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为什么出现理性的人对待感情问题化过程

理性化的中国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理性化的中国思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对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理性化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我的图书馆
对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理性化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对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理性化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摘要】理性化是指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具体地讲,是指人们在确定行动目标和采取社会行动时,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标和所需手段(工具)进行的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具有较高的效率,使目标实现得更快、更容易。理性的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转变,或者是理性原则的提高。人们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采取一定的行动,从而导致某种社会发展结果的出现的。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社会现代化道路的不同,都可以从不同社会理性化的差别上得到解释。 &关键字:理性化、中国社会现代化、西方社会现代化、韦伯 &一、 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表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社会现代化就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理性选择的得失决定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成败。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理性地选择一种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模式,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19世纪中叶以后,经过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国开始踏上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的不同地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人口众多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经济文化的落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的行为、心理和观念之中。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又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它是经济、政治、科学文化、观念和生活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协调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同全面的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西方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开始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地区,至20世纪60年代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形式,社会现代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现代化作为一种过程而不是某些指标的堆积,是一种与前现代社会发展相比独具特色的发展过程。因此,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现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在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中,韦伯从各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理性化是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韦伯的重要思想—— 理性,也正因为如此,新教的伦理品质与资本主义的精神气质之间才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同时,“理性”也使主要在农村中由农民、贵族信仰的天主教专修来世的出世禁欲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使在城市新兴资产阶级中开始流行的新教的世俗禁欲主义粉墨登场。&韦伯主要从文化层面考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为什么在当时资本主义只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出现在中国或印度等其他非西方国家。他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所发生的特殊辩证关系的研究和对世界几大文明体系的分析,提出了现代性问题中的“理性化”概念。这样一来,韦伯就把“现代性”问题转化成了理性的问题,现代性批判在他那里则变成了理性批判。韦伯的理性化思想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的理性化导致社会理性化因素不断的增长,引起社会的不断分化;另一方面理性主义日益增长的社会各领域、各理性行为者、甚至是理性化的国家相互之间不断的互动、交融与整合,从而促进整个系统、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的更加合理性。 三、总结 &在韦伯笔下,理性化,作为现代西方独有的普遍历史现象,系统地借助了一种反传统的力量来造就现代生活的生活之道和社会秩序。理性化与传统的这一关系,构成了西方与中国的关键差别。西方理性化这样一种反传统的“传统”,根源于伦理先知对自然人伦关系的怀疑和拒弃,以及相应对陌生人构成的“博爱共同体”的向往。而现代中国人生活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对抗历史命运的自由努力中重建具有内在精神气质的“伦理秩序”。 韦伯的理性化思想中对资本主义精神在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作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文化和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虽然不能认为文化决定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假烟、假酒、假药事件,说明了社会道德的沦丧,我们应该加强和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发挥其作用,并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建设,充分重视其对现代化建设的整合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是理性化过程一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包括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两个方面。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和一个总目标,其过程中最有价值、也最具有普遍性的趋向实际上就是人的理性化和社会的理性化。但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着的问题与韦伯当年西方那个年代所面临的问题不同:西方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分化、整合和交融更多的是一种合乎理性的分化,而中国社会的这种分化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如何对日益分化的社会各领域和社会各阶层进行有效的整合,有效的推进各领域、各部门的配套改革,平稳的度过社会理性化进程中分化、交融与整合这一阶段,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关系到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侯均生 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_大学生考试网
当前位置: >>
侯均生 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导言 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 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 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大约从 19 世纪 30 年代到 20 世纪 20 年代,是社会学的诞生和形成时期,主要特征是: 1.社会学发展的重心在西欧,但 20 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向美国:孔德(Comte,法国人) ; 斯宾塞(Spencer,英国人) ;滕尼斯(Tonneis,德国人) ;涂尔干(Durkheim,法国人) ;韦 伯 (Webber, 德国人) 马克思 ; (Marx, 德国人) 帕累托 、 (Pareto, 意大利人) 齐美尔 ; (Simmel, 德国人) ;曼海姆(Mannheim,匈牙利人) 。社会学发展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时期的代表人 物有:凡勃伦(Veblen) ,库利(Cooley) ,帕克(Park) ,米德(Mead) ,托马斯(Thomas). 2.使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地位, 主要表现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也有两种意见。一种以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向为标志,比如 Garner 就认为 社会学起源于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的《君主论》 (the Prince) ,until the renaissance, most books upheld general notions of normative behavior, were non-empirical, and did not observe,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actual human behavior. Machiavelli included into his book all the violent, fierce, savage, coercive, and even compassionate acts that the ruler implement in order to stay in power. The prince is based on reality-the observations of real people, not just moral ideals. 另外 一种意见便是以“社会学”一词的提出为标志,那就是法国社会学家 August Comte1838 年, 在他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 新名词。虽然我们本课程的讲解从孔德开始,但是要是想理解社会学思想家的思想源流,还 是要追溯得更久远一些。 3.此一时期的社会学思想形成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论题,对以后的社会学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大约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这是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有: 1. 社会学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了美国。 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是 human behavior is shaped by society and social environment;那么人的思想也是植根于社会条件中的。 2.围绕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展开,首先是帕森斯综合西欧的古典社会学理论,适应当时 美国社会的需要建立了宏大的结构功能主义体系,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后随着社会 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判,形成了社会学理论在美国的“群雄并起” 的局面,因此很多学者就把这一时期称为“帕森斯”和“反帕森斯”阶段。 3.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各个理论家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出发,发展完备了各个 理论传统,形成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几大理论 体系。我们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和上一部分的讲法有些区别,这一部分主要是按照不同 的理论体系进行讲解。 (三)当代社会学理论(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指 80 年代以来各个理论家对社 会学理论传统进行修正、综合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有: 1.社会学理论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仅过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各国慢慢地纳入 了统一的世界体系, 各个国家也接受了西方的各种社会学说, 他们都遵循社会学传统开始了 丰富多彩的社会学研究。所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对理论的继承、批 判和发展基础上; 而不发达国家更多地立足于本国实际, 进行了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实践, 更多地是针对本多的社会问题进行的应用研究。 2.突破了“帕森斯”和“反帕森斯”的对立思维,开始了理论的综合,出现了以吉登斯 (Giddens) 哈贝马斯 、 (Habermas) 布尔迪尔 、 (Bourdieu) 科林斯 、 (Collins) 卢曼 、 (Lumann) 、 亚历山大(Alexander) 、科尔曼(Coleman)为代表的综合理论价,由于吉登斯的综合性社 会学理论的巨大影响,有人又把这一阶段成为“吉登斯时代”。 二、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西方社会学理论史的几种写作方式 (一)思想史,即对各类思想进行归类,按照各类分别讲解,如乔纳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 的结构》 ,华夏出版社,2000 年; (二)概念史,即根据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对社会学理论进行梳理,如马尔科姆?沃特斯, 《现代社会学理论》 ,华夏出版社,2000 年; (三) 人物史, 即根据社会学家的前后顺序分别讲解; 如刘易斯?A.科塞, 《社会学思想名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Tim Delaney, Classical Social Theory: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4。 当然国内外在讲解的过程当中,对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础讲解大都采取更为综合的方式, 以人物思想是为基础,从中穿插一些思想史和观念史的内容,而到了研究阶段,则采取比较 的方式着重对思想史和概念史的梳理。George Ritzer, Sociological theory, McGraw-Hill, Inc, 1992。 三、课程的讲解结构和方法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按照人物讲解,这里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后来的社会学理论都是在 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各有特点,也不能放在一起讨论。现 代社会学理论则按照流派史来讲解,即把各个理论家分为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 号互动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等四大流流派来讲解。 (二)完整的一个思想家的理论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 2.社会学方法论, 3.社会学理论, 4.社会改革方案, (三)社会学课程的设想 1.大一的《社会学概论》 ,在知识介绍方面,主要是介绍一些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概念,比如 说社会、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社会群体、家庭、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变 迁等等; 在能力培养方面, 主要是让同学运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来描述和解释一些社 会现象,并学会做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一类的题目。 2.大二的《西方社会学理论》 ,在知识介绍方面,主要是全面地介绍各个思想家或思想流派 的社会学理论,梳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理论视角和发展脉络;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让同 学们学会做文献综述, 并运用理论分析当前的社会问题, 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问题 的理论框架。所以,这学期大家的作业便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概念 或一个问题,写一篇文献综述。 3.大三的《城市社会学》 ,在知识介绍方面,主要介绍把社会学的基本理 论应用到城市问题研究中所产生的各种理论; 能力培养方面, 主要是在学会运用概念和做文 献综述的基础上,能够具体地写出一篇专业论文来。上学期,我也曾经尝试这么做,而且大 家也做得非常好,只是各种原因未曾实施。 4.写文献综述的步骤: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注意主题要鲜明; (2)收集资料,注意资料的完备性,多多益善; (3)系统地分析这些资料,主要是分类整理,然后找出各个类型的社会学理论的特点、优 点、缺点及其使用范围; (3)综合各种观点,提出自己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4)在实践中不断地应用这些框架,并修正、补充自己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 孔德的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 生平和著述 一、 生平(life) 孔德(1798――1857) ,法国社会学家。他的父亲是一个政府官员,也是一个热心的天主教 徒和保皇分子,极力鄙视革命。像所有人一样,孔德在青年时代是激情而狂热的,他放弃了 家庭的保守信念,树立了自由、共和的信念。 1817 年,孔德认识了圣西门(60 岁) ,并作为他的秘书和朋友工作了七年之久。在合作的这 段时间里,他受到了圣西门的巨大影响。正是在圣西门的影响下,他开始由自由共和思想转 向精英主义, 而且把社会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来看待, 并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 会现象。因名义之争和政见不合,1824 年孔德与他的导师分道扬镳,开始了孤独的研究生 涯。由于自己的成就,他又和密尔等人成了朋友。 孔德晚年沉迷于“人道教”(the Religion of Humanity)的建立,他再次陷入学术的孤独之中, 但是他却开始和许多政界要人联系,来推销自己的人道教思想。 二、 著述(works) 1830 至 1842 年, 《实证哲学教程》 ; 1844, 《论实证哲学的精神》 ; 1851 至 1854 年, 《实证政治体系》 ; 1848, 《实证哲学概观》 ;等等 三、 社会背景(social context) 1.孔德生活的法国处于社会和政治秩序紊乱的年代。The belated coming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导致了法国社会的急速变迁,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迅速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为 了取得政治地位, 也促使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运动。 孔德一生便经历了七种政治体制和无数 次的群众运动。 孔德出生于罗伯斯庇尔极端统治之后相对温和的热月政府时期; 两年后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 又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 年拿破仑莱比锡战败,路易十八又统治了法国;虽然拿破 仑曾经历过 100 天的复辟,但路易十八和查尔斯的统治一直维持到 1830 年的七月革命。直 到 1848 年二月革命后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政治运动背后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之前法国的主要阶层有封建主、 手工 业者、工艺制作者和农民;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出现了资本家和工厂工人。各个阶层 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谋求获得政治地位;1789 年法国大革命其实是资本家领导的推翻 封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但 1820 年后的革命,主要是传统阶层和工厂工人不堪经济衰退带 来的生活困境,起来反对现存的资产阶级封建主统治。 2.孔德一代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尴尬地位。经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大量的年轻人占据了 统治和管理地位, 出生于 1798 年的孔德成年以后面临着就业机 会的减少。 再加上当时 的经济萧条的影响下出现的 doctor without patient, lawyer without client 状况,年轻一代更是 对前途一片茫然。于是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统治产生了不满。 社会状况和个人状况都促使孔德谋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四、 思想渊源(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1. 进步传统(the tradition of progress) 2. 秩序传统(the tradition of order) 3. 自由传统(the tradition of liberalism) 4. 圣西门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Saint-Simon) 第二节 孔德的社会学方法论 一、 人类发展三阶段说(the law of human progress or the law of three stages) 1.早在 1822 年,孔德便决心找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说明人类社会如何从类人 猿一步一步发展到了当时的文明社会。 2.三阶段的内容。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和个人智力的发展是一致的,他说:“我们每一 个重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会相继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者虚构的阶段 (theological or fictitious) ;形而上学的或者抽象的阶段(metaphysical or abstract) ;科学的或 者实证的阶段(scientific or positive) 。……在神学阶段,人类试图寻找事物的本质属性、各 种现象的最终和直接原因……假设所有的现象都是有超验存在决定的……在形而上学阶段, 人类假设抽象力量和不同实体决定了所有社会现象……而在科学阶段, 人类放弃了对终极信 条的追求,而是寻找宇宙和世界的因果规律。”(p21) 3.三个阶段在进化过程当中的关系。新的阶段只有在上一阶段衰败后才会取而代之,因此 就的阶段无法预测新阶段的特征。 在某一个阶段处于统治地位的稳定时期, 社会处于平衡状 态,而在新旧阶段的转型时期会出现紧张紊乱态势。 4.三阶段说的影响范围。三阶段说不仅可以用来说明个人智力和人类智力的发展,而且可 以用来解释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社会秩序(social order) 、人类生活物质条件 (material conditions of human life)的发展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孔德虽然强调人类智力在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从未承认人类智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发展。 二、 科学分类和层级体系 1. 科学分类体系(classification of the science) 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整体,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 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 与此相应, 科学也划分为五种: 天文学 (astronomy) 物理学 , (physics) , 化学(chemistry) ,生物学(biology) ,社会学(sociology) 。 2. 科学等级体系(the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 整个宇宙现象是相互联系的, 那么研究这些现象的各门科学也是相互联结的。 他们既不是平 行的,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这个结构就是科学等 级体系。 科学等级体系和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说是一致的。 任何一种达到实证阶段的知识和他的一般 性(generality) 、简明性(simplicity)和独立于其他知识(independence of other department) 是相一致的。所以天文学由于其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的特点,首先达到了实 证阶段,取得了科学等级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然后是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sociology。 从逻辑的角度看,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和依赖性在增加。 三、 社会学方法论 1. 知识论。 孔德则认为社会有客观的发展规律而且我们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种规律。 2.方法论。在孔德看来,自然科学已经建立了关于自然现象的规律体系,下一个阶段就是 在社会学研究中作这项工作。 3.本体论。在论述社会学与科学体系中其他学科的关系时,孔德强调了社会学对相邻学科 ――生物学的依赖及其相似之处,阐发了关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基本思想。 4.学科功能。社会科学也要像自然科学一样为人类服务,社会学的研究最终要给人类带来 福利,用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他认为,一旦发现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益于人 类的行动也可能性。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observation) 孔德断言,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很早就采用了观察的方法, 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也要建立在对社会事实(social fact)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形而上学的理论家认为观察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纯经验活动, 因此反对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对社 会现象的研究中去, 这是由他们反实证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 孔德非常重视观察中理论指导 (the guidance of a preparatory theory)的作用,并把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 察”,认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得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 孔德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种, 观察也相应地分为静态观察和静态 观察,前者在社会静力学的指导下进行,后者在社会动力学的指导下进行。 孔德又根据观察的对象把观察划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前者直接观察所要研究的社会事 实,后者通过历史和文化遗迹来观察社会事实。 2.实验法 孔德把实验法分为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两种,他说:“如果说直接试验用于复杂的生物现象 就已很困难,那么这一方法用于社会科学则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根据共存和演替的规律, 对于社会任何一部分的任何人为的干预都会影响到其它部分。所以这一方法如果全部实行, 将由于不可能将现象的条件或结果单独分离出来,而失去其全部的科学价值”。 所以,孔德主张在社会学研究中采用间接试验的方法,所以间接试验,是指实验者――社会 研究人员, 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 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情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 会研究。孔德认为,当社会现象的正常进程(the regular routine of social phenomenon)受到 某种确定方式的干扰时,试验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病态现象(pathological cases)是真正 具有科学意义的纯实验的同义语, 即通过对社会病态现象的分析, 比较革命时期和和平时期 的不同,从而找出影响社会和谐和演替的原因,进而发现社会现象正常进程的规律。 3.比较法 (1)孔德认为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这种方法在其他方法中都有体现。 (2)通过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 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澄清人类社会的本质。 (3)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可以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人类作 为一个整体,其各个部分分别低、但以一致的方式在进化,由于种种原因,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的进化速度不同, 于是造成了在同一历史时期里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由于西方文明在 过去的发展阶段上没有留下明显的历史痕迹, 研究它的过去就有很大困难, 所有通过比较的 方法,可以推论出西方文明的过去发展历史。 4.历史法 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最适合于是社会现象的考察。历史法是从事物 的先后顺序和连续性上考察社会学现象的一种方法。 孔德也指出,历史法本质上是一种比较的方法,只不过他们比较的时空纬度不同。如果说一 般的比较方法是相对于现有事物的一种横向的和共时性的比较, 那么历史的方法则是相对于 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的比。 五、评价 关于社会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论述是孔德社会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替充分体现了孔德要 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思想和努力, 为进一步发展和最终形成一门具体学科奠定 了基础。 第三节 社会静力学(socials statics) 一、社会静力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学科。 社 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研究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在孔德看来,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一旦 这种平衡和和谐被打破,就会出现社会病态,社会革命和动荡就是社会病态的具体表现。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孔德强力反对把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元素 (emphatically refuses to see individuals as elementary parts) ,而是把家庭看作基本的社会单位(social unit) 。这充分 体现了他方法论中的整体性观点, 认为社会具有个人所不具有的性质, 而且社会会影响个人 的情感和行为。 (二)人性假设。人性具有三重品质,由情感、活动和才智构成。情感是人类的灵魂,决定 着人的行为,具有利己主义和为他主义两个纬度。活动是人们生活的主题,包括军事阶段和 工业阶段两个纬度,分别处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智是人们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 和自身的认识。 孔德尤其强调了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用利他心 来抑制利己心,达到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 二、家庭 1.家庭和个人: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具有整体性的性 质,在家庭中,个人的利己主义(egotistical propensity)受到了控制,达到了利己心和利他 心的一致和和谐。 2.家庭和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形成部落,部落形成民族,是社会的基础, 也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三、社会共同体 1.概念。在孔德看来,社会有机体是由作为他真正成分的家庭、形成他真正组织的阶级和 种姓,以及最有油作为他的真正器官的城市和乡镇组成的一个整体。 2.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孔德经常通过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说明社会具有 整体性的特点,具有个人所不具有的品质,但同时也指出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个体的范围局 限在个体的皮肉之躯,由物质的界限和纽带;而社会有机体没有这种物质意义上的界限,只 能靠精神因素实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3.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制度 (1)所有制(p27) (2)劳动分工和经济合作(p27) (3)语言(p26) (4)宗教(p26) 第四节 社会动力学 一、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 1.社会动力学,是孔德运用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说解释社会历史进步的学科。孔德认为, 动力学从属于静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2. 之历史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所以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 也同样经历三个历史时期: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二、军事阶段(神学阶段) : 远古至中世纪早期,孔德又把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他们的知识和统治特征主要是:拜物 教时期或万物有灵论时期以家庭或氏族公社为特征; 多神教时期以城邦国家为特征; 一教独 尊的基督教时期教会大量出现,宗教具有普遍的性质,而政治具有地区性的特点,宗教和政 治的分离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三、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 大于相当于 1300 年至 1800 年期间。由对神灵的崇拜转向对人类智力和知识的崇拜,由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军事阶段转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业阶段, 学者和实业家组成的共 和政府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四、 工业阶段(实证阶段) 大约 1800 之后的发展阶段。在知识方面,以科学的普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创立以及科学社 会作用的增长为标志,在科学影响下,工业发展是人类资源获得大量的开发和利用,社会由 牧师、银行家和工业家共同管理。 五、 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 1. 智力发展 2. 人口 3. 种族 4. 气候与地理环境 5. 政治活动 第五节 孔德的社会改革思想 一、理论基础 在人性三分法的基础上, 孔德认为社会也有三种力量: 一是建立在行动基础上的表现为财富 的物质力量; 二是建立在思考基础上的表现为观念的智力力量; 三是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表 现为命令与服从的道义力量。 社会组织和改建的最高任务和最大的困难是将这三种力量合理 地结合起来,不是任何一种获得必要的特权。 国家的社会阶级同样也体现了以上三种力量: 牧师, 指引我们思考; 妇女, 激发我们的仁爱; 实际首领指导我们的战争和平日的生产活动。 二、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 1.社会的改组不是建立在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依靠新的工业社会的道德,仅靠政治 手段,不仅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并且会破坏工业活动。 (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国家的 权力“体制内”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他的意识形态和他的实际相符合还可以,但是现在的 宣传和实际又不大相同,因此造成了社会的不满) 2.通过普遍的道德教育,纠正社会的弊端,依赖于精神权力的建立,而实证主义的科学恰 恰具备这种能力。在精神权力的指导下,普遍的道德教育将不惧怕资产阶级的专职行为,使 富人把自己看作社会的道义保护者,从而维持社会的道德和秩序。 三、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 1.社会舆论是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和形成社会道德的重要保证。 2.合理组织社会舆论需要有以下三个先决条件:第一,确定社会行动的现有原则;第二, 公众接受这些原则,并同意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些原则;第三,设立工人的机构,负责制订 这类原则并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 3.狂傲的孔德认为,自己的学说里包含了公众行为的准则,无产阶级提供行动的力量,实 证哲学家是正确表现民意不可取代的机构。 四、人道教思想 1.孔德非常强调宗教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并且在《实证政治体系》第四卷中提出了 他关于人道教的思想。 2.背景:孔德生活在一个动乱不安的年代,孔德认为工业革命虽然使法国社会脱离了神学 和形而上学阶段,但是也破坏了法国原来的社会秩序,天主教的信仰被破坏,而且也没有提 供社会重组(reorganization of society)的方案。鉴于宗教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孔 德主张建立一个“人道教”(the religion of humanity)或者“实证宗教”(positivistic church) , 来解决旧秩序衰弱和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3.主要内容。 (1)教义:人道教强调崇拜人的人性,而人的本性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人类一切行动的 永恒动力和主题,支配着人的理性、知识和行动,因此要以人类之爱代替上帝之爱。 (2)组织:人道教的牧师不再是天主教的牧师,而是实证科学家;人道教的中心在法国的 巴黎;孔德本人是“大教主”,指导着世界上所有的牧师;孔德认为他的人道教能够吸引妇女 和工人的加入,成为他们的教众,因为他为他们设立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4.评价:人道教,是孔德在实证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社会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 利用科学知识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心, 但是他的这套理论过于软弱无力, 既得不到当时资产阶 级的赞赏,也不能为工人阶级所接受。 第二章 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著述 一、生平 二、著述 1842 年《政府的作用范围》和 1851 年《社会静力学》阐述了他关于国家在社会中发挥的作 用的理论。 1873 年发表《社会学研究》 ,1897 年中国社会学第一人严复把此书翻译为中文,名叫《群学 肄言》 ,这是中国引入社会学思想的开始。 1890 年代发表《社会学原理》系统阐释了他的社会学思想。 第二节 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社会背景 1.The Victorian world of Herbert Spencer is far removed from strife-torn and convulsed social universe of Comte. The mid-Victorian age may be dated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Crystal Palace by Queen Victorian in 1851, the same year in which Spencer’s first book was published. It was a confident and complacent period: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 that had marked the industrial
the Chartist agitation had died down, the worst consequences of the new poor l popular radicalism w it seemed to most contemporaries that England was now safely settled on a course that would bring it ever-increasing affluence and prosperity. Moreover, Britain had become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2.By the close of the mid-Victorian age, England had already ceased to be primus inter pares among world power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huge imports from the new farmlands, British agriculture was ruined. 在工业领域,法国、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动摇了法国的地位,而且他 们的新技术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在国内,the bulk of the working class has experienced a notable improvement in material welfare, but far from decreasing its discontents, 1890 年代英国 爆发了经济危机。不过英国当时作为世界霸主的地位并没有动摇。 二、思想渊源 虽然斯宾塞是个有心人, 但也不是个严谨的人, 他在作文献综述的时候从很多人那里汲取了 营养,但并没有认真地读书,而是道听途说,或者偶然机遇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东西。 1.首先我们学习斯宾塞做个有心人,要把别人的观点融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慢慢地就 会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2.我们还要学习斯宾塞的作文献综述的时候,要广播地吸取不同领域思想家的影响,注意 收集资料的完备性。我们从下面的名单当中,可以看到它受到影响的广泛性:George Lewes, a biographical h Malthus(马尔萨斯), Adam Smith,
Lyell (莱伊尔) p Harvey, e Coleridge , (柯尔雷基), C George Eliot(艾略特,诗人) ;H D 等等 3.我们要避免的是,不要像他那样通过道听途说来作文献综述,而是要在收集资料的基础 上,通过认真读书、做笔记来吸取营养。 第三节 社会学方法论 一、个人主义和社会有机体 1.斯宾塞总是宣传自己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是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存在疑问;他在论 述国家的作用范围的时候, 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但是他的研究方法中还是把社会比拟为有机 体,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因此在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中,斯宾塞主要是 站在唯实论的立场上的。 2.个人通过相互依赖组成一个整体,在这个社会整体中,任何一个人的死亡不会导致社会 整体的解体,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找到他们的本质属性。 二、社会学方法论 1.学科论:知识的各个部门是一个整体; 2.知识论:社会具有普遍客观的规律,人类可以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 3.方法论:社会学研究中要用实证的或者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4.研究的价值问题: (1)价值问题的由来。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价值问题起源于它成立之初,来源于如何研究社会现象这个问题。我们 曾经讲过社会学理论和其他社会思想的区别, 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一个要进行价值相关的 研究,讨论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要进行价值中立的研究揭示社会事实上是什么样子, 那么价值和事实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话题。 (2)斯宾塞明确提出,社会学研究者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时,必须脱离自己的偏 见和情感,保持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 (3)斯宾塞还说明了影响研究客观性的因素:爱国主义的偏见(the Bias of patriotism) ;阶 级偏见, (the class-bias) ;政治偏见(the political bias) ;理论偏见(the theological bias) 。 第四节 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是贯穿斯宾塞社会学的两条主线,使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观 点,我们本节主要介绍他的这两种思想。 一、社会有机体论 1.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在斯宾塞看来,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 似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长过程,指社会规模由大到小。 (2)结构进化,指社会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 (3)功能分化,指随着社会结构的进化,社会的各个部分分别发挥不同的功能,共同维护 整体的存在; (4)相互依赖,是指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社会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斯宾塞认为, 社会结构越复杂,功能越分化,各部分之间的功能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就越高,社会也变得 更加脆弱。而且随着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导致了社会控制系统的出现,用以 调节各部分之间的活动,保证整体活动的正常进行。 2.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的对比(p32-33) 3.结论:社会有机体如同单个的生物有机体一样,机能的均衡引起了结构的均衡,从而使 社会得以生存、进化。 二、社会进化论 (一)斯宾塞早期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1.社会进化的方式:单线进化 2.社会进化的动力:外力作用 (二)斯宾塞成熟期的社会进化思想 1.社会进化的方式:平面进化 2.社会进化的动力:优胜劣汰,物竞天择 第五节 发展社会学――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斯宾塞从他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出发,试图对社会进行分类。 一、 关于社会分类的标准 1.按照社会进化的程度或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的进化,把社会划分为简单社会、复合社会、 二次复合社会和三次复合社会。 2.按照社会内部管理形式作为标准,可以把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这种分类方 法只着眼于一个社会同作为其主要环境的其他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由此对社会内部管理方式 的影响。 如果一个社会同期周围的社会是和平的关系, 那么社会内部的管理就会呈现出相对 松散和衰弱的情况;如果处于交战状态,那么就会导致强制性的和中央集权的社会控制。 3.循环和进化。斯宾塞的两种划分标准没有直接联系,如果说按照社会复杂程度的划分体 现了他的进化论思想和乐观精神的话, 那么按照内部管理形式划分则体现了他的循环论思想 和悲观情绪。 二、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比较 characteristic Militant society Industrial society Dominant function or activity Corporate defensive and offensive activity for preservation and aggrandizement Peaceful, mutual rendering of individual services Principle of social coordination Co regimentation by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gulation of activity V regulation by contract and p only negative regulation of activity Relations between state and individual Individual exist
restraints on liberty, property and mobility State exists for be few restraints on property and mobility Structure of state centralized Decentralized Structur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Fixity of rank, occ inheritance of positions Plasticity and openness of rank, occupation and locality Type of economic activity Economic autonomy and self- l protectionism Loss
interdependenc free trade Valued social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P discipline I re i kindness 第六节 政治社会学――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 在论述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不同的时候, 斯宾塞认为在生物有机体中, 部分为整体而 存在,而在社会有机体中,则是社会为成员的幸福服务。这与孔的截然相反,孔德认为个人 要坚决服从社会整体,而斯宾塞认为社会只是个人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需要理解的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意识形态上的个人主义是不同的。 前者指在研究过程当 中的研究层次;后者是实践过程中的政治立场。 一、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及其权力基础 1.国家的概念。社会上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合作,一种是自发的私人合作,一种是有意设计 的合作。 国家是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社会为了进行必须的合作而有意识建立的政治组织。 2.政府的概念。国家是进行社会调节的机制,政府则是具体执行调节职能的一种器官,是 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下的政治组织的特殊形式,是进行国家管理的职能机构。 3.国家和政府权力的基础。“对活人的恐惧”是政治权力的基础,“对死人的恐惧”是宗教权 力的基础。 政治统治者不仅利用人们对活人的恐惧心理, 也借助对死人的恐惧情绪加强其控 制的力量。 二、国家活动的领域和范围 1.理论背景。自然主义认为,动物生活得较高级组织形式是从较低级的组织形式中独立、 自发地发展起来的; 社会进化也是一个不依赖于人们一致的自发过程, 人们想以任何方式加 速这一过程的努力都是不可能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阻碍或转移这一过程。 2.国家的任务。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享有同样的自由权利,国家活动不能侵犯个人的自 由,国家的任务是执法,就是维护人们的同等自由,保护个人的生命安全和私有财产不受侵 犯。 3.政治不干涉主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不仅限制个人的活动自由,加重人们的经济负担, 也会妨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贸易、宗教、慈善、移民等等领域,国家都不应该干预,应任 其自由发展。 在此基础上, 斯宾塞提出了“专门化管理”的概念, 就是政府应该放弃对个人活动的正面干涉, 只保留其反面的或否定的管理职能。 所谓的反面的管理是指只要求国家和政府对威胁个人生 命安全和破坏、侵犯私人财产行为予以制裁,而不对个人其他方面的自由活动施加任何限 制。 第三章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涂尔干是古典社会学时期,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集大成者,不仅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 且完善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人(Nesbit)说:“涂尔干,是所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都 要学习的思想家, 他为后来的人文学者和社会学者树立了榜样, 他的成绩成为后代树立了信 心。” 第一节 生平和著述 涂尔干是第一个职业社会学家,前面讲过的孔德、斯宾塞虽然对社会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但 是他们对于实证主义方法的讨论往往局限在哲学思辩式的理论探讨, 没有将这种方法应用到 实践领域,所以往往被称为“实证主义哲学家”。 《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 (1895) 《社会分工论》 (1893) 《自杀论》 (1897)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1912) 第二节 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 社会背景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法国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 和文化价值观都发生了彻底变化,自由、平等、权利的概念深入人心,因此每个人都想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获得自己的地位, 所以在其后的法国发展史上, 法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力一 直处在动荡当中。在涂尔干生活的年代,正处于第三共和国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存在专制和 民主之间的斗争,还存在着中产阶级和大资本家的冲突,还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更有知识分子和权力集团的斗争, 这也使得法国政治处于不断的政治运动当中, 涂尔干就从 这些社会现象出发, 一直在探索思索恢复法国社会秩序的问题, 当然这种考察也是放在历史 发展背景中的。 二、 思想渊源 和斯宾塞不同,涂尔干作为第一个职业社会学家,是个杂食动物,读了大量的文献,从各个 不同领域吸取营养, 所以也很难理清他的思想发展脉络。 但是我们可以简要说一下它的主要 思想来源: (一)法国启蒙思想和实证主义哲学 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直接继承了启蒙思想的传统,涂尔干也受到了他们的深刻影响: 比如, 涂尔干主张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而维持这个整体存在的是个人之间的联合程 度,即社会团结,而不象功利主义那样把社会归因于人的心理因素,也不象霍布斯主义那样 把社会归因于国家权利。 孔德重视社会分工在形成社会整体中的作用,也直接受到孔德的影响 (二)当时法国思想家的影响 任何一个成功人物背后都有两部分人的贡献: 朋友式的人物和敌人式的人物, 当然这里的朋 友有可能是相对而言的, 有时候作为朋友的人可以变为朋友, 作为敌人的人也有可能变为自 己的朋友,这里主要就他们之间的观念和思想而言的。我们在宿舍卧谈会的时候,经常对书 目和文章进行评价,有时候我们就观点不同,然后激烈地争论,可能会达成一致的意见,找 出各自的适用范围,找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有时候我们最终也形不成统一的意见,那样 的话,可以悬而未决。比如说,实证主义方法论,有人就认为具有普遍意义,可以客观地揭 示社会现象,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防范根本就不能揭示社会的本来面目,因为他忽略了对 人的思想的考察,而人的思想才是人的生活。 1. 涂尔干的一个朋友: 新康的哲学家查理?瑞努尔。 他非常强调伦理和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 认为道德和伦理才是哲学的核心话题,也只有依靠伦理和道德才能重建法国的社会秩序。 2.涂尔干的一个敌人:加布里?萨德。他们的观点截然相反,但正是在和他的辩论中,涂尔 干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他认为,虽然可以通过模仿社会制度可以扩大其影响,但是就社 会制度创建和推广而言, 还是要依赖于精英集团的作用, 所以社会的发展史要以精英的性格 和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三)其他国家思想家的影响 1.斯宾塞的影响 2.威廉?罗伯逊?斯密《论塞姆族人的宗教》对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有很大影响。 第三节 社会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集大成者 一、 社会本体论 1. 涂尔干的社会观是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 2.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社会唯实论并非把社会奉为某种先于个体或者可以摆脱个 体而超验存在的东西, 社会的实体性仅仅指社会是一种相对个人来说处于更高层次上并具有 特殊性质的客观存在,这种独特的性质无法在单个个人身上找到。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二、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social fact) 1.社会事实的概念: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是一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 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是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也就是 说,一种思想和行为,如果仅仅发生在单独的个人身上,不能算作社会事实,只有通过某种 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时才获得社会事实的性质。 社会和组成社会的个体 处于两个层次,需要不同的许可对他们分别进行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特征: (1)外在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4)稳定性。社会事实不是单独个体的属性,而是一种集体属性,尽管组成社会的个体可 能因生死去留而不断更替,但社会事实却不受个体变化的影响,依旧保持其稳定、独立的性 质。只有发生了社会整体层次上的变化,社会事实才有可能发生变化(即社会变迁) 。 3.社会事实的内容(讨论:社会有哪些要素组成?) (1)社会形态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即物质性的社会事实。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分布、 数量及密度、交通状况、住房样式等等。 (2)社会生理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即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主要包括宗教、道德、法律、 习惯、风俗、时尚、舆论、公共情感。 三、 社会事实的研究程序和原则 (一) 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 1. 社会事实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 因此社会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那种客观的态度对社 会现象进行研究。 2. 直接观察和操作性定义:研究者必须排除自己的情感因素、道德判断、先入为主的 观念和世俗成见的干扰,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从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现象入手,根据现象 的共有的外在特征给该现象下明确的操作性定义,从而使描述现象的语言具有科学性 3. 统计数字的客观性。直接观察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但是社会现象中有一些社会 事实无法直接观察到, 因为这些社会性现象是以孤立的个人行为和思想表现出来的, 如自杀 现象、信仰缺失等等。这时候统计数字可以作为直接观察的补充,帮助人们区分个人现象和 社会现象,因为统计数字是综合了大量的个体事实的社会事实。 (二) 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原则 1.划分标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划分不是价值评判,而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客观划分方 法。在一般人看来,正常现象是表现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样子的事物;病态现象则是没有 表现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样子的事物,而涂尔干所说的正常现象是具有普遍形态的现象, 而病态现象则是不具有普遍形态的现象。 2.这种划分标准不仅仅局限于“有或者没有”,还可以统计数据的方式来表示。比如作弊现 象是有考试地方就存在的正常现象, 如果有考试而没有作弊现象那可能是不正常的, 那样的 话监考也就没有必要了。再比如,如果一个学校的作弊的比率是 1/10000,那么这时一个正 常现象;如果在一定时期内作弊比率突然提高到 1/100,那么这种现象就是不正常的病态现 象了。 (三)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 1.某个社会事实的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行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而不是到个人或诸多个 人的意识状态中去寻找,这一原则确定了社会学研究的解释层次。 2.这种解释原则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还原论。 (四)对社会现象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 1.针对的问题:许多科学家在解释社会现象时,往往只着眼于他所完成的功能,而不去解 释他为什么存在,这就以功能分析替代了因果考察。 2.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目的论。目的论认为,个人自觉地目的导向是社会现象产生的充 分原因。杜尔科姆认为,社会现象是一种独立的、高于个体层次的现象,它绝不仅仅是人类 认识到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动综合而成的。 3.功能分析的方法。社会现象尽管有时因为与特定的目的相符合而显现出 某种功能, 但是社会现象功能, 是它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的作用, 功能分析是对各种社会事实的那些独立 于主观动机的客观社会后果的分析, 这种分析始终在社会层次上, 要正确运用功能分析的方 法, 首先要把同他纠缠在一起的目的论剔出出去。 另外功能分析是对既存社会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绝不允许对这现象进行追溯和推论,那是因果考察的任务。 4.因果考察的方法 (1)因果分析的概念:从社会现象的历史起源说明原因的解释,意味着从某一社会现象的 所处的历史环境中找出对其发生主要影响的因素。 (2)社会现象因果分析的条件:因果分析的层次,因果分析也要在社会层次上进行,个体 的或心理的现象绝不能作为社会现象的原因, 社会现象必须有社会事实来解释; 因果分析的 时间顺序, 因果分析是具有时间顺序的一种历史关系, 一个社会现象的原因必须到先于它发 生的其他社会事实中寻找; 因果分次的逻辑关系, 社会现象和作为他原因的先行社会事实是 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3)因果分析的方法和研究步骤。 共变原则:如果两个社会现象,经常以某种固定方式发生同步变化,就强烈地暗示着他们之 间可能存在着因果关系。 但是又不能仅仅根据这种共变关系来决定两者具有因果关系, 因为 可能存在着第三种社会现象同时决定着两者的变化, 而第三种现象才是他们的真正原因。 因 果关系必然是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却不一定都是因果关系。 控制比较的方法:为了弥补共变法的缺陷,涂尔干提出了控制比较的方法。在不同的社会条 件下, 在不同的群体之间,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属性所作的分类的各个类别之间进行广泛的 比较。 假设―推测―检验的研究步骤。 虽然两个社会现象之间的共变关系对于确定因果关系是不充 分的,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共变关系提出关于两个社会现象具有逻辑关系的理论假设; 从 这种假设出发, 对新的未曾考察过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做出推断和预测; 然后根据实证材 料对预测进行验证,从而肯定或推翻或修正理论假设。 (这种方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假设检 验逻辑) 第四节 社会秩序论和社会变迁论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学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而社会的本质是个人组成的、超越于个人的 社会有机体, 所以这种有机体的基础及其变迁便成为他关注的核心。 社会团结在形成和维持 社会有机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社会秩序的本质是社会团结的形成, 社会变迁 的本质就是社会团结类型的变化, 他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的论述,就是以社会团结的概念为主线展开的。 一、社会秩序论 (一)社会秩序的本质:社会团结: 社会的本质是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具有超越个人的品质, 那么特殊的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 形成的社会团结。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是指把个人结合起来的社会纽带,是个体与 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结合的联系状态。 (二)社会团结的基础: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 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社会意识尽管依赖于个人意识而存在, 但它又不同于个人意识,它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既有自己的特性,又 有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模式。 (训练:名词解释“集体意识”,提出者、概念内容、特征、意义) (三)社会变迁的研究视角 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团结,那么社会变迁的本质就是社会团结方式的变迁;集体意识是社 会团结的基础, 那么社会变迁的基础就是集体意识存在方式的变迁; 研究社会变迁也就是研 究集体意识的发展模式。 涂尔干从当时的社会变迁的实际状况出发, 把社会团结划分为机械 团结和有机团结,并认为社会变迁的本质就是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变迁。 三、 社会变迁论 (一) 社会团结的类型 1.划分标准:涂尔干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社会类型,并依此 建立了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级的社会这种两分法, 并把这两种社会是为统一的进化链条 上的两个环节。 因此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划分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形态的静态考察, 也是对 社会变迁过程的描述。 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的概念: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基础 上的强烈的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将同质性的个体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纽带。 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的概念:在社会分工(the division of labor)的基础上形成的 通过社会异质性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成的社会联系纽带。 2.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比较: 比较维度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存在时期 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的传统农村社区 现代发达社会和城市社区 存在条件 社会分工程度较低 发达的社会分工 成员性质 个人的相似性和同质性 个人具有异质性 集体意识 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 抽象、 一般、模糊的思维、价值和情感;各种职业群体内部共同的职业道德 相互依赖性 低 高 法律特征 压制性制裁 恢复性法律 (二) 社会分工和社会变迁 前面讲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 斯宾塞用这两个概念描述了社会变迁的形态, 本部分 内容则主要讲述社会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1.人口的增加导致了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的扩大,提高了社会生活的集约化程度。社会密 度增大又表现为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的两个方面; 2.社会容量、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的加强,导致了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比率的提高; 3.人口增加和互动增多又产生了两种后果: (1)生存竞争的加剧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 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养活大量增殖的人口,在这种条件下,劳动分工是推动社会进步、建 立新型社会团结的最近手段; (2) 分工的发展和互动增加也使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依 赖得以加强。 4.职业专门化首先影响了人们的活动方式,使得不同职业的人在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念、道德规范方面的同质性下降,消弱了建立在成员同质性基础上的集体意识。 5.集体意识下降的结果一:集体意识的控制范围逐渐缩小,由全面渗透到社会一切领域、 控制个人全部活动的共同行为规范演变为仅仅在高度抽象层次上的共同价值观念。 6.集体意识下降的结果二:社会分工创造出了中层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取代它所破坏的整 体社会的集体意识。 职业道德就是那些从事同一职业活动的人们所具有的同质性基础上建立 和发展起来的集体意识。而且涂尔干认为,当时法国社会出现的混乱局面,是由于社会分工 的发展削弱了传统的集体意识, 而没有建立起来的新的职业道德, 因此他把完善中间群体的 职业道德作为解救社会危机的改良主义手段。 (三) 社会变迁面临的风险 1. 社会解组的风险 (1)社会秩序的形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但使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如果人 们的欲望不受到控制,在欲望的驱使下,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斗争,人们就不能 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和社会秩序;因此为了形成社 会秩序,就要用社会道德规范来控 制人的欲望,调节人的行为。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把个人的欲望转化为合理的特定目标, 并为这种目标的实现提供合法的渠道,惩罚那些违反共有规范的行为。 (2)社会解组的风险。在社会团结类型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强烈的集体意识受到削 弱, 可能会出现社会解组的危险。 社会解组指的是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纽带而出现的个人之 间相互分裂的原子堆积状态。 2. 社会解组的直接原因: (1)道德调节作用的缺失。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 传统的强烈的集体意识分化为两种道德规范: 抽象的整体层次上的道 德规范,新的中间层次上的职业道德,他们共同作用维护社会团结。如果集体意识衰弱后, 没有及时形成新的职业道德,就会影响道德对个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如果集体意识太弱, 各个职业群体缺乏整体上的联系纽带, 当各个职业群体发生利益冲突时, 就会应为缺少控制 规则而诉诸强力,从而削弱社会的有机团结,扰乱社会秩序;当集体意识和职业道德都不能 控制个人的欲望时,就会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 (2)极端个人主义的危险。 文艺复兴开始, 西方思想界就开始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人的地位和意义。 启蒙时期, 更是把人的自由、权利、理性推崇到了核心地位,涂尔干生活的年代就是一个颂扬个人自由 和个性解放的时代。 而且社会的转型也带来了集体意识的衰弱, 为个人的独立和发展开打开 了道路。 但是涂尔干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没有道德和信仰的控制和调整,他们的欲望就会 造成社会混乱,接着就是他们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产生心理的恐惧和紧张;最终使个人感 到生活根本没有幸福可言,生命毫无意义,失去幸福感。 3. 社会解组的深层原因:反常的社会分工 上述关于社会解组的原因的论述,只是从表面现象上描述了社会解组的直接原因,涂尔 干认为,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的发展, 那么社会解组的危险也植根于那些反常的 社会分工当中。 正常的社会分工随着社会分工出现了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的社会分工, 这个 过程中,形成了共有的价值规范和职业道德,维持了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反常的社会分工 就是那些没有发展出有效的发挥调节作用的道德基础, 从而破坏社会团结的社会分工。 涂尔 干具体分析了三种反常的社会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 (1) 失范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是指由于社会分工增长速度过快,在削弱了传统的集体意识的同时,没能 及时建立新的道德规范,致使社会调节发生故障,人们的欲望和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 造成了过渡阶段社会联系过于松散、甚至解组,涂尔干把这种状态称为“失范状态”。 (2) 强制的分工 强制的社会分工, 是指社会分工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部分强制另一部分人接受不平 等的社会规范的分工。这种分工造成了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家具社会冲突,从 而威胁社会秩序, 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 才能产生 共有的道德规范,从而维护社会团结的建立。 (3) 不协调的分工 不协调的分工是指,由于出于经济利益、工作效率或者社会公平的考虑进行分工,却导致了 社会成员行动的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从而破坏了社会团结。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合 作化运动, 就是处于社会平均的考虑, 却造成了“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造成了技术较高的人的不满,造成了劳动积极性的下降。 ) 第五节 宗教社会学 书目: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 一、 宗教的概念 1.概念的本质在于揭示一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因此,对一 个事物的界定,要放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去看待。 2.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的比较: 。 3.宗教和巫术的比较 4.宗教的概念: 二、 宗教的起源 1. 针对的问题: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论 2. 研究路径:宗教的本质特征是神圣性,因此宗教的起源便是要探索这种神圣性的来 源;人和自然本身不具备神圣性,对人、自然的崇拜仅仅是神圣性的表现,而不是神圣性的 来源。这种社会事实的起源只能在社会现象中寻找。 3. 研究过程:社会力量是这种神圣性的真正来源。每个人都的行为都要受到一种外在 力量的制约, 当他们不能揭示这种力量的真面貌的时候, 就把这种力量归因于各种非人格的 神,或者归因于象征这种力量的各种符号。而外在于个人的、非个人的、强制个人的力量就 是社会本身,因此宗教的起源是社会本身,而其他只是一个符号。 三、 宗教的功能 1. 宗教的功能:涂尔干人为宗教和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一方面, 宗教的经验和神圣的观念是集体生活的产物, 另一方面, 宗教的信仰和仪式强化了集体生活 所依赖的社会联系。 2. 宗教强化集体生活的机制。外在强制和内化规范。在早期的著作中,涂尔干非常强 调社会事实对个人行为的外在强制作用,也就是说外在的、普遍的、强制的和稳定的各种社 会事实对个人具有强迫作用,无论是谁都要按照社会规范做事情,才能够在社会中生存。而 在晚年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他更加强调个人内化社会事实的过程,认为虽然社会事 实对个人具有强制作用, 但是个人并不感到这是一种强制, 因为个人可以包集体意识内化的 个人意识中,认为按照集体意识行动,不是一种强迫行为,而是自觉自愿的,这不仅发挥了 集体意识的控制作用,而且个人也更加自愿地整合到集体生活中。 3.宗教强化集体生活的方式:宗教仪式。 第六节 知识社会学 一、 知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知识从哪里来? 二、 涂尔干的观点:不仅宗教而且知识也是以来并反映他的社会基础的。整体如宗教 是社会力量的体现一样, 致使中的概念、 分类甚至科学理论都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形成和 发展的。 三、 各种表现: 1. 时间概念产生于原始人的社会生活节奏。 2. 空间观念来自于并反映了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空间分布。 3. 等级观念一群体内的社会分化为基础。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等级观念是不一 样的,就在于家庭生活中成员分工不同,他们在维持家庭当中的作用不同。 4. 力量观念是建立在集体对其所有成员施加的强制力量的主观意识上的。 5. 因果观念也是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第七节 《自杀论》 张院长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已经讲过了自杀现象, 我们这里就不多作了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可能他更多地是按照“问题解决模式”来讲解的,就是分析问题的表现、问题的本质、问题的 原因和问题的解决。 而我们这里, 要从他的社会学方法论和社会学理论出发来理解他关于自 杀现象的研究。比如我们再看自杀论的时候,更多的要考虑,他在研究过程中是怎样把自杀 现象作为社会事实来看待的, 又是怎样贯彻它的社会事实的研究程序和研究原则的, 还要考 虑他是怎样用他的核心概念来解释自杀现象的: 社会团结或者社会整合对自杀的影响, 集体 意识或者社会规范对自杀的影响等等。 第四章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 二、 学习目的:从学术的角度,关注研究视角和社会理论 三、 学习方式:讨论 四、 社会学方法论 1. 学科论:人的认识对象包括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思维世界,它们的本质都是物质 或者客观实在;学科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实在做出正确反映。 2. 知识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 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而且马克思把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成为真理, 又把真理性的认识划 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这也构成了知识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3. 本体论:人的本质或者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性,社会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或者 社会交往, 而且非常强调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作用, 把社会作为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各种关 系的总和。 4. 研究方法: 要完成两次飞跃,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然后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 5. 价值问题:基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的认识,马克思非常强调研究过 程中的价值介入,这也是他社会批判视角的基本立场。“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还 要改造世界。” 五、 社会秩序论和社会变迁论:社会冲突的视角 1.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从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倾向,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 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决定了其他各种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又决定了各种意识形态。 2. 社会秩序论: (1) 社会的组成部分:阶级分化 (2) 阶级的本质:生产资料占有制度 (3) 社会秩序的条件:生产方式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 社会秩序的表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打破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其他社会形态,从而促进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此时阶级意识还没有形成,还没有 形成阶级对立的观念。 3. 社会变迁理论 (1) 社会变迁的形式:生产关系的变化及其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马 克思依此划分了社会进化的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 会主义社会。 (2)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变化。 社会变迁的动力: 阶级斗争。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物质消费的需求扩大, 使得社会各部分人根据生产资料 的占有权分化为不同的阶级, 他们的这种分化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分工,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后,使得各个阶级产生了不平等的感觉, (3) 从而慢慢发展出了阶级意识和对立意识, 为了取得和统治阶级相同的地位和机会, 他们开始产生冲突,由于阶级矛盾非常尖锐,最终会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完成社会的变迁。 六、 社会批判理论 1. 人的本质: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劳 动人将自己的意识转化为客观存在的方式,即“物化”;2.劳动能够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提 高生活水平;3.劳动可以塑造人的生产技能和需求水平。 2. 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不再是人们表现自己的意识的方式,而是机 械工业中的一种生产工具;劳动也不再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为资本家赚的利润,是为了满足 别人的需求;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和谋生方式,妨碍了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3. 劳动异化的原因: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剩余价值为盈利手段雇佣和 被雇佣关系。 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因此要寻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和幸福自由生活,就只有改变这种剥削的生产关系。 4. 社会革命:要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就要通过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暴 力革命, 七、 分支社会学: 1. 知识社会学 2. 宗教社会学 3. 政治社会学 4. 经济社会学 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从方法论上来说,社会学或者社会科学中存在着两种观点: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如果说孔 德、 斯宾塞和涂尔干力图从自然科学那里吸取营养完善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话, 那么韦伯则 从人文学科和历史学中吸取营养完善了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从社会理论上来说, 社会学的基 本理论视野包括结构功能论、社会冲突论、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孔德、斯宾塞和涂尔 干确立了结构功能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议题, 马克思确立了社会冲突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议 题,韦伯则对符号互动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节 生平和著述 韦伯的著述主要有: 《经济与社会》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目前中国出了一套书,十本,感 兴趣的可以读一下,主要包括: 第二节 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 一、 社会背景 韦伯(1864――1920)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德国社会急剧转型、国力开始增强的时代,陴斯麦 的改革虽然是德国获得统一,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但是也由于其封建主义和民族 主义的影响,使德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韦伯经历过普鲁士战争,以 50 高龄参加过第 一次世界大战,并随德国代表团参加过巴黎和会,参与讨论签署《凡尔赛条约》 。 韦伯的关怀是如何使德国通过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走向富强大的路。 面对的主要 问题就是当时的保守主义和封建主义道路, 与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 从民族 主义倾向上说,他更同意前者,从社会发展道路上说,他更同意后者,因此韦伯的关心的核 心问题就是西方文化和德国文明的理性化过程。 二、 思想渊源 (一)德国唯心主义的影响 韦伯主要受到德国唯心主义思潮的影响; 德国唯心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人的本质不是肉体, 而 是精神,人作为文化领域和历史领域中积极的、有目的的、自由的行动者,是不能用自然科 学的方法来研究的,人文科学的分析方法应该是对特殊行动者和历史事件的过程和意义诠 释。这种思想由康德总结形成,后由温德尔班、李凯尔特和狄尔泰继承下来,并对韦伯产生 了很大影响。 1. 狄尔泰 (1)精神科学的任务: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两种性质根本对立的科学,人作为理性的载 体和历史的行动者,不仅具有各种能力和关系,而且还有各种感觉和意愿,人的行动和历史 事件都是人赋予意义的, 因此用一种心理学的方法揭示人们赋予意义的方式才是历史科学的 根本任务。 (2)心理内省的方法: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外部世界不过是内心世界的外化, 内心世界具有独立性可以脱离外部世界而存在; 外部世界只不过是外部世界的表现。 因此要 达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要对自我和他人的内心世界进行“内省”。 2. 李凯尔特 (1)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的划分。李凯尔特用“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的划分取代“自然科学 和精神科学”的划分,首先说明研究自然世界的自然科学和研究社会世界的社会科学在性质 上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说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心理方面, 还在于文 化方面, 最后还说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能仅仅信赖心理学的方法, 还要关注文化对社会现 象的影响。 (2)研究方法:价值相关和个别记述。文化事件和历史事件具有特殊的性质、价值和意义, 因此不能用自然科学那种“普遍化的方法”进行研究, 而要采用个别记述的方式揭示事件的个 别价值。 (二)和马克思的思想交锋 1.两者都注重对现实现象的理解上,而不是对抽象概念的思索,马克思强调了物质生产对 社会发展的作用,韦伯则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定为社会行动。 2.研究的问题相似,但研究视角却不相同,它们都在寻求对当时社会变迁的解释,但是马 克思诉诸于物质层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而韦伯更加强调意识层面的人类行动 的意义类型。 第三节 社会学方法论 一、 学科论 1. 在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的方法论争论中,韦伯受到狄尔泰和李凯尔特的影响。认 为社会生活领域的独特性就在于, 人的行动有行动者赋予它一定的意义, 社会学的任务就是 理解行动者对社会行动赋予的意义。 2. 韦伯不同意狄尔泰那种只研究行动者心理机制的方法, 他主张要找出行为的外在表 现,并客观地理解说明主观意义,从而形成关于社会生活普遍性的结论。 二、 价值问题的讨论 1. 价值相关和价值中立并不是两个水水不容的立场, 它们只是研究过程中所要遵循的 两个原则。每一个人不仅仅作为研究者而存在,还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作为研究者,要客 观地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作为社会成员,要对社会现象进行价 值判断,回答:“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2. 韦伯认为,在研究的不同阶段,研究者要遵循不同的原则。 (1) 价值相关性是指研究这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所便显出来的主观目的、价值判断、 个人兴趣等;这种价值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 集材料上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兴趣;研究得出结论之后,研究得出结论以后,应用这些结论的 过程中所便显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2) 价值中立性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所便表现出来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这主要体 现在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 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三、 知识论 1. 韦伯同时批判和吸取了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关于规律性的认识。 自然科学的方法论 认为世界有普遍的规律,只要发现这些规律就可以对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历史 科学强调历史事件的独特性,研究的任务是对特殊的个别历史事件进行描述、理解。韦伯虽 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 但是他也认为历史事件具有客观的因果性; 虽然 韦伯要对个别历史事件的主观意义进行理解, 但是这种理解中也要包括事件的因果解释, 即 通过找到行动这对于行动赋予的主观动机,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从这一点上来说,解释就 是理解,理解就是解释。孔德从以上观点出发提出了主观恰当性、因果恰当性和客观可能性 观点。 2. 主观恰当性:对具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动机的理解,使表示对行动者的主观精神状 态及其特定目的地认识程度;即由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对事物和行动赋予意 义,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理解这些意义。 3. 因果恰当性: 韦伯反对单线的、 普遍的因果规律的存在, 但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 可以发现关于事件的经验规则, 这些经验规则可以用来以“客观可能性”的方式预测和把握事 件的发生。 4. 客观可能性:韦伯主张因果多元论,不承认普遍规律的存在,对事件的意义和过程 进行解释的因果关系,只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而不能完全预测事件的发生。 四、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本体论――社会行动 1. 社会学的性质: 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 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可以看出,韦伯把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 社会行动的概念。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他主观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 即社会行动是以过去的、现在的或者将来所期望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的行为。 3. 社会行动的两个条件:一、行动者赋予行动意义, ;二、行动者采取的行动包含着 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 即主观意识上与他人相联系, 如果没有以他人为取向就不能叫作社会 行动,模仿行为不能成为社会行动 4. 韦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关于社会本体论有两种观点:唯实论,即整体主义;唯名 论, 即个人主义。 韦伯把行动者个人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 认为其他的社会组织, 如国家、公司、行会、家庭等都不过是个人的社会行动的社会产物,是个体的派生物,只有 以个人的社会行动进行理解,才能解释这些社会产物的性质。 5. 需要主义的是,韦伯把个人主义方法论和个人主义理论是有区别的。把个人社会行 动作为研究对象,只是一种研究路径,不具有价值评判的性质,即不意味着把个人主义的信 仰;对社会行动的研究最终要要得出关于社会的研究结论,而且只有通过社会行动的研究, 才能得出社会现象的正确结论。 五、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和解释 1. 理解的含义。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意义是可以被理解的,理解就是对行动者赋予 社会行动的意义进行剖析的过程。 2. 理解要求:明晰性。这种明晰性包括两种情况,理解也相应地划分为两种类型:理 智上合逻辑上明晰性,即合理明晰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感受的明晰性,即移情明晰的。 对那些以理性为取向的行为的阐释――对所应用的手段的理解, 都是合理明晰的, 具有高度 的明晰性。 对于那些以情感和价值为意义的社会行动的理解要获得明晰性, 就只有通过经验再体验的方 式获得“移情明晰性”。 3. 理解的方式: 韦伯把获得社会行动意义的方式分为两类: 现实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解。 现实的理解是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从而把握社会行动的意义;解释性 的理解就是通过揭示行动者的行为意向回到“为什么”的问题。 六、 社会学的研究工具:理想类型 1. 建立理想类型的原因: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科学,就要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但是 由于现实当中并不存在客观的规律,所以这种概念体系只有经过“理想”中的类型建立起来。 2. 内容:当前的概念体系都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或者由于过于宽泛脱离了现实,从 而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 或者由于过于具体而失去了它的理论性, 从而不能形成包含所有的 现实。为了创建一种能够解释现实的理论体系,韦伯从现实出发,抽象出社会现象的本质特 征,创建出纯粹的类型,组成概念体系。 3. 理想类型的特点:一方面,理想类型作为理智上构建的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 抽象性,不同于经验事实;另一方面,理想类型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可以反映现实的 规律性东西。 4. 理想类型的应用:“理想”类型显然是“现实”当中没有的,或者说理想类型作为现实 的某种变异形式,与现实本身保持有距离。 第四节 社会行动和理性化过程 一、 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本质就是行动者赋予的以他认为取向的 意义,而且只能通过理解的方式来揭示社会行动的意义。根据社会行动的意义不同,韦伯从 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分析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1. 目的合理性行动。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 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 2. 价值和理性行动。 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 采取的,不管这种行动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3. 情感行动。由现实的情绪或情感和状况决定的行动。 4. 传统行动。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 二、 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社会变迁 1. 社会行动的两种性质:理性行动和非理性行动 2. 社会行动包含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组成社会结构 3. 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共同体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社会结构 4. 当时西方社会变迁的本质就是社会行动的理性化,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社会行动的理 性特征, 近代欧洲文明所取得的成果也都是理性主义的产物。 这里理性的含义是指通过精益 求精地设计合适的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根据行动者对行动赋予的 不同目的,理性行动包括目的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和理性行动。 社会行动理性化是贯穿韦伯学说的一条主线, 在他的政治社会学中说明了现代社会的政治组 织中出现的理性化趋势,在他的宗教社会学中则论述了西方文明中理性化的来源和过 程。 第五节 政治社会学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也是以理性化为分析视角,在对政治类型进行理想类型划分的基础 上,考察了以下问题:理性化如何渗透至政治领域,这种渗透又带来了什么问题,以及如何 避免这些问题。 一、 基本概念 1. 权力(power) :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 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2. 统治(domination) :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权力强调 支配方和被支配方互动关系中单向性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 而统治则强调权力的合法性, 同 时涉及到统治方的统治心理和被统治方的服从心理, 这里权力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上, 变成了 权威。 3. 纪律(discipline) :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 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使统治关系中的一种情况。 二、 政治统治的理想类型及其应用 前面说过,统治的本质是一种合法性基础上的权威,然后,根据统治的合法性的来源不同, 韦伯把统治划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一)传统型统治 1.统治的行动基础:传统性行动 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基础上的忠诚关系 3.统治的特点: 4.统治的存在范围: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社会秩序, 这个社会秩序凭借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统治具有合法性,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产生了忠诚心理。 老人统治、家长制、世袭制、封建制; (二)魅力型统治 1.统治的行动基础:情感性行动 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 3.统治的特点: 4.统治的存在范围:打破传统、破坏现存秩序的革命时期;领袖人物具有非凡的、超人的 特征,使他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追随者拥戴和服从领袖人物,甚至对领袖人物产生狂热崇 拜和盲目服从,这种统治依赖于领袖人物的存在,因此具有暂时性。 (三)法理型统治 1.统治的行动基础: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 2.统治的合法性来源:根据合理性制定出来的正式的规则,如法律等。 3.统治的特点 4.统治的存在范围:遵循理性原则,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家形成了 同意基础上的规则,人们的行为不是受情感和传统的统治,而是自愿地按照规则办事,如资 本主义社会中的统治关系。 三、科层制及其限制 1.科层制的性质:科层制事发理性统治的一种特殊的、最典型的、最纯粹的形式,是建立 在目的合理性行动基础上统治类型,这种统治中,传统、情感和信仰的作用逐渐淡化。 2.科层制的内容 3.科层制的范围:科层制实际上就是伴随西方社会理性化趋势所出现的资本主义过的组织 和管理形式,而且这种组织形式逐渐渗透到了各种组织行为当中,如教会、军队、政党、企 业、利益集团、协会等等,代表着资本主义统治形式的发展方向。 4.科层制的限制 (1)科层制的优点:纯粹科层制的、文牍式的管理,在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严谨性 和可信性上都达到了技术上的完善程度。在这种组织中,作为客观的服务和管理机构,排除 了一切人格化的因素,仅仅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因此功能方面是严格合理的,这里既 没有人情世故,也没有良心问题,既排除贪赃枉法,有不介入党派之争。 (2)科层制的限制:但是由于科层制追求特定的利益和目的,奉行的是形式合理性原则, 把技术和效益放在首位, 却忽视了任何技术以外的目的和价值, 这就使得社会组织成了一个 没有人情味的、运转良好的机器,人只是机器上的齿轮,因此人淡化了情感和信仰,生活变 得单调乏味。 第六节 宗教社会学 一、 宗教的研究路径和性质 1. 研究路径:在《经济与社会》的宗教社会学一章中,韦伯首先说:“我们并不关心 宗教的本质,只是把研究特定类型的社会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恢复过程出现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