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气隙电感气隙的作用传感器可测量哪些参数

第5章电感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电感式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不包括();A.交流电桥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D.谐振式测量电路;2、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测量电路时,;A.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相位相反;B.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随衔铁的位移而变化;C.根据输出的指示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D.当衔铁位于中间位置时,电桥
电感式传感器
一、单项选择题
1、电感式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不包括(
A. 交流电桥
B.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C.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 谐振式测量电路
2、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测量电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相位相反
B. 衔铁上、下移动时,输出电压随衔铁的位移而变化
C. 根据输出的指示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D. 当衔铁位于中间位置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 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
C.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但不能判断位移的方向。
D. 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4、对于差动变压器,采用交流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既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也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B. 既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也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
C. 既不能反映位移的大小,也不能反映位移的方向
D. 既不能反映位移的方向,也不能消除零点残余电压
5、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有(
A.直流电桥
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C.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D.运算放大电路
6、通常用差动变压器传感器测量(
7、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有(
A.直流电桥
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C.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D.运算放大电路
二、多项选择题
1、自感型传感器的两线圈接于电桥的相邻桥臂时,其输出灵敏度(
提高很多倍
D. 降低许多倍
2、电感式传感器可以对(
)等物理量进行测量。 。 )
3、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是(
A传感器的两次级绕组的电气参数不同
B传感器的两次级绕组的几何尺寸不对称
C磁性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
D环境温度的升高
4、下列哪些是电感式传感器?(
D.感应同步器
三、填空题
1、电感式传感器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电感式传感器可以把输入的物理量转换的变化,并通过测量电路进一步转换为电量的变化,进而实现对非电量的测量。
2、对变隙式差动变压器,当衔铁上移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是
3、对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当活动衔铁位于中间位置以上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是
。 4、产生电涡流效应后,由于电涡流的影响,线圈的等效机械品质因数
5、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
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
6、变隙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主要问题是灵敏度与
点限制了它的使用,仅适用于
位置时,输出电压应该
的矛盾。这
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7、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传感器在活动衔铁位于
为零。实际不为零,称它为
8、与差动变压器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中,常用的有两种:
9、单线圈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主要由线圈、
组成。 和可沿线圈轴向
10、变磁阻式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由线圈、
等三部分组成。
11、当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实际输出仍然存在一个微小的非零电压,该电压称为
12、电感式传感器可以把输入的物理量转换为线圈的
化,并通过测量电路将
的变化转换为
的变化,从而将非电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输出,实现对非电量的测量。
13、电感式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14、变磁阻式传感器由
3部分组成,其测量电路包括交流电桥、
15、差动变压器结构形式有
等,但它们的工作原 理基本一样,都是基于
的变化来进行测量,实际应用最多的是
差动变压器。
16、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主要有
式。电涡流传感器可用于位移测量、
17、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
(①增加,②减少)。
18、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的大小与
成正比,与
成正比,与磁回路中
四、简答题
1、说明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
2、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怎样改善其非线性?怎样提高其灵敏度?
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有几种结构形式? 各有什么特点?
4、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小和消除它的影响?
5、保证相敏检波电路可靠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6、何谓电涡流效应?怎样利电用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
7、说明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
8、为什么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比变隙式电感传感器有更大的测位移范围?
9、概述变隙式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特性。
10、试比较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11、在自感式传感器中,螺管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最低,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却应用最广泛?
12、零点残余电压产生原因?
13、如图为二极管相敏整流测量电路。e1为交流信号源,e2为差动变压器输出信号,er为参考电压,并有er??e2,er和e2同频但相位差为0°或180°,及RW为调零电位器,Dl~D4是整流二极管,其正向电阻为r,反向电阻为无穷大。试分析此电路的工作原理(说
明铁心移动方向与输出信号电流i的方向对应关系)。
14、分析螺管式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15、简述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类型。
16、试推导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与单极式相比较。
17、分析变气隙厚度的电感式传感器出现非线性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改善?
18、试分析下图所示差动整流电路的整流原理,若将其作为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的测量电路,如何根据输出电压来判断衔铁的位置?
五、计算题
1、已知变气隙电感传感器的铁心截面积S=1.5cm,磁路长度L=20cm,相对磁导率μi=5000,气隙δ0=0.5cm,△δ=±0.1mm,真空磁导率μ0=4π310H/m,线圈匝数W=3000,求单端式传感器的灵敏度△L/△δ,若做成差动结构形式,其灵敏度将如何变化?
2、分析如图所示自感传感器当动铁心左右移动时自感L变化情况(已知空气隙的长度为x1和x2,空气隙的面积为S,磁导率为μ,线圈匝数W不变)。 -72
3、如图所示气隙型电感传感器,衔铁断面积S=434mm2,气隙总长度l??0.8mm,衔铁最大位移?l???0.08mm,激励线圈匝数N=2500匝,导线直径d?0.06mm,电阻率
(1)线??1.75?10?6??cm,当激励电源频率f?4000Hz时,忽略漏磁及铁损,要求计算:
圈电感值;(2)电感的最大变化量;(3)线圈直流电阻值;(4)线圈的品质因数;(5)当线圈存在200pF分布电容与之并联后其等效电感值。(?0?4
??10?7H/m)
4、如图所示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已知单个线圈的电感值L?55.4mH,当铁心移动?5mm时线圈电感变化量?L??5.03mH,当采用交流不平衡电桥检测时,桥路电源电压
有效值U?6V,要求设计电桥电路,具有最大输出电压值,画出相应桥路原理图,并求输出电压值。
5、如下图所示为一简单电感式传感器。尺寸已示于图中。磁路取为中心磁路,不计漏磁,设铁心及衔铁的相对磁导率为10,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1,真空的磁导率为4л310H2m,试计算气隙长度为零及为2mm时的电感量。(图中所注尺寸单位均为mm) 4-7-1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电感式传感器习题及解答80等内容。 
 2、减小电感式传感器的零点残余电压的措施 (1)从设计和工艺上保证结构对称性 ...传感器课后练习答案 7页 免费 传感器 课后题及答案 22页 1下载券©...  0.001 mm 第七章 电感传感器习题答案 1. 为什么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都采用差动形式? 解:差动式结构,除了可以改善非线性,提高灵敏度外,对电源电压、频率的波动及...  _传感器习题及部分解答(复习资料)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而线圈差动时的电感灵敏度为 KL =151.6mH/mm,则该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及其测量...  传感器作业习题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习题...应加上电路图和贴片图来回答! 2-12 何谓压阻效应...3-11 电源频率波动对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何影响...  《传感器》第四版唐文彦习题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史上最全的 ...答: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量转换成线圈自感量或 互感量的变换,...  传感器习题答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问答类 1 什么是电阻应变效应? ...( √ ) 8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的差动式灵敏度比单边式的灵敏度要小, 且其非...  4电感式传感器习题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4章 一、单项选择题 电感式传感器 1、电感式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不包括( A. 交流电桥 桥 C.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3|
上传日期: 11:18: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此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
官方公共微信电感测微传感器的精化研究--《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电感测微传感器的精化研究
【摘要】:测量是生产的保障,随着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加工产品的精密测量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感测微传感器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电感传感器测量精度对精密测量有基础性作用。
电感传感器总体结构包括电感测头、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以及显示系统三部分,目前对电感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改进设计逐渐成为提高传感器检测精度的主要途径。改进信号调理电路虽然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分辨力,通过提高采样的速率以及数据处理算法的改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量精度。但是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传感器内部的磁场均匀度,其输出值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非线性误差。为此,本课题分析了影响传感器输出特性的相关参数,并对其进行精化研究,研制出改进型电感传感器。改进型电感传感器改善了工作区间磁场的均匀性,提高了测量精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电感传感器测量原理分析。根据毕奥—沙伐尔定律,推导出电感传感器内电感线圈电感值与铁芯位移的变化关系。结合电感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分析了影响电感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电感传感器存在安装及加工误差时对电感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2)电感传感器输出特性仿真研究。使用Ansoft有限元软件分析铁芯与线圈参数变化时对电感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以此对电感传感器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3)螺线管线圈的改进设计。按照赫姆霍兹线圈理论对电感传感器内螺线管线圈进行改进设计,以对螺线管内工作区间的轴线磁场均匀度进行优化。针对设计出的阶梯形螺线管线圈,提出了一种阶梯形螺线管线圈的绕制方法。
(4)电感传感器的试验验证。设计了对比试验对安装了改进设计的螺线管线圈与传统螺线管线圈的电感传感器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电感传感器工作稳定可靠,测量结果重复性好,外凹阶梯形螺线管线圈在100μm与500位移内线性度优于传统螺线管线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TP212【目录】:
摘要4-5Abstract5-9第1章 绪论9-17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1.2 电感测微传感器的研究及发展现状10-15
1.2.1 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10-13
1.2.2 国内研究及发展现状13-15 1.3 课题研究内容15-17
1.3.1 课题来源15
1.3.2 研究内容15-17第2章 电感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17-33 2.1 电感传感器主要类型17-20
2.1.1 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17-18
2.1.2 变面积式电感传感器18
2.1.3 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18-20 2.2 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模型分析20-28
2.2.1 圆环载流线圈的磁场20-21
2.2.2 载流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分布21-24
2.2.3 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的工作特性24-25
2.2.4 差动式螺线管电感传感器的工作特性25-28 2.3 电感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因素28-32
2.3.1 电感传感器输出特性28-29
2.3.2 加工及安装误差的影响29-32 2.4 本章小结32-33第3章 电感传感器的结构参数研究33-47 3.1 基于 Ansoft 的电感传感器仿真33-39
3.1.1 建立电感传感器关键构件的 3D 模型34-35
3.1.2 仿真分析参数设置35-37
3.1.3 仿真结果及分析37-39 3.2 电感传感器性能的评定方法39-40
3.2.1 线性度评定39
3.2.2 电感相对变化量评定39-40 3.3 结构参数的影响分析40-44
3.3.1 铁芯半径40-42
3.3.2 铁芯长度42-43
3.3.3 线圈长度43-44 3.4 加工及安装误差的影响分析44-45 3.5 本章小结45-47第4章 螺线管线圈改进设计47-61 4.1 赫姆霍兹线圈理论47-52
4.1.1 圆环线圈的磁场分析47-50
4.1.2 赫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分析50-52 4.2 螺线管的改进设计52-58
4.2.1 螺线管的轴向磁场分布52-54
4.2.2 改进型螺线管线圈54-55
4.2.3 改进型螺线管的优化设计55-57
4.2.4 改进型螺线管的有限元仿真分析57-58 4.3 阶梯形螺线管线圈绕制方法研究58-60 4.4 本章小结60-61第5章 电感传感器的试验研究61-79 5.1 线性度对比试验63-72 5.2 稳定性对比试验72-75 5.3 重复性对比试验75-77 5.4 本章小结77-79结论79-81参考文献81-8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85-87致谢8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进军,石成英,裴志华,刘志强;[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刘晓;赵辉;刘伟文;俞朴;;[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石成英,李忠科,林辉,岳开宪;[J];自动化仪表;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晓;赵辉;刘伟文;俞朴;;[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朱建林;柳莎莎;毛朝斌;谭平安;张小平;;[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2期
林传涛;景占荣;高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12期
应叶均;孔明;周洋;;[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12期
王淑珍;谢铁邦;;[J];工具技术;2010年01期
赵军;刘维;马忠祥;周洋;耿锋;;[J];工具技术;2010年04期
潘金文;童世震;邵长星;周烽;王永;;[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03期
彭建学;高玉峰;汤天浩;;[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江东;杨嘉祥;姜狄;马玲玲;;[J];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张广田;;[J];科技资讯;2011年3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庆松;[D];济南大学;2011年
高顺民;[D];天津大学;2010年
何章宏;[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陆丽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吕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袁锡梅;[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吴雄伟;[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朱肖强;[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殷莹;[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陈芳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韦韦,张玘,刘国福;[J];电子工程师;2003年07期
张道明,郝继飞,张兆中;[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07期
李锂,高丽;[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03期
石成英,李忠科,林辉,岳开宪;[J];自动化仪表;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封治康;[J];金属制品;2004年04期
王栋,胡生清;[J];中国仪器仪表;2004年10期
丁敏;王选择;杨练根;钟毓宁;;[J];中国测试技术;2008年03期
陈育中;;[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02期
张凝,强锡富;[J];仪器仪表学报;1985年03期
黄江平;[J];江西冶金;1995年01期
杨晓萍,洪伟,张增建;[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7年09期
钟柱培;;[J];电子科技;2006年08期
杨晓萍,高福华;[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王一丁;;[J];自动化仪表;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选择;杨练根;丁敏;;[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赵维谦;谭久彬;杨文国;于涌巍;;[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厦门 陆中莲 编译;[N];电子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剑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高凌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马琳;[D];湖南大学;2010年
郑小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刘吕亮;[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洪小丽;[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孙桂荣;[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何俊和;[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赵明明;[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一、 是非题 1. 动态特性好的传感器应具有很短的瞬态响应时间和很窄的频率响应特性。( × ) 2. 幅频特性是指响应与激励信号的振幅比与频率的关系。( √ ) 3. 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越小越好。( √ ) 4. 二阶系统固有频率ωn越小越好。( × ) 5. 二阶系数的固有频率ωn越大,可测量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宽。( √ ) 6. 信号通过一阶系统后的幅值减小,相位滞后。(√
) 7. 传感器的相频特性φ(jω)表示了信号各频率分量的初相位和频率间的函数关系。(× )
8. 能完成参量感受和转换的装置称之为传感器。(√) 9. 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量程呈反比。(√) 10. 为提高测试精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 × ) 11.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表明其工作量程越大。(√) 12. 测量小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高的金属丝应变片,测量大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低的半导体应变片。( × ) 13. 根据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的任何一个表面施加力,均会在相应的表面产生电荷。(×
) 1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由于产生的是静电荷,且本身内阻很大,故不能用普通电表测量。( √
) 15. 用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作位移测量时,根据其输出就能辨别被测位移的方向的正负极性。(√
) 16. 变间隙式电容或电感传感器,只要满足△d<<d0的条件,则灵敏度均可视为常数。( √
) 17. 由同一材料构成的热电偶,即使两端点温度不等,也不会形成热电势。(√
) 18. 用热电偶测温时,冷端温度的改变对测量结果是有影响的。(√
) 19. 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R1R3=R2R4。其电桥灵敏度是供桥电源的函数。(√ ) 20. 交流电桥达到平衡时条件必须满足(×) 21. 交流电桥可测静态应变,也可测动态应变。(√) 22. 调频波是频率不变,幅值也不变的已调波。(× ) 23. 电压放大器的连接电缆长度发生变化时,仪器的灵敏度不发生变化。(×) 24. 压电式传感器利用电荷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其测量效果相同。(×) 25. 磁电式传感器是发电型传感器,其输出为电压信号。(√) 26. 霍尔传感器中的霍尔元件采用金属材料,而不采用半导体材料,是因为金属材料所产生的霍尔电势比半导体材料大。(×) 27. 光敏电阻是基于内光电效应工作的,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28. 光在光纤中传输所利用的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29. 光栅传感器属于模拟式传感器。(×) z1z2?z3z4,?1??2??3??4。30. 光电编码器只能用于测位移不能用于测转速。(×) 二、 选择题
1. 能完成接受和实现信号转换的装置称 __A___
A.传感器
B.记录仪器
C.试验装置
D.数据处理装置 2. 参数型传感器有BDEFGI;发电型传感器有ACHJ。
A.光电式
B.电感式
C.压电式
D.电阻应变式
E.变阻器式
F.涡电流式
G.电容式
H.热电式
I.压阻式
J.磁电式 3. 灵敏度始终为常数的传感器是_C____和__D___。
A.电容式传感器
B.电感式传感器
C.电阻应变片
D.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4. 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的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_B__来决定。
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
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
C.电阻材料电阻率的变化
5. 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_B__原理工作的。
A.电阻应变效应
B.压阻效应
C.热阻效应 6. 半导体应变片的电阻应变片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__B__。
B.电阻率的变化
C.弹性模量的变化
D.泊松比的变化 7.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为_B_。
A.应变片电阻丝的电阻变化率与应变值之比
B.应变片电阻丝的电阻变化率与被测件的应变值之比
C.应变片输出电压与应变值之比 8. 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的是__A__。
A.极矩变化型
B.面积变化型
C.介质变化型 9. 变间距式电容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位移是因为_B___。
A.电容量微弱、灵敏度太低
B.传感器灵敏度与间距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大则非线性误差大
C.需要做非接触测量 10.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变换成_B__,以实现信号变换的。
A.线圈自感的变化
B.线圈互感的变化
C.线圈匝比的变化 11. 压电材料按一定方向置放在电场中,其几何尺寸随之发生变化,称为_C__效应。
C.逆压电
12.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C__。
A.电阻应变效应
B.压阻效应
C.压电效应
D.电磁效应 13. 磁电式及压电式传感器特别适合测量_B__。 A.静态量
B.动态量
C.两者均可 14. 可直接用于测量物体角速度的传感器
。 A.压电式
B.电阻应变式
C.涡电流式
D.磁电式 15. CCD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单元是
。 A.压电晶体
B.半导体应变片
C.热敏电阻
D.MOS光敏元 16. 下列哪种材料可以用于湿度测量
。 A.SIO2
D.Pt 17. 数控机床上位置测量所用的传感器主要有
。 A.变间隙电容传感器
B.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C.超声波传感器
D.光栅尺 18.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利用的原理是
。 A.热平衡
B.热电效应
D.光电效应 19. 可用于温度测试的传感器有
。 A.电感传感器
C.气敏传感器
D.光电开关
E 铂电阻 20. 可实现非接触式测试的传感器有
。 A.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C.智能传感器
D.涡流传感器
E 红外温度传感器 三、 填空题 1. 传感器一般由__敏感元件_与___转换元件__组成,其中___敏感元件__是传感器的核心。 2. 接触式传感器有__压电式_、_电感式传感器_、及_电阻应变片_等。 3. 可用于非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有_涡流传感器_和__电容式传感器_等。 4. 发电式传感器有光电式、热点式等,参数电式传感器有_电阻式_、电容式、电感式等。 5. 常用的应变片有金属丝与半导体两大类,前一种应变片的灵敏度比后一种小。 6. 用应变片测量应变,当应变较小时,可选用根据电阻效应工作的半导体应变片,当应变较大时,可选用根据应变效应工作的_金属丝应变片。 7. 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_电阻效应工作的,适用于测量小应变场合,这是因为它灵敏度高。 8.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之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两类。 9. 改变间隙的电感(容)式传感器常做成差动式的,其目的是提高_灵敏度_和_线性度_。 10. 根据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它的间距_、__面积_或_介电常数,就可以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因此电容传感器可分为_变极距_型、_变面积_型和以_变介电常数_型等三类。 11. 涡流式传感器的主要优点是无接触_、_动态特性好和_结构简单等。 12. 自感式传感器通过改变气隙厚度、_正对面积和_____,从而改变线圈的自感量,可将该类传感器分变气隙厚度式传感器、变气隙面积_和_螺丝管式_。 13.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_系数的变化,两个次级线圈要求_反向串接。 14. 动圈磁电式传感器,其输出感应电动势e与线圈相对磁场运动的_速度成正比,如在测量电路中接入_积分电路和_微分电路,还可用来测量振动位移和加速度。 15. 基于内光电效应的器件有 光敏电阻 、 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 光电池 。 16. 半导体NTC热敏电阻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光敏电阻阻值随着光强的增加而
;LiCl湿敏电阻阻值随湿度的减小而 增大 。 17. 超声波传感器需要有发射
探头和 接受 探头,它们的作用是用于 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
。 18. 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的传感器是 热电偶 。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的传感器是 热电阻(金属材料)和 热敏电阻 (半导体材料)。 19. 气敏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 类别 、
浓度 、 成分 的传感器。 四、 简答题 1. 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指标是什么及它的合理取值范围?对系统有何影响? 答:答: ?
频带越宽 阻尼系数ξ
阻尼系数过大反应滞后,过小会发生共振 2.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其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出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与输入关系。灵敏度
分辨率 3. 霍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答:霍尔效应:置于磁场中的静止载流导体,当它的方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时,载流导体上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利用半导体器件制作的霍尔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坚固、频带宽、动态特性好、寿命长的特点,主要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测振动位移及接近开关等。 4.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 答:应变效应
电阻效应 ;灵敏度底/高 受温度影响小/大 5. 差动式传感器的优点是什么? 答:优点:测量精度高 灵敏度高 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
抑制共模干扰 6. 简述涡流效应及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用涡流传感器测位移,如果被测物体是塑料材料制成,此时位移测量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答: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场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漩涡状的感应电流,成为涡流效应。
被测物只有是金属导体才会产生涡流电流
7. 简述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及其四个基本定律。 答: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两节点有温度差。
均值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理,中间导体定理和标准电极定理。 8. 什么是莫尔条纹,其有何特点? 答:把两块珊距相等的光栅面向对叠合在一起,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的珊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这样就可以看到在近于垂直栅线方向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位移的放大作用,莫尔条纹的移动与光栅的移动相对应。 9. 按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哪几种?哪种适合测微小位移? 答: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三种。变极距型 10. 简述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及压电式传感器需要配置前置放大器的原因。常用的前置放大器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答: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当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产生几何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原因:压电传感器本身的内阻抗很高,而输出能量较小,因此他的测量电路通常需要介入一个高输入阻抗前置的放大器。
电压放大器,其受电缆长度的影响;电荷放大器,不受电缆长度的改变。 11. 参量式传感器与发电式传感器有何主要不同?各举一例。 答:参量传感器是 把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的传感器。发电式传感器是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传感器 12. 你知道的可用于测力的传感器有哪些? 答:压阻应变片
电容 13. 可用于转速测量的传感器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霍尔传感器。转盘的输入轴与被测转轴相连,当被测转轴转动时,转盘随之转动,固定在转盘附近的霍尔传感器便可在每一个小磁铁通过时产生一个相应的脉冲,检测出单位时间内的脉冲便可知被测转速。 14. 可用于温度测量的传感器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辐射式温度传感器,其实利用物体的辐射能随温度的变化的原理进行测温的。 15. 可用于振动测量的传感器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磁电式传感器
工作时,传感器与被测物体刚性连接,当物体振动时,传感器外壳和永久磁铁随之振动,而架空的轴心、线圈和阻尼环因惯性而不随之运动。因而,磁路空气隙中的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正比于振动速度的感应电动势,线圈的输出通过引线输出到测量电路。
16.简述什么是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及其平衡条件? 答:直流电桥:相对桥臂电阻之积相等 交流电桥:相对桥臂电阻之积相等,相对桥臂上的相位角之和相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感加气隙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