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家具论文经济研究的论文

最新公告:
本站所有期刊杂志信息均包含杂志社真实投稿电话,以及投稿邮箱,投稿请点击以上期刊栏目选择相应期刊直接联系杂志社。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论文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部分沿海城市,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发展模式单一、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重要性及其现状进行介绍,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多民族论文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民族论文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可持续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战略选择。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长远性特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与很多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状况和人们求富心切的心理倾向是矛盾的。可以说,在西部开发中存在着一个主观上的&快&和客观上的&慢&的关系。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样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民族地区社会的不稳定甚至边疆动荡。就此而言,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呼声;与中东部地区比较,西部地区如此落后,西部地区的人民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加快西部开发的力度和速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是主观上的&快&。但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因素不允许我们这样做[1]。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种种因素纠葛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也就是说,诸多客观因素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这是客观上的&慢&。这一快一慢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呢?欲速则不达,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着眼于未来,力戒急躁冒进,急功近利的思想。换言之,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群众,尤其是处于落后地区的人民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开发西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是一项长远的工程,艰巨的工程,也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的工程。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协调性特点
  这一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设的复杂性和艰苦性。所谓协调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二是人与社会的协调。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存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皆受制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必须的各种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各种生产活动的内容。&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不仅适应环境,还改造环境。因此,人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应该说,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则以消极的成分居多。发展经济的同时,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环境,给自然环境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状况多种多样:有的保持了原始的自然环境状态,是中国少有的生态环境完好的地区;有的处在大江大河的上游,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有的地处干旱的荒漠地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不管怎样,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已是一个时刻也不能忽视的课题。西部开发在较为成熟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稳步前进。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工业布局以及调整种植业结构等等无不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点。这一切都是为了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互补的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补偿性特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必须从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开发性的思路出发。因为,西部地区虽然落后,但开发得并不晚,这是人所共知的。相反,西部地区有很多地方表现出过度开发的问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等,都能说明这种现实的状况。补偿性是说人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要有节制,要有一个度,要保持环境的自我恢复、自我平衡的功能。人类不能只是向环境索取,人类还必须给环境以补偿。可是,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较为落后,如何能给环境以补偿呢?这就是一个矛盾。虽然,只要我们一提起西部,几乎总是要说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土地辽阔是不假,可要说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恐怕就得打个问号了。身处西部,我们的感受是,西部地区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西部省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临近边疆;且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复杂,民族问题突出;西部教育相对落后,人口素质较低。这些决定了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中,必须始终贯穿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补偿的思想。补偿是为了协调,为了发展;今天的补偿是为了明天的协调,明天的发展;而局部的补偿是为了全局的协调,全局的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自主性特点
  这一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必须建立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它要求少数民族人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相应地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时期出现的新思路、新构思。它的确立说明了作为执政党的执政素质的提高,其实也是人的素质提高的结果。同样,要把这一战略方针贯彻执行于我们的工作之中,就必须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不仅如此,还必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人口质量。只有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才能真正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这又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人才缺乏,人口素质较低的状况是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从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入手。只有他们的能力提高了,发展经济的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因为具体工作要由西部地区的人民来做,任何好的思想,好的计划都必须要靠当地人民群众去付诸实践,否则这一切都将成为一句话。今天我们所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变&输血&为&造血&,依靠群众,依靠科学,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使少数民族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富裕起来。
  二、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延边州地域位置虽然处于东北地区东部边疆,但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历史遗留等问题,造成了延边州经济的欠发达。延边州区域已被编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中,享有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21世纪,延边州充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和各项优惠政策,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内联外引,提速增效,走新型现代化道路,延边州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延边州地区与我国沿海地区的青岛、天津等发达经济区域相比,经济结构及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前者为资源性的初级产业结构,而后者的高新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很发达,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高出前者。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会阻碍我国区域经济在长期内的发展,并容易诱发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最终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
  (一)&经济结构调整&要使&好&与&快&有机统一起来
  &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法,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经济结构调整,就是社会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随经济发展而不断优化和升级,这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也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二)&经济结构调整&要协调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经济结构调整要使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良好相协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蔓延、扩大,我们要围绕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心工作,把&扩内需、保民生、保增长&定为经济战略目标之一,使扩大内需和稳定进出口贸易很好地结合起来,促成延边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三)&经济结构调整&要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即使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时,我们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不懈地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以确保经济结构优化、资源消耗降低、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成果合理分配,促使社会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随经济发展而不断优化升级。
  三、少数民族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3]。由于延边州地区原有市场规模、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小,以及历史遗留的区域间结构因素、产业结构规模、投资政策导向等因素的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延边州与沿海发达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明显,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显现出了新问题。
  (一)经济总量不大
  延边州2006年、2007年、2008年的人均GDP比上年增幅均超过青岛市和天津市,比天津市最高高出0.136个百分点,比青岛市最高高出0.179个百分点;然而,延边州年人均GDP却低于青岛、天津3千元以上。很显然,由于沿海地区与边疆地区经济起点的不同,经济总量无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且呈扩大趋势。
  (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延边州三次产业比例的关系,第一产业逐年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也呈下降趋势。青岛市第一产业逐年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51%左右徘徊,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天津市第一产业逐年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前三年在40%左右徘徊,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2007年下降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不仅体现为经济指标量的增加,而且还以经济结构的转变来体现。一般来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而变化。初期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趋于下降势态,第二产业趋于上升势态,后期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趋于上升势态。由此推论,延边州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特点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还不够优化。再者,延边州第三产业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这反映了延边服务业发展滞后,体现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
  延边州地处长白山,现有146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和250多种野生经济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广袤,森林覆盖率达80.3%,活立木储积量达3.7亿立方米;已发现50多种金属矿产和40多种非金属矿产,其中煤炭储量达10亿多吨,石油储量约达1亿多吨;有图们江、牡丹江、绥芬河、第二松花江等四大水系,大小河流487条,水能蕴藏量为140多千瓦。本可以依托资源优势,把主导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把潜导产业培育成高新产业,大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但由于科技人才匮乏、经济基础差等因素,出现了反差过大的局面:发展潜力巨大的延边州医药工业只有敖东集团、华康药业等少数几家优秀企业,本地医药生产企业直接加工仅为20%,而且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初级产品比重大,科技含量低;食品产业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才初见规模;林产工业整体水平偏低,技术装备落后,初级产品比重占80%,市场竞争力差;矿产品加工多数是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不高,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反映延边州在经济增幅大提高的同时,经济结构不够优化,且不合理。据2008年末统计,延边州在岗各类科技人员仅为7.5万人,比上年减少0.2万人,&天津市高级以上技术工人达到24.3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
  四、解决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经济总量
  针对延边州经济总量不大的现实问题,要集中财力物力实施大项目推进,以政府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加快经济外延式扩张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同时也要以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加速经济的内涵式扩张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延边州实施项目推进、上大项目有三个有利条件。首先是区位占优势。延边州是联合国确立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的核心区,得到了联合国及周边国家的大力支持。其次是区域资源优势。延边州依托资源优势,可以有效地承接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转移项目,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启动一批对外工贸项目。再次是优惠政策优势。延边州同时享受国家给予的少数民族区域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和开发区政策。这为多争取中央的投入项目以拉动延边州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国内国外并举构筑了良好的软环境。另外,图们江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稳定的对外出口贸易,也会加快延边州的经济建设,从而更加扩充经济总量。在项目规模投资中,要按照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顾及其在各次产业中的分布格局、消费、投资和出口因素的比例关系和科技进步在其中的含量;如果在建项目中有缺失的,也要在新上项目中得到弥补,以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循环。
  (二)改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一方面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主线,另一方面也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改变农业、林业等第一产业比重过低的格局。提升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使工业由大变强,以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引导由资源初级加工为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向能够充分显现延边州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特色产业转为主导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过渡,要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逐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4]。做大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由慢变快,针对延边州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构建现代物流业、旅游会展业、农业服务业、现代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社区家政服务和中介服务业等,提高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层次,最终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另外,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扩内需、保民生、保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上,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实现投资的产业分布多样化、投资的地区分布多元化和引资方式的多元化,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和融合。
  (三)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地区创新能力的强弱。首先,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要积极推动金融、财政等体制改革与加快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为企业提供低贷利息和高产效率的投融资服务。其次,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的软环境,加快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产业为先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转变。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创新延伸各次产业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发展之路,缩小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延边州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小结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少数民族开发中的应用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处理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巨勇,杨玉文.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压力与对策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
  [2]戴武堂.论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40.
  [3]李延生.关注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企业报.2005.
  [4]李斌,杨文博.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民族日报.2009.
  作者:王利
  民族论文参考文献: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我们的服务
杂志申请收录邮箱:; 投诉建议邮箱: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号码: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81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联系邮箱:
优先推荐期刊
电话: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一、采撷的可能性
采撷的可能性在于民族的“生境血缘”。对其采撷尊重了民族文化与人类生产生活间的客观联系,回应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破解思想资源贫缺与实践乏力的需要。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蕴含于生产、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之中的生态智慧,衍生于人们在长时段生产生活中习得的经验,积淀于生命环境在时空中的变化,诠释了“人”对于生态系统之中“他者”的尊重与理解。1.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共生的生态环境塑造了共生观念。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多为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大的攫取型经济。各族人民在“采集渔猎经济、畜牧与农耕”等经济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特征不在于它的逻辑而在于他对生命的情境。他对自己的观点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际的,而是共生。在自然世界中,他们并未将自己放置于一个独特和优越的位置上。所有生命形态都具有亲缘关系”②。以生活于稻作文化区域的壮族为例。壮族先民通过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图腾信仰的精神路径,嫁接了同处生态系统中万物与人的亲缘关系,建立起共生秩序,以约束人类干预自然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稻谷、鱼、猪、牛、马”等都各有“灵魂”。在共生状态中,诸物皆灵魂与肉体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旦因人不当干预,将生境诸物的魂吓跑(驱赶)出肉体,将导致人面临生存危机。《布洛陀经诗•造火》中就有因人不当使用火,而致“王的三代祖宗不愿留,王的祖神不愿住”③的记载。共生平衡失调,“河鱼妖怪,稻谷妖怪,牛妖怪,银钱妖怪,首饰妖怪”④等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的灾难必会出现,最后只得在布洛陀⑤的指点下,当事人通过宗教信仰仪式展开忏悔,并收敛起干预自然的尺度,才使得生存环境中的诸神、祖先、诸物恢复至共生秩序,人方得安居乐业。同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原生宗教文化中也都广泛存在蕴含共生观的现象。如: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神林文化”、藏族的圣山圣湖崇拜、侗族的万物崇拜、布依族的图腾崇拜等,都表明各少数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在诸多禀赋共生智慧的文化内涵中,我们虽无法运用现代逻辑去理解其合理性。然而,无论禁忌是否符合现代人观念的“情”与“理”,它作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调控手段确实存在。“他们对待自然万物的方式与对待,都体现了一种共生道德情感,进而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和情感活动”⑥,并以此维系着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秩序,为人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适度开发的发展观适度开发观阐述了人对大自然的“干预尺度”,它解决了人如何调和自身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智慧。为适应区域地理条件与生产力状况,“靠山吃山,靠林养林”成为生存于该时空中的少数民族人民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思维,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耕作技术。如:为不伤害土壤中植物根系,尽可能地采取粗放的免犁技术;为顺应不同植被的生态状况,对土地进行功能区划,实施差异化的耕作技术;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多时段土地轮歇等”①。以森林资源为例,“我国长江流域(26.69%)、黑龙江流域(24.82%)的森林蓄林资源占据了全国森林蓄积面积的51.51%”②,两江流域之所以有森林资源的大储量,除自然涵养外还同居住于该地的少数民族所秉承的适度开发理念分不开。例如:侗族有“爱护森林、植木造林、封山育林”的传统,至今还有很多侗寨仍旧保留着“儿孙林”③的习俗;云南富民彝族,认为竹林的生长兴衰象征民族的兴衰;怒江傈僳族多以禁止采伐的茶树、紫柚木等植物为氏族命名;蒙古族、赫哲族对所需保护的树种、草原有明确的要求,不许砍伐的种类甚至连树枝也不许采摘。可见,正因民族生态文化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做出了要求,才有效防止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和谐。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并通过意识干预与组织制度起到约束文化主体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也正是通过这套制度文化的约束来保护生态环境。1.以习惯法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于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中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人民用以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制度性内容。“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明文法之外,依据民间社会权威与社会组织,赋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总和”④。我国清代“嘉庆”至“咸同”年间的贵州布依族村寨便出现了《护林碑》。贵州兴义顶效的《护林碑》载道:“窃思天地之钟□,诞生贤哲;山川之毓秀,代产英豪。是以惟岳降神,赖此外城之气所淤结而成。然山深,必因乎水茂;而人杰必赖以地灵。以此之故,众寨公议,近来因屋后□放牲畜,草木因之催催,巍石□成嶙峋,举目四顾,不甚叹息。于是齐集与岑性面议,办钱十千,木品与众永人为后代,于后代培植树木,禁止开挖”⑤。依碑文可见,村民已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明文禁止开挖砍伐树木,并将种植树木作为一项社区规范确定下来。同样,纳西族在其原始经典教义《东巴经》中也同样蕴含了水资源保护的制度性内容。如:禁止向水中扔垃圾;禁止向河流中吐口水,禁止在水源地宰杀牲口,禁止在水源旁排便等。分布于黔、湘、桂的侗族《侗款》在自然资源确权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屋架都有梁柱,楼上各有川枋,地面各有宅场。田塘土地,有青石作界线,白岩做界桩。山间的界石,插正不许搬移;林间的界槽,挖好不许乱刨。不许任何人,搬界石往东,移界线偏西。让得三分酒,让不得一寸土。山坡树林,按界,不许过界挖土,越界砍树。不许种上截,占下截,买坡脚土,谋山上草。你是你的,由你作主;别人是别人的,不能夺取。屋场、园地、田塘、禾晾,家家都有,各管各业,各用各的。”⑥自然资源产权的明确,解决了私有资源与共有资源产权不明、环境责任不清的问题,进而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制度性基础。2.有效的组织制度保障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了各项生态保护规则落于实处。首先,在组织领导上,由经社区民主推选出来的首领(组织)实施执事活动。如苗族“议榔”是苗族社会的基础组织形式。“议榔”最高权力机构是合款大会,大会由榔头、款首主持,制定“款约”,并选举产生各种执事首领。“款约”涉及到社会生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地区安全等诸多方面。至今“议榔”在苗寨中仍发挥着自律作用;其次,严肃惩罚措施。族人一旦被认定违反习惯法,将按照习惯法所规定的内容实施处罚。“黔南瑶族,以习惯法为准则,审判时由寨老召集族众,对违法者施以批评、请酒赔礼或惩罚示众;贵州水族则由‘三老四公’负责履行乡规村约的处罚权,对违反习惯法者给予惩罚”①;第三,以生态道德性施行制度内容教育。惩处是对身心的处罚,教育在于提升内心的意识。两者的有效结合为乡规民约秩序的运行提供了“道德”保障。“如壮族习惯法中的惩戒条约直接规定了,一旦触犯习惯法,当事人没有选择余地,仅有接受和服从。违法者不仅要受到条约规定的惩处,个人还将在未来生活中背上‘骂名’。在广西龙脊十三寨,对于违法者的‘游村’和鞭挞刑,不仅使违法者在身体上要接受处罚,还要在心理上接受其他村民的嘲讽、谩骂。”②同时,“在大部分甚至全体村民到场的情况下,对违反者实施惩处,以实例对村民进行现场教育”③。得益于上述生态管理意识与管理制度的存在,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才得以在“有形审判”与“无形教育”中获得塑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因此获得了保护。
二、采撷的意义
采撷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汲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基础单元框架。民族生态文化不仅为我们思考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政策提供基础性的依据,也凭借其生态智慧的共通性可为国内其他地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慧滋养。“我国地理空间是一个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斜坡,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东连横断山脉,地势下降至海拔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间又有塔里木与四川等盆地。向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三级阶梯落差,南北又达30个纬度,温度与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④在如此特殊地理环境中,生成了具有不同文化性格的民族单元,孕育出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人类福祉的发展旨愿,如其开展能够尊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与历史生态文化,可克服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水土不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增强其信度与效度,真正满足符合区域人民的长远发展利益需要,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
(二)有益于贡献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现实环境问题并未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而消失,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生如此状况的归因在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同一生态系统之中,生态保护在执行依据上出现了‘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剥离”⑤。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的沟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无力,致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事实上,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沟壑产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现代化”背景。“现代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正处于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文本法与实践法分离的重要原因”⑥。其一,因自然历史而形成的中国传统社区,社区内的规则往往是根据具体情景做出行动判断,其情境规则不以效率为协调指南,而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为目标。如此的“情景化法规意识”(行为规范意识),距离依据西方文明法律制度而成的政策系统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二,当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外力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也是借以“现代化”的力量,将民族文化排除出去,继而选择了一条不顾区域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预防与消解上述症结,需调整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从认识与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入手,促成社会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实现衔接,并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困境提供解题路径。也因此,富含生态制度智慧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关照了特定时空下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其采撷于文本法与实践法沟壑的弥合是大有裨益的。
(三)有利于贡献生态文明本土理论建设一种理论建构的价值与其普世力密切相关,那些越是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往往也被认为是越有价值。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来说,诸如生态现代化等理论显然脱离不了其“源于西方、说明西方和未来西方”的印记,其理论关切的是西方“现代化”能否可以在生态环境危机背景下获得推进。然而,“影响社会科学理论普适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理论是否具有超越特定意识形态的属性以及理论研究所囊括的经验范围等,应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①“西方生态保护等理论在现代化取向、实证分析单位、路径分析、结果分析、对社会公正议题以及对于环境的定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局限性。”②具有地域生态关怀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信念,是中华民族对本土发展方向的坚持,作为一种展望,是对外来文化体系兼容的乐观,作为一种路径,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可为我国本土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输送智慧营养。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具有非常解释力的禀赋自我文化性格的理论作为支撑,也惟有如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可顺利实现。
作者:姚霖 单位: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责任编辑:杨雪&&&&阅读:人次
本文永久链接: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生态文化发展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生态文化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