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雪线上升位于古冰斗的上方,说明地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200所
24小时更新:3994
总量:6243575
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件 2.2 地球表面形态2
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件 2.2 地球表面形态2
时间: 13:48:45
下载量:5103次
大小:2.54M
所属资料:无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4.关于A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5.B图所示的地形剖面与A图对应正确的是( ) ①甲-P ②乙-P ③甲-T ④乙-T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4选B,5选B。本题以胡玢的诗切入,以某河段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第4题,根据等高线凸向可知,河流向南流,东岸是堆积岸,乙地位于堆积岸,易形成新的河漫滩平原;流水侵蚀、堆积作用显著,一般发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第5题,河流弯曲的河段,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所以甲对应T,乙对应P。 【方法技巧】文字法判断河流的凹岸和凸岸 对于河流的凹岸和凸岸,不易理解,可以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理解,即在河流的凹岸描写凹字,在河流的凸岸描写凸字。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实验探究&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粗细不均的沙土,在上面栽植草木等植被。完成后,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拔除草木,恢复沙土,再做一遍。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由大小不均的沙粒组成的沙堆,并覆以植被,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去除植被,恢复沙堆,再做一遍。 1.请你协助该小组,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 若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拔除后,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沙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4.植被破坏后,外力侵蚀的强度有何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本实验旨在探究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植被对外力作用的影响。斜土坡上浇注水流,会引起流水侵蚀,坡面出现沟壑;植被越少,侵蚀作用越明显,沟壑越深。风吹沙土堆,会出现沙土被吹散、随风扬动;且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就越大;植被越少,同样风力吹扬起的沙粒越多,地表形态的变化越明显;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沙粒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答案:1.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 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更为明显 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就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3.以外力作用(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 4.植被破坏后,同样强度的外力作用,侵蚀会加强。这提醒我们要保护好植被,不能滥垦、滥伐、滥牧、破坏植被。 (2)冰川作用的差异 ①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 ②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的差异 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外力地貌及其应用 (1)风向的判定 (2)河流流向的判定 (3)地壳运动和气候判定 ①峰林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目前在青藏高原发现的已被侵蚀的古峰林,充分说明青藏高原气候的变迁是由亚热带湿热环境向高寒环境演化的过程,也就是说,青藏高原已发生显著的上升运动。 ②冰斗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发育最为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现代雪线位于古冰斗的上方,表明气候转暖或地壳下降;反之,现代雪线位于古冰斗的下方,表明气候转冷或地壳上升。 ③沙丘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风力堆积地貌。现在南北美洲的一些湿润地带发现有被茂密植被固定的沙丘和长满草的古风蚀盆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候由干旱向湿润变化的特点。 (4)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自然灾害与该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紧密相连,现归纳如下: 冲积扇&&泥石流 V形谷&&滑坡、泥石流 冲积平原&&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盐碱(华北平原) 1.教材P41活动 点拨:通过对流水地貌、冰川地貌、风力地貌等景观照片的收集和阅读,培养我们辨别各种外力地貌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冰川的搬运、侵蚀、沉积三方面来整理冰川地貌类型。学习冰川的&力量&流水、冰川、风力、波浪对地形影响的异同: 相同点:都通过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改变地表形态,使地表不断趋向平坦。 不同点:在不同的地区,其影响范围和强度不同。 2.教材P42活动(上) 点拨:海浪、风力等外力的侵蚀作用表现为对地表的动态破坏作用,海浪对岩石的冲击、溶蚀形成海蚀地貌。风力的差异性侵蚀形成各种风蚀地貌。 左图是由海浪侵蚀作用产生的海蚀地貌,海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海浪对岩石的冲击、研磨和溶蚀。而右图是深居内陆干旱的荒漠景观,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的侵蚀和沉积,图中的岩石形态是岩石受到含有大量沙粒的风侵蚀所形成的孤立石柱。 3.教材P42活动(下) 点拨:(1)在梯田上耕作既可以获得平坦、开阔的耕地,又利于保持水土;而在坡地上耕作获得的田块小,且易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弊大于利。 在梯田上耕作的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利于耕、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农业生产趋向恶性循环。 (2)填海造陆是人为扩大陆地面积的一种特殊方式。 填海造陆是人工完成侵蚀、搬运、沉积的过程,与河流进行的自然过程无异,但进行得更快更强。因此,填海造陆能把陆地削低,使海面缩小、陆地扩大。 年轻人之间向心仪的恋人告白的爱情誓言:&爱你至死不渝,爱你到海枯石烂&&&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引起材料中&海枯&发生的作用力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2.导致&石烂&的作用力是( ) A.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解析】1选A,2选C。本题组以生活中的语言,考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第1题,&海枯&是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导致的,如喜马拉雅山就是海枯后形成的山脉。第2题,&石烂&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作用导致的。 我国各省区的突出特点往往以苍劲的对联形式呈现。如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才生,群峰拔地&。据此回答3、4题。 3.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最可能多见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④地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哪种外力作用(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解析】3选B,4选B。第3题,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多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②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第4题,石林等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溶蚀为侵蚀的一种。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5、6题。 5.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 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 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6.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解析】5选D,6选B。第5题,在长江下游,由于河道展宽,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下来,后出露江面,形成八卦洲。第6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水流向右偏转,故右岸(即南岸)冲刷严重,而左岸(北岸)流速较为缓慢,泥沙淤积,故江心洲最终将与北岸相连。 7.下图是某旅行社制作的几幅简易宣传图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 b.楼兰古城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 d.西北&魔鬼城&_____ e.&鱼米之乡&_____ f.&黄土高坡&_____ (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B_____;C_____; E_____;F_____。 (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①、②、③的具体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③是_____。以上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来自于______。 【解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长江三峡;B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我国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符合这种地貌;C图为分布在干旱地区的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地貌,我国的楼兰古城就消失在了茫茫大漠之中;D图是冰川地貌,①为冰斗,②为角峰,③为冰川运动中侵蚀而成的U形谷;E图为我国典型的黄土沟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F是风力侵蚀而成的风蚀地貌,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魔鬼城&其实就是风蚀城堡。 答案: (1)A C D F B E (2)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 风力沉积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3)冰斗 角峰 U形谷 太阳辐射(或地球外部) 1.(2011&西城区高一检测)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断头&危机。&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解析】选A。材料显示&女王头&位于台湾东北海岸,因此导致该独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应是海水侵蚀及风吹日晒而产生的风化作用。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2、3题。 2.上图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丙图中雄伟壮丽景观的成因是 (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成 B.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综合作用而成 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解析】2选B,3选B。乙为广西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甲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柱,丙是流水侵蚀下切与地壳抬升共同作用形成的峡谷,丁是地壳运动形成的青藏高原,其中还有冰川侵蚀作用的痕迹。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4、5题。 新疆有个魔鬼城,那里有不知建于何时的&古城堡&,每当夕阳西下,夜色深沉时,总能听到如泣如诉的女人哭声和喊叫声,令人毛骨悚然。难道这里真的有魔鬼吗?其实,在风蚀城堡里,风蚀蘑菇、风蚀柱以及洞穴状的风蚀穴等景观有很多,一旦风蚀城堡形成了,风在其间穿行,会受到 层层阻拦,岩壁上有许多风蚀穴,风就像吹哨子一样发出阵阵声响,声音再经过各种风蚀景观的反射,就形成了这种奇特的声音。 思考:魔鬼城里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在新疆还会见到什么地貌景观? 一、侵蚀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不同,影响范围、强度及对地貌的影响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侵蚀作用是对岩石动态的破坏作用; (2)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但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却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3)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流水侵蚀在河流上游形成V形谷。 【典例1】读下面四幅地表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__图和_____图。 (2)A图所示景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地形区),其典型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景观为_____,主要由_____作用形成,该景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 (4)C景观为冰斗、刃脊,主要由_____作用形成。 (5)D图所示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特点是(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理景观图的分析、认知能力。通过对地形区特征的分析,了解外力作用的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考查各种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可逐图分析如下: 答案:(1)A D (2)黄土高原 沟谷发育(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西北内陆 (4)冰川侵蚀 (5)C 【借题发挥】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其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地面喀斯特地貌有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备选例题】(2011&桂林模拟)下图为1950年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据图完成(1)、(2)题。 (1)直接由该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石灰岩溶洞中的石笋 D.沙漠中的风蚀城堡 (2)丙区域侵蚀作用强度小于甲区域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甲区域几乎无天然植被覆盖 B.甲区域地形起伏大 C.丙区域降水多,温度较高 D.丙区域的人类活动少,植被覆盖率高 【解析】(1)选B,(2)选D。图中显示,当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年平均气温最高时,侵蚀强度大,推断该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为冰川侵蚀,石笋为沉积作用。丙区域降水量大,但侵蚀力度小是因为植被覆盖率高,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二、沉积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海浪等沉积类型,类型不同,其形成的地貌形态和分布地区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冲积扇的堆积物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2)沙丘是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其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多呈新月形。 【典例2】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2)图甲中河流堆积物从B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3)图甲中C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V形谷,流水侵蚀 B.V形谷,流水沉积 C.U形谷,流水搬运 D.U形谷,冰川侵蚀 (4)图乙所示的景观叫_____,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在图中标注风向。 【思路点拨】本题以示意图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各种沉积 地貌的形成、特点及分布等知识。第(1)题,图甲中B处在 河流流出山口处,流速降低,一般形成冲积扇。第(2)题, A地地处河口,为三角洲,A、B都是受流水沉积作用影响形成 的。从B到A随地面坡度减缓,流速不断降低,沉积物颗粒大 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从B到A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排 列为:砾石、砂、粉砂、黏土。第(3)题,图中C处河段等 高线密集,坡度大,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V形谷;U形谷是 冰川侵蚀造成的,一般存在于陡峭的高山上。第(4)题,图 乙中地貌为典型的沙丘,该地貌形态与风力沉积相关,一般 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 答案:(1)A (2)D (3)A (4)沙丘 撒哈拉沙漠 风力沉积 标注略(风从右向左吹) 【借题发挥】外力作用的差异 (1)流水作用的差异 ①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B;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②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中国的青藏高原_中国的青藏高原pdf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中国的青藏高原.pdf
中国的青藏高原.pdf
中国的青藏高原.pdf
简介:本文档为《中国的青藏高原pdf》,可适用于幽默滑稽领域,主题内容包含前言气势雄伟的青藏高原北界昆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迄横断山脉。它幅员广袤、地势高亢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素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1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广东省普宁市建新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广东省普宁市建新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28次
资料类型:月考/阶段
文档大小:120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一、单选题
1、设n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 n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 mol 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 nA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a2+ + 2ClO— + H2O + CO2 ===CaCO3 ↓ + 2HClO
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
Ca2+ + 2ClO— + H2O + SO2 === CaSO4 ↓+ 2HclO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
Ca2+ + OH— + HCO3— === CaCO3↓ + H2O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2+ + 4H+ + NO3— === 3Fe3+ + 2H2O + NO↑
3、 已知I—、Fe2+ 、SO2 、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 < Fe2+ < H2O2 < I— < SO2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H2O2 + H2SO4 === SO2↑ + O2↑+ 2H2O
B.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
C.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D.2Fe2+ + I2 === 2Fe3+ + 2I—
4、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的质量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和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和的质量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和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5、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电路中,电路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原电池反应相同
6、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出去Al3+ 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信纸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少量水
D.用眼神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二、双选题
7、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离子半径比Y的大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多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8、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一定量重水(D2O)的水(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 :1
B.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8 :1
C.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 :1
D.若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6 :3,则D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三、简答题
9、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题。
⑴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做下列实验。
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
⑵若所用试剂不变,只改变加入试剂的顺序,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流程图。
10、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有100 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 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⑴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断为__________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极b上生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④电极c质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g ;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电极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极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11、储氢纳米碳管的研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中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C、CO2、H2SO4 、K2Cr2O7、K2SO4、Cr2(SO4)3和H2O七种。
⑴请用上述物质填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C + □________ + □ H2SO4 == □________ ↑+ □_______ + □Cr2(SO4)3 + □H2O
⑵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⑶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__。
B.氧化性和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⑷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 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⑴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⑶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 :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序号)_____________。
⑸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 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为使0.1 mol/L 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
(2)眼睛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3)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具体位置 充满标准H2SO4溶液 (5)4 溶液由黄色变橙色,且30 s内不恢复原色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M(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图文】专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专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小:4.6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拒绝访问 | www.gkstk.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kstk.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8d20d887b6439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线高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