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加拿大mba含金量护照: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中国护照“含金量”又涨了:这些大国放宽签证政策
中国护照“含金量”又涨了:这些大国放宽签证政策
随着中国日益提升的综合国力和逐渐加快的开放步伐,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升。最近,一则“11月19日起,澳大利亚对华10年签证正式奏效”的新闻,引起中国公民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继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以色列等国之后,澳大利亚也加入了为中国游客提供10年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行列。漫画作者丽雅那么,近年来有哪些国家对中国放宽了签证政策?申请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10年签证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澳大利亚据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11月18日消息,澳大利亚总督彼得·科斯格罗夫于近日签署法令,对该国《1994移民法》进行修订。根据修订后的法律,从2017年开始,澳方将对中国公民实行不限制人数的10年多次旅客签证。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对外国公民发10年多次签证,并且只对中国公民发放。不久前,澳大利亚出台了“移民立法修正案(2016年措施第5号)条例2016”,这项修订创建了一个新的子类600(访客)签证流,允许旅游和商务访客活动,并允许长达10年的有效期。根据规定,针对中国的10年免签签证,不限制申请人数,还可以用中文申请。持有新签证的中国公民在10年之内不用再次申请旅游或商务签证。那么中国公民如何申请这个签证呢?据了解,签证申请表格的表号是1419。除了需护照、在职证明和资产证明的正常的申请材料之外,申请人还要进行体检,并且在澳大利亚停留期间,需要持有健康医疗保险。特别提醒选择10年签证的申请人除了基础的135澳元签证申请费之外,还需要额外支付1000澳元的费用。持有该签证的申请人,每次在澳大利亚的逗留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也不能在24个月内,在澳大利亚逗留超过12个月。持有该签证的申请人不能在澳大利亚工作。美国日,来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讲话时宣布了新签证政策:中国人赴美,以旅游和商务出行为目的者,可以获得10年期签证;赴美留学签证有效期最长延长至5年。对于经常在中美之间奔波的商务人士和期待到美国旅游的国人而言,这可以称得上是一大利好政策。据了解,要申请10年美国签证,所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原来的(B1/B2)签证基本相同。不过美国官方还是强调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14岁以下和80岁(含)以上的申请人,没有被美国签证拒签的历史;2、以前的美国签证到期后48个月内续签的申请人,且之前获得签证时的年龄在14岁(含)以上,采集过指纹,申请的签证类型与上次一样。据美国大使馆统计显示,赴美签证入境,最长可停留6个月,之后必须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家。此外,游客签证的长度和持续时间将完全取决于移民官员根据申请人的经济能力和对美国的移民倾向决定,10年只是一个上限。不过,根据申请美国签证的官网“申请美国签证——在中国”的介绍,从今年11月29日起,凡持有10年B1、B2或B1/B2签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持有人需要每两年或在获取新护照时(无论哪种情况先发生),通过网站更新他们签证申请上的个人资料及其他信息。“这个机制我们称之为EVUS——签证更新电子系统。”在官网的“签证更新电子系统”页面中这样写到。特别提醒自11月29日起,持10年期签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如未进行有效的EVUS登记,就无法换取前往美国的登机牌,不能赴美旅行。加拿大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与加拿大两国政府就互发长期多次签证事宜达成一致,并于3月9日开始正式实施。据了解,中国和加拿大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自日起,互为前往对方国家从事商务、旅游、探亲活动的对方公民颁发长期多次签证。只要护照有效期足够,签证有效期最长可达10年。根据对等互惠原则,中加双方还将各自相关签证的单、多次签证收费统一调整为100加元和相应的人民币。双方对签证申请人均提供免面谈和免留指纹的便利。特别提醒加拿大10年签证的有效期不能超过护照的有效期。如果护照即将到期,最好在换领护照后,再申请签证。因为签证上无申请人的照片信息,如果旧护照失效但加签证仍然有效,申请人需要申请挪签,即把旧签证挪到新护照上。另外,加拿大10年签证只适用于在加停留不超过180天的短期访客类签证,赴加学习或工作的中国公民不在此次签证的安排范围。多国放宽对华签证政策除了以上3个国家以外,从2015年到2016年,新加坡、韩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也先后对中国公民开放了不限定或限定条件的“10年签证”。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便利公民往来的协议》生效,俄罗斯对中国公民的签证政策开放了更多的便利。日,被戏称为“最难搞定的签证国”之一的阿根廷宣布,符合对华有条件签证要求的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进入阿根廷。日,秘鲁对中国公民实行有条件免签。日,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通过官方微信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持有效期至少6个月以上的普通护照,入境阿联酋无需预先申请签证,入境不收取费用,停留期可达30天。据了解,仅在2015年,中国就已和99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种类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与37国签订了59份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36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便利,11个国家和地区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IT之家,爱科技,爱这里。
作者最新文章中国护照再加含金量,与加拿大签证有效期最长延长至 10 年 | 理想生活实验室 - 为更理想的生活
登录 注册
中国护照再加含金量,与加拿大签证有效期最长延长至 10 年
在昨天,外交部部长王毅宣布中国和加拿大就互发有效期最长为 10 年的签证达成一致,从今天起开始正式实施。加上去年 11 月的中美签证互惠签发 10 年多次往返有效期,中国至美加地区的旅游、探亲及短期商务旅游将更加紧密。虽然中国与加拿大的有效签证期延长至 10 年,但中国公民每次停留期不能超过 180 天,有效期也不能超过护照有效期的相应种类签证。对于中国护照“含金量”的提高,加拿大旅游局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将推出更多针对中国自由行游客的市场推广活动。想一想随时可以去班夫公园徒个步,惠斯勒山滑个雪什么的,还是挺让人开心的。
理想生活实验室近期精华内容汇集,一起关注全球消费市场动向和各种最新玩法攻略。
请填写正确的邮件地址
&版权声明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理性看待中国加拿大互发10年签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持有加拿大护照者(加拿大公民),在V140728的亨氏签证受限指数上,排名第而,享有173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政策,而V140411版加拿大排名第四、享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政策。
中国和加拿大从3月9日起实施互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签证,品橙从入境方面、出境方面、亨氏签证受限指数、UNWTO签证开放指数、WTTC对签证与各国入境经济贡献,以及中国签证含金量方面,进行了数据详实的分析与解读。
日妇女节中午,一条中国和加拿大&互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签证达成了一致&,一下引发了周末沉浸在&她旅游&中的业者的广泛评论。面临3月9日即将实施的10年签证政策,品橙旅游从出入境角度,快速解读如下:
1. 在出境方面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2014年旅游景气报告,中国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客源地,并且在2014年出境旅游人数突破亿级,达到1.09亿人次。
中国出境市场在全球多个目的地国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为。对于美加市场,中国客源近年贡献了巨大的旅游花费,并且到访量逐年上升,增速居高不下。
2007年底,中美签署了关于方便中国旅游团队赴美国旅游的谅解备忘录,中国赴美旅游开始迅猛发展。
2013年,中国赴美人数180.7万人,出行开支211.15亿美元,较2006年的水平分别增长了464%和439%。美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赴美游客单人单次消费金额约为美元,成为出手最为阔绰的赴美外国游客。据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局旅游办公室2015年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赴美游客约224万人次,同比增长24%。据美国商务部预测,至2019年中国赴美游客人数将达到491万,成为除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外最大的美国海外客源地市场。到2021年,访美中国游客将达到730万,为美国经济贡献850亿美元。
据加拿大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游客赴加人次超45.4万,较2013年增长近三成(达28.8%),是加拿大各入境市场中,增长势头最强劲的目的地。增长率其次印度(19.3%),全年访客17.55万人;增长率超一成的还有墨西哥(14.4%)、日本(14.9%)和韩国(12.8%)。
加拿大努力促进签证试点
美加地区由于天生的地缘关系,签证政策往往有较高的相关性,一方签证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另一方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次,加拿大与中国互发10年签证,在去年中美双方宣布的互发10年期签证之后。去年11月,中美双方宣布,将为前往对方国家从事商务、旅游活动的另一方公民颁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多次入境签证,为从事留学活动的公民颁发有效期最长为5年的多次入境签证。
而此次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加拿大与中国两国政府互发长期多次签证,是对自去年已经开始实施的加拿大对中国公民旅游最长可达10年签证的补充。而去年,加拿大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在部分国家有拒签率导致影响客源市场到访的问题,并分别在2014年5月、7月和年底,向墨西哥、印度和巴西实施了CAN+Visa的签证试点。
加拿大作为全球拒签率最高的国家,此次签证政策的强化,或能在一定程度改善赴加游客总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借助此次两会发布会的热度和媒体的传播,加拿大的10年期签证的认知度会更高,民众短期之内或形成一个加拿大签证的小高潮。
美对华10年签的一波三折
正如美国10年签证刚开放时,各家签证服务中心,均反映了明显的增长势头。但根据以往经验,特别是美国10年签证的经验,在政策刚实施初期,出签率往往比实施后一段时间要高。往往经过一段实施后,一些漏洞会逐渐出现,外交和移民部门,会针对漏洞收紧部分执行细则,从而为签证通过率增加不少困难。
智旅签证的提到,例如美国近日对月子中心的整治,对在美国有过生子历史的妈妈办理美国续签时,增加面试并提升拒签率。
而吾爱全球签证解决中心的申利永认为,美国签证入境后一般默认给6个月,但这是有海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给。如果怀疑目的或者目的不明确,海关人员有权决定入境停留时间,即便放行有可能给的时间很短或者直接遣返回国。比如有倾向打工、或者孕妇,随身带的材料不足以证明他们在美国的生活或意图不明确,那么就有停留时间的不确定性。
加拿大旧调重弹 变化不大
通过品橙旅游对在京几家签证中心的访谈,业内人士对此事均较为冷静和理性。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之前2014年,加拿大就对中国开放了最长达10年的加拿大签证,参考去年10年美国签证的反应,此次冲击不会太大,不过办签热潮在媒体的宣传下还是会有一定量级的加剧。
在2014年2月,加拿大移民部官方宣布自2月6日起,所有赴加普通签证将自动&升级&为多次往返签证。这将允许游客在最长10年内多次往返加拿大,每次可至多停留6个月。签证费也从150加元减至100加元。同时,如果持有有效加拿大签证,还可以免签进入菲律宾、洪都拉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从第三方入境):
菲律宾:免签停留7天;洪都拉斯:免签30天;多米尼加:免签30天;百慕大:免签180天;韩国:过境免签停留30天(目的地必须是加拿大,来回均可入境一次);新加坡:过境停留免签96小时(有效期至少为1个月,往返只能选择一次入境);哥斯达黎加:免签停留30天(加拿大多次签证,停留时间不能超过签证的有效期日期);巴拿马:免签30天(需要使用过的加拿大签证);土耳其:电子签证(入境时须要加拿大签证在有效期内)。
智旅签证的王宁认为,此次宣布的加拿大对中国公民最长10年的签证,是以前就有的政策,现在可以理解成原有政策的升级。从签证服务角度而言来说,政策放宽松,在总量上会有增长,比如美国十年签证申请者最近一年没计划出行的人数不在少数,不少人都办了备用。但由于美国10年签实施在前,加拿大的10年签证含金量就略逊一筹。
另外他认为,相比美国10年签证不局限于护照有效期的宽松政策,加拿大10年签证受限于申请人护照的有效期。中国护照有限期为10年,所以导致加拿大的签证理论上最长10年,即刚办好中国护照去办加拿大签证,那么能拿到10年签,如果护照有效期只剩2年,那么有效期只有两年。就对中国公民而言,该政策很久之前就已经有,只是从宣传上,没有上升到如此高的程度。
官网:中加双方同意,自日起,中加互为前往对方国家从事商务、旅游、探亲活动的对方公民颁发多次入境、每次停留期不超过180日、有效期最长可达10年但不超过护照有效期的相应种类签证。
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对签证的申请审核更加严格。如前文所述,是世界拒签率最高的国家。吾爱全球签证的申利永认为,加拿大10年签消息重新发布后,带来的影响不会像美国那么大,比例提升不会那么高。相比之下,美国签证的申请略容易,而作为移民国家,加拿大对申请人的个人情况、出境记录要求非常严格,有一定出境记录一般才建议办理,政策实施后,会增加申请量,但不会像美国那么大。
当然,智旅签证的王宁也提到,对签证服务行业本身而言,影响不大,这个政策实际上没有本质变化。不如把申请材料简化来得实在、靠谱一些。
2. 在入境方面
在污染、签证和昂贵价格这系列影响中国入境旅游的&三座大山&中,外国人申办中国签证的重重困难,对入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国对欧美地区的吸引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在全球的崛起,正在越发显示出优势。
美加来华旅游人数位居前列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最新统计数据,在2014年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总计达2636.08万人次,其中美国和加拿大来华人次分别为209.32万和66.71万。在除亚洲以外的国家排名中,中,美国(209.32万)位居第一,随后分别是俄罗斯204.58万,67.21万,加拿大66.71万,德国66.26万,英国60.47万,法国51.70万。
72小时过境免签美加登榜
自2013年,中国陆续在部分口岸开始实施持有第三国签证的外籍人士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口岸陆续开放。美国和加拿大均列在72小时的过境免签范围内。目前为止,实施的口岸和政策如下:
北京、上海日起,对45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广州日起,予45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成都日起,予45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重庆日起,获批45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2014年起,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沈阳、大连将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51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联程机票的外国人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沈阳、大连日起,实施外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西安日起,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桂林日起,实施51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杭州日起,实施51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武汉2015年3月起,有望实施游客72小时过境免签。全球亨氏签证受限指数
亨氏签证受限指数全称The Henley & Partners Visa Restrictions Index,是一项针对全球不同国家公民旅行的自由度排名。亨氏顾问公司分析研究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签证规定,之后按照不同国家的公民前往海外所享有的免签证国家数而创建了这一指数。
排名的先后与居民出国旅游的自由度直接相关,排行越后,说明其居民出国旅行自由度越低。亨氏顾问公司的年度签证受限指数从2006年开始,该公司认为签证限制是政府控制外国人入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反应了国家与其国际地位的关系。
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WTTC在2014年3月间发布的《旅行和旅游:对2014全球经济影响》报告中也指出,签证政策的限制问题成为制约旅游对各国入境经济贡献的原因之一。
以美国为例,在2012年美国护照持有者(美国公民),在全球享有172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政策。在V140728的亨氏签证受限指数上,美国排名第一,享有174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政策,而V140411版美国排名第二、享有172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政策。
持有加拿大护照者(加拿大公民),在V140728的亨氏签证受限指数上,排名第而,享有173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政策,而V140411版加拿大排名第四、享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政策。
由此可见,美国和加拿大护照持有者在享有面前或落地签的目的地国数量上,几乎相当。持美国、加拿大护照去中国需要签证,而去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均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获得90天的落地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往中国旅游、商务等目的的潜在出行。
入境中国 将或变得相对容易
正如前文所提,此政策对赴加旅游影响不会太大,在之前2014年,加拿大就对中国开放了最长达10年的加拿大签证。这次主要是中国对加拿大开放最长达10年的签证。作为远程目的地的在亚洲诸国和地区中,中国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要求,相对较多。
这不仅仅是美加面临的问题,连护照通行能力常年排在世界前列的瑞士、芬兰和英国公民入境中国也较为困难。得到中国入境免签待遇的国家不多,是新加坡、文莱和日本,而且这个免签还是有条件的,这三个国家公民来中国,不能超过15天。
根据全国旅游市场培训网的消息,而外国人来中国旅游,需要申请的L类旅游签证,条件也相对复杂。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由个人或单位发出的邀请函、在华旅行日程安排、往返机票订单和酒店订单等行程材料。办理时间上,中国人拿日本签证一个星期,拿法国签证要48小时,而外国人拿中国签证,需要一个月。
虽然中国目前签证的开放程度还略低,但从未来发展而言,将会逐渐向积极方向推进,届时,旅游将获益于签证开放度。在世界旅游组织2013年发布《签证优化:旅游加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对全球签证便利性开放度进行了对比(见下图)。在日马德里还着意发布《丝绸之路国家旅游签证开放报告》,指出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洲国家在2013年的签证变化非常明显,纷纷改善了签证条款。
3. 签证含金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与加拿大互发最长10年期签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的护照含金量越来越高。
而就这一问题,在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会跟到哪里。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为大家出国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中国(大陆)护照的亨氏签证受限指数,在V140728的亨氏签证受限指数上,排名83,享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政策。相比香港地区位居15位、享有156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台湾地区位居24位、享有132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以及澳门地区位居30位、享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中国大陆护照的受限指数仍不容乐观。但相比V140411版中国(大陆)排名第88、仅享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略有提升。
在2014年全年,中国同2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者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数量是前4年的综合。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目的地已经达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美、中加两国互发最长达10年签证,能够让两国公民在一定时段内,实现说走就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护照的含金量。
2015年3月初,柏林国际旅展上,权威国际机构IPK发布的《ITB世界旅游趋势报告》( ITB World Travel Trends Report)的一组数据,为中国入境旅游注入振奋力和新动力。报告中,对长途旅行(Long Haul)全球6大客源地和目的地国进行了排名,中国名列(出境)客源地国的第三位,(入境)目的地国的第五位。长途旅行6大客源国依次是:美国、英国、中国、加拿大、日本和德国;而长途旅行6大目的地国依此是:美国、英国、泰国、意大利、中国和德国。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不够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不能够解决中国的诚信问题、不能够解决中国的全面发展问题之前,要想实现中国护照出国极大的便利和自由,仍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郭小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播放数:190645
播放数:123261
播放数:172892
播放数:78933
48小时点击排行澳新英加“四国免签”计划受16.4万人请愿支持!移民1国等于4国!含金量之高让人迫不及待!
据澳媒报道,
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西兰
四个英联邦国家计划将达成免签互通联盟!
简而言之就是,
拿到了澳大利亚的护照就等于拿到了四个国家的护照!
目前一个名叫
The Commonwealth Freedom of Movement Organization
的组织正在大力促成此事
有人乐见其成,有人则表示堪忧!
大家还记得今年3月14日,今日悉尼就曾报道了关于“四国免签互通”的提案,《【深度好文】独家曝光澳新英加“四国免签互通”提案细节,权威人士全面解读》。
时隔数月一个声称已收集16余万人签字的自由迁徙组织,将此事再次拉入人们的视线中。
据《澳洲新闻集团》称,在英国脱欧之后,有一个名叫The Commonwealth Freedom of Movement Organization的组织,希望能够促进澳洲、英国、新西兰以及加拿大四国组成一个类似于欧盟的英联邦国家联盟,认为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据了解,联邦自由迁徙组织(Commonwealth Freedom of Movement Organisation)极力盼望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及英国这4国公民能不受限制地自由来往。
自由迁徙组织发起者James Skinner声称,
我已获得来自4个国家多名议员、参议员的重大支持,且自由往来将为各国带来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James Skinner(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据了解,一份CFMO呼吁学习欧盟迁徙自由方案的网络请愿书已经获得了16.4万人的签名。
请愿书签名链接
https://www.change.org/p/parliament-of-the-united-kingdom-parliament-of-australia-parliament-of-canada-parliament-of-new-zealand-advocate-and-introduce-legislation-promoting-the-free-movement-of-citizens-between-the-uk-canada-australia-and-new-zealand
Skinner说:
如果欧盟可以管理好28个成员国(每个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及血统)公民的自由迁徙活动,那么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及英国间的公民自由迁徙举措没有理由不被引入。”
Skinner还表示,
英联邦国家拥有历史及文化联系,加上各国间法律及政治系统也存在着相似性。”
此外,相似的经济增长、发展前景、医保系统及生活质量将使得自由迁徙不会造成4国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自由迁徙将使这几个国家免受移民流失带来的风险,并避免了对本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该概念由伦敦市长提出,并已经获得不少英国议员的支持。
据悉,这个迁徙自由方案不光光是针对自由的来往,更是包括了工作与福利互通。
目前该计划正在进行中,已经进入英国国会审批。如果顺利批准,那么就意味着,这四个国家,
移民任何一国,等于移民了四国!
一瞬间,选择工作和住房的余地大大上升了,同时澳大利亚护照和其他三国的护照含金量也大幅上升。
伦敦皇家Commonwealth Society最近一项调查显示,70%的澳大利亚人、82%的新西兰人和75%的加拿大人支持这个计划。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8-35岁人支持这个计划的最多,都超过了80%,说明澳新年轻人对于跨境工作和生活的便利需求强烈。
早在本月初,澳洲外长毕晓普曾表示,英联邦国家间的自由迁徙可以作为澳英自贸协定(FTA)开启谈判的一部分进行商讨。
她曾公开表示:
在英国脱离欧盟,并与我们达成自贸协定谈判后,增加两国公民的互通往来将成为自贸协定的主题之一。我非常盼望能看到澳洲与英国间商业签证、学生签证及工作签证的数量增加。”
换而言之,该计划一旦成功实施,对于在澳的华人移民而言无疑是个重大的好消息。
四国公民可以进行无界串通,包括工作,商务,旅游,养老等等。
拿到了澳洲护照,就等于拿到了四本护照,无论想要去哪个国家工作生活,都完全没有阻力,并且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享受澳洲福利。
不排除“明星”提案之嫌
今日悉尼记者调查发现,“四国免签互通”提案中提及的调查样本不到5000人。记者采访多位资深人士后也了解到,这一提案获得正式通过和实施的可能性有待商榷,此举有“明星”提案之嫌。
1样本仅5000人有不够广泛之嫌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皇家英联邦协会委托在这4个国家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70%的澳洲受访者、82%的新西兰受访者以及75%的加拿大受访者都支持建立劳工自由流动区。英国人虽然也支持该倡议,但比例略逊于其他3国,仅为58%。在4国当中,来自加拿大、新西兰以及35岁以下群体的支持尤其高,最支持这一变化的是澳洲和新西兰18-35岁的青少年,比例分别达到90%和80%。
不过,本网记者仔细查阅提案内文发现,这份提案存在样本过窄之嫌。
报告称,日至日期间受访的1247名澳大利亚公民当中,70%支持这一提案;日至2月1日期间,1000名加拿大人参与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的加拿大人赞同此提案,15%的人反对,另有10%的尚未表态;几乎与此同时,日至1月27日期间,在受访的1000名新西兰民众当中有82%人同意,10%的人反对,7%的人不确定。
支持率最低的国家当属英国,共1687名英国人参与了调查,仅有58%的受访问人同意四国“劳工自由流动区”的建立,20%的英国人反对,其余人不确定。尽管在请愿网站Change.org已经有超过10万人对此提案提出请愿,但相比4个国家1.27亿的庞大总人口数,也仍只体现了极少数人的意愿。
2多边谈判技术上实现存在困难
《每日电讯报》报道指出,提案获得了伦敦地区Westminster市议会的数位议员和市长支持。
英联邦协会会长David Arthur Russell Howell认为“这项民意调查十分珍贵,它显示了英联邦盟友们对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大力支持”。协会政策及研究主管Tim Hewish表示,以上4国的议员应该建立政治利益去组建移民联盟。他表示,这4个国家应该共享同一种语言、同样的法律制度、同一种经济和家庭体系以及同样的国家元首,这似乎是很自然的转变。
不过,他指出:
这将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个伟大的想法。”
从某个角度来说,Hewish的说法与记者所采访的专业人士的看法“不谋而合”。
澳洲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的沈寒冰律师对今日悉尼记者直言不讳:
“这个提案的通过和实施遥遥无期”,他说,“我认为这就是个‘明星’提案”。
沈寒冰指出,从英美法系角度来说,民众享有极高的言论自由。作为一位国会议员,伦敦市长可以在国会提起任何可能的提案,“任何你想不到的可能觉得脑洞大开的提案都可以提出”。不过,他认为提案的讨论和通过“可能性几乎为零”,主要基于多个因素。
“‘四国互通’提案需要4国外长讨论并达成框架协议,随后4个国家的国会需要全部通过,这在技术上是很难实现的。各国都存在政党轮替的问题,一旦其中一个或多个国家执政党更替,这种多边谈判往往被叫停。其中主要原因是政党面临来自选民的压力,而选民首要担忧的是自己的饭碗不受外国劳工冲击”。
此外,也可以预计到来自工会和政府预算部门的重重阻力。
澳洲信为留学移民公司董事长Sean Dong也指出,英国国会的提案审议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多达6、7个步骤,最终通过的法案由女王签署后生效。他说,“目前所谓的四国签证还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更谈不上立法,目前只在倡议阶段”。
Sean强调:
“这样的政策需要国与国之间的配合,在没有政府之间的深度沟通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单方面提出此类提案交由国会审议,都不能说明实质性的问题。”
3自由劳动力市场或直接冲击澳洲
沈寒冰指出,“就目前情况来看,澳洲的薪资水平和生活环境都超过其他3个国家。如果这项提案通过,将不可避免吸引劳工和技术人员流向澳洲,进一步冲击本地已经很高的失业率,也一定会遭到来自工会的强烈反对。因此,即便达成四国签证,也一定会有针对语言、技术类别等各项签证限制,好比现在的技术移民清单和打分体系”。
他援引澳洲与新西兰的旧制为例,“以前新西兰人抵达澳洲便可以拿国籍,现在早已叫停,因为来的人太多了。”他说,“劳工和技术人才都有流向好的国家的趋势,若涌入澳洲,会给交通、基建和房价的可承受性带来更大压力,悉尼和墨尔本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今日悉尼记者从移民局查到的一份数据显示,财年间,移民来澳的新西兰人人数高达62932人,在所有国家中排第一,英国以47877人次之。沈寒冰认为,“新西兰和英国本就有移民澳洲的传统,若开放自由劳动力市场,会引发更大一波赴澳潮,这对这两地本国经济会造成直接冲击”。他说,“这就使得各国必然制定措施,限制稀缺人才外流和富裕人才流入,这样的协议细则制定难度极高,也打破了原本已趋向平衡点的现有工作签证体系。”
就在去年,新西兰政府在澳洲各大城市举办大型招聘会,旨在吸引人才回流,这一点与沈寒冰的观点相佐。
4“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推出的政策”
Sean Dong董事长指出,从签证角度来看,目前澳洲对新西兰公民的Special Category Visa(444)签证就是赋予新西兰公民在澳永久居住的权利,但不能享受全部社会福利。“如果未来英、澳、新、加4国推出此类签证,可能仿效444签证。”
不过,Sean认为这样的签证政策会牵扯到社会各个层面,“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推出的政策,更没有像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已经进入议会审议阶段”。
他提醒今日悉尼的读者:
“作为澳洲公民,首先要冷静看待,这些提议的出现是民间呼声的写照,尤其是最近英国针对非欧盟国家收紧了签证政策以后呼声更强烈。”
Sean认为,“这样的计划在未来的确有可能实现,然而这距离真正的实施还有至少数年甚至更久。”他希望借助今日悉尼发出呼吁,希望各大媒体在转载时更为谨慎,以免误导读者。
5新联盟有悖澳洲政治现状
新州工党影子部长高级政策顾问周建告诉今日悉尼记者,“即便我们暂且不考虑国内立法流程、国际外交关系和具体实施操作等层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仅仅从现在澳洲政治本身来考量,这一提议是否实际都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指出,以上提到的4个国家都是英联邦国家,共同的国家元首都是英女王。可是就澳大利亚本身而言,走向共和制换句话说“独立”的呼声近些年甚嚣尘上。
1991年,执政的澳大利亚工党首次将建立共和制定为政策。1999年澳洲举行全民公投,事前的民调普遍认为澳大利亚人大多数是倾向共和制的,虽然最后公投失败,但根据分析许多选民是因为不支持提案中的具体方案,因此情愿保留君主制而不是改到不喜欢的共和制度。
据他说,最近30余年中执政的7位总理中,有5位支持共和,只有两位是保皇派。现任总理谭宝曾长期担任澳大利亚共和运动组织主席,长期并认为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今年1月,澳洲6个州和领地领袖中的5个联合签署了一份声明,呼吁选出澳洲国家元首,澳洲共和运动更希望在2020年前就成立共和国进行公民自决主权公投。
周建指出: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现在倡议与其他几个英联邦国家组建新免签证移民联盟是不是与澳洲政治整个大环境、大趋势相悖,确实是值得大家深思和商榷的。”
6伦敦市长原为“政治怪咖”
提出本次提案的Boris Johnson是英国保守党党员,身任国会议员的同时也担任伦敦市市长,以呆萌的形象深入人心,在英国享有较高的人气。不过,他常常以搞怪作风来吸引媒体和民众眼球的做法,也一直被许多人诟病,被指作秀博噱头,拥有“政治怪咖”的称号。
Johnson生于纽约,在布鲁塞尔接受早期教育,祖上曾出过一位也是记者出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部长,他自己则称,他的孩子们都是四分之一的印度人。在从政前,他拥有主流媒体的工作背景。
为了提倡环保,Johnson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不过,民众认为他西装革履骑单车,是纯粹的作秀之举。他还宣布支持英国脱离欧盟,这也让他抢足了镜头。他曾在地铁站“弹琴卖艺”,也曾于2013年穿上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拿着铁锤扮身工人,在国王十字车站铺下第一块砖头。
Boris Johnson从来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把自己当成品牌一样塑造,经常被英国人民黑、媒体黑,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制造机会让人黑”,被媒体形容为“利用媒体炒高人气的最佳范例之一”。
7各国网友热议褒贬不一
关于“四国签证”的新闻在主流媒体上发布后,各国网友纷纷热议并置评,对这项提案的态度也褒贬不一,部分表现了担忧之情。
一位澳洲网友Edith认为,此举会导致边境管理失控,“这将使得那些已经在其他国家拿到合法身份的恐怖分子在进入澳大利亚时畅通无阻。”
来自墨尔本的网友ag of Melbourne则表示,“完全支持这一提案。联邦国家之间的互通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应放在首位。因为我们有相似的价值观,相似的教育体系以及相同的语言。”
加拿大技术人才、网友rahelab对提案表示支持,称在加拿大的工作机会较少,自己更愿意留在伦敦生活和工作。
不过,同是加拿大人的网友The Absurdist表示反对,称加拿大应该脱离英联邦存在。
新西兰网友Ihaverightstoo在网上说,“这简直荒谬!听起来是不错,但是考虑到是英国就完全不同了。英国允许所有的欧洲人进入(但没有新西兰人),我们不应该提供给他们自由进入我们国家的权利。”
另一名新西兰网友Gruss称,“在考虑这件事而之前,不如把咱们旗帜更换投票的事先想好”。
免签也好,自由流动也罢,这都是普罗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尽管如专家所言,通过和实施可能遥遥无期,且等且看着也无伤大雅。
不过,让记者难免隐隐担心的是,这项提案如果真的只是一场粗制滥造的秀,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世人皆被当枪使了。不管怎样,劝那些正在“喜大普奔”的朋友们,冷静下来搬个小板凳,咱们一起坐着,且等且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护照含金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