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自2016年以来,M1的净利润增长率率超过了M2的净利润增长率率,M2净利润增长率率一直走低,而M1净利润增长率率相对较高?

对于经济不是很懂,最近常看到m1和m2,有没大牛能够比较形象的说明两者含义,以及对于经济的意义,谢谢。    对于经济不是很懂,最近常看到m1和m2,有没大牛能够比较形象的说明两者对于经济的意义,谢谢..    对于经济不是很懂,最近常看到m1和m2,有没大牛能够比较形象的说明两者对于经济的意义,谢谢    对于经济不是很懂,最近常看到m1和m2,有没大牛能够比较形象的说明两者对于经济的意义,谢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货币供求量走势与宏观经济及股市衍化趋势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在我国,按流动性标准又将其划分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狭义货币是指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所有企业活期存款,在经济学中用M1表示。广义货币是指M1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用M2表示。货币银行学理论认为,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M2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本文拟初步探讨M1、M2的走势与宏观经济及股市衍化趋势的关系。   一、M1增幅是经济走势的晴雨表   人们一般认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其逻辑推演是经济好,则企业效益好,上市公司分红多,股市的回报率提升,因此在投资者的追捧下股市会上涨,反之亦然。但是,这只是有失偏颇的概念性理解。按照晴雨表的说法,是没有办法解释年期间中国经济持续萎缩而股市持续兴旺,也无法解释07-08年间经济轻微下滑而股市暴跌70%等“怪状”的。同样现象也出现在美国:年的15年间,美国GDP从7000亿美元增长到3万亿美元,而道琼斯指数却始终没有越过1000点。  从历史的数据看,将M1称为经济的晴雨表或许更加贴切。
  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在01-04年的走势与经济走势相背离,而M1增速(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商业银行的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长率)与名义GDP(未剔除物价增长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却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证券市场开设的首要宗旨是为国企脱困,而并非是实现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因此经济增长并不会带来投资者回报的显著提升;第二,在流通领域现金数量(M0)相对稳定的前提下,M1的波动情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资金宽裕程度。即如果企业资金充沛,大量资金结余在银行的活期账户,M1快速增加,说明经济情况向好。反之,如果企业资金紧张,活期资金不足以至于要动用定期存款,M1增速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则经济情况比较糟糕。  以M1的视角来看,07年以来,M1增速最快的时间出现在07年6月-08年1月(参见图二),期间M1增速都大于20%。从08年2月起,M1增速快速下滑,到08年10月,该指标已经不到9%,且几乎就在同时,中国经济出现转折。但直到08年年中,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倒闭潮才使人们意识到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中国,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现在回头反思,如果能在年初就发现M1增速滑坡的现象,则可早一些预测经济走势并对经济调控政策作出调整。遗憾的是,紧缩性的金融政策到10月份才开始松绑,错失了避免经济大幅度下滑的最佳时机。   M1不仅与GDP有着直接的关联,其增幅也会提前反映CPI走势。因为M1直接反映企业景气状况,而物价又与企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闲置资金充裕、实业投资回报较高的情况下有扩大再生产的冲动。    图三、M1增幅与CPI涨幅之间的关系,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企业作为法人身份的经济单位,如果其盈利丰厚而导致资金宽裕,往往首先选择将盈余资金用于股东分红。只有在分红之余,企业仍有多余资金才会对外投资。这就意味着,在企业对外扩张的时候,企业股东个人需求已基本得到了满足。所以,企业资金充裕将使股东个人消费增加和企业生产扩张从而推高物价。M1是物价指数的先行指标,主要是基于对1993年以来十五年历史数据的考量。我们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发现M1增速与CPI涨幅提前12-20个月的数据的相关系数r值为0.74(r介于-1与1之间,其值与1越接近,说明两组数据相关性越强,r=0.74说明两组数据走势强相关)。也就是说,M1增速基本可以提前1年到1年半反映物价涨幅。   如果历史将重复出现的话,则可以做出如下推断:如果M1增速的低谷出现在月份,适当考虑递延效应,则可大致预测2009年的中期前后,中国将进入物价涨幅下行通道。   二、M1、M2增速变化趋势与股市指数走势的关系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数据,我们发现,M1与M2增速差值的变化与股市的走势有很大的关系。下图为01年至今M1、M2增速差值与同期上证指数的走势图。    图四、M1-M2差值与同期上证指数的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证券行情软件   从图四中可以看到,近7年来,上证指数随着M1与M2增速差值的见顶而达到峰值,反之,随着M1与M2增速差值下滑而步入底部。尤其在05年至07年这一波牛市中,M1、M2增速差值与上证指数呈高度相关(对历史数据的研究也发现自93年至07年,每当M1增速与M2增速差距超过负5个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而M1增速比M2增速高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会结束)。   从货币供应量定义来看,M2和M1的差异主要是M1不包括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因此,M2和M1趋势的衍化也是由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的“异动”引起的。企业和居民将更多的资金选择以定期的形式存进银行,可能是微观(企业和个人)的盈利能力下降(经济景气度下降,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循环中沉淀下来)或者货币供给量大量增加(实体经济不需要那么多的货币,于是多余的货币暂时沉淀下来)这两个因素引起的。   考察近7年来M1、M2增速(参见图五),我们可以推测2001年前后的M1增速超过M2是因为微观盈利能力下降,而07年出现的M1增速超过M2的现象则是因为货币供应大量增加(多年贸易顺差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因素造成)。显然,第二种情况下货币供应的变化对于股市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图五、近7年M1与M2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看,股市作为一个投资的场所,它的回报率应该不低于企业利润率才有存在的价值。对企业而言,如果扩大再生产的利润率与投资股市获得利润率相当,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资金会选择投资股市,而不会去投资实业扩大再生产,因为股市的流动性远好于实体经济。所以,如果股市具有了显著的投资价值,企业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会选择流动性较好的股市投资。而决定股市行情的是边际增量资金(即后续进入股市的资金量),当M2增速下降,M1增速上升时实际上就是定期存款正变为活期存款,反之活期存款变为定期存款。M1增速与M2增速差值上涨意味着边际资金供应量充足,股市将上涨。企业资金加速流入股市造成财富效应的过程中也必然带动居民储蓄资金进入股市共同推高指数,这样形成的的现象便是股市指数与M1、M2的差值呈高度正相关。   从M1、M2变化与股市走势的关系来看,朗咸平教授所言“中国制造业不景气导致的资金投入股市和楼市”,是很正确的。事实上,中国企业的资金一直游弋于实业和资本市场之间寻求最有效率的投资机会。这也是M1、M2走势和股市衍化趋势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根本原因。
  三、基于前述判断的对策   虽然宏观经济下行对A股市场的上行空间存在一定的压制,但经过几轮降息之后,资金成本已经非常低,在实体经济没有出现根本性转机之前,由于大幅降息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将可能促使部分在实体经济里无法找到合适机会的资金转而先进入股市,从而在未来形成新的一轮周期性行情。但是,我们不能仍以原来的M1、M2增速差值超过负5个点则股市见底的经验作为判断准则(截至08年11月,其差值已达到-8.1%),原因在于A股市场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后形成的大量“大小非”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这种流动性过剩,同时国内本轮经济下滑也主要是由于外部需求萎缩引起,而这些是在07年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但考虑到资金是A股市场的重要驱动因素,货币供应量变化趋势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如果M1增速出现连续三个月上涨,则可初步认为阶段性投资机会出现。倘若维持M1增速在08年11、12月出现份出现阶段性低谷的看法的话(需央行数据验证),另外考虑管理层货币政策的时间滞后性(任何经济政策都存在一定的时滞,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效果都需经历一段时间),那么在2009年第一季度至年中将出现一次阶段性投资机会,到时我们可以择机进入A股市场。   附: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居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上文是我在08年11月份写的,过去了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仅供你参考!我的QQ
  ml,就是 make love的缩写,即直译为“做爱”。粗鄙的说法,英文是“法克”中文是“交购”
  那么,m2大概是3P了
  很好的一篇文章。。。只是不有个小小问题请教,阁下是在哪里取得的这些数字啊?能交流下吗?
  MARK```````````````好文
  顶一个.
  抓之 技术文
  很好的  
  技术贴
  经济学是个好东西呢。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货币供应量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6年1月份M1M2增速数据令人振奋后市
  央行刚公布了2016年1月份M1、M2等金融数据,其中M1和M2增速数据令人感觉相当的乐观和振奋,特别是在1月股灾3.0和无厘头单边暴跌1个半多月、市场信心严重崩溃的情况下。2016年1月M2和M1增速分别达到14%和18.6%,我就不信大水漫灌丫经济和股市就总是没反应还继续向下暴跌,前几年M1只是稍微接近点M2的增速,还没有真的上穿,也没有持续性,股市都有那么强劲的反应,我就不信,这次M1增速已明显上穿M2增速4个月了,而且在12月稍微喘息站稳之后,1月又再次拉开了距离,咱老中这经济和股市竟然就会一点反应也没有!总之,我还是那个观点,天还是塌不下来滴(至少没有辣么快塌下来),2016年的后市根本就不应该像辣么多人忽悠的辣么悲观。见我做的跟踪图(为同图显示上证指数按百分之一比例尺缩小)。
  另外,央行今天还公布了2016年1月份的融资规模等数据:初步统计,2016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1.61万亿元和1.37万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1.0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727亿元,同比少增193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175亿元,同比多增134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552亿元,同比多增50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26亿元,同比少增62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547亿元,同比多267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69亿元,同比多943亿元。
  老实说,2016年1月份开年伊始就展开的持续暴跌和股灾3.0以及持续了一个半月多的股市单边下跌,是和增速M1持续上穿M2的股市历史表现和宏观经济意义完全背离的,但我坚持认为,M1增速持续上穿M2增速,这是有很具体和很实在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意义和背景的,股市(包括经济的)反应可能会滞后但不可能长期背离,不排除会有一个大惯性的滞后表现的,拭目以待吧。
央行刚公布的2016年1月份M1M2增速数据令人振奋后市不应过分悲观
  再增补一个2009年末以来的M2和M1月度增速数据表,大家可对照看其这几年行情的关系
M1与股市波动相关性较强,并有领先性。从近十五年M1同比增长率走势可以看出,M1增速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
  M1表示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基础货币和企业的活期存款,从M1增速与股市的关系可以看出,资金面对股市走势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M1增速的加快意味着企业资金的活跃,从长期来看,其与实体经济比较相关,但M1增速的周期波动又体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看M1增速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大约3-4年的周期,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我们将M1增速的周期分解开来看其与上证综指波动的关联性,可以发现在92-95年、96-97年、98-01年、05-08年都有极为明显的相关性,并且M1较股市可能提前几个月进入拐点。仅仅02-04年这一段时间M1增速与股市之间没有较为显著的波动关联。
  2009年M1增速或周期性见底,09年股市也将出现周期性拐点。目前M1增速加速回落,并进入到历史的波谷区域,如果按照历史3-4年周期来计算,这一轮M1增速的波动周期将可能在2009年见到底部拐点。从M1与股市的相关性看,M1的见底回升随后将可能伴随股市的回暖,因此2009年可能成为A股市场的拐点之年,随后市场和M1都将进入下一轮周期的运行。
  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
,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再看CPI,CPI一般滞后于股市。从CPI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应,CPI同样大约是3-4年的周期。此外,剔出PPI的影响后,本轮牛市期间CPI-PPI对股指有一定的领先性。
  综合CPI、M1和股市的波动特性,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大致的规律: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
的剪刀差向上攀升,股指同期也会向上,一旦剪刀差向下回落,股市同期也将出现回落。从1995年至今的统计,去掉几个极端情况,M1-M2的剪刀差大致在
-5到+5 之间波动。当剪刀差向下波动,达到-5
时表明股市离底不远,而当其向上波动,超过+5之后,表明股市离顶不远。截至今年8月底,M1-M2
从13附近持续回落到2.7,离-5的波段低位尚有很大的距离 。
此外,我们将国债收益率走势与上证指数走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债收益率也与股市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9年来M1的走势有明显的两个特点:
第一、波动范围一直在10%—20%之间波动。
第二、每个高点与高点之间的周期一般3年左右,低点与低点也是一样。
如果上述特点仍会持续的话,那么2010年可能是周期的高点。
再来看看它与上证指数的关系,图中第一个高点2000年7月,上证指数2000年7月达到2200点以后进入熊市。第二个高点2004年3月,上证指数从2004年3月见阶段高点后,从1700多点跌到2005年的998点。第三个高点2007年10月,上证指数2007年10月达历史高点6124点后进入熊市。
在低点方面,图中一共有三个低点,分别在2002年2月、2005年5月、2008年11月。上证指数的2002年2月左右达到阶段低点,但上涨幅度不是太大,2005年6月上证指数见到998点低点后进入一轮超级牛市,2008年11月上证指数见1664点后进入大幅反弹。
一、M0、M1、M2是什么?
中国现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 = 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 M1
)= 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 M2 )= M1
+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另外还有M3 =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 (Quasi-money),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二、M1、M2的意义
1、 M1是重要的流动性和经济活跃度指标。M1
增加,投资者信心增强,经济活跃度提高,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上涨;反之,M1减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下跌,因此,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具有经济晴雨表功能,并对货币变化具有放大效应。
2、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
3、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4、 M1与上证综指的相互影响关系中,文章《》认为:上证综指的变动作为原因引起的变动是占主导地位的,而M1的变动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则是次要的。
三、M1,M2以及M1,M2增速和股市,CPI三者之间的关系
M1与股市波动相关性较强,并有领先性。从近十五年M1同比增长率走势可以看出,M1增速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
从M1增速与股市的关系可以看出,资金面对股市走势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我们将M1增速的周期分解开来看其与上证综指波动的关联性,可以发现在92-95年、96-97年、98-01年、05-08年都有极为明显的相关性,并且M1较股市可能提前几个月进入拐点
。仅仅02-04年这一段时间M1增速与股市之间没有较为显著的波动关联。
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
,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CPI一般滞后于股市,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应,CPI
同样大约是3-4年的周期 。
综合CPI、M1和股市的波动特性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大致的规律 :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
的剪刀差向上攀升,股指同期也会向上,一旦剪刀差向下回落,股市同期也将出现回落。从1995年至今的统计,去掉几个极端情况,M1-M2的剪刀差大致在
-5到+5 之间波动。当剪刀差向下波动,达到-5
时表明股市离底不远,而当其向上波动,超过+5之后,表明股市离顶不远。
M1 M2同比增速、M1-M2增速差与上证综合指数走势图
案例 -----
某位券商研究员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当M1增速接近10%时投资深圳成指,增速超过20%时卖出,1996年至今年7月累计收益率达到惊人的9400%。
近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研究员的研究显示,在1996年至2009年7月这段时间内,如果以增速作为深圳成指的买卖标准,即“M1定买卖”,投资收益是非常惊人的。按照这个极其简单的投资模型,将近13年多投资深圳成指的累计收益大约为94倍。
  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简单又惊人的模型呢?该模型设计,当M1
增速接近于10%的时候买入,当超过20%的时候卖出,投资标的是深圳成指。
M0 数量(亿元)
M0 同比增长
M1 数量(亿元)
M1 同比增长
M2 数量(亿元)
M2 同比增长
2013年12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0月
2013年09月
2013年08月
2013年07月
2013年06月
2013年05月
2013年04月
2013年03月
2013年02月
2013年01月
2012年12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0月
2011年12月
2011年11月
2011年10月
2010年12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0月
2009年12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0月
2008年12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0月
2007年12月
2007年11月
2007年10月
2006年12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0月
2005年12月
2005年11月
2005年10月
超级宽松,2008年再现?
黄生.. 0:00
这里有上百万金融高净值粉丝,不关注金融,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本订阅号全为原创,作者黄生,喜投网董事长,北京大学毕业,六年商业银行、七年PE投资并购经验,中国知名投资人,货币专家,《钓鱼岛背后的货币博弈》作者。广告、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个人微信:hs600036,请说明合作来意。
请大家同时关注我另两个订阅号:黄生说、黄生看经济,因为这几个号会轮换着写,如果想不错过所写的任何一篇文章,最好三个号同时关注,谢谢!下面是今天的正文:
当2016年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2.51万亿,刷新了所有人的预测底线后,很多人都认为一场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到来,并为此高呼这是一次新的直追2008年的救市。
在日本实施超额存款准备金负利率,欧洲央行一再无底线量化宽松后,很多人希望看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进入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
然而,我认为,中国很难进入了一场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也根本不可能像2008年底那样启动超大规模的救市:
1、尽管2016年1月新增人民币信贷超过所有人的预测,创下史无前例的记录,但是1月份M2增长仅是14%,而2008年年底启动的大规模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使得2009年底M2增长达到28%,28%是一个极端疯狂的增长记录。
2、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是清理过剩产能,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得投资过剩,从而加剧产能进一步过剩,会使得接下来经济更加麻烦。有人说,货币的投向是有保有压,但是货币是流动的,不管怎样有保有压,最终一定是中国整体产能更加过剩,经济会更加糟糕。
3、美国、日本、欧洲的量化宽松救市政策的本质还是货币宽松,但是宽松的货币并没有拯救这些国家的经济,尤其是日本和欧洲,举步维艰,靠印钞从来都证明是失败的经济刺激政策,反而导致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一再爆发,全球金融市场一再动荡,中国如果加入宽松货币的俱乐部,只会导致中国经济发生危机。
4、美国、日本、欧洲都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什么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国慢的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没有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呢?就是因为宽松货币政策是经济发展到最后阶段,已经无法增长,为了避免危机才最后采取的政策。正如一个病人生病即将死亡,为了挽救这个病人,用了最后最极端的手段,妄图恢复心跳,已经顾不得任何后遗症了。很明显,中国还没有到这一步。
为什么中国根本不适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国内和国外一直有很多人呼吁中国进一步进行货币宽松、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呢?
1、一些既得利益阶层,为了自保。如一些垄断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以及股票被严重套牢的人,这些人希望货币宽松来拯救他们,因为他们需要钱来解套,或者挽救其僵尸经济活动。
2、一部分西方人士希望中国宽松货币政策,让中国经济提前进入黄昏,同时希望中国为全球经济危机买单。2008年中国已经为世界买过一次单,这次他们还希望再来一次。
3、一些政府人士也不希望在自己任上发生经济下滑,因此希望货币宽松,哪管后来洪水滔天。这种思维也希望中国宽松货币。
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面临坏账急剧上升,坏账拨备率下降,资本充足率下降的考验,已经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投放信贷的行为,如果有,那就是不计后果的自杀。
中国的基础货币在减少,缺乏基础货币,靠商业银行信贷支持M2高速增长,这会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急剧下滑,后果不堪设想。
理性的角度,我们应当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说不,中国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段时间,忍痛戒掉货币鸦片,清除掉过剩产能,一定可以枯树逢春。
但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明知道是错误,还会坚持走下去,过去的错误再来一次,如2008年,那真的会让人很伤心。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祝福自己的祖国经济繁荣,国泰民安。
2.51万亿天量,酝酿惊天大贬值
今天央行公布的信贷数据,确实让人吓了一大跳,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是史无前例的记录新高,要知道2015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才1.4万亿,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单月新增信贷超过一万亿过去已经是天文数字,今年就直接跨过两万亿了,已经无法用正常的思维来理解了。
天量新增信贷,使得M2也就是广义货币增长14%,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速度了,可以说中国所有泡沫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一个信贷泡沫,这个信贷泡沫导致了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泡沫等。
今年1月份的新增信贷实在是吓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疯狂的贷款增长:
1、首先,最可能是大量美元贷款转为人民币贷款。因为人民币贬值,使得大量原本的美元贷款,转为人民币贷款,避免接下来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成本上升。而且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2、但是监管部门竟然默许如此大规模的美元贷款转为人民币贷款,那就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以后人民币汇率还会大贬值,否则的话,央行是无法容忍这种大规模转贷的。
3、因为企业贷款增加了近2万亿,但是企业存款却增加不到8000亿,按理是应当等幅度增加,但是存款却没有同等增加,很可能企业贷款人民币后,将这些人民币去购汇美元,偿还外债,于是在央行回收了这部分人民币并注销。
4、当然人民币新增贷款如此疯狂,还有就是大量的表外资产转到表内,这在取消了贷存比之后,更会疯狂进行。
5、大量的表外票据衍生融资,前段时间清理票据大案后,这些票据衍生资产转为人民币贷款。
从各种分析看来,人民币新增贷款如此疯狂,很大原因是人民币贬值预期,那么人民币什么时候会再来一次贬值呢?
1、央行干掉大部分人民币空头后。使得人民币的投机做空力量大大减小,再主动、从容的贬值。
2、等中国的企业将美元贷款转为人民币贷款基本完毕后,释放了大部分系统风险后,否则中国的企业会因为人民币贬值导致债务成本大大上升。
3、等全球金融形势相对稳定后,不要让几种叠加因素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使得人民币贬值成为其它国家央行故意指责的对象。
一边是实体经济的不景气,一边是人民币新增贷款令人目瞪口呆的天量,金融数据变成了一场游戏,离真正的实体经济越来越远。
2.51万亿,一场疯狂的游戏,但又是为了避免金融系统风险不得不进行的无奈之举。随着M2的增长达到14%,老百姓的货币贬值不可避免,稳健的投资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真实的通胀会将民众财富不知不觉的全偷走!
.............................................................................................................................................
在通往地狱的跑步机上--中国庞大的政府债务积累有朝一日会......
用户笃学健行..
央行姚余栋:人民币可能升值会成为国际避险货币----人民币事实上也已经成为强势货币,寻求避险时也不应忘了人民币资产。
2015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9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8.2万亿元,占比39.2%,同比增长10.1%;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7.0万亿元,占比18.6%,同比增长17.9%。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负债总额为1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总额72.0万亿元,占比39.1%,同比增长9.6%;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34.7万亿元,占比18.8%,同比增长17.7%。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2.43%。2015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0%,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4.98%,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日17:21
中国银监会网站)
评:从上述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个人认为:一是第四季度做账粉饰痕迹明显,201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44亿元,而第四季度在实体经济情况更糟的情况下仅较上季度增加881亿元,如此只有一种情况能够说服我就是降低拨备减少坏账的计提粉饰报表;再一个就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仍旧是怀疑并且很怀疑(2015年末中国银行业的净资产率为7.5%,如果按照著名对冲基金经理KyleBass10%不良的观点会是怎样?Bass称:“我们正在见证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宏观经济失衡的重置。中国面临的问题没有先例···他们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中国政府需拼尽全力来纠正失衡。”Bass还宣称,中国的外汇储备比显示的要少很多。);第三就是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14万亿,那么仅此一项16年的息差收入将会减少约1220亿左右,约占15年利润的7.66%。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增长5.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34亿元,增长7.4%,同口径增长7%;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983亿元,增长9.4%,同口径增长4.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同比增长4.8%;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49亿元,增长13.2%,同口径增长12.77%;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及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50219亿元,增长16.3%,同口径增长13.24%。
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同口径增长5.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赤字23551亿,收入支出比增幅1:1.88,同口径收支比增幅为1:2.27,就是收入少支出多。
我们再看2015年末,广义M2余额同比增长13.3%,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
M2余额同比增长13.3%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换取6.9%的GDP增长,就是说我们每增加一块钱的货币投入只能换了不到0.5元GDP增长。
通过以上几组数据的罗列对比和分析不难看出天朝为托住底防止硬着陆付出的代价,按照这种投入产出比如果还是不能够完成我们的结构转型,长此以往大概6到7年的样子,屁民的财富就将会逐渐被榨干(按照30万亿居民储蓄匡算),这也就是天朝所一直强调的高储蓄给了我们信心。所以个人认为央行这位官员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言论有点扯犊子。前文也聊过如果我们继续延续当下外汇储备减少的速率,到了2016年的8月份我们就会面临外汇储备充足率的考验。从当下的情形看目前吾更倾向吉姆·S·查诺斯(Jim
S.Chanos)的观点:中国庞大的政府债务积累有朝一日会给“放大冲击”的金融体系制造一个冲击。中国是“在通往地狱的跑步机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合增长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