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话不敢听为何有男主自卑不敢爱的小说理解意思消极做不来情绪

无处不在的压力——自卑者的心理透视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无处不在的压力——自卑者的心理透视","author":"yu-lin-xin-32","content":"“我梦到自己在爬山,山很陡,我正在半山腰,爬得很辛苦。我看到下面是万丈深渊,如果一松手,肯定会摔得粉碎。我只好很痛苦地继续往上爬,但有一种随时会掉下去的恐惧”。 这个噩梦一直伴随着小王很多年,当他压力很大时会出现这样的梦境,在梦中,他能活生生地体验到快撑不住的恐惧。通过梦的分析发现,小王有一种自尊破碎的恐惧,梦中那种怕摔下去的担心,其实象征性的表达了他对自尊崩溃的忧虑。对他来说,最危险的情景不是失去爱,而是丧失了自尊,每当遇到可能失败的情景,他会体验到无法缓解的压力感。他是一位高中生,其貌不扬,谈吐一般,但成绩优异,因此颇得周围人的赞赏。但内心深处,他却经常害怕有一天会失去这个好的地位。 小王是一个有着典型自卑情结的人,他只有在远远胜过别人时才会有安全感。如果别人跟他差不多,他就会有被超过的焦虑,似乎自己即将成为一个被人嘲笑的弱小者。这种焦虑驱使着他不断地努力以提升个人资本。他发明了一种让自己感到良好的方式,那便是打败别人,让别人感到弱小。很多时候他是班级里成绩最好的人,偶尔也会突然考得不太好,此时,他会体验到强烈的痛苦,甚至产生自杀想法。 在社会比较中自卑是比较常见的体验,当比较落后时,人难免会有低落与低人一等的感觉。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体验到自卑并为此愤愤不平或者受挫感很强烈,而有些人则不太会呢? 一般来说,比较失败带来的自卑体验并不会对人造成明显的伤害,甚至这些轻微的伤害还会锻炼一个人,使个体形成更加成熟的自尊调节能力。给人的自尊造成严重伤害的是那些在年幼时发生的带有嘲讽性质的自尊伤害经历,比如,因此某些缺点或不足被人奚落、嘲笑、排斥、当众羞辱、流言蜚语等,此时,会形成一种创伤后的自卑情结,这些人的自尊稳定性、自尊调节的能力存在明显的问题,也因此对于自尊受损的信息过度敏感。那些与自尊有关的信息,都可能触碰到自卑者自尊的伤口,并活化创伤反应,并体验到强烈的受挫和焦虑。 小王便有着这样痛苦的过去。幼时因为家庭经济贫困,他穿着破旧的衣服,隔壁班有几个爱欺负人的男生在他推着破自行车经过时,经常会对他冷嘲热讽。他的父亲也喜欢用讥讽的语言来刺激他,比如,在别人面前把他说得一无是处,生气时父亲以不屑地口气说:“你这个人太差劲了”、“你简直就是一个笨蛋”、“你太让我失望了”,幼时的他一次一次承受了这种伤害。自卑的父亲不自觉地通过羞辱的方式一次次伤害了小王的自尊,使小王也成为了一个容易自卑的人。 这些伤害性的经历逐渐形成了小王的自卑情结,任何价值被贬低的情景(比如比较、竞争、排名等),都会唤起他强烈的焦虑反应。防御自卑,体验到自我价值变成了他的核心需要,“我是否是一个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人”是他的核心冲突。一般来说,有自卑情结的人会有如下的特征: 1、特别害怕失败失败会唤起他们强烈的受挫感受,因此,他们对于失败过于敏感了,以至于对于任何跟失败有关的信息都会激起警觉反应。一个很有经验的专家,专业能力很强,在业界广为认可。不过他内心却经常担心终有一天大家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没用的人。他对一些与能力有关的词特别敏感,比如,只要听到“不行”,“对方很好”,“缺点”,“能力不足”这些词,或者他喜欢的女同事谈到新认识的男友,上司表扬了他的同事等等,都会激起他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焦虑感。同时,他们对于可能会失败的情景压力很大。面对评价的情景,他们经常会有强烈的惊恐反应。如果一旦失败了,他们会沉浸于抑郁体验中好长时间。 2、对于优越感的强烈需要也许是因为害怕失败,他们只有在优越地位时,才会有安全感。他们害怕跟别人差不多,这对他们意味着失败,以及随时会被别人超越的恐惧。因为手臂上一块很明显的胎记,老田在年幼时曾经很多次被同伴取笑。逐渐地,幼时的他形成了要强的性格:学习特别刻苦,并渴望以此来改变命运。工作后,他也一直很拚,很快地,他成为了公司里的中层管理者,也深得领导的赏识。只是,老田嫉妒心较强,容不得别人比他好,心胸有些狭隘。老田通过一些手段把一些能力比他强的同事挤走之后,他成为了公司的一把手,但公司却走向了下坡路,一些能力强却“不听话”的人也纷纷离开了公司。由于对优越感的强烈需要,老田缺乏合作的精神,难以面对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情况,这导致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潜在冲突和压力,也阻碍了他的职业发展。 由于对于优越感的强烈需要,老田总做出了过度努力,也让他心理压力一直很大。3、对自身重要性的怀疑每到了人际场合,他们最在意的是自己是否重要,是否吸引别人,有没有被忽视。但他们往往在人际能力上有所欠缺,或者在容貌上不那么吸引人,或者其他不那么突出的部分,因此,他们经常会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强烈怀疑。一个女生总觉得男朋友更渴望除了她之外的其他女人,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她总觉得男友并不真正爱她,很担心男友会跟别人跑了,总是会对男友交往的女性很吃醋。为了保护自己,她有时候故意跟一些异性打得火热,目的只是为了让男朋友吃醋。当男友吃醋时,她才能感受到男朋友对自己的爱意,感觉到自身的重要性。对于自卑者来说,任何证明自己重要的信息,都会缓解他们潜在的焦虑并感到开心。比如,发言得到了赞赏,成绩超过了别人,得到了领导的赏识,都会让他们体验到强烈的自尊满足。相反,别人轻微的忽略、缺乏关注,或者排名落后、竞争失利等,都会让他们体验到强烈的受挫感,并不断闪现各种自我否定的想法,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自我状态,经常会在很好与很差这两极中摆荡。 4、追求报复性的胜利也许是因为自尊受挫后的愤怒,有些自卑者往往有着报复性胜利的需要。那些想让别人臣服于自己的人,往往有着被忽略或不被重视的过去,那么,通过成为霸主,成为非常重要的人,就打败了想象中的对手,宣泄了幼时被压抑的愤怒。小莉成长于重男轻女的家族中,家族中的男性总比女性有优越的地位,小莉的需要、情绪从来没有被父母好好地听到并尊重过,为此,小莉一直愤愤不平。跟很多有类似遭遇的人一样,她非常勤奋地考上了重点大学。成年后的她很能干地开了公司,把自己的亲戚们都安顿进了公司。她内心的报复性幻想是:这些人永远都只能成为我的手下!有些完美主义性格的人,背后有着打败别人的强烈需要,他们存在着大量压抑的自尊受挫后的愤怒,并期望有朝一日报仇雪恨。内心的幻想是:当自己成为世界顶尖时,所有人都只能仰视着他。 5、“我不值得拥有”的自我概念由于对自我价值的不确信,即使处于领先的地位,他们也会有一种“名不符实”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冒牌货,生怕有一天会露馅。当他们有了重大的成果或胜利时,由于与他们内在的模板过于不一致,他们会采取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去避免让自己体验到成功。这跟范进得知自己考上之后的反应有类似之处:无法整合自己的成功。小董中考时取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当老师宣布了最终成绩时,他不敢相信,也根本没有高兴,他觉得一定是搞错了。在上高中的那个暑假里,他惶惶不安地产生着会被戳穿的恐惧。多年来,他一直深信是改卷改错了,他觉得自己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考第一。成年后,小董娶了一位漂亮能干的妻子,成为了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层干部。他压力很大,他经常梦到自己从高处跌落。他虽然拥有了一些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成功,但内心却一直害怕失去,因为他还没有修正好内在的模板:我是一个值得拥有美好事物的人。 6、羞于表达自己的需要自卑者羞于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他们害怕让自己处于弱者的地位。每次表达需要的情景,也可能会唤起曾经体验过的受挫经历。有些习惯于忽略自己需要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别人问他们想要什么时,他们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一个职员有很好的想法,事实上她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很正确的。但每当主管对她的判断提出异议时,她就会自动放弃,她很少有为了自己的想法据理力争。有一次她已经想好了要去另一个部门,因为那个部门的气氛让她更喜欢。她鼓起勇气对主管说了这个打算,主管主动地留了她,说了对她的认可,希望她能够继续留下来。主管的真诚邀请让她一下子心软了,她选择继续留了下来。这位职员很少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虽然在面对丈夫时,有时她会突然显得咄咄逼人。自卑者习惯于妥协,委曲自己,当他们的需要与别人(特别是权威)发生冲突时,他们习惯的做法就是放弃。但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冲突,代价却是破坏了关系,同时,长期委曲自己,让他们不断地体验到抑郁与不满。 7、经常出现的嫉妒心理别人比自己好,会唤起自卑者强烈的嫉妒心理。自卑的人很难跟比他优秀的人相处好,他们在面对那些优秀者时,要么回避,要么排斥。内在强烈的嫉妒心理阻碍他们与优秀者走近,他们会把自身的敌意投射到优秀者身上,认为对方鄙视自己。一个个子不高长相普通的男生,认为同寝室的高富帅看不起自己,于是经常采取敌对的态度,时间长了,两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隔阂,彼此敌视。自卑的男生认为高富帅瞧不起自己,而后者则认为前者对他有敌意,因此也要施以报复。在这段关系里,主要出问题的是自卑男生那种嫉妒导致的敌意,这种敌意破坏了双方的关系。在校园暴力中,有一种现象是某个比较漂亮的女生,突然成为了周围女生的众矢之的,各种不堪入目的流言蜚语在校园里流行起来,并对该女生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一些有攻击倾向的自卑女孩出于嫉妒与报复的心理,编造了一些谎言并加以传播,去诋毁那个优秀女孩的名声。一般来说,自卑感越强的人,嫉妒与诋毁别人的愿望也更强烈。 我们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自卑者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那么,自卑者应怎样走出自我怀疑的泥淖,成为一个相信自己是一个拥有美好品质(能力、成绩)的人,并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呢?从改变来说,自卑者真正要做的,并非是过度努力,或者贬低别人来增强自尊,或者一味地嫉妒别人的成功,而是面对自己。即承认自己的局限,明白自己是“一个有感觉,有渴望,会受伤,时刻要面对痛苦的凡人”,然后把关注点从消极的部分转移到积极的部分,去与他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当自卑者放下对自身苛刻的要求,意味着与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改善了,心理压力真正释放了,可以允许自己去享受生活了。具体建议来说,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出发: a、觉察自我否定的想法 当那些自我否定的想法不断冒出来时,不妨给它打个标签“我又在否定自己了”,然后,试着转移一下注意力:去走一走,跟人聊个天,看个剧,或者开始工作。你会发现,5分钟之后,那种因为自我否定而带来的消极感受减缓了不少,你的大脑中重新出现了自我肯定的想法。 b、感受自身的价值 问自己:你曾经有过什么与众不同的能力?你取得过的成就有哪些?你有什么天分或才智?其他人喜欢或欣赏你哪些方面?去发现自己一些觉得理所当然的优点。你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宝藏,虽然这些曾经被你长久的忽略。还可以通过优点记录来不断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每当发生了值得肯定的事情,取得了略微的成就,突破了某些之前不敢尝试的挑战,都不妨记录下来。有空时翻出来看看,能不断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要敢于面对挑战。每一次挑战的成功应对,都有助于不断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c、停止跟别人比较 当你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和别人作比较时,你就应该警惕了,因为它反映了你的自卑感,你试图跟人比较来获得优越,或者重复那种低自尊的感受。所以,跟人比较并非是一种积极行为,而只是补偿自卑的心理防御。那么,当觉察到自己在比较时,不妨放下这个想法。重要的是跟自己比,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看到自己新的突破。正如有位网友所说的“跟自己比,你永远都不会输”。 当你减少了跟人比较的行为习惯之后,你的价值会更多地被你体验到。d、逆情绪而为 在心情糟糕时,不妨做些跟情绪状态不一样的事情,通过行为上的积极变化而改善情绪。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例子:()作为一位交警,他在执勤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真相群众的无理谩骂,比如:“哇操路口红灯这么长你们怎么规划的?”“刚才那个车别我一下你特么怎么不管?到年底了傻X交警又开始疯狂贴单子赚奖金了。”“你们处罚我还不就是想捞钱,X府的走狗!”面对这些带有羞辱性的谩骂,他是很痛苦的,他想跟对方大吵一架,但如果这样做,他可能每天都要跟人吵架,而且与他的职业形象也不符。因此,他不自觉地找到了一个好办法:“我的做法是被人骂一次,就去主动做一件好事。小到帮外地游客指路,大到送迷路老人回家。也许自己的任务会受到影响,但看到被帮助群众感激的笑容,我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那样有价值。”这其实是一种逆情绪而为的做法,在愤怒时,我们最想做的是破口大骂,或者跟人打一架,但他却是主动帮别人做事,这种行为的结果能够带来别人感激的回报,同时,这种善意的行为,也能带给自己良好的感觉。如果他按自己的情绪做事,可能带来的是无止境的愤怒。当一个人感到自卑时,会冒出很多消极想法,感到情绪低落,不想动,不想说话,甚至习惯性的自我责备。逆情绪而为的做法是带着这种自卑的感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扫一下卫生,买个菜做个饭……总之,做那些能带给你略微价值感的事情,而不是沉浸于自我责备或负面情绪中。 e、学会表达需要 表达需要,既能增进与他人的联结,又能增强自尊。在合适的时候,不妨主动表达需要,如果需要受挫了,有条件时让对方知道你的痛苦。是需要的满足,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增强了,因为需要未满足而产生敌意也减少了。面对自己的需要,意味都会承认自己的局限,这种真诚的态度却接近了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开启了获取自尊的简单道路。自卑者总执着于“被需要”,而不敢让别人知道“我需要”,通过过度努力来防御自己的需要,恰恰远离了自己。所以,通过需要来让别人感受到自己,以拥有一段平等与相互满足的关系,是自卑者更要去尝试的。 以上介绍了自卑的产生原因及克服的方法,应该说,自卑情结的消除并非那么容易,作为一种长久形成的心理创伤反应,并不能很轻易的修复。因为自卑而缺乏勇气的特点也让自卑者不断地体验到强大的心理压力,不断地出现消极的想法及行为。因此,应对自卑可能是一些人一辈子的课题。不过,幸好有了心理学,让自卑者拥有了不一样的视角,去不断地认识自己,慢慢学会走出自卑,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及生活的美好。______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psychotherapist_ylx","updated":"T09:06:1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7,"collapsedCount":0,"likeCount":28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lastestTipjarors":[{"isFollowed":false,"name":"岁月流斤","headline":"简单 粗糙 没大脑","avatarUrl":"/v2-860c0a1df5a8f9c01bfe670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ji-guang-90-59","bio":"医生","hash":"a99fda44ee321d","uid":736100,"isOrg":false,"description":"简单 粗糙 没大脑","profileUrl":"/people/ji-guang-90-59","avatar":{"id":"v2-860c0a1df5a8f9c01bfe670","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肚皮大过胸","headline":"我的理想系摊在花园里的吊床、帆布床叹微风。","avatarUrl":"/da8e974dc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ivana-27","bio":"霑叔的迷 ","hash":"ded70c12fd463c1f0b45e","uid":960200,"isOrg":false,"description":"我的理想系摊在花园里的吊床、帆布床叹微风。","profileUrl":"/people/ivana-27","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金刚糖葫芦娃","headline":"咸鱼一条","avatarUrl":"/eee932dae7f6b23cf10141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meng-shuai-27","bio":"咸鱼翻身,还是咸鱼。。","hash":"0a72edc52ce6af7d6bd24bdf05997daf","uid":00,"isOrg":false,"description":"咸鱼一条","profileUrl":"/people/meng-shuai-27","avatar":{"id":"eee932dae7f6b23cf10141","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故国有明","headline":"","avatarUrl":"/77fd39e203dcc1f68b2232ebf04d319c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gu-guo-you-ming-25","bio":"POIPOIPOI","hash":"54d71a6ea1e","uid":7881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gu-guo-you-ming-25","avatar":{"id":"77fd39e203dcc1f68b2232ebf04d319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吴明","headline":"","avatarUrl":"/da8e974dc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wu-ming-88-67","bio":null,"hash":"cfab8d7ddd996b1d7e3e2a","uid":7987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wu-ming-88-67","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梁骐","headline":"","avatarUrl":"/dba2b135d05f812a518582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liang-qi-30-33","bio":null,"hash":"dfd8a69a9c5ce65af74b7b5","uid":4309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liang-qi-30-33","avatar":{"id":"dba2b135d05f812a518582","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攀登","headline":"","avatarUrl":"/da8e974dc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pan-deng-43-38","bio":"学生","hash":"85e7c728f7cb570a575f00fc968f8ef4","uid":5802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pan-deng-43-38","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Followed":false,"name":"阿甘阿甘","headline":"","avatarUrl":"/fa433dba7e13044badf119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a-gan-a-gan-83","bio":"我还是个宝宝呢?","hash":"8b141cf6ace6d32c2de717eed3ecf831","uid":6371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a-gan-a-gan-83","avatar":{"id":"fa433dba7e13044badf119","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d1c1cc55b1c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精神分析"},{"url":"/topic/","id":"","name":"自卑"},{"url":"/topic/","id":"","name":"压力"}],"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423,"height":309},"href":"/api/posts/","excerptTitle":"","column":{"slug":"psychoanalysis-room","name":"精神分析房间"},"tipjarState":"activated","tipjarTagLine":"真诚赞赏,手留余香","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37,"tipjarorCount":12,"annotationAction":[],"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7:06:14+08:00","url":"/p/","lastestLikers":[{"bio":"执于对便错","isFollowing":false,"hash":"7e38b6c3be2e7c2b63d9","uid":910200,"isOrg":false,"slug":"jian-dan-xing-fu-xia-qu","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简单幸福下去","profileUrl":"/people/jian-dan-xing-fu-xia-qu","avatar":{"id":"0c9b6d9b820cedfd49fdc5","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isFollowing":false,"hash":"d7a0aecb5fe9bbe3c9facc","uid":282400,"isOrg":false,"slug":"jian-nian-16","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吴下阿蒙","profileUrl":"/people/jian-nian-16","avatar":{"id":"v2-254becc2b6dc6086cf80","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ad4c0a27262bff203ef96","uid":24,"isOrg":false,"slug":"yuan-a-jia","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阿佳","profileUrl":"/people/yuan-a-jia","avatar":{"id":"c9ef2bf63b","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世界好大,我来看看","isFollowing":false,"hash":"ad21c9a424bf5c02c21d258","uid":56,"isOrg":false,"slug":"Suika_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name":"Suika Natsu","profileUrl":"/people/Suika_N","avatar":{"id":"08bd37b369bc09b65d7f8b6d8171bb10","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7844db73fab4cce0e1a7c3","uid":418000,"isOrg":false,"slug":"tian-tian-63-90-42","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田田","profileUrl":"/people/tian-tian-63-90-42","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summary":"“我梦到自己在爬山,山很陡,我正在半山腰,爬得很辛苦。我看到下面是万丈深渊,如果一松手,肯定会摔得粉碎。我只好很痛苦地继续往上爬,但有一种随时会掉下去的恐惧”。 这个噩梦一直伴随着小王很多年,当他压力很大时会出现这样的梦境,在梦中,他能活…","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edd89b5ec8505b66bff7e522bf5af7cf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内向"},{"url":"/topic/","id":"","name":"心理学"},{"url":"/topic/","id":"","name":"自恋"}],"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psychotherapist_ylx","isFollowing":false,"hash":"6e16db402d539c9bcf9ecbda9243fb63","uid":08,"isOrg":false,"slug":"yu-lin-xin-32","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你好。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专注于个体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以下是我的专业介绍:\n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浙江大学心理系硕士毕业。\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证号:0409),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X-16-082),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咨询时数为5000小时。\n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对人际关系、婚恋情感、家庭与亲子关系,以及焦虑、抑郁、失眠、神经衰弱等均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你有心理痛苦,想通过心理咨询(收费)来调整和改善自己,请访问我的网站:http://www.psychologistylx.icoc.cc/,或加微信(psychologist_ylx)、QQ()进行预约联系。让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成长。","name":"俞林鑫","profileUrl":"/people/yu-lin-xin-32","avatar":{"id":"v2-55a25e62c53d6c8a4d54","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psychoanalysis-room","name":"精神分析房间"},"content":"性格拘谨的人,在公众场合往往特别容易紧张,走路不自然,表情严肃,觉得所有人都盯着自己,害怕跟人注视,害怕别人评价性的眼神(或者主观上把别人的眼神都理解为评价性的)。这种社交场合的过度紧张与表现欲的压抑有很大的关系。\n\n拘谨的人是那些压抑表现欲的人,表现的场景让他们害怕,他们要在很有把握时才敢发言或表现,他们生怕表现不好被人讨厌。这种过于完美的要求反而束缚了自己,无法体验到因为表现自己而产生的满足。性格拘谨者在评价场合总是过度自我关注,无法自然的进行交往或表现。\n\n拘谨的人往往会把表现自己看成是一种与他人的竞争,而他们害怕跟人竞争,背后的原因既是害怕暴露自己的实力(他们往往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可能是因为羞于体验到打败别人之后的自恋满足(他们对表现的态度往往是矛盾的),或者想象中的竞争对手的报复(这来源于他们自身攻击性的投射)。\n\n表现自己其实是人的心理需要,所有人都渴望展现自己优秀的部分(容貌、身材、肤色、文采、能力、性格等等)并得到别人的喜欢,这是人的价值感与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当一个人展现自己的才华、幽默、品质时,对自己来说,是健康自恋的满足,对他人来说,能够收获到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表现自己有积极的意义。\n\n因为工作关系,我有时会接触到一位深具人格魅力的人,在他出现的场合,总能带来很多轻松、快乐,以及有收获的东西。他是一个很有表现性的人,他有表现的才华与表现的欲望,他的有趣的思想与创造性的幽默,总能让团队中弥漫着轻松和快乐,即使过去好久仍然让人回味。\n\n拘谨者往往会讨厌那些表现自己的人,这恰恰是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矛盾态度:他们既渴望表现自己,又压抑了表现自己的愿望,因此,当看到一个人表现自己时,他们的内心是冲突的:一方面羡慕,另一方面嫉妒加恨。他们以排斥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表现欲,并以不表现自己这颗“更大的梨”(有一句笑话说:孔融让梨是为了得到更大的“梨”)来补偿自恋满足的缺失。这种与表现有关的重重设限,阻碍了表现欲的健康满足之路。\n\n如果深入去了解拘谨者,我们会发现他们其实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些拘谨者当克服拘谨之后,成为了一个相当具有表现性的人,此时,他们的生活开启了新的篇章:那种成就感不断地激励着他们。相反,过于压抑表现欲的拘谨者是不快乐的,嫉妒的,容易有抑郁的体验,以及不断地自我怀疑和自卑感。\n\n因此,拘谨的人需要改变对于表现自己的负面态度。这一点我们需要向美国人学习,很多美国人敢于表现自己,大胆发表“我”的观点和需要,乐于跟人竞争。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是一个典型的极具表现魅力的美国人。中国一般主张“和为贵”,生怕自己的表现或者竞争伤害了对方。其实,必要的表现与竞争是有实力和魅力的体现。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能够适当自我吹嘘的人,往往更有吸引力,人们会觉得他更有能力;那些敢于为了自己利益去竞争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就并得到他人的喜欢。\n\n拘谨者需要走出过于自我保护的限制,让自然自发的表现更多的呈现出来,体验到表现的乐趣。来看下面一个例子。\n\n以前,面对当众发言的情景,拘谨的小王会很紧张,她希望能够把要讲的话都写下来,生怕如果没有现成的文字,在说的过程中会词不达意或者说不下去。但多次当众发言之后,她慢慢发现,其实在说的过程中,很多想法自然会冒出来,这种自由组织的发言,有时往往能够呈现出更有趣更精彩的内容。之后,小王更乐意去呈现她那些“不成熟”的思想,体验到组织语言过程中的创造感,并不断地感受到表达自己的快乐。这个例子提示我们,拘谨更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展现自己的潜力。其实,深入去发现,很多内向的拘谨者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主观世界,只是他们自己看不到而已。\n\n其次,个性克制以及习惯于逃避的拘谨者需要培养挑战的心态,这是解除压抑的重要心态。\n\n人和动物在面临危险时,往往会有四个典型的选择:战斗、逃跑、木僵、假死。越是缺乏力量的人或动物,越会有后面的应对方式,越是有力量的人或动物,越可能使用第一种方式。一般来说,对于危险,战斗的态度更值得鼓励,也更为成熟。我们来举个例子。\n\n一个高中辍学在家的人,每当父亲批评他时就让自己出现各种心理症状,他潜意识地以此来操控他的父母以逃避学习及生活任务。这位高中生自动出现的心理症状,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逃避危险的“假死”或逃跑的表现,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人格还不够成熟。成熟者的重要标志是敢于应对现实的困难,并想方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逃避。\n\n由于记忆中或者想象中的糟糕体验,性格拘谨者在面临社会评价的情景时,会有强烈的逃跑冲动,但现实的原因不允许逃跑,因此,便体验到强烈的无助和紧张。\n\n性格拘谨者需要让自己应对危险的方式更上一层,即更多的培养战斗的心态,克服逃跑的心态,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些成熟的政治家或企业家,往往具有坚韧性人格的特征(挑战的心态、使命感、内控性),其中最关键的是挑战的心态。处于挑战心态下,可以将紧张带来的生理反应为自己所用,更能应对挑战。\n\n那些在压力情景下表现出色的人,并非他们不紧张,而是他们改变了应对紧张的态度:不是逃跑而是挑战,不是讨厌而是欢迎。仅仅是心态的改变,外在的改变是显著的。我在《人不自信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文中曾经引用了心理学家沙赫特的研究发现:个体对生理效应的认知性解释对情绪体验起决定性作用。当人将压力反应视为朋友时,它们将成为一个人的资源。\n\n比如,让你上台讲话,对于展示于公众面前的条件反射式恐惧的体验出现了,此时,你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你选择逃跑的态度,或者逃跑不了,但不断被那些糟糕的联想所占据着,那么,你就会缺乏信心。相反,如果你挺直了胸膛,面带微笑,表情轻松,以一种坚定有力量的方式上台,以轻松而自信的语气表达,那么,那些紧张的反应反而成为了你应对压力的力量来源:它们会让你更有活力与自信!\n\n如何培养挑战的心态?以下是一些参考的建议:\n\n1、把压力视作一种锻炼自己的机会,相信人只有在克服压力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好;2、相信压力反应是你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以接纳和欢迎的态度面对这些体验;\n\n3、回忆过去的成功应对挑战的经历,以这些回忆来提升积极预期;\n\n4、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中止那些糟糕的联想和强烈的紧张反应。比如,在紧张时,可以数呼吸,数身边的有多少人,多少张凳子等等,当注意力专注于这些事物时,由于对紧张体验关注的减少,紧张就会下降。生理反应的缓解有利于提升对挑战情景的信心;\n\n5、很重要的是,觉察到自己习惯性的逃避的方式,指出其中的错误,摆正方向去面对挑战;\n\n6、跟那些敢于应对挑战的人在一起,慢慢的模仿他们乐观与挑战的性格;\n\n……\n\n如果能够克服与减少了拘谨的态度,增加了挑战与表现的态度,那么性格拘谨者将会走出自卑与抑郁的泥淖,他们人格中的丰富资源将会被更多的开发出来,成为一个具有表现性、创造力与幽默感的人!","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2:52:55+08:00","url":"/p/","title":"性格拘谨者的改变之路","summary":"性格拘谨的人,在公众场合往往特别容易紧张,走路不自然,表情严肃,觉得所有人都盯着自己,害怕跟人注视,害怕别人评价性的眼神(或者主观上把别人的眼神都理解为评价性的)。这种社交场合的过度紧张与表现欲的压抑有很大的关系。 \n\n拘谨的人是那些压抑表…","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63,"likesCount":802},"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ecd5b9fdd0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精神分析"},{"url":"/topic/","id":"","name":"梦"},{"url":"/topic/","id":"","name":"心理学"}],"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psychotherapist_ylx","isFollowing":false,"hash":"6e16db402d539c9bcf9ecbda9243fb63","uid":08,"isOrg":false,"slug":"yu-lin-xin-32","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你好。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专注于个体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以下是我的专业介绍:\n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浙江大学心理系硕士毕业。\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证号:0409),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X-16-082),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咨询时数为5000小时。\n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对人际关系、婚恋情感、家庭与亲子关系,以及焦虑、抑郁、失眠、神经衰弱等均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你有心理痛苦,想通过心理咨询(收费)来调整和改善自己,请访问我的网站:http://www.psychologistylx.icoc.cc/,或加微信(psychologist_ylx)、QQ()进行预约联系。让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成长。","name":"俞林鑫","profileUrl":"/people/yu-lin-xin-32","avatar":{"id":"v2-55a25e62c53d6c8a4d54","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psychoanalysis-room","name":"精神分析房间"},"content":"梦有意义吗?有些科学家认为梦是睡眠时神经系统杂乱无章放电导致的主观现象,并无意义可言。但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梦是有意义的,它既可能是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是其中的代表),也可能反映个性特征,或者具有预测作用,甚至有人还能够操控梦境,等等。 关于梦的本质或意义的探寻,正如盲人摸象一样,学者们发现了一些正确的局部,但无法把握住整体,但局部的研究对于把握整体也是有助益的。下面主要针对愿望满足的观点来展开。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伪装满足,这个观点中有两个内涵:梦中有未满足的愿望;以及,愿望的满足需要伪装。 有些梦伪装的色彩并不明显。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每个人都可能会做到的上厕所小便的梦,这种梦是因为生理刺激干扰了睡眠,于是便以此梦来保护睡眠。 弗洛伊德曾讲过一个年轻医生的梦。他住在医院附近一个公寓里,要女房东每天叫醒他,以免上班迟到,可女房东发现这件事情做起来要真不容易。一天早晨,他睡得正香甜,这时女房东叫他起床:“佩比,快醒醒,该去医院了。”这是他正在做梦,他发现他住了院,病床上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道:“佩比,医科学生,22岁。”这时他顺口答道:“我已经住进医院了,还用上医院?”说着就翻身睡了过去。(摘自《梦的解析》)这个梦满足了他想继续睡觉的愿望(如果继续展开,也许还能发现另外的愿望)。 儿童的梦也不太有伪装。“白天一个孩子参加了婚礼,看到宴席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很眼馋,但被父母训斥要懂礼貌,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晚上便做梦梦见自己躺在大白兔奶糖做成的大床上,想吃多少糖就吃多少糖”(摘自《梦的解析》)。这个梦清晰地表达了儿童白天未满足的愿望。 有一个年轻的太太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准时来月经,有一天她梦见月经又快来了。谈论中了解到这位女士还想再能自由的过一段日子,而不受生育子女后的束缚。因此这个梦表达了渴望继续自由生活的愿望,这个愿望从显梦中也不难发现。(摘自《梦的解析》) 之所以我们能容易地从这些梦中发现背后的愿望,是因为这些愿望并不是不道德的,它们不太需要伪装。但人的很多愿望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它们的满足要通过道德的或现实的重重关卡。 极端一点的例子:因为一件事件你很憎恨某个人,恨不得把对方给杀了,但无论道德或现实都不允许你这样做,于是这个愿望只好被压抑下去了,甚至你还不自觉地对他特别友好。温和一点的例子:你喜欢上了朋友的女友,如果去向对方示爱,意味着你会失去多年的朋友,同时,这会让你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于是,你把这种愿望放在了心底。 那些未被满足的愿望,便成为了梦的动力来源。由于道德或现实的约束,当未被满足的愿望呈现在意识里时,人会觉得焦虑,于是,人类的聪明再一次体现出来,那便是无所不在的伪装。清醒时,为了阻止某些愿望表达出来,人不自觉地会伪装,梦中同样如此,而且梦的伪装更有艺术的和晦涩的特点。 一个内在其实对周围人充满着敌意与挑剔,但表现在外的,永远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时间长了,他甚至不知道到底是喜欢别人还是讨厌别人,但在梦中,他却经常梦到被人追杀。这个梦以移置的方式表达了无法得到满足的对周围人的敌意。 经过伪装之后,未满足的愿望逃过了道德的稽查,露出了狡猾的小尾巴,它需要敏锐的释梦者去捕捉到。我们来看看一个难理解的梦:“一个年轻的妇女已于多年前结婚。某夜得梦如下:她和丈夫在剧院内,正厅前排座位有一边还完全空着。她的丈丈对她说爱丽丝和她的未婚夫也要来看戏,可只能以一个半弗洛林(钱币名)买到三个坏座位;他们当然不要了。她说,由她看来,他们并不因此有所损失。”(摘自《梦的解析》) 如果由这个梦的表面内容(显梦)来看,看不出有太多的信息,似乎只是梦者日常琐事的呈现。为了理解这个梦,弗洛伊德邀请梦者谈一谈做梦前的事情。梦者前两天确实与丈夫一起去剧院看戏,她当时担心会买不到票,所以提前好几天把票给买好了,后来看戏时发现前面的位子都还空着,因此根本用不着着急地提前买票,丈夫还因此而奚落了她。 弗洛伊德继续邀请梦者谈一谈出现在梦中的爱丽丝。爱丽丝是她幼时以来的好友,跟她年龄相仿,刚刚准备结婚,而她已经结婚好多年了。梦中的一个半弗洛林的来源是如何呢?实际上,它是源起于前几天的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她丈夫赠送一百五十佛罗林给她小姨,而她很快地用它们来买珠宝。值得注意的是一百五十佛罗林是一个半佛罗林的一百倍。 在对显梦的谈论中,浮现了跟显梦有关的其他材料(弗洛伊德称之为隐梦),在隐梦中有好几件关于“着急”的情景,谈梦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年轻女子与丈夫的关系,该女子跟丈夫的关系比较疏远。好了,梦境以及与梦有关的生活细节就那么多了,你看懂这个梦了吗?这个梦在表达什么?梦中的愿望又是什么呢? 材料足够之后,聪明的弗洛伊德一下子发现了梦的意义:“这么早结婚是可笑的。我无需这么急的,由爱丽丝的例子看来,我最后也会得到了一位丈夫,而那样我会比现在好上一百倍。如果我能够忍耐的话(和她小姨的急躁相对),我的钱(或嫁妆)能够买三个和他(丈夫)一样好的男人”。所以这个梦表达了太早结婚的遗憾以及对丈夫的贬低,梦中潜藏的愿望是拥有一个更优秀的男人,以及对更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个意义的浮现让梦者感到焦虑和自责,难怪她的心理防御系统会自动来掩饰这个愿望了。正因为愿望与道德或现实之间的冲突,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梦是痛苦的(按照梦是愿望满足的观点,梦本来应该是快乐的):由于道德或现实的约束,有些愿望的浮现并不能带来快乐,而是让人焦虑或罪恶。一般来说,推动做梦的愿望很难从梦中直观的看出(除了少数梦),很多梦往往要通过梦的分析(自由联想为主的方法),逐渐地浮现出更多的内容(隐梦),然后才能推测出背后未满足的愿望。越是那些无法被道德所接受的梦,越会层层伪装。 因此,要理解梦,重要的是理解梦的工作,弗洛伊德认为,梦工作的方式有四种,凝缩、移置、象征与润饰。 凝缩:是指把有联系的几个事物转化为一个单一的形象或单一的内容。如某人梦见一间房子,它又像浴室,又象厕所,还有些象更衣室。而实际上这所房子所指的是“脱衣服的房子”。利用这个凝缩,梦者说出了一句不能直说的话“脱衣服”。梦中有时会出现一个人,他/她的形象整合了好几个人的样子,比如胡子象某人,容貌象另一个人等。 凝缩也是文化中常见的现象,比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比如中国文化中的龙(兽头、蛇身、鱼鳞)、麒麟(龙头,马身,鱼鳞)、凤凰(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由于凝缩机制的存在,显梦往往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自由联想之后往往可以写下好几页的内容。 凝缩是一种原始思维,精神病人似乎对它有独特的使用。比如,一个女生好心地把一些实验材料给了一个男同学,并对他说:”这个留给你做吧”,这个正处于精神病发作期的男生兴奋地说“你是想把你的初夜留给我做吗?”他想当然地认为这句话背后凝缩了其他的内容。 移置:指梦把重要的内容放在梦里不引人注意的情节上。在梦形成中,那些附有强烈兴趣的重要部分反而被某些隐梦中的次要部分所取代。移置就好象一个害羞的人,他先和有钱人东拉西扯地说好多话,然后好象顺口提起一样,捎带说起借钱的事,一个不敏感的人也许根本没意识到说话者的本意。 有些梦中往往呈现的是一些白天琐碎的事情,而把那些重要的关键的部分隐藏了起来,通过自由联想式的回忆,重要的部分便可以浮现出来。在那个“一个半弗洛林买三个坏座位”的梦中便有这种情况,梦者纠结的并不是买票的早晚,而是结婚的早晚。 因此,一些看上去无关紧要或琐碎的梦,并非真正无关紧要,重要的内容在隐梦中,通过移置作用,呈现在显梦中的才是看上去不重要的成分。弗洛伊德说:“梦绝不会关心那些我们在白天认为不值得关心的事,而在白天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的琐屑之事也不可能进入梦”。 破解凝缩与移置的方法是对显梦内容的自由联想,即针对梦中的某些元素,展开联想。释梦者会问:“梦中这个人,会让你想到什么?”或者:“能说说昨天发生了什么吗?”,往往看似随意的自由联想背后,会浮现出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材料,然后也许能推知梦背后隐藏的愿望。 正因为梦背后有潜藏的愿望,梦为我们认识自己提供了绝好的材料,通过对自己梦的记录和分析,我们更接近了内在真实的愿望。梦也为我们了解人类心理机制运作的捷径,所以,弗洛伊德把梦的理论看作是他最得意的成果之一,也是他所有理论中争议最少的部分。对于有些心理咨询师来说,对自己梦的分析是自我探索的重要途径。(关于象征机制,请参见:)","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21:05:24+08:00","url":"/p/","title":"认识自己的捷径:梦的分析","summary":"梦有意义吗?有些科学家认为梦是睡眠时神经系统杂乱无章放电导致的主观现象,并无意义可言。但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梦是有意义的,它既可能是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是其中的代表),也可能反映个性特征,或者具有预测作用,甚至有人还能够操控梦境,等等。 关于…","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19,"likesCount":75}},"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37,"likesCount":282,"FULLINFO":true}},"User":{"yu-lin-xin-32":{"isFollowed":false,"name":"俞林鑫","headline":"你好。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专注于个体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以下是我的专业介绍:\n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浙江大学心理系硕士毕业。\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证号:0409),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X-16-082),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咨询时数为5000小时。\n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对人际关系、婚恋情感、家庭与亲子关系,以及焦虑、抑郁、失眠、神经衰弱等均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你有心理痛苦,想通过心理咨询(收费)来调整和改善自己,请访问我的网站:http://www.psychologistylx.icoc.cc/,或加微信(psychologist_ylx)、QQ()进行预约联系。让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成长。","avatarUrl":"/v2-55a25e62c53d6c8a4d54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yu-lin-xin-32","bio":"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psychotherapist_ylx","hash":"6e16db402d539c9bcf9ecbda9243fb63","uid":08,"isOrg":false,"description":"你好。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专注于个体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以下是我的专业介绍:\n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浙江大学心理系硕士毕业。\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证号:0409),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心理师(X-16-082),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咨询时数为5000小时。\n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对人际关系、婚恋情感、家庭与亲子关系,以及焦虑、抑郁、失眠、神经衰弱等均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你有心理痛苦,想通过心理咨询(收费)来调整和改善自己,请访问我的网站:http://www.psychologistylx.icoc.cc/,或加微信(psychologist_ylx)、QQ()进行预约联系。让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成长。","profileUrl":"/people/yu-lin-xin-32","avatar":{"id":"v2-55a25e62c53d6c8a4d54","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next":{},"psychoanalysis-room":{"following":false,"canManage":false,"href":"/api/columns/psychoanalysis-room","name":"精神分析房间","creator":{"slug":"yu-lin-xin-32"},"url":"/psychoanalysis-room","slug":"psychoanalysis-room","avatar":{"id":"69ad5a995ececa5af685a5b2a1a3fde7","template":"/{id}_{size}.jpg"}}},"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主残疾自卑不敢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