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慕课怎么考试系统工程线下考试难吗?

英文版中医药“慕课”亮相上海交大 65名留学生首“尝鲜”
责任编辑: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慕课(MOOC)课程的线下部分。中新网上海7月6日电 (许婧 胡思江)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的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慕课(MOOC)课程的线下部分6日在上海交大的药用植物园展开,来自11个国家的65名留学生跟随讲解老师与中医药用植物进行了亲密接触。慕课,英文直译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一种世界流行在线课程模式。作为全球首门英文版中医药慕课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文原版是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彭崇胜副教授的慕课课程,该门课程于2014年4月登录全球最大慕课平台Coursera,累计选修人数近6万人次。2014年6月登录国内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后,累计提供学分学习人数近1万人次。银杏、长春花、萱草、红豆杉、侧柏、接骨木……如何辨认这些常见却又神奇的中草药?如何让它们的功效和故事传播到全世界?为了更好地向全球介绍中国传统医药特色以及中医药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英文版《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在2016年3月正式开课。“好大学在线”教学端的数据统计显示,课程自上线以来,除了大批中国学员,还有近150名外籍学员也参与了该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英文版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分为线上学习和线下翻转两个学习阶段。目前同学们的线上课程已经完成,内容涵盖介绍中医药、中华传统文化绪论部分;阴阳五行、药性、脏腑经络等中医药核心理论等。线下部分将于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为期2周的“翻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最令学生期待的环节之一,就是切身实地得去感受中草药的魅力。学员们来到上海交大植物园,在老师的讲解与指导下,近距离观察银杏、长春花、萱草、红豆杉、侧柏、接骨木等千姿百态、功效各异的中草药。学员在线上慕课学习所无法涉及的“感知”部分,利用本实践环节的教学,就能很好的弥补。有留学生表示,可以亲身闻一闻、摸一摸中草药,对线上的知识作一个实践巩固,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医中药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切身认识。课程还首度采用专业的中医药翻译、审校,从中医药起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医药阴阳思想、中医五行学说等的理论讲解入手,结合针灸体验、太极拳实践教学等,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能以英语认识中国这一古老学科,了解中医药学基本思想、知识及其传统文化基因,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中医药学金钥匙,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大约12名受害者出面指证,她们大多是通过报纸广告应征按摩师工作,原本以为是正当经营的场所,但没想到进去之后就被逼迫“下海”...
杜特尔特的狠招似乎见效,上任才几天,菲律宾就有超过1000名毒贩和吸毒者因担心生命安全,而主动向警方自首。报道称,“这些人显...
中日战机上月在东海上空发生自二战结束后的首次缠斗。中国军事学者认为,两架中国苏-30战机在缠斗中明显占据优势,迫使两架日本F...
中国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第二次修改GDP核算方式,有海外投资者对数据的准确性表示怀疑。
外媒评论称,现在来看北京的态度,其实自始至终没有变化。无非近日变得有点“忍无可忍”,中国媒体接连推出舆论造势。「人工智能创业30人」曾预言慕课必死的他,用AI打造在线教育新模式
[ 亿欧导读 ]
“单纯的慕课和简单粗暴的线下一对一都是耍流氓。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是让孩子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都学一遍。”乂学教育创始人、董事长栗浩洋说,“但是通过人工智能的侦测,可以让学生进行点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使学习效率提升10倍。”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他在2002年就做了中国最早一家移动端的网络游戏公司。2007年他着手发展网络教育,也是最早的一批尝试者。经过十年摸爬滚打,他探索出一条在线教育行业的独特道路。
本期《亿欧视也》走近乂学教育创始人兼CEO栗浩洋,以下根据栗浩洋口述整理,略有删减。
线上or线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几大问题
大概七八年前,我就讲过慕课必死这四个字,因为以慕课为代表的有几个致命伤。
&第一是学生专注力不够。我当时判断线上录课不能超过三分钟,而那时平均慕课是45到一个半小时。为什么是三分钟?我们观察了很多学生,80%的学生5分钟后就开始走神,3分钟的时候其实已经有30%、40%的学生走神了。后来据统计完成率只有4%,平均时长6分钟。最长的人听过了45分钟到一个半小时,平均6分钟,80%的人没到6分钟,3分钟应该是中位数。
人的专注力其实都是有问题的。举个例子,你看电视的时候如果遇到不喜欢的频道,别说3分钟了,3秒钟、5秒钟就会换台。教育也是这样,它并不是趣味性的。电视你3、5秒换台的还是尽量吸引你的有趣的内容,教育我们经常说反人性的,它需要你努力集中精神去学习,所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网络教育有一个致命伤叫作磁场的问题。人为什么要面对面?为什么十年前就有高清晰度的电话会议,但是我们人仍旧要通过旅行去面对面开会?就是因为人和人是不是面对面还是有一种磁场感,没有这种磁场就比较难被抓住注意力。
&第三是学生和教师缺乏互动。慕课45分钟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是没有互动的,没有互动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很枯燥。在课堂上经常老师瞪一眼,或者是扔个粉笔头,或者是提问,他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解决学生专注力的问题。如果你的录课是45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包括20分钟,到底学生有没有专心听你并不知道。但是我们为什么说3分钟、5分钟?如果3分钟、5分钟视频马上有一个题目的推送,要你跟系统做一定的互动,这时候的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容易抓起来。
&第四,我提出一个概念叫作勾魂,当前的网络教育就没有做到勾魂。什么叫勾魂?就是我们发现在海外很多教育视频里面,比如朵拉学英语,小孩子会跟着电视去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研究了很久,后来发现动画片的主角不是只跟动画片里面的人物互动,他突然会盯着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他的眼睛会看着你,然后对你去说话,这个时候小朋友就被勾住了,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我说我们拍视频一定要做到勾魂,这个效果才更好。
第五,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并不了解学生的状态。作为一个传输者,你一定要随时的接收被传输者的信号,就是说你听懂了没有?如果你脸上很迷盲那就是肯定没听懂,那我要再讲一遍。如果你的表情已经完全都知道了,甚至想走神了,就是讲的太简单了,我要不要进行加速?如果你不了解对方的情况,按照对方学生能力来改变你的速度的话,效果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采用“721模式”,力争让孩子得到更完备的线上教育。“721模式”即70%由学生自主在线学习,20%由老师线下一对一辅导,剩下10%分配给名师教授的大课。
我们的乂学教育系统会通过跟学生的互动,不断地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状态,然后来推送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到底是应该新的领域还是继续学?是讲得更简单一点,还是讲更多的错题。我们完全是模拟一个特级教师来对学生一对一的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完成率和学习效果都有大幅度提升。
人类or机器?人工智能将在细分领域超越人类
人工智能在普世智能上大概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跟人类相持平,但是在某些专业的角度它可能很快会超越人类。比如国际象棋领域,IBM深蓝20年前就已经赢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所以我们认为通过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里面去超越一个特级教师的能力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就是方法问题。所以在非常细分领域,人工智能是很容易超越人类的。
那么细分在哪些领域,人工智能能超越人类?我认为是在可能性有限的领域。如果这个领域可能性无限多——比如说自动驾驶,上街可能碰到的情况是千差万别——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就非常难去做。但是在有限的可能性下你就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对于教育来说,它相对来说有几万个知识点,几亿道题,包括每一个学生对几万个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又可能百亿、千亿、亿亿级的。但是这些可能性相对来说,比起来我们说围棋的无限可能性还是要小很多。所以在有限的可能性里面,人工智能去战胜人类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同时,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判断要考虑到它的容错性。人工智能它最后发展成一个深度学习之后的黑盒子,我们并不知道它的规律是什么和它如何做出判断,这个时候一旦出错我们人是完全没法掌控的。很多人说我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就是一旦出错凶险性确实非常大,而且一定超过人类掌控。比如在自动驾驶上,人工智能一旦出错就是车毁人亡,所以它很难快速的商业化。但是如果你的行业容错率比较高,人工智能就容易获得大幅度快速的商业化使用。
在教育领域里面,我们给学生推送一千个知识点中出错了一个,相对出门一千次就会撞车一次的无人驾驶汽车来说,这个错误是无关紧要的。举个例子,我们看到今日头条利用人工智能做新闻的推送很快做到了百亿的规模,就是因为它推十条新闻,有六条推得特别准,你看的特别舒服,有两条一般,有两条特别不准,后果也无关紧要。20%的出错率已经是很大的。所以在容错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领域里面,人工智能有巨大的发挥空间。很幸运,教育在这三点里面都非常符合。
帮助or替代?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
我认为“互联网+已经过时了,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政府不应该再提“互联网+”,而应该提人工智能+,每一个行业加上人工智能都会获得巨大的颠覆。我深信我们所有行业五十年、一百年后全部都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所以人那个时候什么也不需要做就可以享受所有的福利,因为GDP都是由人工智能来生产。
但人工智能在两个方面无法替代人。第一个人工智能代替不了人的就是情感。人工智能可能就是一种动物或者一种高于人的动物。但是我们仍旧是希望寻找完全同类人的情感,而这种东西是人工智能完全代替不了的。
第二个比较难代替的就是艺术性。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去做艺术,人最终的艺术创作仍旧会有超越人工智能的地方。除了这两个方面,其他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人工智能都能代替人。得这种代替我们不要觉得很痛苦,就像以前我们自己需要耕地,现在我们不需要耕地了。
未来是一个智力社会。但是未来比如说人工智能代替了几千万老师的工作之后,这些老师就会出现大量的两极分化,有一些能力非常强的老师就进化成了研发员,他成为研发员以后他成为人工智能编程其中的一部分,共同来完成人工智能的打造。但是可能有一些老师就会面临着失业,他们可能只能做更低级的工作,因为他们的转行并没有能够这么快的进行。
人工智能可能不会用五十年或者一百年来完成工业化和白领化的过程,它可能短短用十年时间就会淘汰市场上大部分人的工作。这些人的学习力要变得非常强,快速的把自己进化到一个更高级的职位和岗位上去。(编辑:视也姚莉)
研究报告分享
10月12日,亿欧智库,联合阿里研究院、微链共同出品。报告从三大产业链层次和18个重点行业,到投资机构市场布局和巨头企业投资战略,报告深入探索AI各投资领域的变化趋势,总结AI投资市场主要“玩家”投资规律。
阅读报告请点击: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48篇文章&&|&&273,395次浏览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首届线下教师工作坊开幕清华新闻网3月8日电& 3月4日下午,第一届线下&MOOCAP(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教师工作坊&开幕式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来自全国69所中学的343名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和探讨未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接的新模式。MOOCAP理事会联合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开幕式由MOOCAP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主持。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招生负责人作为MOOCAP理事会的常务理事,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并分享了他们对MOOCAP的认识与期待。他们相信,通过MOOCAP能够破解当下中学学习设计过于&整齐划一&、忽视学生个性,高考选拔唯分数导向、结果导向以及优质生源外流等难题,充分发掘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增加高中课堂的柔性和丰富性,为大学选拔适合自身价值观和&风格&的学生提供极富价值的参考。杨斌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MOOCAP理事会联合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随后发言。他首先积极肯定了MOOCAP对衔接中国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表示了对MOOCAP的巨大期待,未来有望通过这一新模式,使得中学的学生学习和大学的人才选拔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其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王殿军发言。MOOCAP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聂风华介绍了MOOCAP的运行平台学堂在线以及MOOC的发展现状。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结合美国的AP课程对CAP的发展轨迹和设计进行了分享。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课程总监师雪霖对目前已经上线的MOOCAP课程的具体操作进行了细致讲解。&活动现场。&MOOCAP教师工作坊&设有线上、线下两个环节,其中线上环节已于寒假期间顺利结束,共有200余所中学的1100余位教师参与其中。本次线下&MOOCAP教师工作坊&持续三天,期间安排了&MOOCAP课堂观摩及交流&&基于MOOCAP的教与学专题讲座&&MOOC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探讨&等环节,通过试讲、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保证教师们能够全方位了解基于MOOCAP的课程教学技巧与学习思路,为服务学生的MOOCAP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供稿:本科招生办公室& 编辑:常 松仅支持100字以内回复,内容不能为空
当然是炫酷的内容~
未收到邀请函,已经报名成功了啊
仅支持100字以内回复,内容不能为空
仅支持100字以内回复,内容不能为空
仅支持100字以内回复,内容不能为空
仅支持100字以内回复,内容不能为空
说点什么吧~
各位MOOCer大家好 (^-^)V中小学教师如何设计基于“慕课”的学习
我的图书馆
中小学教师如何设计基于“慕课”的学习
在学校,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传统课堂上教师大多按自己设计的流程教学,流程讲完就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对学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到底有多少收获教师却不得而知,这样的学习很多时候是无效的。然而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他们是不知疲倦地玩耍、游戏,义无反顾地专注和全身心地投入。校园的这一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由于内容、环境、方式的不同,学生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学习状态。那么教育中如何产生有效的学习?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对高校慕课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拟“在2017年前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不由让我们思考,国家要建设这么多的慕课课程,必将带来高校课程的变革,未来的大学生们准备好了吗?从2013年(中国的慕课元年)至今,慕课建设在中国,从高校到基础教育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慕课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反复看视频来学习(看不懂再看,直到掌握知识为止),如此反复更称之为在翻转教学流程。这些现象带来很多人认为“慕课就是让学生通过看视频自主学习,实现课堂翻转。”面对这种变着法子的“电灌式”教学,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慕课学习难道就是为了看教学视频?难道就是为了“翻转课堂”吗?基于上述三个思考,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将从三个关键词展开:思维——转变思维方式,对慕课的再认识;课程——坚持课程意识,基于慕课平台的学习设计;开放——走向开放吸纳,广义的“慕课”学习设计。一、思维——转变思维方式,对慕课的再认识MOOC的含义,很好地刻画了其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四大特征。大规模——就是说慕课原则上可以接收超出校内常规课的“大量”的学生;开放——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可免费获取;在线——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模拟和传递校内教学的基本要素,如教师讲授、作业练习、测验,以及同伴讨论等在慕课中都有技术支持的实现;课程——对慕课提出系统化的要求,实施中需要关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中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评价等要素。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慕课主要是Coursera、edX、Udacity三大平台;国内近年如雨后春笋班建起的慕课平台很多,如中国慕课、C20慕课联盟、网易公开课、爱课程等,这些平台中有大量的基础教育慕课课程。MOOC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xMOOC。xMOOC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法类似,主要是由教师讲授新知识,学生通过做练习,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培养相关技能。教学内容如教学视频、题库和测验等都是集中存放在课程网站中的,很少会引导学生去看互联网上的资料。另一种是基于联通主义理论的cMOOC,cMOOC课程侧重知识的建构与创造,借助数字化工具开展网络学习活动,强调创造、自治和社会网络学习。两种类型的慕课各有特点,从开设课程方便角度看,xMOOCs因为有平台商的支持,与传统教学方式变化不大,就比cMOOCs更容易普及。面对未来的学习需求,慕课学习需要融合cMOOCs的教学理念和做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分享,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认识。现行的“慕课”更多调整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并没有改变接受性学习的本质。同时在实施中由于对慕课各要素的认识不同,时常出现学习效果的缺失。最典型的问题有三个:高入学率和高辍学率(学生最开始报名参加学习很积极,在随后的学习中学生流失的现象就比较突出,最终学习完成通过率较低);互动交流“敷衍了事”(交流互助中,学生常以非常简单的回复敷衍交流,比如是或不是,好或很好或非常好等);完成作业(或学习视频)不诚信(学生会通过网络、手机交流作业答案或查找答案,观看教学视频常出现人在心不在、有时人也不在的“挂视频”相信)。要做好基于慕课的学习设计,我们需要找准慕课的核心要素入手,克服上述问题。从一个典型的慕课网站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慕课所包含的核心要素:学习资源、作业提交及评价、交流互动。慕课学习中唯有实现三要素的有效落实,才能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可以想见,理想的慕课学习——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的互动,以及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学习气氛会更加浓厚;学生能够自我管理(决定怎么学习、看多少资料、是否做作业、是否参与讨论等);(对于不同人的观点)学生有一颗包容的心,谦卑的学习态度。慕课学习中理想的教师——教师能换位思考学生在网上学习的过程(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学习状态);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同时还帮助学生将碎片知识系统化;比面授教学准备更多更丰富的练习活动。要达成这样理想的慕课学习状态,需要多种因素整合。教师要重构学程,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同时,还需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互动、协作,从只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1.0教师成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2.0教师。故而基于慕课的学习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制定学习规则、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注重问题设计和互动引导、进行学生数据分析、培养诚信学习意识。这样的学习设计,为未来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让慕课的学习既成为学生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未来学生需要提升自我的时候,他们才懂得如何去有效学习。小结1.慕课四大特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慕课三大核心要求:学习资源、互动交流、作业提交及评价;3.慕课是一种思维方式。二、课程——坚持课程意识,开展基于慕课平台的学习设计慕课学习,不是赶时髦造噱头,一定要确保课程各要素的落实,产生有效学习。有效学习担任就不能仅是重复看教学视频。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表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阶段实现学生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培养。而慕课学习中,学生已经通过在线课程掌握了一些知识,懂得一些应用,教师的学习设计需要更多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可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因而教学用时是一个倒三角形。基础教育中,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等原因,慕课需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慕课学习应该不拘泥于课后或课堂,他应该根据学生需要,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学习。因此做学习设计时应基于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基于对xMOOC类型慕课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开展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购慕课提供给学生学习。这样的商业慕课平台也比较常见,国内很多中小学或地区的教育部门通关过购置商业平台,很快建成了自己的慕课学习平台。平台提供有一些慕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推荐适合的慕课让学生学习。教师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设计,指导学生开展慕课学习——课前选择内容看教学视频,同时完成视频后的作业;课中教师需要通过小测验找出学生的学习问题,通过同伴互助或教师个别化指导达成学习目标。学习流程中虽然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但是学习流程封闭、交流互动不够的问题暴露无遗,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是传统教学的网络化。我们可以借助慕课平台的功能,自建慕课提供给学生学习。在设计课程以前,需要我们清晰的拟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实施中需要设计学生学习中的互动交流、完成的作业内容及评价标准等等。在设计四年级的一门阅读课程时,我们把四年级语文拓展阅读系统化后建成一门慕课,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文本开展自主阅读,同时在课程中还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知识点的连接,鼓励学生在完成现有资源的学习后,开展拓展学习。教师可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评价。慕课平台已经具备学生学习数据记录和简单评价功能。以教师身份进入相应慕课管理页面,可以看到学习任务发布、在线学生人数、讨论数、作业、考试、成绩管理、以及更复杂的“高级统计”等分析评价功能区。以“四年级阅读”课程为例,我们可以从“进度统计、章节统计、访问统计”等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表可以看到这位“李思雨”同学在11日-18日没有参加在线阅读学习,每天开展阅读时间也长短不一,需要更加关注其阅读习惯的培养。而在丁家豪教学视频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2分43秒的视频,他用时为11.4分钟,反刍比达到420%,可见其在多次反复看这段教学视频。分析背后的原因,可能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可能还不清楚怎样用视频开展更好的学习,或者是讲解方式让他不容易理解,或者是操作技术不熟悉引发的;二是学习态度问题,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专注,存在“挂视频”的现象;三是学习兴趣问题,学生可能对这段教学是比较感兴趣,愿意多次重复观看。基于这些问题和原因,教师就可以开展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慕课中如果仅是这样的学习,达成的教学目标依然是对学生的低阶思维训练。从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听讲、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演示等为主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很低,尤其是听讲,仅有5%,这是典型的被动学习。学习中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做中学、训练他人等活动有效提升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让学生主动学习,达成有效学习。于是我们从平台的作业、考试、讨论功能切入,结合线上/线下活动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1.我们是这样设计慕课学习中的作业的。一是判断题。这种题目主要用于测量学生是否知道;设计巧妙的题目中也可以增加适度的判断理由说明,测量学生是否理解。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这类题型的答案容易猜对。完成判断题回答所需的时间相对较少。二是选择题。可以设置单选题和多选题,这类题型应用比较广泛,经常被用在测量知识记忆和原理应用方面。相对判断题,编制这种题型的难度略高,需要编制题目以及对应的选项。这类题目的正确答案也容易被猜中,尤其是单项选择题。不过,精心设计的选择题可以测量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但这样的选择题设计起来就比较难了,需要设计问题情境以及相互干扰的选项,对教师要求极高。三是填空题。编制填空题相对比较容易,这种题型主要用于测量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填空题的难度要比选择题更大,因为填空题要求是准确回忆,而不像选择题可以通过简单辨认来完成。填空题的答案比较难确定,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正确的表达方式。好的填空题也可以用于考察诸如应用和分析的高级思维能力,数学中的应用题就可以用填空题来出,答案可以是确定数据。如图中我们在设计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填空题,不仅要求填写数据,还要把分析操作的过程拍照上传,以确定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和了解其知识的应用、分析能力。四是开放作业。开放作业能够让学生去组织和重新整合信息,解释信息,论证观点,也可能用到其他类型的推理技能。除了可以测量复杂思考和推理能力之外,开放作业还可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并允许学生提供灵活的且多角度的回答。通过开放作业,教师也能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题目的能力。设计高质量的开放作业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运用一些技巧的,比如如何表述问题、如何设计清晰的评价量规等。开放作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并评分,设计清晰合理的评价量规也有一定难度。目前开放作业在慕课平台上都是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进行评阅。2.慕课学习中的互动交流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慕课有望超过传统课堂的重要成分。慕课平台的讨论区功能是在模仿传统教室环境中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区将各种想法、信息、资料在这里汇集,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认识局限性、从而产生求知欲的有效方式;师生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网上讨论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跑题、不当言论等,如何确保学习中的有效讨论,我们做了如下交流设计。一是制定讨论区的交流规则。从慕课学习第一天开始就向学生说明本课程交流的规则,包括论坛中鼓励和不鼓励的行为,明确提出网上交流礼仪,不在课程讨论区讨论与课程无关的话题等要求。网上交流礼仪的要求,看似与慕课具体内容的学习无关,实则是交流活动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可以以公约的形式告知。公约要明确国家相关的网络言论禁令详细内容,对学生发帖“不要使用侮辱或攻击性语言,不要拿别人的作品或学习能力开玩笑,愿意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注意遵守学术诚信准则,不抄袭别人的观点,引用他人观点时需要注明出处”等都要清楚要求。二是设计开放话题。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在讨论区设置适合的开放思考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可让学生评估学习过程,如提出“这段视频主要讲的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某个概念吗?”等开放问题。可启发学生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 ,如提出“视频中的问题还有其它解决方案吗?”。可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解释给出证明或做出解释,提出“你是根据视频中的什么内容得出你的结论的?”。可启发学生将信息知识系统化,如提出“根据视频中提供的信息,你可以用图表将他们组织在一起吗?”等问题。对学生回答问题用“是或不是”时,一定要进行追问。如,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让学生说出理由或举个例子。只有以形式多样,既有开放性问题又有封闭性问题,让学生快速找到参与讨论的切口。三是要激励学生互动交流。&激励学生参与交流,我们的蒲公英大学应该说做的很出色,通过“开展‘自我介绍’活动、教师参与互动引导、对优秀发帖者的激励”等形式,很好激励我们参与学习的深化过程中。在“自我介绍”中,我们还可以设计要求学生录制自我介绍小视频、在线创建“四格漫画”描绘自己、设计在线投票活动、绘制文字云来介绍自己、创建有趣的头像或涂鸦来表达自己个性或兴趣等活动快速将学生引入互动交流中。3.线上/线下学习活动设计。在线作业、测试和交流是慕课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施中更多以传统量化方式来呈现、评定学生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会厌倦慕课学习中的单调、严苛方式,学习积极性会大大降低,这需要开展相应的线下学习活动。可以尝试向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任务,或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反馈学习情况。一是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实践中,经过一个阶段慕课学习后,教师可让学生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是个人与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并可开展适度的展评活动。二是绘制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我们知道,学生知识的构建是基于已有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绘制概念图时,学生以绘图的方式来描述一些现象和事件,或是陈自己观点。概念图可以有效外显学生内部心智活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如何构建对于某个概念的认识,是按照怎样的逻辑来对一些概念分层和分类的。三是制作类比图。类比图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数据化统计,形成一个具有形象、直观、有说服力的图标,再与有共同类别或特征的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的工具。学习活动中,制作类比图是第一步,解释是二步。例如,在学生学习轻与重课程中,基于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基础,先确定要比较的动物,然后在图卡的跷跷板上绘制动物。绘制结束后请他们同桌、小组或全班说一说绘制的原因。这种方式能够从多个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概念进行创造性思考,帮助学生理清路。四是用文字云表达自己的观点。文字云是一种由堆砌而成的视觉化表现方式,根据词语出现频率来强调某一些词汇。通过该种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思维的层次。五是制作小报。小报的图文结合形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可视化并呈现给更大范围受众。学生需要统合所学,思考如何来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使用到各类图表给予更多表达空间,多角度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六是用视频表达理解和认识。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拍摄自己的学习过程、口语表达过程等视频,教师和学生除了从内容,还可以全面的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等,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和改进。线下的学习活动设计,不论是何种方式,都在尝试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表达自身能力的空间。这些学习方式,除了观测一些直观可测的外在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与应用方式。如概念图,就是想要观察学生是如何来建构对概念的理解的。目前慕课平台允许上传文件进行作业互评,所以学生线下学习活动作业,可以转化成文件上传到平台。学习评价是慕课学习有效开展的保障。前面谈到的以提交作业、学习过程记录与分析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为随堂测验,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实现对学生评价。这种随堂检测可以放入视频中,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链接测试题,还可以通过问卷星等第三方平台制作的测试题。对于客观的测试,借助平台的自动判断功能就能实现,而对于开放题的结果,就需要学生共同参与才行。在MOOC课程中,由于大量学生的存在,单纯地由老师和助教进行评分的学习评价机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互评成为重要的评价手段。4.慕课学习中开展同伴互评。同伴互评是学生通过互相批改作业进而相互学习。在互评前,一是教师要设计好评价量规。一般量规至少具有三个要素:评价准则(任务表现、行为或作品质量的各个指标)、等级标准(说明学生的学业表现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具体说明(描述评价准则在质量上从差到好的序列,在每个等级水平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好的评价量规能明确具体地阐述教学要求,不同的“评价者”依据这个标准对同一个作业进行判分,应该得出同样的判断;评价量规要与作业同时布置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觉以评价量规为指导完成作业;评价者能够遵照评分标准分析作业,认真给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语;学生根据评语对照评分标准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例如,在语文课中,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技巧而给出论述之类的题目,题目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在这种情况下,同伴评价就显得更具优势。评价量规能指导学生们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制定涉及写作规范、切题、说服力等几方面的作业评价量规。二是尝试评价。可以先开展自我评价让学生比对评分标准自查,明白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有方向地改进自身的作业。自评在某些时候可加强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学习。教师还可以设计学生“练习打分”阶段,通过提供一些打分样例,帮助学生更好熟悉评分标准,体验给同伴打分的过程。三是学生互评。可以采用先线下同伴互评,然后再在线互评。在这个过程中,提交作业的一方得到了他人对自己作业的评分和具体看法,如优缺点或改进意见;批改作业的一方在批改的过程中学习了他人完成作业的做法和成果,如观点、所引用的资料等。对他人作业进行的批复,往往是建立在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理解上,因此,在批改的过程中,也就间接地完成了个人对已有知识的总结、迁移和外显,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正如学习金字塔理论中谈到的,学生在训练他人、或他人帮助下或与他人合作的时候,会促进知识的建构甚至重塑,带来更有效的学习,同伴互评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小结1.慕课学习设计要坚持“课程意识”;2.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3.重点是作业及评价、互动交流、混合式学习活动等设计;4.注重学生高阶思维培养。三、开放——走向开放吸纳,广义的“慕课”学习设计对于普通中小学而言,要自己建设一门完整的慕课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今天交流的第三项内容就是基于开放吸纳的广义“慕课”学习设计。主要融合了cMOOC的一些思想开展学习。在继续交流之前,我们需要达成共识,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开发成慕课,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慕课学习是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着眼学生的未来学力!故而这里从慕课本身的“开放”特征出发、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需要、从普通中小学自身条件立足,“开放”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借助互联网上大量“公益”资源和平台;二是让学生的学习随处发生。在学习设计中,我们依然要把握住慕课的三大核心要素——学习资源、互动交流、作业提交及评价。这种思考,暂时将其称为广义的慕课学习1.在广义的慕课学习中,需要首先构建互动交流平台。在社交平台如此丰富的时代,我们可借助微信、QQ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还可以用专门论坛或一些公益学习平台自带的论坛来构建互动交流平台。这样在开始学习以前就可在以第一时间把学习规则、交流文明礼仪要求等发布给学生,同时也便于师生之间及时交流。2.第二是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一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可寻找一些免费慕课课程推送给学生学习。目前互联网上的大型慕课平台面向基础教育有一些免费课程。在“网易云课堂”的“中小学”类别中就有一些免费课程,如“初一数学微课(全一册)”,课程中除了有教学视频外,还提供有学习讨论、笔记等功能。“百度传课”也有类似功能。在“微课慕课”网站中,也提供了大量的微课视频,只是这些视频都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设计的微课,零散分布在平台上。教师需要把“碎片化”的微课“系统化”设计后推送给学生。这里简要说一下微课和慕课的区别,微课是纯粹的“碎片化”知识;而慕课是系统化的知识呈现,某些知识点借助碎片化的微课来表达。二是用开放平台建慕课课程。要实现这一目标,也是需要提前整体规划慕课的结构,然后根据规划制作教学资源,以确保慕课学习中知识的系统性。我们可以借用“优酷”的上传视频功能,将制作的慕课教学视频逐步上传到平台供给学生学习。我们还可以借助“百度传课”建课功能搭建慕课,创建学校成功后,以校长或教师身份就可以创建课程。三是将创建后的慕课课程分享给学生。我们可以直接复制课程的地址,还可以借助有些浏览器的分享功能,自动生成“二维码”,将此二维码复制或分享即可。使用之前建立的学习交流平台,就可以第一时间向学生推送课程。沿着这条路径,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推送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慕课的学习资源不仅仅是视频,网络上一切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推送给学生学习。3.在广义的慕课学习中,可以借助公益平台布置作业。在线作业平台很多,常用的有问卷星、一起作业、QQ群作业功能等。用问卷星回答问题,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因为在蒲公英大学连续学习中,bingo老师都用问卷星收集整理了大家的意见。问卷制作快捷,发布迅速、回答方便、统计自动等优点让问卷星非常适合在线学习使用。今天的交流只是一个抛砖引玉,如何挖掘软件的潜在功能,实施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慕课学习,可作为彼此共同关注的话题。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基于公益平台的慕课学习案例——“有效提取+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型。为促进学生学习升华,需要通过师生互动、体验实践、作业练习等活动让学生重复提取所学;学习自主性更决定了学习的效益,自主学习作为学生内驱学习的有效方式,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将两者融合“有效提取+自主学习”学习模型。下面的案例主要用到了公益的学习平台“一起作业”。第一步,根据任务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或课中将学习任务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借助相应的资源进行学习。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已经按学生知识建构规律,提供了“预习”、“巩固”、“拓展”等分层自主学习内容,并用动画方式进行讲解,吸引学生学习。第二步,同步作业反馈学情。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同步推送练习作业。为更清楚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维过程,可增加“上传解答过程照片”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学生自学的效果被初次提取,学习过程被全部记录,如果作业有错,系统会自动推送解题的方法与过程,让学生更详细学习。教师通过管理后台,可以迅速看到学生学习情况。第三步,课堂落实及时激励。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还需要一次前测,以甄别之前的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通过推送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实现“二次提取”。教师当场根据学生的真实反馈进行集中讲解或个别化指导。课堂上可以通过平台随机抽取学生交流学习情况,也可以设计小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教师可以当场用“金豆”进行激励。而家长通过手机,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获得的奖励。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统合的学生发展共同体。第四步,自学中心科学提升。学习平台为学生学习的进一步巩固设置了游戏化的练习活动。将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游戏化学习相结合,以闯关游戏激励学生主动“多次提取”所学,高校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对学生游戏化的效果,以“作业积分奖励/奖品中心实物兑换/专属荣誉证书勋章”的方式开展奖励,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班级空间营造相对封闭的学生学习社群,确保学生在健康学习环境中学习。平台还增加了时间管理功能——科学引导学习,防止学生过渡游戏化学习带来对身体的损伤。“有效提取+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型,将学生引入到主动的良性学习过程中,学习成为有趣的事情,学习才会随时发生。小结1.“开放”是基于cMOOC理念;2.慕课学习可借助互联网上大量“公益”资源和平台;3.让学生学习随处发生。我们会看到有很多不同的慕课创新案例。今天向大家推荐一个视频——台大教授叶丙成:PaGamO+MOOC的教育新革命。基于游戏化的MOOC学习将带来教育的新革命,改变世界的学习方式。未来也许会出现叶教授谈到的现象——妈妈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回答“我在玩游戏”,妈妈会说“好好玩,加油!加油!”学生学习的不能仅是教材,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应以“慕课”学习的思维,奠定其终生必备的学力!在这里向对慕课学习感兴趣的朋友推荐一本书《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汤敏著,全面阐述慕课理念与中国实践)。最后想说的是,要在学校真正推进慕课学习,教师最好能亲身全面、系统地参与一次慕课的学习。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个人观点和思考,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教师批评和指导!导师:廖伟重庆精一民族小学校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渝中名师,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慕课助推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专家组成员。工作中长期致力于学校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主持和主研10余项国家、市区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市级奖励20余项。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频电子线路 慕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