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f717镜头和差的机身配好的镜头之间松动的解决办法

索尼数码相机: 王者重现,SONY Cyber-shot F717数码相机(图)_第三媒体频道
→ 索尼数码相机: 王者重现,SONY Cyber-shot F717数码相机(图)
索尼数码相机: 王者重现,SONY Cyber-shot F717数码相机(图)
上传:三关大开&&&&
来源:InfoSpace&&&&
&& 说F717是民用数码相机的一代机王,恐怕即使是其他品牌的用户,也无可辩驳。前一段时间,800万像素的民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F717在市场上也暂时失去了昔日的锋芒,退位于新生代的旗舰们。不过,随着 F717价格再次大跳水的消息,这部昔日的霸主再次跃入了我们的眼帘
[正文] & &
&& 说F717是民用的一代机王,恐怕即使是其他品牌的用户,也无可辩驳。前一段时间,800万像素的民用大行其道,F717在市场上也暂时失去了昔日的锋芒,退位于新生代的旗舰们。不过,随着 F717价格再次大跳水的消息,这部昔日的霸主再次跃入了我们的眼帘。&& 情景是如此的相似,当初选择F717,我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购买的时机也恰恰是在F717那次大降价之后。其实F717一面世,我就被那个标志性的大镜头吸引过去了。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省吃俭用买了一套国产的单反相机,镜头&& 也一直用着随机配套的标头,真算得上是短小精悍,但别人变焦取景的时候,我却只能“脚”动变焦来选择合适的取景范围,其中的郁闷可想而知。镜头的口径决定着进光量,而摄影归根结蒂还是对瞬间光线的捕捉,像Nikon这样的光学大厂都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所以F717的大“炮筒”真的是让我动心啊。
&& 最初我对数码还是心存疑虑,毕竟价格比起胶片相机来说贵得太多了。后来,一个爱好摄影的老同学把他拍摄的一张微距照片发给我,让我猜是用什么镜头拍摄的,我斩钉截铁地说一定是用了专业的微距头。当他告诉我是用F717拍摄的时候,我终于彻底折服了,决定死心塌地地跟上数码化的大潮。&& 在机型的选择上,我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单位的相机是佳能的单反,我平时经常用,也颇有好感,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倾向于传统光学相机厂的产品。当时佳能的G3/G5都是以画质优异而著称,我也考虑了良久。但是最后还是觉得这两款产品还是有太多传统相机的痕迹,佳能毕竟还有很大的传统相机市场,似乎只是把传统相机的胶片换成了CCD,然后又加上一个存储卡就成了一台。但是我总觉得数码之于相机,恐怕不仅仅是这一点改变就可以完全体现其优势的。从外观设计上来讲,F717取消了传统相机左侧的部分,整个机身呈现一个巨大的L形,这一点也是被无数的影友耻笑,说是少了半截的机身。但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这样一改,拍摄的时候可以用左手稳稳地托在粗大的镜筒上,稳定性要比两只手抓住机身强得多(或许,面对数码,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机身,还有我们脑中一些习惯思维吧)。更关键的是,被取消的这部分,在传统机身上是用作胶卷仓的,现在,连胶卷都变成了薄薄的一张存储卡,留着它还有什么用呢?恐怕还是传统相机厂偷懒,直接把以前的机身改造一下就用在了上吧。
&& 而且,传统相机厂的保守在镜头的设计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因为的成像元件面积比起胶片来说小了不少,因此镜头设计上的难度也降低了很多。但是直到G5,佳能还只是配备了一个4倍光学变焦的镜头,而Sony从 F717的前身F707起就已经配置了成像毫不逊色的5倍光学变焦镜头,设计理念的差异不言自明。其实佳能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对于我,还是更喜欢SONY这样一个创新者的角色。更何况,SONY用F717就对抗了佳能G系列的两代产品,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了。&& 富士的产品我也关注了很久。富士有制造大幅面相机和高像质镜头的技术背景,同时又没有135相机的包袱,因此也是从全新的产品开始设计。S602作为一款长寿的经典机型,也曾经差点就让我掏腰包了,唯一让我不大满意的就是它300万像素的分辨率未免太低了。虽然八边形的CCD通过插值确实可以得到更高的像素,但是存储卡的价格始终不低,让我用200%的存储空间去换取可能只有20%的实际分辨率的提升,在目前存储卡的容量没有突破进展的前提下,恐怕还是太不合适了。相比而言,Sony作为CCD的第一大生产厂,自行开发的CCD也为各家相机大厂广泛使用,技术方面应该更值得信赖。后来S7000终于解决了分辨率低的问题,但是这个插值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在是有些尴尬。&& F717上市已经有接近两年了,画质方面我也不用介绍太多,相关的实拍图片已经太多了。Sony将一款镜头用在了F707和F717两代旗舰机上,其强大的自信心可见一斑。而我自己实拍的图片,也一再证明这个“卡尔·蔡司”确实名不虚传。F717所配备的USB接口,迅捷的对焦速度、旋转机身设计以及独特的红外拍摄功能,再加上Cyber-shot丰富的摄影配件,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摄影系统,其功能和性能的综合指标并不输于它的晚辈们。听到F717再次降价的消息,我想,F717真实要成为所谓的“街机”了,将来我拿着相机走在路上的时候,应该能看到更多会心的微笑吧J&& 可能还是会有不少朋友觉得,F717的性能与眼下流行的5款800万像素旗舰机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其实,相机毕竟还只是一个拍摄的工具,其作用无非是为我们得到一幅好的作品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保证。而拍摄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无疑还是拍摄者本身。就像国产的单反套机可以帮我拍到高校摄影展的得奖作品一样,每一部相机都会有自己的强项,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弱点。选择相机的时候,就是要看相机的优点是不是与自己的风格相匹配,同时,它的弱点是不是可以为自己接受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来避免。我当初选择了F717,也就是根据这两点,权衡利弊之后得出的结论。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不可能拥有武装到牙齿的顶级装备,因此,扬长避短,合理的利用手中的相机,应该也算是必备的一项能力吧J&& F717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F828推出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心动的感觉。这次降价的消息传来,也没觉得当时花的钱太多,在我看来,F717早已经是物超所值的产品了,这次降价之后呢?呵呵,我真的想不出什么词汇来说明它了,或许,这已经是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最好也是最后一次的机会了吧。祝大家都能像我一样用上合意的相机(新闻稿 天雨流芳提供 )
】 【 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
&Advertisement
&十大最受关注的新闻
&十大热门驱动/软件下载
&十大最受关注的品牌
&(SAMSUNG)
&(MOTOROLA)
&(Sony Ericsson)
&十大热门常用软件下载
& & Re: 索尼数码相机: 王者重现,SONY Cyber-shot F717数码相机(图)
吹牛大王!
对焦迅速?晚上试试!
独特的红外对焦!照城市夜景试试,个个跑焦
作者:正义&&&
& & Re: 索尼数码相机: 王者重现,SONY Cyber-shot F717数码相机(图)
如果索尼生产打战科技产品的芯片,你还会买sony吗?!
作者:中国人&&&
&&&&&&&&&&&& 字数: 0
(昨 23:19) (08月30日) (08月27日) (08月26日) (08月24日) (08月23日) (昨 23:53) (昨 23:46) (08月31日) (08月27日) (08月25日) (07月15日) () () () ()浅析镜头机身跑焦原因与解决办法
我的图书馆
浅析镜头机身跑焦原因与解决办法
在数码相机盛行的年代,自动对焦系统都未我们带来无限方便,某些环境我们甚至可以不看取景器或相机屏幕,半按快门键相机就自动为我们选择适合的焦点。但自动对焦并不完美,不论是入门级乃至专业级的对焦系统,都存在一个难以根治的问题——跑焦。&&&&&&&&跑焦的情况在网上一搜一大把,面对单反的自动对焦系统跑焦声一片,那到底什么叫跑焦?跑焦会有什么表现以及出现跑焦情况应该怎样调?通过这篇文章,你将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什么是跑焦&  简单地说,就是单反相机通过自动对焦系统拍摄,得出照片的焦点与我们所需要拍摄焦点出现偏移现象。想象一个飞镖靶子,当我们需要选择对焦的点是靶心,半按快门对焦后不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拍摄,照片结果靶心很模糊,就是我们所说的很肉,而靶心附近上方或下方却显得清晰,这就是跑焦。&&&(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是一张判断焦点是否正确的基本原理图,图中的对焦点F所处的位置正是没有跑焦的理想位置,也就是景深靠前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  跑焦具体表现&  我们找到目前较为普遍,用以测试跑焦的标尺图纸,并用A4纸打印制作出来用以简单测试:& 下面以一张图片,向大家简单展示当出现跑焦现象时焦点的偏移现象:&&  以中间的十字型焦点进行自动对焦,然后拍下照片,当自动对焦正常时刻度0应该是最清晰,而上图可以看出较清晰的却是-1的刻度上,这就是最简单的跑焦现象。(顺带一提,遇上肉眼难以分辨的跑焦时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帮助我们找到照片的焦点,例如View NX和ZoomBrowser EX)&  造成跑焦的主要因素&  跑焦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相机机身跑焦、镜头跑焦、镜头与机身都跑焦。&  机身因素跑焦&  首先我们根据相机机身的对焦形式与成像原理来分析为何机身会出现跑焦现象,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对焦系统主要分为: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反差式自动对焦。&相位检测是对焦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是数码单反相机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当光束通过镜头进入反光板,一部分光束会被装在反光板后面并与之垂直的小反光板反射到AF自动对焦感应器上。而AF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半按快门时,AF传感器会将影像光束的信息传送到机身的微处理器上,从而让镜头做出对焦动作并计算出最清晰的对焦位置。当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反光板会升高,透过镜头进来的影像光束会投射在感光元件上,从而完成曝光拍摄动作。&&  这种相位检测对焦的结构中,由于AF传感器和感光元件是两个独立的焦平面,相机制造商在生产出厂时都会最大限度地调整这两者之间因为成像角度与距离所产生的误差。因为AF传感器所接收的影像光束,在透过反光板时已经被削弱了一点。而投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影像光束则只是同过镜头直接形成的,再者在不同的镜头系统因素影响下,就导致了机身出现跑焦现象。&反差式自动对焦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对焦系统多数在数码卡片机、无反相机、微单相机使用。反差式对焦系统取消了反光板与五棱镜,让影像光束透过镜头直接投射在感光原件上,通过相机上的液晶屏幕或即时取景器进行取景拍摄,简单地说就是“所见即所得”。机内处理器根据投射在感光原件上的影像光束,根据影像的反差情况驱动镜头的自动对焦马达进行对焦。这种对焦方式因为简化了反光板与AF传感器,大大降低了因结构上的误差而造成的跑焦程度。但这种对焦系统要求被摄体达到一定反差条件才能对焦拍摄,过程中更加依赖镜头对焦的精确度,而且对焦速度较慢。  镜头因素跑焦&  可以简单归纳为一下几点:&  1.镜片的透光性让影像更清晰、成像效果更好、合焦精确度更高从而让机内AF传感器更准确地选择对焦点。&  2.防抖功能可帮助图像稳定,除非是使用三脚架,否则手持相机是很难避免有抖动的,因为整个画面的抖动,AF传感器很难找到一个适合的对焦点。&  3.镜头马达的精确度,通过马达的旋转进行影像的对焦,是从马达启动旋转到刹车停止的一个过程;马达在图像完全对焦处未能停止或者未到完全对焦清晰就停止,都会使对焦点有所偏移。&  4.镜头与机身的匹配程度,这个涉及到机身制造商的镜头光轴和对焦参数,因为副厂镜头制造商作为原厂的竞争对手,机身制造商不可能公开这些参数,属于反向工程,所以副厂镜头需要在这方面投入较大力度,包括法兰距、镜片相对的位置(特别后组镜片的位置调整)、电路模块与接触点等等方面的调整,以便让自身镜头与机身达到最大程度的匹配。&  机身与镜头的调整参数误差造成的跑焦是内在的原因,外在的正常磨损是不可抗力的。例如使用时间长了,拉动反光板升降的支架运动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反光板便会出现位移,不能让影像光束准确地反射到AF传感器上。再例如,爱好摄影必然带着器材上天入地,环境和气候的原因会造成镜头或机身热胀冷缩的变形,当然这种程度的变形我们很难察觉;但极轻微的变形足以影响镜头和机身对焦的准确度而造成跑焦。综上所述,跑焦几乎存在于各种机身和镜头,要拍摄对焦精确的照片,两者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即使原厂机身搭配原厂的镜头也很难保证百分百不出现跑焦,而且出于竞争关系,原厂制造商在升级自有产品时,副厂的产品并不会纳入自己兼容改进的范围内,甚至会刻意限制副厂镜头对自由机身的兼容度,副厂镜头如果出现跑焦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同样一块蛋糕谁不想给自己分块大的呢?作为使用者能做的就是尽量享受厂家提供的调整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镜头机身的兼容度。&  跑焦解决方案&  首先,机身跑焦可以有以下三种解决方案:&  1.&如今高端单反机身都带有自动对焦微调功能,例如:佳能1D、5D II,尼康D3、D700。& 5D III的自动对焦微调选项(图片来源于网络)  2.&上面的方法依然解决不了跑焦,如果装备仍在保修期内,建议到厂家的官方指定维修点进行调整。&  3.&最为传统的调整方法就是反光板后方的两颗内六角螺丝,较外侧的是调整反光板的取景范围以及反光板上升的角度,内侧靠近传感器的一颗,则是调整反光板后方副反光板的上升角度。&(图片来源于网络)  PS:这个调整方法要求使用者非常了解机身结构及工作原理,而且防尘功夫必须完善,否则,无论是否在保还是建议到指定维修点吧。&  镜头跑焦的调整:&  镜头跑焦可以送至镜头厂商维修站进行调焦,厂商透过镜头后方接触点连接电脑,进行参数调整。亦有镜头厂商开放调焦系统供用户购买以自行对镜头进行调焦。例如适马提供的USB DOCK调焦器配合官方的软件,可以下载镜头固件进行更新和调整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并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对镜头AF与OS功能进行调校。另外凭适马行货的保修单据,到购买镜头的商家门店或指定维修点可以提供免费调焦服务。&适马2013年发布的镜头调焦底座:USB DOCK&  对于跑焦的定义以及跑焦的校正方法,到这里我们作了简单的阐述。镜头、机身的跑焦,并不是摄影者的世界末日,方法总比问题多,这就是器材厂家售后服务的存在意义。
馆藏&1971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浅析镜头机身跑焦原因与解决办法
在数码相机盛行的年代,自动对焦系统都未我们带来无限方便,某些环境我们甚至可以不看取景器或相机屏幕,半按快门键相机就自动为我们选择适合的焦点。但自动对焦并不完美,不论是入门级乃至专业级的对焦系统,都存在一个难以根治的问题——跑焦。
跑焦的情况在网上一搜一大把,面对单反的自动对焦系统跑焦声一片,那到底什么叫跑焦?跑焦会有什么表现以及出现跑焦情况应该怎样调?通过这篇文章,你将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什么是跑焦
简单地说,就是单反相机通过自动对焦系统拍摄,得出照片的焦点与我们所需要拍摄焦点出现偏移现象。
想象一个飞镖靶子,当我们需要选择对焦的点是靶心,半按快门对焦后不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拍摄,照片结果靶心很模糊,就是我们所说的很肉,而靶心附近上方或下方却显得清晰,这就是跑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是一张判断焦点是否正确的基本原理图,图中的对焦点F所处的位置正是没有跑焦的理想位置,也就是景深靠前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
跑焦具体表现
我们找到目前较为普遍,用以测试跑焦的标尺图纸,并用A4纸打印制作出来用以简单测试:
下面以一张图片,向大家简单展示当出现跑焦现象时焦点的偏移现象:
以中间的十字型焦点进行自动对焦,然后拍下照片,当自动对焦正常时刻度0应该是最清晰,而上图可以看出较清晰的却是-1的刻度上,这就是最简单的跑焦现象。(顺带一提,遇上肉眼难以分辨的跑焦时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帮助我们找到照片的焦点,例如View NX和ZoomBrowser EX)
造成跑焦的主要因素
跑焦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相机机身跑焦、镜头跑焦、镜头与机身都跑焦。
机身因素跑焦
首先我们根据相机机身的对焦形式与成像原理来分析为何机身会出现跑焦现象,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对焦系统主要分为: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反差式自动对焦。
相位检测是对焦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是数码单反相机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当光束通过镜头进入反光板,一部分光束会被装在反光板后面并与之垂直的小反光板反射到AF自动对焦感应器上。
而AF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半按快门时,AF传感器会将影像光束的信息传送到机身的微处理器上,从而让镜头做出对焦动作并计算出最清晰的对焦位置。
当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反光板会升高,透过镜头进来的影像光束会投射在感光元件上,从而完成曝光拍摄动作。
这种相位检测对焦的结构中,由于AF传感器和感光元件是两个独立的焦平面,相机制造商在生产出厂时都会最大限度地调整这两者之间因为成像角度与距离所产生的误差。
因为AF传感器所接收的影像光束,在透过反光板时已经被削弱了一点。而投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影像光束则只是同过镜头直接形成的,再者在不同的镜头系统因素影响下,就导致了机身出现跑焦现象。
反差式自动对焦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对焦系统多数在数码卡片机、无反相机、微单相机使用。反差式对焦系统取消了反光板与五棱镜,让影像光束透过镜头直接投射在感光原件上,通过相机上的液晶屏幕或即时取景器进行取景拍摄,简单地说就是“所见即所得”。
机内处理器根据投射在感光原件上的影像光束,根据影像的反差情况驱动镜头的自动对焦马达进行对焦。
这种对焦方式因为简化了反光板与AF传感器,大大降低了因结构上的误差而造成的跑焦程度。
但这种对焦系统要求被摄体达到一定反差条件才能对焦拍摄,过程中更加依赖镜头对焦的精确度,而且对焦速度较慢。
镜头因素跑焦
可以简单归纳为一下几点:
1.镜片的透光性让影像更清晰、成像效果更好、合焦精确度更高从而让机内AF传感器更准确地选择对焦点。
2.防抖功能可帮助图像稳定,除非是使用三脚架,否则手持相机是很难避免有抖动的,因为整个画面的抖动,AF传感器很难找到一个适合的对焦点。
3.镜头马达的精确度,通过马达的旋转进行影像的对焦,是从马达启动旋转到刹车停止的一个过程;马达在图像完全对焦处未能停止或者未到完全对焦清晰就停止,都会使对焦点有所偏移。
4.镜头与机身的匹配程度,这个涉及到机身制造商的镜头光轴和对焦参数,因为副厂镜头制造商作为原厂的竞争对手,机身制造商不可能公开这些参数,属于反向工程,所以副厂镜头需要在这方面投入较大力度,包括法兰距、镜片相对的位置(特别后组镜片的位置调整)、电路模块与接触点等等方面的调整,以便让自身镜头与机身达到最大程度的匹配。
机身与镜头的调整参数误差造成的跑焦是内在的原因,外在的正常磨损是不可抗力的。
例如使用时间长了,拉动反光板升降的支架运动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反光板便会出现位移,不能让影像光束准确地反射到AF传感器上。
再例如,爱好摄影必然带着器材上天入地,环境和气候的原因会造成镜头或机身热胀冷缩的变形,当然这种程度的变形我们很难察觉;但极轻微的变形足以影响镜头和机身对焦的准确度而造成跑焦。
综上所述,跑焦几乎存在于各种机身和镜头,要拍摄对焦精确的照片,两者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即使原厂机身搭配原厂的镜头也很难保证百分百不出现跑焦,而且出于竞争关系,原厂制造商在升级自有产品时,副厂的产品并不会纳入自己兼容改进的范围内,甚至会刻意限制副厂镜头对自由机身的兼容度,副厂镜头如果出现跑焦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同样一块蛋糕谁不想给自己分块大的呢?
作为使用者能做的就是尽量享受厂家提供的调整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镜头机身的兼容度。
跑焦解决方案
首先,机身跑焦可以有以下三种解决方案:
1. 如今高端单反机身都带有自动对焦微调功能,例如:佳能1D、5D II,尼康D3、D700。
5D III的自动对焦微调选项(图片来源于网络)
2. 上面的方法依然解决不了跑焦,如果装备仍在保修期内,建议到厂家的官方指定维修点进行调整。
3. 最为传统的调整方法就是反光板后方的两颗内六角螺丝,较外侧的是调整反光板的取景范围以及反光板上升的角度,内侧靠近传感器的一颗,则是调整反光板后方副反光板的上升角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PS:这个调整方法要求使用者非常了解机身结构及工作原理,而且防尘功夫必须完善,否则,无论是否在保还是建议到指定维修点吧。
镜头跑焦的调整:
镜头跑焦可以送至镜头厂商维修站进行调焦,厂商透过镜头后方接触点连接电脑,进行参数调整。亦有镜头厂商开放调焦系统供用户购买以自行对镜头进行调焦。
例如适马提供的USB DOCK调焦器配合官方的软件,可以下载镜头固件进行更新和调整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并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对镜头AF与OS功能进行调校。
另外凭适马行货的保修单据,到购买镜头的商家门店或指定维修点可以提供免费调焦服务。
适马2013年发布的镜头调焦底座:USB DOCK
对于跑焦的定义以及跑焦的校正方法,到这里我们作了简单的阐述。镜头、机身的跑焦,并不是摄影者的世界末日,方法总比问题多,这就是器材厂家售后服务的存在意义。
佳能单反&尼康单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尼康D700机身与镜头松动 是否正常_百度知道
尼康D700机身与镜头松动 是否正常
我新买的尼康D700
但是发现机身与镜头有松动现象
这是正常吗?
但是时间常喽
, 镜头与机身卡口之间的间隙会不会越来越大啊?到时候松动的更严重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种现象绝对属于不正常现象,建议到你买机子的地方让他给你解决一下
有一点松动,是比较正常的,这仅仅是个别现像,换上别的镜头,可能就好了。
我D90暂时没见过这种现象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镜头转接佳能机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