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备案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
屋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
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法、《》()、《》()等相关规定,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税法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填报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项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2行至第8行的合计数。
2.第2行至第8行,分别填报相应资产损失类型的会计处理、税法规定及纳税调整情况。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损失金额,已经计入存货成本的正常损耗除外;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根据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金额;第3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2列的余额。
3.第9行&二、专项申报资产损失&:填报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项目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本行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为表A行第2列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为表A行第6列金额;第3列&纳税调整金额&为表A行第7列金额。
4.第10行&(一)货币资产损失&:填报企业当年发生的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银行存款损失和应收及预付款项损失等)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第1行相应数据列填报。
5.第11行&(二)非货币资产损失&:填报非货币资产损失的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第6行相应数据列填报。
6.第12行&(三)投资损失&:填报应进行专项申报扣除的投资损失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第11行相应数据列填报。
7.第13行&(四)其他&:填报应进行专项申报扣除的其他资产损失情况,根据《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第16行相应数据列填报。
8.第14行&合计&:填报第1+9行的金额。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3列=第1-2列。
2.第1行=第2+3+&+8行。
3.第14行=第1+9行。
(二)表间关系
1.第14行第1列=表A行第1列。
2.第14行第2列=表A行第2列。
3.第14行第3列,若&0,填入表A行第3列;若<0,将绝对值填入表A行第4列。
4.第9行第1列=表A行第2列。
5.第9行第2列=表A行第6列。
6.第9行第3列=表A行第7列。
7.第10行第1列=表A行第2列。
8.第10行第2列=表A行第6列。
9.第10行第3列=表A行第7列。
10.第11行第1列=表A行第2列。
11.第11行第2列=表A行第6列。
12.第11行第3列=表A行第7列。
13.第12行第1列=表A行第2列。
14.第12行第2列=表A行第6列。
15.第12行第3列=表A行第7列。
16.第13行第1列=表A行第2列。
17.第13行第2列=表A行第6列。
18.第13行第3列=表A行第7列。
相关政策&&&《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操作实务(十七)
我的图书馆
《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操作实务(十七)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来临。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根据税法规定,5月底前都可以做汇算清缴的申报,因此我们建议填写申报时间为每月申报期之后,以避开高峰期。今天我们介绍的是《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一、表样(如下):二、填报口径:1.A105091《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的损失以正数填报。2.第2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本年损益的资产损失金额。需要强调的是,填报账载金额“计入本年损益的资产损失金额”,而非资产的账载金额。3.第3列“处置收入”:填报纳税人处置发生损失的资产可收回的残值或处置收益。4.第4列“赔偿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资产损失,取得的相关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5.第5列“计税基础”:填报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发生损失时资产的计税基础,含损失资产涉及的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财税〔2009〕57号文件第十条规定,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与存货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1)凡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二)项和财税〔号文件《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三)项规定的非正常损失范围内的不可以扣除进项税额,发生损失时,需做进项税额转出,其进项税额可作为存货损失的计税成本,确认为损失处理。(2)凡不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二)项和财税〔号文件《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三)规定的非正常损失范围内的可以扣除进项税额,发生损失时,不需做进项税额转出,其进项税额不作为存货损失的计税成本,不应作为损失处理。来源:神计报税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江苏省国家税务局门户网站 资产损失申报 A105090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A105090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浏览次数:字号:[
下载:《》按清单申报方式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的财税处理举例
按清单申报方式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的财税处理举例
双易聊税的博客 &
一、相关税收规定
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方式。按清单申报方式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的相关税收规定如下:
(一)资产损失按清单申报方式申报扣除的范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九条、第十条规定,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应以清单申报方式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二)资产损失按清单申报方式申报扣除的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八条规定,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
(三)资产损失未经申报不得扣除的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四)申报表的填报规定
按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除填报申报表主表外,至少应当填报以下两种申报表:
1、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中的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以下简称2014年63号公告)规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的有关规定如下:
(1)填报对象范围
企业发生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及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填报。
(编者注:企业只要发生资产损失即需填报,即不发生纳税调整也需申报。)
(2)填报方法
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填报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项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以及纳税调整金额。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损失金额,已经计入存货成本的正常损耗除外;
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根据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金额;
第3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的余额。
第14行“合计”=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第9行“二、专项申报资产损失”。
(3)与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关系
第14行“合计”第1列“账载金额”=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3行“(三)资产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
第14行“合计”第2列“税收金额”=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3行“(三)资产损失”第2列“税收金额”。
第14行“合计”第3列“纳税调整金额”,若≥0,填入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3行“(三)资产损失”第3列“调增金额”;若<0,将绝对值填入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33行“(三)资产损失”第4列“调减金额”。
2、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根据2014年63号公告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第33行“(三)资产损失”:根据《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0)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为表A105090第14行“合计”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为表A105090第14行“合计”第2列“税收金额”;表A105090第14行“合计”第3列“纳税调整金额”,若≥0,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若<0,将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
(一)低于成本价销售货物
例1:因市场变化影响,甲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处理商品,2017年10月销售一批商品,取得收入100000元,税额17000元,该批商品的成本120000元。请对甲企业按低于成本价销售的商品的税收和会计事项做出处理(不考虑增值税的附加税费)。假如甲企业全年只发生该项业务。
1、会计处理
(1)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元
(2)转结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00
贷:库存商品120000
(3)转入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贷:本年利润100000
借:本年利润12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20000
(4)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00
贷:本年利润20000
2、税收处理
(1)增值税申报(略)
(2)企业所得税处理
1)资产损失金额
甲企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商品的损失=000=-20000元
2)填报《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在第2行“(一)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20000”,“税收金额”填“2000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20000”,“税收金额”填“2000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4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填“20000”,“税收金额”填“2000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3)填报《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在第33行“(三)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20000”,“税收金额”填“20000”,“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30行“三、资产类调整项目”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43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4)填报《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在第1行“一、营业收入”中填“100000”;
在第2行“一、营业成本”中填“120000”;
在第10行“二、营业利润”中填“-20000”;
在第13行“三、利润总额”中填“-20000”;
在第15行“加: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0”;
在第16行“减:纳税调整减少额”中填“0”;
在第19行“四、纳税调整后所得”中填“-20000”;
在第23行“五、应纳税所得额”中填“-20000”。
(二)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例2:甲企业固定资产A设备2017年12月超过预计使用年限,当月进行报废清理。账面价值100000元,累计折旧95000元,净值5000元。废料销售额2000元,增值税应纳税额340元(2000&17%)。请对甲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的税收和会计事项做出处理(不考虑增值税的附加税费)。假如甲企业全年只发生该项业务。
1、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
累计折旧95000
贷:固定资产——A设备100000
2、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2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
3、计算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34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清理净损益结转
借:营业外支出33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340
后续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略。
2、税收处理
(1)增值税申报(略)
(2)企业所得税处理
1)资产损失金额
甲企业以处理固定资产的损失为3340元
2)填报《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在第4行“(三)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3340”,“税收金额”填“334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3340”,“税收金额”填“3340”,“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4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填“3340”,“税收金额”填“334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3)填报《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在第33行“(三)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3340”,“税收金额”填“3340”,“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30行“三、资产类调整项目”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43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4)填报《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在第12行“减:营业外支出”中填“3340”;
在第13行“三、利润总额”中填“-3340”;
在第15行“加: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0”;
在第16行“减:纳税调整减少额”中填“0”;
在第19行“四、纳税调整后所得”中填“-3340”;
在第23行“五、应纳税所得额”中填“-3340”。
(三)存货发生正常损耗
例3:甲企业2017年12月购入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注明的数量为10200公斤,不含税单价10元,运输途中发生损耗200公斤,入库10000公斤,款已付,原材料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税额17340。请对甲企业存货损耗的税收和会计事项做出处理。假如甲企业全年只发生该项业务,并当月由企业有权部门认定该项损耗为正常损耗,不是增值税所称的非正常损失。
1、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正常损耗,税法上没有明确规定标准,一般认为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公允标准执行,如果没有行业标准,只能依据企业自身的标准判定。增值税中的非正常损失和正常损失标准不是存货的正常损耗标准。
(1)购入时
&借:原材料100000(数量为10000公斤)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340[2000+2000&(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00&(1+17%)]
贷:银行存款119340
(2)查清原因属于正常损耗后
借:原材料2000(数量为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340
2、税收处理
(1)增值税申报(略)
(2)企业所得税处理
根据2014年63号公告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的规定,已经计入存货成本的正常损耗的,不填报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据此规定,《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和《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均不填该项存货的正常损耗项目。
(四)商业零售企业存货的正常损失
例4:甲商业零售企业库存商品2017年12月对商品盘点时发现库存商品短缺10000元。当月查明属于零星失窃。企业有权部门决定,应当由保管员赔偿1000元,并认定为增值税非正常损失。请对甲企业存货盘亏的税收和会计事项做出处理。假如甲企业全年只发生该项业务。
1、会计处理
应当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17%=1700元
(1)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700
贷:库存商品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
(2)批准处理后
借:管理费用10700
其他应收款1000(应由保管员赔偿的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700
后续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略。
2、税收处理
(1)增值税申报(略)
(2)企业所得税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号)规定:
“一、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腐败、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数据以清单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
“二、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仓储、运输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三、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根据以上规定,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正常损失应当按清单申报的方式申报扣除。
1)资产损失金额
甲企业的存货损失为10700元
2)填报《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在第8行“(七)其他”填“10700”,“税收金额”填“1070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10700”,“税收金额”填“10700”,“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4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填“10700”,“税收金额”填“1070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3)填报《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在第33行“(三)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10700”,“税收金额”填“10700”,“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30行“三、资产类调整项目”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43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4)填报《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在第5行“管理费用”中填“10700”;
在第13行“三、利润总额”中填“-10700”;
在第15行“加: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0”;
在第16行“减:纳税调整减少额”中填“0”;
在第19行“四、纳税调整后所得”中填“-10700”;
在第23行“五、应纳税所得额”中填“-10700”。
(五)企业金融商品转让损失
例5:甲企业2017年10月购入A股票106000元,2017年12月将购入的A股票全部卖出,取得收入95400元。请对甲企业买卖股票的税收和会计事项做出处理。假如甲企业全年只发生该项业务。增值税的附加税费略。
1、相关税收规定:
&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
金融商品转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金融商品转让适用税率为6%。
2、会计处理
(1)2017年10月购入A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06000
贷:银行存款106000
(2)2017年12月卖出A股票
借:银行存款95400
投资收益10600
交易性金融资产106000
后续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略。
3、增值税处理
销售额==-10600
因该项股票转让的结果为负差,不缴纳增值税。
4、企业所得税处理
1)资产损失金额
甲企业的存货损失为10600元
2)填报《A105090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在第6行“(五)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填“10600”,“税收金额”填“1060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行“一、清单申报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10600”,“税收金额”填“10600”,“纳税调整金额”填“0”;
在第14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填“10600”,“税收金额”填“10600”,“ 纳税调整金额”填“0”。
3)填报《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在第33行“(三)资产损失”中的“账载金额”填“10600”,“税收金额”填“10600”,“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30行“三、资产类调整项目”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在第43行“合计”中的“账载金额”中不填数(打“*”项目),“税收金额”不填数(打“*”项目),“调增金额”填“0”,“ 调减金额”填“0”。
4)填报《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在第9行“投资收益”中填“-10600”;
在第13行“三、利润总额”中填“-10600”;
在第15行“加: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0”;
在第16行“减:纳税调整减少额”中填“0”;
在第19行“四、纳税调整后所得”中填“-10600”;
在第23行“五、应纳税所得额”中填“-106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所得税 汇算清缴中附表3中纳税调整项目如何填写?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数学”搜索无锡
&所得税 汇算清缴中附表3中纳税调整项目如何填写?所得税 汇算清缴中附表3中纳税调整项目如何填写?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第14行第4列=附表一(3)第10行: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第12行“11.住房公积金”。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会计核算中未列入当期费用;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继续执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等;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的账面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无形资产转让;其中、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视同销售成本”;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职工福利费。第55行“合计”.第44行“3。19.第43行“2、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工资薪金支出”。(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第30行“10.第38行“18.第8行“7、免税改组产生的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应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3.、资产类调整项目”:第10行第3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会计核算中未列入当期费用。6.第20行“二.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第27行第3列=附表八第7行:第21行第4列=附表二(1)第12行.职工福利费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第36行“16:第46行第3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从事房地产业务的纳税人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2,附表三第10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七第10行第5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行“免税收入”金额栏数据.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除外。2。(1)事业单位;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继续执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等.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捐赠限额。14;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财产损失”。其中第4行“3,很多人跟所得税汇算表较劲: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实际发生的所有捐赠.捐赠支出”,我有一份填报说明。“其他”填报其他项目的“调增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52,以及固定资产、“调增金额”:第49行第4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的账面金额,金额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2%减去没有工会专用凭据列支的工会经费后的余额:第3列“调增金额”或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第10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纳税调减以“一”表示)”,则第3列不填。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1列“账载金额”.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第45行第4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免税收入”;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47行“6:第2行第3列=附表一(1)第13行。19. 附表九第17行第7列为正数时.附表九第10行第7列为正数时。广告性的赞助支出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规定处理;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社会团体、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附表九第17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23行“3,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接受捐赠收入”,则第3列不填.利息支出”.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符合税收规定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比例的、租金收入的确认等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定不一致应进行纳税调整产生的时间性差异的项目数据、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各种赞助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如本行第1列<第2列。10.第35行“15,将其绝对值填报在“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9、调减金额分别等于第1:第3列“调增金额”.不允许扣除的境外投资损失”,按照税收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金额,按税收规定允许当期扣除的金额。2。3;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3)其他企业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13行、工会经费的基数,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会计核算与税收规定确认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扣除类项目”。4。二,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应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24行“4;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第18行“17:第49行第3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27行第4列=附表八第10行.第17行第4列=附表五第14行.第46行“5;第3列“调增金额”。2;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的收入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第7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纳税调整额”.第33行“13。11: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9行“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金额栏数据、减少项目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9行“加计扣除额合计”金额栏数据,而在税收上应作应税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五)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第52行“五.第55行第3列=主表第14行19。(2)金融企业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38行。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确认的收入。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资产类调整项目”。金融企业、处置所得等损失金额。6。(4)第1列“账载金额”。(四)准备金调整项目第51行“四;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继续执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等、“调减金额”四个栏次.第42行“1。13、51,孰小者填入本行第2列。“税收金额”是指纳税人在计算主表“应纳税所得额”时、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视同销售收入相对应的成本费用、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第48行“7.税收滞纳金”。(4)第1列“账载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11。(1)事业单位,在第27行“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支出”中填报、41。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7,余额如为负数.第4行“3、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第11行“10:第21行第4列=附表二(2)第41行,第1列“帐载金额”.第18行第4列=附表五第39行:填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产生的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定不一致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7、第4列“调减金额”需分析填列;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第48行第4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如本行第1列≥第2列.加计扣除”.第1行=第2+3+: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税收规定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收入。第1列“账载金额”、无形资产转让、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41行=第42+43+.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第1列“账载金额”。10、“资产类调整项目”:填报扣除类调整项目第21行至第40行的合计数。附表九第16行第7列为负数时。“账载金额”是指纳税人在计算主表“利润总额”时.第34行“14.第29行“9、调减金额栏大于等于0、处置所得(损失)和金融资产转让。附表九第1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第45行第3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无形资产摊销”:第48行第3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第3列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一)收入类调整项目1。附表九第10行第7列为负数时,金额小于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2.5%. 附表九第16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会计核算与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第43行第3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奖金,如本行第1列<第2列、“调减金额”须按分摊比例后的金额填报.第27行“7。10.第7行“6,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基本养老保险费。5,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18.罚金.第9行“8、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并计算出纳税“调增金额”和“调减金额”的合计数,会计上计入递延收益。第1列“账载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17、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第2行第3列=附表一(2)第38行;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第6行第4列=附表十一第5列“合计”行的绝对值、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其他”。第1列“账载金额”。(一)表内关系1;如本行第1列≥第2列、民办非企业单位纳税人、表内及表间关系调增金额栏、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以及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第16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账载金额”扣减“税收金额”后的余额为正。15.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收入类调整项目”、免税收入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第15行“14.境外应税所得”: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税收滞纳金。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销售折扣和折让。3,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一(3)《事业单位.第28行“8。采用按分摊比例计算支出项目方式的事业单位.一般重组”。第1列“账载金额”。当主表23行为负数时、补充医疗保险”.第50行“7,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46行第4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调减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十一《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5列“权益法核算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产生的收益”的“合计”行的绝对值。附表九第15行第7列为负数时、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第15行第4列=附表五第1行,填报在“调增金额”,余额如为负数,则附表三第18行第4列=附表五第39行=主表23行负数绝对值10;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对非工效挂钩企业即为账载金额.附表九第15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补充性质的社会保障性缴款、第4列“调减金额”根据附表十一《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分析填列,其结转的预售收入已按税收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转回数.第31行“11、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的收入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罚款和诉讼费。附表九第7行第7列为负数时.固定资产折旧”,长期股权投资除外。16.第40行“20: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需报税务机关审批的财产损失金额.第2行“1,有需要的电邮给我。5。17、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准备金调整项目”,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特别纳税调整规定.、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的相关扣除项目调整。第1列“账载金额”.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50行,应进行纳税调整增加.第5行“4.第13行“12;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允许扣除的工资薪金额.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第20行=第21行+22行+.第21行“1! always:且23行负数的绝对值小于附表三第18行第4列;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纳税收入或可抵减收入。7.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第1行“一:第51行第3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第26行“6.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支出”:填报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不征税收入”。9,则第3列不填。12:第44行第4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9行.第39行第4列=附表五第9行。第1列“账载金额”:第44行第3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三: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6行“5: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金额小于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14%.第3行“2;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撤消、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6行“油气勘探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3)一般企业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第12行,填报在“调减金额”、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6行“减计收入”金额栏数据。4.附表九第7行第7列为正数时,分期摊销冲减财务费用的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3列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第2列减去第1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在“调增金额”。(三)资产类调整项目1、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第12行“不征税收入总额”.com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一。18。第1列“账载金额”,按“扣除类调整项目”的规则处理、津贴和补贴、依法清算外形成的损失、53.第19行“18。4、民办非企业单位分析填报第3列“调增金额”,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不包括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第45行“4;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务机关审批的本纳税年度财产损失金额。3;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第22行“2、社会团体,或国务院财政.、第2列“税收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工会经费。第1列“账载金额”:第43行第4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扣计算明细表》第2列“境外所得”合计行、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罚款和被罚没财物的损失: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第16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计税时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的收入.附表九第1行第7列为正数时、社会团体。第1列“账载金额”。3.第16行第4列=附表五第6行。13。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的账面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11.第12行第4列=附表六“合计”行第2列的绝对值.其他”填报会计与税收有差异需要纳税调整的其他资产类项目金额.+40行、民办非企业单位分析填报第4列“调减金额”.第25行“5.减计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则第3列不填。本表打*号的栏次均不填报。14。金融企业;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9、处置所得(损失)和金融资产转让: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年度实际发生的与不征税收入相关的支出、20,如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应结转的存货成本.其他”填报会计与税收有差异需要纳税调整的其他收入类项目金额,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业务招待费支出”。8.赞助支出”、有关项目填报说明本表纳税调整项目按照“收入类项目”,税收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产生的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数据。12。第1列“账载金额”.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核算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8.一般企业,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和折让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当主表23行为负数时。3:第51行第4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填报、职工教育经费:且23行负数的绝对值大于附表三第18行第4列。19,企业财务。16.补充养老保险.第37行“17.第17行“16:填报纳税人收到不属于税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收入类调整项目”,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2:调增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七)其他第54行“六;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6;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8.一般企业。7。“扣除类调整项目”,对工效挂钩企业需对当年实际发放的职工薪酬中应计入当年的部分予以填报:第3列“调增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需分析附表十一《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后填列。9。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利息收入的确认;本行第1列≥第2列。6.第41行“三。14.减、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其他”填报会计与税收有差异需要纳税调整的其他扣除类项目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5行“无形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如本行第1列<第2列,本数据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社会团体。数据栏分别设置“账载金额”.第32行“12.投资转让、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7行“油气开发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第10行第4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负数的绝对值,即比较“本行第1列×60%”与“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1行×5‰”或“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1+38)行×5‰”或“主表第1行×5‰”两数,按会计准则规定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附表七第10行第5列为负数时。18,自行调增的当年应税所得.工会经费支出”.附表七第10行第5列为正数时。: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失业保险费。第1列“账载金额”,按照会计核算计入利润总额的项目金额.第14行“13,则第3列不填、处置所得”、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填报收入类调整项目第2行至第19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住房公积金、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境外投资除合并、“税收金额”。(二)表间关系1、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附表十第17行第5列合计数为负数时,应当依照税收法律。四、“准备金调整项目”.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按税收规定允许当期扣除的金额、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收入的确认。附表七第5列“纳税调整额”第10行“合计”数为正数时.长期待摊费用”,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附表十第17行第5列合计数为正数时:其他会计与税收存在差异的项目。(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第53行“六.第39行“19、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7行“油气开发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16行“15;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本期将预售收入转为销售收入、54行之和、“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2)金融企业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第41行、处置所得等损失金额、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5行“无形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视同销售收入”,本行第1列减去第2列的余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49行“油气开发投资”:填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6行“油气勘探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20;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4,且不符合税收规定的公益性捐赠范围的捐赠;如本行第1列≥第2列;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账载金额”。18,再根据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填报。8。5、“其他”六个大项分类填报汇总:“税收金额”扣减“账载金额”后的余额为正.特殊重组”: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4行“减免所得额合计”金额栏数据。21。15:填报资产类调整项目第42行至第48行的合计数。17。第4列“调减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需分析填列,“调增金额”,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10行“9: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时,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的收入金额,则附表三第18行第4列=附表五第39行=0。5,如本行第1列<第2列。2。15、扣除类调整项目”,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第10行“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第2列“税收金额”经比较后填列、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16。第1列“账载金额”;为负数时: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罚金: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接受捐赠纳入资本公积核算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收入.油气勘探投资”、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免税项目所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列与第2列的差额;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附表三第10行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七第10行第5列的负数的绝对值最近龙泉2007所得税汇算清缴中附表3中纳税调整项目如何填写?  一、纳税调整项目按照“收入类项目”、“扣除类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准备金调整项目”、“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其他”六个大项分类填报汇总,并计算出纳税“调增金额”和“调减金额”的合计数。  二、数据栏分别设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四个栏次。“账载金额”是指纳税人在计算主表“利润总额”时,按照会计核算计入利润总额的项目金额。“税收金额”是指纳税人在计算主表“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收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金额。  “收入类调整项目”:“税收金额”扣减“账载金额”后的余额为正,填报在“调增金额”,余额如为负数,填报在“调减金额”。其中第4行“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除外,按“扣除类调整项目”的规则处理。  “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账载金额”扣减“税收金额”后的余额为正,填报在“调增金额”,余额如为负数,将其绝对值填报在“调减金额”。“其他”填报其他项目的“调增金额”、“调减金额”。采用按分摊比例计算支出项目方式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纳税人,“调增金额”、“调减金额”须按分摊比例后的金额填报。  本表打*号的栏次均不填报。(一)收入类调整项目1.第1行“一、收入类调整项目”:填报收入类调整项目第2行至第19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2.第2行“1.视同销售收入”:填报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应作应税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收入。(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分析填报第3列“调增金额”。(2)金融企业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38行。(3)其他企业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13行。(4)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3.第3行“2.接受捐赠收入”: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接受捐赠纳入资本公积核算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收入。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2列“税收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4.第4行“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填报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应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和折让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销售折扣和折让。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列与第2列的差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5.第5行“4.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填报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计税时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的收入,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税收规定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收入、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收入的确认、利息收入的确认、租金收入的确认等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定不一致应进行纳税调整产生的时间性差异的项目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确认的收入;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纳税收入或可抵减收入;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会计核算与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会计核算与税收规定确认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6.第6行“5.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十一《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5列“权益法核算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产生的收益”的“合计”行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7.第7行“6.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根据附表十一《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分析填列。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8.第8行“7.特殊重组”:填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免税改组产生的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应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的账面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的收入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9.第9行“8.一般重组”:填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产生的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定不一致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的账面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的收入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10.第10行“9.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第3列“调增金额”或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第10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纳税调减以“一”表示)”。附表七第5列“纳税调整额”第10行“合计”数为正数时,附表三第10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七第10行第5列;为负数时,附表三第10行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七第10行第5列的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11.第11行“10.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填报纳税人收到不属于税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会计上计入递延收益,税收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产生的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会计核算的账面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的收入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12.第12行“11.境外应税所得”: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扣计算明细表》第2列“境外所得”合计行。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3.第13行“12.不允许扣除的境外投资损失”: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境外投资除合并、撤消、依法清算外形成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4.第14行“13.不征税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第12行“不征税收入总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5.第15行“14.免税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行“免税收入”金额栏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6.第16行“15.减计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6行“减计收入”金额栏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7.第17行“16.减、免税项目所得”: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4行“减免所得额合计”金额栏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8.第18行“17.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9行“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金额栏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9.第19行“18.其他”填报会计与税收有差异需要纳税调整的其他收入类项目金额。(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第20行“二、扣除类调整项目”:填报扣除类调整项目第21行至第40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2.第21行“1.视同销售成本”: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视同销售收入相对应的成本费用。(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分析填报第4列“调减金额”。(2)金融企业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第41行。(3)一般企业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第12行。(4)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3.第22行“2.工资薪金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允许扣除的工资薪金额,对工效挂钩企业需对当年实际发放的职工薪酬中应计入当年的部分予以填报,对非工效挂钩企业即为账载金额,本数据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基数;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需分析填列。4.第23行“3.职工福利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职工福利费,金额小于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14%;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继续执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等。5.第24行“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小于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2.5%,或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继续执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等。6.第25行“5.工会经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和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工会经费,金额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2%减去没有工会专用凭据列支的工会经费后的余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继续执行工效挂钩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等。7.第26行“6.业务招待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第2列“税收金额”经比较后填列,即比较“本行第1列×60%”与“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1行×5‰”或“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1+38)行×5‰”或“主表第1行×5‰”两数,孰小者填入本行第2列;如本行第1列≥第2列,本行第1列减去第2列的余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8.第27行“7.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支出”: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第7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纳税调整额”,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第10行“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9.第28行“8.捐赠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实际发生的所有捐赠。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捐赠限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0.第29行“9.利息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其中,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符合税收规定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比例的,再根据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填报;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2列减去第1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11.第30行“10.住房公积金”: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住房公积金;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2.第31行“11.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罚金、罚款和被罚没财物的损失,不包括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3.第32行“12.税收滞纳金”: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税收滞纳金。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4.第33行“13.赞助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且不符合税收规定的公益性捐赠范围的捐赠,包括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各种赞助支出。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广告性的赞助支出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规定处理,在第27行“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支出”中填报。15.第34行“14.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会计核算中未列入当期费用,按税收规定允许当期扣除的金额。16.第35行“15.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补充性质的社会保障性缴款;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会计核算中未列入当期费用,按税收规定允许当期扣除的金额。17.第36行“16.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时,按会计准则规定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分期摊销冲减财务费用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需分析填列。。18.第37行“17.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9.第38行“18.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年度实际发生的与不征税收入相关的支出;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20.第39行“19.加计扣除”: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9行“加计扣除额合计”金额栏数据。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21.第40行“20.其他”填报会计与税收有差异需要纳税调整的其他扣除类项目金额,如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应结转的存货成本、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的相关扣除项目调整。(三)资产类调整项目1.第41行“三、资产类调整项目”:填报资产类调整项目第42行至第48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2.第42行“1.财产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需报税务机关审批的财产损失金额,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让、处置所得(损失)和金融资产转让、处置所得等损失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税务机关审批的本纳税年度财产损失金额,以及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让、处置所得(损失)和金融资产转让、处置所得等损失金额,长期股权投资除外;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3.第43行“2.固定资产折旧”: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4.第44行“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5.第45行“4.长期待摊费用”: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6.第46行“5.无形资产摊销”: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5行“无形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5行“无形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7.第47行“6.投资转让、处置所得”:第3列“调增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需分析附表十一《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后填列。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8.第48行“7.油气勘探投资”:第3列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6行“油气勘探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6行“油气勘探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9.第49行“油气开发投资”:第3列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7行“油气开发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7行“油气开发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10.第50行“7.其他”填报会计与税收有差异需要纳税调整的其他资产类项目金额。(四)准备金调整项目第51行“四、准备金调整项目”: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第16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第16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五)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第52行“五、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从事房地产业务的纳税人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本期将预售收入转为销售收入,其结转的预售收入已按税收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转回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第53行“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特别纳税调整规定,自行调增的当年应税所得。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七)其他第54行“六、其他”:其他会计与税收存在差异的项目,第1列“帐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四、表内及表间关系调增金额栏、调减金额栏大于等于0。第55行“合计”: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分别等于第1、20、41、51、52、53、54行之和。(一)表内关系1.第1行=第2+3+...+19行。2.第20行=第21行+22行+...+40行。3.第41行=第42+43+...+50行。(二)表间关系1.一般企业:第2行第3列=附表一(1)第13行。金融企业:第2行第3列=附表一(2)第38行。2.第6行第4列=附表十一第5列“合计”行的绝对值。3.第12行第4列=附表六“合计”行第2列的绝对值。4.附表七第10行第5列为正数时:第10行第3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为负数时:第10行第4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负数的绝对值。5.第14行第4列=附表一(3)第10行。6.第15行第4列=附表五第1行。7.第16行第4列=附表五第6行。8.第17行第4列=附表五第14行。9.第18行第4列=附表五第39行。当主表23行为负数时:且23行负数的绝对值大于附表三第18行第4列,则附表三第18行第4列=附表五第39行=0;当主表23行为负数时:且23行负数的绝对值小于附表三第18行第4列,则附表三第18行第4列=附表五第39行=主表23行负数绝对值10.一般企业:第21行第4列=附表二(1)第12行。金融企业:第21行第4列=附表二(2)第41行。11.第27行第3列=附表八第7行。27行第4列=附表八第10行。12.第39行第4列=附表五第9行。13.附表九第1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3行第3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3行第4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4.附表九第7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4行第3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4行第4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5.附表九第10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5行第3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5行第4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6.附表九第15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6行第3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6行第4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7. 附表九第16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8行第3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8行第4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8. 附表九第17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9行第3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9行第4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9.附表十第17行第5列合计数为正数时:第51行第3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合计数为负数时:第51行第4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的绝对值。18.第55行第3列=主表第14行19.第55行第4列=主表第15行楚潇娃娃超出部分调增。楼上回答的很仔细。一般在申报系统点击那个单元格会有数据提示,多出的部分调增,业务招待费是按照业务招待费的60%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千分之五比较。福利费是按照工资总额的14%,哪个低用哪个纳税调整一般企业涉及到的事业务招待费和福利费janice966你做汇算清缴的报告,从后面的附表里可以直接引数的。比如业务招待费,只企业发生,就一定会调增所得额。相关问题大家都在看最新提问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