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糖尿病用什么药好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彩虹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病?
作者:中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邢小燕 主任医师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在全球广泛流行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及下肢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足)等疾病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和消除各种影响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十分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和危害
⑴易发生大动脉粥样硬化和梗塞
心血管疾病主要以缺血性改变为主,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高约2-4倍,这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以急性冠脉事件如心肌梗塞(简称心梗)和脑卒中(俗称”中风”)对生命的威胁最为严重:
·一项随访7年的研究结果发现, 曾患心梗但无糖尿病的人群与从未患过心梗的糖尿病人群相比,发生心肌再梗塞/心梗的机会非常接近,死亡率也相同,这说明糖尿病与心梗患者具有同样的致死危险性;
·糖尿病脑血管病以脑梗塞最为多见,脑梗塞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增加3倍以上;
·大量调查数据表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糖尿病足坏疽是引起非创伤性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⑵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明显提前,在<55岁时发病危险已增加10倍以上,且症状常常不典型,1/3以上为无痛性心梗,易造成误诊。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致死性心梗,其预后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存活率明显减少,并易发生再次梗塞,心梗复发时间平均为5.1年,而非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为8.1年。
⑷女性也成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绝经前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低于男性,绝经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等同于男性,研究分析认为与女性绝经后失去雌激素的保护有关。但女性糖尿病患者缺乏雌激素保护优势,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随时存在。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这是因为糖尿病及其所伴随的各种危险因素例如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中心性肥胖、高凝(血小板功能异常、纤溶活性降低及纤维蛋白原增加)以及氧化应激、慢性炎症状态如C-反应蛋白增多等可对心血管造成严重损害。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血管内皮损害,大量炎性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聚集;
·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层,进而产生脂质条纹和粥样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狭窄;
·一旦斑块脱落或斑块上的纤维帽破溃导致血栓形成,就会阻塞血管,发生心肌梗塞和中风。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
研究证实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需要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历时20年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将导致冠心病的5大危险因素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我们将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措施概括为“一不要,三达标”,也就是说不要吸烟,血压、血脂和血糖要达标。
⑴不要吸烟
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它会引起血压增高,还会影响胰岛素在体内的吸收和作用,造成胰岛素抵抗,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血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等,这些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研究发现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例如瑞典一项对中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心梗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多。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吸烟无疑是雪上加霜,它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损害,还会导致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高于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因此,戒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⑵控制高血压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随着血压的升高,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呈现更大幅度的上升。UKPDS研究表明,积极、严格地控制高血压,收缩压每下降10mmHg,舒张压每下降5mmHg,可使糖尿病任何相关终点下降24%、心肌梗塞发生危险下降44%。因此控制血压对于防治大血管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规律体育锻炼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有报道体重每下降1公斤,血压下降1mmHg。每天盐摄入减少2克,血压下降2-3mmHg。
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一线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其它还有钙离子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上述药物可以单用或联合用药,依病情而定。对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慎用利尿剂。
⑶纠正血脂异常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50%-60%的人存在血脂异常。以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为主要特征。
纠正血脂异常,首先不应忽视膳食治疗。饮食上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少吃花生、瓜子等干果,限制烹调用油。其次,应改变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子如肥胖、体力活动少、嗜酒、吸烟等。最后,如果血脂仍不达标,则采取药物治疗。
研究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糖尿病最强的冠心病危险预测因子。在降脂药物干预治疗中,首选他汀类药物,首要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降低1%,冠心病风险降低1%。对于甘油三酯>5.65mmol/L(500mg/dl)者的治疗首要目标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首选贝特或烟酸类药物,以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⑷严格控制血糖
大量研究证明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UKPDS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冠心病危险增加11%。相反,积极、严格控制高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可使糖尿病任何相关终点下降12%。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平均控制状况,它体现了2-3个月内的治疗效果,而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则为具体某时点的控制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除定期监测血糖外,还应每隔3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一次,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水平。
⑸其它治疗
包括减重、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等。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不仅可以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还可使其心血管系统发生有益的结构和功能性变化。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除非患者有出血倾向,提倡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合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及就诊。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1:21
王彩虹大夫的信息
王彩虹大夫电话咨询
王彩虹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王彩虹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彩虹大夫提问
王彩虹的咨询范围: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痛风、高血压待查、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王彩虹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内分泌科好评科室
内分泌科分类问答糖尿病患者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络泰血塞通颗粒_络泰血塞通_新浪博客
糖尿病患者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络泰血塞通颗粒
众所周知,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在长期疾病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尤以微血管、大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多见,其中高达82.1%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高危风险因素。但是,传统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往往会含有蔗糖,服用后极易引起血糖波动,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危险。因此,临床中迫切需要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在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同时,避免引起血糖的波动。络泰血塞通颗粒的面世,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络泰血塞通颗粒的产品定位
昆药集团血塞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血塞通药业”)研发的无蔗糖型络泰&血塞通颗粒,作为公司重点品种之一,以其独特卖点——无糖,定位于“糖尿病人专用心脑血管口服制剂”。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络泰血塞通颗粒的治疗机理
络泰血塞通颗粒是一味单方中成药,其作用是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三七提取物,其主要成份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心脑血流量的作用。此外,三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壁弹性、扩张冠状动脉的功效,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双向调节神经中枢的作用。临床实验证明,络泰血塞通颗粒可增加脑血流量、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适合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络泰血塞通颗粒的产品优势
络泰血塞通颗粒以其“无蔗糖”的特点,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脱颖而出,主要因为其具有以下优势:1、产品采用云南道地三七,药材纯度高、生物利用度好;2、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安全性高、无副作用,可以长期安全服用;3、制成现代制剂颗粒剂,能提高中药材的利用率,使产品剂量准确、溶解迅速、便于吸收、起效快、无药残,与其他剂型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优点;4、络泰血塞通颗粒(无蔗糖)可以直接口腔含服,化无残渣,相对于传统的颗粒剂来说,更加方便患者服用,且不影响患者血糖水平,尤其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提高了用药依从性;5、用药安全,覆盖面广,可贯穿疾病始终。
由此可见,络泰&血塞通颗粒将会在心脑血管治疗领域大有所为,尤其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提供更多的选择。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8,19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当前位置: >
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关注心脑血管病健康
不少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后,第一时间便是用一些方法降低自己的血糖,这样的措施其实只是降低糖尿病风险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这类疾病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很容易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糖尿病患者有神方法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呢?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需要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并发症,也知道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殊不知,在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约70%的糖尿病患因此失去生命。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倍甚至4倍。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非不能控制。美国通过20年的糖尿病综合管理实施政策,早在1995年就迎来了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平稳下降的&拐点&,心血管事件急剧减少,值得我们借鉴。
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降低&坏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的首选药物。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在预防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方面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美国糖尿病学会最新发布的&新版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特别强调了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综合管理,并提出必须加强糖尿病患者的他汀治疗,以控制&坏&胆固醇。新版指南中明确指出: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如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00mg/dL(2.6mmol/L)等,推荐使用他汀治疗。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即便没有危险因素,也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坏胆固醇&。他汀类药物必须长期使用,需在生活方式的干预基础上,通过他汀类药减少缺血性卒中、心梗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同时不可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后随意停药。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的胆固醇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的时间越长,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收益就越明显。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借鉴&指南&和美国的成功经验,就有望让中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拐点&早日到来。
{dede:field name="title" function="getclub(@me)" /}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图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大小:10.2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篇
大小:89.13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