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幸福中《离幸福很近》第十二课,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幸福,第二题,明白这些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下载积分:1688
内容提示: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41|
上传日期: 19:47:1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68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关注微信公众号《让你重新认识佛教——对佛教徒的几点忠告》 法师辅导文字版
我的图书馆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对佛教徒的几点忠告》 法师辅导文字版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对佛教徒的几点忠告”法师辅导文字版 “重新认识佛教”什么意思?既然是重新认识佛教,那说明以前我们对佛教有很多误解的地方,为什么要学习这堂课?我们学习一下佛教方面的简单知识。一般来讲,世间人在实践、创业之前,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以此对前途有一种指导。同样,我们佛教徒在实修佛法、利益众生之前,也需要学习相关的道理,以遣除自己的谬误和疑惑。 五个误解误解一:佛教认为来世存在、业因果存在在世人看来全是迷信,信鬼神信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果报应,觉得佛教徒都被因果报应诅咒了,不学佛可以逍遥于法外,学了处处束缚;上师为了遣除众生的疑惑,开示了佛法的生命科学观,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误解二:佛法与科学相违背,信奉科学是真理的人来看,佛法就是迷信,其实不然,佛教与经济学、伦理学、环保、布施、物理学、心理学等的对话,在上师的开示里面,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佛法的生命科学观也能处处看到这点。从世俗显现的角度来看,科学和佛教不可能有重大冲突,相反有许多相合之处;另一方面,在实相领域中,科学和佛教不可能完全一致,证悟圣者以智慧见到的究竟真理是科学永远不能到达的彼岸。误解三:盲目的崇拜活佛,不经观察大量的钱财供养活佛的行为的非常迷信的,狂热的非理性的宗教徒,所以,对于这样的现象,上师开示了“初学者不应视师如佛”;误解四:佛教徒是消极厌世的、自私自利(丢掉家庭孩子老人出家,不管家人死活等)我们相信有来世,所以,不只是为今生今世活着,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 众所周知,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景德传灯录》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人世间最难舍的不是高官厚禄,金银珠玉,而是一个“情”字。如果不是童蒙出家,舍家室而入道山,那将更是一番考验。《国清百录》载:“昔闻齐高氏,见负炭兵形容憔悴,悯其辛苦,放令出家。唯一人乐去,齐主叹曰:‘人皆有妻子之爱,谁肯孤房独宿,瞪视四壁,自镔山林?’以此观之,出家难得。”虚云、弘一、倓虚三人都是中年出家,虚云出家时19岁,弘一39岁,倓虚出家时已43岁。且三人都已成家,夫妻和顺,家境优裕,面对信仰和红尘的艰难决择,三人又经历怎样的思想波荡呢?《影尘回忆录》···不过这一次走,和平素出门,心里确实两样滋味!觉得百端交集,万感杂投,有些酸楚凄凉的情绪,自念:先前因为父母在堂,自己没有三兄二弟,舍不得去出家。后来又为妻子受累,熏染了一些世俗习气,熏得挺厉害,仍然不得出家,所以心里很难过。又想:假如我现在死了,不也就能成了吗?这一次就算我得了个急症死去,借此机会去出家参学,然后再回来,度脱妻子,这有什么放不下呢?所以我在路上走着的时候,虽然很难过,而心里却作死想,以为是自己死后的灵魂在前行。继续地想: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刚会走,又没人教养他们。三四十年来东跑西奔,没有一点积蓄,全靠这个小药铺吃饭。我走了之后,药铺无人照管必定歇业,将来全家挨饿,流离失所,这怎么办呢?然而;又一想:天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许别人的眷属流离失所,就不许我的眷属流离失所吗?又想:假如我出了家之后,到各地去参方,在路上遇见了我的孩子正在讨饭,这时我管他不管呢?唉!天下讨饭的孩子太多了,许别人的孩子讨饭,就不许我的孩子讨饭吗?这件事也不足深虑!可是,我的女人,在我不言语一声去了之后,她领着五个孩子,生活上一定很为难。如果她要嫁给别人,这不是于我很难看吗?以后我听说;或者在一个村里遇见她,将作如何感想?唉!又一寻思,天下的女人改嫁的太多了,这是我出家,如果我早已死去,谁能保险她不改嫁呢?况且许别人的女人改嫁,就不许我的女人改嫁吗?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来生又要变成谁的女人呢?这事也不足挂在心上。如果真的为了妻子的事情,而连累了自己的一生;其实何止一生,恐怕生生世世的,永远沉沦下去了!这样,不但不能度脱妻子,同时也无法度脱自己。如果我现在能够毅然决然的出了家,潜心佛典,得到真实的修行,将来遇见她们,也劝他们念佛修行,了生脱死,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还有…………………唉!放下吧——放下吧!虽然是心里千头万绪,想这样想那样,这都是感情作用,也是熏染的一些世俗习气太深的缘故。架不住我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用理智来抑制它,结果也都放下了,觉得一无牵挂,万缘皆空。因此才决然走到了天津的清修院!于是,他领我进去,与清池和尚相见。我们见面之后,谈了些过去的事情,清池和尚又问我: “你这一次来做什么?” “我来要出家!”误解五:需要别人供养、不劳而获、没有为社会付出,反而需要居士供养,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如果说出家人不劳而获却是错了,只能说是社会的分工不同,布施有财法二施。在家人财施,出家人法施。就象社会分工一样,有人耕作,有人写作,您能说写作的人只是付出脑力,没有付出体力,他是不劳而获的蛀虫吗?或许您会说,他有付出脑力,也是工作的一种啊。出家人努力修行,以法语甘露教化众生、引领众生走出内心的种种痛苦,这也是工作的一种,您能否认吗?《杂阿含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一那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镵、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真实为真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隐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上师的开示里面就说了“信心是最好的财富”。还有很多很多对佛教的误解···在此不一一例举。 什么是佛教?上师:佛教,或者说佛法,实际上是佛陀照见万法真相之后,抉择并加以宣扬的。一般而言,“法”有十种涵义,如古籍中云:“法乃所知道,涅槃及意境,福德寿典籍,未来定境规。”而佛法中的“法”,则是指佛法的精要,正如佛经所言:“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佛教总纲。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句中,含摄了一切佛法,因为无一佛法不是断恶行善之法。也就是说,提倡不造恶业、行持善法,这即是佛教的本意。慈城罗珠堪布: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目录1、怎么样做一个居士?2、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3、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4、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5、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6、应当如何依止上师?7、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一、怎么样做一个居士?居士梵语gr!ha-pati,巴利语gaha-pati。音译迦罗越、伽罗越。意译长者、家主、家长。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种(梵vais/ya )之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经、律典籍中,常称吠舍种之富豪为居士,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经、长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品般若经卷一、放光般若经卷一等所载。而大智度论卷九十八等,则称居家有道之士为居士。佛教中之居士常与古来所称之长者混同,如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者即为佛教中之居士。如印度之维摩、贤护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萨,及我国梁代傅大士、北魏刘谦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今则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十诵律卷六、维摩经文疏卷九] 我们在家修行的居士,就像莲花种在污泥里面一样,我们不能离开社会和家庭,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既然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而且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还有自己的工作,当然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做一个好人,方方面面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家人也有人生的三大问题——学业的问题、职业的问题、婚姻的问题。这些都是一个人必然要,所以,什么都无所谓,一切执着统统放下,与出离心相违的法要舍弃,因此表现出来就是没有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动力,就不会积极地修行。这样一来,人家肯定会说佛教是消极的。因为你这也不做,那也不做,什么都不做;觉得这也没有意思,那也没有意思,什么都没有意思,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当然是消极的。大乘菩萨必须要有责任感,这是最关键的!如果看到众生的痛苦不生悲悯之情,看到佛菩萨的功德不起羡慕之心,没有任何责任感的话,就不是大乘菩萨。 比丘有三种,《戒轮续》中云:别解脱菩萨,持明之比丘。也就是别解脱比丘、菩萨比丘、持明比丘。别解脱戒的出离心菩提心摄持的出离心——不单单自己出离轮回,让与自己有缘的众生都出离轮回。大等净见解摄持的出离心 大乘菩萨视出离三界轮回及获得涅槃都是执着,都是两边,必须中道的生活,什么是中道的生活?太贫穷与太富有都是两边,太自卑与太傲慢都是两边,视家庭是火宅、妻子儿女是冤家、工作是火坑与视家庭特别美好、儿女都是有缘才相聚特别执着,工作就是花园等这两边都是执着,远离这两边便是中道。对于发心的菩萨来说,依靠菩提心的摄持一切都能转为道用。 因此对大乘居士菩萨而言,家庭责任、工作责任与修行责任分不开,家庭、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场,随时随地随处想到如何利益家人、同事?依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与家人、同事相处,饶益他们,让他们趣入佛法当中。 本堂课上师开示内容有:一、居士的责任有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修行责任;二、寺院责任有三:学习佛法、修行佛法、传播佛法;三、寺院住持应具足三种功德:1、人格贤善;2、具有智慧;3、利他心重。四、佛教徒应具备三种素质:1、信心;2、悲心;3、智慧。五、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三点:1、以弘法为主;2、以传基础法为主;3、以素食为主。六、依止上师应当注意的三点:1、细心观察;2、恒心依止;3、开心得法。 如《华严经.净行品》: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著。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妓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因此对大乘居士菩萨而言,家庭责任、工作责任与修行责任分不开,家庭、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场,随时随地随处想到如何利益家人、同事?依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与家人、同事相处,饶益他们,让他们趣入佛法当中。 学会的宗旨及核心就是闻思修佛法,而佛法的精髓是智悲,菩萨不但要断恶,还要尽量行持六度摄集善法,以四摄饶益众生 1、布施为了摄受的所化眷属,以布施财物来满足其心,令生欢喜。2、爱语摄受眷属后,以温和清净的语言宣说正法,使彼断除疑惑,不了知的让他了知,已了知的使令坚固,使他对正行修法产生信解。3、利行比喻喂养婴儿,饮食既不能太热也不能生冷,需要适合于婴儿的食品,同样道理,菩萨度化众生,不能仅以一法来满足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应根据各自的根器宣说相应的法,让他们依法修持。4、同事为了让众生通达佛法及修行善法,自己也应当与众生一样地修学。否则,自己若不做让他做,他会因种种理由不肯做。先应为有情义利,不离利他意乐,调伏自己行其加行。 l 依靠四摄法摄受眷属令修善行,须先使其欢喜,若施以资财饶益有情,可令他欢喜。既欢喜已,令修道时,先须使他了知如何修行。这样,由爱语宣说正法,遣除他的无知,断除他的疑惑,使他正确受持法义。既然了知法义,由利行劝导令修善行。若自不修,如何教他?自若实行,与他同事,使他信受,便思维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使我获得安乐。这样,先前未修行的人就开始修行,已经修行的,可令修行坚固不退,因此,需要同事。l 或者,由四种作业来决定四摄。以布施使他成为闻法的法器,让他对法师生起欢喜;以爱语使他产生信解,对法义断除疑惑;以利行使他依教奉行;以同事使他修行不退,长期住于修行之中。l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菩萨所摄成熟众生相续的方便法均归纳在四摄当中。u如《经观庄严论》云:“四摄于三世,恒时摄众生,成就众生道,非余唯四摄。”此四摄体,世尊于余处说二摄,即财摄与法摄。四摄归纳于二摄当中,布施归于财摄,爱语、利行、同事归于法摄之中。u如《经观庄严论》云:“四体说二摄,财摄及法摄,财一法有三,次第摄四摄。”u无著菩萨于《经观庄严论》云:“由诸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诸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 1、家庭责任不管:对父母、爱人、子女,统统都不管了,每天只是在念经、学法,任凭家人怎样抱怨,自己也是如如不动。就算他们过生日庆祝,也不愿意去随顺,这就比较极端了。逃避:还有些居士,对家庭生起了厌烦心,就特别想出家。但你若不具足出离心,只是逃避的话,出了家以后,过不了多久,可能又会想还俗的。虽然有些重大问题上,你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平时要尽量把握时间学佛,但也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家人。否则,很多家庭不和的话,对整个佛教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居士,理应先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平时多体谅他们的情绪,多照顾他们的感受。毕竟他们也是众生,而且与你因缘深厚。 2、工作责任学佛没必要放弃工作。你在工作的同时,若对领导、同事、下属,以慈悲菩提心来对待,也是一种弘法利生。即便他们暂时不信佛,但你有智慧、有能力、有善巧的话,也能让他们的心慢慢转向佛法。 3、修行责任作为希求解脱的修行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责任:修行佛法不能间断!不能天天吃喝玩乐、挥霍人生,否则,你的解脱慧命便断送了。 居士如果有这些责任能不能出家?是否意味着今生无缘出家?现在有些居士时常被是否出家的问题所困扰,其实,虽然出家比在家具有不可比拟的功德,从各方面来说都比较好,但出家毕竟是一个牵涉面很多、需要付出极大勇气的长远打算,要付诸实施也有一定难度。如果有坚定的出离心、菩提心。而且家里的孩子、老人都能安顿好,令他们未来的生活无忧是可以的。如果暂时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出家,或者更多是逃避生活的责任,是不能出家的,出家不能为逃避债务等困难而出家,就尽量在刚才所说的四条或者五条根本戒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并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修行人,这在末法时期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古往今来的在家人,特别是藏地的在家人中,也涌现过很多超群出众的成就者。我们也亲眼见过一些并不具备超常智慧,在平时也没有守持很多戒律、修持太多禅定,只是因为值遇了一位伟大的上师,适当地修持了无上大圆满的人,在临终之时,却出人意料地显示出有异于常人的非凡表现。这种情形,就像释迦佛在世时,每天会有数不胜数的人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一样。在如今的藏地,修行人获得成就的标志、现象也比比皆是,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异了。这就是藏密,特别是大圆满的功德。 l 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出离心,出了家————父母没人养,孩子也抛弃了,到头来又因为出家的发心不对,自己没有任何收获,这样对自他都不利。l 一开始特别精进,把工作、家庭都舍弃了,可是没过多久,遇到各种挫折、家人哭闹,————马上又缴械投降了,随他们彻底地滚入红尘。 如此堕入两边都不可取。学佛是一件重要且长远的大事,每日合理安排时间才是关键所在。若能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将闻思修行进行到底。 二、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寺庙】:谓佛寺。如《晋书·佛图澄传》说:“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竞相出家。”印度的佛寺原有两种:一种名僧伽蓝摩(sangharama),略称伽蓝,指出家人共修行的园林、道场。另一种名阿兰若(aranya)意为空闲处,系统一人或两三人隐居修处的简陋处。中国汉地建佛寺,始于汉末洛阳的白马寺。“寺”原为古代官舍、衙署之称。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至洛阳,舍于鸿胪寺,后因以称第一座佛寺为“白马寺”。至于“庙”,原为宗庙,系祭祀先祖神位的场所,后亦用于称佛寺。如巴金《砂丁》:“前面远远地有一座高大的庙宇。”在宋代,大的称为“寺”,小的称为“院”。到近代,又分为两类:大的称为“十方丛林”,小的称为“子孙庙”、“小庙”。俗语中一般把“寺”和“庙”连称为“寺庙”,也称为“寺院”。如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徒步走到那里,在寺院听一整夜的佛号,她们也跟着念。”(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归纳起来,就是教法与证法——教法是学习经律论三藏,证法是修持戒定慧三学。寺院存在的最根本的职责是什么?就是:1. 学习佛法2. 修行佛法3. 传播佛法希望汉地的很多寺院、居士团体,今后也能广弘佛法,在不同的场合中,让大家了解佛陀的教义。 对此各个寺院都应具足,不能将佛法只停留在烧香拜佛的层面 《俱舍论》: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佛陀之妙法有两种,即教法与证法,其中受持教法者唯是讲经说法,受持证法者唯一是修行。如果想要受持、弘扬佛法,首先应该认定何为佛法?如何弘扬佛法?世亲论师告诉我们,所谓的佛法有两种,即教法与证法,教法即经律论三藏,证法即戒定慧三学或三十七菩提分法。受持教法者唯一是讲经说法,其他注释中说听受者也是受持教法者;持证法者即将佛陀之教法于相续中数数修习。华智仁波切在一个教言中说:若通达四句偈颂的意义即是受持教法,一刹那间生起信心即属于证法。那发放布施等是否属于弘扬佛法呢?虽然从某一角度来说是弘扬佛法,但真正的弘扬佛法并非如此,如果将释迦牟尼佛的精神真正传递到其他众生的相续中,这才是真正的续佛慧命。有些注释中说:布施、随喜、造顺缘均属于教法与证法的范畴,但并非真正的佛法。一般来说,盖经堂等属于一种善举,可以说是弘扬佛法的顺缘,但并非真正的弘扬佛法。颂词中有两个“唯”字,格鲁派有些论师以及《俱舍论大疏》中说:以唯字代表一种肯定的语言,也就是说只有讲经说法和真实修行才是真正弘扬佛法者,其他人并非是真正弘扬佛法。教法与证法是否住世,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世亲论师说,若任何一个道场具足闻思佛法与实地修行者,则说明持教大德已经住世,否则,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并未真正住世。《自释》中说:“有能受持及正说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间。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证法便住世间,故随三人住世时量。”这一教证非常重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听受佛法者、讲说经教者以及依教修行者住世,就说明佛法已经住世。此偈颂非常重要,现在有很多人不了知何为佛法,也不了知何为弘扬佛法与行持佛法,这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佛教在某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遭受到了一些损害,这样一来,诸位高僧大德,有的已经离境,有的已经离开人世,由于没有对佛法的讲闻,致使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了知何为佛法。现在有很多人整天都是念经、为别人超度、敲锣打鼓,修寺院、烧香、拜菩萨、接待游客、卖门票,但这些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大家应该以智慧分析。上师法王如意宝一生中唯一重视的就是讲经说法,他从十几岁到最后圆寂,除讲经说法以外再没有重视过其他任何事情,这充分说明了法王如意宝对佛法的重视以及巨大贡献。作为后学者,我们也应该从内心发愿:生生世世弘扬、受持佛法。如果有机会、有能力的话,应该弘扬佛法、讲经说法,这个相当重要。如果没有讲经说法的机会和能力,那最好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识面前终身听受佛法,这也属于弘扬佛法,而且这样做的利益非常大,为什么呢?即使世间的学问也需要老师传授,需要有人来听闻,否则不会通达很多道理。佛法的教义是博大精深的,若没有在善知识面前听闻,很难在相续中生起真正的定解,这样一来,就更不要说弘扬佛法了。现在佛法处于非常衰败的时期,虽然有些寺院名相上也在讲经说法,但很多高僧大德都忙于世间八法,根本没有学习和弘扬佛法的机会。年轻僧人们能学习佛法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机会在佛学院中学习,但世间各种各样学问的风气却相当浓厚,而真正佛法的教义,如中观、俱舍等已经成为了辅助课程。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确实应该发起猛厉精进,遣除一切傲慢心而努力闻思修行,使自相续生起佛法的智慧,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很多人说:学习佛法就是为了成佛。实际上,作为大乘佛教徒来讲,成佛也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才是最究竟的目的,由于成佛之后可以于无勤之中最究竟的利益众生,因此很多修行人先希求成佛,但这也仅仅是利益众生的一种途径。 三、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住持】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后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职。略称住职。本称维那、寺主,宋代以后之禅林广用住持之职名。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禅林宝训卷四(大四八·一○三四下):‘住持之体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义,四礼法。’同书又谓(大四八·一○三七下):‘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惧、无事莫寻、是非莫辨;住持人达此三事,则不被外物所惑矣!’[大乘义章卷十、祖庭事苑卷八、法苑珠林卷三十、释氏要览卷下] 1、人格贤善:具足人格,指心很善良、人很正直,这样才不会做很多坏事。若从出家人的角度讲,则是指戒律清净、品行稳重。 云何人品为贤善,心地善良谄诳少,温良虑远性稳重,量大识广唯此是。在这里法王讲到了人品贤善的八项要求:一、心善(他都知道怎么发自内心的用善心去帮助别人,他愿意把好的给他人,自己吃亏;他是以他人的安乐而欢喜,以他人受痛苦而难过……这样的根性很契合大乘道。);二、少谄(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三、少诳(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谄诳”,就是在名利心的驱使下,由愚痴和贪心相结合,造成的心理扭曲。四、温良(“温良”,就是对待人的态度要好,不论跟什么人相处,既不要冷若冰霜,也不要热情似火。太冷了,别人会感觉不好接触,距离就很远,心和心没办法沟通;太热了,有意的热情也是过分的负担。如果有温良的品行,人家接触起来会很舒服,会感觉很温暖,有一种依靠。温良也是一种中道,很自然、不过分,在哪里都能和别人相处得来。别人也感觉到和你在一起很合适,这样关系也会长久。);五、虑远(看问题非常远,不只是考虑眼前的蝇头小利。眼光很远的人,就不是看小事了,就跟天空中的雄鹰,视野非常之远,所以能展翅高飞。一个心无远虑的人,他只考虑今生现实的利益,根本不会想到后世、解脱、成佛;而今生,也只是想到眼前短短的这几年;在这几年中,也只是想自己的吃穿享受的五欲问题。);六、稳重(我们的心有一种把持的力量,能完全控制好身口意。意稳重就是要好好管理你的心,不要对贪嗔痴的境,多起念。身不稳重的表现:上网、逛街、搞一些聚会庆宴活动、跑道场、节假日说是朝山,其实就是旅游。看看我们学院道友,到冬天假期时,下山的人有多少,一看就明白。也许有些人会说:我身体不好、家里有事、要办身份证……作为修道人,身体都定不下来,心能安住在法上吗?)七、量大(心量很大,能够包容、不计较。量小的人就以自己的主意为主,想让其他东西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就容不得人、容不得事,常常会生烦恼。量小就局限在一个地方,一旦不符合他的意思,就会生很大的嗔心,所以无法包容人。就像一个器皿,量很小,它包容的就小,最后成就也小;量很大,包容就大,心就很大,福德也大,事业也大。所以,心量的大小决定成就的大小,决定人生境界的大小。);八、识广(见识面要很宽广。我们在什么事情上不能通达,就是在那里愚痴,做起来就会有障碍。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拓宽自己的见识面,这样方方面面才能圆通。比如同样两个人,一个人见识面广,心境开阔,处理事情就很灵活,对未来的设想也很远大。见识小的人,通常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 2、具有智慧住持或负责人一定要具足智慧,不然,做什么事很容易搞错。寺院里最主要的负责人,无论是活佛、堪布、上师,应由具备综合素质、尤其是佛教水平高的人担任。因为现在很多佛教徒是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团体中,如果由一个非知识分子来管理,什么智慧都没有,那很多人会不服。智慧无垢——修学的目标是获得无垢智慧“智慧”,是指无误地抉择诸法实相的心。“垢”,是障蔽智慧开显的垢染。云何智慧得无垢,日日于真教授处,履行闻思修精进,以此速当得菩提。这个教言的第三个要点是获得无垢智慧。实现它的途径是每天对于真实教授处的教法,履行听闻、思维、修习这三大法行的精进。以获得无垢智慧的缘故,能速证菩提果位。我们现在对于万法的真相,比如对无常、对苦、对无我等有很多的无知、邪知和疑惑,进一步说就是心里有种种颠倒的执著,有人我执、法我执,这些全是垢染。如果由精进的闻思获得了定解,就会消除心里对法义无知、邪知和疑惑的垢染;再通过实修,进一步消灭以人我执和法我执引起的杂染心,这就是“无垢”。也就是通过闻思修三大法行,逐渐断除心上的各种垢染,而获得智慧。 3、利他心重就算是一家的家长,至少也要对家人负责,同样,佛教团体中的负责人若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更不关心自己以外的其他群体,那如何体现佛教的大慈大悲、普利群生?作为负责人不能自己安享众生对我们的恭敬,而是“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它。” 《白莲花传》:又久远之前,印度鹿野苑一河边,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野兽之王,它腹部呈现白色,背部皮毛又为黑色,非常美丽庄严,兽王恒以慈心保护野兽。与此兽王肤色基本相同,另有一兽王名为天施者也统领着另一群野兽。梵施国王有次与眷属一同前往森林中打猎,众人看见群兽后便各个手执兵器欲将之全部猎杀。兽王则从容走到手执弓箭之国王面前说道:“大国王,你今日将如此众多之野兽同时尽数杀死,恐怕利益并不大。不如我每日供养你一只野兽,你看如何?”梵施王答应了兽王所提建议:“如你真能履行诺言倒也不妨日日送来,否则我定要将你们统统杀死。”根据兽王所作承诺,梵施王率众归国。兽王则集中起全部野兽后说道:“为避免所有野兽同时被杀,我和天施商量后决定每日为国王送去一只野兽。”按两位兽王吩咐,接下来每天便有一名野兽被送往国王处。后轮到一母兽时,不巧它正怀有身孕,而当天恰好又逢到它应被送往屠宰场。母兽便请求天施道:“我腹中小兽明日即将降生,能否容我生下它后再死?我怎能忍心让它与我一道葬身屠宰场?”天施回绝说:“明日就是你大限之时,谁会替你前去?我实在无法安排。”眼见天施不同意,母兽便去找大悲野兽王请求说:“我命该绝,但我想生下孩子后再死,我欲用舌舔舐其身、以乳汁喂养它,待把它交与我妹妹后,我定主动赴死。为保护我腹中胎儿,我今日能否不去国王那里?”兽王见它对子甚怜,不觉对它生出强烈悲心,它安慰母兽道:“你好好看护自己孩子,长期享受安乐生活去吧,我来代你赴死。”为获无上菩提,兽王一边安慰母兽,一边发下替它牺牲之大愿。当兽王动身前往国王那里时,众野兽皆以痛苦心情依依惜别。兽王告诉它们说:“你们不要跟我前来。”然后又向它们宣说佛法,随即便独自前往梵施王处。众野兽一直目送它直至再也寻觅不着踪影,大家都如与父亲分别一样伤心难过。当兽王来至满地血污、骨架四散之屠夫所居地时,屠夫们并未立即杀害它,他们将它带到国王跟前。国王惊讶不已:“你拥有如此多之野兽,为何还要亲自前来?”兽王便将原委详细告之,国王惭愧感叹道:“你真正是利益众生之大士夫,我等才似真正旁生一般。”国王对它赞不绝口,又让它坐于宝座上,兽王则趁机向众人宣讲佛法,国王非常满意。从此之后,国王也施予其它野兽无畏布施,并不欲令其返回继续当兽王。兽王则说道:“山中野兽无依无靠,它们痛苦非常,我一定要回去。”梵施王马上开许。而当兽王回至山林中时,所有野兽均欢喜迎接。母兽最终顺利产下小仔,大家皆欢喜问讯,兽王则将两兽群都保护起来。对大尊者代受别人痛苦时之安忍精神,我们理应生敬。 四、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1、信心如果没有信心,诚如佛经中所说,就像种子被烧焦而不会发芽一样,善法的功德苗芽是不会产生的。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复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又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而起希望之欲。 2、悲心悲心非常重要,没有它,菩提心就不可能产生;没有菩提心的话,那大乘佛子肯定算不上。悲心是拔苦之心 3、智慧佛教徒必须要有智慧,否则,就是一个盲目的群体,以后也做不了什么事情。慧者,于所观境,简别抉择,而为体性。断疑而为业用。对于弘扬佛法,每个佛教徒应齐心合力,不要分你的上师、我的上师,你的宗派、我的宗派……大家都是佛陀的弟子,都在学习佛陀的慈悲和智慧,这才是最根本的。 现在也有些佛教徒,对佛教道理不太懂。如何表现?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乃至对皈依的共同学处与不共学处,大家不懂。红黄法衣的五种功德:1)所有着红黄法衣但已违犯根本戒、持烦恼见、于三宝起邪见、毁坏三宝之四众弟子,若能刹那间生起心中有佛之念头,我如舍弃任何一众,使之于三乘法中不得菩提果位,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如来,愿我不得成佛。2)众生若见我得菩提后身着红黄法衣接受人天众生供养,他们自己亦于颈上披搭片刻,则愿此等众生终能于三乘法中得不退转果位。3)任一众生,乃至饮食贫穷、穷困夜叉、阎罗众生,身着仅四寸之红黄法衣,皆愿他们暂时能圆满一切饮食,最终则实现一切愿望。4)天人夜叉等众互相憎恨、争斗不休,此等众生若能忆念我红黄法衣,则愿他们相互间生起慈悲心,无有仇怨,心皆得调伏、调柔。5)任一众生于战场上作战,若能保护、供养、恭敬,或自身携有红黄法衣一片,则愿此众生恒能得胜,不受任何损害、迷乱,且能从战斗中获解脱。若我红黄法衣不具上述五种功德,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如来,愿我不能广做一切如来事业,所了知之一切法尽皆忘失,亦不能胜伏外道。 五、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1、以弘法为主上师们去汉地,最好不要化缘,或者做其他很多事情,否则对佛教是有害的。作为上师,还是应尽量给弟子传法、皈依、灌顶、念传承,以弘法为主。寺院里只是卖门票、搞旅游,做佛事必须交多少钱,不交钱就不给念经……如此恶习流传下去,寺院只会沦为工商局、旅游局、开发商重视的一个景点,除此之外,根本体现不出佛教的特色。 化缘为主等是否如理?1)如果为了众生:孤儿、老人、穷大学生等以利益众生为主可以,因为佛经讲到有七种福德:供养方面:供养①经堂②殿堂③坐垫④生活资具。布施方面:布施护理⑤病人者⑥病人⑦处于恶劣环境者。遇到这些对境的人会产生实生福德。《金钱到底值多少钱?》钱本性非善非恶,看你如何使用?如果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令居士培植更多的福报,增上资粮,从而解脱,那么非常殊胜的对境可以让居士共同参与布施。 2)如果为了自己吃好点、穿好点、享用舒服点,佛陀是呵责的。在《沙弥十戒》里面就要求:不捉持金银财宝,除非为上师三宝事。而且佛陀制定这条戒律当时,唯一没有远离在家人制戒,当时珠髻大臣在场,其目的就是让居士知道,出家人是不能捉持金银财宝。 佛制出家人不捉持金银财宝戒的意义:出家人以修道为本,对于世间的财宝,不应系之于怀,因为道法和世财,两者不可兼得。古云:要道不要财,要财不了道。故出家之人欲得道利,须放下对世间财利的贪著与系念。世俗中高风亮节之士,皆视钱宝如尘土。俗士尚且不贪钱财,更何况心存出离的出家人,欲期求成就道业之人,如何反倒不如?而今,出家人动辄蓄世财,这种行为严重损坏出家人的出世法仪,有违出家人少欲知足的本志。 如来本不在俗人前制戒,但唯此一戒,是当著珠髻大丞的面而制。体究佛制戒的意义,无非是让俗人了知,出家人是不捉蓄钱宝的,同时也为了使出家修道之人熄灭对世财的贪著和由此而引起的纷争、斗乱,这样才能与道相应,成就僧格,兴隆三宝,使俗人生信敬之心,令他们皈依三宝,好乐佛法。如果出家人心不在道,不奉行佛的教法,则会自陷坑井,损坏道器。即如自挖陷阱,终究自陷其中。人是受道之器,理应珍惜此人身,切莫因贪著世财而白白丧失此身的修道良机。贪蓄钱宝,危害极大。因此,佛制此戒,不许出家人蓄钱宝。 2、以传基础法为主对很多人来说,一点加行都不修,就拼命高攀大法,以为这是通往解脱的捷径,这是很大的一种误区。你没有基础的话,就算得到一个大法,暂时似乎有点境界,但过了几年,你会发现它对自己利益不大。就像一个摩天大楼,根本没有打地基,也没有一步一步地修,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要么过一段时间就倒了,要么只能变成“烂尾工程”,停在那里修不上去。 3、以素食为主藏地大德去汉地弘法时,尤其在大众面前,最好是以素食为主,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西藏的修行人中为什么有人吃肉呢?这并非经典开许,而是另有其因。西藏高原上大多数地方都不适合生长蔬菜和大米。即使在可以生长的地方,其产量也很少。加以交通不方便,和外界的接触相当少。特别在牧区,如果不吃肉就只有糌粑,没有太多选择。以前,牧区受限于交通不便的限制,几乎无法和其他地方联系,即使西藏内部,相互间的往来也比较少。例如,青海的有些牧区和农区之间,相隔几百公里,相互往来只能凭借马和耗牛,路途十分艰险,想平安返回都无法保证。所以,在很多牧区只有吃肉,这是环境决定的。虽然在大乘经典中严格要求素食,西藏的修行者也知道肉食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教义、是不对的,可是他们却因环境因素而不能吃素,所以只有吃三净肉,但绝不吃非三净肉。现在有些弟子对上师极有信心,一见到上师,就劝上师吃肉:“这个动物太可怜了!您应该把它吃掉,以此结上善 缘,才能给它超度了。”对于这种说法,曾经在青海的佛教研讨会上,我听到一 个法师是这样驳斥的:“结缘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吃它的肉, 只是舌根跟它结缘。其实六根30中除了舌根,还有其他五根, 为什么你不能用眼睛看一看它,用鼻子闻一闻它,用手摸一 摸它,难道非要吃它不可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六、应当如何依止上师?1、细心观察在依止之前,最初一定要细心观察,不要遇到一个上师,就匆匆忙忙去依止。 如果他是汉地某个寺院的,可以打电话去问问有没有这个人;如果他是藏地来的,就想办法打听一下他到底是什么身份,智慧、人格、戒律怎么样……否则,光说他是一个活佛,前世是什么什么,这样可能不太保险。 密宗观察上师有三个步骤: 第一是在远处向他周围比较了解他的人打听,这位上师戒律清不清净,有没有慈悲心、禅定以及智慧等等,这是初步的观察方法;第二是到他附近,亲自考察他的所有行动;第三是通过直接接触,也就是跟他一起住、一起走、一起做事情,以这种方式来进行仔细观察。在这些过程当中,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并认为密宗对上师的要求他都具备了,最后才可以依止,才能视其为根本上师。这样的上师需要终身依止,时刻跟随其后,尊听教言,依教奉行,就像密勒日巴依止上师的感人事迹一样。要听闻密法,就应该这样做。 2、恒心依止依止的时候要有恒心,不是一两天感觉好就依止,感觉不好了就舍弃,而一定要像前辈大德那样,长期地依止上师。 如何才算依止上师?所谓的依止,并不是给上师当侍者,给上师开车、做饭,这个不一定是依止。真正的依止,是用佛法来依止,要学习上师所传的法。上师并非以想象安立,只要以依止之心,于其前得一句以上的法,均为自己的上师。藏地著名的阿旺彭措格西,于《菩提道次第笔录》中云:“是上师与非上师,界限并非以想象而定,而是自己以想依止之心,于其前听受一句以上的法,均安立为上师。”佛经云:“闻受一偈法,若不思为师,转世百次狗,复为疥疮者。”噶当派的祖师大德们也发人深省地教诲后人:若不恭敬上师,精通三藏也无利。 3、开心得法若想获得真实的境界,一定要遵循上师的教诲,以自己的智慧和精进来修持。现在也有很多居士,通过长时间学习佛法,知道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自己多年来,该忏悔的也忏悔了,该修行的也修行了,尽管不一定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堕恶趣。这就是真正依止上师的结果。 依止上师是为了什么?依止上师到了最后,并不是让上师笑一笑,表扬自己几句就够了,而必须令自己的内心得到利益。如果你境界高一点,则可获得生死无畏的把握。如同法王如意宝在一首道歌中所唱:“我活着也很欢喜,可以成就弘法利生的大业;死了也很快乐,决定能往生清净刹土。在这个轮回中,无论遭遇痛苦或快乐,不管是什么样的业感现前,我都远离了希望与担忧。”真正的大成就者,可以从佛法中得到无法言喻的欢喜,不像我们,在生活中时而快乐、时而痛苦,患得患失的情绪。此起彼伏。究竟的大乐超越了这一切苦乐,自己也有种生死自在的洒脱。就像米拉日巴、智悲光尊者、六祖,他们在依止上师后,最终得到了无比的大乐,这种境界用语言无法描述。 如何依止上师获得佛法利益?依教奉行!《普贤行愿品》里说:“所有益我善知识,……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让善知识常生欢喜心的因就是依教奉行,这个依教奉行就是按上师的教导殷重地奉行。这不是在外面寻求什么亲密,而是心里遵照上师的教导去做,这样三世诸佛都会对你生欢喜心,都愿意摄受你,所以生生世世都能不离佛,生生世世不离开三世诸佛的代表——大恩上师。所以,先是要有一种尊重上师教言的心,其次是要按照教言真正奉行,这就是亲近上师最重要的途径;也是能直接得到上师摄受和加持的途径;从此就成了三世诸佛所护念、摄受的好弟子,成了和上师心心相应、不分开的亲密法友。假如自己不去修, 纵然上师再好,也很难得到什么成就,就像提婆达多、善星 比丘一样。所以,若想获得真实的境界,一定要遵循上师的 教诲,以自己的智慧和精进来修持。 七、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1、无偏悲心弘扬佛法的时候,不能偏于特定的国家、民族、地域、家庭,而要对所有的生命,人类也好、动物也好,全部一视同仁。任何一个生命若遭受痛苦,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解除他的苦楚,这种发心叫做无偏大悲。 2、无私奉献大乘佛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有了这样的心,才能真正修成菩提心。否则,在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染污的。哪怕你在路上扶一个老人,也不是为了来世得到好报,或者今生他给你回报什么,不能图这些,而要完全做到忘我。若能如此,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就算别人对你抱怨、误解,甚至有各种危害,你也会一笑置之,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3、无畏精神在家居士,应该为了利益众生,尽量牺牲自我、奉献一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会受到别人攻击、非议、误解,甚至出现无法预料的障碍,但只要想想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是怎样舍己利他的,就会有一种勇气,然后以无畏的精神投入弘法利生中去。 思考:1、通过学习这堂课及前面10课的内容,消除了你对佛教的哪些误解?你以前是怎么认为的?假如你身边也有人跟你过去一样,你打算怎么帮助他? 2、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必要性?3、当今时代,居士有哪些责任?为什么?这些责任与弘扬佛法、住持佛法、修行佛法、传播佛法相关吗?4、居士也是希求解脱者,因此修行责任与家庭责任、工作责任是否相违?5、寺院存在的根本职责为何是这三大职责?佛法兴盛的标志是什么?6、作为学会的负责人应该具备哪些功德?这些功德中最重要与最根本是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公案说明如何具有利他心?7、如何做好一名佛教徒?佛教徒的见解行为对当今时代的佛法有何影响?8、藏地大德去汉地弘法应该做哪些事?居士明白此理之后,有什么必要性?9、如何才算真正的依止了上师?依止上师是否需要仪轨?10、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11、如何观察上师?观察上师是否对上师的不敬?为什么我们会盲目的依止上师?12、如何依止上师才能获得佛法利益?13、请结合居士、寺院、佛教徒、上师等该做的职责说明佛教的本质,还原佛教的本面。上师所开示居士等21种所为与重新认识佛教有何关系?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十二因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