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如烟电子烟事件是如烟吗

电子烟《真相》背后的真相(9000字文章,全是干货) - 蒸汽巴士电子烟
国内专业Vape蒸汽电子烟玩家部落!
电子烟《真相》背后的真相(9000字文章,全是干货)
分类:作者:
3865个人喜欢
前言近日,笔者观看了新华社出品的一期关于“电子烟”的《真相》视频。对视频中的主题思想,笔者也是非常的赞同!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电子烟的使用者也非常的希望“电子烟”这个新生事物能够更加的规范,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尽快的出台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让日趋混乱的电子烟行业能够规范的发展。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放心的选择和使用。有一个名人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使用过电子烟的一群人,包括记着、“专家”来评论电子烟,难免有些武断甚至不公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没有真实的使用过,只是推测、理论上、可能会等等的言辞缺乏准确性和说服力。笔者对于新华社的调查方法和调查的结果不太认可。下面笔者就以一个电子烟使用者的身份,对《真相》视频中一些有问题的地方予以指出和更正。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客观的了解电子烟的真实情况和使用感受。还您一个电子烟使用者所了解的真正的电子烟“真相”。同时也让关注电子烟的朋友们对电子烟有一个客观的初步认识。一、“史上最严禁烟令”《真相》视频中多次提到“史上最严禁烟令”。这就让观众们在潜意识中认为,是“史上最严禁烟令”才导致电子烟市场火热的。虽然视频中没有明确地表达此观点,但是对“史上最严禁烟令”的反复提及,就是要给观众在潜意识中灌输这种观点。这其实是不正确的。电子烟虽然是新兴事物,但是在国外最少已经有5年的发展历史了。当然,电子烟具体出现的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绝不是视频中灌输给大家的那样。只是由于“史上最严禁烟令”才另更多的人知道了电子烟,并且给予了更高的关注而已。早在2010年,笔者就接触到电子烟了。那时国内电子烟市场还处于一家独大的状态,不像今天这样的繁荣,品牌、种类繁多。“如烟”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吧。以“如烟”为首的大品牌和一些小厂的“C6”仿真电子烟刚进入普通人的视线。而后期的“如烟事件”导致电子烟在国内市场被扼杀在摇篮中。对于“如烟事件”,笔者并不想再做过多的讨论。读者可以自行百度,或者各大电子烟论坛、网站中都能找到相关的文章。笔者第一次接触香烟是在5岁!(这里真要支持国家的控烟政策!避免少年儿童、青少年以及未成年人接触香烟和电子烟!)而真正开始吸食香烟是在13岁,初中时期就开始了。至今已经有22年的烟龄了。相信在广大烟民中,这数字并不稀奇,很多人都是和笔者一样,未成年就已经开始吸食香烟了。香烟的危害就不再普及了,大家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眼部疾病、癌症……等等。经过22年长期的吸食香烟,无论在健康上还是金钱上,都给笔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每天早上起来胸闷、胸痛、咳嗽、恶心、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味觉几近丧失……。随着国家逐年提高烟草税,笔者的吸烟开支也水涨船高。花钱雇佣“香烟”这个“杀手”来慢慢杀死自己,总感觉挺愚蠢的。于是笔者和大多数的烟民一样,开始了漫长、痛苦的戒烟之路。结果当然是无功而返。对于戒烟,99%的人都是无法彻底戒除的。很多烟民都说,戒烟比戒毒还难!而且每次戒烟失败,复吸后的烟量较戒烟之前都有提高。笔者经过5次戒烟失败,烟量也从3天一包变成2天1包、1天1包、2天3包到后期的1天2包!经济上的负担很大不说,健康状况更是每况愈下。一度徘徊在“要么戒烟要么死”的艰难抉择中。各种戒烟产品笔者大都使用过,戒烟糖、戒烟贴、戒烟偏方……每次都将笔者的希望熄灭,然后再一次点燃,再熄灭……就当笔者几近绝望的时候,最早期的“电子烟”出现了。于是笔者和大多数烟民一样,为了自己的健康开始关注“电子烟”。正如视频所说的那样,“既然戒不掉,就找一种产品替代。”所以说,电子烟受到关注,和市场的火热,主要是因为烟民出于自身的健康着想,虽然“史上最严禁烟令”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电子烟兴起的主要原因,只是让公众对于电子烟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之所以笔者强调这点,正是因为和笔者一样的电子烟使用者长久以来一直都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标准与政策,给电子烟一个权威的定性,而不是天天都在担心、猜测中使用电子烟。但是对于“新兴了”好几年的电子烟,相关部门却迟迟没有表态。由于缺乏标准和法规,长期缺乏监管,使得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电子烟商家更是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电子烟的功效。使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如野草般的疯长,鱼目混珠扰乱市场,误导消费者,并使消费者得到错误的体验和对电子烟产品的曲解。二、香烟和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新华社《真相》视频中多次提到了“尼古丁”,确实,存在于香烟和电子烟油中的“尼古丁”对人体会产生危害。但是香烟中目前已经测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并不是尼古丁,而是焦油和一氧化碳。和电子烟单纯的含有尼古丁比起来,香烟还具有4000多种目前已知的有毒有害物质。未知的具体数量目前还不清楚。对于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还有香烟的危害,请读者自行百度查找,内容很多。限于篇幅所限,笔者就不再引用了。电子烟除了不含其它有害物质之外,跟香烟比起来,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尼古丁浓度的可控性与可选择性。视频当中作为测试样品的几款烟油,笔者表示从未听说过。烟油的品牌成百上千,而每种品牌旗下又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的口味。连电子烟的一些玩家都经常买到假冒烟油、伪进口烟油甚至是劣质烟油呢,何况不使用电子烟的记者、专家呢?而且大把的名牌烟油、进口烟油不选,选择三无烟油来做测试,这就像测试瓶装饮用水,不选择哇哈哈、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康师傅等这些知名品牌,而拿几款小作坊生产的三无水来做测试一样,得出瓶装饮用水菌落总群超标,对人体有害的结论。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视频,这样的选样,这样的结论,你能信服吗?因为你早已经了解的瓶装饮用水,所以才会质疑。但是电子烟烟油你却从没接触过,所以你只会接受别人传达给你的信息,不会质疑,因为你不了解。像笔者一样的电子烟使用者都知道,烟油大致分为两种——国产烟油和进口烟油。无论那种烟油都要选择大厂出品的知名品牌。比如国内的恒信、梵活、楚韵湘风。国外的HALO、红帽子等。当然,还有很多品牌的烟油也非常不错,质量过关,再次就不一一列出了。为什么说选择大厂的烟油更安全呢?就是因为电子烟油成分的简单性。烟油的成分无外乎以下这么几种:丙二醇(PG)、蔬菜甘油(VG,丙三醇)、香精、尼古丁(不是必须,有不含尼古丁的烟油)。以上都是广泛应用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原料。如果说烟油的成分不安全,那么你平时日常吃的蛋糕、快餐,感冒了喝的止咳糖浆、胶囊,洗脸用的洗面奶,洗手用的肥皂,都是不安全的。因为烟油使用的成分早已应用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了。选择大厂,是因为大厂在选料上会严格把关,一律使用食品级的原材料生产。而国外的烟油在安全性和质量标准上要求更加的严苛。你可能听说过像FDA这样的部门,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其制定的标准非常详细与严格。所以当你看到国外烟油或者国产出口烟油的包装上,都有FDA认证。代表该产品经过了FDA测试,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对人体是无害的。除了认证之外,还必须在烟油包装上的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各种警示。比如未成年人禁用、孕妇禁用、尼古丁含量等必要标识。大家可以搜索视频中提到的“某电商平台”,看看大品牌的国产、进口烟油的包装是否和笔者说的一致。尤其对于烟油的尼古丁含量上更是有明确的标注。一般常见的的烟油浓度从高到低有22mg、18mg、12mg、6mg、3mg和0mg。通常使用的最多的是6mg和0mg两种。如果消费者购买烟油,大多数的商家也会询问提醒需要的浓度。因为浓度是烟油的重要指标之一。合适的尼古丁浓度对电子烟体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过低的浓度会导致吸入口感“没劲”,就像视频中提到的那样。而过高的浓度又会另烟油吸入时感觉非常的呛!会引起使用者严重的咳嗽。大多数的电子烟使用者一般选择的浓度都是6mg,而且有逐渐递减的趋势。就拿笔者来说,刚接触电子烟使用的烟油尼古丁浓度为6mg,而半年后笔者使用4mg的,因为6mg对于笔者来说有些呛了,现在笔者一直在使用3mg和0mg的烟油。而这种尼古丁依赖的逐渐减轻的现象,在电子烟使用者之中绝不在少数,是普遍现象。笔者无法证明电子烟是否可以戒烟,笔者只是把它当做香烟的替代品和一种“玩具”来使用的,并且依赖了20多年的尼古丁,笔者通过使用电子烟已经逐步减少,甚至完全不需要了。对于视频提到的尼古丁含量的标注问题,笔者的理解是,这样的标注恰恰是为了消费者更好的了解自己所购买的烟油。读者们在视频里提到的“某电商平台”查询一下“烟油”就会发现,电子烟油除了品牌繁多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包装容量各异。最常见的是10ml一瓶的,还有30ml的。一些比较特殊的品牌还有15ml、5ml、8ml、20ml、100ml……包装的规格太多了。并且有些进口油使用的单位不同,还有“盎司”为单位的。如果不以单位含量为准的话,如果消费者买了1瓶13ml的烟油,尼古丁总量为65mg,试问,这难道不更混乱了吗?也许你的数学很好,经过简单计算,得出来上面例子的尼古丁浓度为5mg每ml,那0.6盎司,100mg总浓度的烟油你还能计算出来了吗?所以说,只标出每ml当中的尼古丁浓度一方面非常直观,使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所购买到烟油的尼古丁含量。另外一方面就是便于厂家生产,有利于杜绝换算错误,产生安全隐患!是想,如果厂家在计算总浓度的时候被各种复杂的度量衡之间的转换搞的晕头转向,计算错误,那生产出的烟油万一单位尼古丁含量变成了100,那这样的烟油岂不更不利于消费者的安全吗?所以说,只标出单位浓度更直观更可靠也更安全!非要说标识不清的问题,我想最普遍的恰恰是香烟!我国的香烟外包装上大都标注三个主要信息,分别是: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一氧化碳量。以“黄山”品牌的“红方印”香烟举例,焦油量为10mg,烟气烟碱量为1.0mg,烟气一氧化碳量为10mg。同样没有说明,上面标注的到底是1盒香烟的总量还是1支香烟的含量。如果是1支香烟的含量,那一盒是20根,标注数据乘以20,1盒烟焦油量达到200mg,烟气烟碱量22mg,烟气一氧化碳量为200mg这岂不是比视频中测试的烟油尼古丁含量还要高吗?按照视频中“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的说法,香烟不正是比电子烟烟油还要“毒”吗?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对于视频中测试的另外一个有问题的地方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香烟的标注问题。香烟标注的是“烟气烟碱量”和“烟气一氧化碳含量”,请注意“烟气”二字。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烟气”呢?这是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含量非常高,而通过燃烧的方式所释放出来的尼古丁的数量就少很多了。消费者是通过吸食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来吸收烟雾中的尼古丁的。而不是把香烟掰碎了咀嚼、吃掉。所以香烟的外包装上标注的是“烟气”。而对于电子烟烟油,使用者也是通过吸食烟油加热后产生的雾气来吸收其中的尼古丁的。这与香烟的原理一样,但是视频中是通过直接测试烟油得出的结果,正确的做法是将烟油加热雾化,然后测量雾气中的尼古丁含量,也就是和香烟一样的“烟气”中的含量。这样才公正、客观、准确。这样的简单的道理,视频中却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偷换概念,误导观众。无论无心还是有意,这样的对比看似正确,实质上确实非常不负责任、非常不准确的。消费者们购买电子烟烟油不是用来直接饮用的,而是吸收烟油产生的雾气,和香烟的“烟气”是一个道理。如果按照视频中的观点,那么我也强烈呼吁香烟也要在包装上明确的标明原始烟草中的尼古丁含量和焦油、一氧化碳含量!“烟气”标注不准确!误导消费者!之所以用这么长的篇幅来介绍烟油,是因为和电子烟设备比起来,烟油更主要。使用者是通过设备来吸入烟油所产生的烟雾,直接进入身体的。所以烟油才是决定了电子烟是否安全、可靠的最主要因素。而视频中正是抓住了这点,并且使用了不当的对比测试方法,才得出了非常不准确的结果。前文已经提到过了,电子烟烟油的成分非常的简单,所以如果使用了不含尼古丁的“0mg”浓度的烟油,就几乎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了。就像你吃蛋糕、冷饮、咖啡、药品一样,里面都广泛的含有相同的原料成分。但是你平时吃东西、喝饮料的时候,是否会担心对身体有害呢?而香烟中所含有的“已知”有害物质为4000种以上。请读者注意是“已知”。还有很多未知的、暂时未发现或者以当前技术无法测出的有害物质。和笔者一样的广大电子烟使用者正是看到了电子烟所含有害物质比香烟少很多这一优势,才选择了使用电子烟的。三、不良商家对于电子烟的虚假、夸大宣传视频中提到的商家对电子烟的宣传定位是“戒烟神器”。当然这种宣传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十分不负责任的。打开视频中提到的“某电商平台”,搜索“电子烟”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的电子烟卖家都打着“戒烟”、“清肺”、“清烟毒”等这样一些的旗号。这些都是虚假、夸大宣传。电子烟的“戒烟”功能暂且不提,“清肺”和“清烟毒”实属无稽之谈。电子烟烟油内既不含有药品,也不是医疗器械,怎么可能“清肺”和“清烟毒”呢?这样的效果只是停止吸食香烟后的正常反应。即使不使用电子烟,普通人如果停止吸食香烟,胸闷、胸痛、咳嗽、多痰等症状自然会好转。而使用电子烟由于只是单纯的摄入尼古丁,没有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所以上述症状自然会得到缓解。而不良商家正是以此为卖点,打出“健康”牌,大肆鼓吹“戒烟”、“清肺”等作用,来美化自己的产品,欺骗消费者。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最安全、最健康、毒害最小的是什么都不吸!”笔者非常赞同此观点。无论电子烟是否有害,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像香烟一样,彻底戒除。虽然电子烟烟油的成分组成非常的简单,而且美国FDA目前未检测出会对人体有危害,但是不能以此就说明电子烟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所以也请各位读者擦亮眼睛,不要被无良商家所欺骗。对于视频中所提到的“市场混乱、缺乏监管”,笔者是非常的认同。正是长期缺乏有效监管和法律法规的约束还有产品质量标准的限定,才让电子烟品牌、商家龙蛇混杂,一些黑作坊也鱼目混珠。笔者看到,视频中所测试的几款所谓的“热销电子烟产品”,其实在真正的电子烟使用者眼中根本不屑使用。因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性能上都已经属于,根本不会有良好的电子烟体验。笔者之所以这么说,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许多靠此种低成本,低性能的设备卖高价的商家都要嫉恨笔者了。俗话说“断人财路等同于杀父之仇”。但是笔者为了电子烟产业能够在中国健康、良好的发展,为了消费者不再受到无良商家的欺骗、坑害,笔者感到有责任揭露其中的一些黑幕。这些无良商家就像“毒瘤”一样,阻碍着电子烟产业的正常、有序发展。最可怕的是“毒瘤”在没有“医治”下还在疯长!所以笔者在这一点上与视频的制作方观点一致,强烈呼吁国家能够出台相关的政策,组织相关部门对电子烟进行全面地监管。剔除不合格的产品,清除假冒、伪劣电子烟厂商,让电子烟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健康发展!之所以说视频中所测试的几款所谓的“热销电子烟产品”实际为淘汰产品,笔者是有依据的。正好借此机会,科普一下电子烟的发展简史。第一代“如烟”-&第二代“C6”仿真电子烟-&
-&第四代可以调节电压的“Evod”类电子烟-&第五代“成品”电子烟-&第六代“机械DIY”电子烟-&第七代&第八代“温控”电子烟。笔者将电子烟大致划分为以上八个阶段。可以看到,今天的电子烟已经发展到第八代“温控”电子烟的概念了,并且在电子烟使用者中已经开始普及。第七代的“可调节功率”DIY电子烟,在真正的电子烟使用者群体中早已普及,甚至开始淘汰了。而视频中所测试的设备,如果读者关注过电子烟的话一定会认出,是第三代“Ego”类电子烟。这种电子烟虽然是当今电子烟的“鼻祖”,但是由于技术太落后,无法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但是有点是便宜,非常的便宜。为了笔者少挨些骂,还是请读者们自行去“某电商批发平台”去搜索“ego电子烟”吧。结果会让你非常的惊讶,批发价格平均在“20块”的ego类电子烟,加上包装,再赋予它一个高大上的身份,配合“戒烟神器”、“清肺”、“排烟毒”的虚假不实宣传,就可以身价倍增。真的是倍增啊!20块的东西转身就变成了几百元的售价!利润率仅次于“军火”和“贩毒”了吧?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马斯·约瑟夫·登宁在《工联和罢工》一书中曾说过“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有人说这话是马克思说的,但是经过考证,确实是上述作者所提出的——笔者注。)这么高的利润率何止300%啊?而且又没人监管,不会有警察抓你,不用冒着上断头台的风险,所以无良商家更是将整个电子烟市场搞得空前的混乱!(以上关于ego类电子烟和无良商家的言论,如果你不是无良商家,请不要对号入座,笔者没有黑“ego”电子烟的意思。“ego”为电子烟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石,他的作用和地位笔者也是非常的肯定的。请注意文中笔者在“ego”后面加了个“类”字,说的是那些借着“ego”之名,以假冒、伪劣电子烟设备,坑害消费者的产品。再次严正声明,如果你不是这样的无良商家,不要对号入座。)视频中这样的测试是很不合时宜的,也是非常不准确的。比如说,用最早的“奔腾286”电脑来做测试,发现根本无法观看DVD、上网速度缓慢、无法运行大型游戏和软件、甚至连“WindowsXP”这种微软已经淘汰了的操作系统都无法安装运行。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的电脑都很不好用”呢?或者说用最早的“大哥大”移动电话做测试,只能打电话,只能发短信,无法上网,没有只能操作系统,无法安装软件,无法听音乐、看视频。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手机没有任何的娱乐功能”呢?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事件的主体不同而已。因为读者们不了解电子烟,所以对于这样的测试无法察觉不合适的地方。而笔者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就让你们明白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当然,如果把测试领域换成“运载火箭推进器的对比”,相信除了火箭科学家们,没人能知道哪里不妥,因为笔者和读者们都不了解那个领域。视频中对于设备的选择,对于我们电子烟使用者来说,就像我们用着智能手机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一群人测试“卡带、磁带”式立体声收录机。这里抛却其它的不谈,也不去怀疑视频制作者的目的。只是单纯的说,造成现今电子烟市场混乱局面的主要因素,一是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标准、法规和组织相关部门监管。二是无良商家的虚假、夸大宣传。所以从电子烟的长远发展来看,笔者和视频制作者在此处的目的完全一样!非常希望政府能够取缔黑工厂、黑作坊。杜绝假冒、伪劣的电子烟设备和烟油等相关产品,正确引导消费者。只有这样,对各方才是最有利的,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最负责的。正如视频中“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方得智教授”所说的,中国的电子烟市场亟待监管与规范。四、青少年吸烟(香烟、电子烟)问题首先,笔者最痛恨的就是青少年、未成年人吸烟。因为笔者在前文中提到过,笔者曾经5岁开始接触香烟的。但是只是好奇,背着大人偷偷抽亲属的烟斗,没有正式的吸烟。而真正开始吸烟并成瘾是在初中时代,年仅13岁!香烟就像魔鬼、毒蛇一样,一方面诱惑你,看似得到了美好的事物,却不会告诉你代价是多么的可怕!如果早知道香烟的危害,我是坚决不会吸烟的。20多年的吸烟烟龄,另笔者痛苦不堪,百病缠身。然而香烟又是非常难以彻底戒除的。相信很多吸烟的读者都能了解。所以笔者才选择了“电子烟”,作用不是来戒烟,而是代替香烟。既然戒不掉,选择一种危害较少的方式把,两害相衡取其轻。正是通过自身的吸烟感受,才让笔者每每看到未成年人吸烟就痛心疾首。他们是那样的年轻,年轻得不知道“香烟”这个恶魔的可怕。我国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控烟的力度和对未成年人吸烟的管控,方案和意图是好的,但是实际监管非常成问题。比如在国外,如果购买香烟、烟草、酒等产品,会要求你出示身份证证明已经成年。并且父母不会让孩子代买烟酒的。而中国的国情和传统一直认为孩子就是用来“打酱油”的,这证明了孩子的成长。而且会有父母会有意无意的让孩子接触烟酒,认为会抽烟能喝酒代表成人了,会交际。种种错误观念造成了我国未成年人很轻易的就能接触到香烟。笔者7岁的时候过年放鞭炮,那时候可以光明正大的点燃香烟去放鞭炮。大人们也都认为是正常的事情,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是这样的。至少,在北方我们这里都是这样的。而且也没有人意识到香烟对于青少年的危害。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鼓励了未成年人接触香烟。而笔者在上小学的时候,高年级的许多同学就已经偷偷的吸烟了。到了初中,吸烟更是普遍现象。不用说高中和大学了。而这一切,除了国家控烟措施的不力外,还有监管、处罚不到位。如果能够从源头——销售者这里严格控制住,未成年人吸烟的人数将大幅度削减。未成年人的控烟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如果控制不好,十几年、几十年之后,由于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将逐渐转变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医疗、保险、经济等方面都会收到严重影响。所以笔者才在这一节里着重强调烟草对未成年的危害!这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影响!视频中的观点,对于未成年人吸烟的问题,笔者也举双手赞成!同样,对于视频的调查和比对方式不敢苟同。首先,未成年人接触香烟的比例要远远高出电子烟。而且香烟的取得方式比电子烟更容易。由于可以分开存放,便于藏匿,所以香烟也更具隐蔽性。电子烟需要电池、烟油、充电等,操作相对繁琐,而且容易被家长发现,所以危害性远小于电子烟。当然,笔者非常不赞成未成年人接触香烟、电子烟。对于销售给他们香烟、电子烟的黑心商家,我想问一句“你们的良心在哪里?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卖香烟给他吗?你会给他抽电子烟吗?”这种黑心商家的赚钱方法,才真正的是“饮鸩止渴”!!!今天为自己赚到了钱,代价却是下一代甚至下几代人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笔者真诚的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针对未成年人严格的管控措施!!!无论是香烟也好,电子烟也罢,都不能再继续毒害祖国的未来了!尾声:通过新华社的《真相》视频,笔者借此机会,通过指出视频中的不当或者错误的同时,也给广大关注电子烟的读者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电子烟。希望大家能够对电子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随着电子烟的问世,各种歪曲、诋毁电子烟的说法层出不穷。“甲醛超标论”、“比香烟毒10倍论”、“重金属超标论”、“电池爆炸论”等等、等等。本来笔者刚开始看到此类的文章还会认真读完,然后分析论点、论据,查阅相关资料。直到后来,笔者看到此类的文章和事件,已经连内容都不会去看了,原因很简单,浪费时间!即使有一个公认的,最权威的机构认定,电子烟对身体有害,那么我们这帮烟民怎么办?戒烟戒不掉,还得重新浪费大量的金钱,以身体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继续抽香烟?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烟草的税收给全世界的各国政府都带来了巨额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又在以牺牲本国国民健康为代价。这,才是真正的血钱!Blood
Money!因为香烟的危害是长期的、持久的并具有隐蔽性。所以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对社会、对人民来说都是灾难。希望能够藉新华社的《真相》视频这个机会,共同来呼吁相关部门和政府,尽快的出台政策和标准。取缔无良商家,取缔黑作坊式的电子烟生产、销售窝点!让我国的电子烟行业能够健康、持久的有序发展!并大力加强对于未成年人吸烟的监管、处罚!让祖国的未来原理香烟、电子烟!这,是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同时也希望读者们能够理性的对待任何事物。对待任何事情,都要了解真相,不能以讹传讹。国家大力提倡“不信谣、不传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正确观点与处理方式。此次“北京”是一个开始,无论对于关注电子烟的人还是对于厂家、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下一届的“电子烟展”带给人们的是良好的电子烟体验,而不是今天这样的混乱局面,一地鸡毛。
你会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电子烟《真相》背后的真相》相关文章
很棒..说的真好。如果能把视频也进行拆分剖析会更好。
还新华社《真相》呢,漏洞百出....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23456789101112
热门新闻推荐  烟草在线据OFweek电子工程网报道  电子烟有用吗?尽管迄今为止,电子卷烟并不能代替真烟,其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但“没有可信服的原因就禁止一种尼古丁的替代装置是不明智的”。
  电子卷烟是一种用电池驱动的电子装置,外形酷似真烟,烟头处甚至泛着红光,你每吸一口都会有几微克的尼古丁从烟弹中释放到肺部。电子卷烟也能产生吞云吐雾的效果,但这却并不是真正的燃烧,其烟雾是包含少许化学物质的水蒸气。所以,目前在酒吧等室内公共场所并不禁止吸电子卷烟。
  由于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公共场合禁烟,新一代的吸烟者可能会利用这种装置吸烟。电子烟售价不菲,在英国某网站上,一盒电子卷烟售价60美元。
  电子卷烟可能会帮助吸烟者逃避禁令,但是,这种装置真能帮助烟民摆脱吸烟对健康的不良后果,或让人们戒烟吗?2008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声明,警告吸烟者,没有证据支持电子卷烟有助戒烟的说法。
  法律的漏洞
  电子卷烟是由北京如烟电子公司的工程师韩力发明的。2004年5月,如烟公司售出了它的第一支电子卷烟,从那以后,电子卷烟就开始流行起来。准确的数字很难统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厂家,如烟公司声称,到了2008年,它已经售出超过30万支电子卷烟。英国代理销售如烟的“智慧吸烟者”公司说,他们的销售呈指数性增加。在美国,电视节目《医生》将电子卷烟列为2008年10大健康新趋势之首。在一个吸烟越来越不被社会接受的世界里,电子卷烟貌似一个成功的决策。
  这种装置本身很简单,其形状和大小类似正常卷烟,但不含烤烟,而是装有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烟弹本身并不能“点燃”,但当人们抽这种电子卷烟时,也能喷出烟雾。烟弹里所装的尼古丁是用丙二醇溶解的,盛放在一个一次性过滤器中。这些液体会蒸发,当你猛吸一口,压力传感器就会打开一个电子加热线圈的开关,于是丙二醇被蒸发,释放出“烟雾”般的水蒸气。烟弹的尼古丁含量从高、中、低到零分为四种,每只烟弹售价1.50美元。最浓烈烟弹的尼古丁含量与真卷烟一样,但是却可以吸上300口,而普通卷烟只能吸15口。
  新西兰从事反吸烟的公共卫生研究人员莫里?劳格森现在正在研究吸电子烟的影响,他说:按照每吸一口计算,即使是最烈性的烟弹,也只是释放出相当于吸一口普通卷烟1/3的尼古丁。
  电子卷烟从问世至今获得了不少好评,吸电子卷烟已经被宣称为吸烟者的替代疗法,因此在绝大多数国家都逃避法制监管。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肺部医学专家、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烟草咨询小组主席约翰?布里顿说:“尼古丁是毒品,而且属于药品管制和审批的范畴。如果它是燃烧烟草的产品,那就是卷烟。”按照这种说法,电子卷烟也不例外,不应该仅凭一张简单易得的一般卫生许可证就允许厂家自由开发和配销。
  复杂的情况是,一些公司声称,电子卷烟能够帮助人们戒烟,甚至诈称已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这些传闻导致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9月发布声明,明确表示他们并不认为电子卷烟是一种让吸烟者戒烟的合法方法。
  支持电子烟的证据
  劳格森是少数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专家之一,2007年,他的公司――健康新西兰――开始了一个调查电子卷烟可能造成危害的项目,这一研究是由如烟公司出资的,但劳格森坚持说研究是独立的。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他的观点,世卫组织无烟草行动的技术官员拉曼?明汉斯强调说:“劳格森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烟草控制研究人员。”
  劳格森的研究还没有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杂志上,但他的初步结果已经公布,结果是肯定电子烟的。
  他的研究发现,人们每喷出一口电子烟,将释放几微克的水、酒精、尼古丁、丙二醇和香料。但是,电子烟的烟雾里面有没有致癌风险呢?我们已经了解到,普通卷烟中所含的烟草特有的亚硝胺,是很多与吸烟有关的癌症的主要原因。电子卷烟中发现有痕量致癌物质――主要是存在于烟弹中由烟草提取的尼古丁,劳格森认为,电子卷烟中的尼古丁浓度与尼古丁替代疗法的片剂在浓度上没什么差别。布里顿也同意,如果尼古丁的水平与替代疗法中的尼古丁含量一样低,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人们最关心的是二手烟的问题――电子烟所产生的烟雾会不会让周围的人被动吸烟?虽然电子烟不产生一氧化碳或其他燃烧副产品的致癌物,但劳格森注意到,烟弹中含有乙醛,这种化学物质因导致宿醉而出名,当其在体内积累的时候可能致癌。他解释说:“它可能来自烟弹液体中的酒精,每个烟弹含有百万分之五的乙醛。”劳格森认为,假如乙醛存在于电子烟的烟雾中,也不大可能造成危害,因为在水平很低时,它能很快在体内分解。
  吸入的尼古丁超过98%会被人体吸收,而呼出的丙二醇烟雾也会在几秒钟之内消散,所以,劳格森得出结论,电子卷烟所产生的烟雾对旁观者没有危害,没有明火,没有燃烧的副产品,在绝大多数政府的吸烟禁令下,电子卷烟应该是被许可的。
  为什么缺乏真烟的感觉
  尽管有人认为电子卷烟是一种突破,另一些人却还没有被说服,他们不相信电子卷烟能帮助人们戒烟。
  究竟什么是吸烟成瘾的心理因素呢?许多研究表明,卷烟的味道、香气和触摸卷烟等仪式性的吸烟体验对满足吸烟者对卷烟的渴求是很重要的,但是,经常吸烟的人真的能接受电子烟替代真烟吗?
  英国《新科学家》的编辑海伦?汤姆森曾将一支电子卷烟送给她一天要抽20支卷烟的父亲。结果没过几天,他就抱怨吸电子卷烟的感觉不像普通卷烟,说电子烟有一些很大的缺点,比如:“吸一口需要费很大力气,重量超过一般卷烟,没有好闻的卷烟味道,过滤嘴硬得像石头。”
  马库斯?穆纳弗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成瘾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人员,他怀疑一部分问题是真卷烟中存在其他化学成分。虽然尼古丁是烟草中主要的成瘾成分,但烟雾中还有其他一些成分会加强尼古丁上瘾的潜力。动物实验表明,烟雾中尼古丁以外的化学物质抑制了高达40%的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尼古丁促使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其在大脑中的作用与吸烟的愉悦效果有关,已有研究表明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可能降低了多巴胺的再吸收,这就使得真正的卷烟有了双重效果。
  而电子卷烟看来办不到这一点。
  “控制下执行”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制品控制公约》研究小组在2008年11月于南非召开的烟草控制国际会议上审议了电子卷烟的命运。他们的结论在今年9月之前不会发表,但是据推断,他们对各国卫生部门的忠告将包括建议对电子卷烟销售和生产提出更严格的法规:比如,只限在药店里销售电子烟。
  《烟草制品控制公约》也建议,在直到有证据证明电子卷烟对被动“吸烟者”无害之前,在室内吸电子卷烟将被定为非法――这一提议和劳格森的想法相差太远,他说,这听上去超乎常理。皮特?哈杰克是英国巴斯伦敦牙医学院烟草独立研究单位的主任和一名临床心理学家,他同意劳格森的观点,他说:“没有可信服的原因就禁止一种替代尼古丁的输送装置是不明智的。”他认为电子卷烟可能对减少危害和戒烟有作用,所以可能对公共健康有利。
  布里顿说:“问题是没人了解电子卷烟这类装置。”假如与普通卷烟相比,它们确实能够向血流中输送吸烟者可接受的安全剂量的尼古丁,那么,对试图戒烟的吸烟者来说,其潜在的健康利益是巨大的。
  劳格森说:“所有的指标都显示,电子卷烟是安全的,它是否能在未来成为成功的戒烟装置则取决于各国政府是否设置过度保护的法律法规,或允许烟民在一些合理的安全检查下购买电子卷烟。”
  话说回来。即便电子卷烟及其同类产品最终被证明是安全的,并被吸烟者接受,但是,在日益不能容忍吸烟的世界里,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吸电子卷烟也并不一定受到人们的欢迎。
频道热搜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烟电子烟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