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吸烟能吸烟

  一年前,去某大学宿舍看一位老乡,见面寒暄了几句,老乡便迅速从床头取出一盒“红梅”,熟练地打开,抽出一支递给我,然后又递给在坐的小哥们一人一支,动作潇洒、大方。我惊奇地发现,在座六人中竟没有一人不会吸烟。而且,持烟的动作,吞吐的姿态极为熟练、在行。足见这些骄子兼是大学城不折不扣的烟民。笔者对此表示惊讶也颇感兴趣,于是在东北某高校,对18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吸烟在大学校园男生中非常普遍,经常吸烟食者占34.5%,偶像吸烟者占25%以上,女生对吸烟行为的支持率为13.4%。
  大学城这方净土吸烟之风何以如此之盛,笔者通过调查、走访与座谈,对吸烟大学生的心态埋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从众型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烟民众寡往往与居住的宿舍环境有关。嗜烟者往往住得较为集中。而且在其周围烟民队伍发展较快。有些人本不会吸烟,也受环境影响,盲目从众了。吸烟的同学因为共同嗜好,较之不会吸烟的同学多了一种联系和沟通,甚至多了一点儿共同语言。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少数不吸烟甚至反对吸烟的人也逐渐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孤寂之感,因而也会慢慢放弃原先的想法,开始与众人为伍。显然是从众心理在作崇。
  (二)模仿型
  一次,在校文化中心看录相,放映中,忽然听到后排一位同学几乎在喊:“嘿,你看,华仔他那吸烟姿势多带劲?牛!”
  我为之一惊。其实,这也并不奇怪。现在的人头脑中确确实实有这么一种偏颇认识。仿佛一提起男子汉,就不由自主地将其与烟联系在一起。那些影视中金光耀眼的青春偶像,得意时吸烟,潇洒:安静时吸烟,智慧、深沉;愤怒时吸烟,镇静、刚毅,坚强。 大学阶段处于人生的金年龄,是人最注重自我完美化和最具模仿力的阶段之一。他们往往依照自我认同崇拜的形象来塑造自己,所以那些影星的举止行为,常常在他们心中产生巨大影响。
  还有,影视中那些伟人。细想一下,像福尔摩斯的烟斗,马克思的雪茄,毛泽东的“大土炮”,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令人费解的是,影视导演在吸烟动作细节上煞费苦心,极力夸大,仿佛伟人的成就、卓越才华,源于那黄津津的烟草和灰蒙蒙的烟雾。影视片有意或无意的错误导向,导致了一批人,甚至一代人的认知念头,使那么多小字辈极力去模仿,不惜节衣缩食,不顾身体之害而吞吞吐吐。
  (三)交往型
  有些大学生认为,烟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一根烟能在两颗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结交更多的朋友。
  某高校经济系小A,家庭条件优越,每次假期结束返校,总免不了带几条高级香烟,平日对身边的“烟兄”、“烟弟”也颇慷慨,因而人缘极好,身边有不少“铁哥”们儿。于是小A不无得意地说:校园处处履平川,靠的就是“红塔山”。
  诚然,小A扰住了哥儿们的心,但这样的人际关系好,与其说是因为香烟的交际功能,不如说是应了那句俗话:拿人家手软,吃(抽)人家嘴短。 在调查中发现,持香烟辅助交往观点的大有人在,许多同学认为。朋友见面,互相点一支烟,能宽松气氛,调节情绪,增进感情。特别是朋友初次见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彼此的心理戒备,利于尽快缩短心理距离。
  (四)消遣型
  中文系号称第一才子的小T,已连续有十多篇文章见诸报纸杂志,也是校报小有名气的记者。常常于同伙们睡熟之后才挑烟夜战,也常常因此有极满意的作品拿出。
  小T告诉我,抽烟确有在精神疲惫时提神的功效。而且当他完成一部作品,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时,特别想吸一支烟,当时会有一种自我奖励的快慰。
  这心态多见于那些“个人奋斗狂”,一面付了,一面又从香烟那里索取,说不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总之能维持那么一种扭曲的平衡。
  与之相对,那便是一种寻求自我刺激和宣泄的心理。这种心理表现见之于那些遭受挫折的同学身上。或情场失意,或成绩不佳,或遭同学误解无法消除人际冲突等。买一包烟,躲进没人的角落,呛出满眼的泪来。惩罚自己,发泄心中的仇闷。同经挫折,烟卷便逐渐进入了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嗜好的一部分,以后便是喜也抽烟,忧也抽烟。
  总之,通过我们对问卷的认真分析,大学生吸烟的心态大致表现为以上四种。究其原因,一是环境影响,二是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再者生活中的特殊事件也往往是大学生吸烟的原因之一。
频道热搜文章关于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大学生吸烟】_吸烟_学生_怎么处理_如何控制-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大学生吸烟怎么办
社会对大学生的包容是很大的,中学时期谈恋爱叫早恋,大学时期没谈过恋爱发而会被认为不正常,前几年,国家更是完全放开了,允许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这给大学生很大的自由,现在也的确有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甚至生子的。这里要探讨的是大学生怎么办,我们从不同角度作出分析。
从社会角度来讲:
1.虽不能禁止向大学生出售香烟,但是应该要对在校学生购买香烟作出一定的规定限制。
2.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引导大学生远离香烟。
从学校角度来讲:
1.重在治本:学校除了对违者给予处理外,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加以疏导,纠正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否则,只会煞一时之风,而不能持久,无法达到治本的目的。
2.以身作则:学校应提高全体教师对吸烟危害严重性的认识,要求他们当学生面不吸烟,并动员教导,政教,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组织力量,共同治理,形成一种反吸烟教育的氛围。
从个人角度来讲:
1.应当学好吸烟危害的有关知识,形成一种反对吸烟的习惯,努力做好不沾烟,不吸烟的良好习惯。
2.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提高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
3.应当适当交际,交际看对象,交往选方式,不交损友,只交善友,不因任何不良因素而吸烟,特别是哥们气,保持上进心理。
4. 应当听从学校有关或反吸烟组织的建议或宣传戒烟知识,保证有高度的吸烟警惕。
大学生是即将上任的社会建设者,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但是吸烟这一不良行为正摧残着无数的大学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无烟校园、无烟社会。
以上就是对大学生吸烟怎么办的回答,有人认为都允许大学生结婚了,抽烟还值得拿来讨论吗?其实不然,虽然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大部分人来说在校期间结婚的毕竟是少数,但在校期间养成吸烟的习惯,可能危害一生,因此还是应该给予提醒的。
4098阅读4244阅读3810阅读4948阅读4717阅读4058阅读4554阅读
4476阅读3049阅读3075阅读4970阅读3204阅读3281阅读3221阅读
document.writeln(ads)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吸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