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自己不熟悉的奥丁领域 全魔晶获得突破可能获得什么奖

|||||||||||||||||
&>>&&&&&正文
中国科学家获“科学突破奖” 被誉为科学领域第一巨奖
&  由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领衔资助的“科学突破奖”于日揭晓2016年获奖名单,此次颁发的奖项有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数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
  为什么蝌蚪君要隆重介绍这个奖呢?
  因为“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
  “科学突破奖”是由非盈利组织“突破奖基金会”(Breakthrough Prize Foundation)负责评选和颁发。2012年,俄罗斯亿万富翁、互联网企业家尤里?米尔纳出资创立了“基础物理学奖基金会”,意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基础物理学领域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其奖金数额为300万美元。随后,米尔纳进而联合了几位深具影响力的硅谷精英,包括马克?扎克伯格、谷歌的创始人之一塞吉?布林和中国著名企业家马云(没错,就是马云)等,共同增设了生命科学奖和数学奖,获奖者也将各自获得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据悉,这是目前全世界在科学领域里的最高额奖金,超出诺贝尔奖的奖金两倍有余,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巨奖”。
  300万美元奖金还不是重点,重点在这里――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大亚湾中微子项目是什么?这个项目是利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来进行研究的实验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领衔的一个国际化的研究团队。
  那么,大亚湾中微子项目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2012年3月,时任大亚湾发言人的高能所所长王贻芳代表大亚湾国际合作组公布了中微子的θ13的数值,这是在中国本土首次测到的基本物理学参数。当天,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发来贺电,称“这是物理学一个有基础重要性的成就”。
  中微子分为3种,分别是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与陶子中微子。它们在飞行过程中会不断地相互转化,θ13就是刻画这种“变脸”的概率。这一数据很小,但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被精确测定。
  蝌蚪君曾独家专访大亚湾中微子项目发言人曹俊研究员,他多年来一直与王所长一起工作。
责任编辑:王婧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科研领域:谁离诺奖最近?.doc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中国科研领域:谁离诺奖最近?.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科研领域:谁离诺奖最近?
  2012年度,中国知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却了万千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但是依旧有很多人期望着我国能够在科学领域实现诺贝尔奖的突破,唯有如此,才能弥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遗憾。
  最近一些年,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走向世界前沿位置,中国科研的确离诺奖越来越近了。
  9月29日,南京工业大学名本科新生举行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工大校长黄维在典礼上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
  尽管有人认为黄维的看法过于乐观,但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国的确在不断向科学诺奖的水平迈进。
  但是在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三项大奖中,中国最先会在哪个领域实现突破呢?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中国生理学医学也有先进之处
  “比如中国的基因研究整体水平都很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医学事业部主任甄二真说,虽然规模没有国外大,但是成果和国外至少是旗鼓相当,能够平起平坐的。
  有一件事情,最能说明中国基因研究的水平。几年前,美国和日本最先开始了一项关于水稻基因组的研究,当时这在全世界都属首次。实力雄厚的美国在将水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就稍稍放慢了后续工作的脚步,而日本由于技术的局限,在测序完毕后,也将后续工作完全交给了美国。
  中国是在美国和日本开展工作后才开始的研究,所以起步时间和美、日比处于劣势。但是就在美日的研究工作放缓的这段时间,中国科研人员加紧工作,不但完成了测序,还将后续的计算工作一鼓作气全部完成。最后的结果是,中国和美国的水稻基因研究文章在同一期的《科学》杂志发表。中国和美国分享了水稻基因研究的发现成果,而日本落了空,白花了十几亿美金。除了水稻的研究,中国的基因研究由于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还在对家蚕的基因研究上,让日本又上演过一次基因研究的滑铁卢。
  “我国的基因研究尤其是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不错,一个是在基本的基因结构,一个是疾病基因。”甄二真说,基本的基因结构也就是完整的基因序列方面,我们做得是比较出名的,比如最知名人类全基因组的探索研究,就有中国的参与。同时还有前面提到的水稻、家蚕等世界上比较知名的测序以及后来还有竹子的基因测序等等。可以说对人体、植物、动物方面的测序,知识和手段,中国都是比较具备的。另一个在基因方面中国比较拿手的是疾病基因的检测。据甄二真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6个血液病的基因,还有导致小脚趾先天缺失的基因等等。
  物理学的诺贝尔奖级成果
  北京大学粒子物理学教授马伯强表示,相对于几十年以前,现在我国基础物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已经走向国际前沿。
  例如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宣布,他们的团队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说,这项成果堪称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
  “这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项目未来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可能性。” 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也表示。
  何祚庥告诉记者,在基础物理学领域,中国中青年一代的实力不容小觑,其一些研究成果要远远超过前辈。但是通往诺奖之路,关键还要看他们未来做得怎么样。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多年来中国的科学家也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是中国基础科学领域目前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去年,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这项世界级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该项研究的进展也表明我国的一些物理学基础研究已经处于世界前沿。
  另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寻找“上帝粒子”的实验项目中,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在实验仪器、设备的建造,以及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现“上帝粒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尽管在其项目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本次“上帝粒子”项目获奖以后,北京大学的相关粒子物理学研究人员也十分兴奋,并在10月10日下午专门举办酒会以示庆贺。
  不过何祚庥并不看好中国在粒子物理学领域的进展,他对记者表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难以超越世界前沿水平,未来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该领域实现突破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化学奖极有可能从生物学领域率先突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边文生研究员表示,在化学领域,中国有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前沿位置,其在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基于电子结构的理论化学研究和纳米技术等材料学方面就表现得尤为突出,不断有处于世界前沿的研究成果涌现,这些领域,也是未来中国诺贝尔化学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16页177页301页519页30页301页291页100页71页413页中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来源:现代快报
“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王贻芳领奖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外景
  2011年,王贻芳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查看设备安装情况
  图片来自南大官方微信“南大资讯”
  他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他曾师从著名科学家丁肇中
  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
  共有5个项目、7名科学家
  北京时间11月9日上午,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另有两名华人科学家傅亮、祁晓亮获得“物理学新视野奖”。
  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获奖的5个项目和7名项目首席科学家分别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王贻芳(中科院高能所)和陆锦标(伯克利);日本KamLAND实验用反应堆的铃木厚人(原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日本K2K/T2K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的西川公一郎(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的阿瑟?麦克唐纳(加拿大女王大学);日本超级神冈探测器的|田隆章(东京大学)和铃木洋一郎(东京大学)。
  王贻芳1980年就读南大物理系,1984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丁肇中先生的研究生,到日内瓦求学。2000年左右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当时,在国内中微子研究领域尚属空白的情况下,他率先提出了中微子研究项目,并带领团队先后从大亚湾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实验中进行中微子物理性能的探测和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现代快报记者 俞月花
  科学突破奖
  由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等企业家共同设立。他联合的企业家有美国遗传技术公司前CEO阿特?莱文森、谷歌创立者之一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布林、23andMe公司创立者安妮?沃西基,Facebook创立者扎克伯格夫妇,以及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夫妇。
  据悉,该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一届获奖者的评选。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提名获奖候选人。候选人没有年龄限制,而且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和个人获奖次数也没有限制。
  2016年颁发的奖项有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数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
  “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
  重大突破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据中山大学教授李淼早前撰文介绍说,位于中国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成立于2006年,主要由中国人组成,是一个国际合作实验,包括38个单位,292人。其中,主要力量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有80人。其次就是位于长岛的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共有23人。除了中国内地和美国,还有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合作者。中方领军人物是现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大亚湾实验的优势在于除了核电站外,那里的地形适合屏蔽其他粒子。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研究员在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中科院高能所原所长陈和生院士认为,大亚湾实验发现的新中微子振荡,是目前世界上最好、最精确的中微子振荡测量结果,它为未来中微子研究指明了方向。
  2012年美国《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进展 , 大亚湾中微子合作项目位列其中。
  领军人物
  他是南大校友 曾师从丁肇中
  王贻芳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被丁肇中教授选中,赴其领导的L3实验深造。1992年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工作。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南大物理学院教授祁鸣告诉记者,自己是上世纪70年代南大物理系的学生,而王贻芳则是1984年从南大物理系核物理专业毕业,而后师从丁肇中先生。“我比他大了11岁,所以当时在读大学时并不认识。但他2000年回国,到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后,率先带领团队做中微子的实验,我们接触的机会就多了,他是个严谨认真刻苦用功的科学家。”
  祁鸣教授说,王贻芳是国内中微子项目的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他是做科学的人,为人很好,很低调。”他说王贻芳给他的感觉是,作为一个项目领导人,是非常好相处的。“他回国前,我们国内是没有中微子项目的。他2000年回国后,就提出建议,国家支持来做,从大亚湾一期项目,到现在二期,还有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都是他一手创建的,他是领军人物。”
  南大物理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周老师回忆,“初识王教授,是2007年他到浦口给我带的大一学生作报告,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学术大家,最近一次见到王教授,是在物理学科百年院庆上作为访谈嘉宾给我们物理的研究生做交流,非常谦虚,积极参与互动,不厌其烦回答研究生问题。”
  研究成果
  或将为第三代通讯工具提供理论基础
  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位科学家做的实验也和“中微子”有关。那么,它究竟有多神秘呢?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申见今年10月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当天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微子是非常小的粒子,没有结构,肉眼根本看不见。但宇宙世界中中微子其实非常多,只是人感觉不到。
  南大物理学院祁鸣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早在2000年初,王贻芳教授就带领团队从实验中进行探测。“南大从2006年开始先后参加大亚湾一期项目,至今已有九年多时间。” 祁鸣教授说,前年,国家又投入20亿元成立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南大也组成了六七人的团队参与其中。他表示,目前科学家只知道中微子有质量,但质量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如果我们能突破,知道质量是多少,那可能未来就有希望拿诺贝尔奖。”
  祁鸣教授称,中微子的研究非常有用。“它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三代的通讯工具,替换目前人们打手机用的传输工具――微波。”他说,微波传输实际上有很多限制。
  “微波在宇宙空间损耗很大,也不能穿过地球。我们现在打国际长途,是通过在地球表面建立微波通讯站来传递信号。而中微子则可以从地球这面直接打到另一面去,穿过整个地球,而不会衰竭。” 他说,如果人类在中微子研究中取得进一步突破,未来或将给通讯带来很大好处。此外,他还表示,通过中微子的研究,科学家还可以探究“包括宇宙起源,宇宙大爆炸到底是怎么回事。”
  低调的科学狂人
  王贻芳此前曾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成为首批入选的6位“杰出人才”之一。低调、内敛,这是王贻芳身边同事对他的评价,“想从他嘴里挖出点有关他个人的故事或细节来,简直比做出中微子的实验数据还难!”
  最初,大亚湾中微子这项大科学工程估算下来,需要至少1.5亿元。而王贻芳拿出自己的“百人计划”人才基金,加上高能所特批的几十万元也只有百万元,相比亿元只是杯水车薪。没办法,他只好一个一个“找支持”,最终,包括科技部在内的6家单位共同出资1.57亿元。
  但是,对于中微子这场竞争激烈的赛跑,包括韩国、法国在内的对手可不理会中方经费是如何捉襟见肘,大家只关心“谁先&捕捉&到中微子”。
  不巧的是,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主要合作方中国、美国却在实验方案上出现了分歧:若按照美国的方案走,可以争取到国际合作,但中方的贡献和地位就有限;反之,可能就没有国际合作,项目可能根本无法在国内立项。
  这一次,王贻芳让国际同行见识到了他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这句话的“疯狂”实践――“单刀赴会”,“舌战”十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高能物理学家。“我坚信我的方案最正确。而且国家要花这么多钱,如果把方案让给你们,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他丢下了这样一句话。最后,整个谈判“连手都没有握”不欢而散,但从结果上来说,王贻芳还是帮中方赢得了主导权。
  这样的“疯狂”也让“荣誉”纷至沓来: 2012年,王贻芳被评为该年度“十佳全国科技工作者”、CCTV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并荣获第六届周光召基金基础科学奖,2013年,他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和2014年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
  《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UN625)
原标题:南大校友王贻芳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2017突破基金巨奖颁给明星科学家,生命科学领域是焦点
2017突破基金巨奖颁给明星科学家,生命科学领域是焦点
突破基金有特色,支持生命科学力度大分子生物学创新,带动医健产业商机多突破基金 生命科学 分子生物学 Morgan Freeman (好莱坞老牌明星)担任主持右:扎克伯格 ,左:Vin Diesel (《速度与激情》电影明星)12月4日,在加州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举行的颁奖典礼星光闪耀,聚集了扎克巴格等硅谷精英、慈善家前来助阵,还有Morgan Freeman (七宗罪男主角), Alicia Keys(歌手), Jeremy Irons (曾出演蝙蝠侠系列)等众多好莱坞明星与科学家共走红地毯,为科学家的突破性发明创造庆贺。突破基金是科学界的最奢华大奖,每位获奖科学家可得300万美元,这是诺贝尔奖奖金(110万美元)的近三倍。此奖最早由俄罗斯亿元富翁风险投资家Milner夫妇始于2012年。Milner早年深爱理论物理,读了博士却发现在科学研究上自己能力有限之后,改投商界。通过投资和经商名利双收之后,他仍未忘记最初的爱:物理。“科学家的研究给我们的社会做出巨大影响,但却很少被公众提及,还远比不上电影明星和歌星。他们改变世界的研究,还不如一个精彩的投篮有名。” 为了让科学家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在2012年设立突破基金表彰基础物理学家。很快,这个主意吸引了更多企业家的加入。新加入的互联网贵族包括扎克伯格夫妇(Facebook创始人),Sergey Brin(谷歌创始人之一),Anne Wojcicki (生物科技公司23andMe的创始人和CEO,Sergey Brin前妻),Arthur D. Levinson(苹果总裁),还有阿里巴巴的马云夫妇。众所周知,这几位均是互联网企业家兼福布斯榜上赫赫有名的慈善家,他们都非常关注并支持生命科学,奖励的科学领域也拓展到了生命科学。今年的生命科学大奖揭晓, 5名延长人类生命的革命性分子生物学家各获300万美元的大奖!相比于只关注过去成就的诺贝奖,突破基金更加放眼未来,关注科学家的研究对未来医疗的潜在影响。Stephen Elledge哈佛医学院的Stephen Elledge研究细胞对DNA损坏的感应和对策,改变了我们对于癌症的理解和治疗。他发现了能嗅出DNA损坏的蛋白质,以及细胞传递DNA损坏这一信息的机理。如果DNA损坏过重无法修补,细胞会通过程序系死亡来自杀,免得坏DNA做鬼。自杀失败,则有可能继续传递坏DNA,导致癌症。哈佛医学院专栏报道称,他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在不久的未来理解病毒是如何影响各种疾病的发展的。病毒参与了当代社会几类最普遍的致命疾病:癌症,自我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Harry Noller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的Harry Noller研核糖体中RNA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抗生素。他在UC Santa Cruz狭小拥挤的实验室里白手起家,最初只有本科生跟他一起做研究。那时实验室过于狭窄以至于大家还要轮班倒。早年他提出了很多被当时的顶级生物学家嗤之以鼻的想法,他却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猜想,运用X-射线晶体学揭示了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是个蛋白质生产厂,通过读RNA上的基因信息来建造新的蛋白质。抗生素主要攻击细菌的核糖体,因此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发现引发了很多新型抗生素的发明。从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到现在已过去将近百年,但细菌仍在不断进化出能抵抗抗生素的超级细菌。每年在美国都有至少2百万人被确诊感染无法用现有抗生素消灭的超级细菌,不少人因此不治而亡。抗生素的发明和发现仍需不断前行。Roeland Nusse斯坦福大学的Roeland Nusse研究Wnt 信号通路,揭示了干细胞和癌细胞中的一个重要信息传递原理。他在患有乳癌的小鼠身上发现变异了的Wnt信号通路,由此开始,他通过改变细胞的基因来一点点摸索出Wn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步骤。锲而不舍的30年研究让他发现了Wnt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分子,以及Wnt信号通路在癌症、胚胎、以及组织修复中的重要作用。Nusse的研究成果为整个现代发育生物学奠定了基础。哈佛医学院的Gary Ruvkun,也是2015年突破奖得主,称赞Nusse为DNA损伤领域的创始者,也是一个智慧、勇敢的科学界领袖。 40年关于Wnt的基础科学研究正在转向应用于医药的应用性研究。最近,若干临床试验正在测试针对Wnt的靶向癌症治疗。美国医药霸主之一的Novartis刚投入LGK974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如果成功,离该药面市预计还有5-10年。Yoshinori Ohsumi东京工业大学的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主攻细胞自噬。通过自噬,细胞“吃”了自己产生的垃圾,将其转化为能量。大隅良典通过对酵母的研究揭示了自噬的重要性 :细胞通过自噬自我保护,免于饥饿和其他压力。大隅良典发现了控制酵母自噬的重要基因,帮助其他科学家迅速发现哺乳动物细胞中类似的自噬基因,进而揭示自噬在控制病症中的重要作用。细胞这一重要技能一旦出错,即可能引起各种严重疾病,包括II型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氏病和帕金森疾病)。正巧大隅良典今年也收获了诺贝尔医学奖,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双丰收。生物学家正在研究自噬的医学应用,通过加强自噬来治疗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些疾病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杀手,且多数无法痊愈,如果能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到治疗方法,将会是医学的重大突破。Huda Zoghbi左:Huda Zoghbi;右:Paul Klotman(贝勒医学院校长)贝勒医学院的Huda Zoghbi 发现了特殊基因突变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和瑞特氏症候群。虽然这类疾病并不常见,美国一共只有15万患者,她的研究揭示了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同的病理,为帕金森,阿尔兹海默氏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Huda Zoghbi原是儿科医生,目睹了因神经性疾病无法行走或说话的小女孩后,励志成为基因学家解决这些神秘的神经性疾病。虽然她很快认识到理解和根治神经性疾病是个大难题,但她依然坚定意志在基础科学之路上走下去。她发现大脑中某些蛋白的浓度要恰到好处,过多过少都会引发疾病。她发现的关键蛋白之一是Nauk1。她现在正投入研究用抑制Nauk1的酶来治疗小鼠身上的阿尔兹海默氏疾病。初步实验结果发现抑制Nauk1可以改善小鼠行为、预防大脑萎缩。Zoghbi希望她的研究能过激发其他科学家研究针对这些蛋白的药物,以控制神经性疾病的发展。突破基金,具有突破精神的科研基金 自创立以来,突破基金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获奖项目并不是“治病”上的突破,而是“理解疾病”上的突破。获奖者并非生物工程、医药界大牛,而是基础分子生物学的革命者和奠基人。本次获奖的生命科学家都来自分子生物学。他们的研究很多还未能变成灵丹妙药,却影响了整个生物界,也是下一代新药研发、精准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基础。基金创始人Milner就直言新的分子生物学应用,如基因组测序,在未来10到20年会蓬勃发展,需要激励最聪明的科学家加入研究者的行列。突破基金的初衷即为鼓励基础生物研究者坚守漫长孤独的研究道路,并吸引年轻人加入生物医学研究。一个由硅谷巨头和好莱坞明星衬托着的颁奖典礼,也意在告诉年轻人,不光体育和娱乐明星可以出人头地,科学家也是可以在聚光灯下闪耀的。突破基金慈善家、23 and Me总裁Wojciki也说,“给我最震憾的地方在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意。突破基金鼓励大家,让大家想得更大更远,奖励爱冒险做出大贡献的科学家。” 分子生物学从DNA双链结构的发现以来,已蓬勃发展了50年,但是仍有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需要几代科学家去发现和突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这个年轻的突破基金比老牌诺奖灵活很多。首先,允许新的注资人加入,只要能提供3年的奖金,还能提出新的获奖领域,比如:2015年10月刚与比尔盖茨,携手创办能源研究奖,还有激励年轻人的创意科学视频奖(25万美元)等等;第二,历届突破基金获奖者自动加入下届突破基金评选委员会;第三,获奖人可以是多名,而诺贝尔奖只能允许3人平分奖项;第四,评奖标准不仅看已有研究成果,更看重对未来医疗的影响力。正是因为灵活可变的机制,相比于死板的诺贝尔奖委员会,确保了突破基金时刻跟上最新的研究潮流,把握科研到临床应用的脉搏。获奖者中有50年研究经历的泰斗(例如今年获奖的Noller),也有获奖时还是助理教授的科技新星(例如去年获奖的麻省理工的Edward Boyden)。突破基金的捐人之一,Anne Wojcicki时任个人基因测验公司23andMe的CEO,该公司在9年前曾获得谷歌公司注资390万美元。2013年的突破基金就颁给了发现疾病基因测序方法的Eric Lander(麻省理工)。老牌分子生物公司Genentech和突破基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Genentech前任CEO及董事长,Levinson也是突破基金的捐款者,现任苹果董事长。Genentech在2008年被评为最受瞩目的医药公司,其明星产品多种多样,包括人工合成胰岛素和癌症的靶向治疗。2013年突破奖获得者 Napoleone Ferrara(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毕生致力于血管生长的基础科学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生长因子。这项重大发现已被应用于临床研究、生物材料研究,用于治疗血管坏死。从基础分子生物学出发,新生的生物科技公司,例如来自德州休斯顿的莱斯大学的Nangiotx,着力于结合Ferrara的发现和生物工程,更好治疗血管坏死,避免截肢。突破基金无疑比传统的项目基金更灵活。但对于这个年轻的基金来说,突破性研究成果会不会因此而诞生仍需时间的考量。历届获奖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都孕育大量创新的技术和商机,为中国医健行业CTO把握研发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链接中美医健创新与投资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篮球不敢突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