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奇异景象接顺序的小诗来描写冬天的景象的诗句

  关于藏头诗的写法  通过百度词条关于藏头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当,藏头诗的文学载体是“诗”,而不是别的体裁。刨除古风和白话散文诗不论,这里主要加以说明的是“近体诗”。  自从唐代确定了近体诗的地位以后,人们不再把1、2、3、5、6、7或9句以上奇数句的诗作做为已经完成的诗篇来看待。这是因为近体诗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若为正常定格,四句为绝,八句为律,10句及以上的偶数句诗篇为排律。连所谓的“打油诗”也是这种定格,否则就不是诗了。  字数要求也有一定之规。每句的字数必须一样。主要以五言、七言为主。六言勉强。其他字数几乎不在近体诗的范畴。  押韵,也是一首所谓“诗”的重要标志。否则就成了一段普通的文章,只不过由作者刻意地按句进行了一些分割组合而已。现代人很多已经不太注重押韵了。殊不知,除了诗词,还包括打油诗、顺口溜、数来宝、快板书,甚至一些小品用句,人们感到朗朗上口,就是因为其中采用了“押韵”这种创作手法。以前我在博客中说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节奏的加快,或许散文诗连押韵都不需要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在下一直很明白这个道理。多年以前,这种趋势已经初露端倪,现在已经星火燎原,方兴未艾。  著名的新浪网友韩寒是位值得尊敬的八零后,他曾经比较辛辣地指出过这种现象:“大部分的现代诗其实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写,而所谓比较大师的或者先锋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顺序捣乱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写。”还有更狠的。韩寒很多典型语录中,许多话看似暴露了许多不成熟,其实在下窃以为,里面也隐藏着年轻人的智慧和朝气。不管他说这段话的出发点如何,这种现象却是明摆在那里。  我相信,绝大部分网友来这里,并不是要找这种诗。我也试着写过,始终写不好,起码自己就很难满意。在这里,我有时的确不知道网友们的要求和品位,很难达到他们的满意。但我会珍惜这个平台,在尽力而为的同时,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水平。  百度词条关于近体诗的介绍如下: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可以看到,除了第三点,藏头诗要想满足前两点要求,并非易事。还是应该把意境放在前面。  以上几点是近体诗最基本的要求。至于平仄、对仗、孤平、三连平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地方,由于嵌字组词的难度更大,为免破坏意境,也不必过于苛求。能满足诗律要求当然最好。如果感到难以做到时,还是应该以不破坏意境为先。只要诗意诗情都好,不必过于拘泥于这些框框。在古代名家名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时也可能是刻意为之。比如杜甫的《白帝城最高楼》,四联中的前三联,都是三连平。不能算是近体格律诗,算作七言古风也是蛮好的。诗圣尚且如此通达,我们作为现代的普通爱好者,更没有必要过于计较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  藏头联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由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基本规则来看,尽管有些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基本上还是把对联的特殊要求传承了下来。根据这些基本规则作为依据来判断出对句的优劣,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我们说的都不一定准确,但规则,却是在那里明摆着。和任何需要评比的项目一样,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规则作为参照物,不引起混乱才是怪事。  常看到一些对联,评价人家的意境,在下既没有相应的基本素质,更没有楼主这种为联栏兴盛贡献一切力量的勇气。但是,如果连基本平仄尤其是联脚的平仄都不讲究,对于传承对联这个文学瑰宝来说,肯定没有什么好处。  关于藏头联,有时做到词性相同、义类相对、平仄相对可能不太容易。但是联脚的上仄下平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同平或者同仄,其实就成了普通的两句诗,根本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对联的。  有心于诗词联的朋友,首先可以反复学习一下不是很多的基本规则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以上是作者个人关于如何写藏头诗的一点肤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  由于藏头诗“俗文化”的特性,注定其难登大雅之堂,不为正史和正集收录,从古至今,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或散见于古典戏曲、小说。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人心浮燥、急功近利,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一传统诗种,幻想靠走偏门或得名、或得利。于是出现以藏头诗为商品货利、号称“摆摊卖诗第一人”的余乐平先生。他用名字给人作诗,在旅游旺季十分红火,最多时月收入达到近万元。31岁的海口青年王奋以藏头诗为突破口创“世界纪录”,用一千余首藏头诗评点了一千余名古今中外名人,企图据此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藏头诗也并不是只以第一个字相连作为含义,有时也会用每句中间的自来传情达意。有时在同学之间也存在用藏头诗互相调侃。其实,如果在送去祝福时也以藏头诗为载体,也是十分有趣的。  ·  
  ——打油诗写法特点!(转载!)——  我们通常把通俗、诙谐、不拘一格的旧体诗叫做打油诗。究竟为什么叫做打油诗呢?相传唐朝有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善作通俗、诙谐、不拘一格的顺口溜,在民间流传最广而最有代表性的要算他的《咏雪诗》“天下一笼统,井口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了。  传说当时有一位参政,在下大雪时到衙门里去,路上发现有人在洁白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皆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参政看到洁白的粉墙被胡乱涂鸦,大发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缉拿写诗者治罪。结果把张打油抓来了。参政问他会不会作诗,回答说会。参政听了不相信,决定当场考考他。要他以南阳陷于敌军重围,请求派兵支援为题作诗答对。张打油思索片刻后便吟诗一首:“贼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参政听了捧腹大笑,不但没有给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从此张打油也就出名了。后来人们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幽默的诗叫“打油诗”。  打油诗使人摆脱困境的事,民间还有不少类似传说。野史记载,宋真宗时有一个名叫杨朴的隐士,能诗善文,很有才华,但不愿出仕。宋真宗求贤,派官兵把他请去,到了朝堂,真宗问他是否会作诗,他说不会;又问他临行时是否有人赠诗于他,杨朴说只有老妻赠诗一首:“且休落拓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罢大笑,随即就放杨朴还乡了。  打油诗还可以缓和紧张对峙的局面,清朝高官张英(康雍年间名臣张廷玉的父亲),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时,家人驰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遂拟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 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传为美谈。打油诗又能放松压抑心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挤公交车时写下的打油诗“这次来车更可愁,窗中人比站前稠。台阶一露刚伸腿,车门双关已碰头。长叹息,小勾留,他车未卜此车休。明朝誓练飞毛腿,纸马风轮任君游”。  作家聂绀弩在受迫害劳改期间,田间拾稻穗,写出“不用镰锄铲镢锹,无须掘割捆抬挑。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才因拾得台身起,忽见身边又一条”,在厕所掏粪时写出“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稀稠一把瓢”的打油诗。  打油诗用的是俚俗的语言,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其实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它把现实中荒谬的世相展示给人们,把是与非、美与丑完全翻了个,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奇趣,由对诗中荒唐的说教感到滑稽可笑,再到有所启悟,从而认识诗中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这里有个典故。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有趣的是,历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苏轼首先发难:  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大为光火,解缙忙在一旁恭维: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鱼。  直说得朱“龙颜大悦”。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宝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清代的郑板桥也有一首类似的自勉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打油诗多用来嘲讽、戏弄别人。相传纪晓岚为某官母亲写寿联时,提笔即写:太老夫人不是人。某官脸上不觉青筋暴露,面色铁青。纪不慌不忙续道:九天仙女下凡尘。该官员转怒为喜,连叹精妙。不料纪大笔一挥,却是:养儿偏惯去为贼。该官员当即昏蹶在地。手下来弄醒他时,纪又续上一句:偷来幡桃敬母亲。再回头看那官员时,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狈不堪,恰似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同样的例子还有一个。古代某书生为一陶姓人家祝寿,献一打油诗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诗的前三句把主家气得暴跳如雷,结句异峰突起,神来一笔,使祝寿诗满篇生辉,足见书生运思之妙。  ·  
  前清才子李调元也是位打油的高手。据云,李在任两江主考期间,众士子不服,与李吟诗联对。比到最后以麻雀为题,各人吟一首诗。李不假思索,吟出二首打油诗。其一云:  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五六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其二云:  一个一个又一个,个个毛浅嘴又尖。  毛浅欲飞飞不远,嘴尖欲唱唱不圆。  莫笑大鹏声寂寂,展翅长鸣上九天。  众士子先是哈哈大笑,继而哭笑不得,最后呆如木鸡。李调元含笑不语,扬长而去。  也有写打油诗的皇帝。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年间,某翰林上书时,将“翁仲”误作“仲翁”,乾隆顺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以“毒”攻“毒”,故意将“功夫”、“翰林”、“通判”写作“夫功”、“林翰”、“判通”,这位翰林满面羞愧,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最有趣的数一首讽刺一些所谓的诗人的打油诗:  生平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八长。  不是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  此诗语言粗俗,讥诮诙谐,令人捧腹,足以令那些“诗人”们无地自容。  打油诗也常用于吹牛。古代一干读书人偶然在野外相遇,互相吹嘘自己的才学,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各人吟一首最能表现自己才学的诗定高下。一书生技压“群雄”,勇夺冠军。其诗云: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故乡。  故乡文章数舍弟,舍弟与我学文章。  此诗一出,其他书生再无话说。  把打油诗的吹牛功能发挥得登峰造极的当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那个诗界泰斗也写出“杨家有个杨大妈,今年年纪五十八。身材长得高又大,浓眉大眼阔嘴巴”的“全民皆诗人”的年代里,涌现出了许多“农民诗人”,有四首打油诗当属“代表作”:  (一)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二)  一个稻穗长又长,黄河两岸架桥梁。  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开来不晃荡。  (三)  一头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  猪背可以降飞机,猪身成了飞机场。  (四)  稻堆堆得圆又尖,社员堆稻上了天。  扯片白云擦擦汗,凑近太阳吸袋烟。  还有一种特殊的打油诗,整首诗十七字,民间俗称为“三句半”,这里也有一个故事。相传古时有一书生,自视甚高,恃才放旷,常自诩自己出口成章,可惜在实际写作中,就是一首绝句,也常常在念最后一句时卡了壳,只得匆匆用二个字结束,于是获得了“三句半”的雅号。有一次,“三句半”在野外碰到一农家姑娘,诗兴大发,出口吟道:  夕阳照山庄,走来一姑娘。  金莲只三寸,横量。  那农家姑娘一听,气得花容变色,叫来家人把“三句半”扭送到公堂,一上公堂,“三句半”一看县官是姓王的,不觉脱口而出:  县官本姓王,一心当皇上。  咔嚓只一声,命丧。  具体地,特点有四:1.通俗易懂;2.诙谐有趣;3.朗朗上口;4.精短好记  通俗易懂——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玩深沉象牙塔,不玩生僻典故、题材和用字  诙谐有趣——写诗要有个趣味,雅人有雅趣,俗人有俗趣,打油诗就是标准的俗趣。这里有个区别,习惯上,十分认真的古典派对于自己写的不太满意、不太合乎格律的诗词,自称为打油,这也分成了今日打油诗的一个派别,我们姑且称为文打油,这在本版块‘诗词雅韵’栏目集中体现。这不是‘标准的’打油诗。打油诗经常搞笑,甚至以讥诮、讽刺、挠痒痒为乐事,为自身之最大能事,从而获得它经久不衰、遍及民间的旺盛生命力。一个音律专家和一个农夫、一个黄口小儿都写出了打油诗,可能专家的未必流传,而农夫的切中时弊,不胫而走,小孩子的儿歌童谣也因其活泼有趣,广为传诵。农夫和小孩的诗得以流传,而专家苦守书斋,他是愁死也想不明白,憋死也写不出来,只能望洋兴叹,继续写作那些无病呻吟等于废纸一张的所谓精美格律。有趣,俗趣,是他们根本的分水岭,是打油诗的顽强生命  朗朗上口——文白词简,合辙压韵  精短好记——打油诗不能太长,不能玩意识流和蒙太奇,要符合老百姓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使打油诗一看就懂,一读就笑,一念就会背——简单地说,打油诗是顺口溜,是白话,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嘴里卡卡作响滋滋喷香的南瓜子或者葵花子。  ·  ·  
  ——诗格选录!(转载!)——  整理:暗雪  诗格,有两种意思。  一是作诗的法则,  二是诗的风格。  了解诗格可以增长古诗知识,可以了解诗的发展历史,可以陶冶诗品情操,但要注意学会推陈出新,不可钻入文字怪圈。  ·  ○诗有二家  一曰诗人之诗;  二曰词人之诗。  诗人之诗雅而正;词人之诗才而辩。  ·  ○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  ○诗有三思  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  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  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  ○诗有三不  一曰不深则不精,  二曰不奇则不新,  三曰不正则不雅。  ·  ○诗有三宗旨  一曰立意:立六义之意,风、雅、比、兴、赋、颂。  二曰有以:王仲宣《咏史》:“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此一以讥曹公杀戮,一以许曹公。  三曰兴寄:王仲宣诗“猿猴临岸吟”,此一句讥小人用事也。  ·  ○诗有三本  一曰有窍。  二曰有骨。  三曰有髓。  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体。凡为诗须具此三者。  ·  ○诗有三等  一曰纯而归正者上等也。“几席延尧舜,轩辕立禹汤。”  二曰淡而有味者中等也。“闲欹太古石,醉卧洞庭秋。”  三曰华而不浮者下等也。“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  ○诗有四炼  一曰炼句。  二曰炼字。  三曰炼意。  四曰炼格。  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  ○诗有四不入格  轻重不等,用意太过,指事不实,用意偏枯。  ·  ○诗有四得  一曰有喜而得之者。其辞丽:“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二曰有怒而得之者。其辞愤:“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三曰有哀而得之者。其辞伤:“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四曰有乐而得之者。其辞逸:“谁家绿酒饮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  ·  ○诗有四失  一曰失之太喜其思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曰失之太怒其思躁。“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三曰失之太哀其思伤。“主客夜呻吟,痛入妻子心。”  四曰失之太乐其思荡。“骤然始散东城外,倏忽还逢南陌头。”  ·  ○诗有五忌  一曰忌格懦。  二曰忌字俗。  三曰忌才浮。  四曰忌理短。  五曰忌意杂。  格弱则诗不老,字俗则诗不清,才浮则诗不雅,理短则诗不深,意杂则诗不纯。  ·  ○诗有五理  一曰有美。“都来消帝道,浑不用兵防。”美君有道德,以服远人。  二曰有刺。“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去尚征徭。”刺赋敛之重也。  三曰有规。“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规圣人行号令有不明时。  四曰有箴。“日暮碧云合,佳人期不来。”箴佞人进而使贤人不仕也。  五曰有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诲明时草泽中,贤人不得用也。  ·  ○诗有五趣向  一曰高格:曹子建诗“从君过函谷,驰马过西京”。  二曰古雅:应休连诗“远行蒙霜雪,毛羽自摧颓”。  三曰闲逸:陶渊明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四曰幽深:谢灵运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五曰神仙:郭景纯诗“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飞泉”。  ·  ○诗有五用例  一曰用字:用事不如用字也。古诗“秋草萋已绿”,郭景纯诗“潜波涣鳞起”,“萋”、“涣”二字,用字也。  二曰用形:用字不如用形也。古诗“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谢灵运诗“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  三曰用气:用形不如用气也。刘公干诗“谁谓相去遥?隔彼西掖垣”。  四曰用势:用气不如用势也。王仲宣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五曰用神:用势不如用神也。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鹰姐还传呢,真是费心了,问候姐姐
  回复第205楼(作者:@郝玉娟 于
15:26)  鹰姐还传呢,真是费心了,问候姐姐  ==========  抱抱妹妹!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o⊙)千真万确  
  ——九张机!——  《九张机》是宋词词牌名,最早见《乐府雅词》中录取的宋代无名氏的词。其词为联章体,共有两组:一组为九首(由九部分组成)、一组为十一首(由十一首组成)。《九张机》在乐府中原来被称做《醉留客》,主要通过掷梭来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丝丝含情,缕缕凝怨。《九张机》在《词谱》中被视为大曲。  ·  词牌声律  词牌格式  【定格】  ◎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可谐仄韵)。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共九首,一到九首相同,首句第一字可平,第二句为平起平收七言句,第三句为平起仄收七言句,第四、五句一、三可平可仄,结句为仄起平收五言句。第十、十一首,首句为“平平”,后同前九首。除第三句压同部仄韵,通篇压平韵。因其例用“一张机”、“两张机”等起,韵为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名篇赏析  《九张机》词牌的代表作是《乐府雅词》中无名氏的作品。  ·  诗词原文   【其一】  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对华筵,敢陈口号。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 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 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 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 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恹恹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尾,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  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  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歌声飞落画梁尘,舞罢香风卷绣茵。更欲缕成机上恨,尊前忽有断肠人。 敛袂而归,相将好去。  ·  【其二】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 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 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 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 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 都将春色,藏头裹面,不怕睡多时。  ·  诗词鉴赏  《宋词鉴赏大辞典》  宋无名氏九张机  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民歌色彩的抒情小词。塑造了一个来自民间的对爱情无比忠贞的织锦少女形象,她对旖旎明媚的春光无比热爱,对美满幸福的生活执著追求,从采桑到织锦,从惜别到怀远,形成一幅色彩缤纷、形象鲜明的生活画卷,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显然是少女春愁春恨,离情别绪的抒写。  ·  “一张机”通过采桑少女美的感受和心的陶醉,来抒发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意。首句的“一张机”是民歌中惯用的比兴手法,次句的“采桑陌上试春衣”点明了劳动的对象、地点和时令,“风晴日暖慵无力”表现了一个少女陶醉在大自然中的娇态。“桃花枝上”三句写她被黄莺儿的美妙歌声迷住了,舍不得回去。  ·  “两张机”通过行人踟蹰、女子回头一笑的离别情意,表现了她对即将远离的恋人的无限深情。“行人立马意迟迟”是从女主人公的眼里看到行人的迟疑不决,欲行又止,真实地描绘出那种依依不舍的矛盾心情。“深心未忍轻分付”是写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刻画出正在初恋的少女隐藏着自己深情蜜意的娇羞心理和矜持态度。“回头一笑”三句既是她向对方表示“深心”的一种特有的默契,又是她掩盖内心秘密的艺术反映。  ·  “三张机”借古代吴王宫女要更换舞衣,写出初夏蚕老时,少女开始紧张的织锦劳动。  ·  “四张机”运用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表现女主人公饱含深情的思恋之苦。女子一边纺织一边忧思,她并未因相思之苦而停下机杼,却把相思之意织入了丝锦,所以有下句“回梭织朵垂莲子”,这里的“垂莲子”是谐音双关,即“垂怜于子”也就是“爱你”的意思。“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是说要曲折回环地织成美丽的花朵是容易的,而要清理心头的离情别绪则是困难的。  ·  “五张机”通过织诗绵上,寄托相思的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她心上人的无限深情。她默默地把相思的诗句织在横的花纹里,却又担心诗中的命意不被情人所理解,那么她织在锦上的诗意到底是什么呢?“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在这里,她重复着两个“不言”,表明她不愿向对方倾诉别后的内心愁苦,也不愿透露形容的憔悴。而只是在诗句中寄托着自己的寸寸柔肠,缕缕情丝。  ·  “六张机”通过锦上的蝴蝶双飞,窗前的停梭独看,表现了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相思情愫。这象征着青春幸福的双飞蝴蝶。对于初恋中的少女来说自然是特别敏感的,所以她情不自禁地“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  “七张机”通过鸳鸯戏水的图案遭到“轻裁剪”而担心,突出青春幸福生活的被毁灭而疑虑,表现女主人公对前途和命运的无穷隐忧。织成了鸳鸯戏水的图案,应该是高兴的,为何反而“迟疑”起来?原来她“只恐被人轻裁剪”,从而引起一场难以排遣的离恨。  ·  “八张机”通过读遍回文所产生的苦闷心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无穷幽怨。明明知道回文诗是苏惠寄给她丈夫的,为什么偏偏要发出“阿谁诗”的疑问呢?因为她的思恋之情,她的凄凉之意跟苏氏的回文诗熔铸在一起了。苏氏的回文诗表达了她的思想感情,她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苏氏的回文诗中,合二而一,浑然一体,是难以分辩的。  ·  “九张机”通过并蒂花,连理枝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对薄男子的深切指责。“薄情郎”,“多离别”,是“自古”皆然;然而“多情女”呢?却要“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就是要用一根饱含甜情密意的丝线,把红花、绿叶,柔枝都紧紧地串连在一起,这“心”与其说是花心,无宁说是情侣之心,这“一条丝”,也就是指结同心的相思,语意双关,意味深长,突出了少女真的感情,善的性格,美的愿望,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  
  其一:九张机  ——丁昊  春风织就九张机,蝶舞繁花月笼衣。纵把痴情裁入页,教人肠断是相思。  一张机,画栏独倚照青丝。残云落雨何时已。香红消瘦,兰舟唱晚,应是尔归时。  两张机,记曾此处说相知。断桥湖畔垂杨细。青衣竹伞,风分罗带,亭下共吟诗。  三张机,缘何玉露误佳期?薄情空负多情意。闲庭萧索,伤心无限,旧恨入新词。  四张机,画屏帐里问添衣。徒留一纸青笺泪。其中滋味,鸳鸯小字,道不尽相思。  五张机,三更雾冷月偏低。秦筝对影伤追忆。声声幽咽,黄花一地,此夜更凄迷。  六张机,西风急雪拨寒枝。小炉微暖前朝事。青书案上,残灯影下,呵手慎封题。  七张机,春回幕燕啄窗泥。那番谁把红绳系?将心领略,而今忘却,总是不相宜。  八张机,只身怕过杏花溪。去年好景今难识。南山挂雨,村边野店,空剩早莺啼。  九张机,红尘最怕是分离。杨花簌簌阶前碎。西厢一曲,柔风过柳,犹自泪依依。  ·  ·  其二:九张机(中华新韵)  文/田雷  哀怨情愁苦恨离,丝丝缕缕九张机。梭心难遂伊人意,织成劳燕不双栖。  一张机,西桥弱柳舞依依。阳关一曲催人去。取来飞絮,织成离恨,莫要忘归期。  两张机,前堂旧燕语呢呢。芬芳乍露相思意,取来桃李,织成离恨,听怕杜鹃啼。  三张机,行云渐暖日曦曦。临窗又使人独立,取来回忆,织成离恨,婉转唱痴迷。  四张机,征鸿过往报急急。红笺短信殷勤递,取来纸笔,织成离恨,句句泪凝滴。  五张机,闲池晓月影凄凄,接天莲叶无穷碧。取来风雨,织成离恨,滚落几珠玑?  六张机,中秋闹市攘熙熙,好歌好曲九州地。取来团聚,织成离恨,月下觅陈屐。  七张机,霜轻露重草萋萋,洲头独把兰舟系。取来孤寂,织成离恨,鸳鹭伴帆低。  八张机,纷飞雁字步疾疾,天寒难觅相留计。取来乱绪,织成离恨,人在暮云西。  九张机,东门落雪漫弥弥,高楼日日人儿倚。取来零泣,织成离恨,寒重透棉衣。  -----------------------------------------  ·  抽丝,春河水暖叶靡靡,堆烟杨柳着新雨。取来红绿,织成离恨,不忍送别离。  成衣,冬梅雪尽泪漓漓,天天梦里参差意。取来年岁,织成离恨,日夜又朝夕。  经年一曲九张机,缕缕丝丝上锦衣,织尽梭梭幽恨苦,伤心自古最别离。春来冬去,都难将息。  ——————————————————————————————————————————————  其三: 九张机--望君归  文/老街味道   一张机, 倚栏独立唱春词,君声轻和芳林里,笙歌细语,呢喃双燕,吟哦几晨曦.   二张机, 怯君一去旧情稀,赌君羞把真情戏,绿杨亭下,飘红灵草,约誓莫相疑。  三张机,秋光醉倒意离迷,长筝短调相思寄,风愁月渺,清霜巷陌,心事有灵犀。  四张机,独上小楼绣寒衣,疏梅香暗音书细,倚栏欲舞,残心孤影,尽付断肠诗。  五张机,空濛山色雾方欺,飞鸿长断伤香芷,时时醉呓,凄凄冷雨,入梦写珠玑。  六张机,无情月影共薄菲,有心莺鸟花枝戏,闻声肠断,柔情谁系,泪涌掩衣啼。  七张机,芳心空自起涟漪,君肠原是冰石砌,尘缘洗尽,痴魂任去,拔剑比情丝 。  八张机, 镜中不敢窥身姿, 水边瘦影谁憔悴, 双鱼忽到, 山盟未老, 不日定归期!  九张机, 遥观君影彩霞披,欲迎无力楼前倚,泪飞云袂,秋波万盏,斜月几时西?  -----------------------------------------  ·  晨鸡, 惺忪睡眼怪谁啼?痴鸣不晓偷闲避!梦情难寄,梦失容易,梦去怎追系?  莫急, 是谁吟哦在香闺?盈盈笑语芳容对,年年月月,朝朝暮暮,再也不分飞----------  其一  玉梭飞花缕缕丝,泪雨织就九张机。春风不解伤心句,倦倚清影弄残衣。  一张机,玉楼烟锁怨声悲,芳心夜语莲花泪。闲云袅袅,此情难倚,空待玉人归。  两张机,暮帘深闭柳烟低,清风裁就相思蕊。岸边花影,荫枝漫舞,星月两相随。  三张机,纤纤素手织梭迟,春红掩绿莺声翠。鸳鸯戏水,草塘鹅宿,何日共香帷。  四张机,胭脂粉黛化烟飞,欲唤红尘成追忆。容颜不在,远山无奈,香罗为谁披?  五张机,芳踪不定杳佳期,菩提怎解相逢意。笺中诗绪,个中愁苦,彩蝶舞衰衣。  六张机,凄心难就寄情痴,长空漫卷如烟事。轻罗小扇,醉歌酹酒,皆作旧时词。  七张机,芳心寸寸报相知,浅弦云梦青山里。仙峰会语,琼峦跌宕,击水洒寒枝。  八张机,翩翩玉笔展风姿,奈何曲散伤蟾桂。幽魂一缕,更深冷被,回首恨迟迟。  九张机,两心相住不相依,冷梅傲雪迎春季。吟花诵月,红摇绿舞,当嫁凤凰池。  -----------------------------------------  ·  
  清词,浅弦玉指意犹夷,梨花碧草清风微。生平歌著,尘缘零落,鸳梦曲参差。  残诗,长风晓月泪痕砌,亭台倦掩红黄紫。青山裁意,云溪妩媚,难转夜凄迷。  云歌燕舞落凄弦,红尘旧梦报无言。寒山锁愁愁如烟,冰机织恨恨如山。漫漫长夜,裢袂归去。  ·  ·  其二  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对华筵,敢陈口号。  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 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 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 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 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 都将春色,藏头裹面,不怕睡多时。  ·  ·  其三  九张机曲子,又一体 九首,无前後口号。  一张机,一梭才去一梭痴。丝丝缠乱犹不识。菱窗院外,紫竹凝咽,曲曲是相知。  两张机,春尘早惹旧织衣。红粉香坠难梦离。黄花碧草,秦人巷里,夜夜莺儿啼。  三张机,芊芊素手为君织,羞遮罗锦巧心思。金樽唱晚,月斜窗纸,一梦醉兰池。  四张机,欲织鸳鸯断梭机,东风怎奈花影稀。惊弦声断,无聊燕去,何日是归期?  五张机,横纹先织陆郎诗,春旧人瘦恐花知。泪痕偷掩,红筏难续,不敢说相思。  六张机,晓寒漏断语咿咿,怨冷秋千画锦嘶。初霜还道,菱花镜里,白发可依稀。  七张机,行行都是连理枝,尺素忽传青鸟迟,黛山方解,摇红烛影,愿遂可双栖?  八张机,回纹怎奈梭难依,无痕月晚影凄凄。一笸香冢,恨埋情泪,此后永别离。  九张机,织就燕子画楼西,梦残还寄兰花溪。泪痕如线,萦系心絮,结挽断情丝。  九张机杼拓相思,素手还成并蒂枝。渺渺银河飞恨远,怡筝醉雪舞清姿。  ·  ·  其四  九张机曲子,又一体 九首,无前後口号。  一张机,流霞倾尽绕春堤。幽兰绛草芳泽意。冰肌玉骨,胭脂翠黛,相对浴红衣。  二张机,鬓香轻散沐仙姿。羞持藕臂娇容丽。回眸笑语,氤氲凝雾,浅画自依依。  三张机,暮寒犹缀柳芳枝。星浓月浅花凝泪。含情隽永,鸳鸯盟誓,最是两心知。  四张机,花开花谢影双飞。春风不解愁滋味。清尊素酒,篆香惹绪,永夜恋痴迷。  五张机,朝朝暮暮雨霏霏。桃花结子承安逸。山林梦远,琼壶敲尽,锦字杼璇玑。  六张机,银河划断两情痴。盟鸾心在常相忆。繁花待剪,疏钟催晓,几度寄相思。  七张机,愁肠试酒晚来迟。迢迢霄汉终无计。画楼云雨,良宵岑寂,一梦断尘泥。  八张机,梦阑相见盼春归。秦筝调柱声如泣。宫商难理,弦音如梦,何处觅灵犀?  九张机,小书锦字篆清词。轩窗幽暗华枝碧。流云醉挽,琼瑰暗信,无奈两徘徊。  ·  念兹,相知相恋亦相思。相依相伴长相忆。相携朝暮,相扶白首,相守一生归。  灵犀,双花双叶并双枝,双栖双宿飞双翼,双莲漪露,双鸳共水,双醉暖罗帷。  轩窗半掩寄幽思,销影残灯喟夜迟。 机杼孤声成素缟,婉然织就两心痴。  ·  ·  其五  一张机。同行千里无嫌猜。椒房红烛不舍寐。凤落凭栏,余恨织就,彼岸待郎归。  两张机。紫陌东城漏声稀。玉阶白露空翘首。莲芳谁晓,景福春凉,枯槁哀长眠。  三张机。铅华淡淡撩香蕊。深院花娇醉怡人。素心婉柔,飞凤萋萋,愁去此生年。  四张机。轻颦私语艳锦衣。流云红妆春华凝。洛影徘徊,鸳鸯成空,凤罢玉簟秋。  五张机。玲珑侍儿浣寒纱。长恨承恩独往来。雪绒香撷,步逍自虞,夜断人初静。  六张机。雾里芙蓉最堪怜。秀色芳姿忍凋零。福泽延绵,离尘不染,流弦孤影照。  七张机。蒲草如丝韧君侧。栖霞落月复玉颜。绿柳翩跹,愁了美人,烟锁画珠眉。  八张机。一心付与世情外。月影横斜隐红芳。修竹掩翠,纤手犹怜,谁解垂泪碎。  九张机。病雪摇曳惊鸿瞥。缺月玉罗折花鞍。紫衣蝶梦,枉断缠绵,思却繁华年。  ·  ·  
  其六  一张机。绝色妖女翠羽衣。黯月孤灯影独倚。梦沉难寐,传愁寄翎,骤声滴血泣。  两张机。十年风雨生别离。瑶池仙子苦难寻。他自欢喜,乐感新知,谁悲生别离?  三张机。八部诛仙到如今。心系碧瑶难忘情。九幽阴灵,,三生七世,缀引此恨辞。  四张机,香消殒落剑下影。厉咒哀恸震狱铃。情之重矣,小凡有泪,垓下掩狐歧。  五张机。悲情拼却一生思,可怜晓后已徒然。伊人长眠,满月井边,苦悔半哀啼。  六张机。山高水远路迢递,黯乡侵魂霜两鬓。回眸凝惧,噬血魔旗,漂泊终无依。  七张机。衾寒哪瞥孤鸾栖,曾忆河阳初见时。一弯青丝,执伞如玉,花泪轻粘衣。  八张机。点落红梅残雪砌,环似舞剑踏青云。春泥几许,樵边烟雨,只道是旧忆。  九张机。料是错织鸳鸯翼,一字一句渐暮迟。难解人意,长留心底,掩卷叹堪惜!  ——汐梓潼《念碧瑶》  ·  ·  九张机· 离恨天  现代·向天琦  一张机。一江雾水弄人离,多情只叹风无力。何来吹散,烟江帘幕。再向未央时。  两张机。高楼一曲惜分飞,君人月下相思泪。琴弦滴断,忧愁难诉。恐有几人知?  三张机。春风不愿雨来迟,相逢不愿花先落。难全人事,此情惆怅。易见煞双眉。  四张机。春如人瘦泪相催,人情世薄东风恶。鸳鸯散尽,重逢何处。蜡烛已成灰。  五张机。迷鸿彼岸恋枯枝,秋风瑟瑟红花冢。雁悲声处,怎知君苦?此景更深思。  六张机。今生何事再重提,人间此恨当年景。风情万种,春宵折杀。哪处有天涯?  七张机。楼庭寄去千言词,未到绣帘阶前碎。黄花满地,怎堪收拾。犹唱楚人辞。  八张机。更残楼静酒空杯,问谁借片凄凉水。擎杯独醉,苍天无泪。讨向月明辉。  九张机。难欢难恨又难离,此情若久何需语。来年静待,春来秋碧。归燕剪罗衣。  ·  ·  一张机,清晨揽镜叹声稀,轻愁几许荡天际。一袭浅梦,三声短泣,吁里雀惊啼。(晨)  二张机,东风款步上春枝,桃林深处蝶双戏。春深如许,落花独立,尤怨韶华欺。(春)  三张机,午时欲语又迟疑,山盟海誓化尘粒。多情自古,遭逢寡义,劳雁各东西。(午)  四张机,三伏热里盼风移,婕妤团扇闯心底。赵氏舞媚,贤淑怎敌,永寂着缁衣。(夏)  五张机,黄昏斜照琵琶急,氤氲暮霭起悲笛。阳关三叠,广陵白雪,拨尽古今凄。(夕)  六张机,秋风萧瑟叶纷飞,荒郊野陌风声碎。春时杨柳,徒留憔悴,残暮照鸦归。(秋)  七张机,三更酌酒度凄迷,愁吟小字无从寄。孤灯照影,伤词半阙,癫语共谁知。(夜)  八张机,风刀雪剑苦相逼,朱颜却被衰偷易。孑孑故我,孤鸳冷被,独影只单栖。(冬)  九张机,模临古圣赋新词,四时四景诗中递。休提往事,轻歌已毕,君莫笑吾痴。  ·  ·  九张机· 卿酒酒  一张机,孤竹山上凭冷意,佛桑花下现白衣。烟雨霏霏,黑玉镯寒,无故倾城心。   二张机,月夜湖边曲声稀,公子舟间表心意。风声无言,湖水微阑,只将花枝颤。   三张机,青花悬想见情意,卿氏一女天下知。紫铃风草,花间伊人,双双赏月去。   四张机,春风不知人间恨,洞房却是离心时。命运捉弄,你情我愿,一切皆为戏。   五张机,花开花谢均不知,甘将真心付予计。冰心冷情,楼台星宇,心绪随春意。   六张机,浮云台前浮生尽,花落方知皆是戏。流云不忍,情缘难继,待得来生续。   七张机,朝暮光景如飞逝,五年亦是春半愁。不若归去,看得此生,何须意迟迟。   八张机,千日忘饮忘千日,人算哪能同天斗。再舞青花,空自繁华,满眼空余哀。   九张机,爱把骨挫将灰扬,长空奈何不堪忆。轻颜永消,摇影不待,缺缺事已矣。  ·  ·  九张机·爱离  现代·张瀚文  看似晴时落雨稀,他人道是九张机。偷声忍隐时难过,伯牙何日遇子期。  ·  一张机,春寒早月与谁知。轻露拂柳携烟细,扶窗窃窃,琼台难觅,泪眼望佳期。  二张机,投世尘嚣争偏席,微薪寸禄哀难聚。情笺难寄,三朝子暮。造化弄新人。  三张机,郎君是故走河西,乡愁未减添新弃。身无凤羽,双飞难渡。两泪总相齐。  四张机,红娘巧意进福心,盈盈幼莲根一系。碧芳连理,同源共饮,抚芷解轻衣。  五张机,轻辄慢撵错恨赍,江波浅影浮竹笠。比翼相戏,枯荣几岁?咫尺双不离。  六张机,白纱玉黍比肩齐,萋萋最重晨霜意。香莲碎履,依依脉脉,醉卧品甘饴。  七张机,深交日久可倾移,长天恪守情难续。旧情成忆,新欢亦已。聩忘远乡啼。  八张机,忠贞贱妾是丹漆,君子慊慊听无语。浓情血去,三升醉泣。浑盏血依稀。  九张机,唯情悴态恸绝惜,单矜美色实不易。欲无长力,色薄如烁,濯净在人间。  ·  ·  
  真是勤快好学啊!佩服
  ——【诗品】诗说:怎样写诗的诗——  著:唐 ·司空图  注释:野云先生注  【诗品】共24章,又称【廿四诗品】。是唐末著名诗人司空图写的一篇关于怎样写诗、怎样评诗的四言长诗。千百年来,它和李杜的诗篇一起,是千千万万写诗人、读诗人的必读课、启蒙书。司空图关于诗歌的理论充满了灵动之气,彰显出生命的光彩,他的笔下,诗,就像生命之树一样长青!  今天,我也以诗歌的形式,将这篇“千年说诗第一文”介绍给大家。既为过去的一年作结,也为新的一年、新的诗篇定音。并以此纪念我十分想念的恩师王洵先生。  ·  ·  一、雄浑  大用外腓 过于装饰外表是病态的诗文,  真体内充 真正的美好要有充实的内容。  返虚入浑 从虚无飘渺到浑然一体,  积健为雄 刚劲稳健方能万世称雄!  具备万物 世间的万物在胸中积蕴,  横绝太空 思路能穿越茫茫的太空。  荒荒油云 从荒原上漂游的云,  寥寥长风 到长空里寥落的风。  超以物外 以超脱的眼光观察世界,  得其环中 将事物的精华揽入怀中。  持之匪强 持之以恒却不强求诗意,  来之无穷 灵感来时自会无尽无穷。  注:腓,古意为病。今解释为人的小腿外侧的肌肉。按古意释。  ·  ·  二、冲淡(清淡、淡雅之意)  素处以默 以淡泊的心态静静地体会,  妙机其微 诗意的奇妙在变幻的细微。  饮之太和 好像呼吸着柔和的空气,  独鹤与飞 与孤独的鹤在蓝天上飞。  ·  犹之惠风 像扑面而来的阵阵微风,  苒苒在衣 把我的衣袂轻轻地吹;  阅音修篁 伴着竹林里悠扬的音乐,  美曰载归 回家的路,美美的归。  ·  遇之匪深 萍水相逢,何必苦苦相追。  即之愈稀 一旦分手,又为何欲见难窥?  脱有形似 纵然是似曾相识,  握手已违 握手时心已相违。  ·  ·  三、沉着  绿杉野屋 诗意在翠绿丛生的野屋里,  落日气清 诗意在落日余晖的清气中。  脱巾独歩 诗意在脱掉头巾,独自悠闲的步履里,  时闻鸟声 诗意在断断续续的鸟鸣中……  ·  鸿雁不来 为何不见传书的鸿雁?  之子远行 为何不见游子的行踪?  所思不远 想念的人像在眼前一样,  若为平生 熟悉的容颜使人眷恋终生。  ·  海风碧云 海风吹拂着天边的碧云,  夜渚月明 月色把海岸之夜照明。  如有佳语 这时如有诗意涌来,  大河前横 心中像奔腾的大河,浪涌波傾……  ·  ·  四、高古  畸人乘真 仙人乘着真气冉冉升空,  手把芙蓉 手擎着一束美丽的芙蓉。  泛彼浩劫 远离多灾多难的尘世,  窅然空纵 飘然超脱在九天鸿蒙。  ·  月出东斗 明月在星斗间徘徊穿行,  好风相从 习习的清风左右相从。  太华夜碧 深夜的太华山一片宁静,  人闻清钟 只听到一声声清悠的钟声……  ·  虚伫神素 仙风道骨是心中的向往,  脱然畦封 超脱豁然才不会固步自封。  黄唐在独 让轩黄尧唐的古风长在,  落落元宗 做磊落君子,学万代师宗。  ·  ·  五、纤秾(纤细、细密之意)  采采流水 诗要像小溪里潺潺的流水,  蓬蓬远春 诗要像远山上蓬勃的新春。  窈窕深谷 要像在曲折幽深的山谷里,  时见美人 突然见到妸娜多姿的美人。  ·  碧桃满树 诗在弄春吐蕊的碧桃树上,  风日水滨 诗在风轻日暖的麗水之滨。  柳阴路曲 诗在曲径通幽的柳荫之下,  流莺比邻 诗在燕舞莺歌的美景之邻。  ·  乘之愈往 愈是陶醉在美丽的景色里,,  识之愈真 愈能领略诗境的意远情深。  如将不尽 要达到更高更美的诗的意境,  与古为新 还需要以古为镜,推陈出新。  ·  ·  六、典雅  玉壶买春 用玉壶去把美酒来沽,  赏雨茆屋 听淅沥的雨声敲打茅屋。  坐中佳士 来往的都是鸿儒雅士,  左右修竹 院子里有淡淡的修竹。  ·  白云初晴 宿雨初晴,白云朵朵,  幽鸟相逐 青鸟对对,相互追逐。  眠琴绿阴 头枕着古琴,在绿荫下高卧,  上有飞瀑 看岩顶流泻着一线飞瀑。  ·  落花无言 片片落花,无言飘下,  人淡如菊 篱边的诗人淡雅如菊。  书之岁华 点点滴滴,写入华章,  其曰可读 细细品味,反复吟读。  ·  ·  七、洗炼  犹矿出金 就像从矿砂里炼出黄金,  如铅出银 就像从铅块中选出白银。  超心炼冶 要屏住气息精心地冶炼,  绝爱淄磷 对污秽和杂质毫不留情。  ·  空潭泻春 是深潭里流泻的一汪春水,  古镜照神 是古镜中照出的眉宇精神。  体素储洁 外形素雅而内心高洁,  乘月返真 在皎皎月色下返朴归真。  ·  载瞻星辰 像满天的星辰使人神往,  载歌幽人 像飘逸的高士载歌而行。  流水今日 清澈的流水是今生的丰韵,  明月前身 晶莹的明月是前世的化身。  ·  ·  八、劲健  行神如空 下笔如神,天马行空,  行气如虹 满怀豪气,贯日长虹。  巫峡千寻 巫峡行船,千弯百转,  走云连风 行如云雾,走若清风。  ·  饮真茹强 气势强劲,文笔真诚;  蓄素守中 素质古朴,文风中庸。  喻彼行健 如生生不息的天体循环,  是谓存雄 写大气磅礴的千古雄文。  ·  天地与立 气魄与天地共立,  神化攸同 精神与造化同工。  期之以实 让豪气长存于诗里诗外,  御之以终 将神彩贯彻于自始至终。  ·  ·  
  九、绮丽  神存富贵 只有精神上真正的富有,  始轻黄金 才能把世俗的黄金看轻。  浓尽必枯 浓到极致必然枯竭,  浅者屡深 浅淡之处往往深沉。  ·  露余山青 朝露散去,方显出山青水绿,  红杏在林 一枝红杏,绿林中婀娜娉婷。  月明华屋 皓月四泻,但见流光溢彩的华屋,  画桥碧阴 画桥半弯,影衬碧水悠悠的树荫。  ·  金罇酒满 金罇里斟满芬芳的酒,  伴客弹琴 喜悦中弹奏迎客的琴。  取之不足 流连此景,忘返此情,  良殚美襟 艺高悦目,琴美赏心。  ·  ·  十、自然  俯拾皆是 良辰美景,俯拾皆是,  不取诸邻 诗情画意,何必访寻。  俱道适往 取道自然,落笔随心,  着手成春 真情所至,信手成春。  ·  如逢花开 如同花儿一般年年开放,  如瞻岁新 好像日月一样岁岁更新。  真予不夺 自然的规律千古不变,  强得易贫 一味强求终究文尽诗贫。  ·  幽人空山 可以悠闲得像在空山中散步,  过水采萍 可以随意得像在涉水时采萍。  薄言情晤 诗意和灵感总在偶然间得来,  悠悠天钧 那美妙就像听到了天籁之音。  ·  ·  十一、含蓄  不着一字 诗面上不曾有一个情字,  尽得风流 骨子里已满是神韵风流;  语不涉难 语句中未说出半点苦难,  已不堪忧 感觉上已使人不堪其忧。  ·  是有真宰 冥冥中是谁在主宰?  与之沉浮 真情与诗意共沉共浮。  如渌美酒 就像酒曲发酵,终成美酒,  花时返秋 如同秋天到了,叶落花愁。  ·  悠悠空尘 诗意是天空中飘飘洒洒的尘土;  忽忽海沤 诗意是海浪里上上下下的浮沤。  浅深聚散 在深深浅浅聚聚散散的播洒中,  万取一收 去收获那优中选优的精酿美酒。  ·  ·  十二、豪放  观花匪禁 有怜花惜玉的情怀,  吞吐大荒 有气吞山河的豪迈。  由道返气 从生活中提炼艺术的精华,  处得以狂 在诗篇里挥洒生命的激昂。  ·  天风浪浪 似长风万里,浩浩荡荡,  海山苍苍 像群山巍峨,沧海茫茫。  真力弥满 诗意在心中奔涌,真情弥漫,  万象在旁 落笔时千形在眼,万象在旁。  ·  前招三辰 前面是日月星辰引路,  后引凤凰 身后有五彩凤凰飞翔。  晓策六鳌 长鞭驱使六鳌,去迎接清晨的太阳,  濯足扶桑 晚风送我洗足,直到那东海扶桑……  ·  ·  十三、精神  欲返不尽 探索的脚步生生不息,  相期与来 生命的活力源源而来。  明漪绝底 像明浄的溪水清澈见底,  奇花初胎 如奇丽的花朵含苞初开。  ·  青春鹦鹉 春天的鹦鹉在阳光下雀跃,  杨柳池台 葱翠的杨柳在池台边摇摆。  碧山人来 青山外迎来远方的朋友,  清酒满杯 斟上清酒满杯,豪情满怀。  ·  生气远出 生命的气息在诗中弥漫远扬,  不著死灰 不沾上沉沉暮气和灰暗的色彩。  妙造自然 奇思妙构是自然与生活的赐与,  伊谁与我 有谁能够人为地拼凑、培栽?  ·  ·  十四、缜密  是有真迹 自然之美是如此的生动,  如不可知 该怎样把握住它的行踪?  意象欲生 心中的创意刚刚生发,  造化已奇 新的灵感又已形成。  ·  水流花开 流水有意,花开无声;  清露未晞 朝阳欲出,晨雾正浓。  要路愈远 诗中的主线越是深远,  幽行为迟 行文的手法越要稳沉。  语不欲犯 语言要避免重复乏味,  思不欲痴 思路不能够呆板消沉。  ·  犹春于绿 要像春来时蓬勃的新绿,  明月雪时 要像雪夜里明月的精神。  ·  ·  十五、疏野  惟性所宅 兴之所至,随寓而安,  真取弗羁 情之欲取,不受牵绊。  拾物自富 大自然的素材丰富多彩,  与率为期 至率至真是最大的期望。  ·  筑屋松下 在松树下筑一间小小的茅屋,  脱帽看诗 脱掉帽子,悠闲地吟诗作赋。  但知旦暮 听任那太阳升起又落下,  不辨何时 不管它今夕何夕岁月往复。  ·  倘然适意 轻松自由已经是心满意足,  岂必有为 何必强求高官厚禄的世俗。  若其天放 顺其自然地舒卷收放,  如是得之 才是人生的快乐,诗意的坦途。  ·  ·  十六、清奇  娟娟群松 山上的群松葱茏娟秀,  下有漪流 山下的泉水漪麗清悠。  晴雪满江 阳光辉耀着满汀的积雪,  隔溪渔舟 隔溪停放着片片的渔舟。  ·  可人如玉 可爱的美人像玉一样地清秀,  步屧寻幽 在山路上轻移蓮步探秘寻幽。  载行载止 她婀娜多姿边走边看,  空碧悠悠 空山里一片碧色清柔。  ·  神出古异 照人的丰采,古朴奇异,  淡不可收 淡雅的气质,美不可收。  如月之曙 就像皎皎新月般明净如曙,  如气之秋 又像天高云淡的艳阳之秋。  ·  ·  
  十七、委曲  登彼太行 诗的意境像登上巍巍的太行,  翠绕羊肠 像绿荫下的小路,委婉回肠。  杳霭流玉 蒙蒙雾气藏不住如玉的泉水,  悠悠花香 掩不住随风飘来的悠悠花香。  ·  力之于时 诗篇的力度像张弦欲放的箭,  声之于羌 诗句的声律如羌笛顿挫悠长。  似往已回 浓浓的情,欲放已回;  如幽匪藏 幽幽的意,欲盖弥彰。  ·  水理漩洑 像激流中回环的旋涡宛转起伏,  鹏风翱翔 像大风中扶摇的鵾鹏展翅翱翔。  道不自器 优美的诗境原没有固定的模式,  与之圆方 在你的调理下它可圆可方。  ·  ·  十八、实境  取语甚直 尽可用直接了当的语言,  计思匪深 也不必顾虑重重的考量。  忽逢幽人 要像忽遇朋友一样的自然,  如见道心 像遇见神灵一样豁然开朗。  ·  清涧之曲 在弯弯曲曲的清涧之侧,  碧松之阴 在郁郁葱葱的青松之旁。  一客荷樵 负薪的樵夫在此落脚,  一客听琴 悠闲的高士抚琴自弹。  ·  情性所至 性情所至,诗意为开,  妙不自寻 妙在自然,岂可牵强?  遇之自天 灵感的到来像从天而降,  泠然希音 犹如希世之音使人神往。  ·  ·  十九、悲慨  大风卷水 狂风卷起排天的波澜,  林木为摧 漫山的树木一片凋残。  意苦若死 思念的苦涩,使人心如槁灰,  招憇不来 深深地忧伤,怎样才能排开?  ·  百岁如流 人生百年,就像流水一样;  富贵冷灰 荣华富贵,转眼云散灰扬!  大道日往 江河日下,世风不古,  若为雄才 谁是这当今乱世的雄才?  ·  壮士拂剑 壮士赴死,英雄试剑  浩然弥哀 浩浩悲歌,长空飞扬。  萧萧落叶 落叶秋风,飘零萧瑟,  漏雨苍苔 淅沥屋漏,雨打苍苔。  ·  ·  二十、形容  绝伫灵素 留住心灵的纯朴率真,  少回清真 抓住事物的原理精神。  如觅水影 就好似寻觅水中的倒影,  如写阳春 又如同描绘炫丽的阳春。  ·  风云变态 博大如天地风云的变幻,  花草精神 生动如花草树木的精灵。  海之波澜 像海的波涛浩渺壮阔,  山之嶙峋 如山的伟岸万壑千形。  ·  俱似大道 面对天地造化,宇宙精神,  妙契同尘 妙在灵活掌握,异曲同工。  离形得似 惟妙惟肖,神形兼备  庶几斯人 才是名符其实的真正的诗人。  ·  ·  二十一、超诣(超脱之意)  匪神之灵 不依靠神明的灵异相陪,  匪机之微 不需要造化给予的机会。  如将白云 我驾着白云冉冉而去,  清风与归 清风助我在诗境中腾飞。  ·  远引若至 诗如灵光,远远地追逐而来,  临之已非 擦肩而过,相见时面目全非。  少有道契 诗道的真谛需苦苦的寻找,  终与俗违 让平庸和俗气与身心相违。  ·  乱山高木 诗意是乱山中高傲的乔木,  碧苔芳晖 诗意是青苔上流转的斜晖。  诵之思之 我不停地寻找,声声呼唤,  其声愈稀 无奈其音愈稀,其影益微……  ·  ·  二十二、飘逸  落落欲往 落落寡合,超然我素我行,  矫矫不群 特立孤异,休与鸡鹜同群。  缑山之鹤 一如缑氏山上傲兀的仙鹤。  华顶之云 又似太华山顶飘曳的白云。  ·  高人画中 像古画中的散发高人,  令色絪缊 神采奕奕,衣袂飘云。  御风蓬叶 脚踏蓬叶,凌风而起,  泛彼无垠 杳然无迹,傲游天庭。  ·  如不可执 诗如隐者,可望而不可及,  如将有闻 诗如妙音,空中隐约可听。  识者已倾 欣赏的人为之倾倒,  期之愈分 想握住却已撒手远行。  ·  ·  二十三、旷达  生者百岁 人生就像百岁之河,  相去几何 算来算去又有几何?  欢乐苦短 欢乐的日子实在太少,  忧愁实多 忧愁的时候总是很多。  ·  何如尊酒 倒不如金尊银爵对酒当歌,  日往烟萝 像闲云野鹤一样自由洒脱。  花覆茆檐 看墙檐上的花草,藤蔓攀过,  疏雨相过 听轩窗外的小雨,洒洒落落。  ·  倒酒既尽 喝完了满壶的佳酿美酒,  杖藜行歌 倚着竹杖悠闲地边走边歌。  孰不有古 如果说天地间有何物不老,  南山峨峨 你看那终南山千古巍峨。  ·  ·  二十四、流动  若纳水輨 诗的流动如同水车旋转不息,  如转丸珠 又像滚珠在玉盘中轻松滑落。  夫岂可道 这种妙处无法用文字说清,  假体遗愚 借助比喻也很难自圆其说。  ·  荒荒坤轴 就像荒茫无尽的地轴,  悠悠天枢 又像悠悠转动的天梭。  载要其端 与事物的本质相联,  载同其符 与自然的节拍相合。  超超神明 世间万物是奇妙的组合。  ·  返返冥无 看茫茫宇宙浩瀚银河。  来往千载 千秋万载,周而复始,  是之谓乎 流动才是真正的诗歌!  ——注:转载于野云先生博客!——  ·  ·  
  回复第211楼(作者:@沁花泥 于
21:00)  真是勤快好学啊!佩服  ==========  妹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乖哈!(⊙o⊙)  
  —— 押韵八戒 ,绝句 律诗四忌 ,作诗五戒 ,论诗八病——  文:心梦倾城  ·  押韵八戒  诗之有韵,犹屋之有柱;柱不稳,则屋必倾圮。韵不稳,则诗必恶劣。故押韵之所当戒者,初学亦不可不知,兹试分述于下:  ·  一、戒凑韵  俗亦称“挂韵脚”,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  二、戒落韵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诗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  三、戒重韵  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  四、戒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  五、戒用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  六、戒用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字,训轻举;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者,则亦不妨押之。  ·  七、戒用同义之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  八、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风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粘之弊,初学最宜审慎。  ·  ·  律诗四忌:  何谓律诗四忌?一曰不工,二曰不贯,三曰不自然,四曰不典雅。初学作诗者,于前述种种忌病,既已领会,则尤当注意此四忌也。今述如下:  ·  一、不工  律诗最重对偶,苟对偶之句配搭不匀,便不工矣。  ·  二、不贯  律诗以第一联为起,第二联为承,第三联为转,第四联为合。苟不知起承转合之层次,而两两相凑,便不贯矣。  ·  三、不自然  律诗于立意、造句、炼字、修辞诸法,在在皆当研究,苟其徒重对偶,于诗之意义词句生拍硬截,便不自然矣。  ·  四、不典雅  律诗宜善于运用古典,若只将迎眸、屈指、好将、从教称字,铺张字面,便不典雅矣。  ·  ·  绝诗四忌法:  何谓绝诗四忌?曰可加可减、可多可少、可彼可此、可上可下是也。学者于律诗四忌又知趋避矣,故再以绝诗四忌示之,仍分述如下:  ·  一、可加可减  如五绝之诗,加二字为七绝;七绝之诗,减二字为五绝之类。  ·  二、可多可少  如一诗之中,一意分为四句,或四句仍归一意之类。  ·  三、可彼可此  如咏梅之诗,可移而咏菊;咏山水之诗,可移而咏风月之类。  ·  四、可上可下  如七绝仄起押韵之句,与第四句同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苟其不分层次,上句与下句可以互易之类。  ·  ·  作诗五戒:  何谓作诗五戒?一戒讥讪,二戒谄谀,三戒鄙俗,四戒纤亵,五戒剽窃是也。学者于上述八病五忌既已知之,则此作诗五戒,尤不可不注意焉。兹更详述于后:  ·  一、戒讥讪  古来谑语嘲歌,大都轻薄者之所为,及读韩昌黎赠张曙诗,有“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二句,以江总之奸佞比曙,似是昌黎失检。故赠送之诗,宜借古人之才华位望相似,否则稍一不慎,受者即疑为有意讥讪,衔恨报复,卒无已时,可不戒哉。  ·  二、戒谄谀  昔杜子美赠郑谏议诗,只赞其诗词,不言其谏诤,斯为不谄。又赠鲜于京兆诗,但美其文章,不论其武略,斯为不谀。不谄不谀,最关人品,然尽有对于贵官显者,加意颂扬,及时过境迁,骤然失势,昔日应酬之作,适成株累之由。诗人似此者颇多,切不可轻蹈此习也。  ·  三、戒鄙俗  鄙在立意,俗在造句。凡稍有气骨者,或不肯自蹈卑鄙之弊,俗则非着意锻炼,即未能免。如张?引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未敢潜忘秣饲恩。”言其为乞儿语,亦恶其鄙耳。白香山长于叙事,求解老妪,遂加以“俗”之一字。观此,则鄙俗之病,古人尚未能免,而谓学者可不留意乎?  ·  四、戒纤亵  一字至九字诗,虽曰旧格,终近游戏。至地名、人名、药名、数目诸体,则纤矣。西昆、香奁,专咏艳情,《唐诗别裁》屏而不录,惩其亵耳。初学作诗者,最喜吟风弄月,坠入魔道,心术日非,此尤不可不力戒也。  ·  五、戒剽窃  释皎然谓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周以言偷唐人诗云:“海色晴看近,钟声夜听长。”较原诗只改“雨”字为“近”字,“潮”字为“长”字而巳。黄鲁直偷李白诗云:“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较原诗只改“烟寒”为“家围”二字。此皆不免蹈偷语之病。初学作诗,脱胎犹非所宜,况剽窃乎?戒之慎之!  ·  ·  学诗五忌:  前言八病,所拘太严。初学作诗,苟其奉为准绳,则天机束缚始尽,安能望其发挥性灵乎?然而通常五忌,则不可轻蹈。兹再条列于下:  ·  一、格弱  诗贵格调高古,句句无懈可击,否则即为格弱。《李希声诗话》曰:“薛能,晚唐诗人,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薛能大言如此,今读其诗真堪一笑。刘白之词,则绝非薛能可及。刘之词曰:‘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曰:‘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格力风调,岂薛能所可彷佛。”于此可知格调之不可不讲也。  ·  二、字俗  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但古来诗人,亦有诗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许老吃”。诗中之“个”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读之不觉其俗,而只觉其佳。此则在于善用之耳。若初学则功夫未深,终以不用为是。  ·  三、才浮  诗贵含意不尽,藏才不露,否则即为才浮。如白乐天《宫怨》云:“泪满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又王昌龄《宫怨》云:“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声,犹带昭阳日影来。”二诗用意,何等含蓄。  ·  四、理短  诗贵理由充足,不可牵强,否则即为理短。如张继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则佳矣,但夜半非撞钟之时。①又白乐天《长恨歌》云:“峨眉山下少人行”,峨眉在嘉州,与幸蜀全无交涉。又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虽描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但夕阳迟不独在花坞,春水漫不仅限柳塘也。此皆谓之理短。  ·  五、意杂  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  ·  
  论诗八病:  昔人论诗有八病。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正纽,八曰旁纽。在初学对此八病,虽不必十分注重,然亦不可不知。今试分别言之,并举例如下:  ·  一、平头  谓上句一、二两字不得与下句一、二两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之类。  ·  二、上尾  谓上句末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声。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同为平声之类。  ·  三、蜂腰  谓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同则两头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如古诗“远与君别久”句,“与”字、“久”字,同为上声之类。  ·  四、鹤膝  谓第一句末一字不得与第三句末一字同声。同则两头细,中心粗,似鹤膝之形。如古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截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素”字、“扇”字,同为去声之类。  ·  五、大韵  谓上句首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韵。如古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字与“垆”字同韵之类。  ·  六、小韵  谓上句第四字不得与下句第一字同韵。如古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字与“清”字同韵之类。  ·  七、正纽  谓上下两句之中,有一平声之东字不得再用上声之董字及去声之冻字。因东、董、冻三字为一纽也。如古诗“我本汉家片,来嫁单于庭”。“家”字在平声六麻,“嫁”字在去声二十二祃,同为一纽之韵。  ·  八、旁纽  谓上句首一字已用平声东韵之字,下句首一字不得再用上声董韵或去声送韵之字;或上句已用董韵、送韵之字,则下句不得再用东韵之字。如古诗“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丈”字在上声二十一养,“梁”字在平声七阳。“梁”与“长”同韵,而“长”字与“丈”字即为一纽之类。  ·  ·  格律诗词写作十五忌  1.忌无韵无律。  2.忌无章法。  3.忌字、词、句、意重复,落入自己或他人窠臼。  4.忌用句粗俗不雅、陈旧、枯燥、呆板、晦涩难懂。  5.忌无形象或形象不鲜明及无形象的空洞议论。  6.忌罗列与诗意无关的现象或将感想当诗。  7.忌句意、诗意直白不含蓄。  8.忌无感情或感情淡薄。  9.忌心胸不广,脱离现实,无病呻吟。  10.忌描写事物内外前后矛盾,不符合事实。  11.忌褒贬过头。  12.忌关门写诗,不问世事。  13.忌轻视修改,急于求成。  14..忌思想不健康,或思想反动,违法乱纪,误导人众,挑起动乱,祸国殃民。  15..忌骄傲自大,自比李杜,不虚心学习。  ·  ·  写咏物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寄托,有情趣,有言外之意。  2、注意意、象、音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可成为“打一物”的谜语。  3、咏物要“一语双关”,字字句句描写此“物”,时时处处影射彼“意”。  4、此物和彼意的特征须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两者联系需自然,不可牵强。  5、如是正面之物,要注意所咏之物能给人以美感。  6、如是反面之物,则要注意讽刺的分寸,不能过火和失实。  7、最好能以小见大,由物及人,借题发挥。  8、先铺垫,或写形,或写事,不道破;后点题,或写意,或抒情,一语道破。  ·  ·  
  写好现代诗的几个要素  一、诗歌的语言  江苏诗人孔灏将他多年来内心深藏的身为诗人的秘密幸福宣称出来。他说,诗是什么?我可能是永远说不明白,也不敢轻言的。但是我知道,在‘活着’与‘写着’之间,诗歌必须要与生活相通、相融进而产生出唇齿相依的幸福与疼痛。一首好的诗歌应该是使人求真、向善和思美的,好诗必须散发出写作者灵魂的香气!孔灏还指出,“诗歌要说‘人’话”。“当前,假冒诗歌的名义不说人话者大有人在,他们或者把诗歌当作行为艺术来表演,或者把诗歌写成不知所云的昏乱呓语,或者在诗歌中尊崇失去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话语……这一切,都与诗歌无关!  作为诗歌的写作者,必然是一个诗歌阅读者。作为诗歌阅读者,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诗歌写作者。诗歌与小说或者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诗歌是业余性的文体,是诗意生活的派生物。瓦莱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如果把散文比作走路,那么诗歌则是舞蹈。走路往往有一定的目标,以达到目的而获得意义。相反,舞蹈强调的是过程和形式,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它本身。查尔斯.赖特也认为:“诗的思考就是形式的思考,诗的中心意义就是诗的形式。形式就是语言,形式就是意义。”诗歌语言对日常语言所忽略的部分——诸如节奏、韵律、视觉形象、排列组合等——给予了非同寻常的关注和突出,从而使这种语言变得新鲜而陌生。也就是说,诗歌语言必须摆脱日常语言的惯性,有意识地引导人们摆脱语言接受的自动化状态,撕开日常语言的固习和常规。如果说偏离日常语言是所有文学语言的共同特点的话,那么诗歌语言无疑是(也必须是)语言实验的激进先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是人创造了语言,而是语言创造了人。  诗人必须睁着一双寻求真、善、美的眼睛,用口语表达出来的日常琐事才会是闪闪发光的,因为他赋予了它们对辽远事物的向往。诗人应该拥有比较系统的文学知识,从而窥测出哪里是文学的前沿,并且竭力敲开一个新的语言空间。这也既是诗人们常说的所谓打开诗歌的语言。特别是现代诗歌,它的跳跃性和多义性使读者无法毫无障碍地进行阅读,这反而促使了读者在上下文、意象内涵、结构形式等方面着眼,进行思考。这就顺利地打破了传播过程共时性的缺陷,从而把读者还原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读者的主体性意识和对意识形态的客观认识。  基于语言层面,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当你真正进入写诗状态时,你便会感到许多语言就像春风扑面而来,让你无法回避甚至躲闪不及。此时它紧紧地包围着你,你必须把它放在纸上才会彼此安宁。我尚且记得鲁迅先生的一个绝美的比喻:诗人为什么写诗,就像花为什么要开一样。正如女诗人翟永明所说:“当词语在诗歌中游走时,对它的把握实际上顺应和捕捉,词语与写作中的激情共舞,你必须在眩目的光影中明白无误地发现它,在顺利的时候,词语应你的企盼而来,像大滴大滴的雨滴落下来,铺满纸面,我觉得运气好极了。” 然而,恐怕大多人却很难盛享这么好的运气。  就文学巨匠泰戈尔而言,尽管泰戈尔描述大海、贝壳、孩子、母亲的诗歌被冰心、郑振铎等人所摹仿,但很少见过有谁企图将泰戈尔完全打开过。人们根本不关心,或不知道泰戈尔“梵我一体”的思想。梵者 --人格化的宇宙,我者 --宇宙化的人格。通过这两者的结合,泰戈尔希望成就的是“全人”。同时也从中成就了泰戈尔的伟大。  ·  二、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我国诗歌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品格之一。透过诗歌意象的比较,便能悟出诗人所寄托的不同美学追求及精神追求,从而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意志、性格、思维品质及其处世操守。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意绪、情思的形象,由情意与物象遇合而成的。意与象能够相合,是因为物象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结构有相似之处。反之,没有意象的诗歌就会显得直白与干瘪,失去诗歌应有的韵味。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比,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列式组合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对比式组合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衬;通感式意象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荒诞式组合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因此,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写诗,必先读懂意象及其运用。  ·  ·  
  三、诗歌的散射与聚焦  所谓“散射”既是指诗歌的发散性,而“聚焦”则是指诗歌主题性。  发散性和主题性在诗歌写作中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放”和“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收放自如是一种写诗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体悟才可以达到。放的目的是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大的诗思空间,是诗歌获得深层表达的必要。而收的意义则在于诗歌表达的传递性,即诗写者想要传递出什么,这是主题性的必须。只放不收和只收不放都将偏离诗歌表达的需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决定了写作的状况,很多写者往往为了追求诗意而雕琢所谓“充满诗意的句子”,忽略了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诗歌究竟为什么而写,即它的传递性——诗歌的意义。  庞大的意象群体当然能展现诗人对多个重大问题的印象和思考,如果说它是清晰的,也只是一片闪烁着思想之光的碎瓷。或许它只是历史和现实在诗人梦境之中的迷幻般的反光。在神秘的宿命感之中,我们体会到了无法延续的历史和无法弥合的碎裂的现实在诗人心中留下的伤痛,或许这一切留给诗人的只能是一次语词的狂欢。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种在语词之中寻求张力和容量的写法造成了极大的阅读和交流的困难,这种依靠繁杂意象表现思考的方式,必然造成表达上的“散射”而非“聚焦”。  缺乏发散性的诗歌,往往是单薄的,而发散性过强便会导致主题性的缺乏,会出现仅见句子不见诗歌的局面。前一个问题通过不断练习能够得到纠正,而后一个问题更值得思考和解决,因为后一个问题可能来源于模糊不清的认识和漫长时日积累的写作习惯,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前者可能是新手更容易出现的问题,而后者则常常发生在一些老的写手的作品中。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决定着“现代汉语诗”身份的确立,我们在汉语诗写作中提倡的“叙述策略”也包含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立足于生活进行叙述,而不是单纯雕琢“诗意的句子”,从而完成对生活的诗意叙述,这或许是诗写者仍然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  ·  四、诗歌的整体审美性  欣赏诗歌,只有抓住诗歌语言的这种特性反复吟唱,才能深刻领会诗家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从而拎出诗歌中浓缩着的内涵。优秀诗歌都具有整体审美性。读诗伊始,读者便开始产生某种精神体验,感到精神的愉悦。  现在许多诗人写诗,往往有篇无句,或有句无篇,尤其近几年网络诗歌更是如此。真正做到完整和精粹统一的很少,至于追求诗的神韵,那就更难谈上了。一首上乘诗作,必须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做到完整与精粹的统一,否则就是半吊子东西。可是当代诗人对此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更缺乏反思能力,而是花很多心思搞些胡里花哨的东西,写出点半吊子东西就沾沾自喜。(我也只是体悟很深,而做起来很难,好象就属于这种:)诗有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有句无篇者,非无可传之句,而通体不称,难入作家之选。  高手宁可有篇无句,新秀常常有句无篇。或者说:高手往往篇比句好。诗歌质量的优劣可基本分为三个层面:“有句无篇”、“有篇无句”、“有句有篇”。顾名思义,“有句无篇”是指一首诗歌中,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好句子,但整首诗不是不知所云就是庸俗透顶。“有篇无句”的诗歌虽然没有什么好句子,但整首诗浑然一体,不能拆散。“有篇无句”的诗歌是成功的,我们至少可以给它打上及格的分数。而最高层次的诗歌是“有句有篇”,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样的诗作才能称得上好诗。也是诗人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  ·  
  ——怎样写现代诗?!  文:特号刁民  ·  一、 现代诗的定义  现代诗要求诗人以饱和激情的想象创造出赋予典型化的意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不讲究格律,诗的分段建行、每行的字数没有固定要求。主要以诗意和语言的内在音乐动感取胜。  ·  ·  二、 现代诗的形式和要求  诗是诗人灵魂的剖白,呈现着诗人的全部心灵感受、内心独白。  就其意识归属分析:有政治的、经济的、伦理的、历史的、哲学的、美学的、人生的……就其情绪状态看:有愉悦的、哀伤的、昂奋的、低调的、爱的、憎的、愤怒的、恬适的、抑郁的……  一首诗的最佳动情点在哪里?从艺术欣赏看:在你的认同里;以创作实践论,在你的体验里。就上面两点,现代诗要求:  ①使用日常口语,务求准确,扬弃藻饰。  ②创造新的节奏。  ③要求绝对自由取材。  ④推陈意象、摈除含糊的泛论,把握具体的细节。  ⑤追求诗的坚定与清晰、放逐混淆与笼统。  ⑥诗的本质要求高度集中。  ·  ·  三、 感知  先谈谈灵感。所谓灵感是诗人、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创作者在丰富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时,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思想豁然开朗,捕捉住富有创造性的构思,伴之而来的是创造力和创作激情的爆发。诗人艾青认为:“灵感是诗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协调、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事物的禁闭之门的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可见诗的灵感的产生,虽然具有很大的偶尔性,但归根结底是诗人、艺术家长期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的结果。  感知即直接、间接的生活感受与认识,是诗歌写作活动的基础,也是写作过程的起点。没有对生活的感知,绝不可能进入诗歌写作过程和进行诗歌写作活动。即如一个从未见过葡萄尤其是没有吃过葡萄的人,绝不可能向人们道出葡萄的甜美或酸涩。严格地说,一切诗歌写作,成败得失的关键在对于生活感知的广狭、深浅、新旧、精粗。作家赵树理说:“有了生活,就有了主题和人物。”不过那有了生活的“有”就颇值得人们玩味与研究。说透了就是感知生活的广博、深厚、新颖、精神。毫无疑问,感知生活,是诗歌写作的第一道铁门槛。是有志于写作的人必须用心地去跨越的基础。  ·  ·  四、 提炼  提炼包含动笔之前的得意、凝意、立意的完整过程。它是继感知之后接踵而来的第二步工作。尽管对于“提炼”这一术语,诗歌界尚无规范性的界定,但基本含义是明确的,它就是把来自直接、间接的生活的意,经过凝炼与加工,使之升华为诗的主旨。写诗最要紧的是立意。立意贯穿在诗人对生活的体验、思索以及命笔行文的全过程中,也反映诗人对生活的加工、改造的匠心与意趣。“意义高低决定诗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所以许多诗人都熬费苦心地在“意”上下功夫;同时诗的意在诗行中的体现,应是隐蔽而寓于形象中,多运用暗示、曲笔、远距离比喻、没有规定性的象征手法。卞之琳的《断章》是一首优美难懂的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由于诗中象征意义的正确定性和诗人主观感觉的个体性,给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  
  五、组合  写诗除了要认真遣词用语,讲究文辞外,还必须十分讲究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的结合方式。诗是内视力特别强的一种艺术形式,要求诗人用高度艺术的语言,抒发他在某种境遇里对某些事物的所见、所感、所思,用诗来袒露自己的心灵,传达自己的心灵信息,以表达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感受。而感受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是对审美客体的直接把握。所以,我们应该在诗歌写作前,也就是说在诗还正在我们大脑里受孕前就要事先构思好写这首诗应怎样写,包括主题的确定,生活素材的选择、诗体形式的选取、章法层次的安排等。一般来说,构思是在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世界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等一系列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探索中,获得进展与成功。诗的主旨是开门见山还是平中见奇,是引而不发还是先设靶子,是凤冠猪肚还是一字经纬?下面简介几种组合方式的技巧:  ·  〈一〉 过河架桥  过河架桥,是诗歌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技法。一首诗的层次之间,如果无过渡性的文字,就不能衔接贯通、浑然一体,好比过河要架桥。诗的各部分就要靠过渡来联缀组合。  ·  〈二〉链式组合  链式结构即顺序结构或层层递进、层层剥笋。论什么事,抒什么情,总有本末始终,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无论任何人,总有生长发育过程和生老病死的变化,因而,写这类事和人的诗,最一般的方法就是用这种客观地反映事和人的内在变化的链式组合。  ·  〈三〉 意象组合  所谓意象,是我国诗歌界批评传统用法,指诗歌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相感应而以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是一首诗中具体的单一的或片断的形象。庞得说:“意象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表现的是在一刹那时间里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一个被描述的意象,可能是:任何一种内心冲动所获得最充分的表现或解释。意象又是一个辐射系……一个旋涡,从这里面产生观念,观念从意象中通过并且不断冲击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通过形容词不达意和传统的隐喻构成。如冷热感、音乐动感等。诗人看重表现自己瞬间的获得的印象,用暗示的手法传达感情,以描绘意象为目的,在寻求属于独创性的隐喻时,独意求新。  现代诗在创作中使用这种技巧时,应表现为一种并置和叠加的组合。  ·  〈 四〉 出人意料  事物的好坏、变化、情状等等,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也叫出人意外,出人意表。人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事情的发展有波澜起伏,使读诗者有始料不及的结果,这样就能引起读诗者的兴趣。  ·  〈五〉 绕山绕水写内心  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而有损于诗的余味,也难于表现出细腻复杂的感情来,于是写诗常常不要正面进攻,而应采取迂回手法,通过一些似乎关系不大的细节,来进一步暗示、提示自我深层的心理活动,从而收到“传难尽之意于字行间”之效,使心理描写更有余味。  ·  〈六〉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依据现有材料和显示独立地创造出形象的过程,一般的想象它塑造出的形象只是记忆表象的复活,受着生活原型的制约。感情的投入也不那么强烈,形象也就无法谈得上崭新。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归”是靠新奇大胆,不受生活原型的约束而取胜的,从而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情共鸣。“黄河之水天上来”与生活经验是不相符的。但由于作者投入了强烈的感情,我们便感觉到那滚滚奔海的黄河之水,伴随着诗人那波翻云涌的感情狂潮,铺天盖地来,气魄何其宏大。如果局限于生活经验的限制,把诗句改成:“黄河之水青海来”,就只是措绘了一种现象,平淡无奇了。创造想象要以奇取胜,更要以饱满醇浓的感情取胜。三者缺一不可。  ·  〈七〉 看似平常,实为合寡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人的思想感情也是丰富而复杂的。在生活中我们不时会看到“长歌当哭”、“喜极涕零”、“大智若遇”、“大巧若拙”等现象。这类现象我们初看起来似乎很反常,不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我们仔细地琢磨。就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