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失败是什么意思?美国国家地理低幼版上应该在低维还是高纬? 为什么

  作者:陈娜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   孟山都放弃在欧洲推广转基因作物  /htmlnews/173.shtm  据《自然》网站报道,生物技术巨头孟山都公司放弃了在欧洲继续推广转基因作物的打算。这是2012年BASF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从欧洲高调撤退之后,又一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从欧洲撤出。  【不会是被欧盟准备资助2年转基因实验给吓到了吧~笑死人了】
  连一个独立第三方公开的三代小事繁殖实验都没有!  连一个独立第三方公开的长毒致癌实验都没有!  连一个愿意做志愿者去公开试吃实验都没有!  凭啥说转基因是安全滴呢?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岂能容忍滥埋一些为我所“不知”的“基因炸弹”!
  看啦这么多,感觉没韩国什么事,而且科技进步是好,关键是要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才是关键啊。中国现在面临的各种问题,谁说句实在话,只有中国始终保持科技经济持续的发展,这些问题自然而然的会解决。这世界大概只有日本,韩国,还有台湾地区对中国有顺差。
  转基因!!脓液部那些不负责任的杂碎畜生!  
  “嫦娥”“玉兔”各带“照神器”在月表互拍 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余晓洁、任珂    这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全景相机,安装于巡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上。 新华社发  截至10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已飞行9天,并通过精准的“太空刹车”实现近月制动,进入绕月轨道。绕月之后的每一步,嫦娥“三姑娘”都在努力创造中国探月新历史——本月中旬月面软着陆,然后巡视器(“玉兔”月球车)和着陆器两器分开、两器互拍照片和月面探测等。  “嫦娥三号承载着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的重任。大家都知道嫦娥一号完成任务后撞月了,是硬着陆。应该说,只要嫦娥三号安全落下去,就是成功。如果两器顺利分离,巡视器行驶到距离着陆器一定位置,‘回望’着陆器,并进行两器互拍,则标志工程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  地形地貌相机比一般相机稍大  “嫦娥”与“玉兔”号“两两相望”,得借助人类赋予它们的“眼睛”——安装在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和配备在巡视器上的全景相机。  “地形地貌相机非常精确,比平时用的智能相机稍大些。”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主任、嫦娥三号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说,“嫦娥‘三姑娘’着陆月面后的第一个白昼,地形地貌相机就开机工作。对着陆器周围进行360度成像,绘制着陆区地形、地貌图,用于研究月表的地形地貌特征。”  孙泽洲表示,嫦娥三号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嫦娥”的怀抱——解锁、通过转移机构驶离着陆器抵达月面。此后着陆器就“不挪窝”了,在着陆区进行就位探测。巡视器则会“走”起来,开展巡视探测。  拍摄五星红旗是任务之一  这时,地形地貌相机有一个关键的工程任务,就是在月面对载着五星红旗“玉兔”号进行静态拍照与动态摄影。与之配合的是“玉兔”号上的全景相机。  “巡视器缓缓驶离着陆器后,全景相机就要开机工作了——拍摄着陆器上的五星红旗。作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见证,这是全景相机主要的工程任务。此外,它还肩负着获取巡视器巡视月表区的三维光学图像的科学探测使命。”全景相机主任设计师杨建峰研究员说。  全景相机能拍彩照  杨建峰表示,全景相机有两个,相当于人的两只眼睛。它安装在巡视器桅杆上,可360度旋转和90度俯仰拍摄周边图像。与嫦娥二号相机只拍黑白图像不同,全景相机可获得红绿蓝三个通道的影像信息,得到着陆器和五星红旗的彩色照片。  地形地貌相机和全景相机分别由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和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制。“嫦娥三号的有效载荷都经过了严格‘瘦身’以减少运载火箭的负荷。同时,它们还要经受月球300摄氏度以上昼夜温差的考验。中科院的科研人员攻克了很多难关,我们相信这些载荷能有好的表现。”探月工程二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说。(记者余晓洁、任珂)   【】互拍啥意思?哈哈哈,俺不说哦~
  天河二号总设计师:每项关键技术均亲自做预案 日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 治    廖湘科(右)和科研人员探讨业务。于冬阳摄  北京时间11月20日,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42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超过第二名近一倍的浮点运算性能再次位居榜首,蝉联世界超算冠军。  该校计算机学院院长、研究员廖湘科,是天河二号的总设计师。他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将五星红旗一次次插上了世界超算之巅。  廖湘科长期从事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自主操作系统的科研工作,工程经验丰富,技术水平精湛。在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研制中,担任副总设计师的他,目光紧盯技术前沿,提出了当时国际领先的虚拟化网络计算支撑技术和多层次大规模系统RAS技术方案,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  短暂的喜悦之后,廖湘科加紧攻关步伐,将目标瞄准了运算速度更快的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二号。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超算领域,跨越发展谈何容易。廖湘科迎难而上,带领研制团队设计出新型异构多态体系结构,实现了多类型计算资源、输入输出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灵活配置,拓展了天河二号的应用领域。  如今,天河二号已成功落户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在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和存储、“智慧广州”信息系统建设、先进机械装备设计、动漫制作、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廖湘科深知,在计算机领域与西方国家竞争,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他以身作则,每一项关键技术都亲自做预案,再由各课题组进行酝酿、讨论,最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智攻关;工程实施阶段,他与团队一道泡在机房,经常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2009年担任计算机学院院长后,廖湘科殚精竭虑,带领学院建设驶上发展快车道——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军队和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涌现出以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军“育才奖”金奖教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以及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代表的一批科研精英。(司宏伟 特约记者李治)
  刺破苍穹:探秘北京延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 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每个晴朗的夜间,居住在北京市八达岭长城北侧延庆大榆树镇一带的居民,总能看见两束美丽的光线从地面直射夜空。  这两束光线平行地从地面发出,点缀着郊区宁静的夜晚。初见此景的人们以为发出光线的地方一定是什么神秘的基地,抑或是娱乐场所。了解门道的附近居民心里清楚,这两束光线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延庆空间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站(以下简称延庆观测站),它们是“科学之光”。  近日,记者来到延庆观测站,一探究竟。  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记者随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一行到达了延庆观测站。从繁华热闹的都市来到一览无余的郊区,温度竟也下降了两三摄氏度。  延庆观测站位于一所大专院校的一角,与农田野地有一墙之隔。  副站长田大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里无污染、周边环境安静,特别适于开展空间天气探测,“对于我们主要的科学仪器来说,周边没有干扰光源是最重要的”。  在仪器室里,记者见到了观测站的“主角”——中高层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系统。  在这个仅有800多平方米的小四合院里,激光雷达“本尊”就占了三个房间。它由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转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等部件组成,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的建设项目之一。  观测中高层大气是这台激光雷达的主要任务。由于能够发射双波长光线,它不仅能观测气溶胶,还能观测大气的温度、密度。  “激光器将电脉冲变成光脉冲发射出去,通过准直系统,把光束打到反射镜上,发射到空中,然后由1米口径的望远镜接收空中的回波,通过光接收机把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还原成电脉冲,再送到显示器。”  子午工程项目办副主任刘正宽对这台激光雷达的原理可谓了如指掌,2009年建设台站时,他在这里连续待了半年多的时间。  在激光发射机的房间,刘正宽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洁净度达到1000级的超净间,“科研人员工作时要穿戴帽子、鞋套等装备,因为哪怕是一根头发都会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科研人员高凤信则告诉记者,他们在激光雷达运行时,都要戴着眼镜才能调试机器,“因为激光对眼睛有一定伤害,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细胞死亡,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对于高凤信来说,经过自己双手操作、调试、守护出来的科学数据,最终为研究中高层大气的科研人员所用,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感。  记者也了解到,通宵值夜班是高凤信与另一名实验员张文震的“家常便饭”,因为易受背景光、环境光的干扰,激光雷达要在夜间才能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只要是晴朗的夜间,激光雷达就要开机。“光学观测的仪器不调会‘跑’,小小的震动就会发生精准度的偏移,因此在开机时需要工作人员实时盯着数据,一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调试。”  据记者了解,延庆观测站一年能进行150到200天的观测活动,“最长的一次观测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延庆站激光雷达是子午工程五台激光雷达中开机时间最长的一台,而这也意味着科研人员一年里有半年在值夜班。“我国研究中高层大气的科学家以前只能用国外的数据,子午工程建设以后才有了国产的观测数据,其背后是这些野外台站科研人员的艰辛工作。”刘正宽感叹。  即将离开时,记者再度环视延庆站。在白天,这座小四合院是那么的不显眼,可在夜间,这里发出的激光刺破苍穹,犹如科学之光照亮遥远的未知领域。(记者孙爱民)
  中国水下滑翔机及无人巡逻艇曝光 中国网     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展出的国产水下滑翔机“海翔一号”  201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Marintec China 2013,简称: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于日至12月6日在上海举行。在本次海事展上也有不少军事海上武器装备以及海上执法装备展出,其中就有中国航母编队的模型、无人巡逻艇、水下滑翔机等。(来源:环球网)
  廖湘科:革新超算理论 助“天河”数登世界之巅 日 来源:解放军报  自主创新耀“天河”  ——记天河二号总设计师、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廖湘科  司宏伟 本报特约记者 李治  北京时间11月20日,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42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超过第二名近一倍的浮点运算性能再次位居榜首,蝉联世界超算冠军。  该校计算机学院院长、研究员廖湘科,是天河二号的总设计师。他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将五星红旗一次次插上了世界超算之巅。  廖湘科长期从事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自主操作系统的科研工作,工程经验丰富,技术水平精湛。在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研制中,担任副总设计师的他,目光紧盯技术前沿,提出了当时国际领先的虚拟化网络计算支撑技术和多层次大规模系统RAS技术方案,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
  嫦娥三号成功环月降轨 进入近月15公里椭圆轨道 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欧阳开宇谢波姜宁)北京时间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  此次轨道机动是在月球背面实施的。当天18时0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三号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20时37分,嫦娥三号进入月球背面区域。21时20分,嫦娥三号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  当天21时24分,嫦娥三号重新回到月球正面,根据地面测控站监视数据分析判断,嫦娥三号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千米、远月点高度约100千米的椭圆轨道。  此前,北京时间12月6日17时53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与嫦娥一号、二号任务分步实施近月制动不同,此次制动使用新研制的器载发动机,采用一次制动达到目标轨道的控制策略,任务风险和难度更大,对探测器控制能力和测控系统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新型电推进发动机联试完成 将搭载在卫星上 日 来源:中国航天报   本报讯 近日,502所研制的新型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完成了全系统联试。此次联试是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搭载验证的重要一步,为该类型号电推进系统在轨飞行打下了基础。  磁聚焦霍尔电推进在关键性能上远优于传统霍尔电推进,是一种极具综合竞争优势的电推进系统。作为我国卫星推进系统研制的专业所,该所在国内最早开展了电推进系统在整星应用的论证,并承担了我国第一颗电推进试验卫星——实践九号卫星电推进分系统的抓总任务,与相关单位一起完成了离子和霍尔推力器两种不同推力器的在轨试验;之后,又协助承担了多个型号电推进分系统的研制任务。  近期,该所以我国后续大型卫星平台对电推进的性能需求为牵引,将磁聚焦霍尔推力器作为电推进单机研制的突破点,开展了新一代电推进系统的研制。  在发挥分系统抓总作用的同时,该所积极开展电推进关键单机的研制工作,其研制的电推进贮供子系统、中心控制单元、矢量调节机构已经成为大型业务卫星电推进系统的标准配置。此次全系统联试的所有单机也均由该所研制,包括磁聚焦霍尔推力器、贮供子系统、电推进控制单元等,联试用时不到1个月,过程中推力器累计开关机30余次,点火时间超过20小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全系统试验成功验证了各单机之间接口匹配性及系统工作可靠性,并对系统的重复点火可靠性进行了测试,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该系统已确定在新技术验证卫星上搭载,此次联试是搭载前的重要试验项目,在此之前,已开展了各单机的性能考核试验,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未来材料宠儿石墨烯:超轻飞机、太空电梯变可能 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想在一秒钟内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吗?石墨烯调制器的问世或许能让这个愿望得以实现。  美国华裔科学家张翔教授的研究团队用石墨烯研制出一款调制器,这个只有头发丝四百分之一细的光学调制器具备的高速信号传输能力,有望将互联网传输速度提高一万倍。  石墨烯无疑是过去十年,乃至未来几十年,所有材料“明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虽然发现至今尚不足十年,石墨烯却不断在科学界、产业界引发一轮轮波澜。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明晰,其神秘面纱就像发现之初那样被一层层揭开——薄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电子迁移速度快,能在常温下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  从假设到现实  石墨烯的发现,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创造了诸多“纪录”  石墨烯是构成石墨、木炭、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等碳同素异形体的基本单元材料,是一种二维晶体。  石墨烯的结构一直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才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  最初,科学家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然后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通过反复的操作,石墨片变得越来越薄。最后,他们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  凭借“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这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的发现,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创造了诸多“纪录”。  石墨烯是世上最薄的材料。  “石墨烯只有0.34纳米厚,十万层石墨烯叠加起来的厚度大概等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人们用肉眼是看不见它的。”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浩飞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  石墨烯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  它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  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用金刚石制成的探针测试石墨烯的承受能力,在被实验的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碎裂前,它们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竟然达到了2.9微牛左右。这意味着,“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包装袋,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  石墨烯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  在石墨烯中,电子能够极为高效地迁移,迁移速率仅为光速的三百分之一,远远高出其在硅、铜等传统半导体和导体中的速率。  “电子在石墨烯里边好像没有质量一样,运动速度非常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长淦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电子能量不会被损耗的特点,使这种材料具有了非比寻常的优良特性。”  它的另一特性让材料学家更为惊喜,该材料几乎完全透光,透光率在97%以上。  2012年,美国IBM公司成功研制出首款由石墨烯圆片制成的集成电路,使得石墨烯特殊的电学性能彰显出应用前景。中科院院士高鸿钧对此表示:“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质,有望被用于制造新一代高性能电子学器件。”
  引导科技革命  在世界范围内,针对石墨烯研究与应用的热潮在持续涌动  石墨烯神秘又神奇的特殊性能让人们对它的应用充满幻想。  在国内,有关石墨烯的应用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  我国在石墨烯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推进中处于世界前列,多支研究队伍在石墨烯的性能研究与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以2.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实现转让,更是让研究者与开发者蠢蠢欲动。  在世界范围内,针对石墨烯研究与应用的热潮在持续涌动。  据剑桥知识产权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全球已经获批和正在申请的石墨烯专利共计9218项,专利申请数量在过去5年更是增加了4倍;自2004年开始,石墨烯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呈指数上升趋势,迄今论文总数已超过2万篇,仅2012年一年就超过了6000篇。  “从来没有一种材料能像石墨烯这样在各个领域都广受关注。”曾长淦感慨,虽然国内外目前还没有实实在在的石墨烯产品问世,“但它是众多‘明星’材料中最接近应用的材料。”  超轻防弹衣、超薄超轻型飞机、超薄能折叠的手机、高强度航空材料、高性能储能和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甚至更富想象力的太空电梯,越来越多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未来设备进入科学家的研究视野。  其中,透明电极的应用最引人注目。  “石墨烯良好的电导性能和透光性能,使它在透明电导电极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曾长淦表示,如今电子产品中的触摸屏、液晶显示、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都需要良好的透明电导电极材料。  传统的电导电极应用的是氧化铟锡,而这种材料脆度较高,比较容易损毁。  与之相比,石墨烯不仅更加坚硬,性能也更好。  “氧化铟锡光通过率比较低,用石墨烯的话,显示器的屏幕会更亮。”曾长淦告诉记者,石墨烯在透明电极方面的应用会大幅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并使其更省电、更清晰,“十年内,石墨烯在透明电极方面肯定能够实现商业化”。  97%以上的光通过率在为透明电极的应用带来变革的同时,也使太阳能产业的升级成为可能。  据专家介绍,当前市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基本为多晶硅,其光电转换率为30%左右,而石墨烯太阳能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60%,是现有多晶硅太阳能技术的2倍。  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苹果公司相继发布研究报告,论述了石墨烯作为太阳能电池为电子设备提供能源的可能,苹果公司更是为此提交了专利申请,为在电子设备中搭载石墨烯太阳能电池提供解决方案。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兆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墨烯微片可以与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材料颗粒形成二维导电接触,在电极中构建三维导电网络,因而可大幅提升电池综合性能。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案的电池相比,采用石墨烯导电剂的钴酸锂电池容量高出3%,放电容量从72%提高到92%。  突破制备技术  制备技术是石墨烯进入应用领域、实现产业化的拦路虎之一  尽管国内外科学家对石墨烯的研究越来越透彻,对其应用的探索成果也不断涌现,然而市面上却鲜有真正的石墨烯材料产品问世。  制备技术是石墨烯进入应用领域、实现产业化的拦路虎之一。高成本的制备技术推升了石墨烯的市场价格,其价格一度达到每克5000元,是黄金的十几倍。  高鸿钧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以石墨烯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上直言,我国在石墨烯制备方法研究领域还面临较大挑战。“挑战主要在于如何制备大面积、杂质缺陷可控的高质量单晶材料以及如何改进现有硅基工艺融合的石墨烯加工技术。”  尽管如此,我国科学家在石墨烯的制备技术研发方面仍然实现了重大突破。刘兆平率领研究团队历经多年努力,研发出了石墨烯产业化制备技术,将石墨烯的制造成本从每克5000元降至每克3元,直接带来国外客户的大量订单。  今年年初,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宣布实现了15英寸单层石墨烯的制备,并成功地将石墨烯透明电极应用于电阻触摸屏上,制备出7英寸石墨烯触摸屏。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个研究团队均与上海南江集团联合创建了专业的石墨烯生产公司,分别量产石墨烯微片与石墨烯薄膜。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曾长淦研究团队更是另辟蹊径,将常规的基于气态碳源的铜表面石墨烯生长需要1000℃的高温降至300℃,创造了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最低温度。  “随着石墨烯制备技术的升级,产业化生产的条件也不断成熟,相信在未来几年,石墨烯制成的新产品将不断涌现。”曾长淦表示。(记者孙爱民)
  港媒:中国有望研首件隐身斗篷 军用前景广阔 日 来源:环球网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9日报道,中国科学家说,他们越来越有信心研发出世界第一件有实用价值的隐身斗篷,该技术将让物体从视线中“消失”。  文章称,至少40个内地研发团队在过去三年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资助进行研发,这一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广泛出现在科幻和魔幻小说中(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但并没有成为科学事实。  这一技术显然具备军事用途,比如开发隐形飞机,但北京认为该研究可以带来更广泛的技术突破,应用在多个领域。  这一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开发出一种能让光线绕过物体的材料。先制造电磁场让光线发生弯曲,使其绕开想要隐藏的物体,再复制自然景象,它就成了高科技隐身材料。  本月初,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一种让鱼消失的装置。这一技术还能让猫消失。  这种使用玻璃组成的六边形柱状装置能让物体周围的光线发生弯曲,使物体从视线中消失。  报道指出,内地其他团队也在其研究中取得了类似的突破。同样在浙江大学工作的马云贵教授说,他的研究小组很快将宣布一项最新成果:一种能让物体不被热感应器或金属感应器检测到的装置。  马云贵的装置只有火柴盒那么大,但它可以被加大,足够让武器逃避安检。另一项可能的应用是让夜间行动的特工人员或部队士兵不会被红外摄像头发现。他说:“许多人问我,这一技术是否可以应用在战机上,这样热追踪导弹就会失去方向。也许我们会试一试。”  马云贵说,具有使用价值的隐身斗篷还要几十年才能出现,因为这种斗篷需要超级材料,当前技术无法生产。但中央政府仍然对研发投入大量资金,因为理论知识的突破可能产生许多副产品。  马云贵表示,他的研究组已经从政府获得研究隐身斗篷的资金,而躲避热感应的装置就是他们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马云贵说:“去年我前往巴黎参加了一个关于光学隐身研究的国际讨论会,我发现至少三分之一的研究者来自中国。近几年似乎获得资金很容易,你一申请就能获得批准。”  马云贵认为,中国已经赶上了该领域的传统强国,比如美国和欧洲国家。他说:“我觉得我们有大约40%的机会生产出世界第一件隐身斗篷。”他说,他自信的一个原因是当前世界隐身技术的首席专家大多在中国,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科学界内部的合作很广泛。  同样从事这一技术研究的王国平(音)教授说,中国科学家现在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方面具有优势。他说,内地科学家不善于提出突破性理论,但善于在实验室努力工作,对技术以及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改良。
  中国航天测控网被曝已覆盖全球
来源:中青在线
  遗传发育所开发出小分子RNA高通量测序数据整合分析软件 来源: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带来测序数据的高速增加,但分析工具的发展却远远跟不上研究的需要。目前大多数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工具的用户对象是具备一定数据分析能力的研究人员,大量的数据分析任务仍然落在少数生物信息实验室上,严重阻碍了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的生物信息分析工具亟待开发。  为满足广大研究人员的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在线的小分子RNA高通量测序数据整合分析软件ISRNA。该软件提供了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获得的短序列进行查找、分析、比较等可视化流程分析,能够帮助研究者高效准确地从海量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为系统研究小分子RNA提供了极大的便利。ISRNA可以快速地将短序列定位到基因组上,并统计分析基因组位置、长度分布和碱基组成倾向性等序列基本情况。ISRNA还能分析短序列与已知microRNA、其他种类的小分子RNA和编码基因的对应情况,预测短序列周边基因组区域的二级结构,查找短序列形成的小分子RNA簇等。此外,ISRNA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序列组成、表达丰度、基因组位置和编码基因等内容检索目标信息,还可以对不同的数据集进行比较。通过整合基因组可视化工具,ISRNA对大多数分析结果提供了图形化展示。  该研究于12月3日在线发表于Bioinformatics杂志上。王秀杰研究组的骆观正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经费资助。
  科学家成功解析TET蛋白结构 对揭示疾病发病机制具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孙国根 黄辛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彦辉课题组经过4年潜心研究,首次成功解析了哺乳动物骨髓造血关键蛋白TET2的三维结构。该成果对揭示疾病发病机制、开发血液肿瘤(如髓系白血病)治疗性药物等具有重要意义。12月6日,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  哺乳动物TET蛋白家族有TET1蛋白、TET2蛋白和TET3蛋白3个成员。如果TET蛋白失去活性(丧失功能)的话,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尤其会罹患血液肿瘤。  徐彦辉课题组开展研究,获得了TET2蛋白与DNA的三维结构。利用X射线晶体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发现,TET2蛋白特别“聪明”,它能自动识别、找到甲基化标记,并将甲基化标记修饰过的DNA翻转到TET2蛋白内部。随后,在内部铁离子的帮助下,该蛋白发生氧化反应,将标记逐步添加至DNA甲基化标记上。  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液肿瘤患者中含有多种TET2蛋白突变,且突变率很高。研究人员认为,正是因为这些突变影响了TET2蛋白的活性,导致它“消极怠工”、无所作为,进而导致甲基化标记被“去除”,从而致病。
  降落相机将“居高临下”捕捉嫦娥落月精彩瞬间 来源:新华网 余晓洁 田颖   截至10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已飞行9日。按计划,4天后“嫦娥”将携“玉兔”月面软着陆。如果一切顺利,“嫦娥”所带的降落相机将记录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的精彩瞬间。  “嫦娥落月万众瞩目,希望能够先居高临下看一看。这项任务将由安装在嫦娥三号上的降落相机来完成。”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主任、嫦娥三号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说。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后者俗称月球车。经全球征名,我国首辆月球车得名“玉兔”号。  “着陆器进入动力下降段后,降落相机开机,在距离着陆区2000到4米的各个高度段,对降落区域的月表月貌特征、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成像。着陆器着陆后,降落相机停止工作。”  嫦娥三号有八件用于科学探测的有效载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08所研制的降落相机是最早开机工作,最早结束工作的。  “虽然降落相机只工作几分钟,拍摄几十幅图像,但这些图像对今后研究月球地形地貌、规划巡视器行动路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吴季说。  “这台相机采用光学、结构、电子学系统和温控一体化设计。正常成像距离是4米到正无穷,有效像元数量,帧频为每秒大于等于10帧。”降落相机副主任设计师林宏宇高工说。  据吴季介绍,嫦娥三号此次将承担三类科学任务:对着陆区与巡视区的地形地貌与地质结构进行调查;对着陆区与巡视区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对地月空间和月表环境进行探测,并以月球为平台观测地球和太空。  为实现科学探测目标,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上安装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巡视器配备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
  揭开量子世界的神秘面纱   ——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   来源:经济日报 杜铭 发布时间:  “我研究量子20多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谈到神奇的量子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既真诚又不无幽默,他诙谐地补充道,“正因为还没搞明白,所以我可以继续研究。”  吸引潘建伟投身的量子世界,闪烁着神秘而又诡异的光芒。“通常事物要么处于0的状态,要么处于1的状态。就好像一个人,要么在北京,要么在上海,他不可能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出现。但到了微观世界,事情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量子可以同时处在0和1的状态,就如同一个人有了孙悟空的‘分身术’,可以同时在北京和上海出现。”潘建伟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为记者描绘那个常人难以理解、至今科学家们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量子世界。  量子的“测不准”个性,让潘建伟深感困惑:“按道理,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看不看它,它都在那里,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但量子不同,如果你一旦去观测它,它就会发生变化,变得和以前不同。为什么会这样?”潘建伟“想把它弄明白”,这一钻研就是20多年。  1996年,潘建伟投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塞林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  “1996年第一次见到我的导师时,他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回答,‘将来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10多年来,潘建伟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派遣到国际上多个先进小组学习知识和技术,以充实国内人才力量。2008年,他在完成了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后,辞去海德堡大学的教职回国工作。目前,他的团队成为世界上量子信息领域能够开展全面系统性实验研究的少数几个团队之一。  他说:“我热爱科学,但更加热爱祖国。”在他看来,我国的体制决定了一旦认定要做什么事情,马上就会进行有效的投入。这一点在西方无法做到,因为“在欧洲做很多事情需要经过大量的讨论,有时候非常没有效率”。  尽管科学家还无法完全揭开量子世界的神秘面纱,但利用量子的奇异特性,可以做很多事情。量子通信技术就是目前最接近实际应用的一种。在“棱镜门”事件为全球通信安全敲响警钟的背景下,发展量子通信技术对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显得更加重要。潘建伟介绍,因为“调皮”的量子具有“无法精确测量和精确复制”的诡异个性,使得窃密者一旦窃听,就会留下痕迹。  据介绍,2010年,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在合肥启动建设。潘建伟团队正在实施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5年之后中国与欧洲之间将有望实现洲际量子通信。
  我国基础研究在世界科学论坛话语权逐年提高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游雪晴 日  [导读] 基础研究投入大、耗时长,许多成果还不能立即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但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风向标。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上升明显,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国整体科研水平的巨大进步。  原标题:我基础研究在世界科学论坛话语权逐年提高  科技日报讯 (记者 游雪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近一年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的成果频出。基础研究投入大、耗时长,许多成果还不能立即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但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风向标。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上升明显,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国整体科研水平的巨大进步。  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经过多年积累,中国科技逐步从跟随者转变为并行者,在一些领域已有领跑能力。作为基础研究成果标志性的指标,SCI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快速增长,连续4年居世界第二位,且引用率也有大幅增长,一些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引起国际科技界高度关注,在世界科学论坛上中国的话语权逐年提高。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科技计划及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适应了各个阶段科技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不同时期发展和改革的重点,相继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实施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重大科技研究计划,基础研究重大专项等等。形成了自由探索和国家目标相结合的基础研究计划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学科体系愈发完备,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得到更多重视,形成了较为合理、多层次的科研和学科布局。物理、数学、信息、生命等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获得更多资助,各学科整体水平进步较大,部分学科进入世界前列。  在注重学科布局的同时,也注重基础科研设施的建设,中央财政投入大幅增长。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经费快速增长,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在2012年已经达到498.8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22.6%。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工程等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骨干基地,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也注重从海外吸引众多高层次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创新能力较强的基础研究队伍。  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引领作用。我国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各项重大工程的巨大成功,都离不开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和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在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领域取得的前瞻性基础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能源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的认识不断深化,则为解决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美国“好奇号”首次发现火星曾有淡水湖的直接证据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日  [导读] 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部署的、在火星干燥的表面四处逡巡的“好奇号”火星车首次发现了火星曾有一个淡水湖存在的直接证据。  原标题:“好奇号”找到火星曾有淡水湖的直接证据  科技日报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9日报道,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部署的、在火星干燥的表面四处逡巡的“好奇号”火星车首次发现了火星曾有一个淡水湖存在的直接证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声称:“最新发现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坚实的证据,表明火星曾经非常宜居。”  这个淡水湖里已经没有水,但“好奇号”火星车上配备的科学工具对湖中纹理细密的岩石所进行的钻探测试和化学分析表明,或许在36亿年前,这个淡水湖曾经孕育了微生物。报告指出,岩石中含有碳、氢、氧、氮和硫的“蛛丝马迹”,“可能为简单微生物提供了完美的生存环境”。  据信,像无机自养性生物这样的小型微生物能在地球上同样的环境下繁衍生息,我们一般能在洞穴内和海底热水流火山口下发现这类微生物。  此前,科学家们已经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水存在的证据,而且,过去的研究也强烈表明,火星某处有湖泊存在,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火星湖泊存在的直接证据。该研究的合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桑吉维·古普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我们首次在火星上发现能为我们提供湖泊存在直接证据的岩石。这很重要,因为湖泊是简单微生物发育和生存的完美环境。”  古普塔说,尽管科学家们没有在岩石内探测到任何生命形式,但“好奇号”火星车已经钻进泥岩和砂岩内并发现了粘土矿物,这表明,这些岩石和水之间曾有“亲密接触”。鉴于这些砂岩很像地球上河流里发现的砂岩,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假设:曾经有河水流进湖里。  “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赤道附近的盖尔撞击坑(Gale Crater)附近登陆,此处包含有很多地质层而且很可能有水。古普塔表示,接下来,他们打算对散落在盖尔撞击坑表面的岩石样本进行分析,希望能寻找到更多火星宜居的证据。  “好奇号”火星车的任务是搜寻可能适宜生命生存的地质环境,但其上并没有配备可以直接探测生命迹象的工具。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还会有一些无人探测器拜访火星,比如,欧洲空间局将于2018年发射“天外火星(ExoMars)”探测器;NASA也将于2020年再次发射一台火星探测器。(刘霞)
  中美科学家发现同时抑制肝癌和糖尿病发生基因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刘笑楠 日  [导读] 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教授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肖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基因缺陷能够同时诱发肝癌和糖尿病。  原标题:中美科学家发现同时抑制肝癌和糖尿病发生基因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广州12月10日电 (刘笑楠)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教授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肖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基因缺陷能够同时诱发肝癌和糖尿病。研究成果12月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ancer Cell》(《癌细胞》)上。  罗荣城在今天南方医科大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NCOA5基因缺陷导致了男性肝癌和糖尿病的同时发生。他介绍,NCOA5是一种在男性和女性均有表达的抑癌基因,男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NCOA5表达缺陷既可导致雄性小鼠糖耐量减退(一种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的前期病态),又能诱发小鼠原发性肝癌。  2型糖尿病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公认风险因素,但两者关联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研究可能为肝癌预防与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罗荣城说:“就目前而言,对这种基因缺陷能不能被逆转作出判断还为时过早。一旦通过某种药物可以改变这种基因的表达或者诱导其功能,将为肝癌和糖尿病患者带来全新的防治方法。”  团队核心成员李爱民教授说:“这种基因缺陷可以增加男性患原发性肝癌和糖尿病的几率,94%的雄性小鼠发生了肝癌,全部雄性小鼠都发生了糖耐量减退。”罗荣城补充说,雄性和雌性小鼠截然不同的肝癌发病风险与雌激素水平直接相关。“雌激素可以通过NCOA5基因发挥作用,此前其他研究已经发现雌激素对原发性肝癌和糖耐量减退具有拮抗作用。男性产生的雌激素水平低,是形成肝癌发生性别倾向性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对人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大部分样本来自原发性肝癌或者同时患有原发性肝癌和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研究团队特别对肿瘤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大约40%的患者样本NCOA5表达水平降低。罗荣城说:“这与我们在动物模型上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提示同样的关联也存在于人类身上。”
  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成立 北极航线有望开通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王蔚 日  [导读] 10日,来自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中国等10家北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在上海签署了《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宣布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极中心)正式成立。  原标题: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成立  据新华社上海12月10日电 (记者王蔚)10日,来自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中国等10家北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在上海签署了《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宣布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极中心)正式成立。  北极中心将致力于增进对北极及其全球影响的认识、理解,促进北欧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与北极的协调发展,并将围绕北欧北极以及国际北极热点和重大问题,开展北极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北极资源、航运和经济合作、北极政策与立法等方向的合作研究和国际交流。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表示,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冻冰加快融化,海冰退缩,这不仅令北极丰富的资源有了被开采的机会,也促使北极航线的开通有望从梦想变为现实,为中国和北极地区合作增加了新机遇。另一方面,研究北极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和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北极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是北极中心的重要研究内容。  据悉,北极中心开展合作研究的形式包括:围绕合作主题组织合作研究课题;为中国和北欧国家的学者和研究生提供访问学者津贴和奖学金,发展北极研究合作网络,开拓北极研究前沿;定期组织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研讨会及相关工作会议;支持中国和北欧国家之间的北极文化交流与信息共享。
  2012年八成中国SCI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  2012年,SCI收录的176个学科领域中的高影响力期刊论文总数中,我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数为4020篇,其中80%的SCI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这是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协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数据。  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59.67万篇,其中我国科技论文19.01万篇,占12.08%,位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在数量上(4953种)仅次于美国(1.7万余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仅凭此数据,我国还远不能称为科技期刊强国,尤其是在英文科技期刊方面。这位负责人称,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少,结构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技成果国际交流的重要瓶颈之一。这不但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也导致我国科研成果发表的外流现象。  为此,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2013年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据称,这项财政专项资金达9100万元的支持,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科技期刊资助经费。  据介绍,经评审和公示,共有76种英文科技期刊入选这项计划。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称,通过这一计划,将争取每年创办8~10种代表我国前沿学科和优势学科,或能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
  我国有望最先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 作者:田雅婷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2月10日在京召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王炼指出,以我国为主申报的共计2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提案,其中8项已正式立项,6项顺利推进到准备阶段,另外还有两项进入批准阶段,有望于2014年发布,成为ISO/TC249平台上最先发布的中医药国际标准。  “ISO/TC249是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第46届技术局会议上通过成立的一个新的技术委员会。”据王炼介绍,该委员会称为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由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承担具体工作。王炼表示,该委员会的成立,对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标志着我国的原创医学体系——中医药学在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
  时代周刊称PISA不公:上海学霸水平代表不了中国学生  /toutiao/_191733.shtml  【】还闹心呢?呵呵
  2000之后Pisa测试各项第一获得地区/国家  阅读
科学知识  2000
芬兰  2006
韩国  2009
上海  【】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敢称王。
  上海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学生:“他们”并不是特别聪明——只是学习机器罢了  Shanghai PISA pupils: 'They’re not super clever – just study machines’  作者:clarity 发布日期:   译文简介:  上海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学生:“他们”并不是特别聪明——只是学习机器罢了  译文来源:  原文地址: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asia/china//Shanghai-PISA-pupils-Theyre-not-super-clever-just-study-machines.html  正文翻译:  原创翻译:龙腾网
翻译:clarity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论坛地址:/bbs/thread--1.html  【】看来白皮们还真当回事了哦~都急成啥样了~
  /wtfy/11431.html
  2012PISA测试浙江夺全球第二 农村中学占八成   15:43:34 来源:中国网浙江频道 作者: 邵金宏  /eastday/13news/auto/news/csj/u7ai.html  原标题:2012PISA测试浙江夺全球第二 农村中学占八成  中国网浙江频道讯 同中考、高考等普通考试不同的是,PISA测试不为选优拔尖,而是评估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而测试结果更具参考意义。  在2012年的PISA测试中,65个国家(地区、经济体)参加正式测试。我国除上海是以经济体身份独立参加正式测试外,浙江和北京房山区、天津、河北、江苏、吉林、海南、四川、云南、宁夏共10个省(市)参与试点测试。  本次测试,浙江以数学623分、阅读570分、科学582分,在所有参加国家(地区)地区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的普通中学学生,且浙江参加测试的学校中80%是农村中学。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2012年PISA测试的样本范围是全体中学学生,而浙江的样本范围是全体普通中学学生。也就是说,浙江排名靠前的一些中学,像学军中学等并不在参加之列。  浙江PISA测试成绩全球第二  PISA是“学生能力国际评价”的简称,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并组织实施,其目的是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对学生总体做出推断,为各参与国家地区提供国际比较的视角,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改进教育决策。PISA于2000年首次实施,其后每三年举行一次;测评对象为15周岁的在校学生;测评领域主要为阅读、数学和科学,每次测评的重点在这三个核心领域间轮换;2012年的测评重点是数学。  继2009年之后,浙江去年再度参加PISA测试,成绩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数学素养623分、阅读素养570分,科学素养582分,均居第2位。同2009年相比,这三项素养成绩均有所提高,阅读素养提高幅度最大,由525分提高到570分,提高8.6%。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表示,2012年PISA测试的优异成绩,说明浙江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他认为以往的教育有时更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次PISA测试成绩让这两年浙江教育领域的改革得到了印证。就像高考和中考对学生学习发挥牵引作用一样,PISA测试将浙江教育往好的方向牵引。  农村中学占八成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江省参加2012年PISA测试的学校中,农村学校的比例占80%左右,这反映出浙江义务教育发展教均衡。  国际经合组织(OECD)是如何抽取测试学校的样本呢?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冯成火介绍,各参加国家地区将年满15周岁学生的信息全部上报,经合组织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选取样本。2012年PISA测试抽取的浙江样本学校中,80%为普通农村中学,并且以初三学生为主。  记者从浙江省教育厅了解到,从2002年开始,浙江部署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动员大中城市、发达地区以对口支援方式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全省42个经济强市县向26个欠发达地区提供8000多万资金援助;2011年教育厅与个设区市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浙江已有33个县(市、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PISA测试考的不是一元二次方程,而是学生从中学到的思维能力。”方红峰说,学生学到的是过去的知识,应对的却是不可知的明天。浙江学生2012年PISA测试成绩比其他地区好,同时学习压力也要大些,作业时间也长。教育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这都是下一步要思考的。  据悉,2015年的重点测评领域为科学,并新增了财经素养和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透露,浙江已确定参加2015年的PISA测试试点,并且是以正式身份参加。(记者 邵金宏)
  2012年PISA测试抽取的浙江样本学校中,80%为普通农村中学,并且以初三学生为主。  【】白皮要是知道这个,会不会晕倒啊~
  英国中小学校长来中国交流被九九乘法表震撼 日 来源: 新华网    对于感兴趣的题目,几位英国老师正在问一名学生。本报记者 盛高摄  一个50多人的英国考察团来宁波交流。他们是英国顶尖的25所中小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他们一共分成5组,分别到宁波几所学校听数学课。  昨天,这个考察团的25人到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和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听课。  一位英国校长说,中国孩子的数学能力闻名世界。他们常常困惑,为什么数学方面的国际大赛,中国孩子老拿第一?他们此次来中国,就是来学习中国数学教学方式的。  昨天早上到下午,他们一共听了4节数学课,结果,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和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将他们深深地震慑了。  听课全过程,英国老师们都是站着的  昨天的数学课,课堂后面给英国老师坐的椅子全空着――他们走到学生中间,看学生课本、练习卷,并用手机、相机拍摄。中国孩子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小学部一堂三年级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题目:  72÷3=?  一位同学上台,立即写出答案24。这位同学说,用“九九乘法口诀”就能很快得出结论。现场12位英国老师顿时惊讶了。  一位英国老师说,在英国没有这样的口诀,72÷3=?这道题是这样算的:  10×3=30,10×3=30,4×3=12,然后进行叠加,得出的答案是24。  这道题,在英国得上好几堂课,学生才能学会。  对孩子们来说,中国式教育会不会太难了呢?一位英国老师说,他不这样认为,反而是英国的数学教学标准定的太低。  想学九九乘法口诀但没成功,原因是英文发音不顺口  课后与宁波老师交流的时候,英国老师希望能学会九九乘法口诀。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小学教科主任郑老师说,九九乘法口诀是中国的传统方法,但英国老师学起来很吃力,因为英文发音制约了口诀的背诵。  九九乘法口诀中文最多五个字,而且一目了然,而用英文就是很长一段,比如“九九八十一”,英文是“nine nine eighty one”。  学不会就学不会吧,收获还是不小的。英国老师们表示,回国后,他们将把此次考察内容形成文件,呈交英国教育部,希望能对英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有所帮助。  【】还是有聪明的白皮哦,亲自实地考察小兔子们的学习哦,一个小九九就震撼了啊?难怪PISA考不好喔~
  英国顶尖的25所中小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他们一共分成5组,分别到宁波几所学校听数学课。  【】呵呵
  刀口:中美才是东亚的真正棋手  http://jnwct./40697.html  清风老道:拜登的三国行的真实意图  http://jnwct./40770.html  lawyerliu1989:美日竞演独角戏 中国誓当保护伞  http://jnwct./40918.html
  @暂居银河 3873楼
13:31:25  中国水下滑翔机及无人巡逻艇曝光 中国网     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展出的国产水下滑翔机“海翔一号”  201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Marintec China 2013,简称: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于日至12月6日在上海举行。在本次海事展上也有不少军事海上武器装备以及海上执法装备展出,其中就有中国航母编队的模型、无人巡逻艇、......  -----------------------------  这个海事展我去看过,进步确实大,不过很多领域还是被老外垄断,希望下次去看海事展日就是中国全面赶超时!
  快一周年了,整理一下:  【第一页】目录  中国实现单层氧化石墨烯上直接绘制纳米功能器件
中国航空报  我国多核处理器研究实现新突破
光明日报  DNA纳米结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开发成功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T比特级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再创新纪录 日 来源:科技日报   全球首条Low-E超白超厚大板玻璃线在中国诞生 日 来源:中国航空报   中国造世界最大8万吨模锻压机:揉面团一样揉钢铁 日 来源:四川日报  中国“环境一号”C星将与A/B星组网运行 互补观测 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与光学小卫星相比,S波段SAR小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能工作”。  中国成立激光推进国家实验室 将不再依赖化学火箭   中国最新小型液体运载火箭首次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日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标志我国成为继前苏联之后第二个完全自主掌握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新型遥控扫雷艇列装东海舰队 终于形成战斗力(图) 日来源:解放军报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成立30周年
科技日报  国家天文台造射电望远镜天线 口径将达5百米 日 来源:央视   相控阵雷达天线可在30秒内跟踪逾5百个目标 日 来源:央视   欧洲强子对撞机完成首阶段质子对撞 创下强度纪录 日 新华网   中科大建成国内首个“量子政务网” 芜湖“量子政务网”投入试运行 日来源:人民网  我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奠定“量子通讯卫星”基础 日 新华网  兔子力争在2015年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动  基础科学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二页】目录  中科大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量子分解算法
科学时报  神奇的量子计算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专家:中国正全力研量子计算机 将颠覆传统科技
证券之星  全球计算机100万年搞定的事量子计算机只花几分钟
扬子晚报网   中国量子计算机,决战21世纪的利器 时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让生物战争走进国防视野 中国国防报   罗援少将:警惕敌国以转基因物种等武器打击中国--来自中国新闻网()  印度新任科技部長:轉基因作物科學性尚不明確
《中國科學報》 ( A3 國際)  GM食品有非常真实的危险 大西洋月刊 本文来自该刊2012年1月 The Very Real Dange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转基因玉米致癌试验”研究者有话说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周琼媛
  30位少林武术高手入伍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图)日 来源:中原网 作者:裴蕾   《科学》公布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30个落空的世界末日预言
来源: 新浪科技  “蛟龙”明年探访南海 中国首招两名女性潜航员 日 来源:北京日报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我只是团队中的一员” 日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攻克高温合金难关 歼20发动机2至5年内批生产 日 源:人民网  湖南千家坪遗址发现6000年前古壕沟遗迹 日 来源:新华网  中国科学家找到肥胖“元凶”:肠道细菌 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美开发出靠意念操控的机械手臂 日 来源:科技日报  石峁遗址,中国史前最大的城址 日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球第一 日 来源: 科技日报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世界首台数字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 日 光明网   我国科学家攻克高端医疗装备世界难题  “中国造”LED芯片生产关键设备下线 日 来源: 新华网 该产品已申请20项国内外专利。  我国首台亿像素“天眼”启用
作者:周海军  中华五千年文明已获考古证实中华五千年 日(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科学家发现乙肝癌变关键风险基因 日 中国科技网  一张名片大小的检测仪可对一滴血做50种检测 日 中国科技网  中新网伦敦12月24日电题:英译本引发西方世界《孙子》热  俄罗斯立法禁止官员“一条腿在国外”
  外媒称中国正在研制超级计算机 1秒可运算10亿亿次 日 来源:天极网   第三种基本磁性状态量子自旋液获实验验证 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中美科学家首次绘制高覆盖度单精子基因图谱 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考古表明早在4000多年前甘肃河西居民就已掌握冶铜技术
来源:新华社   港股总市值重上20万亿 全球排名第六   中美科学家揭开大脑神经信号传递新通路   我国明年起全面监测学生体质 日 来源: 人民网   揭秘天绘1号:两颗星组网运行 共拍地面立体影像 日 来源:中国航空报  贺贤土院士:高能量密度物理方兴未艾 ■本报记者 王静  天津工生所在异丁醇生物制造方面取得新进展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京广高铁26日全线通车 中外记者登车体验   京广高铁将于12月26日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的最快运营时间从20多个小时缩短到8小时左右。  枪手伏击消防员震惊美国 英媒称美或已无药可救
环球时报  大公国际再次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应用成功走出“第一步”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伴随“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25日在京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成功走出了“第一步”,为下一步全国大规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日 中国科技网  星际征程从校园出发——看欧洲如何开展学生探空实验 日 中国科技网  美开发出迄今最小砷化铟镓晶体管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泛华研发第一款六自由度串联关节型工业机器人 日 来源:中国航空报   莱茵金属公司成功测试50kW高能激光武器   世界首款可垂直起降火箭测试   美国一家太空运输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网络上公布了其研制的一款代号为“蝗虫”的运载火箭的测试视频与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作者:ujeesine 时间: 11:57:26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第三页】目录  蛟龙骑士海底7000米捉鱼虾 曾关小黑屋16小时 来源:青岛早报
【可上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浙江永康身家过亿老板跳河救人不幸遇难 感动全城(图)来源:都市快报  陕西扶风姚家西周墓地考古发现大量珍贵文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媒体称中国已开始研发六代机 或也将同时研制两种 日 来源:中安在线   解放军百架战机演练 决出11名金头盔飞行员 日 来源:深圳卫视   中国科学家全球首获引力场以光速传播的观测证据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经过1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成功获得“引力场以光速传播”的第一个观测证据。这项原始创新成果,实现了物理学界多年来对通过实验或观测获得引力场传播速度的期待,对引力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首座世界级大矿区核心设备大型磨机试车成功 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执行 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列
中国科技网   磁场能改变热量传递方向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木薯变“石油”的科技乐章 ——记天津大学生物质能源技术跨越之路
中国科技网   长春应化所新型锂-空气电池关键材料及电池组研究获进展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锂-空气二次电池因具有比现有锂离子电池高出1~2个数量级的理论比能量,是最能够取代汽油的电池种类,已成为电动车电池的明日之星。  “教育机器人”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生根开花 人民网
  中国官方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官方确认中国启动飞碟工程?(组图)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电/人民网北京12月12日电,由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超导无轴陀螺空天载具”技术交流研讨暨项目汇报会11日在京召开。  中国式“国营共产主义”很管用   中评社香港12月24日电/美国每日来电网12月20日载文《中国式“国营共产主义”很管用》  俄罗斯AK-47设计者入院接受重症监护   美情报机构:现在是人类历史关键节点   2012十大科学新闻 中国首次两成果登榜  慈禧太后回春食谱风靡日本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慈禧太后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日本药膳研究家阪口珠未近日根据清廷的美容美食宴,推出了一本《慈禧太后的回春食谱》。   我国数百种科技期刊已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专家指出,不应把SCI、SSCI作为判断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  我自主研发轨道交通用高压IGBT芯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IGBT被誉为功率变流产品的“CPU”,是由双极型三极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器件,具有易驱动、控制简单、开关频率高、导通电压低、通态电流大、损耗小等特点。IGBT系统技术中最关键则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芯片技术。  上海将推出特殊人群北斗定位跟踪器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学家破解海豚基因密码 揭鲸目动物进化史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航天已用上离子电推进 即将用于小行星探测 日 兰州日报  原标题:40年磨一“箭”打破美俄技术垄断 兰州科研人员研制出国际领先航天器离子电推进系统  隆力奇杯2012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废墟搜救机器人入选中国地震局10大最具实效科技成果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民建中科院委员会在京成立 中国科学报   当初你说很安全?   8名美国海军士兵日前起诉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称日方在核事故抢险中谎报辐射水平。2011年美国曾第一时间向福岛派出空降救灾部队。  北斗导航服务亚太 港澳台可享用
  纪元1000年时期的欧洲人的生活状态 来源:天涯煮酒  /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33066&PostID=  中国16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将覆盖63%国土 人民日报海外版   镇国之宝太阳神鸟金饰:三千年前的飞天梦(图) 日 来源:人民网  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太阳神鸟金饰。它重20克,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为0.02厘米,与一张复印纸差不多大小~  “大洋一号”科考船完成远洋科考任务返航青岛 日 来源:新华网  中国建造最大38万吨矿砂船试航 日 中国新闻网  青岛扬帆20.5万吨散货船下水
来源:中国船舶网  生物物理所发展出线虫胚胎后发育的活体荧光显微成像方法 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将同时发展六大系列无人机产品 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防部回应无人机传闻:任何新武器试飞都正常 日 来源:深圳卫视   雪山雷达站内如春天:镍黑涂料墙体吸收太阳热能 日 来源:解放军报   普京称将签署禁止美国人领养俄儿童法案 日 来源:深圳卫视   恒星吸收邻星物质或与之相撞保持青春 日 来源: 新浪科技
  图灵:谜一样的解谜者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日,在万千民众的联名请愿下,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正式代表英国政府,为当年对图灵的不当处置而公开道歉。  美科学家将研究小学枪案凶手基因 寻找可能突变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大兴灭门血案,也有网友提出这种要求,对其进行DNA测序和细胞膜测序,看看是否发生变异,以及这些变异是否与转基因食品有关■■■■■  首台基于“龙芯3B”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 日 中国政府网   国内首款万亿次桌面超级计算机面世 售价5万 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内首款万亿次桌面超级计算机“倚天”今天面世。  西安学生自制飞机试飞_国内新闻_环球网  《自然》就涉嫌抹黑叶诗文事件道歉 称绝非本意-搜狐体育  科学权威杂志正式向叶诗文道歉 称绝无抹黑之意 叶诗文 道歉 科学权威杂志正式向叶诗文道歉 称绝无抹黑之意...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8月6日以编辑笔记的形式贴出道歉文字...  /0007592.sht...
- 网页快照  ■■■■■【它们是带着有色眼睛看兔爷滴!!】
  【第四页】目录  南京大学张辰宇关于微小核糖核酸的发现   根据张辰宇教授团队的惊奇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  ■■■■■【这个发现要了转基因的命!!】  一种蛋白可使细胞分裂停止而生长继续 对了解能躲避抗生素的病原体行为提供了新方法
科技日报  我国第一架纯燃料电池无人机首飞成功 发布时间: 科技日报( 一版)  不再伴有马达的轰鸣,几乎就在悄无声息间,一架以氢气为原料的纯燃料电池无人机,缓缓驶离跑道,跃向蓝天,在空中展翅翱翔。  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工作开始 日 来源: 新华网  木薯原料制燃料乙醇关键技术获突破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与国际同类技术相比,设备投资下降26%,原料消耗下降10%,生产成本下降6%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线建成投产 全国形成近4万公里天然气管网 日 中国科技网   基本覆盖28个省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数以亿计人口从中受益。  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 中船重工(重庆)  中国央行发行航母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周四说,将发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母辽宁舰金银纪念币一套  跳还是不跳?
  财政悬崖美国国债国债赤字美国奥巴马税收民主党共和党头条提前结束圣诞节及新年休假从夏威夷赶回华盛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刻也没有停留,他立即于当地时间12月28日在白宫会见了国会的领袖们,他这一罕见的做法就在于试图避免美国跌落“财政悬崖”。在未来24小时之中,如果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人无法消除最后的分歧,那么美国在明年1月的第一天起,将不得不启动减支增税机制,从而坠下“财政悬崖”。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新生物疗法 有望攻克败血症
中国科学报  中国最新研究推翻美国晚期鼻咽癌疗法
来源:南方网  国内首个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电源青岛正式并网
来源:齐鲁晚报  热锻上装一体式高温高压不锈钢硬密封球阀在渝研制成功
来源:科技部  成功替代国外进口产品,在同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青海在建规模最大风电场工程首台风机一次并网成功
新华社  中国科技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今天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获悉,该院通过“海鹰”(HIWING)无人机品牌,整合航天资源,成立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将同时发展六大系列无人机产品。  基因组测序技术阻止超级细菌爆发  英国诺如病毒确诊病例超过3500例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本一医院99人感染肠胃病毒 导致4人死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31日报道,日本横滨市一家医院本周爆发了可疑的肠胃病毒,造成4人死亡,近百人受感染。  新型动力电源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在津研制成功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提要] 今天从天津市政府召开的发布会获悉,新型动力电源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在津研制成功。下一步,天津市将致力于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产品的产业化,首期达到年产1000万只30亿安时的产能,还将率先在公交系统逐步推广高能镍碳超级电容车辆。  动力型电容电池关键材料实现量产 日 来源:科技日报   水稻自身免疫研究有助化解转基因“焦虑” 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人民日报:中国创新力在凝聚   微小核糖核酸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 张辰宇等 来源:《细胞研究》 发布时间:   来自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MicRNA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htmlpaper/.shtm  国内首家高端钛合金产业园区落户哈尔滨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指出 新科技革命可能在六大领域首先突破
中国科技网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今起实施
来源: 教育部   神奇“头发丝”可监测煤矿火灾 “百里之外”感知井下瓦斯、CO浓度,可预防90%以上火灾
中国科技网  宁波材料所在石墨烯制备及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方面获进展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美国批准中企收购DNA测序公司 日  中国企业深圳华大基因(BGI)在上周末的一份声明中称,它对于加州山景市的完整基因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已经得到了联邦机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批准  成飞塔式五轴数控法向钻铆托架系统研制成功 日 来源:中国航空报  我国建成9倍声速风洞 性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 科技日报  中国航天部门研制特种飞行器 各类武器装备频亮相 日 来源:光明网  海潮流速0.6米/秒即可发电 国内首台海洋潮流发电设备胶州问世 日 中国科技网  无人机“彩虹4号”翼展20米,留空时间可达30个小时,航程超过4000公里。它能挂载2枚精确制导导弹和2枚炸弹,实现对地面固定目标和低速移动目标的精确打击,还配有一套光电与SAR雷达影像系统,可全天候穿透云雾实时将侦察图像传回后方地面指挥部。  可再生能源我国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日 来源: 人民日报  新型频率综合器吸引多家企业关注 20微秒内精确锁定电视频道
中国科技网  研究者观测到银河系中心巨大“能量喷泉” 日 科技日报  东方超环中性束注入系统实现100秒长脉冲中性束 长脉冲中性束引出在国内尚属首次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血液存在超级抗菌素
来源:腾讯  植生生态所等在植物细胞周期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小心转基因食物吧~千万别被砖家用老旧的认识给忽悠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科建设管理指南出台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呵呵,这个是西医比不了的】  中国首条过江地铁 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对境外企业首开价格垄断罚单 三星等六企业遭经济制裁3.53亿
来源: 人民网   美国两艘游轮暴发诺如病毒
来源:新民晚报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9日说,两艘游轮暴发诺如病毒,导致超过400人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  国内首个室温太赫兹自混频探测器问世 《中国科学报》 ( 第4版 综合)  本报讯(通讯员孙建东 记者张楠)记者日前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获悉,该所成功研制出在室温下工作的太赫兹自混频探测器,从而填补了该类探测器的国内空白。  军医科学院“驱蚊大姐”:20分钟的黑瞎子岛军礼 日 来源:解放军报  性犯罪失控 韩国作出亚洲首例化学阉割裁决
  军事专家称2013年中国军工装备将迎来更多惊喜日 来源:新华网   解放军坦克3500米超远距超设计性能射击 5发5中 日 来源:解放军报  某型坦克有效射程为2000米,现在却要把靶标挪到3500米开外!这么远,能打中吗?“能!”  塔河积雪50厘米:团长驾推土机向边防哨所送给养日 来源:解放军报   中国电信3G网络日前在南沙群岛永暑礁正式开通 新华社海口1月2日电   全国首家3D打印照相馆落户西安 2小时呈现立体人像
来源:人民网  中国2011年专利申请量首超美国 居世界之首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雪】 据《印度斯坦时报》12月31日报道,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2011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国。  2012中国国防科工十大新闻:铀浓缩技术上榜 中国航空报  美研制无人探测艇 对亚太新型潜艇威慑不小
  【这么好的创意,会不会被兔子看上眼呢?】  【无人艇,连水下滑翔机及无人巡逻艇都有了哦】  【中国水下滑翔机及无人巡逻艇曝光 中国网 】  欧洲打造未来飞行汽车 类似直升机垂直起降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  解放军全地形车无比威猛 跨越雪原为前防哨所送菜
  @暂居银河 顶个贴
  【第五页】目录  中国参与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建设等工作启动
中新网1月4日电   科学家造出低于绝对零度的量子气体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物理所等在强激光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来源:物理研究所
  生化与细胞所发现人胞质ProX编校误氨基酰-tRNAPro的机理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华南植物园研究发现食物链对镉的解毒机制 来源:华南植物园 发布时间:   秦兵马俑生产模式被曝接近汽车模块的生产
来源:华商晨报  北京市中医局开出简易防流感药方
来源:北京日报  180万:最大考研大军今参加最严招考   180万考生今日将走进考场,参加“史上最严”的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本次考试部分科目将实行“一题多卷”防止作弊,同时,通讯设备一经发现携带入场即视作违规处理,作弊者将受到停止国家各类教育考试最高3年的处罚。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苏黎世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University of Zurich'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的科学家们计划在9个月时间内制造出能充当人们日常生活助手的机器“男孩”。科学家们希望1.2米高的看起来像个小孩的机器“男孩”能为病人和老人日常起居生活提供帮助。  中国是一个戴着世界水产品产量大国帽子的捕捞小国,现在,制约远洋捕捞能力的装备瓶颈正在突破——大型远洋渔船终于有了“中国造” 日 中国科技网  我科学家发现防脑出血新方法 中风有望获更安全治疗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出“盲人电子记事本”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国首次实现通过微博自动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大等在智能磁共振造影剂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海光机所脉冲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取得突破 来源: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国家授时中心亮相央视元旦晚会 来源:国家授时中心
  嫦娥二号卫星深空探测距离成功突破1000万公里 日 来源:中国军网   记者张晓祺、通讯员谢波报道:1月5日23时4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深空探测成功突破1000万公里,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环球时报:美国限制未放慢中国航天国际化脚步   大连中远船务交付92500DWT散货船“西西里岛快递”(图)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武重刷新重型机床世界纪录 入选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   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胡建武、熊威)上月29日,由国家国防科技局组织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揭晓,武重集团“刷新多品种重型机床极限制造世界纪录”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等重大新闻同等列入。   “中国江南型”创出百船传奇(图)  12月25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第100艘“中国江南型”散货船––7.6万载重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玉霄峰”号命名,并交付船东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成功交付,不仅再次擦亮了“中国江南型”散货船品牌,也为江南造船这家拥有147年历史的船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破局发展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希望一号卫星在轨稳定运行三周年
来源:中国航天网  ■■■■■【点评:设计寿命为1年,可以使用3年,赞!小兔子们都玩卫星了,更赞!!】  中核甘肃风电首期49.5MW项目并网发电
  2012年全球78次发射中国航天名列第二
来源:中国航天网  传染病防控效果能“算”出来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这是南京医科大学研发的“常见传染病传播模拟软件”,目前已获国家专利。  我国航天用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立项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新方法可将反氢原子温度降低25倍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一项基因组研究揭示梅花香奥秘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我建成首套球形聚丙烯催化剂制备中试装置 日 来源: 科技日报  微电子所研发成功25um线宽高密度封装基板 来源:微电子研究所 发布时间:  标志着中国已经建成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级封装研发平台。标志着我国的有机基板线已经具备提供对外加工高密度封装基板服务的能力,高端封装基板的加工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始从世界低端封装大国向世界封装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日本广岛市不洁便当已导致1976人感染诺如病毒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外媒:直10量产令人意外 已配备到5个航空旅日 来源:环球网   美国GPS垄断95%导航 北斗称国门钥匙不应握他人手 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美刊:中国用“神龙”回应X-37B 互相争技术优势日 来源:环球网   巴媒:红旗9导弹在土耳其招标领先 价值40亿美元日 来源:环球网   【点评:看来腹黑的兔子,还有更好的技术~所以不怕外传这个】
  港媒:中国四大武器震慑美日 量子激光领先世界日 来源:中国军网记者频道 原标题:中国四大武器震慑美日  中国军舰改装成执法船 加厚钢板利于冲撞日 来源:深圳卫视   美军无人机再袭巴基斯坦 致8死4伤日 来源:央视   “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规定,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万人计划”专项办对科技部初选推荐的“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进行了复评,共产生6名杰出人才、7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现予公示,公示期7天。如对人选的资格条件等有异议,请于日之前将署名意见发至邮箱qnbj@1000plan.org。  【呵呵,兔子要大干快上高科技了哦!超赞】  “万人计划”将耗时十年遴选万名国内高层次人才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  首款百千瓦双绕组驱动电机下线 中国科学报 ( 第4版 综合)  我国攻克铜钼分离技术难题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揭示蝙蝠飞行及免疫适应性相关机制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刘传书)中外科学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组学研究近日在《科学》上在线发表。  日测定酵母菌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新华社东京1月8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冈山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研究人员利用独创的方法测定了酵母菌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发现大多数基因即使复制100次以上,细胞仍能维持正常功能,而一些基因只复制数次就会引发细胞死亡。这项成果将有助于弄清唐氏综合征、癌症等因染色体数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内蒙大营发现世界级铀矿 终结中国“贫铀”面貌 日 来源:新华网  实型鹰式波浪能装置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的新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鹰式一号”在珠海市万山岛指定海域投放。该装置安装的两套不同的能量转换系统——液压发电系统装机10kW和直驱电机系统装机10kW均实现成功发电。  重庆直投全资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  据新华网消息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重庆直投)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股权交割仪式1月4日在美国密歇根州首府兰辛举行。至此,重庆直投完成了对恩斯特龙的收购。   ■■■■■中科院回应2049年中国超美质疑:不超美不叫复兴
中国新闻网  中国空间站总装测试试验中心在天津加紧建设 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汉能并购美国企业MiaSolé 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瞿剑)国内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今天在其北京总部宣布,经中、美两国政府批准,汉能正式完成对美国企业MiaSolé的并购。此举意味着汉能获得了全球转化率最高的铜铟镓硒(CIGS)技术,成为规模、技术上均领先全球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电子工业革命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新华社悉尼1月9日电(记者张小军)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氧化钼晶体制成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有可能给电子工业带来革命,使“纳米”一词不再停留于营销概念而成为现实。  “资源三号”三颗后续测绘卫星已纳入国家规划 日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   来源:新华网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据初步统计,到2012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全国电力装机达到11.4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达到2.49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达到63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700万千瓦。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  唐代古琴斫接受CT扫描仪检查 制作工艺奥秘揭晓
来源:钱江晚报  陕西神木发现我国最大新石器古城址 城墙里挖出玉器   “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荆门进行水上试验 日 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中国“大火箭”控制系统大型地面试验全部完成 日  日本降为第五大贸易伙伴
  1月10日上午,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了2012年进出口等方面情况,2012年中国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其中,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3294.5亿美元,下降了3.9%,日本下降为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  成飞完成数控螺母收口机研制   1月8日,中航工业成飞完成数控螺母收口机研制工作,实现了飞机导管螺母收口的高精度、数字化制造。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标志着公司掌握了高精度数字比例液压控制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来源:中航工业网站  “智慧树”使海量信息一目了然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这一创意在刚刚闭幕的第五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运动神经元表面蛋白具有“双向通讯”功能 确保每条肌肉纤维都有神经细胞与之连接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航工业南方1兆瓦微型燃气轮机通过科技部验收 日 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兆瓦级燃气轮机,建立了兆瓦燃机热电联供系统,首次实现了热电可调联供的国内工程示范,为分布式供能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警青海总队在海拔4700米处建温室 解决吃菜难 日 来源:解放军报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第三次咨询评议会召开 来源:规划战略局 发布时间:   何新:希腊半岛文明之根在亚洲(一) ( 06:42:39)  何新《希腊伪史考》·给被灌水的伪希腊史放水 ( 08:00:53)  海军表彰7名歼-15试飞员
  今天,海军在某舰载机试训基地召开大会,对为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上舰做出突出贡献的试飞员进行表彰,对新年度开飞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大会并为7名试飞员颁发“海军功勋飞行员”奖章及证书。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兔子加油~不超美不叫复兴!
  【第六页】目录  我科学家破译小菜蛾基因组 为农业害虫有效防治和可持续控制提供新思路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比头发细千倍的玻璃“纳米线”比钢坚硬15倍 日 来源: 科技日报  英开发出高度复杂的人造分子机器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俄中将合建水上核电站 来源: 国际能源网 日期:13.01.11  新型高效深紫外线杀菌LED灯问世 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中核集团在闽首台风机吊装完成(图) 来源:中核网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获得成活iPS克隆猪 中国科学报
  找“钥匙”的人 来源:中国科学报 吴益超 时间:   宇宙最长结构挑战爱因斯坦理论 中国科学报 时间:   【科技的发展是猜想与反驳式的,对权威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获取地理位置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