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看下这个三运放差分放大电路那个电路放大多少倍 原理是什么 别的三运放差分放大电路怎么看放大多少倍 多谢

经典运放电路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经典运放电路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运放参数的详细解释和分析-part17,从开环增益曲线谈到运放稳定性 - 放大器 - 德州仪器在线技术支持社区
运放参数的详细解释和分析-part17,从开环增益曲线谈到运放稳定性
发表于4年前
<input type="hidden" id="hGroupID" value="21"
&span style=&font-size:&>& & & & &&a href=&/cfs-file.ashx/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2.png&>&img src=&/resized-image.ashx/__size/550x0/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2.png& border=&0& alt=& &>&/a>&/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接part16还是先从开环增益曲线谈起,开环境曲线为什么在低频时为什么会有一个拐点呢?这个拐点就是运放的主极点。运放内部的电路中也会有多个极点或零点。这个点就是运放内部(三级也好,两级也罢)电路的主极点。如果是三级结构的运放,这个极点一般是由第二级的密勒电容来设定的,下图就是单极点运放的原理图。&/span>&/p>
&p style=&text-align:&>&a href=&/cfs-file.ashx/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3.png&>&img src=&/resized-image.ashx/__size/550x0/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3.png& border=&0& alt=& &>&/a>&/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图中Cc就是设定主极点的电容。下图是一个两级他全差分运放的内部电路原理图,在图中找找Cc。它就在M5管子上,并且根据密勒效应放大。&/span>&/p>
&p style=&text-align:&>&span style=&font-size:&>& & & & 为什么要引用Cc来设置运放的主极点呢,而不把运放设计成开环增益是恒定值如130dB,那不更接近于理想运放嘛。最主要原因就是,引放这个主极点补偿,可以保证运放的稳定。并且为了稳定,设计工程师会尽量把主极点压低。最早的鼻祖级运放如uA709就是没有内部补偿的,所以需要外部补偿,否则极易产生震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当然这个极点会引入90度的相移,我们再看一上图中的相位曲线,在10MHz附近又有一个45度的相移呢。这只能用一个条件来解释,就是在这附近还有一个极点,只不过这个极点已经在单位增益带之外了,因此不会引起振荡。但它也会引入一个问题,使运放的相位裕度变低。再看图,我们发现在5.5MHz时,相移好像不只是90度,好像是110度左右。这就使得运放的相位裕度变为70度左右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再深刨几句,分析运放的稳定性时总会分析运放的环路增益A&,总会听到这样的话当A&=-1时运放总产生震荡。也就是环路中相移达到180度。其中A就是开环增益,而&是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下图简单的说明了运放的反馈网络和&。&/span>&/p>
&p align=&center&>&a href=&/cfs-file.ashx/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4.png&>&img src=&/resized-image.ashx/__size/550x0/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4.png& border=&0& alt=& &>&/a>&/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从根本上讲,就是环路中有两个极点。不幸的是运放中A中已经有了一个极点,引入了90度 (甚至以上的)相移了。再引入一个90度的相移,就不是困难的了。当然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环路增益A&可以写成,A除以在反馈系数的倒数,1/&其实也就是电路的闭环增益:&/span>&/p>
&p style=&text-align:&>&a href=&/cfs-file.ashx/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5.png&>&img src=&/resized-image.ashx/__size/550x0/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5.png& border=&0& alt=& &>&/a>&/p>
&p>&span style=&font-size:&>& & & &上式还是不好分析,再把上式写成对数形式,这对我们就太有用了。&/span>&/p>
&p style=&text-align:&>&a href=&/cfs-file.ashx/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6.png&>&img src=&/resized-image.ashx/__size/550x0/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6.png& border=&0& alt=& &>&/a>&/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这个式子在波特图上表示是什么呢,见下图&/span>&/p>
&p style=&text-align:&>&a href=&/cfs-file.ashx/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7.png&>&img src=&/resized-image.ashx/__size/550x0/__key/communityserver-discussions-components-files/52/D00_7.png& border=&0& alt=& &>&/a>&/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咦,眼熟!!对,这张图来源于TI的资深工程师Tim Green写的关于运放稳定性的系列文章中的。图中画双箭头线的区域就是放大电路的环路增益。上面讲到环路增益中有两个极点就会产生振荡。这在上面的波特图中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运放的开环增益A与反馈系数的倒数1/&在波特图中相交时的合并速度大于等于40dB/十倍频程(上图中,只有运放的主极点,因此合并速度为20dB/十倍频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 & &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环路增益中产生了两个极点了,从A&中可以看出A已有一个极点了。无非是A再加一个极点,或者&再引入一个极点,就足以让电路不稳定了。这里作为抛砖引玉。&/span>&/p>&div style=&clear:&>&/div>" />
运放参数的详细解释和分析-part17,从开环增益曲线谈到运放稳定性
探花9886分
& & & & 接part16还是先从开环增益曲线谈起,开环境曲线为什么在低频时为什么会有一个拐点呢?这个拐点就是运放的主极点。运放内部的电路中也会有多个极点或零点。这个点就是运放内部(三级也好,两级也罢)电路的主极点。如果是三级结构的运放,这个极点一般是由第二级的密勒电容来设定的,下图就是单极点运放的原理图。
& & & & 图中Cc就是设定主极点的电容。下图是一个两级他全差分运放的内部电路原理图,在图中找找Cc。它就在M5管子上,并且根据密勒效应放大。
& & & & 为什么要引用Cc来设置运放的主极点呢,而不把运放设计成开环增益是恒定值如130dB,那不更接近于理想运放嘛。最主要原因就是,引放这个主极点补偿,可以保证运放的稳定。并且为了稳定,设计工程师会尽量把主极点压低。最早的鼻祖级运放如uA709就是没有内部补偿的,所以需要外部补偿,否则极易产生震荡。
& & & & &当然这个极点会引入90度的相移,我们再看一上图中的相位曲线,在10MHz附近又有一个45度的相移呢。这只能用一个条件来解释,就是在这附近还有一个极点,只不过这个极点已经在单位增益带之外了,因此不会引起振荡。但它也会引入一个问题,使运放的相位裕度变低。再看图,我们发现在5.5MHz时,相移好像不只是90度,好像是110度左右。这就使得运放的相位裕度变为70度左右了。
& & & & 再深刨几句,分析运放的稳定性时总会分析运放的环路增益A&,总会听到这样的话当A&=-1时运放总产生震荡。也就是环路中相移达到180度。其中A就是开环增益,而&是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下图简单的说明了运放的反馈网络和&。
& & & & 从根本上讲,就是环路中有两个极点。不幸的是运放中A中已经有了一个极点,引入了90度 (甚至以上的)相移了。再引入一个90度的相移,就不是困难的了。当然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 & & & 环路增益A&可以写成,A除以在反馈系数的倒数,1/&其实也就是电路的闭环增益:
& & & &上式还是不好分析,再把上式写成对数形式,这对我们就太有用了。
& & & & 这个式子在波特图上表示是什么呢,见下图
& & & & &咦,眼熟!!对,这张图来源于TI的资深工程师Tim Green写的关于运放稳定性的系列文章中的。图中画双箭头线的区域就是放大电路的环路增益。上面讲到环路增益中有两个极点就会产生振荡。这在上面的波特图中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运放的开环增益A与反馈系数的倒数1/&在波特图中相交时的合并速度大于等于40dB/十倍频程(上图中,只有运放的主极点,因此合并速度为20dB/十倍频程)。
& & & &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环路增益中产生了两个极点了,从A&中可以看出A已有一个极点了。无非是A再加一个极点,或者&再引入一个极点,就足以让电路不稳定了。这里作为抛砖引玉。
You have posted to a forum that requires a moderator to approve posts before they are publicly available.
举人1611分
什么要引用Cc来设置运放的主极点呢,而不把运放设计成开环增益是恒定值如130dB,那不更接近于理想运放嘛。最主要原因就是,引放这个主极点补偿,可以保证运放的稳定。并且为了稳定,设计工程师会尽量把主极点压低。
Hi Wayne,这句话我不太能理解,加入极点,那就势必加入了不稳定啊,极点f的1/f和10f之间有-90度的相移,这不是更加不稳定吗?
一般理论不都是加入零点补偿,更加稳定吗?
求解答,多谢多谢
You have posted to a forum that requires a moderator to approve posts before they are publicly available.
进士7190分
一点拙见:
Cc是决定了运放的主几点,理想运放带宽是无穷大,实际都是带宽有限制的。
这个主几点不会造成不稳定的,因为一个极点,引起的增益变化肯定是20dB/decade,肯定是稳定的。
你所说的&一般理论不都是加入零点补偿,更加稳定吗?& 这个要根据你的应用电路来做补偿,稳定性补偿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下,选用的补偿方式也各有不同,最终的目标就是使得(Aol)-(beta分之一)能够以20dB/decade变化,即稳定。
You have posted to a forum that requires a moderator to approve posts before they are publicly available.
探花9886分
这是设计运放的基本理论,运放正是由了这个主极点才会稳定的。运放如果在高频时,还是非常高的开环增益,那是非常容易振荡的。其实鼻祖级的运放uA709就是没有内部极点补偿的,因此它极易振荡,只有在外部补偿的情况下才能用。
You have posted to a forum that requires a moderator to approve posts before they are publicly available.21ic官方微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3338|回复: 5
运放放大多少倍为好呢?
&&已结帖(20)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4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4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4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4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最近看了一些运放资料,例如仪用运放ina333手册给出了1-1000倍增益的特性,基本上都是可用的。那如果普通运放类似lm324 op07等,或者仪用运放ad620 ina333等一般使用时放多大倍数合理呢?手册大多数提出的开环增益,在实际应用中有何意义?请高手帮忙解答下。
满意回复+5
手册中通常给出的是开环增益带宽积,其反应了运放的频率响应特性。
用运放构建的放大器之闭环增益设计成多大,需结合此运放的特性(如失调参数)以及 ...
一般在100以内都可以,太大比较容易自激。
仪用运放一般都是比较精密的运放,失调电压电流很小很小,可以放大较多的倍数,普通运放却无法做到,因为可能会导致误差太大;任何运放的增益带宽积都是一定的, ...
仪表放大器的内部由多级运放组成,可不是单级的,单级放大倍数要根据电路类型、器件参数和设计要求灵活决定,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通常在几倍到几十倍范围内选 ...
带宽允许的情况下,越大越好,尽可能用最少的级数实现要求的增益。
关键词:"gain bandwidth product"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总监, 积分 46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21 积分
技术总监, 积分 46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2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2%打赏:0.00受赏:82.30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总监, 积分 46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21 积分
技术总监, 积分 465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21 积分
手册中通常给出的是开环增益带宽积,其反应了运放的频率响应特性。
用运放构建的放大器之闭环增益设计成多大,需结合此运放的特性(如失调参数)以及具体设计要求而定。对于精度较差的运放增益不宜过大,否则其缺点将暴露无遗。增益越低意味着负反馈越深,则将对运放的缺陷掩盖得越好。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2 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2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28%打赏:0.00受赏:1.00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2 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2 积分
带宽允许的情况下,越大越好,尽可能用最少的级数实现要求的增益。
关键词:&gain bandwidth product&
诸葛一生唯补肾 吕端房事不糊涂 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你可以用身体传福音给我,我必有所感动。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50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5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4%打赏:0.00受赏:2.00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50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4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50 积分
仪用运放一般都是比较精密的运放,失调电压电流很小很小,可以放大较多的倍数,普通运放却无法做到,因为可能会导致误差太大;任何运放的增益带宽积都是一定的,放大信号频率也决定了放大倍数有个度。一般来说运放不用做比较器的话,都是工作在闭环状态的,所以开环增益的意义我觉得没有多重要。
& & 最后,我觉得不必纠结于最大放大倍数这个概念。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100%打赏:0.00受赏:25.76
主题帖子积分
仪表放大器的内部由多级运放组成,可不是单级的,单级放大倍数要根据电路类型、器件参数和设计要求灵活决定,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通常在几倍到几十倍范围内选择,放大倍数越高,对器件和电路设计的要求就越高,成本上未必就合算。
,站内信、QQ、邮件等仅供业务或私人用途使用,不对技术问题单独解答。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0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4 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0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4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3%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0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4 积分
初级工程师, 积分 20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4 积分
一般在100以内都可以,太大比较容易自激。
技术奇才奖章
人才类勋章
涓涓之细流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荣誉元老奖章
等级类勋章
坚毅之洋流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领袖奖章
人才类勋章
精华达人奖章
等级类勋章
湍急之河流
发帖类勋章
永恒之光奖章
等级类勋章
社区建设奖章
等级类勋章
欢快之小溪
发帖类勋章
热门推荐 /4您现在所在的是:
变频器维修
→ 浏览主题:
* 帖子主题:
xq09181 版主
文章数:2749
年度积分:958
历史总积分:12112
注册时间: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贡献奖
2014论坛优秀版主
2013论坛贡献奖
2012论坛贡献奖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9工控人生征文
08年最佳博客奖
运放原理新解之五
&&听咸老师说电子电路系列之一
积分和微分电路
让我们先来弄清楚积分和微分的概念。是否需要先学会微、积分运算(高等数学的理论范畴),才能搞明白微、积分电路?答案是否定的。搞明白电路的作用,处理信号的方式,会检测电路状态的好坏,掌握检修方法和维修技巧,也就足够了。
(1)积分、微分电路的基本概念
当输入信号流经如图1-20所示的RC电路时,因电容C的充、放电(延迟)作用,致使输出电压的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积分、微分基本电路即RC电路,其积分电路又常做为延时电路应用,延时时间的长短与R、C值的乘积相关,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RC。如果将R1、C1互换位置,则变身为微分电路。但电路是否具有积分或微分功能,除了电路的本身结构以外,还需要输入信号Ui合适才行,合适的RC电路,再加上合适的Ui信号,两个合适碰在一起才成啊。
图1-20 &RC积分、微分电路及波形图
& 如图1-20,可知积分、微分电路具有波形变换功能。如晶闸管脉冲电路,需要取出移相脉冲的的上升沿做为触发信号时,即可用微分电路取出上升沿脉冲信号。
1)成为积分电路的前提条件和动作表现
需要积分电路本身时间常数&&&输入信号的频率周期, 即工作当中C1不会被充满也不可能彻底放完电,输出信号幅度要小于输入信号幅度。电路仅对信号的缓慢变化部分(矩形脉冲的平顶阶段)感兴趣,而忽略掉突变部分(上升沿和下降沿),这是由RC电路的延迟作用来实现的。能将输入矩形波转变成锯齿波(或三角波及其它波形);
积分电路原理:
因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在输入信号上升沿至平顶阶段,输入信号经R1对C1充电,C1两端电压因充电电荷的逐渐积累而缓慢上升;同样,在输入信号的下降沿及低电平时刻,C1通过R1放电,其上电压逐渐降低。由RC电路延迟效应,达到了波形变换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因C1的&迟缓反应&,忽视了信号的突变部分。
2)成为微分电路的前提条件
需要电路本身时间常数&&&输入信号的频率周期, 即工作当中C1(因其容量特小),充、放电速度极快,输出信号由此会出现双向尖峰(接近输入信号幅度)。电路仅对信号的突变量(矩形脉冲的上、下沿)感兴趣,而忽略掉缓慢变化部分(矩形脉冲的平顶阶段)。微分电路则能将输入矩形波(或近似其它波形)转变为尖波(或其它相近波形)。
微分电路原理:
a、在输入信号上升沿到来瞬间,因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充电电流最大,电压降落在电阻R1两端),输出电压接近输入信号峰值(在输出端由耦合现象产生了高电平跳变);
b、因电路时间常数较小,在输入信号平顶信号的前段,C1已经充满电,R1因无充电电流流过,电压降为0V,输出信号快速衰减至0电位,直至输入信号下降沿时刻的到来;
c、下降沿时刻到来时,C1所充电荷经R1泄放。此时C1左端相当于接地(构成放电通路),则因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之故,其右端瞬间出现负向最大电平(其绝对值接近输入信号峰值);
d、C1所充电荷经R1很快泄放完毕,R1因无充电电流流过,电压降为0V,输出负向电压信号快速升至0电位,直到下一个脉冲的上升沿再度到来。
在此过程中,微分电路取出了输入信号的突变(上升沿与下降沿)部分,对其渐变部分视若无睹。
(2)由运放器件和RC电路构成的积分电路
根据输入信号频率(周期),合理设置RC时间常数,积分电路便能完成波形转换任务。积分电路系将反相放大器中的反馈电阻,换作电容,便成为如图1-21所示的积分放大器电路。对于电阻,貌似是比较实在的东西,电路输出状态可以一目了然,换作电容,由于充、放电的不确定性,电容又是个较&虚&的物件,其电路输出状态,就有点不易琢磨了。
比较用电阻和运算电路构成的同相、反相运算放大电路,对于由电容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积分电路,在原理上如何理解和掌握,一般人往往感到会困难一些。
& &想弄明白其输出状态,得先了解电容的脾性。电容基本的功能是充、放电(是吞吐电流的能手),是个储能元件。对变化的电压敏感(利用吞吐电流能力实现电压平波),对直流电迟钝(无电流可吞吐),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对看待世界万物都是呈现电阻特性的人来说,也可以将电容看成会变化的电阻,由此即可解开积分电路的输出之谜。
&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能无缘无故地消失,由之导出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定理。充电瞬间,电容的两极板之间沿未积累起电荷,沿能维持两端电压为零的原状态,但此瞬间充电电流为最大,可以等效为极小的电阻甚至导线,如果说电容充电瞬间是短路的,也未尝不可,比如变频器主电路中,对回路电容要有限流充电措施,正是这个道理;电容充电期间,随时间的推移,充电电压逐渐升高,而充电电流逐渐减小,也可以认为此时电容的等效电阻由最小往大处变化;电容充满电以后,两端电压最高,但充电电流基本为零,此时电容等效为最大值电阻,对于直流电来说,甚至可以等效于断路,是无穷大的电阻了。
& 总结以上,在电容充电过程中,由等效为最小电阻或导线、等效为由小变大的电阻、等效为最大电阻或断路等三个状态(正是电容的该变化特性,可以使积分放大器电路变身为如图1-21所示的三种身份)。实际上在积分电路应用中,由于时间常数所限,电容不会进入电容荷充满的等效断路状态,但为了说明采用电容做为运算放大器偏置电路,由电容特性导致的放大器的动态输出变化,在此特意分析在一个跃变输入信号(信号时间常数远大于电路RC时间常数)情况下,放大器在电容调控下实施的三次变身。
图1-21 积分电路工作过程中的&三变身&
1)电压跟随器。在输入信号的t0(上升沿跳变)时刻,电容充电电流最大,等效电阻最小(或视为导线),该电路即刻变身为电压跟随器电路,由电路的虚地特性可知,输出尚为0V。
& &2)反相放大器。在输入信号的t0时刻之后的平顶期间,电容处于较为平缓的充电过程,其等效RP经历小于R、等于R和大于R的三个阶段,因而在放大过程中,在放大特性的作用下,其实又经历了反相衰减、反相、反相放大等三个小过程。而无论是衰减、反相还是反相放大,都说明在此阶段,积分电路其实是扮演着线性放大器的角色。
& &3)在输入信号平项期间的后半段,电容的充电过程已经结束,充电电流为零,电容相当于断路,积分放大器由闭环放大过渡到开环比较状态,电路由线性放大器进而变身为电压比较器。此际输出值为负供电值。
& &都说人会变脸,其实电路也能变身啊。在电容操控之下,放大器瞬间就变换了三种身份。能看穿积分放大器的这三种身份,积分放大器的&真身&就无从遁形了。
实际电路中,通常在积分电容C两端并联RF电阻,其值应&10R,用来防止积分漂移造成放大器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另外,尚有同相积分放大器电路,较为少见,仍然可用将电容等效可变电阻法进行原理性分析,此不赘述。
积分电路的检修要点(以应用广泛的反相积分放大器为例):
1) 反相器基本电路形式,有&虚地&特性。
静态&&无输入信号时,若输入侧有直流电压,电路应符合比较器规则;
检修中暂时短接C(令其变身为电压跟随器),输出端应变为0V。说明运放芯片是好的。
2)具有积分电路特性。
电路RC时间常数较大时,可在输入端(输入电阻R的左端)施加直流电压,则在输出端会短时呈现反向变化至最低电平的电压变化;
动态&&输入脉冲正常情况下,可在输出端测得信号电压(为0V以下、供电负压之上的负电压)或脉冲波形。
确定其电路好坏,真的不难,而且方法是简单有效的。
(3)由运放器件和RC电路构成的微分电路 &
图1-22基本微分电路和输入、输出波形图
电路特性分析:
1)无输入信号,电路处于静态时,为电压跟随器形式(输出为0V地电位);
2)动态时,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因C1的充、放电作用,N1的工作状态在放大器和电压跟随器之间快速变身:
a、输入信号的t0~t1时刻(见图1-22中的(c))。C1对输入跃升斜坡高电压平信号,产生了一个经C1、R1近似恒流的充电电路,并在C1两端建立左+右一的充电电压。此际因C1充电电流相对稳定,C1其等效Ri近乎不变,电路变身为反相放大器,输出负向矩形波平顶阶段(恰为线性电压),恰恰是由线性放大来保障的;
b、输入信号的t1~t2时刻(见图1-22中的(d))。C1充电完毕,等效为断路。此时N1变为(跟随地电平的)电压跟随器身份,输出端回归为0V地电位;
c、输入信号的t2~t3时刻(见图1-22中的(e))。输入信号产生斜坡式线性突降,即C1左端电位线性降至地电位,由此产生流经R1和Ri(C1等效电阻)的C1的恒流放电电流回路,因C1放电电流线性之故,其等效Ri近乎不变,电路又复变身为反相放大器。由输入信号电流方向可知,输出为正向矩形波。若保持&=RC不变情况下,加大C的容量(同时减小R电阻值),会使电路的动态放大倍数提高,输出矩形波幅度加大;反之,使输出矩形幅度减小。
综述,由二极管构成运放的偏置电路(担当反馈元件)时,其开、关特性会导致运放电路的两次变身;由电容构成运放的偏置电路(担当反馈元件)时,因充电瞬时短路、充电时等效电阻逐渐变大、充电完毕相当断路(或放电时的等效电阻变化)的三次状态变化,会导致运放电路的三次变身。
从反馈支路的器件特性来分析动态中运放电路的变身,是分析电路原理的关键所在。
微分电路检修要点:
1) 电路静态,无输入信号时,是跟随地电位的电压跟随器,其两输入端与输出端,均为0V。
2) 动态时,因微分输出正、负电平接近或相等,输出端直流成分为零,故动态时测输出端直流电压,也为0V。改用交流电压挡测量输出电压时,因输出电平时间较短,测试脉冲电压幅度会较低。用示波器检测输出信号比较适宜。
随着MCU软、硬件技术的成熟,微、积分硬件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少,比如在变频器控制电路中,多由软件进行数据和微、积分运算。其它运放电路,如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等,就更为少见甚至罕见了。基础电路原理&&运放电路原理一章,写到这儿,基本上可以画个句号了。
传统的运放原理讲解,尤其如微、积分电路,多由数学公式推导演绎(电路课变成了数学课),而少从器件特性、动态变化的电路模型角度来分析(这似乎才是必须的)。深感模电原理学习之累,故不避浅陋不揣冒昧,试简说运放原理及检修原则。整理文字之时,与一般技术文章写作相反,我尽量少碰或不碰,少翻或不翻相关资料,多凭自己经历和记忆,多凭自己直觉,一路痛快地写下来。是怕写得认真了,计较多了,思虑多了,又会落入老套。就想着不管不顾,单刀直入探其本源,一鞭断江立马崖头,先玩个痛快再说。如能对运放故障检测和学习运放原理久而不得其门而入者有所裨益,那就成了。
所谓新解,系出于个人角度之试解,限于本人的水平和条件,可能会有漏解或错解,如与科班、正统的&广大上&理论有所不符,诸君当&依法不依人&给予纠正为是,欢迎探讨与指正!
在此也感谢中华工控网诸君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
中华工控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咸庆信
日 晚九时
此帖来自中华工控网。
原文件地址:
咸庆信变频器维修专题博客:
【博客文章全为原创,多为维修笔记,旨在技术交流,互相提高。以变频维修及其它工控类文章为主,间或放进些诗歌散文,以起到阅读中的调适作用,也是原创。欢迎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有关工控的技术问题!欢迎赐教与指正!转载最好注明文章出处标以转载字样,以期规范转载行为。所有文章大家随便看,不搞什么须登陆,须回复才能打开的设置!这是我的公告。--旷野之雪】
《精选工业电器电路原理图析与实用检修》、《变频器实用电路图集与原理图说》、《变频器电路维修与故障实例分析》、《PLC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已经出版。
文章数:1289
年度积分:1157
历史总积分:2359
注册时间:
lizhengchao
文章数:5381
年度积分:2563
历史总积分:8959
注册时间:
继续收藏,谢谢版主
文章数:4442
年度积分:2060
历史总积分:7531
注册时间:
2017春节活动(三)
收藏了咸老师的杠杠的
专业生产数控等离子|火焰切割机.相贯线切割机
文章数:97
年度积分:344
历史总积分:344
注册时间:
孜孜追求,诲人不倦,咸老师乃变频器领域,电子领域精神之师,灵魂人物,膜拜!
kdrjl 版主
文章数:20576
年度积分:3164
历史总积分:40090
注册时间: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5论坛优秀版主
2014论坛优秀版主
我秀我做2014
2013论坛优秀版主
秀秀我的办公桌
晒晒工控小礼品
2012论坛优秀版主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这种集成运放搭的积分或微分电路,过去经常用,现在也还在用。所以看文章很亲切呦。
我是你的朋友
凤凰息梧桐
文章数:12687
年度积分:3323
历史总积分:17555
注册时间:
2013辞旧迎新
多谢分享啊
文章数:74
年度积分:548
历史总积分:548
注册时间:
咸老师把模拟电路的基础讲得太透彻了,这几年咸老师出的书我都买来拜读了,都很精彩!很期待:《听咸老师说电子电路系列之三----数字电路原理新解》。
文章数:58
年度积分:610
历史总积分:610
注册时间:
wwq2581314
文章数:308
年度积分:355
历史总积分:1946
注册时间:
咸工 内功深厚 受教 受教
工控学堂推荐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级运放放大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