生姜、大蒜、柠檬理论上对于降低血脂有帮助,适量服用有益无害,因为它所用原料几乎都有保护血管的作用,但是不可将它当做药物来使用。
需注意的是,血液有强大的稳定系统,即使食用再多酸性食物,血液的酸碱度不会有明显变化。
而醋和柠檬的酸性刺激也很强,胃病患者在食用此方前一定咨询医生,建议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禁用。
有没有能通血管的食物?
很遗憾,真的没有。
绝大多数情况下,
单纯靠吃某种食物肯定不能治病。
最好的吃法只能是荤素搭配!
问题来了,这也不对,那也不行
血管真的堵了该怎么办?
想要“通血管”,这 3 招有用
1.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大家可能听了太多次“养成好习惯”,耳朵都起茧子了,但俗话说得好,正确的话说要讲——三十遍。
这次就只讲两句话:
多吃蔬菜少喝酒,控制体重早戒烟。
控制三高吃好药,适当运动要开心!
2. 遵医嘱吃药
医生开的药,一定要按照医嘱吃。
规范服用各种降脂药、降糖药及降压药,能有效稳定血管斑块,预防病情恶化。
另外,记得按医生的要求复查,了解病情的进展。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单纯通过吃药和纠正生活方式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医生一般会建议做手术,溶栓、支架、球囊、搭桥等治疗方法疗效都很好。
但说到底,是最好的治疗并不是在疾病发生后再来挽救,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
定期体检、均衡饮食、规律运动,这些看起来最不起眼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预防。
来源|南方名医帮、39健康网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在来大姨妈时痛输液有副作用没_百度宝宝知道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手机版更便捷
定期输液“通血管”能预防脑中风?
  每年从秋天开始,定期到医院诊所输液“通血管”的中老年人之间就多了起来,坊间传闻定期输液就能“冲开血管”、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真的靠谱吗?  一、活血化瘀药,冲不开血栓!  很多老年人最担心发生的心血管疾病就是脑梗塞(血栓堵住了脑血管),听说医生急救的时候用的是溶栓药,那我提前输一些活血化瘀、抗血栓、改善循环的药不就让血液流通了?不就堵不住脑血管了?乍听一下真的有点合理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造成血管堵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硬化、血管内膜增生,导致血管不同程度地变窄,血流变慢,就像河水的水流在狭窄的地方会变慢、泥沙更容易沉积一样,变窄的血管也更容易被堵住。  血管一旦被堵住,被堵住那块的血管内膜细胞受到了刺激就会迅速增生,和堵塞物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在发病的6小时内及时用溶栓药,有可能将堵塞的血管通开。但是急救用的溶栓药和您输液用的活血化瘀的药根本就是两回事儿,如果血管已经堵上了,期待活血化瘀的药短时间内冲开血管是不现实的。  即使活血化瘀的药物在用药的当时起了扩张血管的作用,等药物被代谢完,药效也就没有了,等过了输液这几天,这种所谓的“预防作用”就无从谈起了。  二、大量输液,副作用多到难以想象!    1、容易诱发肾衰、心衰  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平时吃的药也比较多,调节能力变差,一旦输入大量液体,全身的血容量迅速增加,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容易诱发肾衰竭;如果是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大量输液时心脏的负担瞬间变重,很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2、高烧、恶寒、过敏  老年人经常输液还可能出现输液反应,如发高烧、恶寒战栗等,而且很多中药会导致过敏,如果是去小的诊所挂水,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果难以想象。  3、静脉血管炎  输液也属于一种有创伤的操作(因为针穿破了皮肤、血管),老年人的抵抗力变差,反复扎针很容易出现静脉血管炎。  4、微血管的血栓  还要一种说法是输液药物中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这些微粒会蓄积在毛细血管中,时间长了不仅血管通不了,还会出现微血管血栓等问题。  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得靠长期护理    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以及肥胖、遗传、年龄、性别还有吸烟、饮酒等,如果这些造成疾病的关键因素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人就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中风等)。  小提醒: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  比如饮食要少油少盐、均衡营养、坚持每天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三、定期检查,自我监测  如果是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坚持服药,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一旦出现了头晕、胸闷、胸痛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千万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四、营养均衡、合理分配  长期无节制的过食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阳热蓄积,滋生高脂血症,容易产生代谢性疾病,并发一些外科疾病。  五、科学运动    要保持气血流通,身体就必须经常“动”。“动”—活动、劳动、运动。  “动”的要领—“不妄作劳”“形劳而不倦”。意思是“动”不可超过常度,形体动而不至于疲劳。孙思邈说要“动而中节”。意思是说要科学运动,适可而止。另外,运动贵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急功近利。  最好的运动方式—坚持走路。达·芬奇说:“脚是世间最伟大的工程设计。”有人说,脚承载了整个人体,所以是“人体之根”“连系全身的脏腑经络”。脚的功能又常与心的功能相联系,有人说脚是“第二心脏”。可是现代人常以车代步,致使脚的功能日渐退化,以致影响了全身脏腑气血的功能。其实,坚持走路是最科学、最先进、最廉价的锻炼方法。它可以流通气血;舒展筋骨,防止骨质疏松;改善心肺功能;按摩肠胃,增加食欲,治疗便秘;消耗能量,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  六、心态调节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消。”所以,心态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外界因素与自身特点不断调整生活习惯、心态、精神,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状态。  那么,该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  第一,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调控人生的欲望。  第二,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三,热爱生活,自得其乐—保持良好的心境。  第四,品味人生,以苦为乐—学会积极的认知。    人不必刻意地去追求长寿,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要能做到从容、淡定、坦然地面对生活,品味人生,乐天知命,以平常之心生活在真实的生命过程之中,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那么你必将拥有和谐的人生,健康长寿就悄然地不期而临了。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阅读(9836)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8746)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播放(29427)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播放(43565)
│安徽省立医院
阅读(2152)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播放(4526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2277)
│芜湖市中医医院
阅读(4250)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
阅读(6836)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7806)
│上海长征医院
阅读(257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493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748号
沪ICP备号-4 Copyright (C)2016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输液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