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导读:四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5、填标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易错音:,重点句子:6、任凭谁怎么呼唤,重点最后两个自然段),重点句子:9、站在长城上,中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四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班级――――――姓名――――――――成绩――――――――第1单元课文(写景)体会:我感受到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是那么壮
四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1单元课文(写景)体会:我感受到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是那么壮观,美丽。
1、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喜欢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类众多的鸟的天堂。 4、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第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 1、《观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顺序写的。第三、四自然段背诵 2、《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易错音:秘鲁(bì lǚ) 3、《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的时候,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全文背诵13页课后习题)。 易错字:应(yìng)接不暇
不可计数(shǚ) 树干(gàn) 不禁(jīn)兴奋(xīng) 4、《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 5、填标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易错音: 的(dí)确
暖和(huo) 解闷(man) 没完没了(liǎo) 可恶(wù) 咕噜(gū lū) 枝折(sh?)花落
欺侮(wǔ)
一撮(zuǒ)毛 重点句子理解: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
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到来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真是“天下奇观。”) 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说明榕树很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4、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让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充满生机,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5、为什么“鸟的天堂”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加引号?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大榕树,是一种特殊称谓,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的天堂。)
1 第2单元课文(观察) 1、嫩绿的爬山虎。 2、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 3、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魏格纳。 5、《题》作者是(宋)朝的(苏轼)。本诗前两行,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午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后两行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者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地点和角度各不相同,题目中,“题”的意思是(书写、提写)。背诵两首诗注释,诗句解释。
《游》本诗作者是(宋)朝(陆游)。诗中(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概括成一个成语是(绝处逢生)。 5、《爬山虎的脚》,本文作者(叶圣陶)。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易错字音:空(k?ng)隙 均匀(jūn yún) 重(ch?ng)叠 触着(zháo)墙
叶茎(jīng) 蛟(jiāo)龙
全文背诵。 6、《蟋蟀的住宅》,本文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30)年的时间观察昆虫,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本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体会到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易错字:慎(shan)重
搜(sōu)索堤(dī)岸
耙(pá)扫
扒(bā)土
骤(zh?u)雨
隐蔽(bì) 粗糙(cāo) 叩(k?u)门
第3单元课文(写童话)
1、任性,冷酷无情的巨人。 2、努力去寻找幸福的青年。美丽善良的智慧女神。 3、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鸟儿。 4、笑嘻嘻的小木偶。狡猾的小红狐。 9、《巨人的花园》作者英国(王尔德)。本文通过(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的对比)告诉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第一自然段和43页的一段,最后一段背诵。 10、易错音:洋溢(yì) 允(yǔn)许 呼啸(xiào)增添(tiān) 绽(zhàn)放 脸颊(jiá) 45页资料袋 11、《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使我们懂得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通过本文的学习或生活实际,写一写:幸福是(和家人在一起) 12、《去年的树》: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小鸟的行为,让我们认识了一只(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小鸟,我想对这只小鸟说:(我真敬佩你,你竟然能真的兑现诺言)。 13、《小木偶的故事》: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让我们懂得了:(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ABB:笑嘻嘻 毛茸茸 金灿灿 红彤彤。易错音:龇(zī)牙咧(liě)嘴
嘟嘟囔囔(dū nāng) 第4单元课文(写动物)
2 1、高傲,架子十足的白鹅。 2、全是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3、性格古怪,淘气可爱的猫。 4、慈爱尽职的母鸡。 13、《白鹅》作者(丰子恺)他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高傲)它的高傲表面在(叫声、步态),更是(傲慢)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是一个(架子十足)的鹅老爷。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全文背诵。易错音:头颈(jǐng) 叫嚣(xiāo) 引吭(háng)大叫 净角(ju?) 譬(pì)如
奢侈(shē chǐ) 窥伺(kuīsì) 供(g?ng)养不周
看(kān)守
侍(chì)侯
局促(cù)不安
从容不迫(p?) 14、《白公鹅》作者:(俄国)(叶 诺索夫)。他笔下的白鹅特点是:(慢条斯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的派头)(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易错音:掂(diān)量(是liáng的轻声) 勾当(g?u
dàng) 涟漪(lián
yī) 16、《猫》、《母鸡》的作者都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长大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母鸡》这一课通过前后对比,向我们展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填空:(关联词或课文填空) A、(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所填的关联词说明猫的(贪玩)特点。 B、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所填的关联词语说明猫的(尽职)特点) C、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所填的关联词表现了猫(古怪)的特点)。 2、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小阅读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有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在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按原文填空、 2、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用“11”给文章分层,并写出层意。总说猫的古怪,分别介绍猫的性格怎样古怪。 4、本段文字采用的是(总――分)结构,作者从(老实、贪玩、尽职)三方面来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5、短文选自(老舍)的《猫》这单元我们还学习他的《母鸡》一课。 6、用“任凭......也.......\说一句话。 重点句子:6、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 (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猫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7、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用“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8、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用“无论――也――”说明猫不高兴时极端冷漠。)
第5单元课文(世界遗产
) 1、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 2、风景优美的颐和园。 3、规模宏大、类型总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17、《长城》特点:A长B高大坚固。第三、四自然段背诵。课后第三题1、(“站”“踏”“扶”说明作者身临其境)。“自然地”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所震憾,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2、“多少 才”说明建筑长城的不容易,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85页资料袋。 18、《颐和园》按(总分总)结构(游览)顺序记叙的。依次写了(长廊、万寿山)包括在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长堤 湖心岛、十七孔桥)的景色。易错音:耸(sǒng)立
矗(chù)立
伫(zhù)立
几(jī)乎
堤(dī)岸 眺(tiào)望 (全文要求背诵,重点最后两个自然段) 19、《秦兵马俑》按(总分总)的结构记叙的,其是第三自然段: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易错音:享誉(xiǎng yù) 鸟瞰(kàn)所向披靡(mǐ) 魁梧(kuí wú) 手执(zhí)手持(chí)颔(hàn)首低眉
惟(w?i)妙惟肖 战车千乘(shang) 重点句子:9、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10、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第6单元课文(人间真情)
1、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乡亲们。 2、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所急的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小钱。 3、失去母亲的卡罗纳。 4、关爱弟弟,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小男孩。 1、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力量,爱是理解,爱是(宽容)。 2、《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 4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 3、《黄)中是(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差别朋友的时间是(三月)其中(孤帆元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寄托了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会默写,背解释,课下注释) 4、〈送〉作者是(唐)朝的(王维),是(王维)送(元二)到(安西)。所以这两诗是(送别)诗。第一句诗中交待了差别的地点(渭城)。时间(早晨)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关切、祝福之情。其中“更”字更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关心。 5、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还有〈赠汪伦〉〉《游子吟》、《别董大》。 6、《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ABCC:(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得意扬扬 生气勃勃 银光闪闪)易错音:间(jiàn)隔
谴(qiǎn)责
协(xi?)调有序(xù) 懒惰(du?) 辗转(zhǎn zhuǎn) 7、《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指(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 步履(lǔ)暂(zàn)停 含苞(bāo) 同胞(bāo) 骨髓(suǐ)暂(zàn)停 8、《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这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中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易错音:怜悯(mǐn) 叮咛(níng) 号(háo)啕(táo)大哭
残疾(jí) 9、《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给予”是指(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文中保罗(两次)误解小男孩。易错音:饶(ráo)有兴趣 宽裕(yù) 我们认识了无私奉献的小男孩。 10、《园地六》116页的词 119页《过故人庄》成语故事:杏林春(誉满杏林)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医生(董奉),现在用来赞扬(医生高明的医术和高尚医德)。118页(“绾裤”中“绾”的意思是指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战车千乘”中“乘”指古代称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第7单元(成长的故事) 1、有着远大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2、平易近人,堪称楷模的叶圣陶。 3、热爱生活的乌塔。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12岁的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后,立场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胸怀博大、志向远大)的周恩来。易错音: 模范(m?) 模(m ?)样 惩处(ch?ng chǔ) 诸(zhū)生
踊跃(yǒng yua)铿锵(kēng qiāng)有力
欺凌(líng) 欺辱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从127页“这一年”到“最后”背诵。最后一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已经成为(叶老先生的象征)。含蓄地写出了(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一直激励着他前进)让我们认识了(一丝不苟、平意真诚、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叶老。 27、《乌塔》霁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让我们 5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IT计算机、人文社科、计划方案、经管营销、党团工作、出国留学以及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归纳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当前位置: >
>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第一单元 主题:&自然奇观&
  展现大自然的神奇,边读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第一课 《观潮》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薄,号,度、称
  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讲透教材》P2
  &奇观&指的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平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两丈有多高,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潮头很高,范围很宽,感受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教参》P3.4
  4、复习《课堂》第7题
  5、造句:依旧、犹如、好象
  第3课《鸟的天堂》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茫,规律&的写法。多音字:乐、干、数、泊、应、盛。区分&陆续、继续&
  感知全文大意: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见《教参》P14
  课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诵
  2、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
  5、课堂第5题照样子写句子,意思不变。
  课堂第7题读一读写一写。
  6、《每》P6精彩回放
  语文园地一
  1、听写: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
  2、口语交际与写作中,要写出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
  我的发现: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要求背诵的
  趣味语文:认识对联用字的精妙与回文。了解&好&在对联中的读音和意思。
  3、《课堂》第3题照样子,把加点词的意思写具体。
  4、《每》P10交流展示
  *第2课
  1、浏览课文,记生字。咫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堪称是什么意思。多音字:藏、长
  2、了解它的两大最,最长,504千米,最深,最深大6009米,
  峡谷里的水是千姿百态,山如神来之笔,自然景观犹如神奇美丽的画卷,享有&植物类型植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称,他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4、火烧云
  1、浏览课文,记生字。
  课文写了什么?写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中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找出文中写颜色的词语。
  第二单元 主题&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
  第5课《古诗两首》
  1、读古诗,说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一个道理。&缘&是什么意思。句意
  也可以说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如《画杨桃》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也不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使用这两句。&疑&是什么意思,这两句的意思。
  &题、识、莫&的意思是什么?
  2、多音字:重
  第6课《爬山虎的脚》
  1、读课文,要求背诵全文,记生字。注意&虎、叠&。多音字:铺、角、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的兴趣。《教参》P34.35
  课文中把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比作是&脚&。见《每》P22交流展示
  把细丝比做&蜗牛的触角&感受到爬山虎的脚很细,不容易被发现,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2、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因为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长出一只脚巴住墙,随着长出嫩叶,再又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又长出嫩叶,所以,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 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必须触着墙生长,否则会枯萎,不留痕迹,所以&&
  3、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和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
  4、《课堂》4、正确填写&的、地、得& 第6题读一读,写一写
  第7课《蟋蟀的住宅》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蔽、搜、抛&。多音字&差、曲、弹、扒&。
  课文大意: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到内写出了住宅的特点,接着写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介绍住宅的外部:蟋蟀的住宅在一条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有一丛草,门口收拾得很平坦,那是蟋蟀的平台。
  住宅内部的特点是简洁、清洁、干燥、卫生。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教参》P43
  3、为什么说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因为蟋蟀靠着简单、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前足和后腿,一点一点挖掘出这样整洁、卫生、干燥的巢穴。《教参》P43
  盖房子经过: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两排锯推土扑开。
  4、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
  从中体会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赏。
  语文园地二
  1、词语盘点
  2、口语交际与作文: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3、我的发现: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所以作者才能把句子写得这么具体、准确。
  4、日积月累:以儿歌的形式告诉我们每月里的典型花卉。
  5、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与可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课文中哪句可以解释文章的题目?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记生字。
  课文讲的是年轻的魏格纳在住院期间,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起因),通过将地图上的陆地进行比较,发现所有的大陆都能吻合在一起,经过不断考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他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3、&静谧&(宁静)&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说明他经历的艰辛和挫折)
  第三单元 主题&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学写一篇童话故事。
  第9课《巨人的花园》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明的道理。
  巨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吸引着村里的孩子们来花园玩耍,花园也因此充满生机。但赶走孩子们后,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后,春天又回到了花园,巨人感到无比幸福。
  2、以前的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任性、冷酷等,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所以才唤来了寒冬。
  任性表现在一次次赶走了孩子们,巨人的冷酷表现在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独享花园的一切,结果却是得到寒冷和荒凉。《每》P25精彩回放
  那么唤来春天的只有怎样的心? 后来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请你课文中找出没有孩子的花园是什么样的?有孩子的花园又是怎样的?
  体会到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体会到机遇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春天又会来到巨人的花园吗?为什么?因为巨人懂得了&&
  4、&提醒&什么意思,文中的&提醒&是指什么?
  5、记生字。注意&添、拆&。多音字&禁、发&。
  第11课《去年的树》
  1、读课文,说课文大意,懂得的道理。
  通过写鸟儿为实现自己的诺言,到处寻找好朋友树的踪迹的故事,赞美了高尚、令人感动的友情,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无私奉献
  2、找出小鸟许下诺言的句子。找出小鸟旅行诺言的句子。
  3、两个&看了一会&分别说明了什么?见《教参》P68
  我知道小鸟唱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是因为&&《课堂》第5题
  4、想对鸟儿说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鸟儿,看到好朋友变成了灯火,你会说些什么
  《每》P28举一反三、奇思妙想
  5、记生字。注意&融、伐&。
  语文园地三
  1、词语盘点:听写
  2、口语交际与习作: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3、我的发现:认识童话,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有超常的力量;童话的想象都很风度,大都包含一定的道理。
  4、日积月累:《雨中的树林》把雨中的树林比作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5、《每》P32.33宽大宽敞宽阔,清澈清楚清晰,
  5、《课堂》P22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第10课幸福是什么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
  讲三个牧童经过自己亲身劳动实践,终于弄清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回答了&幸福是什么&的问题。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见《教参》P64
  2、读生字
  *第12课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懂得的道理
  写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仅靠一种本领是不行的。
  遇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见《讲透》P95
  2、读生字:注意&拽&
  第四单元 主题&作者笔下的动物&
  具体感受作家笔下徐徐儒生的动物形象,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第13课《白鹅》
  1、读课文,说课文大意。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
  风子恺笔下的白鹅是&架子十足&,高傲得很。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高傲的印象。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叫声、步态和吃饭中。它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不让人还咬人。它的吃饭表现在需要三样东西下饭、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
  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见《教参》P86
  2、找出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 见《教参》P87.88
  3、为什么在鹅吃饭时作者要称它为&鹅老爷&?见《每》P36
  4、复习《课堂》第6题
  5、记生字,注意&厉、侍、脾、餐&的写法。
  第15课《猫》
  1、读课文,说说写了猫的哪些特点。
  课文描述了&我们家&的猫的性格及刚满月时的小猫的特点。猫的性格古怪,它既老实、贪玩,又尽职;猫在高兴与不高兴时,表现不一样。它既胆小又勇猛。这样古怪的性格,也正是猫惹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2、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例子来吗?
  3、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用带点词语说话。课后第3题,见〈教参〉P101.102
  4、&&课堂&&第5.6题,&&每&&P39火眼金睛P40精彩回放.
  5、记生字,注意&凭、贪、痒、辟&等字。
  语文园地四
  1、口语交际与习作: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我的发现:这些句子如果从字面上来看,好象作者&&这种方法叫做&先抑后扬&
  3、日积月累:关于动物的成语。
  4、趣味语文:一副对联的故事,讨论主持看了对联为什么苦笑不得?〈〈课堂〉〉P32
  第14课白公鹅
  1、浏览课文,说说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有什么好处
  白公鹅极富情趣,它派头十足,完全是一副海军上将的派头。无论是它的姿态步态,还是与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都是十足的海军上将。它走路慢条斯理,在河中引人注目,过得无忧无虑,将河椐为己有,显得霸气十足。
  课文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
  2、记生字
  第16课母鸡*
  1、浏览课文,说课文大意,了解母鸡又是怎样的。
  本文介绍了自己由讨厌母鸡到不讨厌母鸡这一思想的转变过程,歌颂伟大而高尚的母爱
  为什么讨厌?为什么又不讨厌?见〈〈每〉〉P41精彩回放
  2、记生字
  第五单元 我们的&世界遗产&
  认真阅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
  17课《长城》
  1、 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背诵第三小节。记生字,重点复习&旋、砖、隔、魄&
  2、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 课后第三题体会用词的生动性
  4、 《课堂作业本》第5、6题
  18课《颐和园》
  1、 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4小节。
  2、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 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好好体会
  4、《课堂作业本》6、7题
  19*课《秦兵马俑》
  1、 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多音字:乘
  2、课文从两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尽的数据说明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和个性鲜明的特点。课文有三幅插图。第一幅是 一号坑的鸟瞰图 ;第二幅是铠甲武士图 ;第三幅是彩绘铜车图 。课文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读第三小节,了解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词语盘点听写&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本单元我们学了以&我们的世界遗产&为题材的文章,我知道了气魄雄伟的( ),美丽的大公园( ),知道了我国西安有震撼人心的( ),除此以外,还知道了( )等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六单元 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20课《古诗两首》
  1、 背诵2首古诗,理解重点字的意思&之、辞、故人、烟花、使、悒、更尽&多音字:朝、舍
  2、 重点理解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背诵其他送别的诗2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作者是 唐朝的李白。这首诗描写了与朋友告别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 的思想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王维 ,这首诗描绘的是 王维 在 渭城 送 元二去 西北边疆 的情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此二诗共同之处:都是送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难舍之情。
  21课《搭石》
  1、 读课文,了解什么是搭石?重点复习生字&暴、惰、衡、序&理解重点词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理所当然&
  2、 读课文中感受到&美&的句子,品味其中的体会。(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填标点
  3、 《课堂作业本》第6题
  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 读课文,了解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的故事。品读体会感人的地方。重点复习生字&袭、暂&
  2、 想像: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
  3、 《课堂作业本》第6题
  23*《卡罗纳》
  1、 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亚米契斯
  2、 《爱的教育》
  24*《给予是快乐的》
  1、 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 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词语盘点 听写&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本组课文,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含义,有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爱的《 》,有体现乡亲们纯朴爱的《 》,有展现了爱的奇迹的《 》,有诠释爱的真谛的《 》,还有使我们明白了爱的哲理的课文《 》。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爱意的文章,无不拨动我们爱的心弦。
  第七单元 成长的故事
  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 读课文,了解周恩来读书的目的,知道&崛起&的意思,重点理解&灯红酒绿、耀武扬威&重点复习&振、嚷、范&
  2、 讨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3、 找文中的四字词语&风和日丽、热闹非凡&等。
  4、 《课堂作业本》第6题
  文中2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读?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效什么意思?(效仿)魏校长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而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振兴自己的祖国。)
  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 读课文,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主要写&叶老帮我修改作文&&邀请作客&
  2件事,从中看出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近人。
  2、 找描写爬山虎的2处及写叶老的2句。重点复习&推荐,燥热&
  &拂&是&轻轻擦过&的意思。&如春风拂面&写出了叶老平易近人一丝不苟、严谨的品质。叶老的和蔼可亲使作者的心融化了。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 复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5、 《课堂作业本》第6题
  27*《乌塔》
  1、 读课文,了解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 读课文,了解信中讲的主要问题,复习书信的格式
  词语盘点 听写 &读读写写&
  第八单元 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
  感受科技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技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 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重点复习&赖 驾 幻 & 理解&呼风唤雨&
  2、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课后第三题
  3、 比较&发明和发现&举例说明
  4、 《课堂作业本》第5题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 &来形容。
  30课*《电脑住宅》
  1、 读课文,想像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1、 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复习《课堂作业本》第2题改错别字
  2、 恐龙变成鸟的依据是什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3、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找重点句,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 &点睛之笔&什么意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为什么这是&点睛之笔&?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
  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 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特殊乘客指谁?
  2、 重点读 3 6小节
  词语盘点 听写&读读写写&
  这学期的课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有被称为 的钱塘江大潮,有气魄雄伟,在古建筑史上被誉为伟大奇迹的 ,有老舍笔下的那只性格 的猫,还有丰子恺写的那只 的白鹅&&
  在本册学过的课文里,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独自一个游欧洲的德国小姑娘 ,有从地图上发现陆地漂移学说的 ,有 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有 的作家叶圣陶。
  六、积累:
  古诗词、课文后的一些好句等。
  (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3、 杏林春满&&也说&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其中&杏林&称颂医生。(该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
  (四)诗《雨中的树林》
  (五)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六)风景名胜区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七)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过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19岁作)
  (八)古代名句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九)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十)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四年级语文课文《牧场之国》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老师们应该如何设计此课的说课稿呢?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牧场之国》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牧场之国》说课稿范文1
  说教材:
  《牧场之国》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全文紧紧围绕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来写,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因此我根据文本特点,在教学中实施了美的教育,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
  设计思路:
  说目标:
  根据四年级儿童特点和文本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我能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3、我能找出优美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4、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说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说学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
  3、借助课后资料袋、网络搜集有关荷兰的资料。
  说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这是荷兰的国花郁金香,有200多种,每年3----9月郁金香开了,水仙花开了,风信子开了&&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所以便有了花之国的美誉。荷兰境内的运河纵横交错。大小不一的风车随处可见,于是又有 水之国,风车之国的雅称。荷兰的牧场辽阔无垠,占全国领土的三分之一,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牧场之国,交流资料。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荷兰这个牧场之国游览一番吧。(板书、读题)
  二、 学生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按照预习导学的步骤,展开自学。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
  2、通过读课文,荷兰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3、课文为什么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4、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我积累的是:
  (1)----------------------------------------------------------------------------------
  (2)-----------------------------------------------------------------------------------
  5、小组讨论:你们组想要展示哪一部分,如何展示?
  三、 预习展示
  下面开始预习展示
  哪一组来展示通过他们的朗读,荷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四、感情升华
  1、师:此刻,你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荷兰吗?
  师:作者和你们一样对荷兰充满无比的喜爱和赞美,所以课文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答)
  2、 同声赞美荷兰。
  师:是啊!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满怀着赞美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读,学生齐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五、推荐作品,增添感悟。
  师:荷兰是牧场之国。其实,在我们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也有同样美丽的草原牧场。我国著名作 家老舍先生,也深情地写下著名的散文《草原》。孩子们,课下去读一读那生动美妙的文章吧!你一定会领略到另一番牧场风光。
  板书设计:
  说反思:总的来说孩子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进步是巨大的,但也有所欠缺,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更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牧场之国说课稿范文
  《乡下人家》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学生们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四年级语文老师要如何设计此课说课稿?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说课稿范文1
  各位评委老师:
  早晨好!
  本次赛教活动,我将执教的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组第21课《乡下人家》。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乡下人家》是本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呈现出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下面,我从&理念与目标、内容与资源、过程与方法、效果与评价&等四个方面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
  一、理念与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中心,以&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群觅食、小鸭戏水、门前晚餐、月明人静、房前屋后&几个美丽场景,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积累背诵、情境想象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田园风光,体会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感受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我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给予及时的点拨、巧妙地引导和循序渐进的提升,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纵观全册,第六单元是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田园生活、拓展搜集资料&。而作为第六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是精读课文,对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应该力求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基于本组的编排目的及本文的特点,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之所以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对四年级的阅读要求是: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发现语言规律,把握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既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又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也体现了年段要求和本课特点。
  二、内容与资源
  看到《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一读课题,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文本犹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碧绿的藤蔓、门前开放的鲜花、屋后探头的嫩笋;那觅食的鸡群、嬉水的小鸭;傍晚时分,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织娘美妙的歌声甜蜜进入梦乡,等等,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吵虫鸣,感受到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另外,就学生的学情而言,四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比较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但是在学习本课时,生长在城市的学生,可能对乡村生活缺乏感知,对作者遣词造句缺乏了解,对揣摩文中蕴涵的情感缺乏深度。因此,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位在从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入手,进而体会&独特、迷人&的含义。难点是感受田园风光,体会乡下人家的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感受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在与文本对话中让学生受到启发与教育。
  三、过程与方法
  (一)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语文阅读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基于这一点,结合这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表达风格,&引导朗读、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悟情&应该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能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交流、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悟情,读中表达、读中升华&来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用心去体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表达,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全身心地感悟文章的精髓。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优化课堂结构的原则,本课教学拟用两个课时。今天进行的是第二课时教学,我打算安排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1.诗意导入,直奔中心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这一环节中,我以极富感染和诗意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创设学习情境,并依此提示学生遵循作者陈醉云的思路,再次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并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文中中心句,以纲带目。
  2.走进文本,品文悟情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拟紧扣文本中&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鸡觅食、鸭戏水&以及&门前晚餐&等几个主要场景,引导学生品读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并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品悟语言之美,感悟乡下人家之乐,并结合实际激发学生想象、表演、体验:&鸡妈妈带小鸡觅食,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会怎么想?请你学学。&&乡下人家在开阔的院中一边吃饭,一边无拘无束的交谈,你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吗?&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相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领略表达技巧和表的效果的统一,同时渗透人文培养与其中。
  3.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这一环节,我抓住结尾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回归整体,进行中心的升华。通过调动学生的积累,以加强化教材整合的意识,深化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再认识,再体验,以达到内化学生情感的目的。
  4.语文实践,积累语言
  通过统筹安排,渲染&《乡下人家》的多优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吗?试着背背自己喜欢的内容&等活动,激发学生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不同时候的乡土气息,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体现学习语文的宗旨是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和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采取了板书主要内容的方式:抓住文本中描述的几个主要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心&&独特、迷人。这么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句段,理解并把握课文内容,且体现了四年级&概括段意&的训练重点。对于学生感受文本情感也是一个引导的范例。
更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说课稿范文
  四年级语文课文《花的勇气》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老师在设计说课稿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花的勇气》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花的勇气》说课稿范文1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合作学习赛讲课,收获不少,现在我来说说自己所讲的《花的勇气》。
  一、说教材。
  《花的勇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带着泥土的气息,打开教材《花的勇气》,和作者、编者对话。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品味。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生命&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
  二、 理念、目标、重难点的确定。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基于以上理念,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学习,认识4个生字,理解&泛滥&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花的句子。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重点: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难点:凭借例子,通过对话,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三、 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法、学法互相牵制,融为一体。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课题为切入点,点上探究。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凭借文本的语言文字,力求和学生一起穿透文字的表象,感悟文本背后的意义,并在感悟中学习语文,关注语言,促使感情与智慧在阅读对话中交融共生。我还运用合作探究法,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作为本课研讨问题,使学生读、思、说、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体验情感,突破重点。学法方面,本文是略读课文,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课前导读,明确阅读要求,自主学习,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程序
  我追求简约、高效、创新、和谐的课堂。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实际,预设如下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始,创设情境,唤醒学生。我是这样导入新课:茁壮生长在砖缝中的小瓜苗,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勇气&两字要写的有力!
  板书:的勇气
  释题:什么是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学生在激情的话语中走进文本。民主、自由、宽容、激励的气氛从一开始就浸漫课堂,并贯穿教学始终。
  (二)、自学感悟:
  作者从失望&&遗憾&&惊奇&&心头怦然一(指着板书)。他在维也纳到底经历了什么?看到了那些景象,使他情绪这样跌宕起伏呢?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标画出能够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小组交流。
  (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
  1、同学们作者去维也纳是在什么时候?(四月)同学们现在正好是四月,你们看我们的校园花红柳绿,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可作者却感到很失望,文中的哪句话就能说明他的失望呢?(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学生逐句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学生朗读。
  绿色到处泛滥所以作者认为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因此作者对司机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他下一出来(非躲开四月不可)。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作者感到失望。教师重点抓住&寂寞(孤单,在文中指全是绿色没有花,开满鲜花的绿地才不会寂寞,才是热闹的,同学们花花草草也知道寂寞吗?那是因为作者的内心是寂寞的失望的。)乏味(没有意思,绿色连着绿色没有意思)泛滥(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多令人讨厌)、只是、非&&不可&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小结:
  一个词语不仅只是一种意思,更是一份感情,&寂寞、乏味、泛滥&这些词语把作者的心情与感受暴露无遗,字字句句都是失望。让我们再次走进文章,走进作者读出作者那种失望之情。女生读一句,男生读一句,(老师听出来了,你们读到的是草地,读懂的是作者的心。
  2、同学们这些小草真让人失望了吗?作者接下来,看到了什么?会使他如此惊喜呢?(我用手拨开草一看&&这么辽阔)。指导白的、黄的、紫的(教师快、慢比较读)作者写了这么多的颜色,我们还能想象出有哪些颜色?(粉的、红的、半紫半红的)这么多的颜色、太多了,目不暇接,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是什么?谁知道?(五颜绿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老师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那万紫千红的世界,同学们你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文中这几个词写了小花的颜色多,文中哪几个词写小花的样子好看、哪几个词写小花的数量多。(谁再来给大家读一读,把你的感悟融到你的朗读中去。带领学生一起读。
  教师小结:
  在这一段作者写小花的是侯,写了他的颜色、样子、数量,从多方面给我们进行描写,以后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方面、多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3、这么娇小、鲜亮的小花只可惜长在了青草的下面,而作者就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他认为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而感到遗憾。
  4、他真的让作者带着遗憾走了吗?当作者再次来到前几天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他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我看到了花的原野&&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他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拔地而起)体会:改天换地,原来是什么样?现在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对比理解)以前全是绿,现在小花长出来了,五颜绿色非常美丽,改变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色,而是作者的整个心灵、整个心情。让我们也走进这全新的色彩和作者一起享受着小花的魅力,感受作者的惊奇之情。(学生读)
  5、因曾经的失望、遗憾、惊喜、到最后的怦然一震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看到那些花儿全都(冒出来了),还因为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而是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所以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理解&改天换地&&拔地而起&。
  1、是呀,看着齐刷刷从草地上冒出来的小花,我惊奇的想:
  2、看着在冷雨中傲然挺立,神奇十足的小花,我惊奇的想: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勇气不怕风雨,不畏严寒,老师真佩服这些小花,让我们带着敬佩与震撼用我们真情,用我们的心声来大声赞美这些在风雨中拔地而起的小花吧!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为那些小花骄傲,同时也让老师信心十足的面对生活,那么你们呢?是不是也和这些小花一样有勇气?下面就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我能行:(根据例句写句子)
  例句:(花儿)能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这是勇气
  (种子)能在(石头下破土而出)这是勇气
  (梅花)能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绽放)这是勇气
  (我们)能在(艰难险阻中依然生活)这是勇气
  (我们)能在(困难中面对一切风风雨雨)这就是勇气
  结束语:
  同学们勇气是一种决心,在困难面前,她让我们擦开泪水,咬紧牙关,力争成功;勇气是一种气魄,在困难面前,她让我们藐视一切,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勇气是一种胆识,在困难面前,她让我们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后让我们都成为一个勇气的人吧
  (六、)拓展延伸(作业自助餐)
  1、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冯骥才所写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细细品味。
  2、请同学们把对这一课的体会和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花的勇气》说课稿范文2
  一、说教材
  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咀嚼品味。根据教材简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为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心情。
  教学难点为通过作者的心理历程,感悟小花的精神,感悟生命的力量在于勇气。
  本课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
  2、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美文,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
  二、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
  1、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小花所蕴藏的强大的生命力。学生抓住每个重点句子意思,再进行归纳合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最主要的还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写,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三、说流程
  本课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通读全文,深深地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在于勇气,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奋斗生长的精神。第二课时,读美文感悟,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以及感受维也纳春天带来的自信、欢乐和蓬勃。
  第一课时由四个环节组成。
  环节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
  揭题,&勇气&这个词语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谁能用&勇气&这个词语造句子呢?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多勇气。作者所写的是《花的勇气》,让我们齐读课题。
  环节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这里安排了请同学们自己初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直接写出了&花的勇气&的句子。同时,给了学生一个温馨提示,让学生有个性化的解读,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环节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仍然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线,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研讨、争辩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由此,我安排了这样的环节,&花的勇气&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勇气呢?交流回答,这里重点抓住第7、8自然段的学习,在对重点词语的分析中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在于勇气。尤其是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它是本篇文章的中心句,也是文章中感悟作者感情的重点,从这句话中可以深深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勇气,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傲然挺立的花儿的勇气,它的力量,它蓬勃的生命力。通过感悟作者看到的花的原野与蕴藏在草下面的花儿的比较,原先一片绿色的原野与充满色彩的原野的比较体会到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领悟到小花的精神,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在于勇气。最后,当学生已深深感悟到花的生命力,他的生命力量在于勇气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作者来到维也纳之后的心情变化,
  环节四: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在学生已经充分感悟到生命的力量的时候,出示图片,升华学生的情感,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作者深深地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同学们,当你为岩石缝里长大的小树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飞求生的飞蛾震撼是,当你为身患绝症而意志坚强的李欢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同学们用最真诚的心意,用一句话来阐述你对生命的感悟。随着学生的思路,再次朗读课题,再一次感悟冯先生写的这个课题的意味,齐读课题,感悟生命的意义。最后,出示课后阅读文章冯骥才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生命的蓬勃,生命的自信,生命的美丽。
  环节五:由感悟文章的中心-&&花的勇气,生命的力量引出作者的心情变化。这也是我们本篇文章的训练重点,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这主要安排在第二课时的学习。
  环节六:在学文结束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感悟。在他们的心中有了一定的感受。再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训练。在读中悟,在读中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文结束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他们的感触会更深,更容易在他们的心中产生共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花的勇气》说课稿范文3
  《花的勇气》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做了三个定位:
  1.目标定位: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并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挖掘,体会作者的蕴意和语言的精妙。从课堂效果来看,基本达成了这个目标。孩子们在读文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如:通过&冒&字感受到小花在积蓄能量,这种力量势不可当,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惊喜。&改天换地&这个词很有气势,用在这个地方,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之嫌,但是通过感悟,我的适时点拨,孩子们体会到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眼前的画面发生了改变,还有作者的心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看出作者的惊奇。在这一品一悟中,孩子们的情感得以升华,我又设计&牛刀小试&推波助澜,在仿写诗句的基础上,再次感受勇气的力量,感受作者文字的魅力。孩子们的诗句很精彩,如:在天山上怒然开放的,那是雪莲的勇气;在高空中凌空翱翔的,那是雄鹰的勇气;在冰天雪地中一枝独秀的,那是梅花的勇气......句句精妙,他们迸发出的能量让我震撼。
  2.方法定位:在孩子们自主学习中,我适度放手,抓住两个重点段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自悟自品,在孩子们的理解不够深度的时候,我适时点拨。如:&改天换地&,孩子们只谈到了画面的改变,仅这点感悟是不能为后面情感的提升做好铺垫的。因此,我借用多媒体播放小花在冷风冷雨中绽放的画面,让他们领略改天换地的壮观景象,自然而巧妙地过渡到了勇气上来。在谈到勇气时,&拔地而起&这个词把作者的震撼及敬佩之情暴露无疑。为了让孩子体会到这份情感,我让孩子们说说&拔地而起&这个词常用在哪里,而本课用在哪里,这样一个气势恢宏,需仰视的词语用在小花身上,你从这短短的四个字背后读出了什么?通过对比,孩子们意识到这样一个需仰视的词语在这里也代表作者的一份情感。这样的点拨恰到好处,孩子的体验也水到渠成。
  3.方向定位:我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自始至终在带着孩子们在原作中细细品味欣赏。从开始的导课,感受五月玫瑰的灵性,到本课的学习感受四月小花的勇气,最后激发孩子们走出课堂,阅读三月少女的朝气。这样就把孩子们置身于一个完整的维也纳春天的画面中,欣赏之余,更丰富了孩子们的积累。
  《生命 生命》这篇四年级语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触,那么这一课的说课稿要怎么设计呢?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说课稿范文1
  一、 说教材
  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均向我们阐释了生命的宝贵与美好,学习本组课文,要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受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熏陶。另外,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生命 生命》是本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它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极力挣扎&&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中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我&静心听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认识到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通过上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通过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揣摩文章道理的方法,本课教学将继续训练学生对此法的运用。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此次向各位评委回报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以激发爱,以情打动人。本文语言简练,情味浓厚,运用情境教学法,切合文本的特点。
  点拨法:点拨法的精髓,就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生命的话题有点厚重,学生通过读文,虽然也能读出2、自己的体会,但是,游离于文本,脱离体验的体会只能是口号似的。所以,教学本课,必须通过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拨促悟,才能达到光凭学生自悟无法企及的高度。
  三、说学法
  1.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命:
  出示课题,引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使用动画课件,创设情境,得出结论:生命的价值在于劳动,在于奉献。
  (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入其境,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辅之以教师诗意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让学生对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发出由衷的赞叹。)
  然后,轻轻的音乐响起,介绍杏林子的坎坷命运。(一扬一抑,紧扣&生命&主题)
  就是这样一位全身瘫痪的人,她是怎样感受生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整体把握,梳理脉络: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然后,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个事例,并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课文脉络,体现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导读赏析,品味语言:
  学生默读课文,标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飞蛾强烈而执著的生命力,引导着学生从文悟情到体察作者杏林子的情,实现了文本的情,作者的情向学生的移情。
  比如:&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句中的&极力&一词就生动地刻画了飞蛾求生的强烈渴望。
  教师可进一步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思考:
  飞蛾外表那么丑陋,又是那么渺小,它何必苦苦挣扎呢?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怎么想?
  杏林子看着手中的极力挣扎的飞蛾,她又会怎么想?再引导学生研读&作者静听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畅谈体会之后:教师的引导同样体现在扣紧关键词语,引导加深体会。扣紧&糟蹋&&好好使用&,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是白白糟蹋?怎样是好好使用?点拨学生感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教师进一步引导:杏林子全身瘫痪,她如何珍惜生命,对自己负责的呢?随即出示杏林子生前笔耕不辍,出版的系列作品,进一步验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就是是好好使用生命。入情入境朗读,读出对生命的感悟。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此时的回归整体,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重复,而是以讨论、感悟&生命因为什么而美丽&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生命的内涵,感受生命的真正价值。
  1.杏林子全身瘫痪,行动不便,你觉得杏林子的生命美丽吗?你认为她的生命因为什么而美丽?(也许学生会说,她的生命因为顽强的毅力而美丽,也许学生会说,她的生命因为执着,因为坚持而美丽&&)那么飞蛾呢?香瓜子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说课稿范文2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
  《生命 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第一个单元,内容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的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这篇优秀的散文。作者以女性的细腻和和敏感观察寻常的生命现象引出对人生的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贵。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关爱。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生命 生命》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本单元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本课安排了以下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三个事例所蕴含的内涵。
  (2)学会品味精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3)从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获得不同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和讨论,形成一种活泼有序的课堂学习氛围。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进学生阅读本文的体验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了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进学生对生命的体验和生命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珍爱生命。
  2、教学难点
  从三个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教师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时,除了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处理句内停顿,正确处理轻重音等朗读技巧层面的指导。这是因为,有效的朗读可以拉近与 作者的距离,并且能使学生的语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础。
  2、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讨论抓住以下两点:(1)三个事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内涵。由此纪出了作者的哪些思考?(2)这三个事例,能否引发你对生命的其它思考?(3)你认为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写得最准确生动而又精彩?说出你的理由。设计这些讨论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由&所见&到&所想&&所悟&的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品味、欣赏文章精彩内容的能力。
  五、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只有学会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质疑中创新。
  六、教学时间
  七、教学设计思路描述
  本文的教学思路可设计为:情景体验&&&循情明理&&&拓展证理
  情景体验:从事例入手,重点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生命存在以及生命的状态。
  循情明理:由事例引向作者有关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拓展证理:由课文走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求追寻生命价值的事例,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八、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杏林子,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作者的生活境地。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由学生谈谈如何读好这篇课文,然后点同学试读再让学生评价,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说说文中写了怎样的三件事情,你从这些事例中体验中体验到了什么?
  A、那是一只怎样的小飞蛾?&我&为什么把它放了?
  B、小香瓜苗的生存条件是怎样的?&我&从小香瓜苗那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对寻粒小小的种子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C:为什么听自己的心跳却令自己&震撼&?
  2、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出对生命的哪些思考呢?
  3、齐读倒数了3自然段。
  4、你能否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呢?
  (四个小组讨论)然后点同学说。
  过渡:大家都从生活中举出了事例。那我们进行第二次合作交流吧。
  5、就这三个事例,能否引发你对生命的其它思考?(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把合作的成果在班上共同交流。
  6、教师小结: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学习,我们不仅探讨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四)精读赏析
  过渡: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来仔细研读文章,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
  (五)教师总结
  (六)延伸拓展
  以&人生的启迪&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说课稿范文3
  一、说教材
  《生命 生命》是小学语文课标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表达了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这篇课文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之中,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生命的感悟。
  六、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本文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七、教学准备
  1、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主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生命的内涵。以《命运交响曲》这一主旋律烘托氛围,创设情境。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
  (二)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1、课前做好较充分准备。搜集与生命有关的名言和事例,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语和评价语。
  2、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二、学法
  1、通过品读课文、交流讨论感悟生命力的顽强,理解生命的真谛。
  2、通过畅谈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抒写对生命的感言,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升华文本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对话引入,铺垫情感基调
  1、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说说听到这段音乐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有关生命的名言。
  3、将杏林子的生平事迹做成一张张内容不同的小纸条,当成礼物派送给说出名言的同学。
  4、收到礼物的同学依次介绍杏林子。
  5、导入新课:为何一个一生有五分之四时间都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有这样的生命奇迹出现?(总结学生的发言,以设问的形式自然导入新课。)
  [这样的导入,既是一种&预热&,也是一首教学&前奏曲&。其原则是&预热&,要与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与即将学习的文本无缝接轨,完美&合拍&,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本环节以说名言换取杏林子生平事迹的纸条,既为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做好了准备,又了解到作者的相关情况,铺就了本文的情感基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预热&。]
  二、品读课文,感悟生命顽强
  1、通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2、交流讨论思考的问题,用三句话概括三个事例,再请学生把语言浓缩成3个小标题(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
  3、精读课文2-4自然段,选出感触最深的事例,进行品读。
  4、学生谈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喜欢。(可以是只谈课文的事例,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
  5、默读这三个故事,用心去发现、去品味,看哪个句子打动了你,或者让你大吃一惊,或者让你肃然起敬。
  6、组织学生交流反馈,随机点拨。(幻灯片出示相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设计一些问题和练习,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通过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