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发表的文章放到本人专著哪里可以下载外文专著吗?

苹果/安卓/wp
积分 18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道具: 沉默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有一个出版法律方面的问题,
就是我过去曾把论文中的内容,分成好几个部分,投稿到一些期刊上,也被接受发出来了,
(没有一稿多发,就是不同章节不同内容)
那么,我日后还能再把这整本论文拿去出书吗?
感觉既然投稿给期刊,表示版权已转让给期刊了,
我对法律不太懂,
载入中......
我认为可以!!!
貌似很多人都这么干,但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允许的吧~~~
大家都这么做的
我认为也是没问题的,毕竟出书就是对自己论文的总结
专补火车里外带
可以的。国内期刊编辑部一般不会要求作者完全转让著作权的。
如果不放心,可以回忆下当时投稿时是否有签署书面的协议,其中对版权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与期刊编辑联系一下。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自己的成果应该没问题,
应该没问题!
可爱可爱就是可爱啦~~~~
大牛不都是把自己某个时期发表的文章再结集出版吗?
对经济学的痴迷,会使你变得疯狂。对金融的热爱,可能会使你迷失方向。
这个肯定没问题。第一,大家都这么干,没听说过有这方面的纠纷,这本身就说明它的合理性。第二,专著跟论文还是不同的,因为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论文一般只深入讨论某个方面的问题。你一部专著,肯定不是其中几篇论文能完全涵盖得了的。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毛泽东的文章是自己写的吗?
题注:最近,互联网上有关毛泽东稿费的议论较多,众说纷纭。
比较关键的说法有三,一是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著作不完全是毛泽东个人的著作,有其他人写的东西。二是有人认为:毛泽东著作的发行是通过组织手段发行的,有强迫的成分。第三:由以上两点引申开去,毛泽东的稿费,不属于毛泽东个人,应属于“党产”,毛泽东的后代没有继承权。
请问:对比一下 ——&
现在发行《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他们的后代却可以有部分甚至全部继承权!从上面三点说法来看:先不说毛主席和后面的国家领导人在文学水平和写作
水平上有什么区别或层次不同,但作为都是当时的一把手,他们的“著作”或“文选”里面有多少文章是本人亲自写的?有多少不是秘书代笔的?发行后有多少不是
国家公费发的?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心甘情愿自己去买来阅读的?有多少新理论新名言新哲理?有多少知名断句呢?可以肯定的是,《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
选》全是政府派发的,几乎全部用公款购买,发给每个党员,哪一个人自己拿钱买过这些书?就算是自己花钱买的人又占总发行量的比例多少?0.1%都不
不信的可到新华书店发行部门了解一下,就会得出清晰的结论。
先来说一说与毛泽东著作有关的话题。
由毛泽东的稿费,笔者想到了: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上的彻夜灯光,
抗日圣地延安窑洞中的彻夜灯光,
共和国的摇篮西柏坡的彻夜灯光,
首都北京菊香书屋中的彻夜灯光……
毛泽东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挥毫泼墨,奋笔疾书,救国纲要、治国方针,雄才大略,跃然纸上。救国救民于水火,救党救军于危难,治党治军治国,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人!无人敢与之比肩!何人敢与之并论!至于武大郎拔高,硬充伟人,乃是自吹自擂、自拉自唱,无耻之极!
毛泽东的著作毫无疑问是毛泽东用心血写成。
毛泽东在灯光下,夜以继日著述立说的情景,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有很多感人的回忆和细致的描述。例如:
毛泽东写作《实践论》、《矛盾论》的情景:“毛泽东住的李家窑,并不是人工砌成的窑洞,而是古代修筑城墙采石头凿出的一个很不成形的石洞,既阴暗,又潮
湿。……一年四季都给人一种阴森森、凉飕飕的感觉。夏天坐在洞里办公,要穿上夹衣服;早上起床,被子都是潮呼呼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毛泽东住了将近半
年,著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便在此写成。”“住在这样一个地方,对主席的身体确有很大的损害。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要给他另换一个住
处,但每次提出,毛泽东都拒绝了。他说:‘延安就这么大个地方,一下进来这么多人,群众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不要再给老乡添麻烦了。夏天多晾晾被褥,冬天
多烧点火就可以了。房东不也住这样的石洞吗?他们能住,我为什么就不能住呢?’”“几个月后,由于湿气太重,毛泽东患了关节炎,手臂麻木、疼痛,吃过一些
西药,仍不见效,急得周围的同志团团转。房东李建堂知道后,忙和城里的一位有名的中医毕光斗商量,给主席开了几副中药后,他的风湿病才有了好转。”(《中
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丛书》《人民救星》53页)
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的情景,毛泽东的警卫员有过精彩动人的叙述,可惜我一时记不清是那一部书了,笔者手头资料有限,匆忙之间没有找到。但我也找到了一
段与此有关的描写:“凤凰山麓窑洞里的木炭火盆可以作证:那是1938年的初春,毛泽东正为延安抗日研究会的召开赶写一篇论文《论持久战》,连续几天几夜
的伏案疾书,终于累病了。医生曾强迫他休息一周。可是他只吃了一些药,休息了一天,又埋头在办公桌上了。陕北的初春仍是冷的。特别是在晚上。卫士翟作军便
生了一盆炭火,放在主席的办公桌下。毛泽东把脚蹬在盆架上取暖,手里不停地写着。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棉鞋被烤着了也没觉得。”(《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丛
书》《人民救星》128页)
毛泽东写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时的情景:“毛泽东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坐了一天,动也不动,专心构思,然后又用一天时间,饭也没有吃,一气呵成,完成了近万
字的名篇。这篇文章逻辑严密,简明精练,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它是新中国建国纲领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之一”。(逄先知著《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
毛泽东编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情景,这部90万字的书,毛泽东为此书写了104条按语,“我们亲眼看到,毛泽东编《高潮》时,是那样认真地
精选材料,认真地修改文字。有的材料文字太差,毛泽东改得密密麻麻,像老师改作文一样。毛泽东还对大部分材料重新拟订了题目。把一些冗长、累赘、使人看了
头痛的标题,改得鲜明、生动、有力,而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引人注目。例如,有一篇材料原题是《天津市东郊区詹庄子乡民生、民强农业合作社如何发动妇
女参加田间生产》,共33个字,毛泽东改为《妇女走上了劳动战线》,只用9个字,简单明了,又抓住了主题,读者一看就有印象。又如,有一篇材料原题为《大
泉山怎样由荒凉的土山成为绿树成荫、花果满山?》,毛泽东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多么吸引人!类似的情况很多,在此仅举二例。读者看到那些生动醒目的
标题和具有强烈政治内容而又带有抒情色彩的按语,一个胜利者和实现了自己意志的革命家的形象,跃然纸上。”&(逄先知著《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
毛泽东写作《论十大关系》一文时的情景:毛泽东穿着补丁叠着补丁的睡衣,床上地下,地下床上,一月有余,找了34个部委,了解情况,讨论问题,写出了《论十大关系》。
大家有时间可以翻一翻毛泽东的著作,您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的写作日期,是否就能看到毛泽东的繁忙,是否就能体会到毛泽东的辛苦?仅从第一册中
日到12月31日,就收录了159篇电报、书信、批语等文章。按此书的编辑原则,毛泽东批阅文件时写的简单批语和零星修改的文字,以及
应酬性的简短书信和电报没有编入,未经毛泽东审定的讲话、谈话记录稿也没有编入。这发表的159篇文章,其中绝大多数是抗美援朝的军事问题,还有西藏问
题、宣传问题、剿匪问题、起义军官问题、镇压反革命问题、经济问题、统战工作和其他问题,哪一个问题不是全局性的、带有战略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了解
情况,分析问题,综合平衡、站在全局的高度及时做出战略决策,这些事情除了毛泽东,还有何人能办?可能会有人说,毛泽东是一把手,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毛泽东
去做。如果让我说,这里不仅仅是有一个位置、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是一个水平问题!
张聂耳在《中国第一人毛泽东》中动情地写到:
“抗美援朝胜利了,毛泽东曾经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志愿军出国打好第一仗,毛泽东真是每事亲躬,心系朝鲜。仅以一九五○年十月为例:
十月二十一日:二时半,三时半,四时,二十时,他一天中给彭德怀和邓华发了四封电报。
十月二十二日:七时,九时,两封电报。
二十三日:未记时,七时,十四时,十七时,四封电报。
二十四日:八时,十七时,两封电报。
二十五日:未记时,六时,六时,六时半,十七时,五封电报。
二十六日:二时,四时,五时,十四时,十六时,二十三时,六封电报。
二十七日:十时,二十二时,未记时,三封电报。
二十八日:十一时,下午四时半,二十时,三封电报。
这八天,一百一十二小时,毛泽东他睡了吗?他吃饭了吗?他这种拼命精神和无限精力,令他身边所有的工作人员望尘莫及。这就是超乎常人的伟人啊!要知道,所
有这些电报都是毛泽东起草的,他从来不要秘书起草文稿。而除了这些给彭德怀、邓华等人的电报外,他还要处理别的事:给胡乔木写了两封信(十月二十一日),
给张宗逊一份电报(十月二十二日),在章汉夫同印度驻华大使关于西藏问题的谈话记录上批语(十月二十二日),在中央关于目前时事宣传指示稿上加写一段话
(十月),对在天安门前建立毛泽东铜像的建议上,毛泽东批示:‘周总理:不要这样做。’(十月二十七日),另外还有三份电报(十月二十八日)……八天之中
一共是三十八份电文、批示。
毛泽东真是日理万机,辛劳致极了。不但如此,他还向志愿军,向朝鲜人民献出了自己最钟爱的大儿子毛岸英。一直到今天,毛岸英依旧安息在朝鲜的土地上。试问,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能不为毛泽东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心胸,博大无私的国际主义情怀所感动呢?
毛泽东当然应该赢!麦克阿瑟由此认识了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的毛泽东!华盛顿由此认识了雄才大略的毛泽东!连斯大林也认识了真正的共产党人、而不是‘铁托式的’、‘麦淇淋式’(苏联人语,意为代黄油,非真黄油)的毛泽东!
朝鲜停战后,人们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军队最厉害?
答:当然是中国。
问:为什么?
答:因为中国军队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以十六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
而这支最厉害的中国军队的统帅,正是毛泽东。”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定期向中央写综合报告,其中特别指出:“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
1964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说:“有的人自己写东西,要秘书代劳。我写文章从来不叫别人代劳,有了病不能写,就用嘴说嘛。1947年写《目前形势
和我们的任务》时,我病了,就是我说别人记的,写了我又改,改后发给大家传阅,提意见,又作了修改。现在北京当部长、局长的都不写东西,统统让秘书代劳。
秘书只能找找材料。如果一切都让秘书去办,那么,部长、局长就可以取消,让秘书干。这也是劳动,要亲自动手。当然,不是一切都要自己写。周总理出国,一出
三个月,到哪个国家也要发表公报,都叫他写不行,要自己出主意,让别人去写。”
毛泽东是这样说的,毛泽东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毛泽东在潮湿的窑洞里写,在寒冷的窑洞里写……,毛泽东患了病,也难得休息,就是不能
写,还要口述文章。毛泽东用文房四宝,赶走了东洋兵;毛泽东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毛泽东用文房四宝,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用文房四宝,建设了新中
国。这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看了以上这些文字,毛泽东的才学、毛泽东的勤奋、毛泽东的辛劳;毛泽东为了人民、毛泽东为了中华民族、毛泽东为了人民共和国,那
真是竭尽心力啊,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难道能不为之感动吗?就是铁石心肠也要被融化的!毛泽东的形象怎能不高大!这样伟大的领袖,人民怎么能不歌颂!&
那些反对他的人,那些在他??民的敌人!或许有人会问,你这样说,也太绝对了吧。毛泽东也有缺点、甚至是错误,难道还不允许有人反对吗?难道还不允许有人
议论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关键点有三,其一,要判断是站在何种立场上,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个人泄私愤的立场上;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其
二,现在所说的毛泽东的错误,例如,反右扩大化的问题,人民公社、大跃进、总路线三面红旗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不是已经没有争议了,是不是已经公认毛泽东错了,恐怕现在还不能这样说,还要经过实践、时间的检验。其三,又有哪一个人比毛泽东更高明?换了他
们就不会犯错误?或者说,犯的错误就会少、犯的错误就会小?换成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来当一把手,行不行?大家是不是都已经有答案了,因
为,中国的社会现状就是很好的证明!
毛泽东的著作是毛泽东的劳动成果,不知是不是还会有人心存疑问?就是在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出版方面,毛泽东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逄先知著《毛泽东和他的秘书
田家英》一书13页写到:“毛选一至三卷的编辑工作可以说是毛泽东亲自做的。他不但参加选稿和确定篇目,对大部分文章进行精心修改,而且为一部分文章写题
解和注释。这些修改绝大部分是文字性的,也有很少量属于内容方面的。经过修改,无论内容还是文字,更加周密、更加完善了。”
逄先知著《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的17页还写到:“毛选第三卷出版后的第七年,第四卷于1960年出版。第四卷的编辑工作,不像前三卷那样由毛泽
东亲自动手,而是在别人,主要是胡乔木、田家英、许立群、熊复、王宗一等人,编好之后,由毛泽东主持通读定稿。编辑和通读定稿工作月在广
州进行,毛住在白云山,一般每周去他那里通读定稿一次。”“毛选第四卷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作,它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记录,反映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
利的英雄气概和所向披靡的革命声势。毛泽东在通读第四卷的时候,特别兴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意气,油然而起,读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
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等文章时,他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毛选第四卷的文章,不仅内容重要,思想深邃,从文字上说也是上乘之作,有很高的
艺术性,既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雄劲,又有行云流水议论风生的韵致,刚柔相济,情文并茂,最充分地体现了毛泽东特有的文风。”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充分
的展现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
毛泽东的著作中有没有别人的劳动呢?有!
逄先知著《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26页写到:“大家知道,毛泽东作报告,作讲演,写文章,从来不让人代笔。不论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
在建国以后的和平建设时期,都是如此。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八大’开幕词了。”书中还写到:“‘八大’开幕词,毛泽东曾起草过两个稿子,不知为什么都没
有写完。后来让陈伯达起草。陈起草的稿子毛泽东不满意,说写的太长,扯得太远,于是又找田家英。毛泽东告诉田家英:‘不要写得太长,有个稿子带在口袋里,
我就放心了。’这时离开会只有几天,时间非常紧迫,田家英花了一个通宵赶写出初稿。毛泽东比较满意,立即送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和
其他有关同志,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定稿。”书中还写到:“毛泽东写文章不要秘书代劳,偶尔代劳一下,也要说明,从不埋没别人的劳动。‘八大’是在政协礼堂
开的。据当时在场的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毛泽东致开幕词以后,来到休息室,许多人都称赞开幕词写得好。毛泽东对大家说:‘开幕词是谁写的?是个年轻
秀才写的,此人是田家英。’”
毛泽东的著作中,仅“八大”开幕词一篇为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所写,这篇文章在毛泽东浩如瀚海的全部著作中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除此之外,都是毛泽东的亲笔,这是不容置疑的!
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别人的劳动呢?有!
毛泽东著作中有几篇重要讲话:《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田家英根据毛泽东的讲话记录稿
整理的。“田说,整理毛主席的讲话稿有时比自己写文章还困难。这是有道理的。整理记录稿要忠于愿意(这是第一位的),又要保持作者特有的文风,而田家英整
理出来的稿子酷似毛泽东亲笔写的文章。能做到这一点确非易事。”(逄先知著《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我赞成逄先生的话,整理者能保持原作者的特有文
风,实在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但我对逄先生的话又有些异议,什么叫做“田家英整理出来的稿子酷似毛泽东亲笔写的文章”?原稿就是毛泽东亲笔写的嘛,报告是毛
泽东亲自作的嘛,无论怎样说,田家英所作的整理工作都是第二位的。就是退一步讲,就算没有原稿,可以试问,田家英的文笔再好,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思想、毛泽
东的观点、毛泽东的构思,他能写出那样的文章来吗?可以肯定的说,不能!如果能够写得出来,那么田家英就不是毛泽东的秘书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就可能是田家
英了。这里笔者没有轻视整理工作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毛泽东作为原作者的作用更大、更重要!
此外,毛选第四卷的“重要题解和涉及思想理论内容的注释(如《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关于富农问题的注文),均出自胡乔木的手笔。《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是由许立群整理的。”(逄先知著《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17页)请读者注意,这里所说的,只是注释和整理。
有一位叫阿廖的网友著文说:“毛的‘著作’很多其实并不是出自毛的手笔:如《矛盾论》、《实践论》等一看就知道绝非毛能写出”,毛泽东的著作中不是少数文
章、而是很多文章不是毛泽东的手笔,真是骇人听闻!阿廖网友的水平可不一般,他一看就知道《矛盾论》《实践论》“绝非毛能写出”,真不知道阿廖网友是根据
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请问《矛盾论》和《实践论》何人能够写得出来?如果不是毛泽东所写,那么到底是谁写的?请直接讲出来嘛。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李家窑潮湿
阴暗的窑洞中写作《矛盾论》《实践论》的情景,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此不在赘述。阿廖网友还接着说:“胡乔木生前曾多次说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等文均是他所写。此外还有大才子田家英、陈伯达等等,都曾是毛的‘御用笔杆’,他们所写的‘比例’又该占有多少?”&请问阿廖网友,胡乔木在什么时候
说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他所写?毛泽东著作中,胡乔木所写的“等文”又是哪些文章?除了《八大开幕词》外,还有哪篇文章是田家英所写?哪些文
章是陈伯达所写?还是实事求是地、有理有据地、认真负责地讲出来吧,仅凭想当然是不行的。我想,这位网友,您可能是记错了,这样传下去,以讹传讹,会影响
很多人。您是不是应该再多搜集一些资料看一看,或许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胡乔木回忆毛泽东》这本书的第56页,从最后一行开始,就说的是这个问题,“至
于讲话是怎样形成文字的,没什么必要多说。当时有记录,我根据记录作了整理。主要是调整了一下次序,比较成个条理,毛主席看后很满意。整理过的稿子发表
时,正在搞‘抢救运动’,搞出很多‘特务’,所以就把文艺界的‘特务问题’特别标出来。后来《讲话》再发表,就是收入《毛选》时,把这些关于‘特务’的话
删掉了。《讲话》从在《解放日报》发表到收入《毛选》,中间不会有大的变动,因为毛主席的讲话是不好轻易改动的。编《毛选》时,我建议在有的地方加一些
话,讲讲现实主义问题,因为当时说现实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的根本方法,原《讲话》稿没有这样的话,我就想把日丹诺夫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写进去,毛
主席很不满意。”到此,这个问题应该是很清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毫无疑问是毛泽东的大手笔,胡乔木只是作了整理工作。
时下时髦的说法,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毛泽东的著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也不是毛泽东个人的,凝聚着全党的智慧。并以此为理由来贬低毛泽东
的伟大。诚然,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著作有群众的经验,有全党的智慧,是先烈们鲜血浇灌出的硕果。但是,借此来贬低毛泽东的伟大作用,是毫无道理的,因此也
是万分错误的!为什么这样讲,其实道理是十分简单明了的:共产党内人才众多,才华横溢、文笔出众者多如星辰,勇冠三军、武略超群者多如星辰,文才武略、全
面优秀者多如星辰,如朱德、如刘少奇、如周恩来等,哪一个不是人才,哪一个不是人杰,毛泽东著作里的文章,哪一篇是他们写的?哪一篇他们能够写得出来?!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成为毛泽东思想,而不是称之为朱德思想、刘少奇思想、周恩来思想、或者共产党思想?毛泽东的著作之所以成为毛泽东的著作,而不是称之为朱
德著作、刘少奇著作、周恩来著作、或者共产党著作?凝聚着全党智慧的东西,为什么只有毛泽东能够总结出来,而其他人则总结不出来?毫无疑问,毛泽东著作是
毛泽东用一生的全部心血、用一生的全部智慧写成的。毛泽东做了第一流的工作!毛泽东做了第一等的工作!毛泽东作了任何其他人所不可替代的工作!毛泽东做了
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工作!冠之以毛泽东思想的称谓,是当之无愧的!比劳什子鸟理论不知要高明多少万倍!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
政治家,哲学家,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是伟大的诗人!这些光荣的称号,不是哪一个人赐给的,是靠毛泽东的艰苦奋斗所
赢得的。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对于自己的著作,毛泽东又是怎样说的呢?日,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上的讲话中说:“1921年建党后,经过了14年,牺牲了多少党
员、干部,吃了很多苦头,才懂得了如何处理党内关系、党外关系,学会走群众路线。不经过那些斗争,我的那些文章也写不出来”。日,毛泽
东同薄一波的谈话中就说过“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言,是对那些污蔑毛泽东大搞个人崇拜的
人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现在,我是否可以问一下某些对毛泽东的稿费有种种看法的人,如果您出于公心,您还认为毛泽东不值得崇拜吗?您还认为毛泽东不应该得到稿费吗?您还认为毛泽东的稿费是“党产”吗?,您还认为毛泽东的稿费应该充公吗?如果,您还是这样认为,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再来说一说有关毛泽东著作的发行的话题。
每当发行毛泽东的著作的时候,那就是中国人的节日,盛况空前,供不应求啊,在新华书店门口,那争先恐后连夜排队的人流中,哪一位不是充满了对真理的期盼和
渴望,哪一位不是充满了对领袖的尊崇和爱戴,哪一位不是沸腾着建设祖国的一腔热血,哪一位不是洋溢着建设祖国的壮志豪情?说毛泽东著作的发行是靠组织手
段、是靠强迫手段、是公款消费的人的父辈和祖辈,很可能就是那自己掏钱购买毛泽东著作的蜿蜒绵长人流中的一员。
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每当被评上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时,组织和领导会奖励毛泽东的著作,那是最高的奖赏和荣誉。
亲朋好友分别时,如调动工作,同学毕业,互相赠送毛泽东的著作,那是最贵重的礼物。
有没有用公款购买毛泽东著作的事情呢?也有!参军入伍的新战士,部队会发给毛泽东的著作;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组织上也会发给毛泽东的著作。
但绝不是像现在发行《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全部用公款购买,发给每个党员,哪一个人自己拿钱买过这些书?就是自己买的,占总发行量的比例是多少?您到新华书店发行部门了解一下,就会得出清晰的结论。不能用现在才有的现象,去生搬硬套地“戏说”过去的历史。
如果您不了解这些情况,您就不会懂得伟大领袖的号召力,您就不会懂得革命的理想高于天!您就不会懂得人民群众惊天动地的革命干劲!
如果您不了解这些情况,您就不会懂得革命是如何成功的,大庆是如何建成的,两弹一星是如何成功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如何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的!
如果您不了解这些情况,就请您不要往那个时代、往那个时代的人身上泼污水!因为,在那为了建设祖国,夜以继日、拼命奋斗的人群里就有您的父辈和祖辈!
最后说一说关于毛泽东稿费继承权的话题。
每一个人的著作,都凝聚着他人的劳动成果,汉字是前人造的,词语前人发明的,语言习惯是前人日积月累形成的,修辞方法也是继承前人的,是不是就以此为理由
不发稿费呢?就是发了稿费,其后人也不能继承呢?写小说、写剧本的人,除了有一部分是以作家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大部分是以他人的经历、他人的事迹写成,
如《南征北战》、《英雄儿女》、《敌后武工队》等等,是不是就以此为理由不发稿费呢?就是发了稿费,其后人也不能继承呢?
无论科技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除了作者的劳动之外,必不可少地还包含了编辑人员的劳动,是不是就以此为理由不发作者稿费呢?就是发了稿费,其后人也不能继承呢?
时至今日,并没有人对毛泽东的著作权、版权提出异议吧?毛泽东写的著作,无论是对外发行,还是对内发行,很显然,毛泽东理应得到稿费,这是毛泽东的个人财
产;这与某些人巧取豪夺、贪污腐败所得的不义之财,是截然不同的!假如,毛泽东没有明确地讲过稿费的处理意见,那么,这笔稿费无论是多少,都是应该能够继
承的!毛泽东的稿费,毛泽东的劳动所得,毛泽东的个人财产,毛泽东的后代享有无可争辩的继承权。至于毛泽东的后代用这笔钱做什么,如奖励工人中增产节约的
先进生产者;奖励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领域中的行家里手;奖励为国家国防和建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解放军指战员;奖励在国防事业以及其它科
学领域中卓有成就的科技人员;奖励勤勉负责、善待学生的人民教师;奖励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衣天使;奖励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奖励真正为人民谋
利益的公务员等等;就是用一些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顺理成章的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权力干涉的。
说一千到一万,归根结底,如何对待毛泽东的稿费以及其他遗产,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毛泽东的态度问题,是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伟人毕竟是伟人!关于毛泽东的稿费,毛泽东书写了一个“缴”字,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仅以此文献给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可以下载外文专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