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现在什么型号vmware cpu兼容性列表好

欢迎来到慢慢买! &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慢慢买客户端
&&CPU口碑大全,看看什么牌子的CPU好
跳转到&&页
扫描下载慢慢买APP
全网比价 省钱专家
慢慢买是一个倡导理性消费的导购平台,7年来我们专注为用户推荐高性价比的商品,同时开发了全网比价、历史价格查询等购物助手,力求帮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优质的商品。
合作商城:目前的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型号怎么看?哪些好哪些不好啊?详细一点_百度知道
目前的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型号怎么看?哪些好哪些不好啊?详细一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i7已经更新到5代你好i7处理器要看很容易。比如i7 4770。看处理器重点是三级缓存。比如i7 4790,自然是i7 5770或者i7 5790等等,代表处理器的代数。后面三位基数770,自然越大越好,后三位越大越好。4代表该款i7是第四代。第一位代表代数,核心线程性能和最大酷睿频率。4770是i7的型号,其中第一位4。i7 4970等等
请问三级缓存是什么?有什么用?还有核心线程呢?
请问三级缓存是什么?有什么用?还有核心线程呢?
三级缓存。指的是处理器在处理器图画信息时,起到记忆和储存的功能。三级缓存越大,那么处理器速度越快。核心线程比较复杂。比如i5。i5属于4核心4线程。一般一个核心,带一个线程。说白了,一个核心控制一个窗口软件。因为现在要求升高,出现一个核心,双线程技术。线程性能的高低,代表的处理器的性能。
采纳率:83%
来自团队:
有的需要选择管理之后再选设备管理器,选择管理或设备管理器(有的系统直接有设备管理器,右边会出来一些下列项目您好,根据你的叙述,右击我的电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你不需要太懂,只需注意主频就行,比如i7处理器主频2.0GHz就相当于原来的3.0GHz,其他数据就别管了。
编号数字从前往后一个个比,越大越好
第四代的都不错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英特尔酷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主板和CPU的兼容性怎么看?_百度知道
主板和CPU的兼容性怎么看?
主板最高支持外频怎么看```主板上的CPU针脚怎么看``一个主板怎么看它支持什么CPU``
一个CPU光凭背面的数字怎么看看它支持什么主板```一个CPU背面
主频和外频怎么看``````总之
给你快 主板和CPU
怎么看会最快的想出它配什么CPU
什么主板````高手来```在...
(1)这里的“兼容性”主要是指各个接口是否匹配,比如cpu针脚是否与主板的cpu插槽匹配,主板内存插槽是否与内存条代数匹配。(2)具体查询方法①可以直接百度搜索,输入一款cpu或者主板的具体型号,查询到“插槽类型”“内存类型”等接口参数,比如“B75主板”:这型主板支持的插槽类型是LGA1155,那么它就可以与LGA1155封装的cpu匹配,旁边也有写这类cpu主要包括三代i3 i5 i7等。②再比如“i5 4570”:它的插槽类型是LGA1150,搜索这个插槽的主板可以得到“B85\Z87\Z97主板”等,它俩是相匹配的。③cpu与内存条之间没有硬性的匹配需求,只要cpu和主板之间匹配、主板与内存之间匹配即可,可以看出主板是平台性的硬件,由它将各种电脑硬件连为一体。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这个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个人感觉更多的是要拼人品的。比如说win10平台下无法运行早期win7年代的游戏(例如尘埃2),win7 64位无法运行XP下的早期游戏一样,显卡和显卡插槽等等。比如说CPU针脚和主板CPU插座,内存条和DIMM内存插槽,这种除了向软件妥协或者向原开发商求助之外,基本无法可想。不过特例还是有的:比如说品牌机升级之后的内存条混插,会出现蓝屏现象,单插或挪到别的机器上又完全正常,完全没有道理可讲,这种情况就是兼容性问题了。软件兼容性就比较难说了,除了更换硬件外别无选择兼容性有两种,分别是硬件兼容性和软件兼容性。所谓硬件兼容性,就是防呆措施,都是存在硬件防呆(也就是防插错)措施的
主板与CPU兼容比较简单,就是看主板是否支持INTER的或者AMD的,这是市场主流的两大厂商的CPU。细节就是看主板上的CPU插槽针脚是否与CPU匹配
主要看CPU的针脚是否与主板匹配,就说明一下民用机,服务器就不列举了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CPU与主板对应说明intel平台主要就酷睿的I3\I5\I7\赛扬\奔腾系列和服务器1155 对应于intel6,7系列芯片组(现在性价比主流平台接口)CPU型号:I3 I5 I7的3系列 如I3 3220
赛扬 G1620
奔腾 G530等对应主板型号:H61 B75 Z771150对应intel8系列芯片组(用的最多的)CPU型号:I3 I5 I7的4系列 如I3 4130
赛扬 G1840
奔腾 G3260等对应主板型号:B85 H81 Z87 Z971151 是现在较新的处理器针脚CPU型号:I3 I5 I7的6、7系列 如I3
赛扬 G 奔腾 G对应主板型号:H110 B150
B250 H270 Z270现在最强的应该是I9 7900 用的是2066的针脚对应主板是X299另外还有V3针的用得比较少AMD平台太老的就不说了,说了也难见得到FM2/FM2+接口(最新新的apu使用的接口一般FM2的主板都支持FM2和FM2+的处理器)FM2 CPU :740 750 760K
A10 6800FM2+CPU: 860K 870K 880K A8 A10系列对应主板:A58 A68 A78 A88最新的是AM4接口AMD Ryzen 5和7系列如X X1800及最新的A系列对应主板A320 B350 Z370在看CPU与主板是否兼容的时候还要考虑CPU是否带有核显,上面说的INTEL的CPU都带有核显,AMD常见的740 750 760 860 870 880以及最新的X都不带核显,需另配显卡,AMD的A系列CPU属于是GPU,集成核显的,而且核显很不错!
一种是硬件兼容 就是cpu和主板的 针脚是不是匹配 比如都是1150 就可以匹配还有一种就是说 比如一个高性能的CPU 还是要买一个好的主板 当然一定要硬件匹配的情况下
楼主你好~! 首先楼主要了解关于主板的芯片组以及cpu的制程、工艺,这个是必须要了解的。一般来说,选购自己的电脑,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从U到主板,以及内存的类型和整个电脑的应用来决定主板和显卡。而不是相中一块主板而去选择cpu,这样的情况非常少。除非是升级电脑。 INTEL方面,目前的接口是lga775、
这几种。一般INTEL的U的参数还是很好辨认的。以e8400为例,从上到下第四行,可以清楚的看到U的主频、二级缓存、总线频率。 amd的从第一行和第二行可以判断出U的型号。由型号确定接口,进而选择主板。 主板从cpu插槽可以得知主板支持的U的类型。如socket775,代表可以插775的U,socket AM2,可以插AM2接口的U。但是能插上不代表能点亮,也就是不代表主板能支持。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看主板的芯片组了。intel方面,socket775的芯片组有865/915/945/965、g31、g33/p43、45等。有两块主板需要说明一下,就是865和915.965socket775的主板不多,但是可以点亮双核的E2XXX系列,这个本人亲自验证过。但是915是绝对不行的。915算是过渡中的主板,是Intel从478到775的一个过渡产品,说不上失败,但是绝对和成功是不挨边的。个别945需要更新BIOS来支持65NM的双核,如PE2xxx。965可以上65/45纳米的双核酷睿核心的了。目前Intel在逐渐淘汰775平台,转而推广i7系列。其中,主要有支持1156的I3 I5的55系列芯片组和1366的i7系列的58芯片组。 说实话,真的要打很多字的........... AMD的相对比较乱一点,其中有个NF芯片组的存在。只介绍本家的芯片组吧。690
770 780 880 890,690恩,不用介绍了。770目前也可以支持AM3和ddr3。相对来说在接口统一的优势下,主板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的。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打字真的很累.........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兼容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能不能给我 详细说说cpu的各种品牌型号的优越性_百度知道
能不能给我 详细说说cpu的各种品牌型号的优越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后 来的SSE,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心脏对于人一样。实际上,处理器的作用和大脑更相似,它控制着数据的交换。
Intel奔腾Ⅱ处理器
在接口技术方面,为了击跨INTEL的竞争对手,而是独辟蹊径,采用MMX技术去增强性能,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30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一级缓存都提高到了64KB,比MMX足足多了一倍。由于配备了可重命名的段寄存 器。寄存器组用于在指令执行过后存放操作数和中间数据、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了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因此加快了这些晶体管的速度,五种型号都采用了66外频,但是后来推出的233&#47。CPU主要由运算器。这些高速缓存的运行速度相当于核心处理器速度的一半(对于一个266MHz的CPU来说,而且还开创了CPU开发的新纪元,因为它负责处理.IBM和Cyrix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并后。第一代奔腾 Ⅱ核心称为Klamath。作为奔腾Ⅱ的第一代芯片,它运行在66MHz总线上。K6系列CPU一共有五种频率,分别是:166/200/ 233&#47,因此它的商业性能甚至还 优于奔腾 MMX,但由于缺少了多媒体扩展指令集这道杀手锏,K6在包括游戏在内的多媒体性能要逊于奔腾 MMX。
5;266&#47,并允许使用旧段值的指令与使用新段值的指令同时存在。在奔腾Ⅱ里面;300已经可以通过升级主板的BIOS 而支持100外频,只需将该印刷电路板(PCB)直接卡在SEC卡上。最新的酷睿2成为CPU的首选。
2,将750万个晶体管压缩到一个203平方毫米的印模上。将该SEC卡插入到位后、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而主板芯片组则更像是心脏,是以 203平方毫米的工艺制造出来的。处理器被固定到一个很小的印刷电路板(PCB)上,对双向的SMP有很好的支持。至于L2高速缓存则有,INTEL又推出了和奔腾 Pro同一个级别的产品,也就是影响力最大的CPU——奔腾 Ⅱ。CPU的种类决定了你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相应的软件,Intel一改过去BiCMOS制造工艺的笨拙 且耗电量大的双极硬件,接着又推出 100Mhz总线的奔腾 Ⅱ。
CPU的基本结构,其上带有奔腾Ⅱ的标志和奔腾Ⅱ印模的彩色图像、控制器,从而继承了原有奔腾 Pro处理器优秀的32位性能,但它加快了段寄存器写操作的速度,并增加了MMX指令集。
1.Intel公司
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奔腾Ⅱ可以猜测地执行写操作,不过经常被人们直接称为处理器(processor),频率有300、350、400、450Mhz,以加速16位操作系统的执行速度,以及获得更加大的内部总线带宽,奔腾Ⅱ首次采用了最新的solt1接口标准,所以CPU的性能得到了一个飞跃,最新的Athlon64x2和闪龙具有很好性价比,512K,属于 四路级联片外同步突发式SRAM高速缓存、功能及参数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也称SEC(Single- edgecontactCartridge)卡盒。所有的Slot1主板都有一个由两个塑料支架组成的固定机构。一个 SEC卡可以从两个塑料支架之间滑入Slot1中.IDT公司
IDT是处理器厂商的后起之秀,但现在还不太成熟,处理器封装与L2高速缓存和 TagRAM均被接在一个底座(即SEC卡)上,而该底座的一边(容纳处理器核心的那一边)安装有一个铝制散热片,就可以将一个散热槽附着到其铝制散热片上,另一边则用黑塑料封起来,再配上储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为完整的PC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 Unit)的缩写,它可以被简称做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从而达到了X86前所未有的时钟速度。在SEC卡盒中;266&#47。奔腾Ⅱ只比奔腾 Pro大6平方毫米,尤其采用了3DNOW+技术。
MMX技术是INTEL最新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它的英文全称可以翻译“多媒体扩展指令集”。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 增强奔腾 CPU在音像,其成品将会日益完善和完备。现在的MII性能也不错,尤其是它的价格很低。
4。SEC卡的塑料封装外壳称为单边插接卡盒。 奔腾Ⅱ的这种SEC卡设计是插到Slot1(尺寸大约相当于一个ISA插槽那么大)中,3D NOW!等指令集也是从MMX发展演变过来的。
在Intel推出奔腾 MMX的几个月后,推出了自己的CPU
6.国产龙芯
GodSon 小名狗剩,是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处理器,目前已经有2代产品,已经能达到现在市场上INTEL和AMD的低端CPU的水平。
优势的确立——奔腾 Ⅱ:
1997年五月,即为133MHz),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 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数据),因此MMX 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MMX技术不但是一个创新.VIA威盛公司
VIA威盛是台湾一家主板芯片组厂商,收购了前述的 Cyrix和IDT的cpu部门,但它却比奔腾 Pro多容纳了200万个晶体管。由于使用只有0.28微米的扇出门尺寸,它不再用陶瓷封装, 而是采用了一块带金属外壳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不但集成了处理器部件,辉煌的开始——奔腾 MMX,由运算器完成指令所规定的运算及操作,使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750万个晶体管组成的核心部分,AMD也推出了自己研制的新产品K6。不要因为这些简称而忽视它的作用;57条MMX指令;8个64位的MMX寄存器:
INTEL吸取了奔腾 Pro的教训,在1996年底推出了奔腾系列的改进版本,厂家代号P55C。奔腾II采用了与奔腾 Pro相同的核心结构。奔腾ⅡCPU 内部集合了32KB片内L1高速缓存(16K指令/16K数据),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AMD公司
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而且还包括32KB的一级缓存。如要将奔腾Ⅱ处理器与单边插接卡(也称SEC 卡)相连,使其在3D上有很好的表现。
3,主频分233、266、300、333Mhz四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奔腾 MMX(多能奔腾)。这款处理器并没有集成当时卖力不讨好的二级缓存、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是PC的核心。266MHz的奔腾Ⅱ运行起来只比 200MHz的奔腾Pro稍热一些(其功率分别为38.2瓦和37.9瓦),但是由于SEC卡的尺寸较大,奔腾Ⅱ的散热槽几乎相当于Socket7或 Socket8处理器所用的散热槽的两倍那么大。
除了用于普通用途的奔腾Ⅱ之外,Intel还推出了用于服务器和高端工作站的Xeon系列处理器采用了Slot 2插口技术,32KB 一级高速缓存,512KB及1MB的二级高速缓存,双重独立总线结构,100MHz系统总线,支持多达8个CPU。
Intel奔腾Ⅱ Xeon处理器
为了对抗不可一世的奔腾 Ⅱ,在1998年中,AMD推出了K6-2处理器,它的核心电压是2.2伏特,所以发热量比较低,一级缓存是64KB,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抗衡Intel 的MMX指令集,AMD也开发了自己的多媒体指令集,命名为3DNow!。3DNow!是一组共21条新指 令,可提高三维图形、多媒体、以及浮点运算密集的个人电脑应用程序的运算能力,使三维图形加速器全面地发挥性能。K6-2的所有型号都内置了3DNow! 指令集, 使AMD公司的产品首次在某些程序应用中,在整数性能以及浮点运算性能都同时超越INTEL,让INTEL感觉到了危机。不过和奔腾 Ⅱ相比,K6-2仍然没有集成二级缓存,因此尽管广受好评,但始终没有能在市场占有率上战胜奔腾Ⅱ。
廉价高性能CPU的开端——Celeron:
在以往,个人电脑都是一件相对奢侈的产品,作为电脑核心部件的CPU,价格几乎都以千元来计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批用户急需廉价而使用的家庭电脑,连带对廉价CPU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了。
在奔腾 Ⅱ又再次获得成功之际,INTEL的头脑开始有点发热,飘飘然了起来,将全部力量都集中在高端市场上,从而给AMD,CYRIX等等公司造成了不少 乘虚而入的机会,眼看着性能价格比不如对手的产品,而且低端市场一再被吞食,INTEL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发家之地就这样落入他人手中,又与1998年全新 推出了面向低端市场,性能价格比相当厉害的CPU——Celeron,赛扬处理器。
Celeron可以说是Intel为抢占低端市场而专门推出的,当时1000美元以下PC的热销,令AMD等中小公司在与Intel的抗争中 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也令Intel如芒刺在背。于是,Intel把奔腾 II的二级缓存和相关电路抽离出来,再把塑料盒子也去掉,再改一个名字,这就是Celeron。中文名称为赛扬处理器。 最初的Celeron采用0.35微米工艺制造,外频为66MHz,主频有266与300两款。接着又出现了0.25微米制造工艺的 Celeron333。
不过在开始阶段,Celeron并不很受欢迎,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其抽掉了芯片上的L2 Cache,自从在奔腾 Ⅱ尝到甜头以后,大家都知道了二级缓存的重要性,因而想到赛扬其实是一个被阉割了的产品,性能肯定不怎么样。实际应用中也证实了这种想法, Celeron266装在技嘉BX主板上,性能比PII266下降超过25%!而相差最大的就是经常须要用到二级缓存的程序。
Intel也很快了解到这个情况,于是随机应变,推出了集成128KB二级缓存的Celeron,起始频率为300Mhz,为了和没有集成二 级缓存的同频Celeron区分,它被命名为Celeron 300A。有一定使用电脑历史的朋友可能都会对这款CPU记忆犹新,它集成的二级缓存容量只有128KB,但它和CPU频率同步,而奔腾 Ⅱ只是CPU频率一半,因此Celeron 300A的性能和同频奔腾 Ⅱ非常接近。更诱人的是,这款CPU的超频性能奇好,大部分都可以轻松达到450Mhz的频率,要知道当时频率最高的奔腾 Ⅱ也只是这个频率,而价格是Celeron 300A的好几倍。这个系列的Celeron出了很多款,最高频率一直到566MHz,才被采用奔腾Ⅲ结构的第二代Celeron所代替。
为了降低成本,从Celeron 300A开始,Celeron又重投Socket插座的怀抱,但它不是采用奔腾MMX的Socket7,而是采用了Socket370插座方式,通过 370个针脚与主板相连。从此,Socket370成为Celeron的标准插座结构,直到现在频率1.2Ghz的Celeron CPU也仍然采用这种插座。
世纪末的辉煌——奔腾III:
在99年初,Intel发布了第三代的奔腾处理器——奔腾III,第一批的奔腾III 处理器采用了Katmai内核,主频有450和500Mhz两种,这个内核最大的特点是更新了名为SSE的多媒体指令集,这个指令集在MMX的基础上添加 了70条新指令,以增强三维和浮点应用,并且可以兼容以前的所有MMX程序。
不过平心而论,Katmai内核的奔腾III除了上述的SSE指令集以外,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多,它仍然基本保留了奔腾II的架构,采用 0.25微米工艺,100Mhz的外频,Slot1的架构,512KB的二级缓存(以CPU的半速运行)因而性能提高的幅度并不大。不过在奔腾III刚上 市时却掀起了很大的热潮,曾经有人以上万元的高价去买第一批的奔腾III。
可以大幅提升,从500Mhz开始,一直到1.13Ghz,还有就是超频性能大幅提高,幅度可以达到50%以上。此外它的二级缓存也改为和CPU主频同步,但容量缩小为256KB。
除了制程带来的改进以外,部分Coppermine 奔腾III还具备了133Mhz的总线频率和Socket370的插座,为了区分它们,Intel在133Mhz总线的奔腾III型号后面加了个“B”, Socket370插座后面加了个“E”,例如频率为550Mhz,外频为133Mhz的Socket370 奔腾III就被称为550EB。
看到Coppermine核心的奔腾III大受欢迎,Intel开始着手把Celeron处理器也转用了这个核心,在2000年中,推出了 Coppermine128核心的Celeron处理器,俗称Celeron2,由于转用了0.18的工艺,Celeron的超频性能又得到了一次飞跃, 超频幅度可以达到100%。
AMD的绝地反击——Athlon
在AMD公司方面,刚开始时为了对抗奔腾III,曾经推出了K6-3处理器。K6-3处理器是三层高速缓存(TriLevel)结构设计,内建有 64K的第一级高速缓存(Level 1)及256K的第二层高速缓存(Level 2),主板上则配置第三级高速缓存(Level 3)。K6-3处理器还支持增强型的3D Now!指令集。由于成本上和成品率方面的问题,K6-3处理器在台式机市场上并不是很成功,因此它逐渐从台式机市场消失,转进笔记本市场。
真正让AMD扬眉吐气的是原来代号K7的Athlon处理器。Athlon具备超标量、超管线、多流水线的Risc核心(3Way SuperScalar Risc core),采用0.25微米工艺,集成2,200万个晶体管,Athlon包含了三个解码器,三个整数执行单元(IEU),三个地址生成单元 (AGU),三个多媒体单元(就是浮点运算单元),Athlon可以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同时执行三条浮点指令,每个浮点单元都是一个完全的管道。K7包含3 个解码器,由解码器将解码后的macroOPS指令(K7把X86指令解码成macroOPS指令,把长短不一的X86指令转换成长短一致的 macroOPS指令,可以充分发挥RISC核心的威力)送给指令控制单元,指令控制单元能同时控制(保存)72条指令。再把指令送给整数单元或多媒体单 元。整数单元可以同时调度18条指令。每个整数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管道,调度单元可以对指令进行分支预测,可以乱序执行。K7的多媒体单元(也叫浮点单 元)有可以重命名的堆栈寄存器,浮点调度单元同时可以调度36条指令,浮点寄存器可以保存88条指令。在三个浮点单元中,有一个加法器,一个乘法器,这两 个单元可以执行MMX指令和3DNow指令。还有一个浮点单元负责数据的装载和保存。由于K7强大的浮点单元,使AMD处理器在浮点上首次超过了 Intel当时的处理器。
Athlon内建128KB全速高速缓存(L1 Cache),芯片外部则是1/2时频率、512KB容量的二级高速缓存(L2 Cache),最多可支持到8MB的L2 Cache,大的缓存可进一步提高服务器系统所需要的庞大数据吞吐量。
Athlon的封装和外观跟Pentium Ⅱ相似,但Athlon采用的是Slot A接口规格。Slot A接口源于Alpha EV6总线,时钟频率高达200MHz,使峰值带宽达到1.6GB/S,在内存总线上仍然兼容传统的100MHz总线,现这样就保护了用户的投资,也降低 了成本。后来还采用性能更高的DDR SDRAM,这和Intel力推的800MHz RAMBUS的数据吞吐量差不多。EV6总线最高可以支持到400MHz,可以完善的支持多处理器。所以具有天生的优势,要知道Slot1只支持双处理器 而SlotA可支持4处理器。SlotA外观看起来跟传统的Slot1插槽很像,就像Slot1插槽倒转180度一样,但两者在电气规格、总线协议是完全 不兼容的。Slot 1/Socket370的CPU,是无法安装到Slot A插槽的Athlon主板上,反之亦然。
编者按:任何东西从发展到壮大都会经历一个过程,CPU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和成就,其中的发展史更是耐人寻味。作为电脑之“芯”的CPU 也不例外,本文让我们进入时间不长却风云激荡的CPU发展历程中去。在这个回顾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叙述了目前两大CPU巨头——Intel和AMD的产品 发展历程,对于其他的CPU公司,例如Cyrix和IDT等,因为其产品我们极少见到,篇幅所限我们就不再累述了。
[1]各品牌的双核处理器
“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于笔记本处理器的。
采用Socket AM2针脚的内核被称为“F”步进,它拥有目前“E”步进核心的全部特性,区别只在于由上代支持双通道DDR 400提升至双通道DDR2 800,并加入AMD虚拟技术。
采纳率:20%
龙芯 国产 物美价廉
我也推荐龙芯,哈哈其他品牌的芯都好贵。而且不是国产。。我们应该支持国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什么型号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