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耦合电容的选用屏流大小

业余爱好者胆机安装调整经验(原创);我是接触胆机4年的初学者也是国内一个小品牌的制造;一;言归正传开始谈机器的调整,咱们以一部单端2A3为;下一步就是来时准备材料了,先安图纸找到最基本的材;就是常说的星型放射线接地;当你的机器顺利装配好以后你只完成了30%,真正的;当以上几步都完全OK了声音只能用基本正常形容,你;就是CD机的标准输出是2V但实际引进版的交响
业余爱好者胆机安装调整经验(原创)
我是接触胆机4年的初学者也是国内一个小品牌的制造者,讲如何调试胆机有点话说大了在这里只是随便侃侃一些我调试机器的经验与朋友探讨。 对于刚入行的人我想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动手装响一部胆机放大器来享受DIY的乐趣。多半人动手之前都会先到网络上胡乱的选一些图纸,在盲目的去找很多人来推荐那张更好。其实我也走过这个阶段,结果是肯定的推荐的图纸会说法不
一。其实初学者我还是建议选择一部厂机线路或一部古典名机的图纸前提是必须要有各个管子的明确工作点也就是静态电压值这样后期调试会简单些。开始制作是选择推挽机还是单端,我建议还是选择好驱动的四,五极电子管单端比较合适如6V6.6L6.EL34等。这些简单的机型做好了自然才有基础做更高难度的机型,我也是这样学习的。
言归正传开始谈机器的调整,咱们以一部单端2A3为例子。2A3是声音比较全面的古典直热管,不过要想让它出好声并不容易,我的经验功率越小的管子越难做因为小胆玩的就是细节而其还要出来力度不能是一个面蛋失去动态,记得初学时去深圳听300B我希望开大点音量一开就失真服务员说你听过300B吗?这管子就是不能开大音量现在想起很是可笑。那如何去驾驭这个管子那首先就是要了解这个管子知道它的基本特性,如灯丝电流和电压、屏极极限电压’屏极极限功率,屏极电流、这个管子原设计的推荐工作点即屏压和屏流(通常屏压都是指屏极到阴极的实际电压)以及这个条件小的输出功率和失真度。当了解功率管以后就可以找一张相对简单的图纸来实验,我的言论是尽可能使用最少的推动级数完成整机放大,待做好后根据效果在决定是否增加更多的放大级数。一旦确定图纸就要同样方法来了解图纸上每个管子的工作特性,说白了就是要在后期调整时让管子工作的更舒服,胆机就是这样电子管工作的不舒服你的耳朵也不会舒服。
下一步就是来时准备材料了,先安图纸找到最基本的材料注意要品质可靠的新品未必最贵的先不要迷信进口古董,不是古董不好是你要自问能否用好这些古董再出手。备料后开始安装上体积相对大的变压器和电子管座以及占空间的外露器件。在这一步唯一要动脑子的就是当心变压器的干扰,干扰来自变压器的漏感,它会干扰到你的输出和电子管做响后会出现严重的交流声让你找不到来源。避免这点只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即可。当主要器件安装到位剩下的就是布线和内部阻容元件的安装了,这一部主要注意灯丝引线要双绞’高压引线要远离弱信号栅极引线、说到布线最头痛的就是接地,接不好轻则交流声重则会产生自激震荡。在这里有个经验对于电源部分要单点接地,机壳也一同单点接地。也
就是常说的星型放射线接地。对于放大部分的接地原则我举个例子:小信号如同河里干净的水,大电流信号如同脏水,那电源部分的公共地就是水的池塘,原则是干净的水要流到脏水里在一同流入池塘。要是流错了顺序就是污染干净的水源,信号接地与此同理这点对于做LP唱头放大器更为总要。
当你的机器顺利装配好以后你只完成了30%,真正的难度才在后面。下一步你要放下自信仔细核对每个元件的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虚焊,各连线是否到位且正确。刚开始不要追求走线的漂亮,漂亮未必就是合理。检查无误后你可以插上管子接上喇叭负载(开始最好是8欧50W绕线电阻做假负载)开始进入检测调试阶段了。首先要去《看》看各管子的灯丝是否正常点亮、管子和机内是否有打火现象。再下来是《闻》闻是否有烧焦的味道或怪异的气味,如果有说明机器有高温器件要尽快关机。再次检查电容的极性,整流管的极性、变压器的接线等要列为重点。再其次要《听)听声音是否有明显失真,是否有振荡或伴随音量调节时某个位置时的自激声,听你的胆机是否接近设计的功率储备。最后要 《测》 测试是很必要的一台机器是否好声全面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工作点。不要认为声音还不错就放弃测试,耳朵有记忆更有偏差,有时还带有自己孩子最好的情感欺骗有时是你太缺少对比没有发现其实你的机器声音偏差很大。测试首先就是测试每个管子的静态工作点,如屏压,屏流,以及两级管子的相对电位差是否和图纸的参考点接近是否在管子的极限工作范围以内。
当以上几步都完全OK了声音只能用基本正常形容,你还要自己评估机器的增益,音色,功率是否达到你自己的满意比如2A3单端是不是2A3的音色这不是开玩笑当工作点严重偏离后管子会变态或许会像6P1或许会像300B但做2A3就应该是2A3的声音,这点还是建议要走出去多听听别人的作品多交流。举个2A3的例子屏极极限电压单端A类是300V 推荐电压是250V 屏耗是15W 出来功率3.5W失真5%。你可以做个试验当屏压取300V或250V都用电流大小控制在15W屏耗以内声音是差别很大的,也就是工作点对声音的影响很大甚至比变压器还要重要更不要说电容电阻等补品了。再举个电压管失真的例子,比如用12AX7一级驱动2A3,按推理00倍的U值把CD机2V的信号应该能推倒200V。实际2A3在屏极300V时的推动电压不过有效值60V以内,安这样理解应该完全能推动2A3。但实际并不是这样12AX7是在利用高内阻小电流实现高增益的,这里有个矛盾高屏极电阻会严重影响高频上限一般100K的屏极电阻高频不会超越20KHZ,还有一个更大的弱点大屏阻会严重限制了12AX7的有效工作电压使12AX7的阴极电位只能嵌定在-2V以内。这样的结果限制了管子的设计增益,负2V的阴极工作点更谈不上动态范围没有反馈的支持极容易进入非线性区如果在12AX7前面去加前级那等待你的就是过载失真。这里提到另外一点
就是CD机的标准输出是2V但实际引进版的交响乐CD的弱信号输出是很低的计算增益要留出绝对的余量,功放吃不饱声音不会很全面。这就是很多人的机器听蔡琴美的流油听大动态多乐器的交响乐要那没那的主要原因。如果换个思路用12AT7并管会怎样,它的放大倍数只有60倍看似远不如12AX7但实际它是利用互导特定大电流小屏极电阻来换取增益的,这样的好处就是实际有效增益并不低且比12AX7有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好的上限,并管后内阻更低这时阴极可以在-3V工作且线性开环明显好于12AX7,还带来的好处就是前面可以自由配接前级或升压牛不必在担心过载失真。这个例子说明1 屏极电阻的大小会影响工作点也决定幅频特性的上限当然也影响了声音 2 选择合理的推动管对失真的效果不亚于功率管,不要只迷信那些天价的德根12AX7,就是用在导弹上的极品放在这个2A3SE电路上它也PK不过电子管后期的高跨导型电子管。如EC86 ,6H30P,WE417,6C3
5842 等,这几个管子可以根据特性利用牛推或前级牛这些方式一级放大把2A3控制的老老实实又不失细节。说到2A3这个管子如果是曙光或俄罗斯的新品是完全可以用足15W的屏耗和300V的屏极电压输出能到4W失真 5%因为这些新管子的屏极功耗都大于15W基本都是300B的工艺。 这段文字说明不要盲目去换管子换电容合理的电路和工作点才是第一个要把握的先建个好平台。
下一步谈谈如何做一台能PK厂机的作品,一台性能优秀的胆机需要什么元素?我个人认为有两点就足够了。1 最基本的测试条件 2 多听多练的耳朵 ,因为做到胆机工作点基本正确开声以后剩下的就是校声和进补了。论坛上自己动手做胆机的爱好者真的很多,很多人贴的照片真的很漂亮做工如同工艺品一般让人迷幻。但我想问的是这些艺人真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作品不失真功率是多少?推挽机和单端机人能接受的失真度是多少??整机的频响范围是多少且是在什么功率下测试的结果正负衰减了多少个DB??? 我觉得如果做胆机是为了听而不是为了把它当做工艺品摆在家里这些数据真的应该心里有数但未必要象厂家一样精准因为很多厂家在利益面前仪器会适应胆机也谈不上精准。DIY做机为了就是满足自己挑剔的耳朵不是利益也不是要吝惜时间,我明白大笔花钱买补品的理由就是要追求极致。但我的建议还要省下几个电容的钱购置两台简单的仪器搞清你作品的性能更有价值,自己作品的功率都不知道很难证明你的作品就是好听的且做到了极致也可能你自己测试后会毫不犹豫的拆掉重来。这两台仪器很便宜使用也很简单 1低频信号发生器一台 建伍的二手不过几百元 2
模拟20M示波器一台也不过几百元。有了这两台家伙你的作品会变得很专业,你能知道大致的失真度,在基本不失真的波形下可以算出有效值电压很简单的利用欧姆定律就知道了功率(别忘了负载要用8欧的电阻而不是喇叭,因为喇叭的阻抗
不是定值)还可以用信号发生器配合示波器来观看整机的幅频特性。不到一千元的设备给你换来的价值一定比升级一只德根的管子好声。谈到测试晚辈还要说一个有争议的波形测试,很多人都喜欢用方波来标榜DIY幅频特性高频段的绝佳性能。我对此的观点是方测试的确能比正旋波更直观的看到失真及形变,但这并不全面。例如一个变压器只看10KHZ的方波或许很棒绝无振铃,另一个变压器5KHZ就已出现振铃。但声音往往是出现振铃的好声,在整个频段的正旋扫频曲线也是有振铃的更均衡。理由很简单振铃的产生来自于变压内部电容的充放电,有振铃说明这个变压器的内部电容一定大,理想的变压器电容越小越好,电感越大越好。那为什么容会大1 绝缘层的介电常数 2 电感量的大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电感量想电感大就要多绕线圈,线圈多了电容自然会大。这样我想能很简单理解方波好的变压器有的甚至很难听了吧,说白了就是电感不够,其实变压器是没有极品的只是看谁会权衡利弊。胆机整机方波测试也有变压器这个例子一样的共性,个人意见还是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正旋波扫频测试法毕竟音乐信号都是不同波长的正旋波。(个人观点只供参考)
最后侃侃机器的进补进一步提高音质,进补的目的很简单好机器首先就要声音均衡,均衡的声音更多的来自上一步仪器的校准。仪器一定比耳朵要准,仪器测试都很差的即使更换电容也很难有大的改观。不过一台通过简单仪器测试的胆机你会发现每换一个好的补品都会变得极为敏感,这点就好比胆机换用信号发烧线,有人说音箱线没用,有人说那是神经线。我只能说换线没有任何反应只能证明你的系统根本就谈不到出色。升级进补最重要的就是先要确定变压器的品牌和性能因为这是最关键的阻抗转换元件非线性大个性突出属于核心中的核心。最明显的就是电子管的升级可换用不同的品牌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芒,更换时切忌前级管音色要与功率管搭配来试听这点很重要,切忌不要盲目选择名牌,最贵的未必是最适合你的。电子管品牌确定后就要研究选用什么牌子的电容了,要是声音暗淡可以用MIT或MCAP的要是希望中低频厚重的可以试试战神的铜箔油浸的。其次还可以升级电阻尤其是栅极回路的电阻。这些升级要统一调整搭配直到一听即可感受到那种胆管所具备的贵气。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19业余爱好者胆机安装调整经验等内容。 
 EL34胆机原理、制作及调试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EL34 胆机原理、制作及...二、制作 电子管机制作,需要考虑结构设计、元器件装配、整体布局、安装步骤四个...  两款适合工薪发烧友制作的单端胆机,Vacuum Tube Amplifier 关键字:两款适合工薪发烧友制作的单端胆机 介绍两款适合工薪发烧友制作的单端胆机 笔者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在装实践过程 中经验和体会,对胆机的整机布局结构及装配工艺谈几点意见。 一、元器件的排列布局 1、电子管功放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输出变压器、...  www.hifidiy.net 发布者:半山 版权:原创 [书签]:胆机 300B 低频表现力电子...重料打造300B:三装300B... 44页 免费 单端甲类小胆机制作经验 9页 免费 细...  22年前发烧制作的胆机(图文)_电子/电路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这篇文章2009年在...经过整整一年选择电路、设计计算、 选择元器件、制作底板、安装调试,期间还有幸...  发现 6C19 发烧友在做小功率胆机的时候,一般都是弄个 6P14(EL84)什么的装装...大名鼎鼎的 300B 当时开发出来,也是用作电压调整管的,后来被音响爱好者 DIY,...  当然, 胆机, 为多年体会有感而发。当然,这也并非...为避免交流感应的干扰,西电 100 欧调哼声电位器应...脚安装, 铜管, 灯丝供电线, 电 1、4 脚安装,其...  、功耗大的放大器,它依然以其独特而难以抗拒的魅 力吸引着无数的音响爱好者。...浅谈300B单端甲类胆机的... 7页 免费
重料打造300B:三装300B... 44页 免费...  (组合 操作复杂,需有一定音频调整基础) 分卷加密(四卷)压缩包,安装注册版(...(919.24 KB) 12、很有名气的胆机模拟效果器,两种胆管选择,模拟胆机失真效果...胆机的分类及声音特点
通俗的讲:从电极的数量来分,音频领域电子管大概就分三个类别:
1.三极管:三极管全部是直热式的,灯丝就是阴极,阴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于屏极有正高压,而阴极有负压。在电场作用下,阴级向屏极发射电子,形成电流,但电流的方向和电子发射的方向相反。三极管还有个控制栅极,由于他相对阴极来说,电位为负,所以,当栅极输入交流音频信号的时候,栅极可以控制阴极向屏极发射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屏极电流变化。使屏极电路2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能力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其实所有的电子管原理都是如此。其他类型不过是多增加了几个控制电极而已。
常见用在胆机三极管的代表有:2A3 300B 211 845 805
833等等。他们都是一个族的,输出功率从小到大。三极管一般都用做单端纯甲类放大输出,也可以做推挽纯甲类输出和单端并联纯甲类输出,做AB类推挽输出意义不大。而单端输出是首选。推挽则可以获得大功率,但音色相对不如单端理想。三极管的优点是内阻小,阻尼系数高(对功放的控制力比较好些,但控制力并不完全取决于阻尼系数),一般不加负反馈电路时候,就有2-4,使用环路负反馈后可以提高近10倍。三极管非线形失真相对比较小,但做单端输出时偶次波失真大,所以泛音丰富,音色优美温暖润泽。三极管单端输出电压转换速率也高,瞬态特性好,没有交越失真。缺点:功率灵敏太低,需要比较高的激励电压,给制作和工艺都增加了不少难度,成本也相对高,这就是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胆机难以普及的更本原因。三极管还有个主要的缺点:由于放大系数和信号的幅值有矛盾,所以三极管必须要求放大系数低,否则截止栅压会降低,不允许有大信号输入。三极管在做音频放大的时候虽然屏流高,跨导高,但输出功率都不大,一般民用领域也就做到805,单管输出近50瓦甲类功率,但成本很高,屏极必须吃到1100V电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很多厂家不愿意生产。三极管做单端输出的时候,电源效率不高,只有25%,绝大多数电能都当空调用了。这个也是功率做大,成本急剧升高的原因,变压器要做得很大。
三极管做单端甲类输出的缺点都是体现在成本和制作工艺上,而不是声音品质上,仅仅论声音的品质,可以说是达到了电子管功放的最理想状态,真是太多的优点了。这也是鄙人常说的“单端甲类是终结”。(前提是在合理的电路设计和良好的工艺水平下,否则,就很难说了)而厂家考虑问题的角度则和发烧友不同,他们是从制造工艺的角度来考虑的,工艺难度大,势必高成本低利润。就这样简单。特别是国产厂家。
2A3 :单管A类输出3.5瓦。做
AB1类推挽输出,自给偏压时候,输出功率10瓦,做固定偏压输出时候可以有15瓦功率,再大,对功率管寿命影响很大。
音色:流畅,甜美,平衡,极其幼细。丝绒一般的光泽。虽然功率很小,但低频表现明显优于普通的300
B(西电不算),2A3无论是单端还是推挽工作方式,输出功率都太小。适合的喇叭很有限,必须是高灵敏度的。
300B:单管A类输出6.5-8.5瓦,这个时候音色最好。推挽AB1类输出在15-17瓦左右。
音色:高频飘逸,美艳,中频醇厚甜美。除了WE300B外,现代生产的300B在平衡度,和低频的力度,量感上都有明显的缺陷。远没有西电的300B来得宽厚,饱满,松软。所以,不要盲目的看见300B的胆机就象见了观音菩萨一样,顶礼膜拜。厂家也就是抓住消费者的这个心态,大量推出300B胆机,由于他的功率有限,适用面很窄,对绝大多数现代低效率喇叭而言,多半不能很好驱动。
211:单管A类输出22-25瓦,推挽AB1类输出在80瓦左右
音色:温暖,醇厚,宽松。平衡度很好,全频带密度感好。特别是高频密度感优于845。
845:单管A类输出25-28瓦,推挽AB1类输出在80瓦左右(自给偏压),115瓦(固定偏压)。
音色:个人觉得此2个管子,除了高频表现略偶不同,音色音质比较接近。由于具体到某台机器的时候,牵涉到制作工艺和材料成本,很难说845和211哪个更加好。期间可以左右的因素实在太多。
805:单管A类输出40-50瓦,推挽AB1类输出近200-250瓦
音色:在三极管里具有最中性的音色,但制作和电路设计不良时,高频粗暗,低频浑浊拖沓。对输出变压器的要求很高,所以制作成本相当高,一旦做好了,精致度和细腻度并不输给211和845。而且功率够大,可以很好的驱动现代低效率喇叭。对现代绝大多数喇叭来说,功率储备总是大一点好,越接近极限最大不失真功率,其实功放的失真就越大。
以上输出功率是典型运用值,仅仅是参考,电子管有很多典型运用值,实际制作的时候还要根据电路设计来采用哪个典型值,太高,管子寿命缩短,太低则不能工作在理想的线性区域。音色也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因人而宜,仅做参考而已。并非绝对正确。和每台机器的设计和工艺都有一定的关系。
2.下面谈谈五极管:
这类管子常见的有EL34 , EL84,EL156等等
五极管在三极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帘栅极和抑制栅极,说简单点就是增加了2个电极。帘栅极是减小跨路电容的作用,使放大系数大大提高。抑制栅极是为了阻止帘栅极和屏极之间的2次电子转移。抑制栅极一般在管子内部和阴极连在一起,通过分配屏极和帘栅极之间的电流,从而控制屏流的大小。五极管的屏流主要取决于控制栅极和帘栅极上面的电压。五极管的内阻比三极管大很多,所以阻尼系数不太容易做好,但其放大系数比三极管高,放大效率比较高。(要注意的是,放大系数高低和音质并无太大关系)五极管的激励电压比三极管要低,所以功率灵敏度高很多。但五极管的致命弱点是失真比三极管大。这个是对音质产生直接影响的,而激励电压低,则制造成本低,工艺要求相对也低,产品利润则很高,大多数厂家正是看到了这点,才大量的开发五极管推挽工作的胆机,而并不是因为他的音质比三极管好。五极管的负载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否则将产生很大的失真。五极管的优点主要是体现在相同输出功率的时候,制造成本比三极管低很多。而不是音质上为了提高五极管的音质,有些厂家提供了另外一种接法,就是五极管接成三极管的方式,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属于多此一举。五极管接成三极管时候输出功率也大大减小,就失去了实际的使用意义。还不如直接用三极管理想,而且五极管都是旁热式电子管,阴极要靠灯丝来加热,阴极发射电子的效率也不如三极管高。而三极管的灯丝就是阴极。
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古董胆机,40-60年代的胆机几乎都是用五极管或者束射四极管,而较少采用大功率三极管,不是三极管音质更好么?理由前面鄙人已经说了,三极管需要很高的激励电压,那个年代没有耐高压的电解电容器,也没有大功率晶体整流管。现在一个耐压400-600v的高压电解随处可买到,才几十元而已,以前更本没有,即便后来70年代有了,价格也极其昂贵。而40-60年代更本没有“发烧”这么一说,更加没什么发烧功放,那个时代对音质的需求远没有现在高,当时的喇叭频率范围也远不能和现代喇叭比,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就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历史名机”,这些“历史名机”以现在高保真音质的要求来看,实在是太不保真了。所以兄弟们千万不要对一些“历史名机”盲目的崇拜,这些产品只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是那个年代的经典产品。比如马兰士的M7/M8/M9,麦景图的MC240/MC275。你用这些胆机来驱动现代低效率,宽频带喇叭,结果自然不会理想到哪里去。推古董喇叭还可以。这只能说是一种“怀旧情节”。
就是6CA7,参数相同的还有KT77,EL34音色特点是:清丽纯真,秀美,比较爽朗。但整体音色偏瘦,也不够温暖。(注意:这个是相对三极管来说的)有的发烧友就喜欢这个风格,所以,音色这个东西还有很大的主观喜好,有时候也很难说,哪个更加好。喜欢就是好的。EL34
做AB类推挽放大的时候可以获得30-40瓦的功率。EL34由于跨导高,最好作推挽工作的一个声道2个管子,每个管子有独立的偏流调节电阻,高跨导管子很小的栅极电压变化,就可以引起很大的屏极电流变化,容易造成推挽工作电路不平衡,产生严重的交越失真!!交越失真对音质音色影响很大,所以需要经常调整偏流,在使用上相当麻烦。而且一对推挽管子中有一个严重老化的话,会拉垮另外一个管子,必须2个一起换,使用成本也大大提高。这点,发烧友在购买的时候都是不知道的。我早就说过,推挽工作就是大功率输出的时候,制造成本低而已,对音质音色,控制力,更本没什么帮助。可惜多数烧友仅仅喜欢看输出功率一项指标!!EL34在推挽工作状态,不加负反馈的时候,阻尼系数只有0.15左右,比三极管低得多了,只有三极管的1/20,低频控制力自然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即便是超线性接法的时候不加负反馈也不过1.2左右。比三极管不加负反馈还是要低很多。但为了提高阻尼系数,加太深的负反馈,又会大大影响瞬态特性。就是烧友常说的,听交响乐的时候速度慢,拖沓。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EL34,就是PHILIPS MINIWATT
的早期50年代铁座EL34,其5000元一对的价格,令绝大多数烧友望而却步。其次是胶木座的EL34,价格也在2500一对。德率风根的EL34也是一流的好管子,但个人不太喜欢。不如PHILIPS
温暖醇厚而富有音乐感。大盾的EL34也是一流的好管子,音色上略微甜美细腻。但价格同样不菲。要玩五极管,其实代价也不小!!!只是机器价格便宜而已。
3.束射四极管:
束射四极管的工作原理略复杂,五极管做功率放大还不够理想,因为他还有些缺点:帘栅流过大,要占去部分屏流,浪费了部分功率。从屏极特性曲线来看,五极管必须在很高屏极电压下,才能使特性曲线工作在平坦部分。失真才会小,如果工作在上升部分。曲线的间隔不均匀,要引起很大的失真。束射四极管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缺点。它的应用范围比五极管大,能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从屏极特性曲线来看,它从上升部分转到平直部分所需要的屏极电压比五极管要小,所以束射四极管的失真特性介于三极管和五极管之间,而效率又比三极管高。虽然音质上依然不如三极管,但考虑到成本和综合特性优于五极管,很多厂家都喜欢用束射四极管做胆机,取得一个权衡的结果。既解决了三极管制作成本高,输出功率做不大,又达到了比五极管失真低的目的。适合绝大多数一般的发烧友消费。让大家都可以承担得起。
纵然三极管失真很低,音色美伦美幻,但大功率输出时候的售价绝非普通烧友可以承受,所以厂家都不太愿意推广。只有国外的名牌厂家才生产和制作,国内也有几家也在生产。我听过英国AUDIOU
NOTE的300B银牛版本,驱动丹拿1.3SE,仅仅8瓦的功率,照样有模有样,低频虽不讲究量,但平衡度没有丝毫问题。并没出现低频太少,或者模糊拖沓,浑浊不堪的现象。离箱感也基本可以。仅仅8瓦功率,非常了不起,可见其强大的驱动力。音色自然不必说了,你想得到的赞美之词都用上去把。如果换成他家的211,后果不堪设想。代价也不堪设想,300B仅后级就要45000。还不算前级。
束射四极管的放大系数比三极管高得多了,失真在通过加了负反馈后,可以小到接近三极管的地步。束射四极管做胆机,最大的失真还是来自推挽工作时候带来的交越失真。所以在音色上还是比三极管差口气。但考虑到大功率输出时候的低成本,市场占有率还是很大。但推挽毕竟是推挽,某些方面的缺点无法克服。虽然也有很多优点。
KT88是大家最熟悉的束射四极管,特性基本相同的还有6550。音色上KT88阳刚,6550阴柔些。可完全互换。KT88力度气势很好,音色偏温暖。但制作不佳的时候,音色粗暗,高频上不去,解析力也欠佳,低频拖沓沉闷,控制不住。KT88做AB类推挽放大可以获得近40-90瓦的不失真功率,所以对喇叭的适用面比较广。
6L6是世界上第一只发明的束射四极管,他的音色中频醇厚,比KT88有韵味。KT88还是显得粗硬了点。它有很多改进型号,比如6L6GG、6L6GA、6L6GB(19瓦)、6L6WGB(就是5881,功率可做到23瓦)、6L6GC(30瓦),还有一些工业型号,比如EL37(25瓦),KT66,特性都接近。互换的时候要注意屏极最大功毫,不能超过,小没有关系。
6L6做AB类推挽放大可获得25-50瓦的功率。束射四极管里我个人更加喜欢6L6的音色。
最后我还是要讲讲阻尼系数,胆机总的来说阻尼系数比晶体管远远的低,阻尼系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喇叭震膜的控制能力,但对喇叭的控制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阻尼系数,这点我要强调!!为了提高阻尼系数,加负反馈是提高阻尼系数的唯一途径,可以有近10倍的提高。
一般胆机的阻尼系数,在不加负反馈的时候,三极管一般在2-5之间,对多极管(五极管和束射四极管)是0.1-0.15,超线性接法的时候可以有1-1.5,还是远远不如三极管,所以对低频的控制能力自然不如三极管,这是个致命的缺点,如果加过深的负反馈,又会带来瞬态特性的下降,对声音影响很大。而三极管不用加很大的负反馈,既能改善各方面的失真,同时又增加了阻尼系数。多极管的优点还是体现在制作成本上,而三极管是体现在音色音质上。发烧友往往既要便宜,还要音质音色好,是不现实的,2者只能取一。三极管五极管和束射四极管既然都存在各种胆机里,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否则全世界就只有一种管子了,具体需要什么,取决于你的钱袋。钱多的买大功率三极管单端甲类输出胆机,钱少的买多极管,能获得相对高的性能价格比。
希望上述内容对一些初烧友在购买胆机时有一定的帮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机耦合电容的选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