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6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资源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了吗?

我国页岩气开发装备基本国产化
  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发布的 《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 (2014)》显示,2014年,全国页岩气总产量达13亿立方米。在勘探方面,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建成产能32亿立方米/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吁,中国应该抓紧编制页岩气勘查开发 &十三五&规划,规划年页岩气勘查开发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导产业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页岩气勘探已经在四川、鄂尔多斯(600295)盆地的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延长等地取得突破。不仅重庆涪陵焦石坝建成首个规模化开发的页岩气田,四川长宁&威远和云南昭通龙马溪组也相继获得高产页岩气流。  据了解,中石油集团始终在积极推进威远、长宁和昭通页岩气规模建产,现拥有开钻井96口,完钻井41口,建成年产能7亿立方米;延长石油推进陆相页岩气示范区产能建设,初步落实三叠系含气面积250平方千米,页岩气地质储量387.5亿立方米,产能2000万立方米/年。  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投入约300亿元。其中,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中国海油、延长石油、中联煤层气和16家中标企业累计投资218.8亿元,共完成二维地震2万千米,三维地震2134平方千米,钻井669口,其中包括调查井90口、直井探井234口和水平井345口。  《报告》指出,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可采资源潜力居世界前列,勘查开发点上取得重大突破、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水平井成本不断下降,施工周期不断缩短。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攻关,我国基本掌握了页岩气地球物理、钻井、完井、压裂和试气等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但与此同时,富集规律不清、面上尚未展开、核心技术尚需攻关、监督机制尚待完善仍是当前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所面对的难题。  《报告》建议,为确保顺利实现2015年65亿立方米、亿立方米的产量规划目标,中国应该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产能建设,包括推进涪陵、川南、黔北等页岩气勘查开发示范区的建设等。
来源:中国工业报
编辑:周梦鸽&&&&&&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经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经济新闻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10)
中国经济时报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政编码:102209 电话:(010)(总机) (010)0(编辑部) (010)(广告部) (010)(发行部) 传真:(010) 电邮:.cn
Copyright 2011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勘探突破: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在&页岩气革命&中寻求突破
新华社记者何宗渝、刘羊旸、张桂林、陶冶
国土资源部近日宣布,中国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生产大国!
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能源变革&&从2010年前后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全国年产能超过10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100亿立方米,中国迈入&全球三甲&。
这是一段几无先例可循的创新历程&&在开发开采过程中,中国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地质条件、水平国际领先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这是一项仍需奋蹄疾步的事业&&要实现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提出的&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的目标,仍需矢志创新、迎难而上!
近期,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捷报频传&&
重庆南部地区的中石化丁页4井试获20.56万立方米/日高产工业气流,突破了埋深超过4000米的压裂技术瓶颈;
重庆西部地区的中石油足202井试获4.9万立方米/日气流,压裂深度达到3980米;
湖北宜昌的鄂宜页1井在寒武系获得无阻流量12.38万立方米/日的高产页岩气流,并在震旦系获得迄今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的重大发现&&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透露,目前四川盆地及周缘的海相地层已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达到7643亿立方米,其中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页岩气是一种蕴藏在页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清洁高效能源。此前,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足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专家表示,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对推进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变革、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我国页岩气开采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猛。&目前涪陵和长宁-威远两大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勘探开发成果喜人,也证明我国页岩气开发潜力巨大,对此我们要有信心!&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说。
作为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始发站&&&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经建成、二期50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任务已经过半。&今年底将累计建成100亿立方米产能!&中石化江汉油田副总经理兼涪陵页岩气公司总经理胡德高说。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日产量稳定在1600万立方米以上,相当于3200多万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气量;通过接入&川气东送&管道,涪陵页岩气田正源源不断地向长江沿线8个省市输送清洁能源。
地处川南地区的中石油长宁&威远页岩气田,近期也迎来快速增产。去年以来,这一区块新增探明储量1108.15亿立方米,建成产能25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50亿立方米;到2020年,长宁&威远页岩气田产量有望达到100亿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继续干,中国也有望迎来&页岩气革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化副总地质师金之钧说。
&如果说常规天然气开采是&静脉采血&,那页岩气开采则是从&毛细血管&中&采血&!&谈及页岩气开采之难,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焦方正如是说。
&借鉴北美页岩气开发经验和技术谈何容易。&中石化油田事业部副主任蔡勋育说。
最初,通过引进国外大公司、运用北美理论技术,打了一批井,但未获得大型商业发现。&我们逐井分析钻探失利原因,发现北美的理论技术不适应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中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说。
有专家形容我国南方页岩气藏犹如被摔碎的&瓷盘&,深埋在大山中。一些国际油服&巨头&面对中国埋藏深度更大、气藏结构更复杂、保存条件更差的页岩气藏,因理论和技术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症&,最后只能退出。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矢志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压裂,通俗地说就是把页岩气从石头缝里&挤&出来,被专家称之为打开页岩气&库藏&的&钥匙&。&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很快全面掌握了从设计到指挥、施工全套技术。&江汉油田页岩气勘探开发管理部主任刘尧文说。
水平钻井是页岩气开采中的核心技术。涪陵页岩气田尝试利用&三图一表&跟踪法进行钻井导向,如今已经形成成熟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导向技术,钻头可以&闻着&气藏的&味道&前进。
桥塞也是页岩气开采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其机械性能和抗压性要求十分严苛。&以抗压性为例,需要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兆帕,100兆帕的压力瞬间释放可穿透1厘米厚的钢板。&搭上中国页岩气开发&快车&的民企重庆鼎顺隆能源技术公司CEO李海晨告诉记者,这一自主研制的产品已畅销国内外。
&目前我国已实现3500米以浅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和技术装备自主,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标准体系,还在3500米以深的区域实现了突破。单井开发成本和最初相比已下降了近一半。&焦方正说。
今年8月18日,我国页岩气探矿权拍卖全国&第一槌&在贵州敲响。经过激烈角逐,贵州产业投资集团以12.9亿元竞得正安县安场镇页岩气探矿权。这是国土资源部继2011年和2012年推出两轮页岩气区块招标之后,再次通过公开竞标出让页岩气区块探矿权。
与传统油气开发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天下不同,我国页岩气开发伊始就有多家非油气企业和民营企业竞得探矿权;开发企业也一改过去一个单位&一包到底&的模式,建立起了&小甲方、大市场&的开发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开发效率和效益。
胡德高告诉记者,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甲方管理人员只有200余人,而在作业高峰期,这里汇集了270多支施工队伍、人数超过8000人。&有中石化、中石油,也有民企和外企;谁的效率高、技术好,就让谁来干!&
随着我国页岩气开发不断推进,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茁壮成长,正在形成全产业链&千帆竞发&的可喜局面。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提出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
&页岩气有条件成为清洁能源增量的&生力军&。&在张大伟看来,页岩气开发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持续丰富、产业链条快速发育,为我国页岩气提速增产、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供了良好基础。
根据国土部门资源评价,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20余万亿立方米,但目前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不到1万亿立方米,绝大部分资源尚处在沉睡状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认为,目前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尤其是一些面积大、潜力大、可采性强的区块还没有动起来。
曾参与壳牌等跨国公司页岩气开发的李海晨认为,我国页岩气逐步放量、持续增长是大势所趋。&如果政策推动力度再大一些、市场更活跃一些,中国在10年内实现&页岩气革命&是有可能的。&
&近期我们在3500米以浅区块的开发已经实现多点开花,3500米以深的区块也有重大突破,个别气井钻井深度已超过5000米,技术进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张大伟表示,我们还需坚定信心、奋蹄疾步!
习近平同文莱苏丹举行会谈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欢迎仪式后,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
勘探突破:我国页岩气资源
潘刚战略引领新发展 乳业龙
大家都在看
财经好评排行
勘探突破:我国页岩气资
山东一海鲜节"巨无霸"
潘刚战略引领新发展 乳业
财经阅读排行
山东一海鲜节"巨无霸"
洪水袭击广西柳州 居民合我国页岩气迈入“全球三甲” 在“页岩气革命”中寻求突破
&&&&国土资源部近日宣布,中国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生产大国!&&&&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能源变革——从2010年前后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全国年产能超过10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100亿立方米,中国迈入“全球三甲”。&&&&勘探突破: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页岩气是一种蕴藏在页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清洁高效能源。此前,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足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专家表示,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对推进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变革、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作为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始发站”——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经建成、二期50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任务已经过半。“今年底将累计建成100亿立方米产能!”中石化江汉油田副总经理兼涪陵页岩气公司总经理胡德高说。&&&&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日产量稳定在1600万立方米以上,相当于3200多万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气量;通过接入“川气东送”管道,涪陵页岩气田正源源不断地向长江沿线8个省市输送清洁能源。&&&&地处川南地区的中石油长宁—威远页岩气田,近期也迎来快速增产。去年以来,这一区块新增探明储量1108.15亿立方米,建成产能25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50亿立方米;到2020年,长宁—威远页岩气田产量有望达到100亿立方米。&&&&技术突破:在摔碎的“瓷盘”里“闻味识气”&&&&“如果说常规天然气开采是‘静脉采血’,那页岩气开采则是从‘毛细血管’中‘采血’!”谈及页岩气开采之难,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焦方正如是说。&&&&最初,通过引进国外大公司、运用北美理论技术,打了一批井,但未获得大型商业发现。“我们逐井分析钻探失利原因,发现北美的理论技术不适应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中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说。&&&&有专家形容我国南方页岩气藏犹如被摔碎的“瓷盘”,深埋在大山中。一些国际油服“巨头”面对中国埋藏深度更大、气藏结构更复杂、保存条件更差的页岩气藏,因理论和技术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症”,最后只能退出。&&&&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矢志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压裂,通俗地说就是把页岩气从石头缝里“挤”出来,被专家称之为打开页岩气“库藏”的“钥匙”。“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很快全面掌握了从设计到指挥、施工全套技术。”江汉油田页岩气勘探开发管理部主任刘尧文说。&&&&水平钻井是页岩气开采中的核心技术。涪陵页岩气田尝试利用“三图一表”跟踪法进行钻井导向,如今已经形成成熟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导向技术,钻头可以“闻着”气藏的“味道”前进。&&&&产业突破:“千帆竞发”撬动“沉睡”的巨量资源&&&&今年8月18日,我国页岩气探矿权拍卖全国“第一槌”在贵州敲响。经过激烈角逐,贵州产业投资集团以12.9亿元竞得正安县安场镇页岩气探矿权。这是国土资源部继2011年和2012年推出两轮页岩气区块招标之后,再次通过公开竞标出让页岩气区块探矿权。&&&&与传统油气开发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天下不同,我国页岩气开发伊始就有多家非油气企业和民营企业竞得探矿权;开发企业也一改过去一个单位“一包到底”的模式,建立起了“小甲方、大市场”的开发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开发效率和效益。&&&&随着我国页岩气开发不断推进,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茁壮成长,正在形成全产业链“千帆竞发”的可喜局面。&&&&“页岩气有条件成为清洁能源增量的‘生力军’。”在张大伟看来,页岩气开发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持续丰富、产业链条快速发育,为我国页岩气提速增产、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供了良好基础。&&&&根据国土部门资源评价,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20余万亿立方米,但目前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不到1万亿立方米,绝大部分资源尚处在沉睡状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认为,目前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尤其是一些面积大、潜力大、可采性强的区块还没有动起来。&&&&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您的当前位置: 》
重大能源变革!中国成页岩气生产“全球三甲”
发布日期: 9:49:52信息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浏览次数:55
      国土资源部近日宣布,中国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生产大国!
      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能源变革——从2010年前后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全国年产能超过10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100亿立方米,中国迈入“全球三甲”。
      这是一段几无先例可循的创新历程——在开发开采过程中,中国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地质条件、水平国际领先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这是一项仍需奋蹄疾步的事业——要实现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提出的“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的目标,仍需矢志创新、迎难而上!
      勘探突破: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近期,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捷报频传——
      重庆南部地区的中石化丁页4井试获20.56万立方米/日高产工业气流,突破了埋深超过4000米的压裂技术瓶颈;
      重庆西部地区的中石油足202井试获4.9万立方米/日气流,压裂深度达到3980米;
      湖北宜昌的鄂宜页1井在寒武系获得无阻流量12.38万立方米/日的高产页岩气流,并在震旦系获得迄今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的重大发现……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透露,目前四川盆地及周缘的海相地层已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达到7643亿立方米,其中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页岩气是一种蕴藏在页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清洁高效能源。此前,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足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专家表示,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对推进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变革、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我国页岩气开采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猛。“目前涪陵和长宁-威远两大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勘探开发成果喜人,也证明我国页岩气开发潜力巨大,对此我们要有信心!”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说。
      作为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始发站”——涪陵页岩气田,一期5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经建成、二期50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任务已经过半。“今年底将累计建成100亿立方米产能!”中石化江汉油田副总经理兼涪陵页岩气公司总经理胡德高说。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日产量稳定在1600万立方米以上,相当于3200多万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气量;通过接入“川气东送”管道,涪陵页岩气田正源源不断地向长江沿线8个省市输送清洁能源。
      地处川南地区的中石油长宁—威远页岩气田,近期也迎来快速增产。去年以来,这一区块新增探明储量1108.15亿立方米,建成产能25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50亿立方米;到2020年,长宁—威远页岩气田产量有望达到100亿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继续干,中国也有望迎来‘页岩气革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化副总地质师金之钧说。
      技术突破:在摔碎的“瓷盘”里“闻味识气”
      “如果说常规天然气开采是‘静脉采血’,那页岩气开采则是从‘毛细血管’中‘采血’!”谈及页岩气开采之难,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焦方正如是说。
      “借鉴北美页岩气开发经验和技术谈何容易。”中石化油田事业部副主任蔡勋育说。
      最初,通过引进国外大公司、运用北美理论技术,打了一批井,但未获得大型商业发现。“我们逐井分析钻探失利原因,发现北美的理论技术不适应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中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说。
      有专家形容我国南方页岩气藏犹如被摔碎的“瓷盘”,深埋在大山中。一些国际油服“巨头”面对中国埋藏深度更大、气藏结构更复杂、保存条件更差的页岩气藏,因理论和技术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症”,最后只能退出。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矢志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压裂,通俗地说就是把页岩气从石头缝里“挤”出来,被专家称之为打开页岩气“库藏”的“钥匙”。“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很快全面掌握了从设计到指挥、施工全套技术。”江汉油田页岩气勘探开发管理部主任刘尧文说。
      水平钻井是页岩气开采中的核心技术。涪陵页岩气田尝试利用“三图一表”跟踪法进行钻井导向,如今已经形成成熟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导向技术,钻头可以“闻着”气藏的“味道”前进。
      桥塞也是页岩气开采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其机械性能和抗压性要求十分严苛。“以抗压性为例,需要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兆帕,100兆帕的压力瞬间释放可穿透1厘米厚的钢板。”搭上中国页岩气开发“快车”的民企重庆鼎顺隆能源技术公司CEO李海晨告诉记者,这一自主研制的产品已畅销国内外。
      “目前我国已实现3500米以浅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和技术装备自主,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标准体系,还在3500米以深的区域实现了突破。单井开发成本和最初相比已下降了近一半。”焦方正说。
      产业突破:“千帆竞发”撬动“沉睡”的巨量资源
      今年8月18日,我国页岩气探矿权拍卖全国“第一槌”在贵州敲响。经过激烈角逐,贵州产业投资集团以12.9亿元竞得正安县安场镇页岩气探矿权。这是国土资源部继2011年和2012年推出两轮页岩气区块招标之后,再次通过公开竞标出让页岩气区块探矿权。
      与传统油气开发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天下不同,我国页岩气开发伊始就有多家非油气企业和民营企业竞得探矿权;开发企业也一改过去一个单位“一包到底”的模式,建立起了“小甲方、大市场”的开发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开发效率和效益。
      胡德高告诉记者,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甲方管理人员只有200余人,而在作业高峰期,这里汇集了270多支施工队伍、人数超过8000人。“有中石化、中石油,也有民企和外企;谁的效率高、技术好,就让谁来干!”
      随着我国页岩气开发不断推进,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茁壮成长,正在形成全产业链“千帆竞发”的可喜局面。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提出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
      “页岩气有条件成为清洁能源增量的‘生力军’。”在张大伟看来,页岩气开发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持续丰富、产业链条快速发育,为我国页岩气提速增产、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供了良好基础。
      根据国土部门资源评价,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20余万亿立方米,但目前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不到1万亿立方米,绝大部分资源尚处在沉睡状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认为,目前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尤其是一些面积大、潜力大、可采性强的区块还没有动起来。
      曾参与壳牌等跨国公司页岩气开发的李海晨认为,我国页岩气逐步放量、持续增长是大势所趋。“如果政策推动力度再大一些、市场更活跃一些,中国在10年内实现‘页岩气革命’是有可能的。”
      “近期我们在3500米以浅区块的开发已经实现多点开花,3500米以深的区块也有重大突破,个别气井钻井深度已超过5000米,技术进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张大伟表示,我们还需坚定信心、奋蹄疾步!
关键字:重大能源变革!中国成页岩气生产“全球三甲”
客服咨询热线:、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
&&新ICP备号
Copyright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页岩气资源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