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凶吉、旦夕祸福、祸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查看内容
《旦夕祸福》作者:庇邪
旦夕祸福简介:《旦夕祸福》庇邪/著,
《旦夕祸福》
把握玄奥至理,预知吉凶祸福。断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风水奇局。
通过键盘左右方向键"→"或"←"可以转到《旦夕祸福》上一页或
《旦夕祸福》下一页,回车可返回《》目录
旦夕祸福 第一卷
【阅读提示】
①本作者:庇邪的最新力作:旦夕祸福,文学度网友提供上传!
②书友如发现本旦夕祸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或含有不健康和低俗内容,维护网络文明和谐发展需要您的帮助,请马上向网站举报
③庇邪的旦夕祸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有任何疑问,请直接联系作者。
【书友阅读帮助】
键盘左移动上一页,键盘右移动下一页,回车回书目录。金融界论坛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cn
论坛客服电话010-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
&『原创』主题: 股有旦夕祸福
&&发表日期: 14:38:17
头衔:高级用户积分:4515
直接入题,某不再将每一家券商都帖在进门处的字符&股市风险莫测&当做耳边风。
既然每一个股都有可能受利空袭击,何不等利空充分释放再进入?
按既定计划,早上开盘61元9毛卖出.4元买入601128,相信金秋的阳光很美,金秋的果实更甜!
以后每一次都只买最倒运的股票。
文章不错(1)
&&帖子刷新
相信金秋的阳光很美,金秋的果实更甜!
共1页&到页
论坛上一帖:
论坛下一帖:
近期热门话题推荐
荐股牛人榜
最新精华帖
排名ID荐股段位推荐股
荐股人气榜
荐股大赛排名:1总收益率:14160.32%平均收益率:30.00%推荐次数:472成功次数:456今日访问量:137 荐股大赛排名:5总收益率:14128.26%平均收益率:27.28%推荐次数:518成功次数:481今日访问量:75 荐股大赛排名:9总收益率:6173.18%平均收益率:21.29%推荐次数:290成功次数:239今日访问量:62查看: 5001|回复: 65
祸福之门警示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祸福之门警示集印 光 法 师 开 示◎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奉劝世人,当远罪求益,离苦得乐也。 (《文钞三编·灵岩山寺念诵仪轨题辞》)◎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为之证明赞叹,谓其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着之妙道。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 (《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五》)◎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须多看,急躁不能凝静,必难得其旨趣。后生稍聪明,得一部经书,废寝忘餐的看。一遍看过,第二遍便无兴看,即看,亦若丧气失魂之相。此种人,均无成就,当力戒之。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乃生知之圣,读易尚至韦编三绝。以孔子之资格,当过目成诵,何必又要看文而读。故知看文,有大好处。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则一字一句,悉知旨趣。吾人当取以为法。切不可显自己聪明,专尚背诵也。……而孔子读文王周公之易,竟至将编书之熟皮绳,磨断过三次,可以知读之遍数不可计也。吾人能以孔子之恒而读佛经、持佛名,必能以佛之言之德,熏己之业识心,成如来之智慧藏也。 (《文钞续编卷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前&&言一、本书属佛教内部学习资料,专以口业为研讨对象。全书共分6章21节160余个小题目,内容精心摘自佛教30余部经典(经律论)、近50位法师(禅师、法王、堪布等)开示、20多位居士著述,同时吸收了世法中有关言语的一些嘉言语录,并配以150余例典型事例(公案)汇编而成。本书内容丰富,含金量大。耐心读完此书,相信您在说话上,一定会比以往多一些小心谨慎,多一些聪明智慧。可以说,此书是有志修心守口进德的一本好教材。二、本书佛经选段,在文字上皆从《显密文库·大藏经》(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网络复制而来,除个别几段来自本网《卍新纂续藏经》外,其余都是来自本网的《乾隆大藏经》(龙藏)电子版。为慎重起见,编者在文字复制后,逐段逐字和现行印刷流通版本(网络《乾隆大藏经》PDF扫描版)进行了校对,包括经题,皆照录龙藏,无一字省略。三、原版《龙藏》通篇没有标点,为尊重藏经,又考虑现代人阅读习惯,本书所录经典,参考《显密文库·大藏经》文字版的断句,全部采用句号作为经文的标点,这也是过去人常用的一种方法。阅读时,读者不必拘泥于编者的断句(因为经典原文龙藏本来就没有标点),自可根据前后语言的意思联贯思维,这样不仅会更好地理解经意,还会体会出更佳的断句,以及更深的经意。这也正好说明佛经的意思是深广无限的。四、为方便读者查对和研习,本书给出了每段经文(包括律论)在藏经中准确的册数和页数;对来自经典以外的其他内容,在出处上也都尽量予以注明。五、本书对一些较为生疏的字词,做了简要注释。其依据,一是语文工具书,二是各种佛教词典、法师开示和著述等,供读者参考。六、为了增加实用性,编者对书中出现的一些主要内容,在书后都添加了“索引”,不仅方便读者阅后温习,同时也增加一些人的阅读兴趣。索引范围大体有以下方面:一是书中出现的经名(包括律论)、书刊名;二是开示、著作、文章作者(包括古今出家和在家的);三是典型公案、典型实例提示;四是书中(包括经文、开示、文章等各方面)出现的经典的或重要的句子;五是书中给出的一些名词解释(主要是佛教方面的);六是书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名字等。七、我们能看到此书并从中受到法益,我们首当感恩三宝的加持;没有三宝的加持,编者无论如何也完不成本书的选编。其次,我们要感恩《口业辑要》一书(辽宁葫芦岛净宗图书馆编印)。本书缘起正是受《口业辑要》的启示,并在其基础上,使本书内容得以进一步充实。第三,我们要感恩所有摘录在本书中的开示、公案(事例)、文章、嘉言、警语的原创作者,是他们在教导我们,成就我们。八、编者水平有限,编辑不当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在此恳请缁素大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书后有联系方式),以便再版时一并改正。编&&者日
第一章&&绪&&说第一节&&祸福之门○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①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圣七财②。是故阿难。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夫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龙藏45册509页)【注释】①炽(音赤)然:猛烈地燃烧;火很盛;用以喻气焰很盛。②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四)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染着。(七)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佛学大词典)○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法句经卷上,龙藏第109册114页)○人心是毒根。口为祸之门。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龙藏第58册683页)○“口为祸福之门”。你说错了话,随便批评人,纵然这个人有恶,造恶多端,你批评他,他记恨在心,找到机会肯定报复你,祸就来了! (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古德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由此足见一句话的影响之大!常说是非,口业不净者,人见人厌;反之,常以好言,真诚称赞别人的长处,人际关系必定很好。因此,我们为人处世要经常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四恶语的过失,如果有,马上就要忏悔、改过;如果没有,我们也应当谨言慎行,避免招致口业之祸。 (慎独《佛教的四恶语与四善语》)○言语之过,似小实大。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语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 (清末《集善录》)第二节&&善恶果报一、善语善报○佛言。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语言皆信。二者为人所爱。三者口气香好。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人好口齿。他人不敢以恶语污之。今见有从生至老不被口谤者。皆故世宿命护口善言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妄谗言人。(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龙藏第58册197页)○若能不妄语。说不妄语戒。持口如佛口。常说诚实语。是人生天上。口香熏诸天。若生于世间。谓诸香庄严。犹如香山水。流入涅槃河。若能不两舌。心亦无二种。舌如诸佛舌。莲花叶覆面。五种杂色光。从于舌相出。常说大人法。至诚不两舌。若能不恶口。是名大丈夫。人中端正者。一切皆乐见。如栴檀①杂华。若能不绮语。口常出妙香。犹如优钵罗②。生处得值佛。口业如实净。若不赞邪见。不说邪见业。生处常出家。正命常具足。如佛住涅槃。皆从实语得。 (佛说受十善戒经,大乘律,龙藏第67册661页)【注释】①栴檀:佛典记载的栴檀是白檀科的白檀。印度原产的香木,高达七至十公尺的常绿乔木,采半寄生的栖息生活。叶对生,椭圆状,两端甚尖。花长在枝梢,以众多小花形成圆锥状。实圆,直径约一公分,成熟时呈黑色。尤其是心材和根部,最为珍贵。心材具有光泽芳香,根部的香气浓郁,可作香料、线香、手工艺品、药用等的原料。有赤栴檀、紫檀、白檀等。(佛教哲学大词典) ②优钵罗:此云“黛华”,又曰“青莲花”。(祖庭事苑)○修行若能远离四种口过,未来即能感得如佛的清净梵音①声,说法度众无有障碍。此外,口不犯四过,以真诚心待人处世,不但能得人信赖、尊重,念佛、持咒、诵经也会有感应,因为口业清净,自然有清净的功德效用产生。 (惟觉长老开示)【注释】①梵音: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佛学大词典)○过去我在部队的时候就曾经遇到一个人,是四川人,岁数还不大,长一脸雀斑。但他一张口说话,虽然说话挺直挺快的,但大家都非常愿意听,觉得非常悦耳。大家听他话,就好像听唱歌似的,就那种感觉。我记得好像是四川人,忘了。他从来不说人过失,平时还真没发现他说人过失。他说话大家都愿意听,就是他经常不说人过失。虽然说的是一句普通的话,但大家爱听。我们一定也要这样,不说人过失。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从前有位叫郑邻的人,突然的就暴毙死了。后来冥王发现,原来是抓错了人,就把郑邻放回,阎王对郑邻说:“你回到阳间以后,应该要认真的积德行善。看见有人杀生,你就为它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那些被宰杀的生灵,因此就能够投胎转世,而你也可以得福啊!”(集福消灾之道)○元帝曰:“人在患难颠沛中,善用一言解救。上资①祖考②,下荫③儿孙。”又曰:“推人与扶人,都是一般手;陷人与赞人,都是一般口。宁使扶人手,莫开陷人口。若能依此言,前程永固久。” (太上感应篇汇编)【注释】①资:帮助,供给。②祖考:祖先。③荫(音阴):照顾、庇护、保佑。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今劝世人,把感应篇熟读深思,每日间,将此篇逢人化导,不避嫌疑,最是语善;拨忙①看此篇二三张,反复辨味,最是视善;遇事依此篇做出善来,最是行善。三善,更把语善做第一。盖诚心化人,一化十,十化百,善量愈广。如苏州某翁,家贫无业,游贵人门,每日劝他做善事。子名从周,少年中式②。宁波唐赓尧,在东昌府作幕,每劝主人存阴鸷心,行造福事,子孙相继登第。这两种人语善,阴功尤大。 (太上感应篇直讲)【注释】①拨忙: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②中式:指科举考试被录取,乡试中式者为举人。○从前遂宁府周篪(音迟),每天都看《感应篇》,而且最喜欢对众人演说,使得听到的人都能够向善。有一天,他忽然暴病气绝了,见到阴官向他说道:“你的命本来是在饥饿簿中,因为你常常演讲《感应篇》,因此而延长寿命,已经改注在寿簿中了。”又说:“此经若是一方受持,则一方免难;天下受持,则天下丰治。”周篪醒来之后,就录下阴官的话,用来劝化世人。今天读诵《感应篇》的善男信女,应当抽空为大家讲解此经;使得邻里能够常常听到,因此而化做仁里,这样的阴德不可思议啊!(集福消灾之道)○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太上感应篇)二、恶口恶报○佛告舍利弗。恶口妄语两舌绮语赞邪见者。此人不为一人作贼。普为一切诸天世人作大劫贼。譬如群贼。威力自在。烧破一城。杀害一切及四天下一切人民。此人所得罪报。为多少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人所得罪。如须弥山不可称量。佛告舍利弗。此人虽复获大罪报。不如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赞叹邪见。须臾所造获大重报。身坏命终堕大地狱。经无量劫。受苦无穷。百千诸佛。不能得救。诸佛观此谤法罪人。与十方界地狱俱生地狱俱灭。是故智者当摄身口。 (佛说受十善戒经,大乘律,龙藏67册663页)○佛言四谓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谮①入无罪。毁谤三尊。舌致捶杖。亦致灭门。死入地狱。狱中鬼神。拔出其舌。以牛犁之。洋铜灌口。求死不得。罪毕乃出。当为畜生。恒食草棘。若后为人。言不见信。口中恒臭。多被②诽谤骂詈之声。卧辄③恶梦。有口不得含佛经之至味。吾见是故。不敢恶口。是吾四师。 (佛说八师经一卷,小乘经,龙藏第58册302页)【注释】①谮: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②被:遭遇,遭受。③辄:总是,就。○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 (地藏菩萨本愿经,龙藏62册660页)○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地藏菩萨本愿经,龙藏62册663页)○拔舌地狱。佛言:喜两舌谗人、恶口、妄言、绮语,或贡高,诽谤经道、嫉贤妒能、恃才傲物①,入此地狱。狱中鬼卒,从人头拔其舌,烧铁钩其舌断,烧铁刺其咽,令其欲死不得,欲生不得,不能言语,痛苦万分,至千万岁尽。又报尽为人,多患喑哑,不能言语。观此地狱,给人启示极深,口过罪报真是苦惨呀! (地狱变相图导览)【注释】①恃才傲物:依仗自己的才能而骄傲自大,轻视旁人(物:众人)。○口过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人处世要经常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这四种过失。如果有,马上就要惭愧忏悔、改过;否则口业不清净,讲出来的话,别人都无法信受;或招感口腔恶疾、被人毁谤欺诳等,这些都是口犯四种过失所产生的恶报。(惟觉长老关于慎护口业的开示)○人世罪孽之重者,淫孽之外,无过口孽。或谈人短,或扬人恶,或发人隐情,或取人浑号,或喜谈闺门,或好唆讼事。或讽人之诗文丑态,以为席上美谈;或讥人之相貌残疾,以作途中佳话;或妒人发迹,而遍传其出身微贱;或窥①女路行,而细评其人物妍媸②;或见人行善,而反毁其沽名钓誉③;或见人遭变,而辄④诋⑤其作恶降殃;或人议婚姻,而破之勿成;或人方契合,而谮⑥之使散;或嫌隙未忘,因风吹火;或见闻不实,吠影随声;或批评潦倒,好为成败论人;或传漏话言,致使亲朋结怨;或戏谑⑦带淫污,动人心之邪僻;或机锋多凑巧,快吾说之尖新;或作怪书小说,以惑人心;或编艳曲淫词,以荡人志;或渎⑧圣贤之言,引入污秽歌赋;或摘经书之句,编成游戏文章;或因人之小过微疵,好添枝叶;或闻人之成名得意,诬谤夤缘⑨;或大节攸关⑩,几句而害人命;或芳心素抱,一言而伤女贞。如是等罪,世人不知检察,上天已记过恶。近报自身,远报子孙。天道昭昭,疏而不漏。吁,可畏哉! (清·郑子振《集善录》上集·口孽说)【注释】①窥(音亏):暗中察看。②妍媸(音言吃):美丑。③沽(音估)名钓誉:使用手段谋取名誉。④辄(音哲):就,总是。⑤诋(音底):诋毁,毁谤。⑥谮(zèn):进谗言,说人家坏话。⑦戏谑(音血):开玩笑。⑧渎(音独):轻慢,不敬。⑨夤缘(音银元):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⑩攸(音优):所。大节攸关:指关系到一个人存亡危安的关键时刻。○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太上感应篇)第三节&&话多有害一、伤神散气○我们一定要养气,不要生气,你要修养你这个气。所谓“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这都是养气。你想养气呀,你要把法不丢了嘛,我告诉你们一个最重要的要紧的法门,你们听呢,也好;不听呢,也没有关系。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什么呢?你若想养气嘛,就不要讲那么多的话。&&(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言语愈少愈好,也是养生之道。有人感觉得气血不足,为什么不足?话太多了,话太多伤气。(净空法师《三福六和》第2集)○“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这是第十“多言论等”。或者是这个人多言论,这话匣子一打开没得完一直讲、一直讲,它就使令你劳神,使令你伤气,这个气会丧失,一丧失了的时候,你静坐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合适,就会感觉到。不要说一般的人,你就是讲解佛法也是一样,你说多了就伤气,伤气静坐的时候就不自在,想要止,止不来,想要观,观不来,你一定要将就它休息一会完,叫它让体力恢复过来,然后再去静坐才行,才可以。 (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141集)○《西游记》里有句话言:“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就是说,讲话不谨慎,好讲大话、假话、废话,易于伤神散气。此外,讲话过多,则言多必失,就可能会滋生是非,引起烦恼,就会进一步伤神耗气,影响身心健康。古之善养生最重视对神气的养护,主张精神内守,寡言静养。 (潘明环《十六气养生诀》)二、不被重用○谨言慎行,是各个行业的领导人所器重的,因为谨言慎行的人能成就。如果你是闲话多、废话多、喜欢开玩笑,绝对不会被重用,为什么?怕你坏事。 (净空法师开示)○这些有智慧的人聚会在一起,他们在讨论问题,他们不要你参加,这什么原因?口业太重了。别人也是对你没有信心,怕你参与之后,反而把事情破坏了,所以不邀请你参与。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28集)三、招灾惹祸○多话,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情!所谓“言多必失”。话多了,免不了造口业,有意无意说错了话,不知不觉得罪了人,招来了祸害,自己还不晓得,你说冤枉不冤枉?口为祸福之门,现在人有几个懂得这个? (净空法师)○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朱子治家格言)四、障碍修行○说话多了,有五项坏处:一容易起误会;二起摩擦;三搬弄是非;四退道心;五失定力。& &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节要》)○在厨房也不要讲那么多的话,今天比较好一点了。喔!前两天我到厨房斋堂那儿,听那个厨房就像个市场一样,大家在那儿,哦!大声大喊的,这个卖萝卜,那个卖白菜,那个卖土豆,那个卖蕃薯。在那个地方大喊大叫,这像一个什么!这简直的把佛也忘了,法也忘了,把僧也忘了,在那个地方尽胡闹。你就算在厨房,也不需要这么大喊大叫,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一点儿都没有修行人的一种本份了。那么我这一注意不要紧,变成宿舍那儿也是像个市场一样,无论什么地方,都是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些人就是在那儿讲话,讲来讲去都不知道讲什么。修行人不能寡言,那就不能修行;你不能养气,就没有法。所以“法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可以很容易随随便便就把这个法都丢了,你若尽讲话,那就是把法都丢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各位!我近来也不愿意管闲事了,但是我一看,这真是糟糕,真是不得了了!再要这样子,万佛城就变成……。这个无赖一天到晚尽在这儿吵架,你说这个怎么办?难怪佛现在也不愿意在这儿了,菩萨也都离得远远的,不听你们这些尽在这儿讲长讲短、讲这个讲那个的。到了万佛城,谁和谁不是不讲话,有要紧的事情可以讲,不是在那儿尽冲闲壳子。哦!没有事,我很寂寞了,我找一个人去冲冲壳子。那不要紧,可是你这一冲壳子啊,这一讲话,把什么法都丢了。你法都丢了,那你看你还修什么道呢? (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一切众生所有的一些误会、结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语造成的,所谓言多必失,话太多了容易失言,容易引起别人误会、猜疑,于是就与人结怨了。结怨之后,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有意无意当中,造成菩提道上许许多多的障难。 (净空法师)○无论你用什么工夫、用什么方法修禅定,要是喜欢“世论”都是枉然,包括我们念佛也妨碍。所以古今的大德,常常教我们初学的人,舍弃世论,连报纸、杂志,甚至于电视、广播都要放下,你的心才会清净,才能定啊!我们在讲席当中,有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可是几个人照做呢?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我们大家天天都念佛、诵经、想求生净土,其实我们是“耽①着世话,离出世语”。因为我们没有真干。虽然念佛,你自己想一想,你一天念几点钟的佛,说几点钟的废话,这两个一比较,一天念两个钟点佛,说二十个钟点的废话,你想一想你的果报在哪里,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嘛!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注释】①耽(音担):沉溺;喜好。○在家里接个电话,碰到了熟人,电话一接,讲不完,讲了几个小时都讲不完。众生的习气太重了!碰到自己喜欢的话题,碰到自己喜欢的人,三个小时、半天也聊不完,聊了以后得到什么?什么也没有啊,就是人我是非:哪个法师长得比较庄严;哪个道场吃得比较好;哪个道场不如法;哪个道场很乱;这些居士怎么样。讲来讲去没有一句营养。所有众生的毛病就是放纵自己,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身口意,然后在家里始终认为念了两三句佛叫做了生死,谈何容易呢?对不对?把这个了生死看得太简单了,放纵自己的习气,以为是洒脱自在,这个就是错认修行了。 (慧律法师答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世话”——世间的言论,我们不能没有,因为一天到晚要与大众相处,要与大众接触,总不能不说话啊!这一些言论,要知道愈少愈好,非必要说的,统统都不要说。为什么呢?妨害清净心,这个要舍,尽可能的去舍。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口业”是咱们僧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平时,在家人也都是容易犯口业。你看在家人,比如农民,吃饭的时候,端个碗也得说别人过失,有什么新闻,甚至跑到外面,也都说一句,不说不行。不说,那嘴巴把不住,不说心里就不痛快,非得说。所以平时养成爱说的习惯,再加上有时候遇到有些困难的事情,遇到一些不平啦,越说他就越厉害,造业太多。就像这些事,这是修行中最大的一个漏洞。你如果能够做到,别人无论好坏都不讲,就心里特别地舒服。虽然有时候,你憋得都难受,这心里怎么……就想跟谁说一说,就觉着非常难受。但是你要咬住牙,挺住了就是不讲,(然后)心里是非常地暖和,非常舒服。如果你张口去说了,(功德)马上就漏掉,一说别人的过失,马上就漏掉。(妙祥法师《口业之过》)○为什么我们总是轮回?总是修道总是不精进?打打坐,修点儿禅定,怎么没有太大的反应呢?有时候你刚修完禅定,张口几句话,“咣咣咣”都漏出去了,就这么漏出去了。等你说惯口以后,禅定的时候,刚想定下来,快要证得无漏的时候,突然你的恶口——禅宗的“漏”马上就现前。那时候你想不说也不好使了,因为你的恶语已经说惯嘴了,到那时就已经形成了这个漏洞,生起了这个法,顺着你的那个漏斗全漏出去了!那时候你想控制它,你想抓,你想咬牙,用什么定力都不好使了,你痛苦万分啊!本来马上就可以了脱生死的事情,甚至马上就可以证到某一个境界问题的时候,你按都按不住它。打一个不好听的比喻,好比你想上厕所,肾脏又不好,裤子当下就湿了,你想咬牙都不好使,它也往外出,它可不容你控制的。但是你要是肾脏好,这种现象就没有了。虽然我们有这些不足的地方,但是由于我们不造口业,就不会造成这种状态的,这也是一样的。由于我们造了口业了,它已经坏了,而且里面已经起了一种漏的根了,在那里摆着,只要你有一点功德,它都给你漏出去。它专门漏你的功德。你有多少东西它就装多少,像个破口袋似的,你装多少粮食都会从这个洞一点点漏出去。所以这个口业特别的重。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观音寺有个老菩萨很虔诚,也很发心的在观音寺帮忙,几乎每天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但是他的嘴巴不好,就是爱说,常常说这说那的,其实心地是很好,就是嘴巴好像管不住,所以我们都有些远离他。有次他自己就忏悔了,他说:“我做了这么多年义工,功德都被自己的嘴巴说没了。”他虽然知道这么说,但是境界现前时,还是改不掉。你说众生的业力是多么的可怕。 (观音寺博客)第二章&&两&&舌第一节&&何谓两舌○两舌者。多于和合人起破坏意。口中语说。(正法念处经卷一,龙藏56册14页,小乘经)○成实论云。善心教化。虽为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即是两舌。 (沙弥律义要略增注卷上)○“两舌”即是于两人之间挑拨离间。如看到张三说李四不好,见到李四就说张三不好;或是见他吵架,甚至于打架,自己在旁边看笑话、说风凉话,这些就是两舌。 (惟觉长老开示)○别人在进行交易时,自己如果也很想买,就谎称这个物品不好,在买卖双方之间制造不和,最终使自己得利,这是离间语。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62课)第二节&&两舌果报一、略有十种○时诸比丘白世尊言。若复有人。虚妄两舌。离间彼此。当感何果。愿佛演说。我等乐闻。利益未来一切有情。佛告比丘应知。两舌获报差别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种族卑贱。眷属乖离①。二远离善友。恶友增多。三愚痴暗钝。增长过非。四毁谤圣贤。不信因果。五藏护己失。乐说他非。六虚妄转增。忠实行寡。七死堕地狱。受苦无穷。八恣纵贪嗔。恶名流布。九财货散失。恒时忧苦。十远离正法。恒生边地。比丘应知。两舌之业。获报如是。不应执着。皆当弃舍。 (妙法圣念处经卷三,龙藏59册322-323页)【注释】①乖离:抵触,背离。二、堕三恶道○以离间语。斗乱亲疏。巧诈多端。令心相恨。堕于地狱。无有出期。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三,龙藏62册734页)○两舌斗乱人。地狱被分裂。狱卒擘①其口。焰刀割其舌。苦痛既如此。加之以饥渴。恶业不自由。还饮身中血。 (诸经要集卷十五,龙藏128册404页)【注释】①擘(音掰bāi):掰开。○其两舌人。犹如水火。不作言作。他人作善。实言净语。狂横言非。他所不作。横为他作。一切世人。常不乐见。必定当堕。大恶道中。铜锯解舌。数百千段。 (佛说受十善戒经,大乘律,龙藏67册662页)○轮转五道经。佛言。为人喜传人恶。死入地狱。烊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后堕恶鸟。人闻其声。莫不惊怖。咒令其死。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卍新纂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8)○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曾往昔于俱留孙如来法中出家为道。自恃多闻修持净戒。常怀憍慢傲逸之心。又行头陀少欲知足。于是功德复生执著。尔时有二说法比丘。多诸亲友名闻利养。汝于是人以悭嫉心。妄言诽谤行淫欲事。是时法师亲友眷属。由汝离间说其重过。皆令疑惑不生信受。彼诸众生于是法师。无随顺心断诸善根。是故汝等由斯①恶业。已于六十百千岁中生阿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四十百千岁中生等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二十百千岁中生黑绳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六十百千岁中生烧热地狱。从彼殁②已。还得为人。五百世中生盲无目。以残业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钝。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丑缺人不喜见。诽谤轻贱戏弄欺嫌。常生边地贫穷下劣。丧失财宝资生艰难。不为众人尊重敬爱。从此殁已。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还于边地下劣家生。匮乏③饥冻为人诽谤。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设欲修行多诸留难。虽暂发起智慧光明。以业障故寻复还没。汝等从彼五百岁后。是诸业障尔乃消灭。于后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时彼佛当为汝等。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尔时诸菩萨等。闻佛所说举身毛竖。深生忧悔便自抆④泪。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发露悔其过咎。我等常于菩萨乘人。轻慢嫉恚及余业障。今于佛前如罪忏悔。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龙藏19册2-3页)【编者按】依上面佛所说,因诽谤说法法师,六十百千岁中生阿鼻地狱,四十百千岁中生等活地狱,二十百千岁中生黑绳地狱,六十百千岁中生烧热地狱。合计一千八百万年。【注释】①斯:这,这个。②殁(音沫mò):死。③匮(音愧)乏:贫穷。④抆(音稳):擦。○“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此菩萨是指弘法利生的大德。若举发他们的过失,必然使听众及跟他学的人丧失信心,果报即是前面所说一千八百万年的地狱苦报。 (净空法师《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在所有的离间语中,要数破僧和合的罪过最严重。《五分律》云:“众聚和合乐,和合常安隐,若破和合僧,一劫地狱苦。”僧众们和睦相处,会有很大的功德,但若有人在僧众之间制造不和,将于一劫中在地狱受苦。(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63课)○挑拨间离,在出世法里面,尤其是破坏道场,挑拨间离破坏道场,这个罪业决定是阿鼻地狱,没有办法救。佛在大小乘经论里都说到,这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是极重的罪业,没有比这个更重。戒经上说,盗僧伽物,就是偷盗常住的财物,就不通忏悔。佛说你自己本身造十恶五逆罪,佛都能救;盗僧伽物,偷盗常住的财物,十方诸佛都没有办法救你。而破和合僧,破坏一个僧团,这个罪比盗僧伽物不知道要重多少倍,我们细想想就知道了。&&(净空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记》)○两舌就是挑拨离间,令人家生出是非斗争。这就说“无舌百舌报”。就对他说,来生没有舌头,说不出来话,或者做雀鸟这种的果报。 (宣化上人《地藏经浅释》)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三、若生人中○如是两舌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若聋若哑。口常烂臭。无人信语。众人所笑。面色不好。不住一处。心动不定。常行恶行。如是名为两舌业报。 (正法念处经卷一,龙藏56册第10页,小乘经)四、两舌受报实例1、三藏法师——无因诽谤,堕落无间○一时,佛在舍卫城。目健连经常到地狱、饿鬼、傍生、人间、天界道分别观察他们不同的痛苦,见到地狱众生的寒热杀戮之苦,饿鬼众生饥渴燃烧之苦,傍生的互相啖(音旦)食役使之苦,人道有情的求不得、怨憎会、生老病死之苦,天界天人的下堕之苦,把这些现量见闻的痛苦如实对众人宣说,凡闻者皆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一次,他又以神通去地狱了,见一众生身长几由旬,正在无间地狱中受苦。以其业力显现,有很多人把他的舌头拉出来铺在大地上,大地变成燃烧通红的钢板,众人就把他的舌头钉在上面,上面有许多农夫驱牛耕犁,有时火焰炽燃,整个舌头与身体被一团火燃烧烬尽,一会儿又复活;又有许多农夫耕地,耕牛与农夫的脚踏下去抬起来,每步都有一个兵器出来,把舌头割成一块块的碎肉,他痛苦难忍,辗转翻滚,大喊大叫。目健连看到这个罪苦的众生,就用自己的声闻智慧入定观察,他前世究竟造了如何的恶业,以致于今天在无间地狱受苦。结果观察到自己的声闻智慧无法观察到的生生世世,一直都在无间地狱受苦,且此狱尽时转生它狱,这样无有出期。他觉得只有遍知智才释迦牟尼佛才能彻底见究竟。于是刹那间又回到舍卫城,见世尊正为众眷属传法,就上前对世尊恭敬顶礼请问:“世尊,我经常到地狱、饿鬼、傍生、人间、天界观察各道不同的痛苦,回来如实地告诉人们,使他们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这次我去了地狱,见到一个众生身长几由旬,以其业力所现,有很多人把他的舌头拉出来铺在大地上,大地马上变成了燃烧的钢板,再把舌头钉在钢板上,许多农夫在舌头上驱牛耕犁,农夫与耕牛的脚每踏一处,便立刻显出宝剑,把他的舌头一块块地割下来,这个众生非常痛苦,辗转反侧大喊大叫,不知他是因何恶业遭受此报?唯祈世尊为我等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曰:“这个众生曾造了极大的恶业。很早以前,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无失心如来出世。当时王宫里住着一位三藏法师,王宫上下及内外城民都对他恭敬供养承侍,他的衣食药物非常富足。另外又来了位三藏法师是罗汉比丘,带五百个眷属先生在王宫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到宫外安住。他相貌庄严,具圣者之德行,很多人对这位三藏法师越来越起信心,对他恭敬供养承侍。而那位皇宫里的三藏法师原来的名闻全得不到了,心里很苦恼:这位法师没来之前,很多人对我恭敬供养承侍,自从他来了以后,我什么都得不到了,我应该想个办法。于是,他就到城市各个地方在很多人面前,对三藏法师作无因诽谤:‘那位三藏法师已破了根本戒,他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邪知邪见,大家最好不要依止他,否则恭敬供养也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听到这些诽谤的人居然毫无理据地听信了他。(师言:有智慧的人会通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而取舍,绝不会轻易地随行和妄言。我们要常据佛及圣者的教言熏习自己,用闻思的智慧去据教据理地判断一个人,一件事,不要以俗人凡夫之见,轻随他人,他人说“某某犯戒了”,你马上信口随和“是,是,某某犯戒了”,等等类似生活中大小事情都不要这样随便。希望你们以后:第一身心要稳重,第二口要稳,不妄加评论好坏。)以后,很多人就不再恭敬供养那位罗汉三藏法师了,那位三藏法师自己也明白其中的原因所在,觉得该离开此地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了,如果让他这样无因诽谤,会因为我而造更多恶业的,就理智地离开了。原来的那位三藏法师自然很高兴(译者:现在有些地方是这样的,若一位清净戒律的法师来了,当地的人马上生个嫉妒心诽谤挤别人。所以在听诽谤时自己一定要用头脑,一般来说如不是一个成就者,说别人过失本身就是一个过失),也恢复如前的名闻利养,可死后却堕入了无间地狱。诸比丘,当时的那个三藏法师就是现在地狱里正受无间痛苦的众生。因他当时无因诽谤罗汉比丘,自无失心如来至现在我的教法下仍没得到解脱。”(译者:大家想一想,自己曾经无因诽谤他人的人,以后受果报时有没有出期?)目健连又问:“世尊,这个众生到何时方得解脱?”世尊曰:“将来正觉师如来出世时,他才能得到人身,在其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得到罗汉果位时,也是受很多人诽谤,以他无因谤三藏法师故,以后的生生世世会受很多人诽谤。”(译者:有些被诽谤者,也自己常存忏悔,现在之所以被谤,肯定是自己前世的业还没有消尽。)当时,听闻的眷属谛听世尊如是演说了这个众生的前后因缘,都对轮回之苦生起了厌离心,对因果生起诚信。世尊见彼等已堪为法器,就传了相应的法。闻法后,其中有些人得到了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位;有些得到了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罗汉果;有些种下了无上菩提的因;有些不信佛法的也生起信心而皈依了佛门。 (百业经,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2、谤圣惨报○诗曰:仇其离谤圣贤人,屡谏无听反倍瞋;捷感恶疮头至足,即时堕狱苦难陈。释迦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健连尊者,是最好的朋友,通常都结伴在一起游化,不会分开单独出行的。有一天,当“二尊者”在外游化,到了快要黄昏的时候,天气忽然转变,下了不停的大雨,二尊者就进入路边的一所瓦窑中避雨。到了天昏黑时,雨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他们又没有雨具,因此不能走路回去,只好在这瓦窑内过夜。有一个牧牛女,她先避雨在这所瓦窑内后方的深暗之处,舍利弗和目健连二位尊者,根本不知道已有牧牛女先在瓦窑内避雨,因为声闻人不入定时,与凡夫无异。这个业障深重的牧牛女,看见两位比丘进入瓦窑内过夜,她心中即动了邪念,独自空思妄想,暗犯罪行。二尊者因未入定之故,当然不知道这俗女起惑犯罪之事。天明时分,大雨也停止了,舍利弗与目健连二位尊者就从瓦窑内出来。过了一会儿,牧牛女也从这所瓦窑内出来。这时,有一个坏人名叫仇其离。他是一个不知因果,轻慢圣贤,心怀邪见,粗暴嗔妒,喜欢宣说恶言毒语的人。他看见舍利弗和目健连从瓦窑内出来,过不多久,又有一个牧牛女出来,而牧牛女的脸色不正,因此到处乱造圣者的谣言说:“舍利弗和目健连在瓦窑内奸淫牧牛女。”仇其离又广向诸比丘以及所有的出家人,宣扬恶毒的谣言。这时,诸比丘惟恐他受到毁谤圣者的罪恶惨报,便忠言劝谏仇其离说:“你不可诽谤二尊者。”诸比丘为了悲愍他的无知,再三郑重地劝谏“莫谤尊者”,免得遭受恶业的剧苦惨报。哪知这个罪孽深重的仇其离不但不纳忠言,反而嗔心嫉妒,更加大肆恶言宣扬,好像发疯的狂人一样。有一位长者,名叫婆伽,他是二尊者的徒弟,曾经听闻二尊者的教法,证得三果阿那含圣位。他命终以后,即上长升梵天,做梵天的天人,称为婆伽梵。这位婆伽梵天人,他在天上知道仇其离这个凶徒,到处毁谤他的师父“二尊者”,特地从天上来到人间劝谏仇其离。天人即以神通来到仇其离的房中。仇其离看见有人突然出现在他的房间,觉得很奇怪,便问道:“你是谁?从什么地方来?我没有开门,你是怎么进来的?”天人说:“我是婆伽梵,从梵天来,我在天上以天耳听到你在诽谤尊者舍利弗和目健连,所以我特地来劝你,希望你从今以后不要再说二尊者的坏话,免得造口业。”天人再三劝谏拜托,他都不肯接受,反而讥讽天人说:“你说你是婆伽梵,证得阿那含果的人。佛陀说‘阿那含者,名为不还。你何以再来我这里?这么说,佛陀所说的话也是虚伪的了。”仇其离这句话刚刚出口,身上即时生出很多毒疮,从头到脚,满身都是如豆子大小的毒疮。但他仍然不悔悟,反而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告状说:“舍利弗和目健连怎么可以奸淫牧牛女?”佛陀劝阻他说:“你不可乱谤他们。”他听到佛陀的话,更加嗔恚忿怒,因此身上的毒疮,又再增大起来。仇其离再次到佛陀座前去诽谤二尊者,佛陀又劝谏阻止他说:“你不可诽谤二尊者。”他的恶性难改,还是照常毁谤。于是,他的毒疮就愈加转大,如拳头状。仇其离第三次向佛陀毁谤二尊者,佛陀劝阻他无效,他的毒疮就变成像瓠瓜(音护瓜)那么大,而且身心灼热得无法忍受,于是跑到冷水池中去浸水,池水立刻变成热水。仇其离因为毒疮愈来愈大,身体发热,难以忍受,因此常把身体浸在水里。可是毒疮浸水浸久了,就会破烂,疮疱尽溃,立即命终,堕入于八寒大地狱中的第六沤波罗——青莲华地狱,惨受千万亿年的无量剧苦。这个时候,诸比丘请示佛陀说:“世尊!是什么因缘使舍利弗和目健连二位尊者,也会深受坏人的毁谤呢?”佛陀告诉诸比丘说:“在过去无量劫中,舍利弗和目健连还是凡夫的时候,有一天,他们两个人看见一位出家人从瓦窑中出来,后面也有一位牧牛女走出来。于是他们就轻口宣扬毁谤说:‘这个出家人在瓦窑中,奸淫牧牛女。’由此诽谤出家人的罪业因缘,他俩立即受到惨报,更堕入三恶道中,受尽无量剧苦。现在他俩(舍利弗和目健连)虽然都得到圣果,成就六通自在的大阿罗汉道,但他俩以前所造的口业,尚未灭尽,所以他俩成道之后,也受到凶徒严重的诽谤。”种竹得笋,种莲得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口业受恶报,这是一定的道理,一点也不会偏差。诗曰:“凶徒喜播是非田,一语能收罪万千;毁谤僧尼深恶孽,无边剧苦永连绵。”附注说明:(一)恶草种播於良田,很快就会蔓衍遍地。若把口业种子播放福田僧中,即自然感生业果无量。(二)世俗恶人,每喜批评僧尼是非,大肆诽谤出家人,以为是趣谈。殊不知趣谈造口业,种播口祸恶因於良田,自然会受到无量无边的恶业果报。此之谓:“所造业不亡,果报还自受”是也。(三)本故事告诉我们:播弄僧尼是非,诽谤出家人的业深重。我们既知口祸之罪孽严重,应该要多加谨慎,切勿任意批评僧尼,以免惨遭剧苦。 (佛教圣众因缘集,丹仁绒臬编,原标题:毁谤口业,现受惨报)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3、满门抄斩○后魏①司徒②崔浩,是一位学识渊博,有才华谋略的人。他奉事太武帝,太武帝对他言听计从,国人都以他为榜样。崔浩拜道士寇谦之为师,特别不信佛法,常做些虚伪荒诞的事,许多百姓也仿效起来。他看到妻子读佛经,就夺下经书扔到井里。有一次,他跟随太武帝到长安,进入一座寺院时,看见弓箭刀矛等器械,太武帝大怒,诛杀寺内僧人。崔浩趁机更进谗言:“应该把僧人全部杀光,焚毁所有经书、佛像。”太武帝立即下诏,全国各地也都依照长安的做法去执行。寇谦之极力劝阻,崔浩不听。寇谦之便对崔浩说:“你以后要有杀身之祸,灭门之灾了!”四年后,崔浩果然无罪而全族遭斩。行刑前,他被载在木板车上,官吏派十个人在车上,轮流往他嘴里撒尿,走了几里路,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凌虐痛苦,大声号叫哀求,最后身受五刑③而死。自古以来遭到这样杀戮羞辱的人,从来没有过。太武帝后来亦错杀了太子,没多久他也被宦官宗爱所杀。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毁灭佛法的报应。 (唐·冥报记白话注解)。【注释】①后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代北方的第一个王朝。又称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 三国魏,故史称后魏。②司徒:官名。③五刑:黥(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劓(割去鼻子)、斩左右趾、枭首(斩首悬头于木上)、菹其骨肉(剁成肉酱)。○战国时代李斯、韩非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韩非。秦王见到韩非所写的说难之书,恨不得马上就见到韩非。后来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秦王与韩非相谈甚欢,心里非常的高兴;此时李斯害怕韩非会得到秦王的宠信,就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使得韩非下狱被囚禁,然后再令韩非服毒自杀。韩非想要自己亲自向秦王陈诉,李斯不让他有机会觐(音进)见秦王,韩非因此而死在狱中。后来李斯被宦官赵高陷害下狱,李斯也想要亲自向秦王陈诉,赵高也不让李斯有机会觐见秦王,李斯最后落得全家满门抄斩。懂得道理的人都认为:这是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啊! (集福消灾之道)4、晁错复仇○在佛教里有一则非常有名的典故,讲的是悟达国师生“人面疮”的故事。悟达禅师是唐朝时一位大德,戒律学问均为世人所标榜,唐王朝也尊礼他为国师。一次皇帝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便生起了一念骄慢心。从那以后,他的腿膝盖上就长出了一个形似人面的恶疮,耳鼻眉目等齐全,而且其口能吞食饭食。恶疮长成后,痛彻骨髓,悟达禅师为此而昼夜不能安宁。皇帝召集天下名医,仍不能治愈。为什么一念慢心起就长出了人面疮呢?原来是在十世前,也就是西汉时期,晁错就是人面疮的前生,袁盎就是悟达禅师的前生。当时吴楚七国造反,袁盎因在汉武帝面前说了很多讥毁中伤晁错的馋言,害得他在东市被腰斩,这个深仇大恨,晁错一直都在寻求报复的机会,但因为十世以来,袁盎都是身为净戒高僧,使他没有机会。如今由于你受皇上的恩宠,又心生傲慢,我才有了机会乘虚而入。所以,就示现人面疮来报复你。可见,身为高僧的悟达禅师,也依然难以逃脱造口业的报应。 (《世间觉》2007年6月第二期释宏满《为人切莫造口业》)5、巧舌罚哑○举人王金英说:江宁有位书生,住宿在某官宦人家的废花园里。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有位年表漂亮的女子从窗外往里偷看。书生心想,这个时候出现在窗外的女子,非鬼即狐。但见她容貌美丽,心生爱慕,也就不害怕了,便开门请她进来。那女子虽然忸怩羞涩,依然婉转相就。但始终不发一言。书生向她问话也不回答,只是含笑顾盼,脉脉含情而已。这么相处了一个多月,书生始终不知道她的身世。有一天,书生拉着她再三盘诘①,她就拿过笔来写道:“我本是明朝某翰林②的侍姬③,不幸短命而死。只因生前巧言令色,善于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搅得一家骨肉反目为仇,情同水火。死后遭阴司谴责,罚我变成哑巴鬼。一直沉沦在鬼道,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了。你如果真的怜爱我,请为我抄写《金刚经》十部,我便可依仗佛力,超脱苦海。我将生生世世感念你的大恩大德。”书生慨然答应她的要求,并立即抄写。十部《金刚经》写圆满的那天夜晚,女鬼又翩翩而来,她恭恭敬敬地向书生拜了又拜,然后取笔写道:“凭借《金刚经》的法力,我得以忏悔前生之过,现已脱离鬼趣。但因为我前生罪孽深重,只能带着宿业去转生,还必须做三世的哑女,才能说话。”写罢,作别而去。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注释】①盘诘(音杰):盘问。②翰林:官名,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③侍姬:贴身侍女或姬妾。6、杜肃奏本○唐朝武则天当政时,禁止屠宰牲畜。有一位担任谏官的张德生了儿子,私自杀羊请同事吃饭庆祝。杜肃暗中藏了一块肉,向武则天揭发他违反禁令。第二天,武后就对张德说:“听说你生了一个儿子非常高兴。”张德就向武后拜谢。武后说:“你是从哪里得到羊肉的呢?”张德立刻叩头认罪。武后说:“朕下诏禁止屠宰,但是家中有喜事或丧事,则不在此限。你从今以后请客,也须要选择客人。”于是就将杜肃的奏折拿给他看。杜肃大为惭愧,满朝官员都想往他脸上吐口水。后来杜肃逐渐地衰落,下场相当凄凉。 (集福消灾之道)7、一言害夫○江苏省崇明岛草棚镇,有一农户姓李,家道小康,儿女满堂。这年春二月,是他母亲忌辰,例有亲戚前来助祭。这时,宅边的一条小水沟正在挖泥。因为这沟是两家的界限,每年挖沟底泥去肥田应该从正中挖起,每家一半。这时邻人多挖了一铁锨,适(恰好)李农出外请亲戚吃酒去了,其妻见之,即向邻人交涉。邻人不听,其妻气愤,待李农归,即将此事诉与夫听,促夫去交涉。夫曰,今日是请人饮酒,亲戚全至,已将吃晚饭,明日再去说吧。其妻一定要夫去理论,夫不得已,即行至沟边向邻人交涉,邻人不屈服,因此口角起来,邻人举起铁锨向李农打了一下,正打在致命处,一命呜呼。妇因一言不忍,致伤夫命,后悔无及。 (近代果报见闻录,寡过居士述)8、女舌遭刑○唐代咸阳城里有一位梁姓妇女,在贞观年间去世了,死后第七天又苏醒了。自己说:她被人拘捕到一个大院内,看见大厅上有一位官人,坐在桌子面前,手里提着一支笔,侍候他的人十分威武,官人问手下的人,这位妇女应当死吗?有人取出一个大本子,查找了一会儿说:“有个应当死的人,和她同名同姓,所以就把她捉来了。”官人正要命令手下人,把她放回阳世,又有人对官人说:“不知这位梁女士还有没有别的罪过呢?如果还有别的罪过,就叫她先受完罪,再把她放回去。”官人也同意这么办,就令手下人,再查一查她的档案,才知道这位妇女有两舌恶口的重罪,没有别的过失。官人就命令一人用刀刮她的舌头,一人用斧子砍她的舌头。这样刑罚,一天要经过四次。七天以后,刑满释放,官人派人送她回家。起初,她感觉好象从山上失足落入深深的崖中,过一会儿,如从睡梦中醒来。家人看她的舌头还是又烂又肿,从此以后她再也敢胡言乱语了,又永远断除了酒肉。(因果报应选录)9、雷殛长舌①○雍正壬子(1732)年间,有个官宦人家的媳妇,平时并没有与任何人吵过架。可是有一天,突然乌云蔽日,雷电交加,一道闪电穿过窗户,如一束火光激射,击中这个媳妇的心房又从左胁下洞穿而出,这个媳妇当场死去。而她的丈夫也被雷火烧伤,从后背至臀部一片焦黑,只剩下一口气尚存。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他一见妻子被雷击死的惨状,不禁放声大哭道:“我的脾气暴躁,平日经常顶撞母亲,这是有的,可你呢?只不过在私下里向我倾诉了心中的不快,一个人常常悄悄地哭泣而已,怎么雷电就这样误把你击死了呢?”这位做丈夫的似乎在埋怨上天惩罚得不公平,但他哪里知道律例严惩主谋。这一点,无论阴间阳间的法律都是一样的。(演莲法师译白《纪文达公笔记摘要》)【注释】①殛(音吉):杀死;雷殛,突遭雷击致死。10、商英被免○周师厚和张商英是老朋友。一次,周师厚有一点儿官府剩余的酒,委托张商英帮助卖了,不料张商英却把这事禀告了朝廷,周师厚因此被贬官。后来张商英写信把一个举子(举人)推荐给舒,想请舒以权谋私。舒想:这个人曾经无耻地出卖了朋友周师厚,于是把来信交给朝廷,张商英也被免官了。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11、多嘴丢命○前清光绪年间,广州西门,有一贫户姓邝(音矿),家有一妻二子一女,因邝某运气不佳,家境萧条。一日家中无粮无柴,妻曰,今日无粮无柴,奈何奈何。邝曰,余物卖尽,只剩一个水缸,不如卖去换钱,暂且维持几日家用。妻曰,只好如此。邝某遂负缸至清风桥林芝堂药店门前,将缸放地,因该处来往人多之故。可惜来往行人虽多,没有人问津,由清晨一直守候到日光斜落之时,约在下午四五点钟光景,好容易走来一个买主,问缸卖多少钱。邝答卖二百文钱,买主还价一百八十文,协议成功。正在买方将要交钱之际,林芝堂的老板走出来,一见缸底有一条缝,就对买主说,此缸底有一条缝,买主顿足捶胸,果见缸底有条缝,遂不买了。邝曰,此缝是原来的,决不漏水,无论如何说,买主也不要了。邝亦无奈,又等一时,天色将黑,日已落下,仍无人买,只好负缸返家。因他一天没吃饭,腹中饥饿,又愁回家去如何设法,小孩子哭哭啼啼怎么办,心多难过,又嫌道路高低不平,只顾心中盘算,不留心足下一绊,将缸摔了个烂碎。邝某这一急非同小可,这样怎能回家呢?自己左右为难,不敢回家,又想寻短见吧,孩子怎么活呢?他在护城河边踱来踱去,即想死又下不了决心,这时已是半夜。正在这时,忽然迎面来了数条大汉,谓邝曰,天已这般时候,你在此做什么?邝即将以上碎缸情形告之,该大汉即起怜愍之心,遂说,跟我来吧。邝亦不知何事,只随之行,行到旗街一个大宅门口,该大汉即打门,开门后,大汉进内将该宅洗劫,搜些布匹被褥等笨重之物一大包,谓邝曰,将此物负之去吧。正在无法之际,即负物返家,大汉亦各携细软①散去。该大宅系旗人,天明报官,夜来被匪抢劫一空,官兵即四出搜查,在邝某家中搜出被褥布匹等赃物,真赃实犯,当即被捕。在被审时,官问邝某,你们有多少人。邝答,我不知几多人来抢,我是因为碎缸不敢回家,路遇几条大汉,叫我跟他走,他们施济我的。官即用刑拷打,受刑不过遂自承是抢匪,但官司不算完,非要他招出匪首不可,说不出则是用刑拷打,邝某在无奈中想起我遭此灾祸,全是林芝堂老板一言所施,心中怀恨即招出林芝堂老板是首领。官府即将林芝堂老板捕到,与邝某对质,林不承认,官即用刑,林受刑不过亦承认是匪首,定期处斩。行刑之日到了法场,林谓邝曰,我与你往日不识,近日无仇,现在即将受死,请你向我说明,为何硬说我是匪首呢?邝某曰,我也不是抢匪,你也屈,我也冤。你记得有一日,在你药店门前,有一个卖缸的否,林答记得。邝曰,卖缸者即是我,我因家中贫困,无法生活,将仅有的水缸卖之以救燃眉之急,不料好容易卖妥,被你一言破坏,买主不要了,我无法只好负之回家,哪知道腹内无食,心中烦恼,一时不慎跌倒,将缸打烂,无颜返家,适路逢几位强人,赐我衣布,因此遭杀头之罪,如果官府不问我招出首领,我也不说你,乃官府非要问我要首领,我受刑不过,才想起你一言害我这样苦,我即将你搬出作首领了,林老板一听才明白,这是自己一言不检,害了他,也害了自己。事已至此悔之无及,由是二人相对痛哭,颓然就刑。 (见近代果报见闻录,原标题:一言不慎,杀身破家)【注释】①细软:指轻便而便于携带的贵重物品。12、舌烂叫死○安庭柏喜欢挑拨离间,而且口才很好,虽然是至亲骨肉,一经过他的挑拨,立刻意见不合产生仇恨。李中甫兄弟相处和睦,因为安庭柏从中挑拨,便产生了争斗;蔡伦、张义两个表兄弟相互和好,因为听信安庭柏而绝交。其他的事情多得不胜枚举。后来安庭柏贫困潦倒,两颊(音夹)生疮,喉咙舌头溃烂,无法进食,哭叫而死。 (集福消灾之道)13、谤僧速报○出家人心理怕背因果,在家人却不怕背因果!(因为不信佛的人他也不明白因果)如果想使事情十分圆满,什么怨言也不出,这简直太难了!例如我在修极乐寺①的时候,就是这样。包工的人,想在里面讨便宜没讨上,就在外面制造谣言,大肆毁谤!让不明白内幕的人,也信以为真。有位佛教会的庶务王漱泉,在修工期间,他每天跟包工的人早去晚来,野游滥赌。当时我想:这笔钱他们一定要出在极乐寺工程里。修极乐寺又是我总其大成,如果弄不好,就要出毛病,我交代不下去,就要受埋怨,结果是不出我之所料!最初刚一动工时,包工的工头,还有一些管事的人,都知道我是修工的总监督,一切款项由我支配,所以都来给我假厮混。以为我在这里面有很大的好处,或者将来也和他们一同分肥!到了修完工递单子算账,有一些活是不在合同之内的,他们就在这里边找“外快!”包工的工程师是姜益亭,现在他已经死去了。在算账之前,他先递单给我看,我看过之后,预备到开会的时候再交大家看。我接过单子一看,就知道这里边已经出毛病,事情不好交代。在他那个单子里面有几件活是后添的,其他还有好些东西,他都把价钱加上了好几倍,预备在里面找他那笔意外浪费的款。本来在一动工,我对于这些不在合同的活,恐怕后来有麻烦,就先问姜益亭,须要多少工?多少钱?他的回答是几天做一个就算几个工,这是一点小事,也用不着批合同。那知道他就借这不批合同的机会,在里面找好处。从这里看,我们信佛的人给不信佛的人斗心眼,真是斗不了!后来我看他开的单子,价钱太悬殊!上下相差好几千元钱,在开会的时候,我没法交代,又交姜益亭叫他拿回去改,究竟他改没改我也不知道。到开会时,朱将军和各会员都在座,包工的工头和工程师姜益亭也在场,大家轮流看单子。看完之后,朱将军又请我看对不对,我接过单子来一看,价钱仍旧未改,自己也觉得很难为情,如果实话实说必得罪包工的;不说,大众定疑我是通同作弊,真是尴尬的很!后来没办法,我只很轻松地说:“原来这个单子我已经看过,价目差一点,又交益亭让他改正。大概他很忙,还没得工夫来改,这事还待研究。”包工两个人在座听我一说也没再言语,朱将军问我:“什么东西价目差?”这时候我没办法,也不能再顾情面,乃实话实说。因为官厅的人办事不同一般人,有不合理的地方,多少要用命令式来决定。所以当时朱将军和张副司令官(召棠)对姜益亭说:“你这样定价钱不成,现在还亏好几千块钱无着落,款也不好筹,你把这个单子,按照工料的实际情形,重新改正一下……”说着把单子又交给包工的了。本来包工的人,整天的浪吃浪花,想在这里面找一笔厚利,这样一来,不但没得多少利,还让官厅的人怒责一顿,自是恨我入骨。背后制造谣言,说我和定西法师是假僧人,住外家……,还找了很多人作证。原先用谣言来毁谤,后又传出些威吓语,我听到之后并不介意,出家人本是为了生死而出家,根本对生死事就没拿当回事。那位佛教会的庶务②王漱泉,也在内部助纣为虐③,散布谣言。他们的目的是为在包工里面分点肥,找一笔厚利。因为目的失败,所以大伙联合起来,一口同音的在外面造谣言,弄的满城风雨。一般不明白真像的人,也随之信以为真。当时陈飞青居士,是修极乐寺的发起人,他最初还犹犹豫豫,将信将疑的。后来那些包工的人,因谋利未遂,怀恨在心,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让陈居士信以为真,又设法鼓动了陈手下的一些不信佛的属员,以谣言作事实,在陈居士跟前,缕缕陈述,因此陈飞青居士信以为真,对我和定西法师的印象上,顿时现一个阴影。 其中还有一些懂理的明白真相的人,知道这是造谣并不信以为真。当时有一位在海关当监督的魏绳武先生,他原籍义州人,是一个很有名的文人。还有在煤矿局当经理的刘砚生,以及铁路局理事兼律师袁尧年,他们三个人都是读书明理,办事有经验的人。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和陈飞青居士闲谈话,随便就说起外面所传的谣言来,袁尧年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都说倓虚法师和定西法师两个人不好,其实他们两个和我们常见面,也常谈话,都是很有修行有道德的人,并没什么不良行动。不过因为在算账的时候,把工程师和包工的得罪,他们在外面胡乱造谣言!”虽然他们三个人这样说,又加种种的解释,但陈飞青居士还是不信。原因是他的属员都曾说过,他认为他们不会说谎话的,所以不信。后来他为了要明白这里面的真像,调查我们的行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曾佯自给我说到庙里来养病,把行李搬到庙里住很多日子,饮食起居,和庙里的人都在一块。我们并不知道他什么用意,每天三点钟起床,上殿过堂、讲课,每天忙个不休。他亲自看见每天的经过事实,工作情形,对袁尧年等所说的话才相信。后来他又想:过去因为听信谣言,毁谤三宝,对两位法师有不好的印象;而且在交情上,也表示很疏淡,觉得很惭愧、很对不起,把他的属员申斥了一顿!说:“你们这些人,反对佛法,屈枉好人,人家本是很道德很修行的人,你们为了金钱的欲望未随心,就给人造谣言,诲蔑人,让我也随着一块造业……”陈居士在庙里住很多日子,他看庙里很清静,环境也很好,想在庙里久住静养,捐一仟圆钱,预备自己在庙上盖寮房。我看专为他自己盖一间寮房也不合适,我和定西法师又在外面募伍仟圆钱,在后殿的西正面盖五间。预备别位居士或有客人来时,也可以住在那里。房子修起来之后,他看很好,自己又捐伍仟圆钱,化两车木料,在后殿的东正面盖五间地藏殿。正在修地藏殿的时候,那位工程师姜益亭,就遭报应了,下半身无故发肿,痛的娘一声、爹一声的直叫唤。夜间痛的不省人事,直说胡话,如审官司对口供一样:“啊?我最初并没这心思,他们告诉我,叫我这样的呀!钱不够花的,哎呀!错咧!不再这样咧!我并不知他是修行人,哎呀!不只是我一个人,还有……”他每天晚上就这样胡说巴道的,第二天早晨看看屁股上,青一块,红一块,像小板子打过似的。日子多了,天天在床上躺着,屁股上的疮痕,渐渐由发红而发黑,由发黑而溃烂,流脓淌水,里面生蛆。就这样折腾了好几个月。他女人恐怕让人听见他说的话难为情,有去看病的轻易不让人见。请很多医生治疗也无效,着急的了不得。后来一想,大概是修庙的时候,办了味良心的事,触犯因果。自是姜益亭很害怕,很后悔,赶紧让他妻子买供果香纸等,到极乐寺烧香悔罪,并许愿以后护持佛法皈依三宝,请定西法师为之祷告。出家人处处以平等心待人,向来也不与人记仇,乃在佛前为之祈祷,病渐见好。过几天,他女人,买好些东西到庙里求皈依,拜我为师,养了三个月之后,渐渐能下地。扶拐棍,坐汽车,亲自到极乐寺佛前忏悔,皈依我为师。我说很多语言安慰他,并给他讲了很多因果的故事,自是他更加惊恐惭愧。过去自己联合包工的、做工的,以及与庙上有关系的人造谣言,诬蔑人,现在碍于脸面,也不好直接完全说出来。生病的时候,又遭受下地狱、审口供、挨板子,受到种种痛苦。虽然出家人不与计较,但自己为了自己的名誉,为了给自己遮丑,也不好意思都说出来。可是他女人知道这是触犯佛菩萨,触犯因果律,把他所办的事,所说问口供的话,到庙上一一都说出来。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还有他的亲戚朋友在看他病的时候,听他胡说巴道,又想想过去他办的事,都说这是老佛爷见怪。这件事情传出之后,其他帮同造谣言的人也很害怕,后来愈传愈多,大家都知道了,谣言也息了,真相也明白了。到这时候,水落石出,我和定西法师的冤枉,才洗清楚,才弄明白。自此一般人不但不毁谤,反而又加赞叹了。半年之后,姜益亭的病还未完全复原就死去了。是时陈飞青居士在庙上住着,看到这种现世现报的因果事实丝毫不爽,心里更加害怕,也恐怕谤僧有罪,心生大惭愧。有一天他问定西法师说:“你们出家人也记仇吧?”“不记仇。”定西法师很和霭很安慰他的样子说:“出家人冤亲平等,无爱无嗔,过去释迦佛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不但不记仇,并且发愿到成佛的时候,还先度他……”陈闻言很欢喜,以后又在庙上作几天佛事,表示悔罪。 (摘要录自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注释】①极乐寺座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②庶务:机关团体内管理杂项事务的职员。③助纣(昼)为虐: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14、双眼瞎掉○台湾有一位中学生,喜欢看黄色小说,在小说中,他看到许多诽谤出家人的文章。于是他就怀疑现在的出家人有问题,他每天都在放学后到一所尼寺去,偷偷地观察比丘尼的修行生活,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是他竟然回到学校编造谣言,污蔑诽谤出家人。放学的时候,他乘车过十字路口,突然发生了车祸,车窗的玻璃破碎,正好两片玻璃插进了他的双眼,他的眼睛就瞎掉了。后来他学习了佛法,才知道这是因为看了黄色小说后,以邪淫之心偷看毁谤出家人的果报啊! (玉历图说)第三节&&舍离两舌一、慈悲告诫○若闻此语不传至彼。若闻彼语不传至此。有离别者。善为和合使相亲敬。凡所言说和顺知时。是为不两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三,龙藏第53册132页,小乘经)○如果是在家菩萨,不论比丘是怎样的不如法,还是不可说其过的。说菩萨及僧尼的罪过,是极重的恶业,有其因必有其果,将来感得的果报又是怎样?经说其人将来必堕拔舌地狱,或是耕舌地狱。若以两舌论罪,将来就要受无舌百舌的报应。若以恶口论罪,将来你就要受自己的眷属斗争。 (演培法师《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则说他过者,应随语语结罪”,注意听!“语语”就是不是讲完才结罪哦!这个“说四众过”,你讲一句就结一个重罪,你讲一句就结一个罪,不是讲到最后才结罪,叫做“语语结罪”,如果你在讲四众过的时候,师父走过去,我就……(师父敲桌子)你就赶快要……噢,糟糕!讲错话了,师父在生气了,赶快停,知道吗?比如说有的人,在家居士,很多人:那个人是怎么样坏……,师父就……(师父敲桌子)赶快停,还好只说一句,结一次罪,如果是讲了四、五百个句,那你麻烦大了,语语结罪,你每讲一句就结一个罪,“是罪名菩萨波罗夷罪①。”简单讲菩萨就是口业要清净,就这么简单。(慧律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注释】①波罗夷罪:波罗夷是梵语的译音。意译为重罪、断头等。在比丘、比丘尼的戒律中,若有违反者属最重之罪,触犯者处以匹敌斩首的刑罚,丧失比丘的生命(身分),逐出教团。&四分律&第一卷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复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丘,故名波罗夷”(大正第二十二卷第五七一页)。(佛教哲学大词典)○我们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看到,这是讲出家人嫉妒出家人、毁谤出家人,毁谤讲经说法的法师,把他的道场破坏,让他的信徒对法师失去信心,不再去听这个法师讲经。这个嫉妒的人目的达到了,可是果报,我们在经上看到佛所讲的,他堕落在地狱里面,以我们人间的时间来算是一千八百万年。诸位要晓得,我们人间跟地狱有时差,时差很大,在地狱里面他所感受的是无量劫。这个时间不是实法,是从抽象概念上造成的,它不是真实的。所以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念劫圆融”,一念展开是无量劫,无量劫可以把它缩短成一念,所以在地狱里面感受确确实实是无量劫。我们想想,何必造这个罪业?如果看到别人有好事,我们随喜赞叹他,帮助他,成就他,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所以自利跟自害也是一念之间,吉凶祸福存于一念。一念觉,得无量无边的福报,一念错了招来无穷的祸患。不学佛的人不知道,学佛的人务必深明此理,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小心谨慎,不至于毁犯。 (净空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记》第30集)○消除业障从哪里消起?多少人没找出门道!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第一不求他过,第二不举人罪。从这里消起,真正学佛从这个地方学起。第一句的意思,不要找别人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第二句,不要说别人的过失。我们想想对不对呢?非常正确啊!这业障消不掉,是口业。天天心里面专看别人毛病,口里头天天说人是非,你还修什么行?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世尊在这一部经上,第一句话教给我们的“不求他过,不举人罪”,摆在第一条啊!弥勒菩萨在这里也重复“于他过失,不生分别”,你说学佛从哪里学起呢?从这里学起。不要找别人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过失,不要说别人的过失,从这个地方下手。我们想想这一句话,他的意思太深了。因为现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说人家过失,张家长,李家短,不碰头就罢了,一碰头总是说别人过失,都没有说自己过失。佛所以把这个列在第一条,这治你这个重病,你这一条病治不好,其他的病没救了。所以你们今天就明白了,我们今天学佛从哪里学起啊?不要说人家过失,从这里学起。这个毛病习气太重了,天天注意看人家的过失,你是什么心啊?你的心怎么会清净?心不清净,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这一条是大病啊!我们都疏忽了,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今天读这部经,仔细想一想,这才有道理啊!再想六祖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看跟佛在此地讲的完全相应。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讲记》)○真正破僧,现在我们说实在的,不大,做不到,这佛世的时候有;可是破僧的因,我们很容易犯,这一点就特别注意。我们在这个团体当中,一点小小的不好,大家说那种离间语,万万不可以。我刚出家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说,“不会说话的两头搬”,搬弄是非的搬,“会说话的两头瞒”,我一直到现在受用不尽。难免人家有的时候,碰见事情有点不大痛快,我们往往愿意做人情:“对啊,你对啊。”你不要去说他对。你说他对,他觉得对的,火上加油;你倒是同情他,你是害了他,也害了你自己。那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碰见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你有这种机会的话,你不妨说,其实他倒是无心的,我了解,他做过了事情以后,我跟他谈起来,他还觉得蛮对你抱歉的。如果你背后这么一说,他心里面这个也就慢慢地舒解,对不对?所以你无形当中就做了好事了。所以记着:说“不会说话的两头搬,会说话的两头瞒。”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55盘A)○在家人挑拨出家人之间关系,破僧团六和,业报极重。在家人到庙上去,对师父和其他师父一定平等。若自己的师父与其他师父有什么摩擦,不要参与帮着出主意等。 (净慧法师《优婆塞戒经浅释》)○我今生今世因为有看过律学,我特别有一个优点:无论这个法师多么的离谱,我一定不会跟在家居士说一句话;还有,无论这个护法居士怎么样,我也绝对会圆满的传达,我绝对不会挑拨离间。因为我不想下地狱!我就是看过这一段,从出家我就看过这一段。只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一律赞叹。只要你不是释迦牟尼佛,你一定有缺点。缺点我不看,好话、赞叹,我说。因为我不想下地狱,我想让佛教兴盛。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两舌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刀,常常会使人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遭到飞来横祸的袭击。古往今来,深受两舌之害的大有人在。而且那些两舌的是非之人,当他的两舌害人的行径被人揭穿之后,最终受害的还是他自己。 (显密文库,作者:慎独)○女人再一个就是两舌的多,她会辗转地唠嗑,和别的女人唠嗑:“哎呀,那天怎么怎么的了。”那长舌总去讲,说三道四的。最后,本来是不一点儿事,她给夸张得那么大,最后弄得满天风雨。另外女人好嫉妒,有很多的嫉妒心。你说他了,她就会起一定的想法了,在里就挑拨是非了:“你看谁又说你了,你可得加点小心啊!”她去告诉那个人。那个人以后就对你起了嗔恨心。本来没有啥的事,都是一时的气话,或是一时的小问题,最后由于女人的辗转,使很多人失去了解脱的机会,造无边的口业。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二、不两舌利益○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①。 (佛说十善业道经,龙藏第67册796-797页,大乘律)【注释】①沮(音举)止:阻止、破坏。○离两舌人。于现在世受业果报。知识亲友兄弟妻子。奴婢作使如是等人。皆悉坚固无人能坏。王及怨家恶兄弟等不能破坏。若无财物亦不舍离。设值时俭。若行旷野山中崄处。皆悉不舍常乐不离。若有他人种种方便。说破坏语虽闻不受。王于彼人好心坚固。水贼刀怨不能令畏。以离两舌不善业故。如是舍离两舌功德。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世界中。于天众中多有天女之所围绕。常共相随爱念娱乐。彼天女身。妙鬘(音瞒)散香。涂治庄严。第一天女。常生欢喜。若舍两舌。愿净无漏。彼人则得无漏禅道。到于涅槃。如前所说。 (正法念处经卷二,龙藏56册21页,小乘经)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三、不两舌实例1、缄默不语○唐代有一个检校刑部郎中,名叫程皓,为人周慎,人情练达,从不谈人之短长。每当同辈之中有人非议别人,他都缄默不语。直到那人议论完后,他才慢慢地替被伤害的人辩解:“这都是众人妄传,其实不然。”甚至,还列举出这个人的某些长处。有时,他自己在大众广庭中被人辱骂,连在座的人都惊愕不已。程皓却不动声色,起身避开,说:“彼人醉耳,何可与言?”(宋长河《菜根谭大全集》)2、累世未讼○唐朝雷孚,这个人天性仁慈,于世无争。他的先祖很早那一代,一直都是忠厚传家,到孚这一代已经十一代,没有跟人家打过官司,没有告过状,不简单!一代算二十年,十一代,二百二十年,这个家族没跟人家打过官司,所以后福无穷。雷孚后来考上了进士,做官又很清廉,一直升到了“太子太师”,这是一个极为有威望有地位的官位。所以大家都知道,是这一家积德行善,有这个美好的果报。 (钟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3、没地有天○谢逑(音求),好行善事,不喜争讼。邻人侵他地界,有劝其赴官告状。逑说,占得地,占不得天。谢逑凡事和顺忠厚,类皆如此。后享大寿,子孙昌盛。 (感应篇汇编)4、一言救万○清代乾隆年间,江苏省发生灾荒,江阴县的知县因为治民无术,以至县境内发生民变,很多民众都揭竿作乱,知县就将民变的情形报到省级去,巡抚①某公接到了报告,亲自赶到江阴。经过常州的时候,费鹤丁的祖父正在常州担任法官,跟了知府到船上去欢迎巡抚。巡抚看到费法官的容貌很清奇,好像很有学问道德的样子,就和他商量说:“现在江阴乱民的首谋及党羽数十人,都已被捕。一般的讲来,民众集体作乱,一律都应予以处死的,所以民情十分惊慌。你是担任审判职务的老法官,办案是很熟练的,像江阴县的饥民作乱,是否应当不分老少,一律予以处死?究竟怎么才能在情理方面,办得适当呢?”费法官反问道:“大人预备严刑峻法的办呢?还是要厚道积德的办?”巡抚说:“请你试言二者的分别,我当斟酌选择。”费法官回答道:“如果是全城背叛,固应予以屠戳,可是江阴的民变,事起仓卒,都是因饥觅食的小民,希望求得升斗以糊口,并不是敢于背叛政府。倘若处以屠戳,恐怕不是当今圣皇爱养小民的德意。好在首犯已经逮捕,照我的意见,免究。这样似乎办得妥当,而且是厚道积德的办法。”这一番侃侃而谈的言论,巡抚听了颇以为然,就令费法官拟一判决,处决首犯一人死刑,十余人流刑,其他一概免究。当时有见识的人,都认为费法官一言而救万人之命,后代一定会很兴盛。果然他的儿子从副贡而官至陕西潼(音铜)商道;孙子费鹤汀(音厅)官至巡抚;至于费封翁本人,也屡次封到“光禄大夫”、“振威将军”等官职,子子孙孙都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 (唐湘清居士《因果报应录》)【注释】①巡抚(音府):古代官名,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5、王老免难○1994年8月秋高气爽。某天早晨,天空万里无云,世居贵州省赤水市郊区的王明忠老汉起得很早,他准备吃了早点,出趟远门,把暑假期间贵阳二女儿寄托在自家的五岁小外孙亮亮送回去。爷俩吃喝完毕,匆匆赶到了长途车站,买好票上了车。等了好久,不见司机踪影,焦急的人们等得非常烦躁。在极度不耐烦中,才见司机不知从那儿钻出来匆忙打开车门,磨蹭着又是倒茶,又是擦玻璃。人们怨声四起,责斥声一片。司机亦气不打一处来,大声与乘客争吵,王老汉善意从中解劝,怒火才渐渐下去,车也很快驶出车站。可是开出一段路后,车掉到悬崖下,出了严重车祸,仅王老汉与外孙子生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一起很平常的车祸,其中却蕴含了不少玄妙隐情。原来,前天晚上司机与妻子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并且大打出手,在邻居解劝下才熄火松手,一夜双方均是彻夜难眠,故第二天司机起的迟了一点儿。车出事前,汽车驶行到盘山公路时突然停车,司机朝后喊叫:“喂,老汉,你的孙子不是要小便吗?下去给你五分钟时间!”王老汉感到奇怪又纳闷,我们没有这个要求呀!反正也不是坏事,就下去了。司机见老汉下了车,就加大油门开跑了,甩下这爷俩大声呼叫:“喂,等一下……”老汉无奈之下只好重新搭乘过往的车辆。行驶到前边才知道,刚才甩下他们那辆车掉入深谷,无一生还!老汉这才长长叹一口气:看来这一次被抛弃,是不幸中的万幸啊!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后,老汉到邻村走亲戚时,与一老相识交谈。那人问:“出这么大的事,事先你有什么预兆?”王老汉说:“有一点,没太在意,只是当车出了城,走了几里路时,五岁的小外孙说,‘爷爷,车上的这些人怎么都没有头啊!’我见小孩子不懂事,以为是乱讲,怕引起别人反感,立即制止不让乱说,孩子就不讲了。另一方面,可能是车站上刚开车之际,司机与乘客吵得很凶,我尽力解劝(佛在《长阿含经》中说:“有离别者。善为和合使相亲敬。凡所言说和顺知时。是为不两舌。”——编者注),给司机留下了好印象,司机怕早就有轻生解恨的想法,只怕是不忍伤害我,才让我与孩子下车的。”那人说:“这就对了。我们村——我的侄女,三十多岁了,亦乘坐出事的车而亡,她生前偷拿了婆家一件很贵重的东西给娘家,死不承认,并且发誓赌咒说,‘我若拿了不得好死!’结果婆家又怀疑是老三媳妇偷了,一直热嘲冷讽,三媳妇却一直背着黑锅,这件事我是从他家这里知道。”“人世间的报应是真的,并且丝毫没有半点差错。从我侄女这个污点我敢推测,车上死那么多人,或今生或前世,或多或少身上都背着因果,赶到一起,聚在一块,匆匆忙忙去送死。你不在数内,所以幸免遇难,你怕做了什么大的功德吧?”王老汉听了,若有所思接着说:“我这个人一生不信鬼神,也没有烧过香,哪一个教派也不信仰,但也不攻击。只是心存怜悯,见人有困难,我帮助解决而不求回报;见人有事,非想法说散,其它也没有啥?”那人说:“这就是德呀!在出事车上你若不善解好劝,也许就同样葬身山谷了。”我们普通的人,整日忙碌于生意,一心穿梭在名利场,早晚顾及于吃穿,言行举止是善是恶,都在匆忙中随个人的喜好而产生善恶的念头,谁有那闲心去领悟这其中微妙的作用呢?口德看来很重要,值得我们去深思!善护身口意业,必得好报!(学佛网,原标题:善护口业免遭大难,发布人:净缘妙乐,日)第三章&&恶&&口第一节&&何谓恶口○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印光法师)○恶口是毁谤、攻讦①、骂詈②、讽刺、尖酸、刻薄语等。 (圣严法师《在家律学》)【注释】①攻讦(音攻杰):斥责别人的过失,揭发别人的阴私。②骂詈(音骂力):大声责骂、辱骂。○“恶口”是以粗言恶语骂人,致使他人起烦恼;或逢天雨、刮风,令身心感觉不适,即开始骂风骂雨,乃至骂畜生。不论骂詈的对象是有情或无情,这些都属于恶口。 (惟觉长老开示)○尽管表面不是恶口骂人,但若通过温和的方式,使对方心不愉快,这种语言也包括在粗恶语中。(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63课)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第二节&&恶口果报一、恶口十报○于是比丘复白佛言。若有众生发粗恶语感于何果。佛告比丘。应知语业获报有十。何等为十。一者口出刃焰焚烧自身。二者邪见炽盛无恶不作。三者远离圣贤日增恶友。四者众皆厌弃犹如诸毒。五者外器险隘高下不等。六者烦恼炽盛坏散财物。七者焚烧众善非法转增。八者身体臭秽闻皆嫌厌。九者支节枯干恒时病苦。十者死堕险趣轮转生死。比丘应知。粗语业招如斯报汝应远离。 (妙法圣念处经卷三,龙藏59册323页)二、堕三恶道○恶口第一恶。说已到地狱。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四,龙藏第56册222页,小乘经)○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又经千劫复受畜生。又经千劫方得人身。纵受人身。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是故普广。讥毁他人供养尚获此报。何况别生恶见毁灭。 (地藏菩萨本愿经,龙藏62册665页)○佛告大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为王分别解说。过去久远无数劫时。有佛世尊名一宝盖灯王如来。十号具足。彼佛灭后。于像法中。有王名曰杂宝华光。其王有子名曰快见。求欲出家。父即听许。王子诣①山到僧坊中求欲出家。时有比丘聪明多智。深解实相。受为弟子。复有比丘名德华光。善说法要。诱进初学。王子比丘虽复出家。犹怀憍慢。和尚为说甚深妙法。般若波罗蜜大空之义。王子闻已。谬②解邪说。比丘灭后。即作此言。我大和尚空无智慧。但能赞叹虚无空事。愿我后生不乐见也。我阿阇梨③智慧辩才。愿于生生为善知识。王子比丘作是语已。法说非法。非法说法。教诸徒众皆行邪见。虽持禁戒。威仪不缺。以谬解故。命终之后。如射箭顷堕阿鼻狱。八十亿劫恒受苦恼。罪毕乃出为贫贱人。五百身中聋痴无目。千二百身恒为人婢。 (观佛三昧海经卷六,龙藏45册403页)【注释】①诣(音义):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②谬(音miù):错误。③阿阇梨:梵语,又作阿舍梨、阿阇梨、阿只利、阿遮利耶。略称阇梨。意译为轨范师、正行、悦众、应可行、应供养、教授、智贤、传授。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佛学大词典)○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经所说。岂得不人人起大怖畏。止①于和尚发一恶言。堕阿鼻狱八十亿劫。何况出家已来。至于今日。于和尚边。所起恶业。其罪无量。判舍身形。同彼无疑。 (梁皇宝忏卷九,龙藏112册545页)【注释】①止:仅,只。○《分别业报略经》说:“粗言触恼人,好发他阴私,刚强难调伏,生焰口饿鬼。”就是经常说话恼他人,张口就骂人,张口就揭人的短处。看人的个高啊,说是细高条;看人个矮啊,说是什么矮墩子啊,尽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总是揭人的短处,好揭发他人的隐私。隐私,就是人有很多的毛病,不需要你讲的,人家都是悄悄地覆藏起来。你是专门给扒拉出来,让人家怎么痛苦你就怎么来。所以说这样的人非常“刚强难调伏”。他为什么难调伏呢?不听劝,你怎么跟他说,他也不改。你就说他、骂他,怎么劝他,就是不改。所以说难调难伏。最后怎么样呢?他就生焰口中,焰口恶鬼。就从嘴里总吐火,来自己烧自己,把所有的嘴都烧化了似的。一会儿好了,一会儿再烧化了,总是吐火焰。那火焰都几尺长,总是那种吐火的鬼。他想喝点水,要熄灭自己心里的这种火啊,都不能够,永远受自己嘴里的火煎烤。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污是污染,在佛法里就是犯淫欲戒;诬是诽谤,毁谤出家人,这是永在畜生报。“永在畜生报”也是地狱出来之后受畜生报,这个果报决定是在地狱。 (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又口业报多堕畜生。如人不知不信业果报故。起种种口业。如言是人轻躁。犹如猿猴。则生猿猴中。若言贪餮①如鸟。语如狗吠②。騃③如猪羊。声如驴鸣。行如骆驼。自高如象。恶如逸牛。淫如鸟雀。怯如猫狸。谄如野干。便(原字为“ィ戾”)④如羖羊。多毛如牛。起如是等恶口业故。随业受报。(成实论卷九,龙藏100册174页,小乘论)【注释】①贪餮(tiè):贪得无厌。②吠(音费):叫。③騃(音癌):痴呆,愚蠢。④据《中华大藏经》pdf扫描版,49册116页此论此处为“便”。○《成实论》卷九说:“若人恶口骂言:汝何不食草食土?是人随语受生,食草土等。”由此可知,口业能随言受报。 (昙影法师《劝大众勿造口业》)○黄颜三藏法师,以戏言呼其弟子为象头、马头……,死堕旁生,作百头鱼——随其口业而受恶报。出家进入僧团的修道人,因其不慎而造口业,尚受如此恶报,何况在家俗人?信众造口业,罪恶更加深重,必受无量苦报。(昙影法师《劝大众勿造口业》)三、若生人中○如是恶口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处处皆畏。一切人所。皆得衰恼。无人安慰。于自妻子。不得爱语。犹如野鹿。畏一切人。远善知识。近恶知识。是名恶口。三种果报。 (正法念处经卷一,龙藏56册第10页)○恶口者。口虽含香。臭如死尸。恒乐说他。诸不善事。口所吐说。如刺如刀。如剑如戟。如屎如尿。如虫如脓。天人中香。无过善语。三界中臭。无过恶口。(佛说受十善戒经,大乘律,龙藏67册661-662页)○恶口之人。口有所吐。如雨铁丸。烧坏他家。此人未来。堕大地狱。热铁烧身。饮热铁汁。设生世间。作病癞狗。及病癞人。无量劫中。常食脓血。心所念者。纯是不善。与恶相应。 (佛说受十善戒经,大乘律,龙藏67册662页)○若遇到毁谤佛法僧三宝的人,就“说盲聋喑哑报”。你看这个盲聋喑哑的人,你不问就可知道他是从前生、无量劫以前毁谤三宝来的。毁谤三宝,要堕地狱;堕地狱,经过百千万亿劫,然后出地狱;出地狱就做畜生,做畜生,再做不知多少年马牛羊、鸡犬豕,都不知要做多少生的畜生,然后再做人;做人就贫穷、下贱、盲聋喑哑,这是毁谤三宝的罪报。 (宣化上人《地藏经浅释》)○为什么那个人的口上生很多疮,总也不好,无论什么样的神医也医不好?就因为他在前世毁谤三宝来的,所以就得“无舌疮口报”。 (宣化上人《地藏经浅释》)○“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我们也常常看见一家人天天吵架,不是冤家不聚头。为什么这一家人不和?过去生中恶口的果报。如果这一生当中,恶口还不改,那麻烦可大了,他那个家怎么会和? (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四、恶口受报实例1、五百世堕落狗身○佛告阿难。善听。乃往过去无量千岁。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在世教化。利益天人。化缘已周。迁神涅槃。灭度之后。于正法中。有一年少比丘。通达三藏①。所谓阿毗昙藏。毗尼藏。修多罗藏。面首端正。人相具足。辩才说法。有妙音声。多人所识。刹利婆罗门之所供养。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号码测吉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