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寿山白芙蓉寿山石鉴别方法石吗(实际颜色偏青)?高10厘米宽2.5厘米,重176克。

大家快看看认识这些奇石怪石吗?,天佐图书馆
我的图书馆
大家快看看认识这些奇石怪石吗?,天佐图书馆
大家快看看认识这些奇石怪石吗? []
鱼眼石鱼眼石(Apophyllite)是一种含结晶水的钾钙硅酸盐矿物,四方晶系。因其解理面上散射出的光线呈珍珠光泽,酷似鱼眼的反射色,故称“鱼眼石”。晶体呈柱状、双锥状、等轴状或板状,晶簇、板状、粒状、叶片状集合体,无色、白色,含杂质的呈玫瑰红、浅绿、蓝、黄等色。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透明半透明,硬度4.5~5,比重2.3~2.4,多与沸石、方解石、水晶、直闪石、黄铁矿等共生。板状结晶或柱状结晶、有着漂亮颜色和一定厚度的魚眼石,被人称为宝石,是制作各种首饰的珍贵原料。鱼眼石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矿物,鱼眼石因其美丽的外表,艳丽的颜色,以及产量和产地的稀少,是矿物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种。鱼眼石从其含氟和羟基的多少可以分为氟鱼眼石和羟鱼眼石两个亚种。一般多为氟鱼眼石,像印度出产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印度鱼眼石以其颜色艳丽,品质优良著称,被世界藏家所喜好,据报道印度所出产的鱼眼石晶体最大的有20cm的单晶。其他出产地点还有巴西、美国、日本、冰岛、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德国等,鱼眼石我国也有出产,产地有青海、江苏、辽宁和湖北。橄榄石橄榄石因其颜色多为橄榄绿色而得名,大约3500年以前已经在古埃及发现。橄榄石是一种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Mg,Fe)2[Si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颜色多为橄榄绿、黄绿、金黄绿或祖母绿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5-7.0,密度3.27-3.48克/立方厘米;具脆性,韧性较差,易出现裂纹。透明而色泽鲜艳、无瑕疵的橄榄石晶体可作为宝石。优质橄榄石呈透明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清澈秀丽的色泽十分赏心悦目,象征着和平、幸福、吉祥等美好意愿。古代的一些部族之间发生战争时常以互赠橄榄石表示和平,在耶路撒冷的一些神庙里至今还有几千年前镶嵌的橄榄石。优质橄榄石的世界著名产地有埃及圣约翰岛,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挪威的斯纳鲁姆,德国的艾费尔地区,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另外,中国河北张家口也出产宝石级橄榄石。黝帘石黝帘石,英文名称Zoisite,属绿帘石(Epidote)矿物家族,是一种结晶构造复杂的矿物。斜方晶系,常见柱状结晶,晶面上明显可见纵向线状纹路是黝帘石外型之重要特征。黝帘石硬度6-6.5,比重3.55,具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颜色有无色、白色、灰色、绿色、黄棕色、黄色、蓝色、粉红色等。黝帘石具有多个变种,如与红宝石共生的绿色黝帘石变种以及粉红色的锰黝帘石等,这些变种大多以不透明块状形态产出,故不大适合作为宝石饰品;仅有带蓝紫色的黝帘石变种——又称之为坦桑石(tanzanite,亦有人称之为坦桑尼亚石、丹泉石或月泉石)为宝石级矿物。坦桑石首先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坦桑尼亚也是主要产区;锰黝帘石产区包括挪威、奥地利、意大利、澳洲西部以及美国卡罗来纳州;黄、绿色的黝帘石则主要分布于坦桑尼亚与肯尼亚。刚玉(红宝石、蓝宝石)刚玉,名称源于印度,系矿物学名称,主要成分是Al2O3。刚玉的同质异像主要有三种变体,分别为α-Al2O3、β-Al2O3、γ-Al2O3。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主要用于高级研磨材料,手表和精密机械的轴承材料,色彩绚丽的晶体作为宝石。作为激光发射材料的红宝石系人造晶体。红宝石和蓝宝石均属刚玉矿物,除星光效应外,半透明-透明且色彩鲜艳的刚玉才可做宝石,红色的称为红宝石,而其他色调的刚玉在商业上统称蓝宝石。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柬埔寨是世界上优质红宝石、蓝宝石最重要的供应国。 另外,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坦桑尼亚等地也有出产。物理特性晶体形态:板状晶体多产于富硅、贫碱的接触变质岩中。柱状、桶状晶体多产于含硅、富碱的碱性橄榄玄武岩中,且多具深色溶蚀壳。颜色: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所有颜色。纯净的刚玉是无色的,当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时而呈现不同颜色。光泽及透明度:透明-不透明,抛光表面具亮玻璃光泽或亚金刚光泽。折射率:1.762-1.770(+0.009,-0.005)。双折率:0.008-0.010多色性:均具有二色性,一般表现为不同深浅的颜色,红宝石、蓝色蓝宝石二色性较强,其它颜色的蓝宝石稍弱。发光性:长短波紫外线下红宝石均可发现红色荧光,且长波下的强度高于短波下,日光也可激发其红色荧光,但含Fe高者荧光较弱。蓝宝石一般无荧光,但含Cr的斯里兰卡和美国蒙大拿州蓝宝石有时呈粉色荧光。而斯里兰卡产的一些黄色蓝宝石可具杏黄色或橙黄色荧光。硬度:刚玉的摩氏硬度为9,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所发现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第二高硬度物质。比重:多数宝石级样品的比重变化于3.99-4.00之间。Cr、Fe等杂质元素含量影响着比重值的大小,含量越高,比重越大。熔点:高达2000℃-2030℃。红宝石指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包括粉红色的刚玉。蓝宝石指除去红色系列以外的所有颜色的刚玉宝石,包括无色、黄色、红色,橙色、绿色、蓝色、黑褐色、紫色等。定名时除了蓝色刚玉直接定名为蓝宝石外,其它各种颜色的刚玉需在蓝宝石名称前冠以颜色形容词,如黄色蓝宝石、绿色蓝宝石。部分红、蓝宝石含丰富的金红石包裹体,这些针状体在垂直C轴的平面内呈60度角相交,加工成弧面形宝石后显示六射星线,称为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偶尔出现的十二射星线图案是由两组六射星线交叉而成的,两组星光互成30度角交叉。少数蓝宝石具有变色效应,它们在日光下呈蓝色、灰蓝色,在白炽灯下呈暗红色、褐红色,变色效应一般不明显,颜色也不太鲜艳,称为变色蓝宝石。黄玉黄玉,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之音译。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黄玉为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化学分子式为Al2[SiO4](F,OH)2,成分中F和(OH)的比值变化不定。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形态多呈斜方柱状,柱面常具纵纹,集合体形态为柱状、粒状、块状。颜色为无色、淡黄、深黄、棕色、天蓝、粉红、红、淡绿和褐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619-1.627,双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硬度8,密度3.49-3.57克/立方厘米。解理发育,性脆。在长、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颜色的托帕石显示不同的荧光。依据颜色,一般可分为酒黄色、无色、蓝色、绿色、红色托帕石。其中深黄色者最为珍贵,颜色越黄越好,其次是蓝色、绿色和红色者。世界各地都有黄玉出产,最重要的宝石级黄玉产地是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这里的黄玉有黄色、深雪梨黄色、粉红色、蓝色及无色等;斯里兰卡也是较重要的产地,它的黄玉主要为蓝色、绿色和无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产蓝色和黄色的黄玉;中国广东、新疆、云南等地出产无色的黄玉,经中子辐射,电子加速器轰击、Co60照射及加热的方法处理,可变成漂亮的天蓝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辐射改色的黄玉会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时间(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饰用宝石,否则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巴林石巴林石的开采----据传,清代在旗北沙巴尔台的地方,有个名叫德力格尔的老艺人曾挖掘过巴林石,并将其精心雕制的巴林石碗献给旗给旗札萨克乌尔衮。乌尔衮又将此碗贡奉给康熙帝赞不绝口。自此以后,历代巴林王公每逢进京,都要携带巴林石雕做为贡礼。----民国初年,热河毅军驻林西镇守使米振标曾组织开采过,但得石甚微。----日伪统治时期,伪巴林右翼旗公署曾雇佣当地群众采石探矿,将采得的石料加工成图章、墨盒之类,流入日本国至今仍被视为珍宝。在日伪《大巴林蒙古情况调查》中记载;大巴林旗公署将叶腊石做为唯一的土特产,并建立开采机构,公布兴安西省矿业法令通告,严加管理。----建国后,1958年“大办工业”时曾开采,但得石甚少,不久“下马”。1973年建叶腊石矿,开始有计划地开采,当时有职工24人,1978年轻工部把叶腊石矿列为中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将叶腊石命名为巴林石,并拨款资助开采。经专家评定,巴林石的成分、色泽可与我国传统雕刻原料寿山石、青田石齐名,更在南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的叶腊石之上,可与宝石、玛瑙相媲美,遂引起国内外用户注意,争相采买矿石与雕件,到1986年巴林石矿为全国17个省市近百家工艺石雕与镶嵌厂家供应原料。----巴林石为季节性开采。采矿运用立井、斜井、露天等多种方法,实行采探并举。巴林石的历史购员-曾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属地——喀啦沁旗锦山的灵悦寺内,供奉着一尊石佛(高14厘米、宽7厘米、厚4.5厘米),其石质属巴林石中的粘性料,玫瑰色,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杂质。因属朝产,多年供奉,具体资料已无从考证。观察石佛,与众不同,头罩佛光,面部雍容富态,带发罩,露出两根辫子,服饰为窄袖长袍,衣纹线条流畅,手托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盘坐在莲花台上,应该说,这是一位公主,刻成了佛的形象。从雕刻手法上看,此佛应是唐宋时期所刻。----有文字记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落的庆功宴上,属下奉献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口地称赞:“腾格里朝鲁!” 意思是“天赐之石”。清朝时,石碗成为上奉朝廷的贡品。最近,在一座古墓中,还发现了殉葬的黄色巴林石碗。----在喀啦沁旗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方巴林石大印,一方上刻着“喀啦沁王之宝”,另一方刻着“世守南漠”,一方刻的是小篆,一方刻的是隶书,两方章是在王爷府院内地下挖出的,不知是哪代王爷之印。民国初年,矿物学家张守范命名巴林石为“林西石”,日军侵华时期,曾抓劳工开采过矿石,行动很诡秘,管理森严,劳工也不懂采的为何物,鸡血红和彩石矿脉都被开采过。----七十年代初,地质部门前去考察,发现有遗留采坑多处,规模很小。民间流传历史上曾有南方人用骆驼驮走过巴林石。1973年,正规开矿时,发现一个采洞内有点灯用的油碗,一只陈旧的鹿角,一把不是当地人所用的刀子,一个粗雕成型的佛像,这些现象表明,过去确有南方人前来探险和采石。----石巢先生在1982年就预见到:巴林石“储量丰富,将来可成名矿”。同年,中国工艺美术公司副总经理林佑女士率金石界专家考察了矿山,确定巴林石为雕刻彩石原料的三大支柱之一。----从巴林石采矿始,当地的三家雕刻厂应运而生,以后,巴林石逐渐被福州、青田、北京、西安和山东等地所用。近年来,台湾吴金泉先生到闽开办石雕厂,大量采用巴林石为材料,为推广巴林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巴林石的荣誉----巴林石,出产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天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的石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1973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1978年被轻工部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藏石家于占武先生,曾请篆刻家崔连魁,篆刻"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纪念玺",赠送香港。在澳门回归之际,他又邀请了著名篆刻家刘江篆书印文,制作又一件巨玺"澳门回归祖国纪念玺",送往澳门,这在区内外引起轰动。著名微雕大师朱云青介绍,他还用巴林石精料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篆刻了印章,这是巴林人的骄傲,也为巴林石增添了不尽的光彩。难怪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掂量着手中的犀角冻鸡血图章,激动地说:"价值连城",遂题"宝玉天生"四个大字。 巴林石质细腻,温润柔和,软硬适中,最适于篆刻印章或雕刻精细工艺品,为上乘石料,历来为中外友人所推崇,乃是藏品中之珍品。多次在国内参展,誉满南北东西,从港澳地区,到东南亚各国,从欧美到东瀛,几乎传遍世界,名扬四海。巴林石在出口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瞩目。1979年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中,有7件巴林石展品,备受青睐。巴林石作为石文化,内涵丰富,它不仅涵盖着赤峰地区远古文明的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蕴,而且将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抹。巴林石的分类----巴林石的分类命名,基本上采用传统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历来就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说法。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分外夺目。其大小为国内最大,被称为"中国鸡血石王"。----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其石质地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凤毛麟角,珍贵至极,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见长,色彩艳丽多姿,纹理惟妙惟肖,美丽奇妙。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巴林冻石,石质细润,同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树化玉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它属于硅化木,又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饱和溶液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并纳入围岩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而后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木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具体形成的年限,因为硅化木的研究局限,并未有完全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纪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为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硅化木。但可以确定树化玉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纪(始于距今3.55亿年)到中生代白垩纪(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之间。地质年代太古代(Archeozoic Era,Archeozoic)最古的地质时代。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普遍出现这段地质时期。元古代 (Proterozoic Eon)火山活动频繁,生物界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生物主要是叠层石以及有机碳和球状、丝状蓝藻化石,这些光合生物的发展,大气圈有更多的氧气。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包括寒武纪(5.4亿年前)、奥陶纪(5亿年前)、志留纪(4.35亿年前)、泥盆纪(4.0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前)和二叠纪(2.95亿年前)。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至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上陆地。泥盆纪以裸蕨植物为主 ,两栖类完成了登陆。石炭纪和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特别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树化玉便是此时期开始形成,树化玉的形成期应该推算到距今3.55亿年。中生代(Mesozoic Era)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类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此时期是树化玉形成期结束,硅化木的形成在6500万年前结束。新生代(Cenozoic Era)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5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蛋白石(欧珀)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含5-10%的水分。蛋白石与多数宝石不同,属于非晶质,会由于宝石中的水分流失,逐渐干裂。蛋白石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是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蛋白石英文名为Opal,中文音译为欧珀。蛋白石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成分为SiO2·nH2O,是非晶质结构,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折光率1.37-1.47(折射率与其含水量有关,其折射率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小);硬度5.5-6.5;密度2.15-2.23g/立方厘米。蛋白石无固定外形,常为致密块状、粒状、土状、钟乳状、结核状等。底色呈黑色、乳白色、浅黄色、桔红色等,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珍珠光泽、蛋白光泽,具变彩效应。性脆,易干裂,贝壳状断口。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不同种类的蛋白石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根据颜色特征和光学效应,天然欧珀分为白蛋白石(白欧珀)、黑蛋白石(黑欧珀)和火蛋白石(火欧珀)三个种类。白欧珀作为宝石的历史较长,它的基本颜色有无色、蛋白色、浅灰色、浅黄色及浅紫色等,琢磨成弧面型宝石后,表面会浮现出美丽的变彩。以底色为洁白,变彩颜色鲜艳者为最佳。黑欧珀在20世纪被澳大利亚人发现后,才被人们所知晓。它的颜色为黑、暗绿、深蓝、深灰及褐色等,以黑色为最佳。黑欧珀表面浮现出多种颜色变彩,在深黑色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火欧珀 是欧珀中的特殊品种。它呈半透明至全透明,颜色为黄色及橙红色。由于构成它的二氧化硅小球直径太小,因而不具有变彩效应。彩硅石彩硅石,产于湖南省耒阳耒水河中。耒阳南临南岭,北靠衡山,耒水穿城而过。水冲彩硅石质地细腻,硬度约7度左右,多呈黄、褐、藕红、墨玉等色调;石上纹理清晰,有凹有凸,色彩层次分明,有山水、景物等图案,形状千姿百态,刚柔一体,高雅雄奇、意境深远。 彩硅石属硅质灰岩,硅质浆岩等沉积岩而成,含多种金属成分。石质结构细密、湿润纯净,经耒水长期冲刷,外表泽度高,有的尤如碧玉般玲珑剔透。紫袍玉带石紫袍玉带石,产于贵州省江口县及印江县一带的梵净山区。玉带石走向数公里,平均厚度为8~15cm,开采难度大,产出较少。该石中有多种层次清晰的颜色,平行延伸,分布均匀,似条条玉带,其表层的精美图案,形如紫袍,故称紫袍玉带石。紫袍玉带石以稳沉的紫色为主体,绿条相间,同时伴有桔红、乳白、黄、褐等色,多层紫色和多条玉带构成层次分明的奇特色彩,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如玉,硬度3~3.5度,色彩鲜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紫袍玉带石属绢云母千枚岩,层次分明,手感细腻柔润,色泽自然和谐,密度高,耐酸碱,硬度适中,雕刻性能好,形态多样,含有能促进人体健康的多种微量元素。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绢云母、绿泥石、金红石、电气石,还含有钛、铁、铅、铬等多种元素,物性稳定,雕刻性能好,加工抛光后具有柔和的丝绢光泽,色彩俏丽动人、古朴典雅。可用于雕制砚台、印章等多种工艺品,其使用历史约早于清代。集骨石集骨石是戈壁石的一种,产于我国戈壁地区,是一种呈放射状硅质框架构造石。以白色居多,亦有红色,黑色,黄色以及数种颜色混杂而成。石头框架中的软质矿物在漫长的自然风化过程中渐渐被销蚀,遗留下硬度相对较大的放射状框架,形如盛开的花朵,有石友称其为“风成菊”。白色的集骨石看起来像吃剩的鸡的骨头,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鸡骨石”。集骨石框架有玛瑙质,硅质,玉髓质等等。此种石头,能出特定造型的不多,一般是观赏其瘦骨嶙峋,参差有致的天然外表。以花形完整,整朵同聚,玛瑙或玉髓质的更具观赏价值古朴典雅。可用于雕制砚台、印章等多种工艺品,其使用历史约早于清代。长白石长白石,又称长白玉、马鹿玉,也称长白五彩石,产于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一带。该石石质细腻致密,温润洁净,坚而不顽;颜色有绿、黄、青、蓝、深褐、紫红、灰白等;纹理自然流畅,各色混生形成卷纹、流纹、蟒纹、龟纹、流霞纹等;光泽度好,多为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折射率约1.56~1.60;摩氏硬度约2~2.5度,断口呈贝壳状,密度约为2.0~2.8。长白石形成于距今1.3亿多年前,由火山碎屑物质沉积、交代而成,其主要成分有叶蜡石、高岭石、地开石等。有的长白石因局部硅化或含石英构成"石钉",或含金属矿物构成"铁钉",而局部受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者则导致质地变软,均有损于长白石的质量。优质长白石质地脂润,色彩俊俏,纹饰秀丽,柔而易攻,尤以质地纯净透明度高者(冻石)为佳。长白石俏色分明,色彩对比强烈,是用于印章和雕刻的理想石料,又称"印章石",亦可用来雕制工艺品。长白石分为地开石和高岭石两大类。地开石是冻石,颜色俊俏,花纹奇特而美丽,比较珍贵,其中偶有透明的晶体石,多呈灰蓝诸色,但质材较小,一侧偶有小米粒大小的铝质结晶沉积分布;无花纹者莹润细腻,颜色纯正。高岭石是彩色印石,花色繁多,纹理多样,构成了长白石诸多品种。目前能叫出名字的长白石已逾百种,各具特色,且以透明的晶石和半透明的冻石居多,肌理晶莹、坚韧光洁。其名贵品种有白墨、长白绿冻、长白灯光冻、长白根、长白兰、地图石、翡翠花斑、高梁红等,如兰天冻、兰花青田、白芙蓉、艾叶绿、虎皮冻等罕见名品也有发现。 它是继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之后规模较大、品类繁多、适宜作为印章篆刻、工艺雕刻的新兴石料。昆仑玉简介昆仑玉又称青海玉,属于软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发脉于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横贯亚洲中部,势如巨蟒,被誉为“亚洲脊柱”。昆仑山由新疆、西藏入青海、四川,在新疆、青海境内有3000多公里长,平均海拔5600米左右。昆为高的意思,仑则有屈曲盘结的状貌。昆仑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为神秘的地方,是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山,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在古人的超凡想象里它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隆起体块。古书中或称昆仑为墟、或称为丘,它是“万山之宗”、“龙脉之祖”,这样神奇的地方自然就会有诸神居住。最早的传说是人面虎身、长着尾巴的神守护在那里,以后就变成了美丽的女子——西王母。相传她是昆仑山的仙主。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气象万千,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作为中国第一神山,千百年来昆仑山留下了无数美丽的传说和难解之迷。共工氏驾龙凌空,猛地撞向昆仑山。一声震天巨响,昆仑山拦腰折断,山体轰然崩塌。天地发生巨变,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大地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日月星辰都改变了位置……上古的神话也许应验了亿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从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太古代地层到使亚洲发生褶皱、变质、断裂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新生代地层,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类。据当代科学考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也是两大地质板块交汇点。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一种神奇的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昆仑玉石。传说昆仑山的神仙们把昆仑玉种在苗圃中,尽心呵护一千年就能泌出一滴玉膏,然而玉非常难种,常常眼看快成膏时却忽然毁了,数百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对玉的定义一直模糊而唯心。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根据被英、法联军从中国掠去的大批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玉器进行化学检验,发现中国玉材料主要有两种:角闪石类和辉石类。角闪石类主要为产自昆仑山脉的昆仑山玉,另一种辉石类为以缅甸翡翠为主的缅甸玉。从摩氏相对硬度差异上比较,昆仑玉硬度略低于翡翠,所以被称为“软玉”,翡翠则被称为“硬玉”。自此,数千年来中国对玉的定义不清的状况在地质学的涵义上得到界定:分布于中国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脉,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软玉矿,与超基性岩无关,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角闪石族矿物根据所属晶系的不同,可分为斜方角闪石和单斜角闪石两个亚族。单斜角闪石属单斜晶系,主要有透闪石、阳起石、普通角闪石等。当玉石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时,称透闪石玉。研究表明昆仑玉的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含量一般在95%以上。这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软玉中是非常独特的。2005年5月据新华社报道:地处昆仑山南麓的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矿区发现一块重近9吨的昆仑玉石,这是目前有记录的最大的昆仑玉巨石,堪称“中国昆仑玉之王”。据专家介绍,系出名门的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相距直线距离不过300公里,所以昆仑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可谓大自然中的孪生同胞。有的晶莹圆润、纯洁无暇、无裂纹、无杂质的上品昆仑玉,甚至还能超过和田玉。青海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等。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 对青海昆仑玉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其主要结构类型为: 毛毡状结构、显微纤维-隐晶质结构、显微纤维结构、显微叶片状-隐晶质结构、显微叶片状结构以及放射状纤维结构。特别是昆仑玉“白加翠”,是其独有的一个奇特品种。白中带有碧绿的玉质颜色,纹理细腻独特,色泽美丽丰富,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美不胜收。青海玉产地就在传说中的西王母瑶池附近。民间传说昆仑玉还有着消灾免祸的超自然力的非凡功效。虽然这些传说带有一定的唯心迷信色彩,但经科学检测,昆仑玉石中含有硒、锌、铜、钴、锰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佩玉,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逐步被人体吸收,保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确实能够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东南大学生物工程系采用现代技术研究表明:人体本身会产生温度场、磁场、电场,从而构成一个“生物信息场”。这个“生物信息场”产生的生物波与玉产生一种奇特的光电效应,这种光电效应可以使人“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赵汝珍《古玉辨》“岂知此乃精神贯注之结果,并非无理性之言也。盖古人视玉极重,佩之宛同载祖搬迁。其一举一动,必特别小心。必视而后动,虑而后行。若是,则必少生是非,少遭意外。即偶遭意外,因心志有可靠之保护,必有意外之幸运。因之遂谓旧玉可以护身。”也就是说佩玉者视玉极重,所以精神极其专注,即使偶遭意外,可能会因为心志集中,而有意外之幸运。玉保平安,从精神层面考虑,作为一种信念它反映了人类追求美好的共同愿望,若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加以科学分析确有一定的道理。一、产地介绍?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 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 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 着密切的联系。?二、主要商业品种及外观特征? 青海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翠绿色品种)等不规范的 名称。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青 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商业品与和田基本相同,颜色特征 则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见或 未见的。现将各品种及特征分述如下:?白玉: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 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 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 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 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青白玉:为浅灰绿—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 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 淡青白、鸭蛋青等。? 青玉: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 作大中弄摆件、器皿。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烟青玉: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 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 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该品种有呈独立薄层状产出的,也有在白玉料边缘形成黑边白玉、 黑皮料等具产地特征的白玉料。将其归于青玉类比较合适,可称为烟青玉,紫色调重的可称 为紫青玉。烟青玉丰富了软玉的俏色品种,制成品种中的“青虾”、鸽子(灰雨点)、黑白双 欢(獾)等者很有创意。?翠青玉: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 同,这部 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常与砂 状、斑点状石也有关。其制成品中有全绿的,也有的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这在 以往的和田玉产品中罕见,全绿和俏色产品一时成为玉石收藏的热点。根据其呈色特点,定 名翠青玉比较符合名称标准。?糖玉: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 -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 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总结与讨论?:青海软玉产出是九十年代以来玉石市场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青海白玉以其巨大的产量、优良 的质地,震动了和田玉的市场。综合前述的研究结果:?(一)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 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二)青海软玉具有因产地而形成的鉴别特征:(1)比较好的透明度;(2)灰白—蜡白色、黄灰 色的白玉,特征的翠青玉、烟青玉品种;(3)比较特征的石花、絮状绵绺、“水线”、翳状 斑点等内含物特征;(4)原料以山料为主,没有子料,有与产地地理环境有关的原料形态和皮色。?(三)青海软玉,尤其是白玉在近几年珠宝市场低迷的逆境中价格一路上涨,四年来涨幅达300%至500%,具有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四)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新疆彩玉新疆,自古就享“金玉之邦”美名,在这片富饶又神秘的大地上,地层齐全,构造复杂,岩浆侵入频繁,各类岩石、矿物应有尽有。大自然赐予的新疆彩玉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而形成,硬度达到七度以上,新疆彩玉色彩之斑斓,色调之明快,堪称奇绝。新疆彩玉石体莹澈润滑,石表油脂光泽,形姿变幻,色彩丰富,妙趣天成。颜色有白底套红或套黄,或通体白色,与和田白玉不分上下。有的五颜六色,色泽缤纷,形态冰清玉洁、亮丽高贵,有的拙朴悠古,憨态可掬,有的温润奇姿,气韵大度;十分惹人喜爱。贵翠贵翠,又称贵州玉,产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大厂镇一带。该石为含绿色高岭石的细粒石英岩,多呈淡绿色,颜色不均匀,具玻璃光泽,外观与翡翠有些相似,但多杂质,属低档玉料。贵翠因产于贵州而得名,可用于雕琢饰品。贵翠主要是由石英组成,其次为高岭石,含SiO2约87%、Al2O3约6.0%,少量Fe2O3、Cr2O3、TiO2、Na2O、K2O等。有天蓝、翠绿、浅绿、灰黄、红等色,以天蓝、翠绿为佳。显玻璃光泽,微透明。具花岗变晶结构、包含结构、块状构造。硬度约7度,密度近2.65-2.70克/立方厘米,拆射率1.54-1.55。硅孔雀石硅孔雀石(chrysocolla),又名凤凰石,是水合铜硅酸盐矿物。在很多铜矿地区都存在这种由铜矿分解而成的矿物,这是因为铜矿遇到含二氧化硅的水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硅孔雀石在自然界中多以皮壳状、葡萄状、纤维状或辐射状集合体出现,从蓝、蓝绿到绿色为主,若含有杂质,也会呈现出褐到黑色。硅孔雀石为一种次生的含铜矿物,主要产于含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常与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现,为部分蓝色或绿色玉髓的重要内含物。硅孔雀石之质优者亦常用作宝石或玉雕材料。硅孔雀石多数由黄铜矿、黝铜矿等受碱性硅酸盐热溶液作用变化所形成。硬度2-4,比重2-2.24。和孔雀石一样不透明,玻璃至土状光泽。与孔雀石的区别除化学成分不同外,颜色比孔雀石浅并近于天蓝色,比重和硬度均小于孔雀石,此外,硅孔雀石性脆。世界上出产宝石级硅孔雀石的国家有智利、美国、墨西哥、前苏联、埃及、扎伊尔、以色列等。中国已在新疆哈密、湖北阳新、广东阳春、云南个旧等地发现硅孔雀石,其中新疆、云南的硅孔雀石有一部分符合宝玉石的质量要求。雨花石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主要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及仪征市月塘一带。中国自南北朝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至唐宋时期达到颠峰,雅史趣事中有关赏石的佳话不胜枚举,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称。雨花石的成分是以二氧化硅为主,其中红色成分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雨花石是石质为玛瑙、蛋白石、玉髓、石英等的卵石,见于河床、河流阶地的沉积物之中,雨花石又分为细石和粗石两类,细石以玛瑙为主,石质细腻,颜色艳丽,磨圆度高,晶莹可爱;粗石质地较粗,以石英或变质岩为主,价值较低。美丽的雨花石中常可呈现各种山水、人物、鸟兽、树木等景象,使人遐想联翩,思绪入石,非常漂亮。由于雨花石种类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以玛瑙砾石为例,它来源于原生玛瑙。一般认为,原生玛瑙是由岩浆的残余热液形成的。这种热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状不同,或成玛瑙球,或成玛瑙脉。经过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玛瑙脱落而出,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磨成卵石。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在砾石层中的雨花玛瑙石。雨花石以其纹奇、色艳的自然美著称于世。它的圈状花纹是二氧化硅胶液围绕火山岩空隙、空腔,由内壁开始,从外向内多层次逐层沉淀而成。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发生带色离子和化合物的周期扩散。原生玛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及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红者为铁,蓝者为铜,紫者为锰,黄色半透明为二氧化硅胶体石髓,翡翠色含绿色矿物等等;由于这些色素离子溶入二氧化硅热液中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现出浓淡、深浅变化万千的色彩,使雨花石及其艳丽秀美。金绿宝石(猫眼、变石、亚历山大石)金绿宝石(Chrysoberyl)也称金绿玉,知道的人也许不多,但它的两个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变种猫眼和变石(亚历山大石)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金绿宝石能形成猫眼和变色效应者十分稀少,因而非常珍贵。金绿宝石是一种氧化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化学分子式为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颜色为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746-1.755,二色性明显,硬度8.5,密度3.71-3.75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韧性极好。普通的金绿宝石是制作廉价宝石的原料,但变石和金绿猫眼石则是极为珍贵的宝石材料,目前产量稀少,主要产于气成热液型矿床和伟晶岩岩脉中,主要产地是斯里兰卡、巴西及俄罗斯。金绿猫眼(Cymophane)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黄色最为名贵。在所有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品种很多,但在国家标准中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称为猫眼,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都不能直接称为猫眼。猫眼产生的原因: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矿物包体,由于金绿宝石与金红石在折射率上的较大差异,使入射光线经金红石包体中反射出来,集中成一条光线而形成猫眼,当金绿宝石越不透明,金红石丝状包体越密集,则猫眼效应越明显。变石(Alexandrite)(亚历山大石)因变石中含有微量的铬,使得它对绿光透射最强,对红光透射次之,对其它光线则强烈的吸收。在白天时,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其透过的绿光最多,故其呈现绿色,一到晚上,当用富含红光的蜡烛、油灯或钨丝白炽灯照明时,透射的红光就特别多,故呈现出红色,“变石”由此得名。如果变色效应与猫眼效应集于一身,则是极为罕见的宝石,价值极高。青金石青金石(英文:Lapis lazuli),是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蓝色、蓝紫色或蓝绿色的宝石。青金石属方钠石族矿物,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呈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结构,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如果含较多的方解石时呈条纹状白色,含黄铁矿时就在蓝底上呈显现金色星点,带有闪光,青金石名字中的“金”由此迩来。青金石呈玻璃光泽和蜡状光泽,条痕浅蓝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5-6,纯青金石密度 2.38-2.45g/立方厘米,一般青金石玉料2.7-2.9g/立方厘米。青金石是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主要存在于硅酸盐-镁质矽卡岩中和钙质矽卡岩中。世界上著名的青金石产地有阿富汗、智利、前苏联和加拿大等地,但首推阿富汗。阿富汗所产青金石有着均匀的深蓝至天蓝色,极细粒的隐晶结构中夹杂微量的黄铁矿,使其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被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称之为“瑰宝”。一般来说,颜色深蓝纯正,无裂纹、质地细腻,无方解石杂质。不含金星(黄铁矿)或带有很漂亮的金星的青金石为上品。锂辉石锂辉石(spodumene),单斜辉石族矿物,晶体常呈柱状,粒状或板状。颜色呈灰白、灰绿、紫色或黄色等,硬度6.5-7,密度3.03-3.22g/cm3。成分:锂铝硅酸盐,为一种辉石族矿物。结晶特点:单斜晶系,柱状晶体,扁平柱状晶体,常有熔蚀现象,并有明显的三角形表面印痕。颜色:粉红色-紫红色、黄色、绿色、无色等。锂辉石是一种伟晶岩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中,常与水晶、电气石、绿柱石等伴生。锂辉石作为锂化学制品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玻璃、陶瓷行业,享有“工业味精”的美誉。著名产地有美国加州、巴西米纳斯吉拉斯、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缅甸、我国新疆等地,系辉石族矿物中最重要的宝石矿物,此外,在工业上也用作炼锂原料。锂辉石硬度较好,但还是应避免剧烈碰撞,绿色锂辉石应避免强光暴晒,可能会褪色。虎眼石虎眼石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并与数量不等的石棉纤维一起所构成的天然石英质玉石,其质地坚韧,色泽殊异。虎眼石(Tiger's eye)是地壳里的蓝石棉或青石棉被二氧化硅胶凝体强烈交代和胶结后所形成的呈棕、褐、黄等色,具丝绢光泽和玻璃光泽的致密坚硬的石英质玉石。它虽然不能像石棉那样一丝一丝地被分剥开,但仍保留着美丽的花纹和丝绢光泽,这是它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在加工成弧面型宝石后,它会出现一条活动的光带(游带),乍一看去,活光闪闪,很像猫眼效应,故又有“假猫眼石”之称。另外它的游彩又很像老虎眼睛那样灵活闪光,而整个玉石(如弧面型产品)则形如棕色发光的老虎,故称“虎眼石”或“虎睛石”。标准的虎眼石颜色丰富多彩,具有黄、金黄、棕黄、棕、黄褐、褐等色,甚至在同一块玉石上呈现出两种、三种或更多颜色。加上其中的石棉纤维常被弯曲、扭转、割裂,因而总是构成揉皱状、交错状、方块状、宽带状等图案。变化殊异,纹彩斑驳。沿石棉纤维常出现特殊的线状反光,半透明至微透明,折射率约1.544-1.553,硬度6.5,密度2.60-2.89克/立方厘米。 质地致密坚韧,可雕性良好。虎眼石中常有杂物,如石膏、方解石、黏土等常充填其裂隙、空穴中,构成线状、带状、斑块异物。有的虎眼石因石棉纤维未被硅化,从而出现“骨”。所有这些都会影响虎眼石的质量。世界上最大的虎眼石矿床分布于南非的德兰士瓦省,印度、斯里兰卡、巴西等国也产虎眼石。中国的虎眼石主要发现于河南,另在陕西、安徽等地也有虎眼石发现。矿物晶体·绿柱石绿柱石的化学组成为Be3Al2[Si6O18],晶体属六方晶系的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常呈六方柱,柱面上有纵纹,集合体有时呈晶簇或针状,有时可形成伟晶,长可达5米,重达18吨。多为浅绿色,成分中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柱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含二价铁时,呈淡蓝色,称为海蓝宝石;含三价铁时,呈黄色,称为黄绿宝石。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摩氏硬度7.5-8,比重2.6-2.9。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云英岩及高温热液脉中也有产出。绿柱石是炼铍的主要矿物原料,色泽美丽者是珍贵的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矿物晶体·方解石结晶体方解石(Calcite),化学组成CaCO3。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晶体常为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或菱面体与六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多呈粒状、块状、钟乳状、纤维状及晶簇状等。通常为无色、乳白色,含杂质则染成各种颜色,有时具晕色,其中无色透明的晶体称冰洲石,玻璃光泽。摩氏硬度3,比重2.6-2.9,三组完全菱面体解理,故名方解石,性脆。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放出CO2。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是组成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在石灰岩地区,溶解在溶液中的重碳酸钙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出方解石,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等自然景观。矿物晶体·孔雀石阳春孔雀石,又称铜矿石,古称绿青、石绿,主产于广东省阳春市石碌铜矿。该石属铜矿岩石,质地致密细腻,硬度约5度左右,含铜57.5%;有翠绿、墨绿、粉绿、天蓝等色;纹理有色带相间的同心纹、束状放射花纹、平绒环光圈花纹等,呈隐晶质集合体状,不透明,显玻璃和丝绢光泽;形态结构有葡萄状、钟乳状、皮壳状、丝绒状、晶簇状等,以葡萄钟乳状为多见;天然造型似山水森林、群峦叠翠、奇峰异洞或鸟兽人物等形状。孔雀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通常呈柱状或针状;由含铜矿物质受碳酸及水相互作用而成,遇盐酸会起反应并易溶解;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它含铜矿物共生;其艳丽的绿色和斑纹与孔雀尾羽极为相似,故而得名。阳春孔雀石结晶完美,色彩绚丽,姿态奇特。有的呈笋、柱形,常兼翠绿、粉绿、天蓝等色于一石,美丽异常;还有的内空外坚,多姿多彩;其中葡萄状结构的孔雀石,质地细腻且最坚硬,表面滑润而有光泽,少见绒毛,为观赏石之佳品。矿物晶体·香花石香花石是中国地质学家发现的第一种世界新矿物,以发现地湖南省香花岭而命名,中国香花岭独有,储量稀少,类同动物类的大熊猫,被誉为“国宝”。香花石的发现,是中国地质学史和矿物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香花石含锂铍等稀有贵重金属,产于湖南泥盆系石灰岩与花岗接触带的含Be绿色和白色条纹岩中,香花石晶体产于白色条纹岩中的黑鳞云母脉内,与锂铍石、塔非石、尼日利亚石、金绿宝石、萤石等共生。香花石属等轴晶系,晶体结构相当特别。香花石晶体形态为五角三四面体晶类,晶体呈粒状,属微细晶体,直径达5毫米以上的为较大晶体,已知最大晶体直径达12毫米,该标本现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香花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仍为不解之迷,其仅存于香花岭数百平方米范围的地表层内,因该区域伴生钨锡等有色金属,近十余年来,该区域已被个体非法采矿完全破坏,国宝香花石已濒临绝迹!阳春孔雀石的蕴藏量为全国最多,矿藏分布在春城、马水、永宁、潭水等10多个乡镇,最大储区是马水镇的石碌、鹦鹉岭等地;形质亦优于其他产地,其结晶完美、形态多变,造形千姿百态、格调高雅,色泽艳丽、斑斓夺目,各种颜色永不更褪,有作为观赏石的明显特点,也可制作国画颜料;尤其产于石碌铜矿的孔雀石猫眼石,此石中间有一道深绿色的斑纹酷似猫眼,猫眼球中的横线炯炯有神,且变换位置则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极为罕见。阳春孔雀石是矿物结晶体,常与矿泥中共生,且要挖掘到地下深处才能得到,由于用爆破采矿,结构完整、能四面观赏的孔雀石较罕见珍贵。阳春孔雀石有天然翠绿的色彩、神韵绝妙的造型,作为厅室摆设或矿物标本,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长沙矿物宝石市场掠影(组图)水硅钙水硅钙,纤水硅钙石(Okenite),是以德国自然史学家Lorenz Oken的名字来命名的。晶体呈针状或扁平的刀锋状,常以辐射状的球形集合体出现。颜色有白色、黄色或蓝绿色,透明到半透明,具珍珠光泽,加热后会转换成副硅灰石,在酸中会溶成凝胶状。一般产于玄武岩的晶洞和裂缝中,硬度约5。比重约为2.3,呈类似棉花球的形状聚合一起,并常与鱼眼石、方解石、葡萄石及沸石类等矿物共生。世界著名产地有印度、格陵兰、智利和爱尔兰。矿物晶体·雄黄雄黄的化学成分是AsS,晶体属单斜晶系的硫化物矿物,又名鸡冠石。单晶体通常细小,呈短柱状,少见,一般以粒状或块状集合体产出。长期暴露于日光下会变为粉末状。板状解理良好。雄黄常呈橘红色,条痕呈淡橘红色,与辰砂相似,但辰砂的条痕颜色鲜红,呈油脂光泽。摩氏硬度低,为1.5-2,比重3.48。雄黄与雌黄、辰砂和辉锑矿紧密共生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雌黄共生。桔红色,透明到半透明的雄黄晶体,显得艳丽、富贵,其柱状晶体长短参差,粗细相伴,多方向生长,势态奇特,再衬上白色方解石等共生矿物,绚丽多彩,构成整体自然美。要注意雄黄晶体免受风化。雄黄与雌黄是提取砷及制造砷化物的主要矿物原料。雄黄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杀菌、解毒功效。民间用它做雄黄酒,在端午节时饮用。我国发现的最大雄黄晶体,产于湖南石门,长8厘米,宽5.4厘米,高3.5厘米,重255克,为世界罕见,现收藏于北京大学地质陈列馆内。雄黄的主要产地有美国、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中国湖南慈利和石门交界的牌峪是世界雄黄产地之最。矿物晶体·辰砂大自然的造化瑰丽而神奇,各种造型奇特、色彩美丽、产量稀少的矿物单晶体、连晶体和晶簇,既是宝贵的矿物原料,又是含蓄质朴,美丽天成的观赏石,它们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慷慨的馈赠。辰砂又被称作为“朱砂”,它是一种棕红色,色彩鲜艳的彩石。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曾经应用辰砂做颜料。中医利用辰砂作为安神、定惊的药物;辰砂的单晶可以作为激光调制晶体,是现代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辰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HgS),三方晶系,晶体呈板状或菱面体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致密块状或土状,晶簇常呈菱形双晶体、大颗粒单晶体。半透明或不透明,鲜红、朱红、浅红、暗红色或条痕红色,有时因表面氧化带铅灰色,对光敏感,有很高的折射率,金属光泽、金刚光泽或玻璃光泽,摩氏硬度2~2.5,比重8.2,性脆;仅产于火山岩、热泉沉积物、低温热液矿床、断层角砾白云岩晶洞中,常与石英、雄黄、雌黄、方解石、辉锑矿、黄铁矿、白玺石等共生。含有辰砂条带的地开石,是中外驰名的鸡血石,为中国的著名印章石之一。辰砂是我国的优势矿种,湖南、贵州、四川均有出产。湖南的辰砂矿区主要在湘西,均属低温热液汞矿或为柱层汞矿带;在湖南的凤凰县、新晃县、麻阳县、吉首市等地都有分布。新晃、凤凰所产的朱砂大都生于石灰岩或白云岩中,成细脉状或散点状分布,常与石英、黄铁矿、辉锑矿共存。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贵州万山汞矿岩屋坪矿区采到一颗矛头状穿插双晶辰砂,质纯色艳,形态完整,被命名为“辰砂王”,长10.8厘米,宽4.4厘米,高4.2厘米,净重237克。现收藏于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我国1982年发行的第一套矿物邮票中辰砂的原型。一般辰砂结晶多为1毫米左右的颗粒,大于5毫米的鲜红辰砂晶体常被国内外矿物爱好者收藏。我国产出的辰砂晶体形体完整,色泽鲜艳,在国际市场上,5毫米至10毫米的完整晶体售价达200美元。上世纪90年代美国卡希尔矿出产过1颗长1英寸的辰砂晶体,估计重30克左右,售价为1500美元,是西方世界之冠,此售价为辰砂晶体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奠定了基础。矿物晶体·黄铁矿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一般将黄铁矿作为生产硫磺和硫酸的原料,而不是用作提炼铁的原料,因为提炼铁有更好的铁矿石。黄铁矿分布广泛,在很多矿石和岩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一般为黄铜色立方体样子。黄铁矿风化后会变成褐铁矿或黄钾铁矾。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比重4.9―5.2。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黄铁矿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古宝石。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公元年),人们都喜欢饰用这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观赏价值的宝石。它除了用于磨制宝石外,还可以做珠宝玉器和其它工艺品的底座。世界著名产地有西班牙里奥廷托、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中国黄铁矿的储量居世界前列,著名产地有广东英德和云浮、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等。葡萄玛瑙葡萄玛瑙石,产于内蒙古阿拉善盟苏宏图一带。该石坚硬如玉,摩氏硬度为6.5至7度,晶莹剔透,色彩绚丽,呈浅红至深紫等色,半透明,造型奇特。石上通体满布色彩斑谰、大小不一、浑然天成的珠状玛瑙小球,互相堆积,流珠挂玉,故得此名。葡萄玛瑙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形成于火山口附近的大型空洞中,硅胶热液无法充满整个空间,即以某一质点如砂粒、泥块、水滴凝聚成珠状球状或水滴状,后来者附着于先期形成的珠体上,或悬于洞顶,或长于洞底,或挂于洞壁,越长越大。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岩洞被粘土所充填,因此葡萄玛瑙多埋于泥中,亦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葡萄玛瑙石是内蒙的独特石种,由于形成条件十分苛刻,再加上过多的开采,现已较难寻觅。青田石雕青田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与温州市相连,南接瑞安市、文成县,西毗连景宁县、丽水市,北邻缙云县。青田石雕因取石料于浙西南山区青田县所产的优质叶腊石而获其名。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青田石,质地温润、脆软相宜、色彩丰富、花纹奇特,既是篆刻艺术的最佳印材,又是石雕艺术的理想石料。青田石雕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发端于距今1700多年的六朝(公元222—589年)。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巧,雕刻技艺极为精湛,尤以镂雕技艺见长;雕刻题材广泛,鱼虫花鸟、山水人物均精雕细刻、神形兼备;表现手法多样,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交替使用,堪称中国工艺石雕之精典,也因此被国家文化部等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基调写实而尚意,精妙而大器,细腻而见难度,抓形而见神采。娴熟而不同凡响的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等雕刻工序,使青田石雕独具艺术魅力,历史上备受文人学士所厚爱,在近代也是中国最早走出国门进入欧美的中国传统工艺雕刻品。青田石雕不仅文化积淀深厚,而且对中国印学、石雕史研究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2005年,青田石雕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三江红碧玉三江红碧玉,也叫三江彩卵,产于广西桂北地区的三江县境内,那里奇山异水,风光秀丽,大自然造化之奇石质地坚硬,光滑细腻,图纹清晰。犹其是红彩石,鲜红如血,光彩照人。三江红碧玉属碧玉岩类,石质坚硬细密,硬度为6.5~7度,表面润泽光滑;以黄、红、紫为主色调,或流光溢彩,或古色古香,有丰富的红、青、黄、白、紫、黑等诸色彩,有的五色斑斓,有的则青红交杂,黄白纷纭,纯黑如漆者石质坚而腻滑,泛着黑光;石表图纹有“平纹“与”凸纹“之分;石形大多呈不规则状,真正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不多,有些则具象形,似熊猫、猴头、企鹅等,姿态朴厚可爱。三江红碧玉质地坚韧顽拙,色彩斑斓、艳丽,有鲜红、铁黑、艳紫、紫红、黄、棕、褐等多种色调,红彩卵石有全红、花红、紫红、斑纹红等,紫彩卵石则有红紫、花紫、灰紫等;造型奇特多变,有的似景观,有的为象形,有的石中斑纹构成图案或浮雕。品类丰富,以碧玉质彩卵石为佳。有鲜红、朱红、枣红、紫红、浅红、青红、褐红、橙红等色调,石中红彩常构成各种图纹,有的石体全红,鲜艳华丽,如旭日东升;有的红色呈片状分布,似岩浆喷涌、万仞红崖;有的石品上部显红色,韵味独特,似青山夕阳、红霞当顶;有的红色呈曲纹、云朵或带状,呈现出满堂红、海上日出等意境;有的红彩中间金黄色的碧玉或黄玉蜡脉纹;还有的以黄、棕、褐、紫、青蓝、纯黑为底色上显红纹,显得高雅庄重。红丝石和红丝砚红丝石产于山东临朐县冶源镇沂山北麓老崖崮村西一带,为奥陶系马家沟组土峪段顶部的含粉砂泥灰岩。它的刷丝纹是由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微丝层埋在半塑性状态下扭曲、旋转、变形而形成的。而红丝石砚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石中红丝多者达十多层,华丽和谐,十分悦人眼目。红丝石色泽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紫红地中灰黄丝纹、紫地黄丝纹、柑黄地红丝纹、黄丝纹、红丝纹等。砚石纹理细腻,有如木质,丝纹纤细、若隐若现。丝纹平行蜿蜒呈波纹状,或层层环绕呈同心圈层状,且十余层次第不乱、彩纹妍丽,内蕴天然的纹理和色彩,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或似山水云雾、或如阳光月晕、或类人物兽禽,有的像裂而不断的冰痕,有的则是旋转不绝但又层次分明的丝纹,深受人们喜爱。红丝砚不但美轮美奂,且质地优良,质坚而润,纹理细致缜密、润细。手拭如膏,发墨如油,蕴黑色似漆,不渍墨,贮水不耗,匣藏不干涩、不损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砚石中的上品。唐代端砚、歙砚尚在悄然崛时,山东的红丝石已成为制砚良材,并在宋代曾长时间独领风骚。唐时的四大名砚依次是:红丝砚、端砚、歙砚、澄泥砚。苏易简《砚谱》谓:“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石为第一。“唐代柳公权、南唐后主李煜均颇爱重。化石·马达加斯加菊石马达加斯加菊石(Madagascar Ammonite)化石。菊石最早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初期,中生代达到繁盛,到了白垩纪末跟恐龙一同绝灭。马达加斯加菊石的主要产地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马哈赞加省 (Mahajanga)的米钦祖(Mitsinjo),地层时代主要是晚侏罗世的牛津期(Oxfordian一亿五千万年前)和早白垩世的阿尔布期(Albian一亿年前)。菊石由鹦鹉螺演变而来,属头足动物,即运动器官生长在头部的一类软件动物。菊石有一坚硬的外壳,形状跟鹦鹉螺壳极为相似。此菊石尺寸较大,表面布满漂亮的花纹,瑰丽多彩,令人爱不释手。南丹铁陨石陨石分类:铁陨石(Iron meteorites) IAB坠落时间:日发现时间:1958年发现总重:大于9500公斤发现地点:北纬25°6'N , 东经107°42'E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里湖-瑶寨乡南丹陨石坠落在一个8公里宽的条带内,西北斜向穿过里湖和瑶寨乡之间27、8公里长的区域。成分组成:南丹铁陨石是太阳系中已有46亿年的星际碎物,平均化学组成为92.35%的铁镍与6.96%的少量碳、铜、钴、硅、硫、磷、铬、镓、锗等其他微量元素。在南丹铁陨石中包含了一些稀有矿物,主要是铁纹石Iron(var:kamacite)和镍纹石Taenite,其次为陨硫铁Troilite、合纹石Plessite、磷铁镍陨石Schreibersite、方晶石墨Graphite(var:cliftonite)、四方纤铁矿Akaganéite、自然铁Sideroferrite、陨磷碱锰镁石Schreibersite(var:dyslytite)和陨氯铁Lawrencite。吕梁石吕梁石,产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约25公里的铜山县吕梁乡山区。该石主要成分为泥灰岩、灰岩。大约形成于震旦纪,由泥岩及海藻等低等植物复合组成其独特的垒块形态,受自然风化后形成不规则且排列有序的竖型洞穴。石表粘附有一层古色古香的黄土颜色,并渗透其纹理,色彩与洞穴相互层叠,清晰易见。吕梁石形色浑厚,苍古奇崛,有山石的棱角和水石的圆润,融刚柔于一体,是较为独特的石种。吕梁石石质细腻,肤滑如玉,温润可人,扣之无声。石体大的数米,小的寸许。外观以黄色为主,黑、绿、红等色点缀其间;一般为黄黑相间,黑的是岩石本体,黄的是牢牢附着在岩石上的极细泥沙;带有红色、紫色者属稀少品种,若再具一定形状则为珍品。造型以象形和景观为主,象形者为柱状构造组成的垒块形态,似人物、动物、葫芦等;似景观者多呈层状,构造形态往往成柱状隆起,百态千姿,最为可观,构成如船、楼、古堡、石窟状等,一般为二至四层,多的达七、八层,每层带石窟皆呈透状,幽洞排列有序,恰似千年古堡或敦煌石窟,其石窟多呈黑色,其余为黄色,窟的直径有三至五厘米。似山形者,呈峰、崖、凹壁、石檐等状,怪模怪样,峰崖高低错落、远近变化自然。其避雨石,石体一侧向外伸出,下能避雨,故名,亦俊险无比,如神仙闲居,灵气横生。吕梁石产地一带山区系古代泗水与黄河汇流之处。吕梁石千奇百怪的形状,是由惊涛浊浪千百年来不断地冲刷侵蚀而形成的,蕴藏在吕梁的虎头山、牛山、雾山、大黑山、瘸山、花山、鹅山、红山等诸山峰上。白楼、圣窝、三黄、萧庄等村庄均有石农采石,尤以白楼、圣窝二村为多,始采已十几年。石农采石多在十一月底至来年清明的农闲季节,有的深翻自家土地寻觅,有的进山挖掘。吕梁石不如灵璧石细密坚实,裸露于地表的大多风化厉害,石质较疏松,于地下一、二米或更深处挖出的,质地则相对较好。吕梁石采回后,需先清理、剔除附着在石头表面和洞穴中的泥沙,有的要用清水反复刷洗,直至显露出原本石质,方可配座欣赏。磁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3O4,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晶体常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完好单晶形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呈菱形十二面体时,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该晶面长对角线方向的条纹。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颜色为铁黑色,条痕呈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因为它具有强磁性,中国古代又称为慈石、磁石、玄石。是矿物中磁性最强的,能被永久磁铁吸引,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司南"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氧化后变为赤铁矿或褐铁矿。磁铁矿分布广,有多种成因。生于变质矿床和内生矿床中,岩浆成因矿床以瑞典基鲁纳为典型;火山作用有关的矿浆直接形成的以智利拉克铁矿为典型;接触变质形成的铁矿以中国大冶铁矿为典型;含铁沉积岩层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铁矿,品位低规模大,俄罗斯、北美、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辽宁鞍山等地都有大量产出。磁铁矿是炼铁的主要矿物原料,也是传统的中药材。[物理性质] 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至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鉴定特征] 八面体晶形,黑色,条痕黑色,无解理,强磁性。以此可与相似矿物铬铁矿、黑钨矿、黑锰矿等区别。[工业应用] 为最重要和最常见的铁矿石矿物。钛磁铁矿、钒钛磁铁矿同时亦为钛、钒的重要矿石矿物。富含Ti、V、Ni、Co等元素时可综合利用。药用磁铁矿名磁石,别名玄石、慈石、灵磁石、吸铁石、吸针石。功效: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磁铁矿分布广,有多种成因。瑞典基鲁纳是典型的岩浆矿床。智利的拉科铁矿是由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浆直接形成的。接触变质形成的铁矿可以中国大冶铁矿为例。由沉积的含铁岩层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铁矿(如中国鞍山一带的铁矿),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规模很大,但品位较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来源。前苏联、北美、巴西、澳大利亚都有特大型的此种铁矿。磁铁矿因比重大,并有抵抗风化的能力,所以在河床或滨海砂中也能富集。遭受氧化后能转变为赤铁矿;若保留原有的外形,即称为假象赤铁矿。磁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3O4,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晶体常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完好单晶形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呈菱形十二面体时,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该晶面长对角线方向的条纹。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颜色为铁黑色,条痕呈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因为它具有强磁性,中国古代又称为慈石、磁石、玄石。是矿物中磁性最强的,能被永久磁铁吸引,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司南"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氧化后变为赤铁矿或褐铁矿。磁铁矿分布广,有多种成因。生于变质矿床和内生矿床中,岩浆成因矿床以瑞典基鲁纳为典型;火山作用有关的矿浆直接形成的以智利拉克铁矿为典型;接触变质形成的铁矿以中国大冶铁矿为典型;含铁沉积岩层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铁矿,品位低规模大,俄罗斯、北美、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辽宁鞍山等地都有大量产出。磁铁矿是炼铁的主要矿物原料,也是传统的中药材。[物理性质] 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至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鉴定特征] 八面体晶形,黑色,条痕黑色,无解理,强磁性。以此可与相似矿物铬铁矿、黑钨矿、黑锰矿等区别。[工业应用] 为最重要和最常见的铁矿石矿物。钛磁铁矿、钒钛磁铁矿同时亦为钛、钒的重要矿石矿物。富含Ti、V、Ni、Co等元素时可综合利用。药用磁铁矿名磁石,别名玄石、慈石、灵磁石、吸铁石、吸针石。功效: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磁铁矿分布广,有多种成因。瑞典基鲁纳是典型的岩浆矿床。智利的拉科铁矿是由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浆直接形成的。接触变质形成的铁矿可以中国大冶铁矿为例。由沉积的含铁岩层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铁矿(如中国鞍山一带的铁矿),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规模很大,但品位较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来源。前苏联、北美、巴西、澳大利亚都有特大型的此种铁矿。磁铁矿因比重大,并有抵抗风化的能力,所以在河床或滨海砂中也能富集。遭受氧化后能转变为赤铁矿;若保留原有的外形,即称为假象赤铁矿。湖南湘西、贵州铜仁为我国辰砂(硫化汞)的主要产区,在矿井中,偶能发现辰砂渗透进硅化凝灰岩或硅质岩的矿石,主要成份为SiO2,硬度为7。这两块毛料即产自湖南湘西辰砂矿井,虽然带血的毛石偶能遇到,但类似如此血量充沛的毛石却很少见。产于贵州铜仁地区的此类石种被贵州赏石界命名为贵州鸡血石,因而产于湖南湘西地区的也被称为湖南鸡血石。自然界里,红色的石头很多,不少也被石友称之为某某鸡血石,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这些石种多因含有铁的氧化物而呈现红色,与传统鸡血石并无可比性。矿物学的定义是:鸡血石含有辰砂、石英、方解石、辉锑矿、地开石、高岭石、白云石等矿物,产地不同,质地成分也不同,但都离不开硫化汞成分。传统的鸡血石因其含有辰砂(HgS)而呈现鲜红色彩,所以,不含有辰砂的红色石头,实际上与鸡血石是没有关系的。传统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其中硬地鸡血石主要成份为SiO2,硬度为7。从矿物成分来看,湖南鸡血石、贵州鸡血石及吉林朱砂玉均与之类似。当然,和传统硬地鸡血石一样,由于硬度过大,难以入刀,并不适合制作印章,更适合制作雕件或饰品。鸡血石血量越多越珍贵,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为中档,大于30%者为高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珍贵难得,而90%以上称为“大红袍”,为稀世珍品。这两块湖南鸡血石毛石血量充沛,血色鲜活,比较罕见。阳春红蜡石广东阳春地处粤西,众山环抱,圭岗、八甲、三甲、水口、永宁等地盛产黄蜡石。圭岗蜡石大多带图文,因石多在河流内,所以水冲度是很完美的,质地为粗晶黄蜡石,色泽美,但一般石养久了就内透黑,这里的山脉所产的石含铁比较高,石心通常都带黑,所以经常用石蜡保养会使石心的黑慢慢渗透出石表,但是也有少数色泽金黄的,是圭岗蜡的精品。八甲蜡跟三甲蜡质地差不多,因为两个镇的产石都是同一山脉,多在大山沟里,水冲度极好,能冲出千变万化的形态,手感很好,摸起来有使人心情平静的感觉,故在当地有“禅石”之称。外表不是很光泽,因为石质的原因,质地厚重,密度高,局部出现玉化,石上经常会出现线状的玉化带,色泽金黄,跟石深黄形成鲜明的对比,可称为“锦袍玉带”但此地的蜡石杂质比较多,很难找到纯的蜡石,有时杂质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阳春蜡石中最好的出自水口,由于过度开采,如今已少见了。水口蜡能跟“广东第一蜡”潮州毗美,多产于山沟内,故其水冲形态出现多孔多洞,有如熔洞的缩小版,表面布满珠、柱,孔、洞千奇百怪。水口蜡中的极品称为“鸡油冻”,玉化度极好,质地是是阳春蜡中最好的,色泽金黄,通透玉化,半透明,就跟鸡油一样,故有此名。形态百变,给人有行云流水,鬼斧神工的视觉冲击感。永宁蜡色泽比较浑厚,为深黄色,质地细腻,多出于一条叫“新江”的河,所以也叫新江蜡,水冲也很好,此地出产蜡石中的上品红蜡石。黄蜡质地纯,杂质少,但是不通透,玉化的少,晶体多而细腻,在阳光照射下,闪闪生辉。南丹陨石河池地区《庆远府志》记载:“(明朝)正德丙子(1615年)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陨,长五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叟而灭”。这是我国既有实物又有记载的一场陨石雨。当时,随着天空一片响亮,周边的人都为之惊骇,有人猜想可能是天塌了,但响亮过后,也就不再发生有什么新的变化。待天明以后,人们发现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打狗河一带几十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都洒落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泛银色的硬块,便断定为是夜间响亮时从天上落下来的东西,很可能是银矿,于是有人用炉将其熔炼,炼来炼去仍然是皮毛无损的硬块。1958年,大炼钢铁时,地质找矿队员才发现了不少红褐色的有锈痕的“铁矿石”,当时人们看到连坩锅都无法熔化的这些“铁矿石”,感到奇怪,逐级向上汇报,直至中央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将此事交地质研究所处理。经专家调查化验,证实它就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列入文字记载的铁陨石“南丹陨石”(因该陨石中含有大量铁镍合金,故称铁陨石)。南丹陨石是太阳系中已有46亿年的星际碎物,内含有铁、镍、钴、磷、硅、硫、铜等稀有元素及天然矿物。专家们还绘制了裸露于地面的陨石分布图,并将调查结果通过有关科学杂志向世界作了报道,“南丹陨石”由此而得名。根据史料和现场分析,南丹陨石在陨落时发生了爆炸,所以散落点分布达方圆几十里。南丹陨石是铁陨石中矿物种类较多、样品最全的陨石,更重要的是可以从石中获得初始陨石各组成部位的信息资料。陨石的色彩纷呈,大部分不保存有熔壳,有陨石与高温气流作用留下的“气印”。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认识陨石高速冲破大气层时所受的压力和湿度、散热与传导、陨石对地面的冲击能、陨石结构的物理化学变化、太阳系小行星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演变等情况,进而用于研究宇宙飞行器穿过大气层时表面的融蚀及宇宙射线的影响程度等。1993年以来,南丹陨石成为境内外别有用心的人搜寻的目标,在社会上被高价炒卖。陨石的失落,已经破坏了可供研究铁陨石落地状态的原始数据和特征,损失无法弥补。目前,北京天文馆天象厅、南丹县公园、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丹县博物馆等分别存有680公斤、1000公斤、300公斤、2000多公斤的南丹陨石。对于陨石,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有明确保护条文。俄罗斯、法国、美国、印度、德国和埃及等大多数国家立法规定,来自天外的陨坠物体都归国家所有。世界各国均把陨落在本国境内的陨石视为“国宝”,只有在留足标本的情况下,才有选择地、慎重地与别国交流与研究。南丹陨石具有极珍贵的科学价值,是稀有天外“来客”,能为我们提供非常直观重要的宇宙信息。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南彤陨石属国家一级文物。沙漠玫瑰沙漠玫瑰是生长在沙漠低洼处石膏的结晶体,它的外形酷似玫瑰又生长在沙漠中故称之为沙漠玫瑰。按其生长形态可分单体、联体、枝状、丛状。大小,单体直径一般在1.5-10cm,联体在10-50cm或更大。它是天然石头中为数不多的象花矿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由于沙漠中独特的气候条件才生长出这独特的沙漠之花——沙漠玫瑰,它外形酷似怒放的玫瑰花束。在沙漠地区,玫瑰不易生存,所以当地青年在情人节时多送沙漠玫瑰石代替。沙漠玫瑰。因其形成的地理条件特殊而产量稀少。沙漠玫瑰形状如盛开的玫瑰,千姿百态,瑰丽神奇。而其中花形酷似玫瑰,完整的展现花卉特征的沙漠玫瑰更是凤毛麟角。沙漠玫瑰石的硬度极低,只有2度,质地容易损坏,美国、墨西哥、摩洛哥及中国等国的沙漠地带均出产。沙漠玫瑰因开采困难,产量稀少,形状奇特,所以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它有一瓣瓣玫瑰石瓣逼真地开放着,是细沙在几千万年甚至几万万年的风雨雕塑中风化而形成的。其中还有零星的细沙镶嵌在花瓣的中间。它没有玫瑰花的叶和刺,只有花朵默默地开放在荒漠中,但它永远不会枯萎,也不会凋零。传说在浩翰的戈壁沙漠里,有一种生长了千万年的石头。它是一种植物的结晶体。这种植物的种子天生成对,开花后根茎相连,花如玫瑰;如果其中一株死亡,另一株也不再开花,并且慢慢枯萎……无数年后它们的躯体与沙子结晶成一种奇特的花朵,没有生命但永不调谢,这就是象征恒久爱情的“沙漠玫瑰”。云南铁胆石铁胆石产于云南,因此又称之为云南铁胆石,云南铁胆石形成于距今2.5亿年至5.4亿年的寒武纪早期。科学名称叫做结核石,它是在地壳中的沉积物沉积或堆积之后的一个漫长的成岩过程中所进行的物以类聚的化学作用下,由某种或几种矿物质聚集而生长成的球状、连球状或不规则状矿物团块。云南铁胆石其形状以圆形和椭圆形居多,此外还有壶形、坛形、罐形、帽形、果形、沙锅形、铁饼形、车轮形、飞碟形、碗碟形、葫芦形、哑铃形、花生形、香炉形、三连体、多联体以及动植物形体等,石体表层散布的硫化铁黄色晶体,以及晶体所构成的图案,光芒四射,璀璨夺目。石体的黑色幽深微秒,高远莫测;黄色金属附着物则像是黄金铸成的浮雕,富丽堂皇,又似天公写意的手笔,赏心悦目。观赏石的颜色在同类石种中常以吉祥的暖色调为上品,云南铁胆石却出人意料的以富丽堂皇的金黄色先声夺人,由于石胆上的金黄色硫化铁金属光泽与黑色的石体对比度强烈,视角冲击力较大。在当今的赏石王国中,云南铁胆石较好的具备了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美石。它符合东方人的赏石观,同时也符合西方人的赏石观,是东西方赏石文化的完美结合体。云南铁胆石是最近几年来才新兴的一个石种,很多人对此还知之甚少。而且只在云南省的东川、会泽、宜良等少数地方出产,产量十分有限。朱砂玉(大红袍)朱砂玉,英文名称Cinnabar Jade,又称“牡丹玉”。1981年最初发现于吉林,后又在一金矿顶部发现,故又称“金顶红”,其岩性为含辰砂石英脉,石质坚硬,细密,一般肉跟不能见其颗粒,不透明。自然界红色的石头很多,但和众多因含有铁的氧化物而显示红色的石种截然不同,朱砂玉与鸡血石一样,均因含有辰砂(硫化汞HgS)而展现鲜红的血色。含辰砂高者,可显金刚光泽,次为玻璃-油脂光泽。色泽红至淡暗红色,硬度7,相对密度3~6(因辰砂含量而异)。含辰砂高的鲜红块体可见有似缠丝玛瑙那样的色环,色环颜色相对较暗。在块体中还常见有宽0.1mm左右的石英细脉切穿色环。其组成矿物除石英、辰砂外,局部含有重晶石,在孔洞和裂隙中有粒状锐钛矿充填。鸡血石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朱砂玉与传统的硬地鸡血石成分类似,主要由SiO2和辰砂(硫化汞HgS)构成,硬度达到7,因硬度较高,不适合制作印章,更适宜制作雕件、饰品。有学者已将朱砂玉列为新的血石品种(《鸡血石与新血石原料--朱砂玉的研究》,《矿床地质》1996年S2期,作者:陈克樵; 魏家秀,工作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鸡血石血量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为中档,大于30%者为高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珍贵难得,90%以上为极品,称为“大红袍”,乃稀世珍品。马场石马场石,产于贵州省普定县马场镇一带仅数公里的三岔河河段内。马场镇处于几条断层的交汇地带、构造蚀变带,地形、地理和地质情况复杂。马场石属硅质岩,系前寒武纪海底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浆与硅质岩浆通过高温高压交织变质而成,矿物成分复杂。马场石质地坚硬,玉质感强,色彩丰富,富丽华贵,有“贵州碧玉”、“贵州彩玉”之美称。马场石硬度在6.5-7.5度,其色有红绿、黑、黄、白、紫等多种,还有二色、三色乃至四色、五色共生的,斑斓绚丽,流光溢彩,其中尤以红、绿两色最为石界所重。其中红色中又分鸡血红、朱砂红、重枣红、玫瑰红、千层红等等。此石因矿脉分布、火山爆发、沉积变异等地质成因不同,在马场一带的山、洞、水中均有出产,而以水石为贵,洞石次之,山石又次之,因硬度大,水冲石有形者极罕见,被藏家视为珍宝。天青石介绍天青石(Celestine),天青石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型、层控型、岩浆——热液型和次生淋滤型等四种类型。我国天青石矿发现的矿点和探明的蕴藏量不多,天青石矿床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苏,还有贵州、内蒙古、青海、新疆、湖北、湖南、陕西、吉林、辽宁、甘肃等省。正在开采的天青石矿床有四川合川干沟,江苏漂水县爱景山等。天青石的化学分子式为SrSO4,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含锶矿物。天青石的理论化学组成为SrO56.4%,SO343.6%,但有时天青石中的Sr为Ca或Ba部分代换,生成类质同象钙天青石或钡天青石。天青石属斜方晶系,单个晶体常呈板状或柱状,集合体呈粒状、纤维状、结核状等。纯净的天青石晶体呈浅蓝色或天蓝色,故称天青石,有时为无色透明,当有杂质混入时呈黑色。天青石为玻璃光泽,解理面具有珍珠状晕影,条痕白色,性脆,莫氏硬度为3~3.5。密度3.97~4.0g/cm3。工艺特性及主要用途1-吸收射线:碳酸锶可以吸收较高的γ射线,并可改善玻璃的折射率;2-助熔融性:氧化锶加上碳酸盐、钡及氧化钙等组分后能改善玻璃物料的熔融性能,增加流动性;3-着色性:锶的硝酸盐可发出鲜红颜色。天青石矿主要用于加工成锶的碳酸盐和硝酸盐,其中90%以上用于生产碳酸锶。碳酸锶的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彩电显像管的荧光屏玻璃,这是因为锶能吸收X射线。其次用于制造特种玻璃,还可用于冶炼时的脱铅剂。锶的硝酸盐是红色烟火和信号弹的着色剂。极少量的锶化合物用于润滑脂、陶瓷釉料和药品方面。红柱石介绍红柱石(Andalusite),化学组成:Al2[SiO4]O,Al2O363.1%,SiO236.9%,有时含有少量的Fe3+和微量的Na、K等。鉴定特征:以方形柱状形态和高硬度,解理交角近于垂直,常呈肉红色为特征。主要用途:红柱石是目前已知的优质耐火材料之一。它除用作冶炼工业的高级耐火材料,技术陶瓷工业的原料以外,还可冶炼高强度轻质硅铝合金,制作金属纤维以及超音速飞机和宇宙飞船的导向型之用。据报导,国外尚利用富铝红柱石进行煤的气化和制作雷达天线罩。一部分结晶良好、色泽鲜艳的也可制作工艺品和装饰品。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成因产状:是典型的中低级热变质作用成因的矿物,常见于接触变质带的泥质岩中,主要形成于温度和压力都较低的条件下。著名产地:世界著名的产地有西班牙的Andalusia、奥地利的Tyrol、巴西的MinasGerais、美国的宾州和麻省等地。晶体形态:斜方双锥晶类;晶体呈柱状,主要单形有:斜方柱m、n,平面双面c;物理性质硬度:6.5-7.5比重:3.13-3.16g/cm3解理:不完全,解理完全断口:由交叉好的解理或裂理产生的细长断口颜色:常呈灰白色或肉红色,呈兰,绿,紫色者少见条痕:白色透明度:透明光泽:玻璃光泽发光性:无其他:性脆黄玉(托帕石)介绍黄玉(Topaz),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颜色有多种多样,一般为黄、蓝、绿、红、褐等浅色,有玻璃光泽,有的无色透明。黄玉的颜色在阳光长时间曝晒下会发生退色。黄玉可作为研磨材料,也可作仪表轴承。透明且漂亮的黄玉属于名贵的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颜色的托帕石显示不同的荧光。依据颜色,一般可分为酒黄色、无色、蓝色、绿色、红色托帕石。其中上等的深黄色者最为珍贵,颜色越黄越好。其次是蓝色、绿色和红色者。化学成分:含Al2O3--56.54%、SiO2--33.22%、F--17.61%、F与(OH)的含量是不固定的,形成使得温度越高,F的含量也越高。结构:属正交晶系。密度:为3.49-3.57克/立方厘米。硬度(莫氏硬度):8象征意义:富饶和虔诚颜色:浅黄到深黄矿物成分:含水的铝硅酸盐光泽:玻璃光泽黄玉即托帕石,英文名称为Topaz,英文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红海的一个小岛的旧称"托帕兹",另一种说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来,有"火"的意思。这个极具异国情调的名字,似乎已经诉说了这一宝石代表的神秘。托帕石的矿物学名称为黄玉,又称为黄宝石。黄玉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云英岩和高温热液钨锡石英脉中。世界著名产地有巴西、俄罗斯的乌拉尔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黄玉可作轴承及研磨材料,质佳者可作贵重宝石。中国的广东、新疆、云南等地产大量无色的黄玉,经中子辐射,电子加速器轰击、Co60照射及加热的方法处理,可变成漂亮的天蓝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辐射改色的黄玉会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时间(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饰用宝石,否则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在西方人看来,黄玉可以作为护身符佩带,能辟邪驱魔,使人消除悲哀,增强信心。用托帕石的粉末泡酒,则可以治疗气喘、失眠、烧伤和出血等症。我国对黄玉的认识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黄玉是一种色彩迷人、漂亮又便宜的中档宝石,深受人们喜爱。国际上许多国家定黄玉为“十一月诞生石”,是友情、友谊和友爱的象征。黄玉属一般宝石,其成分为含氟的硅酸盐,硬度为8,常见颜色有无色、粉红色、黄色及蓝色等。容易和黄玉相混的常见宝石主要有水晶、海蓝宝石、碧玺及玻璃仿制品等几种,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黄色水晶。实际上,除了黄玉更为柔和,略具绒状外观的特征外,肉眼下两者极难区分,这也是为什么黄色水晶在市场上可引致人们对黄色黄玉价值怀疑的根本原因。黄玉与水晶的原料区分较为容易。黄玉的柱状晶面上有纵的条纹,而水晶则是横的条纹。而对末镶嵌的饰品,比重(手感)也可作为区分的依据,黄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黄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黄玉有"坠"手的感觉,水晶则较轻。当然,黄玉宝石的光泽柔和,而水晶的光泽则较“冷”,尖锐,依此也可区分。肉眼区别黄玉与碧玺,最重要的是碧玺有较强的二色性,而黄玉除粉红色者外,其他色的黄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玺的双折射强,往往可见双影。蓝色黄玉与海蓝宝石的区别 ,一般情形是较为困难的,可以作为参考的特征是:蓝色海蓝宝石往往带些黄绿色的色调并具轻微的二色性,比重较轻。确切鉴定要用折光仪等来测定。玻璃与黄玉除光泽和偏光性不同外,黄玉是天然晶体,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觉,而玻璃则是"温"的。在放大条件下,黄玉有时可见到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气液包裹体,而玻璃内往往含圆球形的气泡,这点可作为辅助证据。黄玉具柔和光泽和较大比重。目前珠宝业在研究使用物理蒸汽沉淀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在黄玉上形成二氧化钛薄膜,从而生产彩虹色黄玉。黄玉首饰选购要诀(1)选购黄玉首先应注重颜色,鲜艳纯正的酒黄、橙色黄玉均属佳品。(2)宝石加工应规范明亮,不能有裂纹、瑕疵或崩边。(3)应询问颜色是天然还是辐射改色。天河石介绍天河石(amazonston),又称“亚马逊石”。天河石是微斜长石的亮绿到亮蓝绿的变种,蓝色和蓝绿色,半透明至微透明,与翡翠相似。天河石有明显的特征,它具有格子色斑的绿色和白色,且闪光。这是由于它独特唯一的双晶结构引起的。这是与翡翠的根本区别。可用做戒面或雕刻品。颜色为纯正的蓝色、翠绿色,质地明亮,透明度好,解理少的为优质品。翠绿色的天河石可做为翡翠的代用品。代表产地:巴西、美国、加拿大。中国主要产地有:四川、内蒙古、云南、江苏特性: 化学式:K[AlSi3O8,属三斜晶系,硬度:6,比重:2.53—2.56,玻璃光泽,折射率:1.52—1.57。电气石介绍电气石(托玛琳)化学成分复杂,是以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镁、锂的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一般产于花岗伟晶岩型及高温气成热液型矿床中,是一种典型高温气成矿物之一 。电气石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当时被视为与钻石、红宝石一样珍贵的宝石。人们注意到这种宝石在受热时会带上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故得名电气石。电气石又称碧玺,碎邪金,带电的石。达到宝石级别的称之为碧玺。居中档宝石之列。电气石(托玛琳)基础知识:电气石(Tourmaline) ,除硅氧骨干外,还有[BO3]络阴离子团。其中Na+可局部被K+和Ca2+代替,(OH)-可被F-代替,但没有Al3+代替Si4+现象。R位置类质同像广泛,主要有4个端员成分,即:镁电气石 (Dravite)R=Mg;黑电气石(Schorl):R=Fe;锂电气石(Elbaite):R=Li+Al;钠锰电气石(Tsilaisit)R=Mn。镁电气石—黑电气石之间以及黑电气石—锂电气石之间形成两个完全类质同像系列,镁电气石和锂电气石之间为不完全的类质同像。Fe3+或Cr3+也可以进入R的位置,铬电气石中Cr2O3可达10.86%。形态晶体呈柱状,晶体两端晶面不同,因为晶体无对称中心。柱面上常出现纵纹,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图G-25、G-26),这是因为发育一系列高指数晶面引起的,至于为什么发育一系列高指数晶面,可能与表面能有关,因为,从几何的角度来看三方柱的表面能是比较大的,发育为球面三方柱会降低表面能,但球面三方柱必导致部分高指数晶面的发育。双晶依(10 1)或(40 1)发育,但较少见。集合体呈棒状、放射状、束针状、亦成致密块状或隐晶质块状。物理性质颜色随成分不同而异:富含Fe的电气石呈黑色,富含Li、Mn和Cs的电气石呈玫瑰色,亦呈淡蓝色,富含Mg的电气石常呈褐色和黄色,富含Cr的电气石呈深绿色。此外,电气石常具有色带现象,垂直c轴由中心往外形成水平色带,或c轴两端颜色不同。玻璃光泽。无解理;有时可有垂直L3的裂开。硬度7~7.5。相对密度3.03~3.25,随着成分中Fe,Mn含量的增加,相对密度亦随之增大。不仅具有压电性,并且还具有热释电性(因为其单向轴L3是唯一的极轴)。成因及产状电气石成分中富含挥发组分B及H2O,所以多与气成作用有关,多产于花岗伟晶岩及气成热液矿床中。一般黑色电气石形成于较高温度,绿色、粉红色者一般形成于较低温度。早期形成的电气石为长柱状,晚期者为短柱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芙蓉寿山石鉴别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