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导客户需求针对人的需求对其心里引导

对于心理发育正常的人,有理性思维的人,是那些拥有很强的人特别
对于心理发育正常的人,有理性思维的人,是那些拥有很强的人特别
静说往来有白丁
创业的社会趋势社会发展的趋势是选择个人发展目标的前提,预见并跟定大势才可能成就大事业。趋势是矛盾制约的,发现了矛盾就知道了趋势。大矛盾就是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大问题、大困难。罗朝云文理学院因为这样的矛盾是无论如何也要正视和解决的,解决的方法、过程和后果造就了趋势。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大矛盾?它又是怎样决定趋势的呢?人性与市场结合的必然怎样增加个人财富?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共同本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选择创业的自然趋势,因为市场经济使得通过创业来增加财富成为可能。人性驱动创业什么是人性?多学科的共同结论是: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思维和形体活动的最终目的。什么是利益?利益被经典地概括为“需要的实现”,即得到并满足自己的需要。人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要对不同的人来说表现为不同层次,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有最高层次的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至此,可以这样下结论: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本性。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我们从娘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有一刻放弃过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但怎样改良呢?最显而易见、最具常识性的办法是增加财产。通过何种途径来增加财产与社会制度相关。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导向,这决定着追求利益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好的制度能够规范人的选择,把它引向增长社会财富,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促进文明的进步。市场经济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渗透力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把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要求引向市场,转化为创业行为。对于一个心理发育正常的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特别是那些拥有很强的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自主、自立、自尊、自强意识的人,通过创业实现利益几乎是最重要的选择。市场牵动创业今日中国的一切成就都得益于我们已经并正在改革与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合理与永恒以及它永不衰竭的活力,来自它为个体需求的满足即个体利益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中,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自由选择生活与发展的权利。同时它也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进行了规范,即个人需求实现的前提是为社会创造一种需要。于是,为满足个人需求的一切努力,在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不可替代的经济形式。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是人性与制度的结合。这个利益的结合部通常是用创业连接的。不论什么人,哪怕仅仅是出于生计的考虑,也会尽可能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用于增加收入。市场经济的法则使得通过创业谋取利益成为可能。创业,成为个人与社会结合的端口,成为激励和发挥个人全部潜能的方式。同时它也是社会回报个人贡献的通道。创业就像连接车厢的挂钩,它把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使经济的列车轰鸣前行。尤其是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条件下,“在生命财产相当安全的场合,一个人如果不把他能支配的财产用于投资,说他不是疯狂,我是不能相信的”。谁不相信?是那个叫做亚当斯密的英国人。财富依赖创业假设你家的鸡一年下100个蛋,吃掉50个──消费了,另外50个用来孵小鸡──投资了。家庭和国家的情况都是这样:为了增加财富,就要将当年生产物的一部分用于追加来扩大生产,这个追加就是投资。投资的数量一般决定着生产扩大的规模和物品增加的数量,进而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句话:投资决定经济的增长。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国家直接投资的经济领域是有限的,这是由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于投资的资本只能是私人资本,包括私人股权资本、债权资本、各类职业金融资本和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的其他各种经济形式。这样,每个单个的人便成为投资主体。“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null可见,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即需求的满足是伴随人生的愿望,而实现的道路则与社会条件有关。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在满足个体需求的前提下为社会创造需求,引导人们为实现个人利益而首先创造社会利益,同时为实现个人利益提供现实的路径。自由人群体的必然走向今日的中国正在发生着历史上空前的巨大变化。人们从多个角度概括它: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人治走向法治;由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等。在所有的变化中,最基本、最有影响的变化是:自由人群体的持续产生且数量日益扩大。这是一切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一切现象中最突出的现象。它将影响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自由人群体来自社会分化分化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渐进的方式扩大着规模,到了世纪相交的当口变得急剧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企改革把将近半个亿人数的职工分离出来,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标志着有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地从土地上挣扎出来。在新世纪之初这一分化显现出普遍化趋势。而这还仅仅是开始,更大规模的分化还在继续,但它仍然是自由人群体的一个小的部分。自由人群体的最大来源是新增人口。分化对历史来说是瞬间现象,是相对记忆中的整体而言的,当对整体记忆淡化的时候,当“新新人类”成为社会的主体,与很久以前曾经有过的整体不再发生联系的时候,也就无所谓分化。可见,分化是相对原有的阶层、原有的身份和原有的稳定板块而言的。放眼未来30年或50年,已经分化出来的个体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代之出现的是无尽的新增人口,是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到了就业年龄的青年人,其总和应该以每年千万人计。由分化而产生的观念革命影响中国人半个多世纪的单位观念、上级观念、本职观念、身份观念将随着分化的淡化最终归于由文字记载的历史。代之而生长出来的是对生存的忧患意识;自主、自立和自强的独立意识;寻找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磨合意识;自由选择的目标意识;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责任意识;由对财富的渴望而产生的发展意识;旨在增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意识;积累自己可支配要素的资源意识;根据利益关系和理性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公平意识;还有竞争意识和机会意识等等。这些观念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来看分化就很像英国学者梅因用来概括世界文明史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们获得财富不再靠与生俱来的身份与地位,而是靠法制和商品经济原则下自由人的后天奋斗。自由人就业的出路在哪里靠国企改革吗?从今向后看,国企不可能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靠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吗?越过农业和工业实现“跳远式发展”:先不论大家都去搞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这种形式能吸纳的就业是很有限的。靠在流通领域中倒来倒去?靠炒股票?都不行。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产业等领域中的创业投资。是什么决定了自由人群体必定走向创业呢?是自由人本身这个巨大存在引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两个问题会在观念的引导下自然地产生创业行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营经济地位的确立,为自由人创业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另外,就业问题理所当然是政府施政的永恒课题,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政府同样会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来自民众创业,是不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实现经济自主增长的永恒源泉。政府必然会竭尽全力创造条件,鼓励与支持自由人群体的创业活动,为个人投资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市场经济制度的创造过程和人口基数很大的现实产生了大量的自由人群体。市场经济制度决定了政府解决就业的局限性,同时为自由人群体的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扩大内需的根本出路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经济的增长依靠投资会导致效率递减,单纯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率升高。可持续的增长要靠自主的内生动力创造需求,创业就是这个内生动力。供求关系的常识常识告诉我们,供给与需求是“永恒”和“同一”的。“永恒”是指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与市场经济相伴的现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就像5%的失业率和5%的资金利润率一样,都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同一”是指供给与需求是一个问题,相互依存、相互决定且相互创造对方,这是经典作家说得很透彻的观点。根据这个观点,不能把需求不足和失业看成是由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所致,这是用暂时的观点来理解永恒的问题。不能割裂二者的同一关系,孤立地看待需求,把眼睛盯在老百姓的钱袋上,忽略了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是与供给相联系的收入。没有稳定的收入或预期的收入,储蓄是不能用来消费的。总之,不能离开多数人收入的提高谈论消费需求。扩大需求的办法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决定和相互转化,可以用图2—1这样一个链条来简单地表示。null图2—1供给与需求链条从单个人的需求开始,个人需求的总和就是社会总需求。个人需求降低决定了社会总需求降低。社会总需求降低决定了价格总水平降低。价格总水平降低决定了投资激励的减弱。投资激励的减弱决定了居民个人收入的减少。个人收入的减少决定了个人需求的减少。如此循环螺旋下降的趋势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通过增加收入来增加投资。用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来增加投资和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和增加总需求是一种思路。更重要的是来自民间的创业投资。唯有创业投资才是可持续的、不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力量,才能大面积地扩大就业,增加多数人的收入,扩大需求,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产生积极的作用。增加收入的途径产业投资是增加供给和增加需求的统一,二者统一在消费──生产与生活消费之中。因为任何一笔投资于产业的资金,在增加对生产资料的消费的同时也增加对生活资料的消费。任何一项投资都必定会产生对人力的需求,即通过工资产生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甚至可以说任何产业的投资最终都会全部转化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因为所需求的生产资料本身都包含了工资。一直追溯下去,除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之外的所有财富都是工资。准确地说,投资在直接产生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的同时,经过中间环节后最终也会变成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投资创造收入,收入创造需求。造就企业家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经济的载体是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优秀的企业家是我们的稀缺资源,而创业是造就企业家的唯一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与企业家数量少、质量低之间的矛盾,是决定创业大趋势的第三个矛盾。矛盾的存在中国人面临着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国家强盛的根基是经济,经济的内容是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企业家资源的匮乏构成一对矛盾。矛盾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创业的持续和扩大。缺乏的事实我们身边的东西有多少是自己发明的?在高端产品中拥有多少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掌握多少标准?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几家中国企业?在世界级企业家中有几个中国人的名字?企业家缺乏是严峻的事实。严峻到什么程度呢?在发展与衰退两种可能中会走向何方?在严酷的国际竞争中有多少胜算?能否逐渐解决人口和就业的巨大矛盾?能否在不依赖出口的情况下持续地扩大内需?一句话,能否抓住民族复兴的千年机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拥有的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企业家的作用何以如此重要?一是国家间的竞争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下,是以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的,这种竞争的背后是企业家胆略和智慧的竞争。二是人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人才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本中最具活力的是企业家,他们处在人才和人力资本的核心位置,对人力资源起引领、主导与创造性组合的作用。必经的道路面对伟大复兴的世纪使命,我们需要数以万计的企业家。企业家从哪里来?靠学校教育吗?如果学校能够教育出企业家,我们可以像制造产品那样,每年以几十万的规模批量生产企业家。企业的活动是实践性极强的活动。面对强手如林的市场和生死存亡的竞争,要的是真功夫。功夫是“练”出来的,没有什么能够代替“练”的过程。企业中的问题都是具体、特殊、有多种选择的。因此,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决策,没有创造就没有企业的存活,没有创造就没有企业家。创造靠什么呢?靠创业实践的熔炼和市场的锤打。所有这些都起源于创业。不懂得创业的艰难怎么会珍惜企业的今天?不知道企业如何孕育、出生、发育、成长,怎么知道企业的前路该怎样走?创业是造就企业家的真正大学,是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复兴与企业家缺乏这个矛盾的唯一道路。社会发展的走向由社会矛盾决定。新增人口与就业的矛盾、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的矛盾、中国梦与企业家数量的矛盾决定了创业的趋势。文 / 罗朝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静说往来有白丁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海内存知己,往来有白丁
作者最新文章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基于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社会)第三章:人的基本需求
第三章:人的基本需求&
在这一章里,我们来探讨怎样认识人的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是什么。
第一节认识需求的方法和原则
关于需求的理论很多,观点纷呈,对需求概念的界定,需求的特征,需求的内容和形式,需求的产生与发展,需求与人的本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各种各样的观念,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应该说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其合理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对需求的认识观点没有必要统一。恰恰相反,必须从对需求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统一关于需求的各家观点。
一、必须从社会本质和规律的角度研究认识需求
其实,一些学者仅仅从研究需求的角度而研究需求,并不关心研究需求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无目的的根据自己的体悟对需求做出结论,因而形成多角度的划分,多层次的认识,造成需求的内容划分多样性的局面。这种多重观点的争鸣,对认识需求当然有意义,但是,对用需求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就无多大意义了。
研究需求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认识人的生存本质和生存规律,明确人的行为动机何在,什么样的动机引起什么样的行为。从这个角度出发,最有效的办法是象心理学那样研究需求,分析人们行为的动机,从而按着心理规律认识人,教诲人,引导人。二是认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比如国家经济的综合平衡需要正确处理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衡量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标准,社会到底遵循什么规律,等等,都需要从认识需求开始。
前面我们讨论过,需求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求;需求决定人的一切正常行为,人的每一次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需求引起的,由需求决定的;人结成社会关系,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为了获取比单个人行动更多的物质资料,而且只有人处在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社会关系中,才能满足人较高层次的需求,才能使人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说,需求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更是社会问题的逻辑起点。分析研究需求是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因此,我们必须从透析社会本质和规律的角度来研究认识需求,对需求内容进行科学的划分,分析人的不同类型的需求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影响。
二、划分需求内容的原则
如果从需求起源的角度对需求内容进行划分,应该分为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这种方法揭示了人的本质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是,它笼统不清,没有具体明确人的需求内容,没有把人的需求建立在分类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无益于认识人在追求需求过程中的社会呈现。
从需求的功能上把需求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种划分抓住了人的需求的实质,建立在心理学需求的基础上,但是还不够具体,还没有把性爱需求区别开来,因为性爱需求既与物质需要不同,又与精神需要有区别。
从需求的主体不同,把需求分为个体需求、群体需求、社会需求和类需求,这种划分没有从需求内部角度划分,无法以此分析需求所决定的社会规律。
还有一种方法,主观上是从需求的内容和性质的角度对需求划分的,但是,把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实际上,恰恰没有从需求的内容、属性的角度进行划分,从这种划分中仍不能清楚地知道人到底需求什么。
把需求划分为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享乐需求,这种划分方法比较深刻地揭示了需求的作用,对研究需求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划分没有把需求的内容揭示出来,我们仍不能从人类对需求内容的追求中分析判定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能明确人会采取什么方式追求需求目标。
要通过对需求内容的揭示来揭示社会的一般规律,对需求的划分必须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必须是基于心理学对需求的划分而对需求的进一步划分,因为心理学的需求是人从事行为的动机和内在原因。②必须明确需求的基本内容或对象是什么,这样,就可以针对人的需求的内容来研究人在社会中要生产什么,创造什么,对这些内容的追求要采取什么方式,遵循什么规律,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获得它;划分出来的类别不能只是其社会属性,必须反映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统一。③不能把需求的目标划分得太笼统,但又必须是最基本的,这就需要按照人的需求内容在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中的最基本作用分出最基本的类,然后把各种具体的需求内容归到各类中去。
按照这些原则,我们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三大类,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性爱需求。物质需求反映的是人对食物、穿着、领土空间、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条件及设施的需求;精神需求反映了人对观念、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娱乐的需求,反映友情、亲情的需求,及人喜欢、愤怒、哀痛、快乐情感方面的需求;性爱需求反映人对性爱的需求。这三种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它基于人的生物的需求而发生社会行为,形成社会关系,构成社会运动,从而能通过对它的分析认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心理学关于需求划分的局限性
心理学关于需求内容的划分是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的,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是从人的动机的角度入手揭示人的需求的,具有深刻性;反映人的本能,揭示了人的欲望的根源,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所以,它是我们从社会的角度认识人的需求的基础,我们研究人的基本需求,必须与它相符合、相适应,不能违背。
但是,心理学对需求本质的揭示和对需求内容的划分,从社会哲学的角度看有它的局限性:①它从个体人的角度研究人的普遍的共有的需求,没有研究人的群体需求,没有研究一些人集合到一起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集体、集团、民族、国家的需求没进行研究。②它研究的角度倾向于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性需求研究的不细、不深透,没有弄清自然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只是从人的心理变化的角度对人的需求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没有注意各种需求的社会作用,这样,所揭示的需求内容更多的反映人的心理和生理规律,与社会规律联系太少。③划分过细,层次不清。比如,马斯洛根本就没能说明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处于什么层次,所以,有的人说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有的人却说分为七个层次,越属于精神层次的需求,这种层次区别越不清楚。
心理学对需求层次划分的这些局限性,决定我们在用需求来分析社会规律时,还不能完全采用它的划分方法,而必须以心理学关于需求认识成果为基础,进行新的划分和揭示。
第二节人的物质需求
一、物质需求的涵义和内容
物质需求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而对物质内容的欲望和需求。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生理需要的物质内容。人作为生物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排泄出废物,吸收新的养料。一是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等由口而入的营养物质。食品分为充饥食物、美食食物和营养食物。①充饥用的是人的饥饿感的需求,一般不分质量,只要吸食进去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就可以,人在极饿和极渴的时候是不区分充饥食物的质量的,所谓饥不择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温饱需要的食物,基本是以充饥为主,所以,为解决温饱而进行的生产主要追求的是产量,质量列居于次要地位。从整个社会来看,原始社会的生产主要是为充饥而进行的生产。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充饥生产的比例逐渐缩小,到了今天,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充饥生产就不占据生产的主要地位了。②美食食物是为了解决口味需求的。这类食物都需要对原始产品进行一定的加工,如菜肴、糕点、饮料等。美食品既能充饥又能使人得到口感的享受,增强人的快乐感,满足感。③营养食物,是在解决充饥、美食的基础上,按着人的健康的需要合理地配置营养的食物。营养食品需要更深度的加工才能生产出来。二是为健康和治疗疾病所需的物质。如药品,有口服、外敷、注射及理疗等药物和器械。三是空气、阳光等自然物质。包括温度和湿度等。
第二、娱乐和精神生活需要的物质。一是娱乐器械等。包括观赏器具,如电视机、摄像机、演出设施、演员等;还有自娱器具,如扑克、麻将等器具。二是文化器具。如书本等学习用具,进行思想理论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如书籍、报刊等;进行科学、考古等需要的各种设备等。三是体育器具。不但大众体育锻炼需要各种器具,现代体育竞赛所需的体育器具更多。娱乐和精神需求所用的物质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种器具融娱乐、思想文化和体育锻炼于一身,越来越复杂,数量需求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导产业。
第三、行动和生产需要的物质。一是交通工具。自然经济时代牲畜是重要的代步工具,现代生活中的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供人们出行自由任意选择。二是生产工具、生产设备、生产对象、厂房等也属此类。
第四、维护安全需求的物品。一是武器。如原始人使用的弓箭;古代社会的长矛、大刀、战车、铠甲等;当代战争的枪支、大炮、战机、导弹等。二是警察、军队和保安人员等。三是监狱、堡垒、城墙等。
第五、交往所需要的物质。一是交往的对象。如乡亲、同事、同学、朋友、亲属、情人及交易对象,竞争对象等也是物质。二是交往所用的各种物品和手段。
第六、生活用品。如衣服、家具、房屋等。
第七、空间和领地。一是哪项活动所需的物品都需要有一个放置的空间,如居室、厂房、运动场、娱乐厅、道路、农田、猎场等。二是集体、政府、国家等行政领属及其所具有的领域、国土等。三是制度、秩序、法纪所允许的自由空间。这一点虽然属于精神需求的内容,但作为空间和领地,它也属于观念形态的物质需求内容。
二、物质需求的特征
物质需求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物质是维持人生命和生存最基础的东西,因此它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的其它需求的基础和前提。人就是由物质构成的,新陈代谢使人不断排泄废物,吸收新的营养物质,以维持、保证人正常的生理运行,没有物质的补充连人的身体都不能存在。只有有了物质需求,保证了人的生存,其它需求才有载体,才能产生,才能进行。另外,性爱需求、精神需求都是以物质实体为载体的,不满足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无法满足。
第二,物质需求总要以某种精神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需要食物时要产生饥饿感,需要娱乐时要产生郁闷感,饥饿、郁闷才使人要得到食物,要娱乐。所以,人的物质需求不可能完全按照人的本能和生理的实际需求表现出来和得到满足。它要随着人的精神需求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提高。它与人的精神需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当人的思想观念达到一定程度,受某种思想的制约,人会自觉地限制物质需求,禁欲就是精神限制的结果。比如,人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可能绝食。而新的精神需求又为人对物质需求开辟了新的境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人要娱乐、要看电影、看电视、玩电脑,人就会产生购买电影票、购买电视机和电脑的物质要求。再如,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后,如果催眠师引导他产生热的感觉,这时即使是零下十几度低温,他也会脱掉衣服。可见,实际的需求和人的感觉并不完全一致。精神需求对物质需求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
第三,物质需求总是先于其它需求而产生,在没有其它需求的时候,人就只有物质需求。婴儿没有其它需求,但是它有物质需求。猿在成为人之前,就必须满足其对食物等的需求。
第四,物质需求并不必然依赖社会关系,层次越低的物质需求,越可以单独进行,只有较高层次的物质需求才对社会关系有必然的依赖性。
第五,物质需求是靠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它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部分。
三、物质需求的历史发展
如果按着传统关于人的观点来说,从猿转化为人,即从人会使用工具那一天开始,人就对物质有了需求,直至人类彻底灭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不科学严密。到底什么时候猿学会了制造工具?绝不能从哪一天、哪一年或哪一万年开始。[KG)]珍妮·古多尔在非洲的大森林考察了十几年黑猩猩,她发现黑猩猩也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比如折下树棒打野兽,修理好一个很好用的草棍从蚂蚁洞中掏蚂蚁吃[ZW(]珍妮·古多尔《黑猩猩在召唤》[ZW)]。非洲沙漠兀鹫发现壳较为坚硬的鸟蛋,就叼来一块较大的石头,用其打碎蛋壳,吃里面的东西。更典型的是海狮,它们把一块大石头驼在自己的腹上,两个前肢拿着从海里捞上来的海贝,狠狠地往石头上砸,直至砸破那坚硬的壳,吃里面的肉。可见动物都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所以说,人制造了什么样的工具才算由动物变成了人,这很难说,而且也绝不仅仅是短时间就一下子形成和出现的。
其实,制造和使用工具,只标明智力发展的水平,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智力,但智力还不算高,人与动物的区别最根本的地方在于人有很高的智力。智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征途漫长的进化过程,动物的智力一点点提高了,逐渐地发明创造更多更复杂的工具,进行较复杂的劳动。这时,我们才能把类猿人与猿等动物明显地区别开来,这时的类猿人所结成的群居关系才有更为复杂的结构。我们才说这时的人群是社会而不是动物的群居。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应该看到,人的前身类人猿与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不能说类人猿就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不能说类人猿的群居就没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认识人的需求必须从类人猿的需求谈起,从人由动物转化来之前谈起。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把人的前期即类猿人称为前人,把它们结成的群居关系叫前人社会,这样,前人和前人社会与人和人类社会就不必要有明确的时代界线,我们可以把母系氏族时代以前的人类时期都称为前人时期和前人社会。
在前人阶段,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具有如下的特征:①食物是最主要的物质需求,其次才是娱乐器具和生产工具;②获取食物主要依靠人的单独劳动,尽管那时也有群居的协作,但主要的食物还是独自满足,对集体的依赖性不大。比如,一群人到一个森林里,各自从树上摘取果实自己食用,自己捕猎的小动物自己食用,多余的,获得较大的猎物才共同享用。到了前人阶段后期,较大较多的劳动产品成为公共的,实行平均分配,当然也包括对贡献大的人的奖励,也存在着猎获者首先享用,把剩余的劳动产品作为公有的现象。那时没有十分严密的法律加以监督,个人或几个人获得的劳动产品他们是可能首先享用的。由于那时没有出现家庭,个人积蓄剩余产品除必要的劳动工具和饰物外,其余的则行不通,连储存的地方几乎都没有,所以多余的产品只能献给集体。那时个人不保留剩余产品不是因为人们怎么有觉悟,而是由当时的群居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只能把当时的多余的劳动产品充为公有。③人类所消费的物质产品是十分简单、粗糙的,基本都是自然的、原始的,很少加工,食物至多是用火烧熟,饰物只是进行打磨和简单的整理。④病弱的人处于常的食不裹腹的境地,常常饿死或病死,人的平均寿命很短。
到了前人社会后期,人类获取需求的方式主要依靠集体的协作,即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我们把这种依赖社会关系而进行的需求满足行为叫生产劳动。当然,在共同协作中进行的劳动未必就是公有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就是说,这时人的生存已不能离开社会,象鲁宾逊那样单独一个人孤立地生活已经不可能,至少单个人进行劳动的工具是社会协作的产物,人的生活已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精神的满足逐渐增多,有些方面已内化为人的本能。所以,个人单独生存造成的孤独已经难以令人忍受,人必须置身于社会关系之中。所以,人的物质需求的社会性大大增强,人在社会生产中实现需求。
当原始公社出现以后,前人社会已基本结束,人的物质需求靠公社的集体生产来满足,这时实行原始氏族公有制,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不过,由于此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还是很难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的主要精力用于追求食物等物质内容。
后来由于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家庭也产生了,物质需求转到了以家庭为主。家庭负责着人的性爱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双重满足任务,也肩负着人的相当程度的满足精神需求的任务。人的家庭生产需要土地和劳动工具,而家庭与家庭之间在土地方面展开了竞争,强者占有了较多的土地,一部分人失去了土地,为了物质需求,不得不到占有土地的家庭中去劳动,这首先要为占有土地的家庭劳动,然后得到他们的赏赐以满足对食物等物质的需求,这时就出现了剥削现象,奴隶社会开始产生了。
在奴隶社会,奴隶成了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成了和牲畜一样的生产工具,奴隶的劳动成果完全被奴隶主占有,奴隶主的需求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满足。奴隶得到的满足仅仅是生存的食物及简单的衣服。这时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土制陶器和铜器,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由于奴隶受着非人的待遇,奴隶不断逃亡和反抗奴隶主的压迫。铁器出现以后,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了避免奴隶的反抗和奴隶逃亡造成的损失,土地拥有者改变了生产方式,把土地租给没有土地的人,收取地租,没有土地的人租种土地,除了交租之外剩余的部分由自己占有和支配,这时,封建社会就产生了。
在封建社会,手工业也有了发展,人们的生活除了食物之外,娱乐、交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相应的辅助物质资料的需求和生产也发展起来,人的物质需求除食物外也扩大到其它方面。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繁荣起来,粮食、蔬菜等食物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人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有了较大的扩充。当蒸汽机带动的纺织机等自然动力出现以后,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的自然经济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失去土地和生产资料的无产者到拥有生产资料的工厂主的企业里做工挣取工资,用工资购买自己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工人进行着繁重的劳动,所得工资仅能满足最低的生活需求,工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改变恶劣的生活状况,便不断同资本家进行斗争,造成了生产的破坏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这时,资本主义国家便开始改良,法律、制度逐渐地从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幸福和自由的角度出现,工人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工厂主、资本家在法律的约束下发给工人较为合理的工资。再加上整个社会生产发达起来,各种商品特别丰富,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已相当高,人的精神需求的比例逐渐增大。食物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小,物质消费内容是满足精神需求的辅助材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的获得已相当容易,精神需求成为人追求的主要目标时,物质资料的需求主要是精神生活的辅助资料,比如,电脑的硬件、文化娱乐工具等。这时,每一样物质需求内容都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即使是食物也包含着许多精神内容,比如,生日蛋糕、各种美食等,都会有很浓重的文化内涵。人的物质消费同时也附带着文化消费,物质需求只是文化需求的形式和载体。我们把这以后的社会称作后人类社会。可以说,目前后人类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后人类社会人对物质的需求退居到了次要的地位,人主要追求的是精神需求。后面我们将谈到人类社会的三大分期,前人类社会的关系主要以性爱需求为纽带,后人类社会主要以精神需求为纽带。
第三节人的性爱需求
一、性爱需求的涵义
性爱需求分为性和爱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紧密地统一在一起,性是有爱的性,爱是因性的爱。性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是最低层次生理需求的内容,叫性欲。其实,性首先是一种生理本能。孟子说“食色性也”,就是说“色”是人天然的本性。它是由人的生理本能即内分泌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乔伊斯·布拉泽在《男人》一书中曾写到,“自有生命之时起性生活就一直以种种方式存在”,他用科尔波特的话说,人和“鸟有性爱、蜜蜂有性爱,甚至连受过教育的跳蚤也有性爱”一样。可见,单纯地谈性,就是人的自然本能,和动物一样具有的生理本能。当这种本能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后,就是马斯洛所说的性欲。可见,从纯性的角度看人的这方面需求是肤浅的,没有看到人在这方面需求的深刻实质,没有把人在这方面的需求和动物在这方面的需求区别开来,所以把它列为最低层次。其实,人的性是有爱的性、情感的性。人的性是和爱紧密相联系的。爱首先是一种关系。如果从纯自然生理的角度看性的满足,不用异性及第二个人,只要通过性分泌物的排泄也可消减性的欲望,比如,梦遗、手淫。同性恋者在同性之间施泄,释放性的能量,尽管这其中也有情感的因素,但这是病态的表现,是手淫、梦遗现象的变种,人在其中获得的性爱幸福很少,至多是一种快感而已。性只有表现在异性之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因为性在本质上是在两个人的性需求中实现的,雌性的性需求需要在雄性的性需求中得到满足,雄性的性需求需要在雌性的性需求中得到满足。然而,只有这两性间的性的施放和满足,并未完备人的性爱内容。比如,动物也需要在两性关系中实现性需求。由于人是有意识有感情的,在施性过程中异性之间要进行感情的沟通,这种感情表现为二人的关系,当两性间认定对方是自己施性的对象时,必然要考虑对方的种种因素及这些因素与自己的关系。比如,对方的性能力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对方喜欢不喜欢在自己身上施性,自己与对方性行为会有什么后果?能不能抵挡住其他人因性对自己的侵害?能不能因为自己从他(她)身上得到性满足而使他(她)对自己产生其它要求?自己对他(她)应该有什么要求?他(她)能够达到这一点吗?(比如:继续性关系要求,物质与精神协作、援助要求)当认定对方可以时才会与其做爱。而这种认定就是一种评价,就是在自己可以与发生性关系诸多人中的一种评价和选择。当一个人这样选择了另一个人时,就会从对方身上得到一种自尊和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如果对方也这样选择了自己,自己也同样从对方身上得到了自尊和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此时,相互就形成一种感情。在两性间这种认识的程度越深,越广泛,相互形成的情感也就越深。而当人觉得自己选择的对方把性(包括爱)给予自己时,对方一定排除外人,那么自己对他(她)就有一个呵护、帮助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就是良心。当良心和感情结合起来施与某一性对象时,就是爱。爱把性变成丰富的东西,那种单纯的性交、性施泄虽然是基础,但它已成为一部分。比如:抚摸、拥抱、接吻、嬉戏也成为性的一种表达和满足,以至于爱的语言也成了性的重要施与和满足方式,并进一步上升为相拥相伴,共同生活。这样,由于人的意识的存在,性需求、性关系要实现为情感和精神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情感,这样以性为基础的情感就是性爱,性爱表现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就是爱情。
二、性爱需求的内容和特点
性爱需求的特点使性爱不同于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而,成为人的一个独立的需求。性爱需求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性爱是自身内分泌排泄的需要。性爱需求在生理上不表现为物质的直接吸入,而是排泄,这是性爱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基本区别。人对物质的需求主要是吸入体内,作为营养补充身体,对一些所用物虽然不吸入体内,如工具、房屋、土地等,但也不是人从体内排泄。性需求,当人从体内排泄出性分泌物时,性欲就立即大大消减。而性对象又不象工具、房屋、土地等物质需求的内容一样只是用具而已。性对象不是用具,是和自己同等的需求者,他(她)在满足对方性需求时,自己也得到了性的满足,自己在从她(他)身上得到性满足的同时,也必须去满足她(他)。事实上,只有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爱、去做爱,自己才能充分地享受性爱,才能从性爱中得到崇高的幸福。如果象嫖客或手淫那样只满足自己的性欲望,就象动物一样得不到最大的满足和幸福,就是做爱也达不到最大的快感。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女性不能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性爱需求,他们认为在爱情和婚姻中,性生活不是自己的需要和满足,不是自己的享受和幸福,而是男人的享受,是自己在给予男人,不是自己也在向男人索取,不是男人对自己的给予,因此,她们在性爱生活中从来都是被动的,即使自己很想做爱,也不主动争取,不表示出来。和丈夫或心爱的人做爱,本来是相互的给予,相互的索取,相互的幸福,她们不这样认为,认为是自己的付出,是男人的所得。这样理解爱情婚姻中的性,事实是把自己当成妓女和遭受强奸一样看待了,这本身就没有把自己放在和男人同等的地位看待爱情和婚姻关系。这种思想是长期的传统道德观念造成的。
第二、性爱是表现在两性之间关系中的需求。物质需求只要自身得到所需之物就满足了,无论其他人存在不存在都可以,但性爱却需另一个人的配合与协作。没有另一个人根本就没有性爱,而另一个人必须是配合的、协作的,这样才能达到性爱需求的充分满足。强奸绝不可能达到性爱的充分满足。和妻子(丈夫)情人做爱时,如果他不感兴趣,也会大大降低做爱的快感,甚至也激不起对方的兴趣。两性之间的关系越亲密,情感越深挚,性爱的满足能力就越强,越会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大的性爱满足。有人说“家花不如野花香”,这是由于“野花”的新鲜,“野花”的年轻性欲强烈才带来的。“野花”在新鲜、年轻、性欲强烈的基础上,只有也和自己有感情、感情深,性爱的幸福感、做爱的快感才能更强烈。如果“野花”对自己无感情,即使年轻、新鲜、性欲强烈,也不会使人产生更大幸福感。嫖娼的快感只是由于妓女的新鲜、性欲强烈和性技巧高超带来的,其实嫖娼得不到什么幸福感。嫖客只有在做爱那一瞬间忘了道德时才有了快感,之后在道德的压力下,嫖娼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恐惧和自我沦丧的感觉。
第三、性爱是人对情感的需求。性爱绝不仅仅是做爱,如果做了爱就能完全满足性爱需求,那么人也就不会恋爱和结婚了。前面已经谈过,由于人是有意识的,又由于性爱的满足必须是在两性关系中发生,那么,在两性发生关系过程中就产生了情感问题。由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任意一个异性那里得到性,这样,性争夺也就必然存在,当一方把性给予自己时,自己就会得到自尊和价值实现的满足。这样,人就会对给予自己性的那一方心存感激,同时也会产生保护、帮助对方获得其它满足的责任感,产生我把性和全部的心思、力量给予你的良心感。如果异性两人之间都有这种感情,那就是爱情。爱情给人更充分的性爱满足。这就是说,人对性的追求必然导致对爱情的追求。爱情是性的发展和异化。她提高了性的品位,实现了性的最大化,强化了性的内涵,丰富了性的内容,也使性由纯生理的东西演变为精神的东西,实现为精神的满足。当一个人得到了自己认为是最美好的异性,即使暂时还没有做爱,或者是他(她)知道他们没有条件做爱,但他(她)认为对方真心爱自己,条件具备时很愿意与自己做爱,那他(她)同样感到十分幸福和无限满足,不能做爱虽有遗憾,但是他(她)因获得了真正的情爱而幸福。当然,不基于性的感情不属于性爱需求的范围,而只是亲情、友情等。亲情、友情不可能象爱情那样给人价值感,一个自己认为十分美好的异性爱上了自己,自己就会认为我这个人了不起,就会十分自信。如果一个十分美好的人做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那并不能使自己感到十分了不起,只有感到自己幸运而已。性爱需求实现为情爱的拥有,变为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是性爱的异化,也是性爱的提升。
第四、性爱需求的开放性和封闭性。从纯性需求的角度看是开放的,无论与哪个异性,只要实现性分泌物的排泄,得到了性刺激,实现了性快感就行了。所以,对性满足对象要求不具有唯一性,而是多样性的。但是,由于有意识的人能够对性目标形成判断认识,因此,人对目标的性能力及由性而带来的其它收获能够有预测,这样,人对性目标就会有选择,选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方对自己爱的程度,给予自己的爱和性满足的可能性。二是,对方的性能力,性能力和审美需求相结合,就是对方性感和美的程度。没有性能力的人,人是不会选择其为性爱对象的,性能力越强人越愿意选择其为性爱对象。三是,对方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自己越缺少什么,越需对方拥有什么。比如,自己经济困难,就更需要对方富有;自己政治地位低下,甚至受到欺压,就越需要对方有权有势;自己越因没文化没思想,精神空虚,就越需要对方有思想文化。当自己生活能力很弱时,就需要生活能力很强的人。生活能力包括社会生活能力和家庭生活能力。四是,环境条件所提供的性满足的可能性。只有具有可能性的,才会将其作为性追求的目标。这四点,也是人求爱的四个标准。当人按照这四个标准做出选择后,性对象范围就很少或唯一的了。特别是第一条标准,往往把爱的目标只确定在一个人的身上。如果选择的那个目标也把选择的目标确定在自己身上,那么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爱情。尽管有时其中的一方可能会发现更合适的目标,但是由于相互的爱情,也会打消另作选择的想法。当相爱的双方把爱的目标确定下来时,最不愿意的就是对方进行新的选择,这时人的爱就是排他的,而且自己也用理智控制自己或由感情决定不作新的选择。性爱到了这个程度就成了封闭的东西了。所以说,性爱选择的全部标准和情感与理智的作用,使具有开放性的性爱又具有了封闭性。有人说,“男人的天性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盆里的,想着锅里的,见异思迁是人的本性”,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只看到了性爱开放性的一面,没有看到它的封闭性的一面。只有当人在做爱情选择时没有用上述四个标准,或者原选择的目标并不完全符合上述四条标准时才有可能见异思迁。再者,如果选择时虽然完全符合上述四条标准,但是相互之间的感情没有培养起来,而且相互的条件发生了变化,目前再用四条标准衡量已经不完全符合了,其中的一方又没有强烈的道德意识,才有可能见异思迁。
第五,性爱需求实现了人的繁衍,构成了人口生产。人口生产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性爱需求的历史作用和发展
性爱需求作为人的三大需求之一,从人产生那天起就存在,在动物未变成人之前性关系就存在,萌芽状态的爱就出现了。爱随着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萌芽和提升。人对性爱需求的追求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大任务。人口生产就是由性爱需求决定的生产。
1、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是性关系决定的社会
在前人阶段,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性关系,我们把这一时期叫作性关系阶段。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那时性关系对社会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直到原始氏族公社后期,父系氏族阶段开始,性关系阶段才被经济关系阶段代替。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划分,只是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了认识并依此来划分了各个人类社会历史阶段,对人类历史的前期——原始社会没作细致的研究,统称为生产力很低的原始社会,对未来的精神关系的阶段也未能详细的研究,只当作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其实,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性关系阶段,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处于次要阶段。那时,人类的生产能力极低,人的生存主要的不是靠共同的协作生产,而是主要靠单独的摘取果实和捕获小动物为食,这时人的社会关系的纽带主要的是人与人的性关系,其根据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由于食物和居住条件的严重不足,人类社会的繁衍维持主要靠生育,生育能力强的动物和人才能更顽强地延续下来,有些生育能力低的人类种群和氏族都灭亡了。生育在那时成了最神圣的东西。许多考古发现证明,那时人类崇拜生殖器,崇拜女性。中国辽宁建平的牛河粱女神庙,女性的乳房比较突出,遗存至今。蒙古族的图腾——青牛白丫头,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特别有意思的是旧石器时代维纳斯小塑像,它们只有明显夸张的乳房、臀部和中裂线,这些小塑像被认为是丰收女神,是赞美女性生育能力的象征。而用于表现男性的作品则是阴茎勃起的男性。现在非洲森林的一些部落,用长达几十公分的细葫芦套在男性的阴茎上,以显男性的力量。在众多的史前考古发现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殖崇拜。我们最早的祖先的信仰和祭祠仪式对性崇拜是最普遍的特征。原始文化主要是性文化,事实上都是对性满足和生育的崇拜,性满足和生育在那时是人类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第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主要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一个血缘系统形成一个氏族,长辈、老人做氏族的首领,氏族成员都是一个血亲下的人,整个氏族就是一个大家庭。没有这种血缘关系,就没有这个群体,没有这个氏族。成员间在氏族内部通婚。氏族的强大与否主要看生育儿女的多少,生育能力越强,这个氏族就越大。氏族内部结成的就是姻亲关系,姻亲关系构成层次、等级和地位,按姻亲关系进行交往和生产、生活,血缘关系,姻亲关系,事实上就是性关系。
第三,原始的分工按性别分工,男的负责打猎,女的负责生育和畜养、采摘,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形成了母系社会,妇女比男子享有更高的地位。性别分工说到底是根源于性。男性和女性的分工与结合,形成了原始社会相当一个时间的社会关系体系。
第四,在前人时期,人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集体生产,人的生存主要依靠个人单独的采集和捕猎,这时,前人仍然是群居的。据考察,包括一些动物在内的群都不是偶然的,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复杂关系。珍妮·古多尔对黑猩猩十几年的观察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已经有了一定意识的前人来说,其群居更不是偶然的,其内部更是有一定的关系,具有社会关系的雏型。但是,构成这种雏型的社会关系的纽带是什么呢?主要的纽带是什么呢?从珍妮·古多尔对黑猩猩的观察可以看出,这种群居的纽带有如下一些方面:一是食物源相同,在猎食中相遇形成了群;二是防卫侵害,同类的鸣叫作为信号以躲避侵害,同群的共同协作驱赶侵略者;三是嬉戏的需要,嬉戏其实是精神的需要;四是性的需要构成群;五是母育子的需要形成动物的家庭群。从这五个纽带看,最重要的具有必然性的是性交的需求和母育子的需求。比如狮、虎等大型野兽,因食物的需要需在自己的领地内驱赶其它同类者。可见,以自取食物为主并不本质地要求形成群,但未成年的狮、虎都与母在同一领地共居。所以说,前人社会的主要纽带是性关系。在黑猩猩群里有着复杂的关系,珍妮·古多尔观察,常在一起的同年公黑猩猩或母黑猩猩“朋友”一般是同母的兄弟姐妹,它们互相帮助,其中一个地位升高,另一个的地位也会跟着升高。母黑猩猩因为性能力强而得到有地位的公黑猩猩的庇护,其地位也较高。黑猩猩的迁移,常因发情母黑猩猩的迁移而迁移。母黑猩猩为了获得公黑猩猩的庇护而追随他们。人类原始的群居,原始的等级,由力量决定的性占有来决定。特别是由于雌性人性需求的经常性(没有固定发情期),这就使雄雌前人之间必须经常保持联系,并以性需求和力量划分等级,形成等级关系。这种等级关系决定食物满足的优先权。珍妮·古多尔扔过去的香蕉,首领先食用,然后才是顺次等级的享用。跟发情的雌性交配也是这样。
2、性爱关系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对偶婚出现,后来出现了家庭,性爱需求就主要集中到两个人之间和家庭内部了,构筑整个社会关系的主要因素再不是性爱了,那时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开始成为主要因素了。但是,从那时起到今天的整个物质关系阶段,性爱关系对整个社会关系仍起着一定作用,以至于使得弗洛伊德等仍认为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还是性爱。当然,弗洛伊德过分地夸大了人的性爱需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他没有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待社会关系的形成和表现方式,只看到了性对人生的作用,就把性夸大为社会关系的本质。那么,物质关系社会阶段性爱关系的作用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家庭主要以性爱关系为基础和纽带,但家庭又是最小的生产和消费单位,它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部分,构筑整个社会的细胞,性爱关系连结的家庭首先通过作为最小的生产和消费单位而影响整个社会。家庭关系的稳定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如果很多家庭关系不稳定,存在问题,就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造成社会不稳定。比如,夫妻离婚率太高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关系。再有子女教育问题,老人赡养问题,都会对整个社会关系有重要影响。这样,在整个社会就存在着家庭婚姻制度问题,家庭婚姻制度是物质关系阶段整个社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在物质关系阶段,仍存在着两性的社会问题。首先是男女分工问题,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男女的体力差别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男女的体力差异对分工确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男女心理差异和生存方式的特点的不同,对他们从事的职业必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影响着男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问题,以及从性别角度争取社会地位的问题,这就构成了社会性的两性关系问题。其次,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男女的共同参与必然存在着男女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感情和性爱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活动。比如,封建社会各国的姻亲关系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姻亲也不时地影响着朝政。在民主国家,两个政治人物的性爱关系,也会明显地影响政治。就是在低层次的工作中,男女之间的关系对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卖淫、性开放等广泛的社会性男女关系问题,对社会生产、社会发展、社会道德、风俗、法律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第三,人口生产是关系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下一个问题里我们要专门来探讨人口生产问题。
在精神关系阶段,性爱关系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还无法准确地说明它的作用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但是,它的作用必然存在,因为到了那时仍是人的社会,人的需求仍然存在,性需求不会因精神关系作为构筑整个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而消失。性爱对精神关系阶段社会存在发展的影响至少存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男女之间的性关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或广泛地走出家庭,所以,对社会的影响可能更广泛更深刻。
其二,由于人们主要的从事精神生活,爱情就会成为人们分享的一个更重要的精神内容,爱情问题要比今天复杂、深刻得多。
3,人口生产是三大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之一
人类因人的三个基本需求而形成相应的三大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为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产生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形成的,性爱需求要实现为人口的生产。
在前人时代或者说在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人口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第一,那时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重要的是人口生产关系。那时的社会群体的主要是血亲氏族,血亲氏族是由生育而自然形成的;那时的同群社会关系的直接产物就是生育后代;那时的群体关系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抚养子女成长。第二,那时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多少。一个种群的强大与否直接取决于这个种群生育能力和抚养幼子成长的能力。生育能力强大,种群就庞大,种群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就大。尽管那时候人们所获取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十分有限的,人口增多必然使资源人均数量减少,但是,由于那时候主要是由采摘和捕猎来获取物质资料,人群总是不断游动,哪里有果实、有猎物就到哪里生存,因此,人的增多并不标志单个人满足需求量的减少,而恰恰由于人群规模大,捕猎能力提高。所以说,哪个种群生育能力强,哪个种群就强大,种群内部的关系就复杂。也恰恰由于种群的庞大,种群内部关系的复杂,人与人的交往交流增加,由此形成的精神文化也就多了起来,从而促进人的智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思想文化的提高与发展。
在物质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发展阶段,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①在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占有和分割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成正比例关系,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生育能力愈强,人口越多,社会发展进步就越快,否则就越慢。②虽然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占有和分割已经结束,但是,人均资源大大超过维护人的生存的起码标准时,人口与经济发展应按比例共同生长,但是,这时并不是人越多,人口增长越快,经济和社会发展越快。二者以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共同增长。③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土地已经难于满足人的充分需求的情况下,在一个长时期内平均的角度看,人口基本不增长,而经济、社会却在继续增长前进。如果这一时期人口的增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但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而且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如战乱、饥荒等。
在以精神生产为主的人类社会的第三阶段,人口生产就变成十分科学和理性的事情。性爱需求和人口生产已经有了明确的界线和分工,二者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完全在理性的控制之下,成了人们的自觉行为,性爱成了人的完全幸福的需求,作为副产品的人口生产已经不是累赘,而是完全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行为,甚至人口生产成为配合人的性爱需求满足行为的一件艺术品,成为人类精神生产的组成部分。
第四节人的精神需求
一、精神需求的涵义、
人的物质、性爱和精神需求都要以欲望和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都实现为人的心理反应。但是,物质需求、性爱需求更倾向于直接刺激人的神经而引起痛、痒、舒适等的感受,主要停留于感觉的层次上。物质需求是对客观实体的需求,通过生理化学反应引起心理欲望和实现需求满足。性爱需求比物质需求较多一些拉大了对客观实体直接需要的距离,但与精神需求相比,还是更接近于客观实体的直接刺激的。它是人的生理反应、心理感受而引起的对客观实体对象的一种欲望,只需外部客观实体的刺激,不需要把客观实体吸入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它以自身物质和情感的排泄为主。精神需求所需的对象只是依托于客观实体,但不是对实体的直接需要,而是实体的特性、关系等引起人的心理变化,从而实现的满足,它以反映的形式来刺激心理发生反应,它包括感觉部分,更包括理性的部分,以理性为主要内容和追求目标。精神需求是人对快乐、情感、认知、审美、价值、理想、信念等的需要。从它对人性和人的社会性的作用的角度看,精神需求具有如下的特征和作用:
1、精神需求具有理性特征,因而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物质的、性的需求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只有精神需求才是人所特有的。当然,某些高级动物也有一定的意识和情感,但这些都是初级的、非理性的,只属感觉和萌芽意识的范畴,还不属精神需求。精神需求的核心是理性,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事物规律利用的创造性行为。首先,高级动物有愉快、愤怒的情绪,比如嬉戏时是愉快的表现,发狂时是愤怒的表现,但都是非理性的。人的快乐、情感都是有理性为内涵的。动物得到了食物就快乐。人即使在饥饿时得到了食物也未必快乐。比如,这些食物是自己被冤屈入狱的狱卒给的食物,是上刑场之前的最后的进餐,是亲人死亡时葬礼后的答谢餐,人是不会因吃了这美餐而快乐的。人是有思想的,人的得与失都在一定意义下进行,这个意义为人所感知。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这件事、这个行为对人有积极意义。动物可能因为吃了引起泻肚子的肉食而快乐,人不会吃这样的食物,即使误食下去也会感到很烦恼。其次,动物的嬉戏只追逐、撕打,至多是玩弄一些现成的自然物,没有创造,因此是本能的。人的游戏绝大多数都是要经过思考,游戏方式和玩的物品多数都是经过设计、长期积累而创造出来的。实验证明,三岁以上的孩子的游戏一般都有一定的情节和智力内涵,比动物的嬉戏高级。人的情感是理性参与支配下的情感,爱什么,恨什么,都有一定的社会性。而动物却无所谓爱和恨,动物的恨一般只反映在激发状态下的情绪,比如你侵犯它时它愤怒,而攻击你,过后动物基本没记忆,原来你打过它,高级一点的动物也只是再见到你时会逃跑,它并不因为记住你原来对它的侵害而报复性地攻击你(脑容量相当大的大象可能有事后的报复行为,但是,它们报复的对象是无选择的)。动物对幼仔的“爱”是本能的,没有多少情感的因素。观察者们从未发现动物妈妈对自己特定幼仔的偏爱。即使最弱的幼仔也得不到特殊的照顾。人则不同,母亲会因为种种情感和理智的原因对特定的孩子有所偏爱。偏爱的存在证明母亲对孩子存在着情感。
人的精神需求是极其丰富的,包括情感的、认知的、审美的、理念的等各个方面。这些精神内容都有一个价值标准,在人的理念的作用下,凡是有价值的才能引起人的快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因而使人需求它,追求它;没有价值的或负价值的,人就不追求它,甚至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避开它或破坏它。
2、精神需求是人的物质需求和性需求的异化
从人的需求本质上说,它是维护人的生存和幸福的,精神需求首先也要起到这个作用。把一个正常成年人单独关到一个没有光、没有任何东西(只有食物、水和空气)的房间内,隔断与外界进行任何信息联系,人可能会精神分裂,甚至活不了太久。一个长期孤独的人最容易得病,孤独的人平均寿命比正常人短得多。精神内容是人的幸福的主要需求。纯物质的、性的需求内容尽管丰富,如果没有精神的内容,只能引起人的快感而已,并不能引起人的幸福感。比如一个人如果和一个自己一点也不爱的丑妇做爱,尽管这个丑妇的性欲很强,做爱技巧很高,这个男人只得到快感,并没有幸福感。幸福感是和自尊心的满足,审美感的满足,价值的实现相联系的感觉,如果人的做爱不能满足其自尊心和价值实现,不能使其产生审美满足,人并不幸福。嫖娼和自淫是能实现性快感的,但它有伤人的自尊,所以,嫖娼和自淫绝不能使人幸福。人只有和自己所爱的人做爱,在快感满足的同时实现心灵的满足,认为自己自尊满足了,价值实现了,得到了美的欣赏,人才是幸福的。一顿美餐是别人请自己的,那就有了自尊的满足,会使人产生幸福感。总之,物质的、性的内容只有与精神内容结合起来,才会使人感到幸福。这就是说,任何物质的、性的需求都要转化为一种精神内容,人才会产生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如果人没有意识到,吃得再好,配偶长得再漂亮,性欲再强烈,也不能说人很幸福,幸福是在理性作用下引起快乐的感觉。在特殊条件下,虽没有物质的、性的满足,只要在精神内容需求上得到了满足,人就可能感到很快乐,很幸福。这就是精神需求对物质需求和性需求的异化。
异化了的物质的、性的需求包括三个方面的精神状态:一是,如上所说的物质的、性的需求要反映在精神上,形成快乐、幸福或痛苦、悲伤的感觉;二是,达到一定程度,在某种特殊条件下,精神的需求可代替物质的、性的需求,比如,由于某种兴奋的事而忘记了吃饭,由于某种精神上的所得,不再考虑某些物质上的需要;三是,精神内容和物质的、性的需求相矛盾,产生排斥物质的和性需求的状况,如宗教梦幻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为了“成神”,而拒绝物质的、性的需求,为了尊严和荣誉不吃嗟来之食等。
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性需求的基础之上的,精神需求在通常的情况下并不违背物质和性的需求。人类的精神内容、社会文化很多都是和物质的、性的需求相适应的,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容。如关于经济的理论,弗洛伊德关于性的社会学理论,都是与满足人的物质和性的需求相一致的精神内容,人们对这样的精神内容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些精神内容,充分地展示了人的物质和性需求的深刻内涵。
但是,精神需求又有它的相对独立性的一面,当人为追求精神本身的时候,它就仅仅是精神的东西,当人过分地追求精神的东西,物质和性的需求就受到了限制,而且有些精神内容是与物质和性的需求相对立的,当人们追求这种精神内容的时候,物质和性的需求就被压抑了。
3、精神需求使人与人联结为一体,促进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物质需求可以通过人单独的行动来完成,性的需求也只需两个异性之间的联系就可以了。但精神需求需要许多人之间形成联系。首先,精神是人与人关系的产物,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不需要表意符号,为了沟通而形成表意符号,即语言。也正是在人的沟通之中,使精神形成并逐渐丰富起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产生和发展,因而也促进了人的精神内容的复杂和发展。其次,精神一方面是对自然的反映,同时也是对社会、对人与人关系的反映,单独反映纯自然现象的,可以形成一定的思想,但不是完整意义的思想,只有把对自然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放在人的社会关系中,这种反映才可能是完整和不断发展的。大量的人的精神内容,或者说精神内容的主要部分都是对人的关系的反映。总之,离开了人的关系,也就无法形成真正意义的精神。人们在追求物质需求时从事生产劳动,劳动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的。但是,之所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并不是劳动本身的要求,单个人获取物质需求照样可以进行,比如,摘取野果、捕捉猎物,只是由于人有了智慧,有了判断,发现了合作进行的摘取和捕猎等劳动比单个人劳动获取的更多,因而才合作,从而出现了生产劳动。可见,是人精神作用的结果才有了物质需求的协作。首先是人们对沟通、联系、协作的意义的认识和要求,才有为生产而协作的行为。其实,在原始社会,人们并不是因为发现了协作生产的意义才相互联系和沟通,而是由于人们原来就是群居的,所以当发现协作生产的意义时才自然地进行协作的。而且原来的群居重要的就是为群居的欢乐和防御外敌的侵扰。
其实,也只有人的意识才能认识联系、协作的意义,才有人的主动协作、联系。那种无意识的自然联系,不可能成为主动的联系行动,没有人的意识的作用,那种自然联系就不会发展扩大为社会关系。
精神需求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的生产,这也是精神需求的重要特征和作用。由于物质的、性的需求都反映在人的感受和意识中,所以说,物质的、性的需求之所以可以实现为文化,那是由于那两个需求都以精神的形态表现出来。其实,人的精神需求才最终实现为文化。精神或叫文化生产是人类三大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精神需求的内容
精神需求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种:
1、舒适、快乐的需求
人接受刺激就会有所感觉,如:痛、痒、温、凉、酸、甜、苦、辣、咸等,分为不适和快感两类,人所需要的是快感。快感有高低之分,第一,舒适是初级的快感,但它是人经常性的需要,人时时刻刻都需要舒适,身有不适就需要治疗和调适。舒适与不适是由人的内部生理、外部环境对神经的刺激而引起的,包括实物直接对人身体的刺激和通过声音、光对眼睛、耳朵的刺激,如噪声、强光或绝对寂静、无光,都会引起不舒适的感觉,适当的声音和光度环境,才会使人感觉舒适。为追求舒适,人要调整饮食、穿戴、居所等。追求舒适,是对物质的需求和满足所引起的感觉的需要,从对环境的追求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精神内容。第二,快感是中级形式。它是人在保证舒适的情况下的一种追求。比如:燥热时接受爽风,寒冷时进入暖屋,饥饿时得到食物,便急时进入便所。观赏新奇的东西,听到惊人的消息等,都会引起快感。快感是突然调整生理不平衡时引起的感觉,快感给人一种享受,快感有时是转瞬即逝的,一般只有几分钟,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它是精神内容的较低形式,对物质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第三,快乐是快感的高级形式,它是人在保持舒适的情况下的一种追求。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它是人的一种享受感。快感如果不是片刻就消失,能坚持一个小时以上的快感就是快乐,比如娱乐、玩耍、美餐等,它一般只坚持数个小时或几天。二是,它是人的一种拥有感。比如,拥有财富、情爱、名誉、领域、支持者等,有了这些东西,人就会产生快乐感,这种快乐感能使人较长时间的保持。
人对舒适、快乐的追求,尽管是以满足物质条件为基础的,但是,它表现为人的精神状态,引起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态,追求这种感觉和心态的享受,比如听乐曲、看戏曲等。
实现舒适、快乐的方式,一是通过自我调整。比如饮食、穿戴、行居、治疗、观赏、自娱等。二是通过劳动、奋斗、创造。
2、情感和爱的需求
情感和爱的需求是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它比舒适和快乐需求要远离物质基础。从需求对象上看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种。前者如对某人、某物有情感,后者如对某种思想、观念,某精神作品有情感。从产生的原因上看,有因物的直接作用而产生的情感,有因精神内容而引起的情感。当然,任何物的直接刺激必须在人的认知作用下,通过人对它的效能评价和直感体验才能产生情感,比如冬天的炉火,清新的山野,茂盛的庄稼,美丽的伊人。假若一个男人装扮成漂亮的淑女,其他男人第一次看到时可能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但是,当知道他其实是男子时,会由爱的情感转化为讨厌的情感。精神内容如某种道德、某种理论、某些观念,当它被人了解后,经过效能评价,也会使人对其产生情感。
(1)情感需求
情感是人对人和事物亲疏的心理倾向。分为正情感和负情感。凡是对人和事物爱惜、珍视、亲切等需求心理倾向都是正情感,又可叫做感情;凡是对人和事物厌恶、憎恨、嫌弃、排斥的心理倾向,都是负情感。原则上说,人需求的是感情,不需要或者说排斥的是负情感,但是排斥本身也是一种需要,因为人产生负情感会使人不舒服、难受,因此需要发泄,发泄也是人在情感方面的一种需要,这样,从需求角度看,人对情感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人需要得到感情。如当人不幸时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当人和别人合作、交往时需要得到他们的信任。平时人总需要别人喜欢自己、爱戴自己,对自己亲切、热情,对自己有感情。感情是人合作共存的心理基础,没有感情人与人很难合作。任何人都需要得到感情,只有你给予我感情时我才知道你是来与我协作共存的,你不会伤害我,不会侵犯我的利益,你既能与我协作,又可能给予我援助、关爱。别人给予自己感情本身就能使人得到心理的巨大享受,就会使人产生幸福感。感情背后潜伏着给予、协作、安全、被信任的自尊四个效绩:一是对自己有情感的人可能无偿地帮助、扶持、奉献给自己;二是他对自己有情感就能与自己共同从事劳动、活动、事业,相互配合,共谋利益和成功;三是他对自己有感情就不会侵犯自己,不会伤害自己,不会夺取、挤占自己的利益,因此在他那里自己是安全的;四是他对自己有感情,就说明他承认自己,看重自己,认为自己很优秀,自己的价值在他那里是被承认、证实、实现的了,这就是感情的四种效绩潜伏,它作为人需求感情的基础,使人绝不会排斥感情。感情的深厚程度决定效绩的大小,感情与效绩成正比。尽管感情和效绩成正比,但是,感情的特点是不讲对等的效绩,感情讲的对等是感情本身,即我给你多深的感情你应给我多深的感情,至于我给你感情的效绩多大并不需要你给我的感情效绩对等,只要你有那片心,你没有提供效绩的能力,我绝不在乎。感情的本质就在于不讲效绩,讲效绩的不是感情,但是凡是感情都是以上述四个效绩为基础,都是在自己有能力做到时,能够无偿地为对方提供效绩。当感情达到人负载感情的最顶点时,就是纯情。千万要注意到,不讲效绩、不要求效绩对等,绝不是不讲感情对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要求子女为自己付出等量的贡献,但是父母却需要子女对自己有同样的感情。正是因为感情和效绩的这种关系使感情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感情比物质给予重要。民间常有这样的故事,有两个人遇到一位老神仙,老神仙准备赠给他们礼物,一个是一箱金光灿灿的珠宝,一个是破葫芦。其中的大个子抢到了珠宝箱子走了,小个子只好拿着葫芦走了。结果葫芦是个宝葫芦,要什么有什么。过了几年,大个子把珠宝花光了,小个子有永远用不完的财产——宝葫芦。感情就是那宝葫芦,那箱珠宝是效绩。宝葫芦比那箱珠宝重要得多,聪明的人一定抢宝葫芦。
第二,人需要施与情感,即人要付出情感。付出情感也是人的需求,这是情感的第二个特点决定的。人对事物、对人有了情感,就需要把情感给予情感对象。这种赠与的情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正情感即感情付出,如喜欢、爱惜对方,同情怜悯对方,信赖依重对方,爱戴爱慕对方,帮助扶持对方。这些行为的最集中特征就是靠近、接触对方,只有接触、靠近对方才能施与感情。其实,也恰恰通过靠近、接触对方才能从他那里得到感情。所以,接触、靠近感情目标,是感情的最突出特征。这就决定,社会关系的巩固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二是,释放、发泄负情感。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如讨厌、憎恶时,就可能攻击对方,向对方发泄愤怒、不满的情绪。这种负情感的发泄也要与情感对象靠近、接触,但并不是为了协作,而是破坏协作。另一种是,远离负情感对象。当人对某人或事物产生嫌弃、厌恶的情感时,就会远离他,躲开他。负情感与正情感恰恰相反,它不但不具有感情的四个效绩,而且破坏效绩。负情感对象对自己是不安全的,他侵犯自己的利益,不能帮助自己,不与自己协作,他讨厌自己,否定自己的价值,损害自己的尊严,因此人们不需求它。
人主要需求的是正情感的获得和施与。因为正情感具有积极的效能,是人们所追求的;负情感的效能是消极的,是人不愿获得和产生的,也是人所排斥的。人最希望不产生负情感因而也不需要排泄它,人追求的都是正情感,只有在不自觉中产生负情感的情况下,人才需要把它排泄出去。可见,从总体上看,人的主要倾向是合作、促进关系。所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和谐的方向发展。
情感需求尽管与物质需求分不开,但是,它是与物质需求相异化的,当人需要收到正情感时,尽管人所需求的情感和人所需求的物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但是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得到情感。当别人给自己情感时,比如别人喜欢自己、同情自己时,人就满足了。当然,人要获得的他人的情感是需要他的情感给予和物质给予相配合的,情感的给予需要物质给予来证明,情感只停留在语言和表面上是不够的。其实也正是有情感,才能够给予物质。没有情感单纯给予物质,那是为了交换,为了从物质接受者身上获得什么好处。有情感的给予物质,不是为交换,施与者因情感而给予物质,是情感施与需要引起的结果。当然,有感情的两人之间需长期保持情感,应当是相互的,在相互尊重、信任、爱戴的同时,还需要物质的给予。情感的坚持需要实际的帮助作补充、作基础,没有物质的基础,这种感情是难于长期保持的。因有感情的物质给予绝不是物质量的等价,而是心的等价,即你尽心给予我,我也尽心给予你。由于双方条件、能力的不同,双方只要尽心,并不在乎量的大小。比如:富人对穷人的救济,穷人对富人的感激和信任,并不需要穷人对富人贡献等价的劳动。恋人对有病的对方的照顾,并不需要对方病好后给自己等量的照顾。当然,他(她)需要如果将来自己有病时,她(他)好后能够尽心照顾自己,如果她(他)好不了或到时没有能力照顾他(她),他(她)并不后悔现在照顾她(他),现在他(她)只是因感情而照顾她(他),并不是为了利益。&
情感需求是人生存的重要目标,一个人如果这一生从来没有得到任何情感或从未施与过任何情感,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这样的话他也无法正常生存。动物因为没有情感本能,所以没有情感能正常生存,人如果没有情感却无法正常生存,那样人必然是短寿的,比如生病、自杀、犯罪等。情感对人来说是先天的和本能的,它与人的生理因素直接相关,在大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位直接反应,控制着人的情感,并制约着人的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情感本能也是生理本能。
我们这里讲的情感和心理学中的情感不完全相同,它是指对人、对事物的态度,指志趣、心境、情绪。心理学上的情感就是指喜欢、高兴怎么办,愿意干什么。比如喜欢哪些人,愿意从事什么活动,爱好什么东西。我们说的对什么有感情,它包括对人,也包括对事,即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从需求的角度看情感,就是人喜欢、习惯于怎么对人对事。喜欢、习惯于从事的,就说明他对这人、这事物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接受、亲近的心理倾向,因此叫作感情。这种情感需求尽管我们平时不太注意它,但它具有经常性,时刻在人的生活中起作用。当某些原因限制人的这种情感起作用,人的这些情感得不到满足时,它就由心境的状态转为激情的状态,暴发式的反抗限制,争取这种情感的满足。
(2)情谊和爱的需求
情感的升华就会转变化为友情和爱。当情感成为一种强烈的稳定的交往的心理倾向时,情感就上升为友情和爱,爱的进一步上升,就是纯情之爱。
第一,友情。凡在亲情和恋情之外形成的人与人的深厚情感关系就是友情。感情上升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积累感情。由于两人的长期共处,相互关爱,在关爱中体味对方,增进感情。这是感情增加的最主要方式。另一种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情况和环境有了变化,获得更多更新的感情的机会少了,人在比较中对原来情感的重要性体会得更充分、更深刻了,感情也就加深了。比如,人到了老年就更珍重当年的情感;再如两人是邻居、同乡、同事、同学时并不觉得感情有什么特殊,当离开一个时段,人们对原来的感情体味就加深了,这时就变成了友情。友情在人的情谊中具有广泛性,是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它提供前面说过的四方面的效绩,使人能够愉快、安全的生活,并有利于获得成功。友情的高级发展也会成为爱,密友之间其实就是爱。乡邻情、同学战友情、同事情、相知情都属友情的范畴。
第二,亲情。亲情是以先天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并在后天积累起来的感情。先天的血缘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十分便利地接触和共处,这也十分有利于感情的积累。所以,亲情的基础特别深厚,因此,其情感也特别厚重、坚固和强烈。它是情谊中最有力量的,比如,父母与子女之情是最坚韧、最深重的情谊,最容易达到人的情感的最大负载,形成纯情,相互无代价的爱。其次是兄弟姐妹之情,一般来说这种情谊也是爱。其他亲情的情感厚度随血缘关系的远离而逐渐降低。但是,一般亲情都比友情厚重和坚实。亲情给人提供的情感效绩最多,人十分需要亲情,没有亲情的人这一生很难正常地成长,许多人因一生缺少亲情而变态成长,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个性特别强,在人生路上好走极端。
第三,爱情。爱情是以性关系为基础的情感升华。爱情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性爱因素,相爱者之间(两性之间)以性交往为目标和取向。性爱因素包含着性审美因素,即美丽和性感状况也是爱的原因。二是崇拜因素,即双方都认为对方配得起自己,做自己的配偶或情人够资格。一般从四个角度看:①提供物质条件的能力。如收入情况,拥有财富的情况(财富的稳定性);②政治地位、社会声誉等能够提供自尊和安全的因素;③人格气质、思想内涵、道德修养、志向和事业、情感情趣等人格方面;④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生活情趣等精神品位方面。三是良心因素。爱情是相互的,只有相互尽心去爱,都按着爱所应有的付出给予对方,这种爱才是成立的,只有一方面的感情和付出不是爱。良心因素就是你爱我所以我爱你,你对得起我所以我爱你。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是爱情。缺少一个因素可以维持婚姻,已经相爱或结婚的人,如果失去其中的两个因素,爱和婚姻就走到了危险边缘。爱情是最深刻的感情,凡充分地具备上述三个要素的感情,就是真情、纯情之爱。拥有真情、纯情之爱的两人之间一定会按着这样的原则相处:讲求爱要尽心,做到情感等价,不要求奉献效绩等价。这就是爱情的基本原则。奉献效绩等价(也叫奉献等价或效绩等价),就是我为你作了多大的奉献,你也要为我做多大的奉献,即奉献对等。感情是不要奉献效绩等价的,因此,爱情绝不讲奉献效绩等价。感情等价就是我爱你多深,你也应该爱我多深,我尽心爱你了,你也尽心爱我。这是爱的良心的反映。爱要尽心,就是指真情、纯情之爱必须尽到自己的全部心思、精力去爱对方。按着这个基本原则去爱就会使真情、纯情之爱表现为下列的情形:相互全心全意爱着对方,都能尽到自己的全部所能为对方做奉献,但不求对方为自己做等量的奉献,但是,只要自己需要的,对方能够做到的,对方就应给予自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真情、纯情之爱是较少的,相爱之初,相爱时间较短的人,可能因性的审美崇拜因素,使双方或一方为另一方强烈的吸引,但是,良心因素较少,这样,就达不到尽心的爱,这时的情感等价是以奉献效绩等价为尺度的,就是你敬我一尺,我也敬你一尺,做不到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时的爱还不是真情、纯情之爱。只有爱的良心因素巩固到一定程度,达到了尽心之爱,才能做到情感等价,不要求奉献效绩等价。其实,爱情在本质上是要求实现爱情基本原则的。
爱情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是精神需求的一个至高点。人生在价值实现方面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事业的成功,另一个就是有份真情之爱。这是由于,爱情是友谊的升华,是情感的至高点,有了真情之爱就标志着有了全部的人生情感。由于爱情的亲密性,它的强烈程度能达到甚至超过亲情的程度,所以,它能弥补亲情方面的缺失。由于爱情的三个要素特别丰富,集中了人生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所以爱情标志着完善的人生。人生如果有了真正的爱情和事业的成功,人生的物质基础是坚实的,人的精神生活也是充实的。所以说,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追求就是爱情和事业。
第四,泛爱。就是对事业、群体的感情。比如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泛爱比爱情更远离个人的实际利益,更具有精神性,是物质需求的高度异化。泛爱是人受教育和影响养成的一种人格品质。满足泛爱需求的过程一般就是释放自己的情感,即付出,为所爱的对象做贡献,但索取的内容很少。感情等价在这里也不严格要求了。所以说,拥有泛爱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圣人之爱就是泛爱的充实和强烈。当然,在许多条件下人也需要得到泛爱的给予,如海外游子需要祖国的关爱,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集体对自己的爱护。
人需要爱,这是人的重要需求。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如果没有得到爱,那么这个人的人生是孤寂的、不幸的,无论他得到什么优越的物质享受,这一生都会是无滋无味的,毫无意义的。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没有付出爱,这一生更无意义,付出爱是和事业的实现相联系的,事业的成功往往需要爱的付出。爱别人是人生的重要满足。
3、认知和审美需求
人是有理性的,人会自然地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对事物加以欣赏,做出评价,这就是认知和审美需求。
(1)认知和理性需求
认知需求就是人感知、理解、把握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需求。战国初期的孟子就总结了人的这种需求,称为“是非心”。首先,它是人的感知。比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尝到什么……,总之就是用人的感官感知事物。感知事物的高级形式就是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或没发生。其次,它是人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即明白事物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其中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有什么必然性,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人们更需要的是把握事物的规律和走向,将来会有什么结果,这些过程和结果和自己是什么关系。知道事物、理解事物、把握事物就是人认知需求的中心内容。
认知需求的满足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实践,二是通过间接经验,如读书、听讲等。
求知欲望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能力和品质,它有利于人把握事物和规律,从而利用它来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其实,人认知事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变革世界,为人服务。
认知事物的能力和认知需求就是人的理性能力。人在认识事物时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要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判断。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判断正确与否,与人原有的经验、知识有关,人的原有经验、知识一般都要以价值观的形式出现,不同的人经验、知识不同,价值尺度也不同。不同的价值观对同一个事物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人对事物的判断的价值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的真理性,二是它的有用性。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它符合不符合事实和规律,有用性的标准是它符合不符合人的需要。但是,在对规律和需要的判断上人常常受原有观念的影响。这样,人就习惯于按着自己原有的观念去判断是非,因而有时与事实不相符。人在认知方面的任务就在于克服自己原有经验中与新的事实不相符的内容,使认知顺利实现。
认知需求的引申就是理性需求。从总体上说人要追求理性,即追求真理、正义、明智,只有思想变态的人才追求非理性。有些人追求的违背真理、正义,那是由于他的价值观的错误,按着他的价值观,他认为他所追求的东西是正当的。刻意追求不正当的、非理性的人是很少的。
(2)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对人和事物的形象、内容和意义的评价与欣赏的情感,它是认知需求的特殊形式,也是情感的特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导客户需求话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