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疟疾药过多久才能检查怀孕再次验血检查是否有疟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邹洋大夫本人发表
抽血检查疟疾是要发烧的时候吗 还有没有必要再排查疟疾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抽血检查疟疾是要发烧的时候吗 还有没有必要再排查疟疾
所就诊医院科室:
友谊医院 急诊
用药情况:
服用说明:阿莫西林 但没有效果
检查资料:
&副主任医师
有必要再复查疟疾,您发烧的时候再来一次,如果还没有疟原虫,就考虑炎症比较重,要抓紧治疗抗炎治疗!
副主任医师
邹洋大夫通知请您于日前后去检查疟疾筛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拍照上传,以便给出相应的指导。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邹洋大夫通知请您于日前后去检查疟疾筛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拍照上传,以便给出相应的指导。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邹洋大夫通知通知:我希望有一天医生是最不容易被想起来的人,这说明大家都很健康,不需要我。感谢我的患者朋友对我的信任,在这个节日里祝愿你们,祝愿您们平安健康幸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水痘&&
希望得到的帮助:可以
病情描述:男孩儿,今年16周岁,一周前发热随即身上出现红色小丘疹。想咨询一下是水痘的症状吗?
疾病名称:血吸虫引起脾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息肉&&
希望得到的帮助:需要手术,控制病情
病情描述:血吸虫引起脾大
疾病名称:华支睾吸虫&&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已打虫三次血清仍阳性怎么办?患儿右侧脊柱和盆腔占位是否与寄生虫或者抗结核药有...
病情描述:2017年2月 发现患者左侧睾丸增大变硬 前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治疗 ,住院检查发现阴囊左侧不均匀肿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肝脏回声欠均匀,可见疑底回升小斑片、条带。经过右侧腹股沟...
疾病名称:蛲虫病,吃肠虫清没用,耐药了,几年前就有&&
希望得到的帮助:没就诊过,但确定是蛲虫病
病情描述:五年前有过一次,吃了肠虫清就好了,一年前又有了,吃几次药都没用,粪便里有白色小虫子,确定是蛲虫了,想知道怎么根治。
疾病名称:血吸虫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手术还是
病情描述:今天在颍上县医院刚检查出结果,医生说我们这里从来没有人见过种病,他喜欢喝生水,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可以发生这种病因,
疾病名称:百日咳综合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再去医院复诊
病情描述:清卡后,又开始咳嗽,是不是继续用药和雾化
疾病名称:怀疑是猫抓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怀疑是猫抓病,请医生确诊,需要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三个多月前搬了新房子,两个多月前养了一只猫,被猫抓过,一个多月前陆续起了很多红色的丘疹,很痒,挠过之后,有的丘疹表面会起水泡,能挤出水来,一个多星期就消了,有印儿,但是每天都起,持...
疾病名称:疑似感染弓形虫&&
希望得到的帮助:狂犬病会交叉间接感染吗?
病情描述:主任好,我的手被剪刀戳破,去急诊外科经检查伤口浅不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但是这个医院的急诊外科是狂犬病暴露门诊,如果医生刚处理完一个被疯狗咬伤的病人的伤口,又用手检查我的伤口,会感染...
疾病名称:长水痘&&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可以打针让我更快好起来
病情描述:头晕长水痘
疾病名称:这两浑身起满了水泡&&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去门诊或住院
病情描述:就去泡了个澡然后没两天就这样了好像
疾病名称:不小心被朋友掐了&&
病情描述:我今天被我朋友用指甲掐了一下,没掐破,掐红了,有个红印子,,朋友昨天和狗狗玩,用脚踢狗的时候不小心踢到狗牙了,听他说没事,我想问一下我朋友会不会得狂犬病,他掐了我一下我会不会有事,...
疾病名称:传染病要看什么科&&
希望得到的帮助:今年没时间去了,要去医院要等明年了
病情描述:身体发热,脸色苍白没血色,皮肤像萎缩了一样,肉很松弛,饭后喜欢肚子疼,吃饭吃饱了肚子很大,头发晕,和我在一起的人时间长了也有上述症状,请问检查传染病该挂什么科
疾病名称:马来热&&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打预防马来热的育苗吗
病情描述:预防马来热的育苗
疾病名称:水痘&&
希望得到的帮助:小孩子5岁,现在去接种水痘疫苗有没有用
病情描述:5天前开始出现第一个水痘,4天前地2个在头顶,当时不知道,有没有和家人隔离,3天前开始低烧,第4天去卫生站开药,和家人隔离
疾病名称:宝爸得了水痘传染给闺女的几率大吗?&&
希望得到的帮助:宝爸得了水痘发现后立马和宝宝隔离的、会传染给宝宝的几率大吗?
病情描述:宝宝到今天13天、宝宝前两天晚上发现起了水痘、立马和宝宝隔离、但是我看水痘的传染期是发病前两天开始、现在很但是宝宝、请问传染给宝宝的几率大吗?我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两天一直有通风家里还...
疾病名称:传单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淋巴细胞比例高,中性粒细胞低,直接胆红素高请问用吃药吗?吃什么药
病情描述:传单病治疗出院2月复查的结果,淋巴细胞比例高52.1%,中性粒细胞比例39%,肝功直接胆红素高7.8,请问这种情况用吃些什么药
疾病名称:疯牛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疯牛病、喝了牛骨汤、会不会感染疯牛病、现在市面的拉面、板面、都是用牛骨吊汤、听说多数是走私国外的、我网上看了看、牛脑、牛骨髓病毒最多、牛骨吊汤把病毒熬在汤里、会感染吗、骨头汤服务员...
疾病名称:疯牛病疯牛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疯牛病、外国报道输血会感染疯牛病,中国会吗,我的假想是:去年报道不少走私来中国的疯牛病国家的牛肉、中国人感染疯牛病后、献血、那么我输血会不会感染疯牛病、据报道现在血液检测不出来疯牛...
疾病名称:猩红热&&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了解猩红热需要隔离几天?几天可以上幼儿园?饮食上有什么注意?用药是否合理
病情描述:身上红色小疹子,轻微流涕,咳嗽
疾病名称:疯牛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疯牛病人烫伤的液体会传染疯牛病吗,我们酒店厨师烫伤的液体溅在菜上、我的嘴有伤口吃了会感染疯牛病吗,厨师是外国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邹洋大夫的信息
寄生虫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疟疾的急危重症的诊治,肠道寄生虫,囊虫,包虫,线虫,吸虫等,黑热病,皮肤利...
邹洋,副主任医师,博士, 1996年自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
邹洋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地方病科可通话专家
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热带病研究所被误诊为疟疾而吃了疟疾药会是什么情况?
被误诊为疟疾而吃了疟疾药会是什么情况?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上周检查有疟疾,打了五天吊针,但是现在还是高烧不退,再去别的医院检查,可是验血检查不出来,医生只是猜测有疟疾,所以我很担心是否真的有疟疾,如果没有那误吃疟疾药会怎么样?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肺结核,老年人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布鲁菌病,单纯...
&&已帮助用户:24577
问题分析:发热可出现在很多疾病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细心区分确诊,使用了疟疾药物只要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身体影响不大,会慢慢代谢排出的。意见建议:从你的描述来看真的不好确诊到底是什么引起的,需要住院仔细检查才能确诊要注意排除一些发热相关传染病比如结核、登革热、布氏杆菌病等。
职称:四级营养师
专长:恶性营养不良病,维生素A过多病
&&已帮助用户:6830
健康指导:治疗疟疾的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如果按常规剂量应用,一般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根据你的描述,我觉得你应该有肝脏肿大,高热不退,这种情况除了疟疾外,还需要注意排除病毒性感冒,以及布鲁氏杆菌病,建议做血培养查布鲁氏杆菌。
职称:三级营养师
专长:养生,健脾,补肾,汤药,养血生发
&&已帮助用户:35617
健康指导:你好,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建议还是要去医院检查,摄入疟疾药物也不会怎么样,建议还是根据医嘱治疗,增加水分的摄入,平时有好的生活习惯,平时睡眠要充足,建议平时晚上要早点睡觉,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平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问有点出汗,不发冷,去检查是疟疾,但我不太确定,如果是感冒了,被误诊疟疾来治疗,有什么后果?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科,湿气重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8874
病情分析:你好!疟疾确诊的检查是血或者骨髓图片中发现疟原虫。如果查出疟原虫就可以确诊了。不能单靠症状来否定或者确诊。意见建议:如果是感冒,服用了抗疟药,一般只是会出现抗疟药的不良反应。比如氯喹等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眼底病变等。
问高烧不退怀疑得了疟疾,被猫咬过,医...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高血压,阴道毛滴虫病,月经不调,崩漏,情感性心境障碍,尖锐湿疣
&&已帮助用户:65772
指导意见:如果是虐疾用奎宁治疗。但这都需要在医院住院治疗。
问我在苏丹得过疟疾和伤寒,老是反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脑出血,脑积水,脑瘤
&&已帮助用户:211416
指导意见: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此外,外伤跌仆,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亦可导致头痛。可以先适当服用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止痛 药来治疗的。建议检查对症治疗。
问我在非洲工作多年,可能是得了疟疾,回国半年了,一直...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
&&已帮助用户:91759
病情分析: 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相当于肝细胞内的疟原虫(裂殖体)发育成熟裂殖子释入血流。但因周围血内的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意见建议:伯氨喹可清除肝内的休眠体,减少或防止复发,可用作根治药。氯喹、奎宁和青蒿素等对红内期裂殖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能控制临床症状,为主要的治疗药。乙胺嘧啶对红外期有作用,是一种病因性预防药。
问乙胺嘧啶片对小儿疟疾是否有帮助?
专长:颈腰椎病、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
&&已帮助用户:0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小孩的疟疾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卫生,胡乱的吃东西,乙胺嘧啶片能够治疗疟疾,快速治疗,很有疗效,并且对小孩没有副作用?
问我是3月26号在非洲得了疟疾,在那里吊了四天水,吃了两天药,...
职称:医师
专长:脂肪瘤,痔疮,疝气,阑尾炎等,
&&已帮助用户:406342
指导意见:,建议您服用正天丸治疗试试,关键还需要注意防止精神紧张保证休息时间和质量,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等诱因。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疟疾相关标签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疟疾(疾病症状)
&&&&百拇医药网我的图书馆
疟 疾   疟疾是人体感染疟原虫后所引起的传染病.由按蚊传播,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上以阵发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为特征.恶性疟并有侵犯内脏,引起严重合并症而致凶险发作的倾向。疟疾属于中医学疟症范围,尽管中医学所论疟证除疟疾之外.还包括一些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主要表现的其他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疟疾感染后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长短变化很大.取决于疟原虫的种和株,感染强度和宿主的免疫状态.间日疟和恶性疟通常为10---15天.但亦可延长,有些病人甚至可达数月。三日C-的潜伏期平均为28天.由于输血引起疟疾者一般为7",-14天。发病多为急骤,尤其是复发者。初发时可有低热.畏寒.乏力、头痛.背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疟状..豳床表现视其发们:情况:臼所差异,分述于下.     1.典型发作  周期性和间歇性发作是疟疾临床的特点.典型发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发冷期:怕冷,寒战,皮肤呈鸡皮样,虽盖多层衣被.仍觉寒冷发抖,历时15分钟至1小时.此阶段常伴有恶心, 呕吐、头痛、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此时体温开始迅速上升.  (2)发热期:寒战停止后继以高热,热型呈尖峰,常达40。C或更高.可持续4—8小时。此期常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剧烈头痛、口渴引饮,甚至烦躁谵妄、呕吐,抽搐.  (3)出汗期;高热后病人突然全身大汗,体温骤然下降,持续2—3小时;当时除疲倦外,顿觉舒坦让快.常安然入睡,此期结束为发作的终止。整个发作期间.一般为6一10小时。发作后鼻唇部常有单纯疱疹出现,多次发作后脾明显肿大.可有压痛.肝常同时肿大并有轻压痛.间日疟,每隔一日发作一次.数次发作后可自行中止,但常易引起复发.少数可逐渐自愈。三日疟,每隔两天发作一次,一般症状较间日疟轻,易复发,且复发时限较长。间日疟与三日疟又称为良性疟。  2。非典型发作  良性疟疾发作虽大都为典型发作,但也有非典型发作的。非典型发作者,其热型可不规则,且无明显的周期性和间歇性发作。这主要是由于:  (1)同种疟原虫的二重或三重感染(以间日疟多见)。  (2)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放出裂殖子不规律,或提前,或延缓;以及不同种类疟原虫的混合感染.  (3)疟疾后期免疫力的增强.  (4)抗疟药物治疗不彻底。    3.恶性疟与凶险发作  恶性疟发作,临床症状较复杂而多样化.发冷、发热、出汗三期不明显,无明显间歇期.主要症状为发热,热型往往不规则.以弛张型多见。有的每天发高热1—2次,如同败血症;有的发热时间长.有持续36小时或更长者,易引起衰竭.贫血及脾肿大也明显,治愈后不易复发。  凶险发作,多由恶性疟引起,亦有由间日疟所致者,是临床上一种严重而危急的疟病。患者可于起病时即出现凶险症状,但多数在反复、多次发作后始出现。凶险发作最为多见的是;  (1)脑型;谵妄与昏迷为主要症状,并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抽搐等.少数可有精神错乱,躁狂等.神经系体征中以脑膜刺激症、失语,瘫痪、反射亢进等为多见。多数患者伴有高热.少数体温在常温以下而呈休克状态.  (2)过高热型;非常类似中暑,体温在40。C以上.皮肤干燥无汗,烦躁不安、思睡或有昏迷(于体温下降至正常时.迅即清醒).  (3)胃肠型:多类似霍乱.出现剧烈呕吐,伴腹痛、腹泻,呕吐物或粪便内可有血液,严重时有脱水.少数表现如急性菌痢.有脓血样大便,腹痛.里急后重,  (4)厥冷型;在某些方面类似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在严重岗热或吐泻的过程中出现周围循环哀竭.血压下降以至于零,四肢厥冷,可伴惊厥,木僵、昏迷等。  (5)黑尿热症:乃为急性血管内溶血状态,发生于长期感染恶性疟和抗疟治疗剂量不足者.主要表现为严重贫血,黄疸.发热.腰痛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有少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现象,可因尿毒症发生昏迷、抽搐等.病死率可高达30%,死亡多因尿闭和尿毒症所致.  4.复发与慢性疟疾  疟疾的复发,以间日疟与三日疟为常见.这是由于疟疾免疫力属于传染免疫,一旦体内疟原虫完全消失.免疫力于短期内亦消失。各种疟原虫之间并不产生交叉免疫力.而且疟疾的免疫力不能影响肝细胞内红细胞外期的疟原虫,一旦免疫力因各种原因而减低时, 如疲劳。受寒.曝晒等,肝内的潜隐小体即入血运而感染红细胞,这是良性疟主要的复发方式。恶性疟以及输血疟并无红细胞外期存在,故复发较少见。偶有出现,是由于初发后血液中仍有少数疟原虫未被歼灭,成为潜隐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减低时.疟原虫迅速繁殖而引起复发。复发常在初发后1--3月或更迟出现,症状与初发相似.起病亦多急骤,一般较轻,或呈不规则的发热。未经根治的问日疟病人,约半数有一次或多次复发。三日疟的复发率高,复发持续时间亦长。疟疾的多次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疟疾。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精神萎靡,显著贫血,脾大质硬,且可导致巨脾和脾功能亢进.儿童患者可引起发育迟缓.   H诊断要点]  ①阵发性(常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  ②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  ③谵妄、昏迷、惊厥,胃肠道证状和黄疸.  ④厚或薄血片上红细胞内可找到疟原虫.    [病机分析]  疟疾的发生,是由于感受疟邪所致。因邪毒轻重,深浅不同,或伴随疟邪感人之外邪风.寒、暑、湿性质各异,以及患者体质有别,可出现各种不同的证候。疟疾的典型发作多属正疟范围,由于疟邪侵入人体之后.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恶寒,出与阳争则发热;热蒸肌表,迫津外泄,故汗出淋漓;热随汗出而退,营卫复和.正邪相离,邪气伏藏.不与营卫相争.则寒热发作停止。邪在阳分病浅,则发作日早;邪陷阴分病深.则发作日迟.故有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的不同.而疟疾的非典型发作.多属温疟、寒疟与湿疟,是由于兼感风、寒、暑,热、湿外邪的不同,或人体体质强弱各异所致.素体阳盛兼感暑热.则发为温疟;兼感暑湿.则为湿疟;素体阳虚兼冒风寒则为寒疟。恶性疟及凶险发作。多属瘴疟范围。若邪正激争.阳热亢盛,则发为热瘴,脑型与过高热型疟属此范围;若湿热交结,蕴郁熏蒸,则为湿热瘴,黑尿热型属此范围;若寒湿瘴毒壅遏,虚阳被阻,则发为冷瘴.厥冷型属此陀围;若湿热瘴毒内迫胃肠,升降逆乱,则为吐泻瘴,胃肠型多属此范围.复发与慢性疟疾则属劳疟、疟母的范围.若久疟不愈,反复发作.耗伤气血,正虚邪恋,遇劳即发,则成劳疟;久疟不已.血瘀痰凝,蕴结胁下.形成疟母.     U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服药后还要根据“”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疟疾因感染疟原虫种株,感染强度和宿主免疫状态的不同.临床上有典型发作、非典型发作.恶性疟与凶险发作.复发与慢性疟疾几种不同类型的表现.并相应显示为一定的中医证候类型。  1.典型与非典型发作  良性疟大都典型发作.部分非典型发作。典型发作多属正疟证,非典型发作,多表现为温疟或湿疟证,少数由于体质较弱或兼感风寒而发为寒疟证.治疗以截疟祛邪为原则,在施以截疟法的同时,并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辨证用方.治疗原则;截疟祛邪.  (1)截疟法:疟疾诊断一经成立.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截疟方法。   青蒿素类新型抗疟药:可选用青蒿素栓剂直肠给药,或青蒿琥酯片、蒿甲醚胶囊、还原素片之一种口服.使用方法参见后述恶性疟与凶险发作之截疟法.   青蒿素类新型抗疟药是迄今最有效的截疟药物,宜首选。  汤方:常山饮(常山、良姜、乌梅,知母、草果、甘草) 或截疟七宝饮(常山、草果、厚朴、槟榔、青皮、陈皮、炙甘草)水煎2次.混合二次煎液分三等份.于发作前4、2,1小时各温服一次;或每日一剂,水煎分2—3次服.连服3天.  单方与验方:   ①常山或蜀漆10-,12克.   ②绣球花叶6----10克.   ③马鞭草或徐长卿30--60克.   ④毛叶轮环藤(又名银不换)45克。   ⑤过山龙30克、黄皮叶i5克.   ⑥水蜈蚣(又名三夹草)15克、倒扣草30克。   ⑦马鞭草30克,苍耳草30克。以上各方用量均以干品计。水煎二次.混合二次煎液分三次,于发作前4,2.1小时各服一次.亦可连服3天。    或用以下二方,鲜青蒿一握,捣汁,在发作前4、 2. 1小时各温服(勿煮沸)一次;     鸦胆子去壳取仁(切勿将仁敲破).用胶囊或桂圆肉,馒头皮包裹,每次饭后吞服10--~15粒.每日三次,连服七天.    上述中草药,对半免疫力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而对无免疫力患者.则疗效较差或无效.  针刺。取穴首选大椎。陶道、足三里.大椎可与陶道轮换选用,足三里左右轮换选用。亦可配合内关、间使、后溪,合谷等穴.每日早晨(或于发作前2、3小时)针一次,用捻转、提插.中等刺激手法,间断行针5--10分钟后拔针,连针3—4天.钎刺截疟.对长期居住疟区的当地人,有多次疟疾病史,免疫力较好,则疗效较高;对免疫力差或无免疫力的疫区外来人员,则疗效甚低或无效。  贴敷法:   ①小辣椒2—3个,捣烂,放在脐中和大椎穴上(陶道,身柱穴均可),用胶布或膏药贴封.两小时后除去(时间过长也无妨害)。每天早上贴一次,连续3----4天。贴后5--,10分钟,局部有灼热感为好。亦可把辣椒截断后,在穴位上反复用力摩擦,使局部产生灼痛感也能生效.   ②桃叶7张、胡椒7粒,共研捻成团(或单用桃叶lO克).在疟发前三小时将药闭敷于单侧寸口(挠动脉搏动处)约一柱香之久。男欤左侧寸口.女敷右侧寸口。   ③鲜桃叶3—5片,生大蒜半办,共捣烂,以纱布包裹塞于鼻孔内,或左或右,于疟疾发作前2—3小时塞入.   ④山大蒜.番薯各适量.共捣烂,于疟发前三小时敷寸口.   ⑤白胡椒一粒,捣碎.于疾发前2—3小时以针刺陶道穴,稍见血,用胶布或膏药贴之。   ⑥白胡椒15粒。研细末,置于胶布中央,贴大椎穴上,敷贴一周.症状消失后再更换.贴七日.  压椎法:90铀以上的现症疟疾病人,在1---,8胸椎段,可查到一或数椎棘突有压痛,尤以3,-v6胸椎为常见,选择其中较痛的棘突,以拇指(或食指)作旋转或左右滑动地用力压.以压痛难忍为度(但指头不与病人反肤发生磨擦,以免磨损皮肤),连续压15-~-20分钟。每天早晨一次,连续3----4天。有数个压痛点者,可轮流选用。压后局部皮肤潮红,停压数分钟后,可见受压处由明显指压凹陷而变为轻度肿起.以上贴敌与压椎法之疗效与针刺法相仿.
  (2)辨证用方;在施用截疟法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证候,配合对证汤药服用.若予汤方或单方、验方截疟,则可依病情轻重,或证候的适宜与否,在辨证用方与截疟方之间酌情选择其一.  正疟:发作初时肢体酸楚,呵欠乏力,继则毛孔栗起,寒战鼓颌.寒罢则遍体灼热,头痛剧烈,面赤,口渴引饮。数小时后,,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诸症消失,唯觉头晕神疲。舌红.苔薄白或黄,脉象多弦,寒战时弦紧,壮热时弦滑而数.多为间日一发,少数三日一发或一日一发。寒热休止时状若常人。   治宜截疟和解达邪,予治疟饮(广州中医学院疟疾研究室):   常山(酒炒)10—12克,草果6克,槟榔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青皮6克,甘草6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留渣再煎1次服.如是日服3次.可减少主药常山引起呕吐的副作用,并能维持它在血中的有效浓度(因常山排泄速度快).   方中主药常山为治疟良药,据临床观察.常山治疗间日疟甚至恶性疟,对有免疫力和无免疫力患者均有效。草果、槟榔亦为截疟的常用药物.但对疟原虫并无直接毒杀作用.临床用于疟区有免疫力的患者收到一定的疗效,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而消灭原虫的。与常山配伍,可加强抗疟作用.柴胡、黄芩清热,和解少阳半表半里.半夏、甘草和胃止呕.可对抗常山的副作用。青皮行气健胃,协同草果,能促进食欲.有利身体恢复。    加减;    表实汗少而恶寒重者,加桂枝、羌活、防风;    口渴欲饮,加葛根,石斛、花粉。  温疟;其发病经过与正疟证相似.唯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头痛、骨节烦痛,口渴引饮.或兼胸闷,或兼恶心呕吐.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截疟清热达郁,以白虎力口桂枝汤加减为基本方;   石膏30,-~45克(先煎).知母12,-.--..15克.甘草5克,桂枝6一10克,常山10~v12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竹茹10克。    方用石膏、知母,甘草,取白虎汤义:配合黄芩。清气分实热:桂枝解表调和营卫;柴胡、常山截疟和解达邪;竹茹清热和胃止呕.并制约常山的副作用.    加减;     大便秘洁加大黄、枳壳;     胸闷、恶心呕吐加黄连、滑石、法半夏;     痰多加海浮石、陈皮、法半夏;     但热不寒、口渴引饮,无骨节烦痛者,去桂枝,加沙参,麦冬,玉竹、生地;     热势不甚,惟邪恋阴亏。消瘦,舌光红少苔者.去黄芩,桂枝.加鳖甲、生地,丹皮,麦冬、玄参.     本证亦可选用治正疟主治疟饮加石膏、知母等为治。  湿疟:其发病经过与正疟相似,惟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身重痛,肢节烦疼.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舌质淡红,苔黄白厚腻.脉洪数或弦数。    治宜截疟祛暑化湿,以柴平散加减为基本方;     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常山10—12克.甘草6克,生姜lo克,苍术12克,厚朴10克,陈皮。6克.藿香12克,佩兰20克,滑石30克(先煎)。    方用柴胡、常山截疟和解表里.黄芩、滑石、甘草清热除湿.半夏,陈皮、生姜和胃降逆,且制常山致呕的副作用.厚朴燥湿除满,苍术燥湿健脾,藿香.佩兰芳香辟秽除暑湿。    加减:     暑热盛而发热较高者.去生姜、苍术.加黄连、香薷;     暑湿伤气,神疲少气烦冤者,去滑石加太子参或西洋参。      本证也可选用治疟饮加滑石、 佩兰,藿香、苍术治之。  寒疟:发病经过与正疟证相似,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胸胁痞满,神疲倦怠.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缓或弦迟。    治宜截疟温化达邪.以柴胡桂姜汤加减为基本方:      柴胡10克,常山10克,桂枝10—15克.干姜10克,瓜蒌根12克,牡蛎20克(先煎),甘草6克,草果6克,青皮6克,黄芩10克。       方用柴胡、常山、草果截疟和解达邪,桂枝调和营卫、疏透内伏之寒邪,再加干姜以增加散寒之力,青皮、甘草理气健胃化湿,黄芩,瓜蒌根、牡蛎清夹杂之邪热。     加减:      若阻寒不热.神疲怠倦嗜卧,去黄芩,瓜蒌根、牡蛎,加附子、党参(或人参)、白术;      若夹食积痰湿,而见胸脘痞闷.去黄芩、瓜蒌根,加槟榔、厚朴、陈皮。    本证也可用治疟饮加桂枝、牡蛎、防风、细辛等治之。   以上是根据正、温、湿、寒疟不同证候辨证用方,紧扣截疟祛邪的治疗总则。虽对证列举厂各自的常用方剂,但实质上均可视为治正疟证之。治疟饮”的衍化方,根据兼夹邪气寒、热、暑、湿之不同,而进行的加减.  2.恶性疟与凶险发作  恶性疟与凶险发作属于瘴疟范围, 因临床类型的不同.又有热瘴、冷瘴、湿热瘴、吐泻瘴之分.   治疗原则;截疟,解瘴毒,辟秽化浊.   (i)急救截疟:由于瘴疟病情急骤,病势凶险.易危及病员生命.必须采取迅速而有效的截疟手段,以及配合各种对症急救措施,必要时结合西医药急救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各类型青蒿素制剂的研制.剂型的更新与疗法的改进, 以及其他中药急救剂型的改良,为中医治疗恶性疟与疟疾的凶险发作.开创了新的前景。  青蒿素类型抗疟药的应用(广州中医学院热带病研究所李国桥,郭兴伯等)。青蒿素栓剂,直肠给药,首剂600毫克,6小时后600毫克。第2至第5天,每It给药2次,每次400毫克。总剂量4400毫克.  青蒿琥酯注射液:每瓶60毫克.使用前.用所附的5 9sb碳酸氢钠注射液1毫升溶解后.加入595萄萄糖或5呖萄萄糖盐水5"--,6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首剂60毫克,6小后60毫克。第2至第5天,每日注射一次.每次60毫克。总剂量360毫克。 ,青蒿琥酯片(每片2d毫克);口服,首剂80毫克.6小时后40毫克。第2至第5天.每日服1次,每次80毫克.总剂量440毫克。蒿甲醚注射液(每支80毫克)。肌肉注射.首剂80毫克. 6小时后80毫克.第2至第5天,每日肌注一次.每次80毫克。总剂量480毫克.  蒿甲醚胶囊(每囊40毫克);口服,首剂80毫克,6小时后80毫克。第2至第5天.每天服一次,每次80毫克。总剂量480毫克.还原青蒿素片(每片60毫克):IEl服,首剂60毫克,6小时后60毫克。第2至第5天,每天服1次,每次60毫克。总剂量360毫克。以上各种青蒿制剂均为杀灭无性体(控制临床症状)药物.临床任选一种即能取效,疗效基本一致。上述所用剂量均为15岁以上成人晕.小儿剂量,皆可按以下折算:11"--15岁,用成人剂量的3/4;7"--10岁,用成人剂量的1/2;3—6岁,用成人剂量的3/8;小于2岁,用成人剂量的1/4.  由于少数凶险发作因间日疟引起,容易复发;而恶性疟亦偶有复发.且恶性疟及其凶险发作被控制之后,部分患者血液中存在有性体(配子体),虽不会引起症状,但可传染他人.故均须在用青蒿素制剂的同时.或于发作控制之后予以杀灭有性体之物伯氨喹啉(用法见后述之复发与慢性疟疾).   (2)对症救治:在应用青蒿素类制剂的同时,根据患者出现的各种严重并发症,除结合常规应用西医药救治之外.可考虑应用以下    中医药救治方法:  高热、昏迷,抽搐而有脑水肿征象者,可考虑选用:    ①清开灵(Ⅱ)滴鼻液,成人每4 小时滴鼻1次.每次2—4滴;或口服每次 滴.服2次.    ②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水适量调成稠浆状,用消毒棉签蘸点患者舌尖,频点至清醒为止.    ③清开灵(工)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制剂)肌注,成人每次2一毫升.每日2次。    ④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制剂).成人每次 4毫升,每日 次.肌注或用高渗葡萄糖20毫升稀释后静脉注射。  气短喘息有呼吸衰竭表现者可用:   来苏精(中药蟾酥提取物)注射液,成人每次毫克,以高渗萄葡糖20毫升稀释后静脉注射.作用可持续l一2小时,必要时可反复应用。同时,可结合针刺人中,合谷、内关、涌泉、会阴等穴.  心悸.心率显著加快而有急性心衰表现者可用:   黄夹甙(又称强心灵,为黄花夹竹桃果仁提取物),每次0.25毫克,凡lO-%葡萄糖20毫升稀释后.于 分钟内静脉缓慢注入.必要时可在4—1小时后重复注射,但一日内不宜超过 次,一般1—4天有效.可持续用至1 天(限用于一周内未用过洋地黄类制剂或其他强心药者).并可结合针刺内关(或间使),心俞(或厥阴俞),频频捻转,中等刺激.亦可用维生素Bl在上述穴位注射.每穴注1—2毫升。  面白,肢冷。脉微欲绝.休克者,   可随证选用参麦针(人参、麦冬)或生脉针(人参、麦冬、五味子),每次4—10毫升,加入l 96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2—3次后.再以毫升,加入1 95葡萄糖 毫升中静滴,直至休克症状改善,血压稳定为止,适用于亡 阴者。   参附针(人参,附子).每次 毫升,加入109b葡萄糖 毫升中静滴,每日2次,维持用药1—7天。或人参针(人参)每次 4毫升,肌注, 日 2次,也可用高渗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适用于亡阳者。   并可结合针刺涌泉、足三里或素体.反复捻转,强刺激,待血压回升至80毫米汞枉以上时留针。留针期间亦耍间歇加强刺激,使血压维持稳定。亦可用人参针于上述穴位注射,每次每穴0.5-'--2毫升, 日l一2次。   黄疸、尿少,肾功能不良:   以黄疸为主,可用茵栀黄针(茵陈、山栀、黄芩)10--..20毫升,用i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静脉滴注,症情缓解后改肌注.每次2-----4毫升,日2次;   或用清肝利胆注射液(茵陈.金银花、防己、栀子、厚朴)2---4毫升, 日2次。   以尿少肾功能不良为主者.可予大承气汤口服(不能口服者鼻饲给药)与保留灌肠同时进行;或用大黄30克,崩大碗30克,紫苏15克煎水代大承气汤。   同时,在肾区附近用B,,B。等进行穴位注射。此时.青蒿素类药应继续使用.不必停药。    (3)辨证用方;  热瘴:  乍寒乍热,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汗大出,汗后身凉.汗止又热,热无定时。常伴肢体烦痛,面红目赤,烦渴饮冷,胸闷呕吐,便秘尿赤,或声哑不能言,甚则突然神昏谵涪,躁狂不宁,痉厥,抽搐,舌质红绛,苔黄厚焦:卜或黑垢,脉洪数或弦数。   治宜清热解毒,辟秽/匕浊。可用清瘴汤加减力基本方;   柴胡12克,茯苓15克,知母12克.陈皮6克,半夏10克,黄芩15克,黄连12克.枳实10克,常山12克,竹茹10克,滑石30克先煎,石膏30克先煎,甘草6克。    原方并有青蒿、朱砂,因青蒿经高温煎后则失其治疟效能,朱砂易损伤肾功能,故去之,而加入石膏.方用黄芩、黄连、知母、石膏清热解毒.常山,柴胡和解截疟,茯苓、滑石、甘草除湿化浊.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辟秽化浊和中.   加减:    热盛伤津,舌绛少苔者,去半夏、陈皮、茯苓、滑石,加生地、玄参、石斛、麦冬等;    大便于结.去茯苓、滑石加大黄、玄明粉;    呕吐剧烈,急服玉枢丹;壮热神昏,急用紫雪丹,不能口服者.可予舌尖点服鼻饲。  冷瘴:   寒甚热微,或恶寒战栗,但寒不热,面色苍白不华,四肢厥冷,神疲倦怠,嗜卧,舌质淡暗,舌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缓无力.   治宜温寒解毒,辟秽比浊。可以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力基本方:   常山l0克.柴胡lO克.厚朴lO克,苍术12克,陈皮6克,甘草5克.藿香]o克。佩兰10克,草果lO克,半夏lO克.槟榔10克,菖蒲lO克。    方用常山、柴胡、草果,槟榔截疟,藿香,佩兰、菖蒲芳香辟秽化浊.厚朴.苍术、半夏,陈皮 甘草驱寒燥湿和中.   加减:    痰湿蒙闭心窍.神志昏迷.舌淡、苔厚腻者,加服苏合香丸,    不能口服予舌尖点服或鼻饲;面白、肢冷、脉微欲绝,亡阳者,先急煎独参汤.或参附汤、四逆汤之类,     待亡阳证候改善之后再予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湿热瘴:  寒战壮热,交替往来,汗出热不解,身目发黄,色鲜明或苍黄,口干不欲多欲,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身肢沉重.精神疲怠,小便色如浓茶,严重者尿少或尿闭,舌淡红,苔黄浊腻,脉濡数或细数。   治宜清热利湿.辟秽化浊。可以茵陈蒿汤加味为基本方:   茵陈15—3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后下,柴胡]0克,常山10克,草果6克.石菖蒲10克.藿香10克,木通,蔻仁10克。   方用茵陈、栀子、大黄、木通清热利湿,柴胡、常山、草果和解截疟,菖蒲.藿香、蔻仁芳香辟秽比浊。   加减:   身目苍黄,色不明润.湿重于热者,去大黄、栀子加白术、茯苓、泽泻、猪苓;   尿少者,宜去草果、蔻仁,加车前草、猪苓、泽泻、凤尾草.  吐泻瘴:   寒热时作.状如正疟.兼见呕吐频作.泄泻水样便.少数有呕吐咖啡样物(消化道出血所致),腹痛.偶有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者,形体瘦削。气短喘促,舌红,苔黄干或腻,脉弦细滑。   治宜清利大肠湿热,辟秽化浊。可以柴芩煎为基本方:   柴胡10克,常山10克.草果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lO克,木通12克.赤芍12克,枳壳6克,半夏lO克,苍术10克,甘草4克。   方用黄芩、栀子.泽泻、木通、枳先、甘草以清利湿热.柴胡、赤芍和解达邪,常山,草果辟秽除瘴.半夏、苍术燥湿降逆和中。    加减:     泄泻清稀,苔白腻者,去山栀、赤芍.加苍术、陈皮、石榴叶;     呕吐频作者,去赤芍,常山,加蚕砂、藿香:     呕吐咖啡样物者,去常山,草果加白芨,田七、仙鹤草;     大便脓血者,去泽泻。苍术,加黄柏、白头翁.   3.复发与慢性疟疾  大多数良性疟,偶有恶性疟于初发后1—3个月或更迟出现复发.症状与初发相似,但一般较轻.起病亦急骤,其辨证论治与上述类同。为有效地防止疟疾的复发.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口服伯氨喹啉(为杀灭有性体即配子体药物),方法是于疟疾发作停止后,每日口服伯氨喹啉39.6毫克(即3片),1次服完.连服2天.恶性疟可与青蒿素制剂同时服.当疟疾多次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疟疾时,常表现有劳疟证.当发展为巨脾和脾功能亢进时,则表现为疟母证.以下介绍慢性疟疾的辨治。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1)截疟祛余邪:可根据患者寒热发作的情况,酌情选用典型与非典型发作所述之截疟法,惟其剂量宜适量减轻。  (2)辨证用方:  劳疟证:疟久不愈.反复发作,或小劳即发,寒热时作,面色萎黄或皖白,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头目眩晕,舌淡白胖嫩,苔白,脉虚或细弱。   治宜补益气血,可用河人饮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为基本方:    何首乌25—30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陈皮6克.煨姜6克,熟地2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柴胡10克。   方用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白术、炙草补益五脏气血,柴胡升举清阳,陈皮.煨姜行气温中.   加减:    精神萎靡,少气乏力,气虚偏甚者,人参另炖兑服:    畏寒肢冷而兼阳虚不足者,去柴胡加桂枝(或肉桂);    面唇爪甲淡白,眩晕心悸,血虚偏甚者,去煨姜.柴胡,酌加白芍、枸杞、川芎,鸡血藤;    消瘦潮热而兼阴亏不足者,去黄芪.陈皮.煨姜,加鳖甲、知母,白薇。生地。  疟母证:除具备上述劳疟证多数的:临床表现之外,常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胁下癥.块.舌质可见瘀斑瘀点。脉涩。   治宜扶正祛邪,予补益气血,软坚消痞;之法。   用上述治劳疟之方药作汤剂口服.同时服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 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韦,厚朴、牡丹、瞿麦,紫葳、半夏、人参、广虫、阿胶、蜂窝,赤硝。蜣螂,桃仁),水蜜丸每次3克.日;服2—3次;大蜜丸(每丸重3克),每次l"--2丸, 日服2—3次,温开水或上述中药汤送服。   或用鳖甲丸(鳖甲.草果仁.六神曲、半夏,青皮,首乌,陈皮,黄芩、常山、莪术、厚朴、柴胡、麦芽,山楂、三棱,红枣。生姜),水丸(每10丸重约l克)每次6—9克,日服2---.3次;   或人参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方重加人参),每次3克,日报3次,服法均同鳖甲煎丸。   此外,亦可在补益气血方中,酌加鳖甲。龟板、牡蛎、海蛤壳等咸寒软坚之品,以及丹参,桃仁、红花,泽兰、王不留行、广虫、五灵脂、蒲黄、乳香、没药、益母草等活血祛瘀药,也能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  惟应注意的是部分脾功亢进的患者.在过量使用活血祛瘀药后,会使脾功亢进的症状加重。如血色素及红细胞减少等,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馆藏&14557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票用完才能领新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