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nature&science和nature区别 一年多少篇 论文

论文撤稿、研究团队解散、经费被停:日本生命科学领军人物因学术不端付出巨大代价
东京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东京大学副校长光石卫宣布了一条震惊国际科学界的消息:日本细胞分裂研究领域“第一人”,东大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渡边嘉典被正式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其实验室 5 篇发表于 Nature、Science 等顶尖学术期刊的论文存在数据造假。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科研圈(ID:keyanquan)授权转载
2017 年 8 月 1 日,东京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东京大学副校长光石卫宣布了一条震惊国际科学界的消息:日本细胞分裂研究领域“第一人”,东大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渡边嘉典被正式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其实验室 5 篇发表于 Nature、Science 等顶尖学术期刊的论文存在数据造假。
渡边嘉典,这位现年 56 岁的细胞生物学家是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IMCB,简称“分生研”)染色体动态研究室负责人,在细胞分裂的研究领域内享有盛名,于 Nature、Science、Cell 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H index 超过 70,还获得过多项日本学术大奖。然而,随着东大对于其学术不端行为的正式认定,曾属于渡边嘉典的荣耀和辉煌烟消云散:发表于 Science 的论文撤稿、实验室成员大规模辞职、4 亿日元的研究经费被叫停、国际学术圈的信任危机迎面而来。
渡边嘉典,日本社会传统意义上的“超精英”人才: 1984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5 年后获得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 年担任教授至今,所获得的研究经费总额超过了 4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 亿 3 千万元),并且收获了包括日本学士院学术奖励赏、日本学术振兴会赏、 2015 年度朝日赏在内的多项学术大奖。现任东京大学分生研染色体动态研究室负责人、日本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 图片来源:shochou-kaigi.org
两封匿名告发函使东京大学笼罩在学术不端的阴云下,经过 8 个月的调查,东大分生研渡边嘉典实验室 5 篇发表于 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的论文被认定存在造假行为。
一切起源于去年的夏天—— 2016 年 8 月,东京大学分生研的宁静被两封匿名举报信打破。一位署名为“Ordinary_researchers”的人士(团体)分别于 8 月 14 日和 29 日,向日本文部科学省、东京大学、日本科研经费的主要评审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以及各大媒体投寄了告发函,指谪东京大学医学部和分生研 6 个 PI 研究组的 22 篇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图像造假,这其中就包括来自渡边嘉典实验室的 7 篇论文。
告发函的部分内容截图,对渡边嘉典研究室2008年发表于 Nature 的论文中激光共聚焦图像及其统计学柱图展开了质疑。图片来源:scienceandtechnology.jp
在日本国内,这样的匿名举报者并非第一次出现。2014 年震惊世界的小保方“STAP”细胞事件就是一位名为“11jigen”的网友首先发难,从而揭开了小保方学术不端调查的序幕。
东京大学收到针对分生研的匿名举报后,于 2016 年 9 月 20 日决定启动正式调查。将近 8 个月的正式调查结束后,东京大学并未立即公布调查结果,希望能够留给论文存在问题的研究组一些解释的余地。但东大校方的苦心并没有得到回报,2017 年 5 月即有网友在社交网站上泄露了调查结果:渡边嘉典实验室被举报的 7 篇论文中有 5 篇存在“篡改和捏造”的学术不端问题。
5 篇涉及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其中 2 篇发表于 Nature,2 篇发表于Science,1 篇发表于著名分子生物学期刊 EMBO reports:
1. Yuji Tanno(丹野悠司), Hiroaki Susumu, Miyuki Kawamura, Haruhiko Sugimura, Takashi Honda, Yoshinori 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The inner centromere–shugoshin network prevents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Science11 Sep 2015:Vol. 349, Issue 6253, pp.
2. Kenji Tada(多田健志), Hiroaki Susumu, Takeshi Sakuno, Yoshinori 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Condensin association with histone H2A shapes mitotic chromosomes" Nature474, 477–483 (23 June 2011)
3. Ayano Kagami(加々美綾乃), Takeshi Sakuno, Yuya Yamagishi, Tadashi Ishiguro, Tatsuya Tsukahara, Katsuhiko Shirahige, Koichi Tanaka and Yoshinori 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Acetylation regulates monopolar attachment at multiple levels during meiosis I in fission yeast" EMBO reports(89-1195
4. Yuya Yamagishi(山岸有哉,共同一作), Takashi Honda(本田貴史,共同一作), Yuji Tanno, Yoshinori 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Two Histone Marks Establish the Inner Centromere and Chromosome Bi-Orientation" Science08 Oct 2010: Vol. 330, Issue 6001, pp. 239-243
5. Yuya Yamagishi(山岸有哉), Takeshi Sakuno, Mari Shimura, Yoshinori 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Heterochromatin links to centromeric protection by recruiting shugoshin" Nature455, 251-255 (11 September 2008)
6 月 19 日,日本 NHK 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报道了这一情况,渡边嘉典本人执笔的公开信也随之公布,信中这样写道:“…调查委员会指出5篇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存在不适宜的操作或失误。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接受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并对于发表了不正确的数据图表一事深感责任的重大,…但是这些数据并不会对论文本身的科学结论造成影响,因此我会就论文更正或撤回一事,与相关期刊进行讨论……”
8 月 1 日,东京大学举行了正式的调查结果发布会,认定分生研教授渡边嘉典及前助教丹野悠司存在学术不端行为:5 篇问题论文存在“捏造从未进行过的实验及数据、将不同实验下获得的显微镜图像放在一起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图像过度加工”等等 16 处数据捏造和篡改。
报告还提到,在渡边教授的实验室中,“由于渡边的强硬指导体制而导致的不恰当的图像加工已经常态化”。本次被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分生研前助教丹野悠司“也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指导方针的牺牲品”。
加藤茂明,这位东大分生研前教授由于论文造假,犯下了“东京大学建校以来的最大丑闻”——不仅数十篇论文被撤回,还导致多位研究人员被辞退,3 人博士学位被撤销,东大不得不考虑向政府部门返还涉及造假论文的 15 亿日元研究经费。
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分生研”),是东京大学下属的十几处独立研究机构中的一员。这所小而精的研究所教职员工和在读研究生仅有 300 余人,但其 2015 年一年所获得的研究经费就高达 11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6600 万元),在东大科研系统内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东京大学来说,渡边嘉典事件并不是他们第一次与学术不端扯上关系。早在 2012 年,当时与渡边实验室同属分生研的加藤茂明实验室就爆出了东京大学建校以来的最大丑闻——该实验室 33 篇论文存在数据篡改和捏造问题,包括实验室 PI 加藤茂明本人在内的 11 人被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加藤茂明于上世纪80年代于东京大学分别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96 年进入分生研, 2 年后升任教授,研究方向为神经内分泌遗传学。2010 年,加藤茂明就任分生研“表观遗传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加藤茂明 图片来源:yodosha.co.jp
与渡边嘉典事件类似的是,2012 年 1 月,东京大学收到了匿名举报加藤茂明实验室 165 篇论文存在造假行为的书面文件。不过事情的后续发展却与渡边嘉典事件截然不同:被匿名举报 2 个月后,加藤茂明即从分生研辞职,而东大一直到 2013 年 9 月才开始了对加藤茂明实验室长达 15 个月的的正式调查。
2014 年 12 月,东京大学在校本部所在的本乡校区举行了最终调查报告的记者会见,报告认定“加藤实验室 33 篇论文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其中已有 29 篇论文被撤回,余下 4 篇论文即将开展撤回行动;加藤茂明前教授以及前教员柳泽纯、北川浩史和武山建一 4 人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责任人,并存在回避、妨碍调查的行为;另有 6 人参与了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负次要责任;问题论文所涉及的 15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9000 万元)的研究经费可能被撤回”。时任东京大学校长的滨田纯一在记者会见上向媒体低头谢罪,就此次东大分生研“学术不端行为和造假论文数量巨大,极大的伤害了学术的健全发展”,表示了诚挚的歉意。
迄今,加藤茂明实验室撤回的论文数量已达 43 篇,远远高于东大最终认定的问题论文数目,并且其中不乏被引用超过上百次的论文。与问题论文有关的 3 名东大毕业生被撤销博士学位;前副教授柳泽纯虽然在调查当时已经从分生研离职,时任筑波大学尖端学科研究中心教授,但在调查结束后依旧难逃被辞退的命运。
而加藤茂明本人在 2012 年 3 月引咎辞职离开东大后,回到了他的故乡福岛县,在熟人的介绍下进入了南相马市一家名为“番场研习会”(番場ゼミナール)的补习班担任志愿讲师。此地距离东日本“3 · 11”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现场不到 40 公里,很多当地居民因为害怕核污染而逃离了家乡,补习班也因此生源骤减。
加藤茂明在 2013 年接受采访时曾含泪向记者低头谢罪:“说实话,研究组拿到了丰厚的研究经费,过于想要拿出优秀的研究成果了。”他这样描述自己,“(我现在)每晚借酒浇愁,几乎到了酒精中毒的地步,没有一天是不吃安眠药就能睡着的,精神状态已经岌岌可危。”
但是不论为灾区做出多少贡献,论文造假的罪行是不会消失的,加藤茂明自己恐怕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在福岛县地震灾区补习班为高中生补习化学的前东京大学教授加藤茂明
图片来源:Friday by 吉田晓史
渡边嘉典失去的不仅仅是被撤回和可能被撤回的 Science 和 Nature 论文,他还失去了实验室几乎所有成员、4 亿日元的研究经费,以及作为一个学者最为宝贵的声誉。
在东京大学正式认定渡边嘉典存在论文数据的捏造和篡改行为后,许多国外科学家都表示十分震惊。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家雷恩 · 切斯曼(Iain Cheeseman)说:“渡边嘉典是细胞分裂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他的许多研究成果能被其他实验室重复、证实,并成为其他研究的基础,现在仍然是我们理解细胞分裂的重要依据。”麻省理工学院细胞生物学家安吉利卡 · 阿蒙(Angelika Amon)则认为,如果渡边嘉典真的在论文中对数据造假,这些研究结论的对错急需纠正,科学研究没有灰色地带,数据造假就是科学不端行为。
然而,东大尚未公布任何针对渡边嘉典的正式惩罚措施。目前,渡边研究室的信息依然显示在分生研的官网页面上。但其研究室大部分人员已于今年春季辞职,这其中就包括此次事件中也被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渡边嘉典的学生、分生研前助教丹野悠司。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渡边研究室前成员称,渡边嘉典会教唆实验室成员修改数据,从而让论文更加可信。然而丹野悠司究竟是否迫于渡边教授的压力而铤而走险捏造篡改论文数据,目前仍不得而知。
目前,渡边研究室 2015 年的 Science论文已被撤回。根据日本产经新闻 9 月 5 日的报道,渡边本人称正在对 2010 年的 Science 论文和 2011 年的 EMBO reports 论文实行更正;两篇 Nature论文的处理方式正在与期刊编辑协商中。
对于其余几篇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们来说,虽然东京大学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学术不端的认定,但是根据加藤茂明事件的前车之鉴,他们似乎不太可能在这场学术不端的风波中全身而退。
渡边实验室几篇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的情况:
山岸有哉,2010 年发表于 Science 以及 2008 年发表于 Nature 的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他在 2011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分生研做了两年助教,于 2013 年前往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加入了 Marc Tessier-Lavigne 教授的脑发育与修复实验室,开始了他的博士后生涯。
加加美绫乃,2011 年发表于 EMBO reports 的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她在 2012 年博士毕业后离开分生研,进入文部科学省,成为了政府公职人员。 2016 年时任文化长官官房政策课政策调整系长。
此外,渡边研究室的 5 篇问题论文共得到了 20 余项研究资助,分别来自日本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日本学术振兴会等政府部门和法人机构。目前渡边嘉典本人仍有一项研究课题尚未结题,该课题 5 年期的资助总额为 4 亿 3 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2580 万元)。据 Nature报道,该项资助已经被日本学术振兴会和科学研究赞助成事业叫停。
分生研渡边研究室的页面
图片来源:iam.u-tokyo.ac.jp
“罪行”不会消失,“代价”永远存在
讽刺的是,2014 年小保方“STAP”细胞事件发生后,时任日本分子生物学会理事的渡边嘉典曾经对向小保方颁发了博士学位的早稻田大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严厉批判:
“早稻田大学对小保方的博士学位认定与 STAP 细胞论文造假事件直接相关。很明显,小保方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及其带来的后续波及效果,是至今为止最恶劣的情况,完全否定了日本大学的博士学位和博士教育的意义。”
这位昔日站在批判者立场上的著名学者,如今却成为了犯下学术不端罪行的“罪犯”。日本学术界恐怕将会在小保方事件后再次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任危机。
2017 年 7 月,分生研强化了学术不端的审查体系:将其下属的“研究不正对策室”整改为“研究推进室”,要求分生研的教职工和学生在论文被接受后立刻向“研究推进室”做出报告。同时制定了投稿前的论文图表和统计方法的审查计划,并准备定期开展实验数据管理讲座,希望从第三方立场对实验数据进行检查,改善目前各个研究室的封闭环境。他们还聘请了 4 位外国科学家和 3 位日本籍科学家组成了“分生研顾问委员会”,用于监察学术不端行为,并为分生研的管理运营模式提供独立的外部意见。
对于加藤茂明和渡边嘉典来说,他们已经、或者即将为学术不端行为付出代价,但是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他们:
东京大学和分生研的声誉遭受了极大的损害,
研究课题评审和管理机构的宝贵经费被无故浪费,
被造假问题所波及的下属和学生们的人生就此改变,
引用这些问题论文的研究者们的科学事业可能会因此暂停,
整个学术共同体为被损害的科学真实性付出了无可估量的代价。
东京大学,这座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中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及其造成的影响,恐怕会以超出我们想象的程度,波及科学界的每一个人。而作为冷眼旁观这些学术不端事件的我们,又能为自身所处的学术环境做些什么呢?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www.iam.u-tokyo.ac.jp
https://www.jsps.go.jp/jsps-prize/data/ichiran_2nd/24_watanabe.pdf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8A%A0%E8%97%A4%E8%8C%82%E6%98%8E
http://www.iam.u-tokyo.ac.jp/lab/watanabe/
https://kaken.nii.ac.jp/grant/KAKENHI-PROJECT-/
http://www.todaishimbun.org/kennkyuhusei01114/
http://www.todaishimbun.org/accusation/
http://blog.goo.ne.jp/lemon-stoism/e/a289ef0dc858aa24d52be6de
其余资料请参见文中链接
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013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3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
&&介绍了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发表情况排行榜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破解Nature和Science的论文崇拜
来源:科学网
作者:谢 宪法
国内科学界对CNS有无上的崇拜,甚至膜拜。在很多人那里,这种膜拜不亚于虔诚的基督徒对耶稣的膜拜,伊斯兰教徒对穆罕穆德的顶礼。
做为生物科学研究者,本人对CELL杂志的论文水平还是比较欣赏的。但对Nature和Science却感觉大为不同。CELL毕竟还是专业期刊,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论文的评审更讲求学术价值。而多数国人不知的是,Nature和Science从根本上是大众科普类期刊,讲求的是新闻价值。在自己学术生涯的初始阶段,和本系同研究领域的老师及研究生同学们更多关注的是本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到后期才和他们一起更多地讨论本领域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讨论下来发现,这些文章多有名无实,结论宏大或观点貌似新颖,但论据和逻辑极不可靠。我现在依然记得大家对Science和Nature发表这类文章的强烈反感甚至恼火,我有一段时间对这两家杂志基本上不予任何关注。
NS论文的选择标准其实是由这两家杂志的历史出身和定位所决定的,因为他们都不是专业杂志,而是科普杂志。
在Nature出现之前,在英国已有各种各样的专业杂志,其中代表英国最高水平的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那是牛顿、法拉第等发表文章的地方。在国际上,生物分类领域有林奈学会的几个期刊,欧洲大陆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刊物。
在1860年左右,英国开始出现一些科普型杂志,如Recreative Science,Popular Science Review,The Reader等。Nature创刊于1869年,从内容、风格、和读者对象上都非常接近这些杂志,把科学、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销售给科学界以外的读者群。
Science创刊于1880年的美国纽约,最初由爱迪生出资支持。但运营不佳、几经易手,最后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ociait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会刊。AAAS是一个以加强科学家协作、对社会大力宣传科学为宗旨的协会。它不同于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NAS)和美国文理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后两者皆为学术荣誉机构,NAS并且发行自己的杂志,即大家熟知的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与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类似。
这两家杂志的读者对象、科普类性质、以及它们最初的撰稿审稿人(Nature最初不是同行评审的杂志)决定了它们文章的风格、学术深度、以及技术可靠性。做为科普杂志,吸引非专业读者的眼球是最重要的事情,数据的可靠性、逻辑的严密性、真正学术价值相对来讲就成了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因为很多貌似新颖的文章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新闻效果,SCIENCE曾在年为一个人所谓的“重大”人类考古发现连发五篇文章,如此集中“造神”运动在科学界闻所未闻,而文章学术价值大受怀疑。NS两份杂志,每周各一期,每期各有十多篇论文,重大科学发现真的能如此频繁的产生么?其中的很多文章不华而不实、不缺乏重要的学术价值才怪呢?也难怪很多文章发表后饱受争议(不过发表争议性文章可以使那些杂志更吸引人眼球,提高影响因子)?那些文章的学术价值还不如影响因子更低的专业性期刊论文,较好的专业性期刊上的论文一般都经过了同行的严格评议。所以我研究生期间的那些美国教授们说,想接受真正的专业训练,去看专业杂志;想出名或看热闹,去看NATURE和SCIENCE。
虽然这两家杂志现在的读者多为科学家,但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大众科普杂志,因为对于它们大多数的论文来讲,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外行,根本无法评定非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章-其实大部分人对那些文章看都不看。真正有机会以同行评议本专业领域论文的可靠性和学术价值的时候,那已经是在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发表之后了。有时间、动作快的话也可以在NS上发一个Technical correspondence等表示反对,对自己也是一篇NS文章。争议只会惹起更多的争议(最近科学网上关于tenure制度的争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下子NATURE或SCIENCE上同题就有两篇文章会被以后的争论者不停引用了,这是提高杂志或文章影响因子的另一妙招。
NS好像有自己的一个学术、关系圈子。NS的审稿人一般是以前在这些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另外有一些固定reviewing editors。所以以前文章作者和这些固定审稿人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能力就直接影响什么样的稿件得以发表,什么样的被拒。看一看Nature杂志(包括子刊)的责任编辑的履历就知道,他们一般是在某一非常狭窄的研究方向受过一定学术训练,但在学术上还没有多大建树,常常是在博士后之后转行做编辑的年轻人。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可能没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对自己原研究方向以外的东西所知甚少,对很多文章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并不一定有很强的鉴别能力,并在学术讨论上常常坚持自己的一知半解。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学术能力和他们的重要编辑位置可能并不相称。
所以,这些编辑和杂志便锁定一些热门领域(这些领域也常常是由于他们的哄抬而变得热门或更热门)和一些大腕人物做为杂志的主要文章渠道。近期最热门的生物领域是基因组学(特别是人、古人类、或与人相关的灵长类动物)、结构生物学、GWA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用metagenomics方法调查动物或人体内的微生物群系(micobiome),以及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Science杂志为了和Nature竞争,也选定了这些领域,不过感觉老是比Nature晚了半步,变成了铁定地跟风。这一系统使得象microbiome之类的研究以同样的方法换个研究群体在NS上照发不误。其学术贡献是什么?人体消化系统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对人健康很重要,不同的人体内微生物群体可能有所不同。NS编辑大概不知道基于微生物生态平衡和强化有益微生物概念的“三株口服液”在中国已经卖了一二十年了-虽然后来名誉受到了影响。即使有些人还不知道,发几篇文章已经不少了,不明白为什么NS要连篇累牍?我并不反对基因组学研究,那也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我认为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能为解决重要的生物、医学、农业、环保等问题做出更大贡献才可不负NS盛名。
这些杂志往往在热门或其它一些领域认定了哪些PIs和研究组是大腕或明星,因而他们的投稿就会得到额外的照顾,而不太知名的、或尚未进入他们的明星圈的PIs和研究组即使文章更好也常常会遭到排挤。对一些他们认为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研究项目,这两家杂志会去抢,会去预定,好像研究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知道将会有重大发现产生。等到抢到了这些研究项目且研究有基本结果之后(数据有漏洞没关系,分析粗糙一些没关系),下一步就是“策划”如何让这些文稿走走同行评议的过场,什么时候发表这些论文,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人类基因组在两家杂志上几乎同时各有一文发表就是这样争抢、策划的结果,ENCODE项目在2012年大批NS文章的发表也属于这种情况。
最近读了曾在NATURE任基因组版块责任编辑的一个人的博文(见下)证实了这些想法,也更清楚地意识到:原来NATURE的编稿和商家推出新产品的策划和公关宣传竟是如此地相似!这位编辑在博文里谈到自己策划黑猩猩(chimpanzee)基因组在NATURE发布的经过。并特别描述了自己做编辑最窘的一件事:在辉煌的新闻发布会后,一位科学家走过去悄悄对她说:你们本期杂志上为黑猩猩基因组放了一张猩猩(orangutan,黄毛)的照片(见NATURE杂志日一期)!这就是非专业编辑、急功近利于新闻效果的结果!
另外,NS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稿件有不同的态度。中国除了少数几个研究组和研究方向(如大规模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古脊椎动物研究)已经挤入了它们的celebrity阵营之外,来自其他研究组或研究方向的论文投稿结局多不乐观。SCIENCE编辑竟然直言,第一作者为中国单位的投稿98%被拒!不知这是由于他们怀疑中国研究做假太甚,还是认为中国总体学术水平不够,但这种“株连式”的打击使得一些优秀的中国论文也难以在这些杂志上发表。
两个非专业期刊超过一切专业期刊、两个更注重新闻价值的期刊超过更重视学术价值的专业期刊成为现代科学界-尤其是中国的学术界和世界范围内年轻一代科学家崇拜的对象,这是否是科学的悲剧?学术研究的空虚和学术界的浮躁是否也与这两个期刊所代表的“影响因子”攀比有直接的关系?
当然,我并不是说NS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华而不实的垃圾-我在上面也见到一些不错的文章,只不过是NS杂志的真正学术价值与它们所得到的盛誉不符,更不值得崇拜,而这些杂志对科学和科学界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对中国的学术界。
参考“文献”:
1. Wikepedia关于NATURE和SCIENCE杂志的条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ure_(journa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ce_(journal)
zhongguoxing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51&分页:顺其自然发信人: freefly2008 (顺其自然),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1997年来清华物质科学Nature和Science研究论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4:49:53 2013), 站内 &&&& 是跟戴宏杰做的 已剔除 && 【 在 Faculty (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范守善1999年那篇应该是在斯坦福大学做的吧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57.222.*]
化云坊人发信人: chemeng (化云坊人),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该统计被转载到网大后,北大校友的疯狂攻击Re: 自2009年以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4:51:52 2013), 站内 && zangao007是一北大id,大家看看他的无耻攻击 && zangao0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生物物理超级大冷门,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别来忽悠人了。 && zangao0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一大半生物,物理。超级没前途 && zangao0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国外名校的生物,物理,化学,80%都被中国人读了
他们那里的聪明人根本不读 && zangao0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angao007 于
10:27 编辑 && 广大考生,能当科学家的资质太少,大部分还是要就业养活自己而已 && zangao0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国际上,生物人才都是严重过剩。其中60%都是博士以上学历 && zangao0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angao007 于
10:29 编辑 && 生物物理这东西都是烧钱的。也就是说以烧钱的形式换来一些所谓的论文成果。清华从国家那里忽悠来不少钱,换来这些成果文章。 && zangao0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大牛们都读金融会计去了,剩下的没办法才去读生物物理。美国也是如此。 && eete
发表于 3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zangao007 发表于
10:22 &&&& 生物物理超级大冷门,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别来忽悠人了。 &&&& 我都要笑死了,北大的跑过来在清华的帖子下说生物物理超级大冷门,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那么北大的生物物理算什么?北大甚至搞了个物理学院,招生比清华多多了,嗯,难道北大的生物物理毕业生都去买猪头肉去了? &&&& eete
发表于 3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zangao007 发表于
10:23 &&&& 国外名校的生物,物理,化学,80%都被中国人读了 &&&& 他们那里的聪明人根本不读 ... &&&& 那是北大的生物物理读了没用,北大庞大的生物物理都发不出几篇Nature和Science来,就别在清华面前丢人现眼,干脆关门得了,别在欺骗考生。 && eete
发表于 3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zangao007 发表于
10:28 &&&& 生物物理这东西都是烧钱的。也就是说以烧钱的形式换来一些所谓的论文成果。清华从国家那里忽悠来不少钱,换 ... &&&& 北大的造假造谣真的是世界第一,清华整个生科院每年科研经费不到亿元,物理系也不到亿元,北大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是骗来国家最多的吗?怎么就搞不出几个成果来?人家说50步笑100步属搞笑,这北大的简直是5步笑100步啊,不要脸也不带这样的 &&&&&& eete
发表于 3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zangao007 发表于
10:24 &&&& 国际上,生物人才都是严重过剩。其中60%都是博士以上学历 &&&& 那就把北大的生物专业关了好了,反正拿了那么多经费也发不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来 &&&&&& zangao007
发表于 1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eete 发表于
10:57 &&&& 那是北大的生物物理读了没用,北大庞大的生物物理都发不出几篇Nature和Science来,就别在清华面前丢人现 ... &&&& 北大不在乎论文,扎扎实实搞科研,不想青花那么浮躁,清华能发一些论文急功近利的表现,赶紧进一步骗取国家的钱,清华烧掉国家多少钱发几篇论文还有脸在这里胡说八道?恬不知耻! && zangao007 &&发表于 1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eete 发表于
11:00 &&&& 北大的造假造谣真的是世界第一,清华整个生科院每年科研经费不到亿元,物理系也不到亿元,北大每年的国家 ... &&&& 清华为了发展理科,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科研经费不上亿?你竟然恬不知耻胡说八道不脸红吗?北大理科院系众多,真正平均一下分到生科院和物院的不过几千万。 && zangao007
发表于 1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eete 发表于
11:02 &&&& 那就把北大的生物专业关了好了,反正拿了那么多经费也发不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来 ... &&&& 建议国家把清华理科院系都给取缔,否则浪费人民的血汗钱,发些文章骗国家的钱罪大恶极,建议把11公赶回美国,贻害美国去。 && zangao007
发表于 1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jianguo60 发表于
12:21 &&&& 感觉P大恩哥同学此早会出事,此人就一大骗子。 &&&& 我个人觉得清华从王大中,顾秉林直到今天的陈吉宁都有问题,这几个人能不能善终是个问题,我们都拭目以待。历史将会把他们定在中国高教发展史的耻辱柱上。 &&&&&& 【 在 Lifesaver (参数)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2009年以来,清华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开始规模化,在这之前,虽然分别于年各发表2篇NS论文,但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接下来的2003年和2006年均断档。自2009年以来,清华已经连续5年稳定地每年发表多篇CNS论文,在2012年达到高峰,2013年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顺其自然发信人: freefly2008 (顺其自然),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该统计被转载到网大后,北大校友的疯狂攻击Re: 自2009年以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4:59:07 2013), 站内 &&&& 网大上的喷子就别理了&&&& 疯狂变态的小丑而已 &&&& 【 在 chemeng (化云坊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zangao007是一北大id,大家看看他的无耻攻击
: zangao007
: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57.222.*]
参数发信人: Lifesaver (参数),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该统计被转载到网大后,北大校友的疯狂攻击Re: 自2009年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5:00:34 2013), 站内 && 何必和loser学校的loser一般见识
【 在 chemeng (化云坊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zangao007是一北大id,大家看看他的无耻攻击
: zangao007
: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木有昵称发信人: zcxyx (木有昵称),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该统计被转载到网大后,北大校友的疯狂攻击Re: 自2009年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5:35:40 2013), 站内 && 五十步笑百步我记得是“打仗后退,逃跑50步的耻笑逃跑100步的”,因此要加强语气应该是“99步笑百步”,不应该是“五步笑百步” && 【 在 chemeng (化云坊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zangao007是一北大id,大家看看他的无耻攻击
: zangao007
: 发表于 4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顺其自然发信人: freefly2008 (顺其自然),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自2009年以来清华发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论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5:45:23 2013), 站内 &&&& 确实大幅提高了 && 物理还是相当好的&&&& 化学、材料如果有戴宏杰这样的牛人回来就爽了&&&& 戴宏杰98年以来 光Nature和Science主刊就有11篇&&&&&& 【 在 yuwong (我为君迷)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样,就在自身领域的地位而言,清华物理、化学、材料学科有几个教授能达到施一公水平的?就算生命好发文章,以前清华也很少在NCS上发文章啊。
: 现在发nature,science多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施一公以及他协助引进了一批学术水平很高的青年学者,综合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57.222.*]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发信人: feimeng (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春秋),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自2009年以来清华发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论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5:47:37 2013), 站内 && 不回来也可以理解吧,只要其在清华的实验室可以持续不断的出成果
话说,生物系的钟毅也没有回来,但他在清华的实验室产出也还不错 &&&&&& 【 在 freefly2008 (顺其自然)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大幅提高了
: 物理还是相当好的&&
: 化学、材料如果有戴宏杰这样的牛人回来就爽了&&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59.226.110.*]
木有昵称发信人: zcxyx (木有昵称),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自2009年以来清华发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论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5:50:29 2013), 站内 && 中国校友会统计的年SN第一作者统计,不知准确否? &&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第一作者)
(1998年——2012年)
名次 学校名称&& Nature&&&&&&Science&&&&Nature&Science &&&&&&&&&&&&&&&&论文数 被引数 论文数 被引数 论文总数 总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次数
1&& 清华大学&&&&&&&&24&&1602&&&&8&& 619&&&&32&&&&2221&&&&69.41
2&& 北京大学&&&&&&&&7&& 468&&&&10&& 1966&& 17&&&&2434&&&&143.18 &&&& 中国科大&&&&&&&&12&&1647&&&&5&& 296&&&&17&&&&1943&&&&114.29
4&& 复旦大学&&&&&&&&6&& 407&&&& 9&& 858&&&&15&&&&1265&&&&84.33
5&& 西北大学&&&&&&&&7&& 508&&&& 3&& 73&&&& 10&&&&581&&&& 58.1
6&& 南京大学&&&&&&&&4&& 109&&&& 5&& 326&&&& 9&&&&435&&&& 48.33
7&& 中国农大&&&&&&&&4&& 279&&&& 4&& 427&&&& 8&&&&706&&&& 88.25
8&& 上海交大&&&&&&&&3&& 335&&&& 3&& 345&&&& 6&&&&680&&&& 113.33
9&& 厦门大学&&&&&&&&1&& 281&&&& 4&& 1205&&&&5&&&&1486&&&&297.2 &&&& 浙江大学&&&&&&&&2&& 172&&&& 3&& 168&&&& 5&&&&340&&&& 68 &&&& 【 在 Lifesaver (参数)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2009年以来,清华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开始规模化,在这之前,虽然分别于年各发表2篇NS论文,但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接下来的2003年和2006年均断档。自2009年以来,清华已经连续5年稳定地每年发表多篇CNS论文,在2012年达到高峰,2013年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化云坊人发信人: chemeng (化云坊人),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自2009年以来清华发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论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5:52:39 2013), 站内 && 应该等他拿到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再请回来。
【 在 freefly2008 (顺其自然)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大幅提高了
: 物理还是相当好的&&
: 化学、材料如果有戴宏杰这样的牛人回来就爽了&&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小壁虎·追求梦想,淡定生活发信人: cic (小壁虎·追求梦想,淡定生活), 信区: TsinghuaCent
标&&题: Re: 自2009年以来清华发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论文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6:59:10 2013), 站内 && 在发表论文数量上升期,静态的在某个时间点计算被引用次数,上升越快,越容易导致篇均被引用数降低。另外,这个统计为啥从1998年开始呢?因为1997年,清华有篇论文被引用上千次了,跟某些学校全部NS论文引用数相当了。 && 【 在 zcxyx (木有昵称)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 Re: 自2009年以来清华发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论文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un 16 15:50:29 2013), 站内
: 中国校友会统计的年SN第一作者统计,不知准确否?
: 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第一作者)
: (1998年——2012年)
: 名次 学校名称&& Nature&&&&&&Science&&&&Nature&Science
:&&&&&&&&&&&&&&&&论文数 被引数 论文数 被引数 论文总数 总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次数
: 1&& 清华大学&&&&&&&&24&&1602&&&&8&& 619&&&&32&&&&2221&&&&69.41
: 2&& 北京大学&&&&&&&&7&& 468&&&&10&& 1966&& 17&&&&2434&&&&143.18
:&&&& 中国科大&&&&&&&&12&&1647&&&&5&& 296&&&&17&&&&1943&&&&114.29
: 4&& 复旦大学&&&&&&&&6&& 407&&&& 9&& 858&&&&15&&&&1265&&&&84.33
: 5&& 西北大学&&&&&&&&7&& 508&&&& 3&& 73&&&& 10&&&&581&&&& 58.1
: 6&& 南京大学&&&&&&&&4&& 109&&&& 5&& 326&&&& 9&&&&435&&&& 48.33
: 7&& 中国农大&&&&&&&&4&& 279&&&& 4&& 427&&&& 8&&&&706&&&& 88.25
: 8&& 上海交大&&&&&&&&3&& 335&&&& 3&& 345&&&& 6&&&&680&&&& 113.33
: 9&& 厦门大学&&&&&&&&1&& 281&&&& 4&& 1205&&&&5&&&&1486&&&&297.2
:&&&& 浙江大学&&&&&&&&2&& 172&&&& 3&& 168&&&& 5&&&&340&&&& 68
: 【 在 Lifesaver (参数) 的大作中提到: 】
: : 自2009年以来,清华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开始规模化,在这之前,虽然分别于年各发表2篇NS论文,但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接下来的2003年和2006年均断档。自2009年以来,清华已经连续5年稳定地每年发表多篇CNS论文,在2012年达到高峰,2013年
: : ---------------------------------------------------------------------
: : ...................
※ 修改:·cic 于 Jun 16 17:01:49 2013 修改本文·[FROM: 101.224.55.*]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α.Α.alpha&&&&&& β.Β.beta&&&&&& γ.Γ.gamma&&&&&& δ.Δ.delta
ε.Ε.epsilon&&&& ζ.Ζ.zeta&&&&&& η.Η.eta&&&&&&&& θ.Θ.theta
ι.Ι.iota&&&&&&&&κ.Κ.kappa&&&&&&λ.Λ.lambda&&&&&&μ.Μ.mu
ν.Ν.nu&&&&&&&&&&ξ.Ξ.xi&&&&&&&& ο.Ο.omicron&&&& π.Π.pi
ρ.Ρ.rho&&&&&&&& σ.Σ.sigma&&&&&&τ.Τ.tau&&&&&&&& υ.Υ.upsilon
φ.Φ.phi&&&&&&&& χ.Χ.chi&&&&&&&&ψ.Ψ.psi&&&&&&&& ω.Ω.omega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01.224.55.*]
文章数:51&分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cience natur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