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手机sony电视业务盈利赚钱吗

索尼靠什么赚钱的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索尼靠什么赚钱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机(索尼的无反很厉害)、摄像机(很厉害)索尼影业、Hifi等顶级的,电子行业多尼是很强的、4K电视(这个不赚钱,不过索尼确实做得很好)、索尼耳机,索尼卖手机上的传感器,还有索尼的游戏机,当年sony、松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索尼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索尼公布最新一季财报:包括手机在内的大部分业务都在挣钱,亏钱的业务有些出乎意料
在多家企业公布最新一季财报之后,,如下:
2016 财年第二季度,索尼公司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比下降 10.8%,为 16889 亿日元(167.22 亿美元)。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汇率影响。若按不变汇率计算,销售收入基本同比持平——其中,移动通讯业务销售收入下降;同时,由于投资表现提升为金融服务业务带来收入增长,影视业务亦有一定的收入增长。
营业利润方面,与上年同比降低 423 亿日元,为 457 亿日元(4.53 亿美元)。营业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半导体业务(包括影像传感器和相机模组)的盈利下降。影视业务和移动通讯业务的盈利增长部分抵消了部分上述影响。其中,本财季营业利润项下录入一笔 328 亿日元(3.25 亿美元)来自计划中的电池业务转让带来的资产减值。同时,由熊本地区地震造成的 12 亿日元(0.11 亿美元)的净支出亦被录入在内。在本财季,重组费用增加了 270 亿日元至 326 亿日元(3.22 亿美元),主要用于上述的电池业务转让的运营支出。
索尼各业务的表现
移动通讯业务销售收入为 1688 亿日元(16.71 亿美元)。相对于 2015 财年第二财季录得营业亏损 206 亿日元,本财季营业利润为 37 亿日元(0.37 亿美元)。销售收入的降低主要由于该业务策略从追求市场份额调整为提升盈利能力,从而造成智能手机销售收入下降。在销售收入降低的同时保持盈利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和重组费用的降低以及产品组合向高附加值型号的优化转型。
游戏和网络服务业务销售收入为 3199 亿日元(31.67 亿美元),营业利润为 190 亿日元(1.88 亿美元)。PlayStation(R)4 (“PS4”)销售价格的降低和汇率为该项业务带来不利影响。同时,PS4 软件销售(包括网络销售)的增长以及成本降低带来了积极影响。
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IP&S)业务销售收入为 1354 亿日元(13.40 亿美元)。营业利润为 149 亿日元(1.47 亿美元)。该项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转向高附加值型号带来的数码影像产品结构优化。同时,由于熊本地区地震带来的部件采购困难和整体市场萎缩,为该项业务带来消极影响。
家庭娱乐及音频(HE&S)业务销售收入为 2349 亿日元(23.26 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增加 18 亿日元,达 176 亿日元(1.74 亿美元)。该项业务增长主要来自成本降低、高附加值型号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
半导体业务(包括影像传感器和相机模组)销售收入为 1937 亿日元(19.18 亿美元),营业利润亏损 42 亿日元(0.41 亿美元)。部件业务(包括电池和记录媒体)销售收入为 467 亿日元(4.62 亿美元)。营业亏损为 366 亿日元(3.63 亿美元)。
影视业务销售同比收入增加 4.6% 至 1921 亿日元(19.02 亿美元),相对于 2015 财年第二财季录得营业亏损 225 亿日元,本财季营业利润为 32 亿日元(0.32 亿美元)。其增长主要来自于电影、电视和媒体网络业务的增长。《捉鬼敢死队》、《香肠派对》和《屏住呼吸》等电影的票房收入强劲。《王冠》、《青春韵律》(The Get Down)等电视作品亦表现良好。
音乐业务销售同比增加 8.0% 至 1502 亿日元(14.87 亿美元),营业利润为 165 亿日元(1.64 亿美元)。其中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表现强劲;畅销唱片包括席琳·迪翁的《Encore un soir》、乃木坂 46 的《Hadashi de Summer》以及西野加奈的《Just Love》等。
金融服务业务销售收入增加 23.6% 为 2605 亿日元(25.79 亿美元),营业利润为 336 亿日元(3.32 亿美元)。该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表现的提升。
全年业绩预期方面,索尼公司本财年预计全年销售收入 74000 亿日元,营业利润为 2700 亿日元。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1265文章总数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  索尼刚刚发布了最新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表示索尼还是非常能赚钱的。其中移动通讯业务销售额达到1812亿日元,营业利润36亿日元,大增771.3%,不过这还不是索尼最赚钱的业务。索尼最赚钱的业务是半导体业务,利润高达554亿日元。半导体业务主要包括相机CMOS。索尼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索尼销售额实现15.2%的增长,达到1.858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大涨180.5%,达到1576亿日元。看来大家是用实际行动守护住了姨夫的微笑。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对文章打分
怪不得没倒闭 索尼手机利润是Android厂商中最高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64931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阅读 (49896) 评论 (13)
阅读 (20936) 评论 (10)
阅读 (18857) 评论 (8)
阅读 (49955) 评论 (13)
阅读 (35166) 评论 (13)
阅读 (32049) 评论 (11)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手握数不清的黑科技 为何索尼一直走下坡路?_网易手机
手握数不清的黑科技 为何索尼一直走下坡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索尼最巅峰的时候,远远不是现在的苹果所能企及的。
(原标题:手握数不清的黑科技 可是为何索尼近些年走下坡路)
索尼倒闭了吗?并没有。传说科技圈中有四大著名谣言:谷歌解禁,脸书入华,索尼倒闭,WP崛起……除了WP这种几乎绝迹的以外,索尼大概是被调侃的最多的一家。这个问题其实很尴尬,因为问题并不仅仅在于索尼一家,而是整个日系民用消费电子领域都在面临着下滑的趋势。无论是手机、电视、还是各类家电产品,曾经不可一世的日系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了历史。那么索尼呢?从一直被倒闭的索尼说起索尼曾经辉煌过。索尼最巅峰的时候,远远不是现在的苹果所能企及的。笔记本电脑、Walkman、家庭影音……索尼的产品基本甩开同时期产品几条街,在那个时代的消费者看来,索尼就是黑科技+工业设计,你可以想象那种突破时代限制的想象力有多么不可思议。(索尼1970年推出的TR-1825收音机)至于为什么索尼会混成现在这个熊样儿,完全是自己作出来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人的痼疾和对技术的偏执,让索尼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日本人的痼疾和对技术的偏执,让索尼一路下滑,一直滑到“索尼倒闭了吗?”成为一个流行的梗。不过,话说索尼已经实现连续两个财年的盈利了,就算是被调侃只会拖后腿的索尼移动业务也在2016年第一个季度开始有所起色,尽管只有区区400万刀的利润。那么问题来了,这家“始终在复兴,却从未复兴”的企业能保持这种势头,完成真正的复兴吗?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索尼为什么近年来走下坡路,很多人都会说是不懂营销,忽略市场。这答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一个背景事件不得不提,那就是日本在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破裂。这件事让整个日本的经济衰退严重,在泡沫破裂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将其“修复”,成为我们后来所说的“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我们先来捋一捋整个事件的经过:20世纪70年代,战后的日本产业调整成功,经济进入了高速稳定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空前提高,美国许多行业都受到了日本的冲击,加上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引发了不小的社会恐慌。尽管期间美国也发生过“打砸抢烧”事件(针对日本产品),但这并不能阻止日本人前进的脚步,一直到1985年,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汽车产业工人对日本车“打砸抢烧”一向以“老大哥”自居的美国当然不愿意了,特别是二战后的美国,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力量,美国都是全世界最强大国家之一(隔壁还有一个苏联)。因此,日,在美国的怂恿下,英、法、美、日、西德五国财长与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而正是这个协议,让日本经济出现了巨大的泡沫,为日本经济衰退10年做了铺垫。签订“广场协议”“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借此削弱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但没想到的是,日元对美元的升值,也就意味着美元对日元的贬值,在1986年12月美元汇率开始稳定后,日本在全世界开始了对外资本输出(主要是美国)的热潮。日本经济没有被打垮,反而持续上升,同时,也是泡沫胀大的开始。日元升值,美元贬值1986后,日本通过投资来“收购美国”,相继对美国经济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在这几年时间内,日本在夏威夷地产投资超过了65亿美元;三菱公司卖下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松下出资61亿美元拿下了美国环球影业;而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索尼则以34亿美元收够了美国娱乐业巨头——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并在不久之后将其改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可以说,泡沫经济年代的日本人,几乎活跃在世界资本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以美国1/3的人口创造了美国1/2的GDP。不过,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这个泡沫迟早会爆炸的。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两个支柱,而日本政府的政策失误,则成为了刺破泡沫的那根针。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失业者排队寻求政府机构帮助1989年,日本政府收紧货币政策,瞬间挑破了日本股市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市跌幅高达40%,使得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随其后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下跌,地价跌幅超过46%,房地产的泡沫随之破灭。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  所以为什么平成年代的日本人怀念昭和年代,因为在那个时代,正是日本经济上升,所有日本人重建热情高涨,整个日本社会富有生命力和力量。回到正题,正是泡沫经济的破裂,让仰仗不动产投资的日企纷纷走下坡路,日本制造也宣告消亡。20年的时间的修复和止损,也只不过是把这些企业恢复到正常的衰退状态罢了。而索尼,在收购了哥伦比亚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裂而出现了连年亏损,甚至一度成为日本历史上亏损额度最高的企业。“偏执”的日本人日本人的偏执,让自己有些固步自封了。进入网络时代后,或者说信息化时代,这种日本式的偏执或骄傲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刚从“失去的20年”走出来的日企,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走向衰败。说说索尼吧。索尼太过于沉溺在CRT显像管特丽珑技术的昔日成就上,忽视了整个电视市场已经开始向液晶、等离子交替的趋势,加之时任CEO出井伸之没能够给索尼带来足够的利润,没能掌握核心技术的索尼在平板电视市场被迫和对手展开了价格战,这对于一向走高端路线的索尼几乎是致命的,直接的结果就是2004年利润跌倒最低,将这个行业的王者宝座拱手让给了三星。除此之外,索尼对外界的变化似乎显得不闻不问。21世纪初,当MP3成为了潮流,当苹果发布了第四代iPod的时候,索尼才在2004年年底慢吞吞地推出了自己首款MP3格式的Walkman,而这个时候,音乐播放器的王者宝座早就是苹果的了。不关心市场,不关注技术的更替,不跟随潮流,要么是索尼不懂市场和技术,要么就是索尼的过分骄傲。当然,我更倾向于后者。不仅仅是索尼,几乎所有走向没落的日企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技术,而是过于关心技术。打个比方:战场上敌人各个都装备精良的热武器,而你却偏执地研究如何把刀剑打造的更锋利,很显然,拿着刀剑去砍拿着冲锋枪的敌人,不失败才奇怪了。另一方面,则是索尼的自信。自信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过分的自信就变成了骄傲,而骄傲,恰恰是失败的开端。索尼毫无疑问是个大企业、大集团,但是,这个超级大企业太喜欢生产一些小批量的小众发烧产品。要知道,对于索尼这样一个典型的日企,在技术研究上是从来不会懒惰的,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巨大的开发成本,却由于产品本身小众而且价格高昂而无法做到盈亏平衡。没有销量就没有利润,商人赚不到钱还谈何生意?第三个方面,索尼是个出了名的内斗企业,僵化的体制使得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互相不联系,本来优势的技术却不能转化为优势的消费产品。举个例子,在iPod之前,Walkman是全世界最受欢的音乐播放器,凭借索尼在音频播放的领先技术,为什么没有做出领款再次登顶宝座的MP3播放器呢?很简单,因为索尼的唱片部门不喜欢MP3,认为MP3会带来盗版的泛滥,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所以,索尼就把这个战场让给了苹果。而当索尼醒悟过来,开始做自己的MP3播放器的时候,距离苹果发布的第一代iPod已经有整整三年时间了。平井一夫和One Sony这就是为什么姨夫(平井一夫)成为索尼CEO就提出了“One Sony”的理念,这个理念旨在加强索尼各部门合作,集结索尼在各领域的技术与内容资源,加强索尼产品。One Sony的理念下,索尼主力出击影像、移动和游戏“三大支柱”业务,推出了不少顶级产品。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比较残酷。移动业务的Xperia系列惨败,2012年国内已经是互联网手机风云变幻的时候了,而Xperia手机就像黑莓一样小众,卖不出多少台还谈何盈利?另外两个是PlayStation和索尼的微单相机,PlayStation薄利多销,销量远超微软的Xbox;而在影像领域,单反市场有佳能、尼康,索尼没能开疆扩土,但在微单市场上,索尼却意外地非常成功。遗憾的是,这两者的成功和盈利,仍旧没法填满移动业务的坑。One Sony的理念不是不好,而是索尼没有执行好。可是,无止尽的亏损,索尼为什么还不倒闭?答案并不复杂:一来索尼也算家大业大,所谓廋死的骆驼比马大,索尼还是那个世界五百强的跨国大企;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除了电子产品,索尼还卖保险——正是这个正确的决策,填补了其他业务无止尽的亏损,让索尼依然巍峨不动。要知道,索尼金融业务的收益,曾经一度高达总销售利润的63%所以说,索尼是世界上第一家把电子产品做得领先世界的保险公司,233333~“吆喝”也是一门技术记得初中的时候学的一篇文章,萧乾先生所写的《吆喝》。这篇散文中详细地描写了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种叫卖实际上是一种口头广告,因此,这些商贩们还变着法儿吸引走过路过的潜在顾客。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城里人套路多”。所以,吆喝叫卖,也是一种技术。然而就在吆喝这件事上,索尼吃了大亏。索尼从来就不缺优秀的产品,更不缺强大的技术。但是这件事除了一些粉丝和混迹科技圈的人,还有谁知道?日本人提倡匠人精神,也崇拜忍者式的沉默,索尼偏执地相信强者为王,索尼也无疑是强者,只不过,酒香也是怕巷子深的。消费者不知道你的好产品,但是你却以为产品不够好,所以又投入更多的成本精益求精,然后新产品消费者又不知道……如此死循环,你的产品势必越来越小众。换句话说,索尼或许根本就没有在营销上放太多的心思,因此,索尼的营销部门就该拉出去掌嘴20次。消费领域和专业领域不一样,同样的消费品,消费者有太多的品牌可以选择。但是对于专业设备而言,全世界内做到顶尖的无非那么几家,基本没得选,所以答案显而易见。索尼2016年代言人 胡歌横向对比下三星,三星的产品线和索尼相比简直有过之而不不及,但是三星卖得却比索尼好太多了,Why?因为三星除了在产品研发上肯花钱以外,广告也是做得铺天盖地,从来就没在营销上省过钱。索尼似乎没想过要和信息渠道打交道,而这个时代也不会把索尼这个优秀的技术者推向信息渠道的顶端,这就是“索尼的技术很牛逼”和“索尼很牛逼”的区别,因为索尼没想过让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牛逼”起来。另一方面,是索尼的一直以来都没有重视的一个思路——创造购买欲望而非创造需求。索尼有着太多优秀甚至跨时代的发明和产品,但当它拿出来卖得时候,消费者会觉得“哇索尼发新品,酷”,却不一定想着购买拥有它;而苹果每发布一款新iPhone,是果粉不是果粉都会觉得“哇苹果发新品了,买买买”——一个是消费需求,一个是消费欲望,就像小孩子面对课堂和玩具一样,当然是选择玩具了。止损?还是复兴?毫无疑问,索尼的财报正在逐渐变得好看起来,但问题就在于这种局面是真的复兴?还是仅仅只是止损?毕竟索尼已经连续亏损7年了。姨夫上任以来,索尼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阵痛后终于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两个财年终于转亏为盈,实现了大幅度的盈利增长。其中最赚钱的两个业务分别是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飞速增长的游戏业务抛开金融服务业务不说,最亮眼的莫过于游戏和网络服务业务,这项业务给索尼带来了1356亿日元的利润,接近总利润的一半。目前PS4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6000万台,占据主机市场50%以上的份额,远超微软的Xbox One。PS4的竞争力如此强,其中一个原因是顽皮狗(索尼旗下全资子公司,去年被誉为NO.1的游戏工作室)以及第三方厂商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顽皮狗的《神秘海域》和《最后的生还者》(又名:《美国末日》)。这两个系列独占大作(《神秘海域3》和《最后的生还者》还获得了IGN满分的评价)为索尼的PS主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游戏体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PS4能够占据主机市场50%以上的份额了。移动通讯业务终于不亏了而移动通讯业务,估计是让一众索粉们最欢呼雀跃的地方,因为这个业务终于盈利了。遗憾的是,尽管智能手机作为现在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但这个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对于索尼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在手机这个行业里,没有对上下游供应链强大的把控能力,任何一个厂商都是难以做大做强的,反观苹果和三星:苹果的议价能力超强,而三星几乎拥有全产业链的优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苹果和三星都会是这个行业的TOP TWO。综上,索尼移动或许无法做大做强,但专注中高端市场,保持住利润率却也并非不可以。索尼影业之滑铁卢最后我们来谈谈亏损最为严重的索尼影业。索尼影业阵容相当强大,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八大电影公司其中三家就在索尼旗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黑衣人、蜘蛛侠)、大名鼎鼎米高梅(猫和老鼠)、联美(默片时代的卓别林,后被米高梅收购),只可惜,索尼似乎没能把这段辉煌延续下来。去年一整年,迪斯尼可以说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狂揽30亿美元称霸全球电影市场,特别是《疯狂动物城》和《奇幻森林》这两部电影超出预期,合计接近20亿的票房成绩,更别说还有漫威大法这个巨大的“吸金器”,美队和铁罐的金字招牌就是票房的保证;而和漫威相对的DC,则凭借超人和老爷的超高人气,使得后哈利波特时代的华纳再次振作了起来;索尼影业和派拉蒙这对难兄难弟继续垫底,派拉蒙的片单上仅有《星际迷航:超越星辰》一部票房过亿的作品,大成本制作的《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却遭到了票房失利。2016年的索尼影业过得并不怎么样,805亿日元的亏损虽然伤不到索尼的筋骨,但在如此巨大的电影市场压力下并不好过。让索尼万万没想到的是,大牌明星出演的片子票房成绩并不好看,例如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但丁密码》和乔治·克鲁尼主演的《金钱怪兽》,最重磅的压轴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由于拍摄规格(3D/4K/120帧)过于高端,全球没几家影院能够完美体现其播放效果,票房成绩可想而知。反倒是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浅滩》、《香肠派对》、《屏住呼吸》等表现亮眼,其中的票房黑马《屏住呼吸》上映的首个周末就卷走2600多万美元。期待今年上映的新版《蜘蛛侠》能够给索尼一些信心,毕竟去年和漫威合作的《美国队长3》中,那个出场不多但话痨十足的小蜘蛛侠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喜爱。PS:蜘蛛侠能够回归MCU,对于索尼、漫威和观众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这可是不常见的win-win-win(三赢)局面啊。影像业务不说,反正独孤求败,半导体也只是因为熊本地震而亏损,所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而已。小结索尼正在复兴吗?难说,但至少已经朝着好的方向开始前进。不过,金融业务的利润占据总利润的50%(主要依赖索尼人寿),这对于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并不是太好的事情,特别是索尼这家曾经被誉为“工程师的乐园”的企业。一点小感想姨夫有过这么一句名言:“人们的通讯沟通方式,每十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根本变化。如果索尼不作为局内人坚守智能手机业务,不参与下一模式的创建,那么下次洗牌时我们就只能认输。如索尼放弃手机业务,还会丢掉与全球的零售商和运营商之间的良好关系,即使未来有好的想法,也无法快速将其推向市场。”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移动业务亏损这么多,索尼都不愿意把它砍掉。索粉们守护的姨夫の微笑
老罗在今年罗振宇的访谈上说:“做当前时代最大的软硬件结合的平台,才能在下一次平台革命的时候有参与的权力。”而当前时代最大的软硬件结合的平台,恰好就是手机,在这点上,这两个企业的领导者是非常相似的。索尼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落后了,但是如何做才能回到那个巅峰,这是谁也说不清的。但是,如果索尼真的倒闭了,真的成为了历史,那么我想这会是二十一世纪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最大的损失。我索,加把劲儿吧~
本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责任编辑:陈功_NT389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ny靠什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