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而

查看: 13398|回复: 16
如何答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怎么理解?
发表于 09-6-30 20:57
& && &如何答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怎么理解?
发表于 09-6-30 21:39
首先,这句话是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的名句。讲的是忧患关系。。。。。。。。
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两句话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跳动着民族的脉搏,孕育着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幼芽。“先天下之忧而忧”,好就好在一个“先”字上,“后天下之乐而乐”,妙就妙在一个“后”字上。“先”“后”对比,何等鲜明,真能启人深思,发人深省。
& & 自古及今,确实有不少人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启迪下,英勇地奋斗着。宋代名将岳飞,为了抗金保国,收复失地,驰骋沙场。他不畏奸臣谗言,不顾国君昏庸,在被召回朝廷遇害之前,还念念不忘“直捣黄龙,救回‘二圣’,收复大好河山”。此“忧”可谓“先”,其“乐”却在“后”。正因为如此,他才名垂千古,为后世称颂。再如,我国现代文坛上的巨星茅盾先生,他一生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写出了许多不朽之作。解放前,他在国统区用手中笔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解放后,他更加勤奋写作,尽情讴歌人民的新生活。他在临终之前,将自己节省下来的25万元稿费上交国家,献出一颗赤胆红心。茅盾先生身体力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对待“忧”与“乐”的态度,孰“先”孰“后”异常鲜明。历史上这样的人太多了,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他们的英名都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流芳千古,为后人称颂。
今天,建设“四化”,振兴中华,仍然需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四化”大业,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勤勤恳恳,冲锋在前,为“四化”大厦增砖添瓦,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只有这样,才算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发表于 09-7-2 09:55
发表于 09-7-2 10:04
回答的真好
发表于 09-7-2 10:43
发表于 09-7-2 10:52
发表于 09-7-2 15:35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这句话是范仲淹的名句,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第二,从古至今,有很多的爱国之士,都是这方面的先驱。他们用他们的行动来证明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第三,现在做为我们来考公务员的考生,要做到心系于民,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
答题完毕!
发表于 09-7-2 16:49
&&如何答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怎么理解?
这句话出自诗人范仲淹,体现了古人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节。其原意为,在百姓忧愁之前想到百姓的忧愁,以便提早解决问题,在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之后自己在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用在现今社会,可以用来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明确的政绩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关注民生,促进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工作的目标和宗旨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己任。这才是一个合格领导的政绩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刻把百姓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都位置,工作中不维权,不唯钱,只唯百姓的利益,这样的官才是人民群众的父母官。
对于现代社会滋生的一些与和谐社会相背离的不和谐因素,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行为,则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了最高位置,以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样的官员,不是和谐社会需要的官员,我们应该加以教育,责令悔改,如不能悔改,我们就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严惩。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会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警世恒言,以百姓利益为己任,群众无小事,再小的事也要尽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是我工作的目标
发表于 09-7-2 17:18
发表于 09-7-2 18:49
都答得不错啊!
发表于 09-7-2 19:03
发表于 09-7-2 20:28
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发表于 09-7-2 20:45
发表于 09-7-2 22:2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厉害啊,真么都是这么厉害的角色
发表于 09-7-3 12:00
都是强淫&&
发表于 09-7-3 12:22
强人很多那,答题要是有条理就容易得分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7-12-21 04:23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记天平山,补二张
239浏览 / 14回复
水平低,发图很糟,现补上,请原谅。
P补1& 此古树与范坟同年器材:&[]&&:&[]时间: 14:56:02.75&&快门:1/30&&光圈:F/11.0&&焦距:50毫米&&感光度:500&&P补2&& 天平茶馆--是个好去处器材:&[]&&镜头: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时间: 14:27:39.75&&快门:1/15&&光圈:F/8.0&&焦距:25毫米&&感光度:200&&
支持一下!
对 楼主 色海无边 说:=========================支持
严重支持!
支持摄友的风景靓片
对 楼主 色海无边 说:=========================支持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也同时寄托着 以天下 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采纳率:8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乐乐成语词典,乐乐成语词典提供成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成语发音:
xiān tiānxiàzhīyōu ér yōu,hòutiānxià zhīlè ér lè
成语解释: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常用程度:
感情色彩: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等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成语例句: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在被贬外逐时,还念念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滕子京因遭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州,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一篇《岳阳楼记》:&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美景而高兴,也不因处境坏而哀伤,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成语接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开始成语接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相关成语
近义词与反义词
看图猜成语
本周点击量最多的成语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大家正在搜的成语
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谈谈你的看法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为国分忧,为民着想,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强盛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这句话意思是一个仁人志士应该在天下人之前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如下翻译句句经典,你可择其一而用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11种翻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脍灸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
古人的“先忧”“后乐”,目的总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为
了剥削者的利益,而我们今天,则完全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
所以我们更应该这样做。
我与他者的关系,这个他者,可以是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万民,这种兼爱济世的情怀,拿到当下,其实就是要人更多地去关爱别人,个人觉得,我们普通人应当,同天下之忧而忧,...
答: 你有可能会降下来了,但是还是要看你自己后期的调理情况,所以多注意饮食清淡哦。
答: 鲁迅对老师的印象总体来说是正面的....
答: 为灵魂而艺术
答: [89]他说:“学至于佛则无所学”,以为宋伊川诸儒“皆窃吾佛书”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