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父亲58年工作62精简稳步推进事权下放工作.64年到69年在村小学做代课老师,然后72到95教书,教龄怎么算

普莲小学校志_甜梦文库
普莲小学校志
普莲小学校志1930――2011 杨世兴编 第一章第一节沿革与发展一九三零年普莲地方的教育状况普莲乡是永川县东路七个乡镇之一的一个乡。从县城到乡,往东经茶店、大安,再向北 经石庙到普莲,再往前到九龙。普莲到县城五十华里,一条土石路,靠步行。东面与璧山会 兴在东山相接。南面与隆济接壤,距乡所在地约十五华里,西面是复兴乡,距乡所在地约十 五华里,中间翻过一个坡。北面是九龙。国民时期实行的是县、乡镇、保甲制度,普莲乡境 内有八个保,人口约在六千余人。丘陵,土地肥美,只有第二保坡度稍高,雨水少的年,粮 食欠收。交通闭塞,人挑马驮,运输困难。人民文化低,文盲多。 一、办学的两种形式 (一) 、旧学的存在 旧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 沿着封建的教育模式传存的, 他与新学的当时国家主持的教育 对抗,但终不能持久而衰落了。国民政府对旧学采取过查封措施,禁而未止,因此旧学仍旧 盛行。 (二) 、旧学的组织机构 旧学是以地主土豪为首的控制着封建的地方教育。他们聘请一位四五十岁的旧学老夫 子来家,供膳食、住宿。一月后学生入学齐了,开一次“齐学会” ,实际上就是议定学资的 多少。学习时间一年,三个月交清学费(当时是议定黄谷为准) ,只受男生,不收女孩。 (三) 、教材与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全是孔孟的著作,有《人之初》《天生物》《百家姓》《三字经》《百字 、 、 、 、 歌》 等等。 这些著作可分三等, 初入学的叫发蒙生, 读当时流行的但不是孔孟的作品。 《天 如 生物》《三字经》《百字歌》《百家姓》 、 、 、 ,口语化、易懂。意很深的好书需读二只三年。读 了二三年的可读孔孟所作的“四书” ,有《大学》《中庸》《学而》《述而》《由之》《先 、 、 、 、 、 进》《离娄》《告子》等木刻版,纸质差。读完四书就可读深一点的书。如《诗经》《书经》 、 、 、 、 《易经》《春秋》《礼记》等书,需时四五年。只读不讲解需熟背。教学方法是老师先领读 、 、 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上午教三次新课,每课背熟才教下一课,最后写二篇简单的红毛大 字(一、二至九、十) ,放午学。下午到校就是读书,背上午教的内容,全背了,再教几篇。 2、教学方法。每天上午对每个学的人要进行三次教学。初入学的学生,老师教读,学 生跟着读。读四书的学生,老师领读,学生立即跟着老师口读的内容不停地跟下去,老师不 读出声,学生也立即停下。读经书的学生,自己学,不认识的问老师或查字典。读完一本能 从头到末熟背的叫“包本” ,另读下本,学生只读,老师是不讲的。上午教生课,第一次背 得了要去老师处验收,验收后教第二次,能背再去老师处验收,在教第三次。若三次生书都 能背完,最后每人写两篇大字,先写有范字的格,后写跳格、脱手格。写字教学是,老师在 大字本上写有一、二、三到十红笔数字,初入学的学生描红,老师在背后捉住学生的手一字 一笔写几天;读四书的学生,老师写上黑色范字后放在大字纸下蒙着写,或写跳字格,有了 五六年的学生,就可以写脱手字了。大字写完放午学。下午学生到校,连续都背上午学习的 内容,在老师验收后,每人教二次生书,然后将上下午所学内容来一次全天性总结背书。这 算一天所学完毕。就这样,每天循环往复进行教学。这些课本内容都是些“之、乎、也、者、 与、焉、哉”文言文,虚词是很难理解的,成绩好是指记忆力强,可升读《诗经》《书经》 、 、 《易经》 。大部分学生要读这些书,可能要在十八九岁。而多数人只要读完四书就丢书谋生 了。据传升上读这些经书的人不多的,普莲去京考者无一人,只有“乡试”的人有二个。旧 学的存在就是有的家庭相信才送去读“旧章书”的,这种教学方式一个学校人数不多,最多 二十三四人,老师累,忙不过来。当时存在的旧学在十多所以上。 3、旧学门槛多,学生被拦着。 每天背不得书的人,要被老师当堂“打手板”两个以上。放学在路上打架骂人的、开泥 巴仗火的都是犯了学规,就挨“打屁股” 。个别学生产生怨气,有弃旧从新的打算。若到二 十岁时被四书所拦,就只好失学,从工从农自谋生路了。当时社会上有人评论旧学是: “读、 背、写”“读死书” , 。丢了书本就忘了书。 二、新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新学的组织机构 新学即国家开办之学,学校老师称“校长” ,受委派而来,按月领取工薪,由县分管教 育的教育科负责。县以上称“教育局” ,省称“教育厅” ,中央称教育部。当时有茯苓坳初小、 三星桥(今湾桥村) 、三角坝(今沙蹬村) 、洞子口(七村)初小。都是复式班,每班约 20 人上下。 (二)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 按国家编审的为准,初小文字学科有“国语”和“算术”两科,并有音乐、体育、图画 课。如初级一册国语是由浅入深口语化,学生易学易懂,更爱学的。如:人、口、手、足、 刀、尺、山、水、田;一身、二首、大山、小石、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等图文并 茂的课文。七八册就更深得多些,就连时用的应用文,如借条、收据、写信的格式都有,因 此,有见识的家长就改读新学了。七八册每周要写简短的作文(最初从缀句开始) 。复式班 教学有优越性, 二三年级在同一个教室里, 又是同科目的不同内容。 老师上三年级的国语课, 正在做作业的二年级的学生, 完成了作业的就听三年级国语课, 没完成作业的, 边完成作业, 边听三年级国语课。等到二年级学生读三年级国语课时,就已经是读第二遍。所以国学、算 术的学习成绩比原先的三年级成绩要好得多。 (三)新学打破旧学的观念向前发展 有远见而又有现实的家长对新办的教育认识较清, 三星桥就有一位地主蔡树轩, 是从巴 县(今巴南区)迁来的,他家经济宽裕,在刘家山煤厂入有股。送大女蔡大辉(十一岁) 、 二女蔡大芬(九岁)读初小一册。这家一子四女。大儿在县城读初中两年,几年后成了乡里 第一个大学生。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只有“男州”没有“女县”的封建观念,逐渐有送女孩上 学读书了。这家读初中的儿子,几年后就成了我乡的第一个大学生。人们对这个现实受到深 刻启发,也就十分重视子女读书了。 (四)新盛旧衰的原因 1、入学交纳学费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弃旧学从新学都是经济困难和比较困难之家选择 的。 2、当时社会有女教师从事工作,使男女划分的界限不再存在,上学女生各班都有六七 个、八九个不等,新学人数增多,旧学人数减少。 3、教学方法大家信得过。以班为准,按教学进度执行,学生易懂,家长放心。在算术 七八册出现的多位数的乘除法运算和应用题计算, 读过旧学八九年的十一二三岁的学生就很 难计算了,他们把 1、2、3、4、5 等数字称为“洋文字” ,更不懂立式和计算。 三、改寺为校,创办高小 在一九三零年后的几年里,初小毕业生就“失学”了,因为本乡没有高小班可读。青年 杨兴宗家住本乡七堡小湾屋基,家庭富裕。父亲杨发轩,信仰佛教,道士。他是永川县立中 学(初中)毕业,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哥杨纯修,偕弟杨兴义经营漕房、米房生意。 杨兴宗上街赶场,经过普莲寺前土石路过,想起往事:凡在初一、十五两日,有老百姓上庙, 口头禅: “初一十五庙门开,烧香求神就进来。为官要是手干净,是民勤劳享太平。 ”受口头 禅启发:老百姓上庙求神何不去求老师?他立即去拜望乡上名流乡绅、同学老师,取得了这 些人的支持。在一九三零六月去永川县教育科向负责人陈述: “改寺为庙,创办高小”得到 负责人认可。 是年受永川教育科的委派为普莲乡小学校长。 他选定 “普莲寺” 古庙为新校址。 这所学校是在街的东边的一个高坡上的古庙,坐西北向东南,学校背后有三根大桂花树,八 月花开,香飘四溢。上殿外是一块长方形的操场,从中经过九级石梯进入下殿。正中是“刘、 关、张”座像,左边是“川主菩萨” ,右边是“雷神菩萨” ,左右两边为教室,下殿作学校礼 堂。上殿内是内操场,全是平整的方石镶成的海面地,在上五级石梯就是正殿。正殿正中是 办公室,左边是食堂、厨房,右边是图书室。这里的菩萨像全是竹夹壁,把它全背了的。 四、办高小的原因何在 普莲地方,只有乡下的三所复式班小学,这是因为在本地初小毕业无高小可读,去石庙 或县城读书。要升学的都去外地,在永川读“东高小学”或“木货街小学” (后来改为永川 县文化馆) ,也就是今天的区文化馆所在地。不升学的就失学,因此乡上急需办高小班。此 外,由于新学的兴起,吸引学生走进新学就读,复兴、隆济离普莲近的学生也方便,生源不 成问题。择优录用教师,凡经人介绍的教师,必经一周的试用,合适则聘用,不合适付工资 了事。所以教学人员卡得很紧,校长也把教学抓得紧。一九三三年高小毕业生入初中的学生 较多,受到乡里各方面人士赞许。在后来两年毕业生升学的比例占班里总人数 70%以上。 为了赞扬教学业绩,全乡统筹自愿捐资买了一台“凤凰牌”脚踏风琴,以资鼓励。从此添了 师生的活力和友爱气氛。在课余,歌声、琴声飘荡原野。当时最爱唱的《打到列强除军阀》 的歌,吸引着听众,让民众精神振奋。这支爱国歌曲为: 1 2 3 11 2 3 1 3 4 5 0 3 4 5 0
打倒 列强 打到 列强 除军 阀 除军 阀 5 6 5 4 3 1 5 6 5 4 3 1
国 民 革 命 成 功 国 民 革 命 成 功 2 5 1
齐 努 力, 齐 努 力 注:列强是指美、英、法、日等国家。也指在四川的军阀统治者,如刘湘、刘承学、赵 尔丰、李家玉等。国民革命军在湖北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旧民主主义国家。杨 兴宗是普莲小学的开拓者,又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有远见的人说: “普莲是一朵即将开放 的‘莲花’ ”并预言:普莲莲花何时开?你该培养良才。受职武官皆所在,英姿飒爽频来。 杨校长办学声誉乡内外, 为桑梓之地增人才, 为新文化的普及提高, 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前进。 五、得不偿失,校长疯了的真相 杨兴宗,生于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小湾骑龙穴屋基,现灯坪村小湾村民小组。18 岁时永川县立中学高中毕业,当年受永川教育科委派为普莲乡小学校长。杨校长生材高大, 仪表堂堂,声若洪钟,雷厉风行。杨校长疯了,人们传说: “掀菩萨才疯的” ,这是莫须有的 罪名,是“背菩萨办学校” ,不是“掀菩萨办学校” 。疯的原因是:学校当时有一位多才貌美 女教师――谭祖德与其恋爱,由于校长已有妻室周顺富、儿女几个,家里父兄反对;谭又要 求校长考上成都高中后才与其结婚。这两点把校长难住了,谭老师家里人也反对,致使长期 忧郁生病,医治无效而死。杨校长听到这消息后,经受不住严重打击,最后导致神经失常而 疯。随后失职,整日东游西狂,失去控制力,不知世事,但不打人,对人和气,与人多说几 句就离题走火。常恼恨“家”不是、 “我”不是,60 年才去世。其子杨世洪,担任普莲粮站 站长至退休,还有三女,其婿(其一肖光喜担任大安税务所长) 、外甥皆有所作为。杨校长 是公认的教育才子,他的不幸是普莲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他永远活在普莲人民心中! 第二节战争时期的教育状况一、抗日战争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和教育的发展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犯我国领土,不久东三省沦陷, 侵入华东,华东大片土地相继沦陷。日本侵略军溯长江而上,从上海出发,向长江两岸各省 占据主要城市;另一方面向北方山西、陕西、河北各省侵犯。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都到湖北 武汉,不久又迁来四川重庆,重庆成为陪都。这时失陷的各省大学、中学、机关、工商界等 迁入重庆,有的迁去成都、贵阳、昆明等大城市或中等城市或乡村。目的是避日军空袭。茶 店乡当时国立十六中迁来办学,璧山丁家镇凉风坳,西安交通大学在这里招生。街上福音堂 是江西省九江市国立中学在这里招收高初中学生。 璧山县之南的璧南初中在镇西边的 “万寿 宫”办学,巴县曾家场半山中莲花村,浙江省南京市钟南中学也来在这里办学。在这里读书 的普莲人最多,高中 3 人,初中 20 多人。 1、中国人民最痛恨日本帝国主义 钟南中学由外省迁来,大部分老师是外省人。又一次语文老师切齿痛恨地讲到: “日本 的小孩在初学文化时,老师拿着一个水果问:这是什么?不知道!老师回答说:这是中国产 的水果,很好吃,你们长大去中国吃过够” ,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侵占中国的野心。他又接 着讲: “日本民族生性侵略,因为日本是海上岛国,面积小,火山地震多,所以侵略成性。 ” 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中国人民最痛恨日本帝国主义! 2、听同学讲故事,痛恨日本侵略者,也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 同学中有来自沦陷区,无家无父母孤苦伶仃的人,他们唱到《难民悲》歌“日本鬼子的 大炮,轰毁了我们的家,拉走了爸爸又抢走了妈妈。 ”他们强忍着泪说: “你们有家,有爸妈。 我们吃不饱,衣不蔽体,破庙挤满了一群可怜的难民” 。这些同学得到了老师,我们当地同 学的帮助。 3、学校担当起抗日宣传义务 在抗日战争时期, 各级各类学校担当起了抗日宣传活动, 时常都有宣传队到场镇演出 “抗 战到底”的新剧,很受老百姓喜爱,演出结束,引领人们唱: “我们在太行山上??”激起 了人们抗日热情,人们对送孩子上学多读书、多学文化知识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腐败对教育的影响 在抗日战争中,国统区教育存在很多不良现象: 1、校长委任制:由县主管部门下委任令;教师聘任制:校长下聘书,时间是一学期。 时任乡下的保校也称校长,是一校一长, “校一甲” 。 2、县教育部门称教育科,科长一人,督导员数人,分管各路农村乡、保学校。 3、卢腊战争之苦是当时教育界的通病。一学期快结束必须要进行活动。乡里校长找县 教育科,教师求校长聘用。这里产生了“吃空” ,就是校长少聘教师,或只给半席工资或给 四个月的工资。从事教学的人少了,有教学能力的人一学期都教不满的,另去别处找工作。 有时聘用的人不能来上课,临时找人代课,这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影响。 一九四五年四月五日,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人民欢心鼓舞。大约一年左右,外地迁 来的各级各类学校相继迁回原地,这时度过了短暂的和平日子,值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到 46 年的下半年,蒋介石挑起了内战,人民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状况 当时国统区的物价很不稳定,一日上午涨价,下午也涨价,生活维艰,工薪不多,难以 支付正常生活费用。县里科长决定给教师黄谷代替薪金,每个教师月得黄谷一石三斗六升, 重约一百市斤。这比拿工薪稳当多,但物价总是上涨,使学校开学行课难。中心校聘用教师 开学后将近一月还未到校。保校无正式教师上课,临时找人代理。这时中层人员(县科的科 员)及督学督导各辖区的乡、堡小学,了解和控制各校区。县科里分东、西、南、北、中五 路辖区。时称“大虫(科长)吃小虫(督学) ,小虫吃虾米,虾米吃教师。他们各显神通, 校长可以“吃缺吃空” ,中心校聘用 10 个教师,他只聘用九人,这叫“吃缺” 。介绍来的教 师,校长下聘书两人同为一席,或用全席教师工薪付四个月工薪,这叫“吃空” 。这极大地 影响教师稳定和学校发展, 怎么谈得上教学质量。 物价暴涨, 严重威胁着教师的生活和工作。 一九四七年暑假期间,永川县城乡教师组织大游行,去县政府请愿:增加教师工资。 社会动乱,不相信政府,反对货币。货币当时教纸币,又称为法币。政府改用“金元卷” 不几月,这种流通的纸也突飞猛进地上涨,又改用“银元弧 ,同样短时又上涨。人民自觉 通用 “银元” 、 “铜圆和有孔的小钱” 当着货币进行物质交换。 甚至使用白色的纱子以物易物, 非常不便,一直延续到解放。 四、解放战争的时局和教育动态 一九四八年四九年,战争胜负以见分晓,特别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 国民党政府政治动荡, 军事力量输光, 即将垮台。 一九四八年, 在重庆市中区大广场教场口, 有国民党政界中被排斥离职者、军界军官失职者、以及其他失业人员在此“集体静坐” ,贴 出醒目大标语: “团结一致,反对内战”“反对独裁”“我们要工作、要吃饭” 、 、 。这是重庆各 大学联合举行游行大示威,打着横幅大标语: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振臂高呼: “拥护政治 协商”“打到专制,打到独裁”“我们要生活、要吃饭”“办事不力的快滚蛋”等等。口号 、 、 、 声响遍山城。呼声援了“静坐者” 。无能的反动政府不理不问,最后愤恨不平的人们写出大 型标语: “此路不通,快去找毛泽东! ” 时局动乱,谈何教育。普莲地方教育不稳。校长总是争权夺利,当校长的不烧香,就没 位子,校长随时都有被挤下台。教师跟随校长,形成今东明西不稳定。像这样怎么办好学校 教好书。 附: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五零年普莲小学校长名录 姓 名 杨兴宗 性别 男 任职起止时间 1930.9――4.2――9.2――1.2――4.2――5.2――8.9――8.9――9.2――1950.12 家庭住址 普莲小湾 太平 九龙(金龙片) 永川城 永川城 普莲 隆济 普莲 普莲 任职年限 3年 4年 2年 3年 1年 3 年半 1年 半年 1年 备注邹德全 男 郭相高 男 刘泽贵 男 黄庆中 男 张光裕 男 陈亚东 男 张志节 男 钟正锡 男 第三节新中国新政权新教育一、新中国 新中国是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以后建立起来的新国家。山在呼啸,河在咆哮。 祖国重新统一山河,山河为祖国的统一而欢笑,祖国各族人民沉庆在欢歌笑语之中。不同的 民族,不同的舞蹈,不同的语言,都表达出对新中国的向往和热爱,人民深深感到: “中华 人民共和国是新国家的名字,其中有“人民”二字,56 个民族组成,国家把人民看得很重; 解放军战士头上的帽沿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7 个字,字中也有“人民”二字,实在是 把人民举得很高很高,战士来自各族人民的儿女,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在革命队伍里,是国 家、人民的保卫者;还有各级政府也把“人民”二字组成在其中, “中央人民政府”“镇人 , 民政府”等等。政府把人民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依靠人民,教 育人民,人民是新中国各项事业的源泉。渐渐地老百姓接近政府干部、人民军队。 二、新政权 新中国成立了,把“北平”改为“北京” ,首都就定在这里。新中国政权是九级组织机 构。 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区――省人民政府――专区――县人民政府――区――乡人民政 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解放初,中国地域辽阔,人口多,中央有很多政令、法规, 必须从上到下贯彻执行,所以设立了“行政区”“专区”“区”三级过度性人民政府,在适 、 、 时的时候分期分批的撤销, 成了现在中央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县人 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村人民委员会六级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宣布的政令有: (一)废十月十日,立十月一日为新中国成立即国庆节; 废四月四日,立六月一日为国际儿童节;立三月八日为劳动节,七月一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日(党的生日) ;八月一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二)实施新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 不准虐待妇女儿童,不准有童养媳,不准抛弃女婴,反对重男轻女,男女平等自由,反对父 母包办婚姻或强迫。 (三)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减”“退”“清”“反”运动。在农村 、 、 、 工作的干部,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占有一定数量土地的地主,实行“大户加增” ,限期如数 交给区人民政府。其次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 ,及时指出:农民为什么辈辈代代受 穷受苦,是受了剥削压迫的结果。谁是剥削压迫者呢?不劳而获是人民的死对头,启发人民 的觉悟,用眼前事实讲明穷的道理。告述他们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穷人团结起来 打到他们。接着展开减租减息运动。 “租”是农民种了地主的土地要交给地主的“租谷” ,那 是过多的,减少些租谷才合理。借了地主的钱,利息太高,要减息钱才合理的。 “清”是清 查大小土匪。 “反”是反恶霸、地痞流氓,一切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这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按照上级指示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我地的清反工作是从一九五零年三月投诚下来的二村匪 首王荫碧, 三村陈天林, 还有被胁迫去的十多名匪徒。 从山上下来到到金龙乡人民政府投诚。 乡人民政府立即送去石庙区人民政府。 当时受到区人民政府表扬的是: 向人民投诚是应该的, 不与人民为敌是好的,才有好的出路。当时区长熊振坤热情招待自新人员,并希望各自回家 做个有于人民的人, 五月应招去璧山军分区学习的匪首是王陈二人。 学习期间二人每周返家 来去自由。学习内容是新中国的政策法令《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清反工作是有计划有步骤 的,一切听从上级安排,统一时间抓捕法办的人入狱。我地在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召开第一次 反革命大会, 大会在区政府所在地石庙对首要反革命分子、 土匪首要分子、 大恶霸、 大地主、 特务分子等二十余人,依法进行枪决。人民群众真正翻身了,敢于说话了。提高了人民群众 的觉悟,应该跟着共产党走,听人民政府的话,人民政府一定为人民办好事。 三、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新中国成立,国家正紧张而有序第做着国内国际大事。可没想到美帝国主义在 1950 年 6 月 27 日,纠集多国部队,大举进攻韩国(南朝鲜) 。战火很快烧到鸭绿江边,美军想横扫 我东三省,先败苏联,在灭掉中国。朝鲜政府告急。中国政府立即组成志愿军,进入朝鲜, 和朝鲜人民军配合抗击敌人。 经过志愿军和朝鲜军的英勇抗战, 把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压在 北朝鲜和韩国交界处的三八线。美国眼看即将失败,提出谈判,于是停战,在三八线附近的 板门,签定停战协议,至今近六十年了。 忆回首,新中国不怕经受巨大的战争创伤,力主惩强扶弱,打败了头号帝国主义者美国 的野心。一是志愿军英勇善战,二是国内人民也全力支持。那时谁处都听到男女老少唱着一 只抗美援朝的歌: 抗美援朝 C 2\4 1 1 1 5 6 5 |3 2 1 6 2 --
3 3 3 1 3 5 5
.. . . 雄赳 赳 气昂昂 跨过 鸭绿 江 6 5 1 3 2 ― 3 5 3 2
1 2 保和平 卫祖国 6 5 1 5 3 1 3
.就是保家 乡 中华 好 儿女 齐心 团 结 5 --- 6 5 3 5
5 2 3 1 ---
紧 抗 美 援朝 打败 美国 野 心 狼 还有一支短而精,讽刺敌人吃败仗的歌是: 嘿啦啦嘿娜娜 C 2/4 1 65 6 6 1 65 6 1 65 66 1 65 3 115 61
嘿啦 啦 嘿娜娜 嘿啦啦 黑娜娜 天空飘彩 1 23
21 6 1 2 3 2 3 3 1 5 2 3
. 霞 呀 地上 开 红花 中国人民力量 力量 大 55 1 2 3 21 6 115 6 1
. 赶走了美国 兵 约 全世界人民拍手笑呀 帝国主义害怕 21 6 165 66 156 6 1 63 66165 3
. 了约 嘿啦啦 嘿娜娜 嘿娜娜 黑娜娜 注:1、两支歌是 2\4 拍子,但谱子是不够完全正确的,绝大部分是可靠的,歌词是正 确的。2、第二之歌可轮唱,也可边歌边舞。在采访志愿军英雄何发清时,他说: “我今年八 十一岁, 我们乡入伍赴朝作战的十二人, 带轻伤三人, 我左手臂前肘切除, 算三人中重伤者。 先后有些人作古了,今尚在的有四人,李泽林、李启元、李振禄和我” 。他很自豪地说,中 朝人民军取得胜利是有道理的:1、美帝国主义发动的是侵略战争,中朝人民军是自卫战争,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拥护;2、美国在北美洲战线长,时间久,军需供给 难;3、朝鲜山地多,美军装甲部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飞机大炮只是狂轰乱炸,中朝人民 军早已进到山洞里,把油桶敲得乱响,敌人以为是向他进攻,轻重机枪不停的扫射,让敌人 打消耗战;4、中朝两国军队配合好,作战勇敢,善于打夜战,把敌人赶退十里八里是常事。 三年战争敌人没取得好处, 这只美国纸老虎, 终于坐上谈判桌, 乖乖签字停战, 滚回北美洲, 在世界上丢了丑。 四、新中国教育事业大发展 (一)旧有的国家机器被打碎,新中国教育事业得到大发展。 解放了, 人民从被压迫被剥削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了, 教育是从旧社会衰落的教育体制接 收过来的。 广大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让孩子上学读书, 不能当睁眼瞎。 于是出现了大男生、 大女生,还有妇女报名读书的。比如大女生有蔡兴维、曾维容、万廷英、许前志等,其中有 孕妇生,都完成学习,直到毕业。有的在本地参加工作,有的随夫去外地参加工作。大女生 李乾惠毕业后去县百货公司参加工作;大男生肖奇明、蔡光一、蔡彩伦,也有参军的,有的 在区供销工作,有的在县汽车队工作。肖奇明三村小学三年级学生,十五岁,身强力壮,在 六一儿童节跳绳比赛中,单人跳到一百六十几次,超过规定一百六十次,获第一名。后来高 小毕业参军。在部队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进步很快,工作责任心强,经常得到团首长表扬, 长期在中央警卫团工作,后来在 8341 部队任营团级到副军级职务后才退休的。 (二) 、校址变迁 土地改革后,男女老少都分得有田土、房屋,过上安居好生活。学校也有了新校舍。土 改时,永川县土改工作团、县人民政府指示:各乡各村应把地主居住的房屋收作公产。按规 定划分给村人民政府作办公室、小学的教学、生活用房等。 普莲小学划在普莲街上场口大地主张志勋的住房, 此房为三楼一底的木楼, 楼上楼下大 的房间就作教室,小的就做寝室。此楼坐东向西,连着右边的普莲慈善会的两间善堂,也划 归学校作寝室、教室与善堂之间的民房划归学校作食堂、厨房(另划两间房给房主) 。学校 北面地主张志文住房划归学校作办公室、寝室、体育保管室、卫生室、音乐室。校舍中有一 干涸已久的池塘,经过师生不断努力挑土运石填平了,成为操场,在厨房食堂对面不远处, 改建成男女厕所,就初具学校规模,这所学校要比普莲寺新学堂宽得多,面积大,学生不再 拥挤,自由舒畅得多了。 普莲小学各村小学新的校址如下: 村别 四 五 六 七 八 校名 普莲乡第四村小学校 普莲乡第五村小学校 普莲乡第六村小学校 普莲乡第七村小学校 普莲乡第八村小学校 校址 卢开地地主住房 蔡伯雍地主住房 杨洪云地主住房 杨洪轩地主住房 刘汉礼地主住房 备注 增班不增人,各村由义务 教师上课,工资由村解决。各村小学新校舍比旧有的校舍宽,学生活动好,上学比较集中。当时入校人数增多,缺 乏教师,增班的村校就地取材,由义务教师补员,乡小学配额不足,先后两次调来教师。 普莲小学发生了意外事,在一个星期六夜里,小偷进入办公室和相应的寝室盗取衣物、 一枚校印。学校及时上报文教科,随即文教科下发新的校印: “永川县普莲乡新街小学校” 。 时隔年余,没有任何事端出现,为了统一,仍由县文教科下发一枚木质校印: “永川县普莲 乡完全小学校” 。 (三)教学严谨,质量高 普莲小学历届高小毕业生升学率较好,平时学生努力、专心听讲,不懂到会懂,从不放 过不明白的知识,形成了好的学风。在步行七十华里去永川中学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考生, 吃苦耐劳,考的成绩很好。录取的人数很多,考出高分的有肖光雄。有的男女生去璧山县丁 家镇考璧南中学的也不少,在区内有了一定的名气,也得到干部、学生、家长的好评。在此 基础上全校教师并不满足。学校采取有效措施:1、校长、教导随时深入课堂,及时指出教 学人员优缺点。2、公开教学,可在全乡范围第八周举行语数学教学。3、走出去到璧山县正 兴乡小学、丁家镇及来风小学取经充实自己。双方在备课、批改作业、重难点等方面广泛交 流,达到取长补短,足进教学。 (四)配合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是教育阵地,也负有对社会宣传教育的责任,协助政府参加时事政策的宣传活动。 1、定点定时在校外天灯坡上广播一小时,宣传内容来自乡人民政府或摘录《四川日报》 。2、 逢赶场天街中宣传时事政策或农业生产技术,或天气预报。3、定期改换黑板报内容。4、开 展文娱活动。5、夜间到村放映自制幻灯片,丰富人民群众文娱生活(村百姓一年只有一两 次听到看上一二次电影) ;利用晚间时间在下场口戏台上演出话剧《王贵与李香香》 ,还演出 九场歌剧《小二黑结婚》 ,宣传男女婚姻自由,反对包办,群众反应很好。6、开展体育活动, 沟通社会各界人士。学校成立男子篮球队,吸收学生肖奇明参加。平时外来球队,体育教师 戴德贵到场指导, 体育教师戴德贵任队长, 校长肖子元任副队长。 年年春节学校组织篮球赛, 欢迎乡干部、学生参加,有时单独组织球队按时参与。7、普莲小学成立少先队大队组织, 是继茶点小学成立大队后的第二个小学。第四节 教育事业在发展中的改革与创新(一)迅猛发展的教育事业 从一九五三年秋期起,对中小学学制大胆改革,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减少一年毕业, 并指出:缩短时间,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种新学制一直延续到一九七八年, 历史二十五年。 (二)汉字繁体字减少笔画 汉字在几千年都推行繁体字, 这次繁体字改革得到全国人民拥护和支持, 是伟大的改革。 1、改繁从简,如“学习”一词中的“学”字,繁体字有 16 划,简写后才 8 划;又如“灶” 字,繁体有 18 划,现在的“灶”字只有 7 划。总之繁体字很难写,占的面积大,写成很不 规则,难于记忆。对繁体字减少笔画,便于记忆,大大缩短了书写时间。 (三)给汉字注音,用普通话统一语言 给汉字注音就是统一语言,有的字是生字是不认识的,就是,只要给它注上音,就能认 识这个字,先要认识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将它一拼就发要读的声音了。这个方法很好,就 解除了认识生字的困难,搬掉了学习上的拦路虎,这也是人们拥护的大好事。给汉字注音是 从小学一年级入学的第一个月就能基本掌握认识生字的技能, 再在以后学习中加深认识、 理 解和达到熟练地运用。如果生僻的字就去查字典,它会告述你的读音,把生字变成熟字。人 们把注音法看成是认识汉字的拐棍, 所以字典也是不吃饭的老师。 用北京话作为全国标准音, 就形成普通话。开初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先走一步,逐步在全国企事业单位推开普通话。万 事开头难,久而九之,广播站播音员,车站、码头售票员等也要求说普通话,这就不分东南 西北的人,也消除民族间的隔阂。说出的话你懂,我也懂,全国像一家人,甚至外国人也会 说普通话啊!第五节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区内的行政区划(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新中国新生儿童逐渐增多,学龄儿童入学增多。公办小学招收新生有所扩大,但仍不能 满足学龄儿童读书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便开展了群众办学,用两条腿走路,满足读书 需要。普莲地区先开办民办小学,招收适龄儿童入学,后发展到各村。民办小学第一班由白 正明担任教师,设在普莲小学内,工资由全乡统筹。 (二)区(石庙区)的行政区划 普莲三村划出,九龙乡四村划出组成“家复乡”设在“家复堂” ,原有八个村的普莲乡 变成了七个村。石庙乡划出一定的村组成“二郎乡” ,治所设在二郎坝。茶店乡与大安乡交 界处划出一定的村组成新的“店安乡” 。这样全区就由原有的七个乡变成十个乡了。新的乡 是没有场期的。群众办事还是去原有的乡政府办事,由于新设的乡没有场期,办事不方便, 不久就撤销了。 五十年代末,贯彻“大跃进” ,要保证“抓革命,促生产” ,把场期改成五六场,每月逢 五逢十赶场,一月赶六场。后来认为这不利于生产,改为星期场,每月只有四个场期。可是 这样很不好:1、五天、七天都各赶各的场,时间长,办事不方便。2、场期长,税收少。过 了很久,在六十年代,还是还原三天场期,一月赶九场。永川县是一、四、八;二、五、九; 三、六、十;逢七不赶场。 (三)农业中学的开办情况 一九五八年农业合作化已经高潮时,实行“人民公社好” 。普莲、复兴两项组成“普复 人民公社” 。定复兴三村的潘家坳为中心,作为开会地点。不几天普复公社的全体干部开了 一次动员会,传达县委的决定: “全民大办钢铁” 。当即要求全体社员立即上山大办钢铁。上 山找矿石,去刘家山运煤交永川火车站,再运去重钢炼钢。这个突然开展的运动没有一点准 备,男女都上阵。后来只许男社员搞钢铁,女社员回家搞农业生产。全民实行军事化,大办 钢铁是超英赶美。普复公社的农中就是在大办钢铁的运动中成立的,有男女生 20 多名,由 杨兴辉担任副校长,何经纬任教师,二人领导教学、生产,校址设在复兴七村ㄗ恿郑饫 是复兴生产生铁的基地。不久两乡又分开单独成立公社,农中就办在普莲的一村了。 (四)教育事业大发展中民办校性质有改变 六十代教育事业大发展,在两条腿走路办学模式下,满足适龄儿童上学。国民经济发展 快,国家有能力对教育事业扶持,民校变成民办公助,民校教师工资一半由国家支付,一半 是大队工分报酬。这样实在减轻了农民城市工人的负担,工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了。 六十年代中期公民办小学都有发展,民办小学各班都有。一九六五年前后,各村公民办 教师情况: 村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二 一 一 一 一 王栋材、 刘伯松 唐有文 谷海霞 杨兴诗 龚伟华 公办班数 一 教师 汪兴利 民办班数 一 一 二 二 一 一 二 教师 杨朝惠 华承全 张庆中、王云芳、曹明清 明永志、李文吉 吴惠伯 肖光芬、肖光玉 徐代坤、王代祥 备注(五)大跃进中的农业生产情况 大办钢铁,要找矿、要运煤,不是短时间而是比较久的日子。从九月开始,十月过去了, 男社员办钢铁,女社员搞农业生产,劳力少,生产进度慢。干部便采取①大兵团作战,白天 突击到夜晚,晚上打上油筒,种小麦。到了冬月还没种完小麦,有的私下说起调皮话: “冬 小麦腊豌豆” 。其实很晚才种小春了,可想明年的收获了。在突击农业生产中有个不好的现 象:四五岁的孩子跟着母亲,不利于农活,于是便由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带着这些孩子在就近 的院子一起唱歌,一起数数。这些孩子跟随生产的流动性从这个院子到那个院子,成了一个 流动的幼儿班。这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事物,就是后来幼儿班的雏形。后来遍地开花,各 乡各村办起了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幼儿班。②一队一个伙食团,吃大锅饭。第六节 艰苦奋斗改变困境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一)困难时期的教育 三年的困境在上级党的领导下, 度过了长时间的灾难。 全体党政干部学生都经受过生活 上的严峻考验。主要是获得粮食少,没及时种上,六零年旱情严重,极度减产。大家听从上 级发出的号召: “粮食引路菜当家,细水长流度荒年。 ”人民便找可吃的代食品。干部口粮减 至月供大米 19 斤,还要搭配一定的粗粮:红苕、豆类、包谷子等。在困难的生活中,社员 仍发奋勤劳搞农业生产,盼着有更好地收成;各单位干部照样搞好自己的工作。更加强了责 任心;教师、学生也照常工作学习。经受过艰苦生活考验的人们,更加努力工作、学习。 这种吃大锅饭、 大兵团生产的形式被抛开了, 农业生产以队为基础为核算并解散伙食团, 以户为单位生活。这样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也激发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爱队、爱集体的精 神,生产逐月上升,农民对这样的生产形式很满意。 (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做到颗粒还家 一九六三年五月刘永昌校长在一次教师大会上宣布: “大家动手拾麦穗!。要求师生在 ” 生产队收过的地块去拾麦穗,做到颗粒还家,并强调不准在没收的麦块去偷;不准在家里拿 三两小麦顶任务。他还大声说: “六一儿童节,让孩子们过的开心,吃上辛勤劳动的可口的 两个馒头。 ”果真,这年普莲小学是双喜临门。 ①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学校做好了麦变白粉的准备。晚饭后,天快黑之前,刘永昌校 长叫财务人员一起到厨房去,干什么?监工吗?不是。是帮厨帮工,年轻的女炊事员谷海霞 满脸笑嘻嘻地说: “就是忙得很哟,欢迎两位到来! ”我们守着煤灶,及时上煤、添蒸脚水。 谁也没睡瞌睡、合上一次眼,谁也不觉肚子饿,谁也没说吃一个馒头。这是孩子们的胜利果 实,应该属于他们的。一千七百多个馒头,在上午十点过不久终于蒸完,而且烧好滚烫的开 水。这天完小村小的同学们演完节目,没人吃上两个热汽腾腾的馒头,休息一会由各村教师 带着同学们欢快的回到家里。 ②在这天午后, 五点钟过不久, 普莲小学参加区举办的学生运动会的师生满脸喜悦归来, 抬着两面鲜艳的奖状,一面是男子篮球队“冠军” ,另一面是团体乒乓球“冠军” 。带队的老 师当场表扬了我们的运动员勇敢、团结,超人的球艺表现受到各校、区领导好评。在校的老 师听到这消息十分高兴,对运动员说:今后仍要努力,保持这个称号,把体育的各项目推向 前进! 这次拾麦穗活动是不让粮食丢下, 做到颗粒归家学生家长支持。 为孩子补充不足的粮食, 也得到乡人民公社干部的好评。学生远动会,取得篮球、乒乓球冠军,也很受家长、群众佩 服。 (三)领导重视教育工作、重视学生学习和身体健康 学校领导在抓好完小教学工作的同时, 也重视村小的教学工作, 常深入到村小听教师上 课,事先不通知,随堂听课,及时表扬优点、指出缺点,希望每位教师都成为教学能手。校 长刘永昌是永昌镇上游小学校长调来的,两年后仍调回原校任校长,他的修养好,有节约的 美德。但办事花钱也不吝啬。 他对财务教师要求:月清月结,专款专用,决不摞作他用。⑴上机拨来茶水费,是指学 生上课期间才有,每期只拨四个月,按班多少拨来。用一个大保温桶,每天装满茶水。规定 学生喝完茶水必须放上半盅,好让下一位同学喝上茶水,让学生形成有礼貌的行为。 (2)医 药费的使用:够来药棉、纱布、十滴水、止痛散、清凉油、仁丹等。体育课学生偶发碰伤, 体育教师必须急救处理。 (3)茶水、医药费应发给村小,图书费集中使用。首先制好五个图 书箱,上写有 1、2、3、4、5,用杉料制成,携带方便,内分三层,内容大概是《连环画》 、 《故事会》《快乐园》《小画家》《大家唱》《怎样上好体育课》等三十多本课外读物。这 、 、 、 、 些图书箱发到村小去,星期六下午上完小开会带回,各村小交换使用。各村小教师反映都说 好,学生阅读时不懂得就及时问老师,促进了学生学习。 (四)小小活动起了大作用 有一天,学校领导突然发出通知:完小教师在一起写大字比赛,用毛笔字写一篇大字, 交齐后, 领导用红笔按质量打上红分贴在校内乒乓台位置显著的墙壁上。 第二天学生上学就 再这里看老师写的大字,学生们都指指点点,都共同说: “写的好!“写得多整齐!“多规 ” ” 矩! ”有的同学背上还背着书包,就这样你来我往,都说: “我也要写好大字” 。这对学生既 是启发,又是无声的教育。从此学生都专心写字,无论哪个班(五六年级)总有几个学生写 出的字真像班主任写的字。 第七节 参加政治运动 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四清运动又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是清政治、思想、经济、作风这四个方面。从一 九六五年九月开始到六六年六月底结束,历时八个月。运动开始是八面开花,党政各机关团 体、 文卫、 农村等皆是运动对象。 领导运动的是有工作经验、 能干的经过了四清运动的江津、 璧山、巴县等的干部。来学校的是赵学清,巴县福寿小学教师,共青团员。运动分三个方面。 第一阶段,四清工作组进校园宣讲运动的意义 宣布人员是分村完小各为一个小组。各乡成 立一个四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人,组员六人,七人组成。在四清住校领导同志指导下开 展工作。在成立小组成员时①学校领导是下楼对象不能介入,地富反出生的教师不能参加; ②受过处分的不能参加。几经改组,最后成员是民办教师过半,一色的贫农成分。 第二阶段是批斗。首先是校长领导下楼。经过一段时间批斗后,小组及具体领导的干部 赵学清宣布可以下楼,能和大组人员在一起学习了。再批斗重点人物。地主出生的付永泽、 富农出生的刘君厚两位教师认识较好,思想进步快,免予处分。地主出生的陈启岳、杨兴烈 的处分是:①陈启岳留恋地主家庭生活;②为亡夫刘正鑫鸣冤叫屈;③毒打四年级学生宋姓 姊妹。应予开出公职。杨兴烈参加反动的民社党说不清楚,应予开出留用,工资降级。四清 工作如期在六月末结束。石庙区搞四清工作的人全部去合川县盐井区工作。可靠消息称,下 年九月去合川县盐井区工作人员全部被群众赶走了。再说被处分的老师对整个运动有些纳 闷。好多地富家庭出生的教师感到运动给的压力大,成了人人自危,惶恐不安。有的说年轻 的四清工作干部赵学清时是四清工作少帅, 可要提升的哦。 时过几年杨兴烈得到县文教科纠 正,撤销处分,工资回复原级,八十年代初期退休,九十年代因病医治无效作古了。陈启岳 老师直到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宣布历次政治远动中被开除的人员应回归原单位工 作,时年五十一岁的她,已到退休年龄(那时女职工是五十岁退休)当即办理了退休手续, 亦在家颐养天年,现已八十多岁了。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实际状态 四清运动末期也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开始。 一九六六年七月初, 在显眼的墙上贴上大型标 语: “一定要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九月开学后,学校教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党政干 部、大部分文卫干部、工人、农民组成的“工农派” ;一派是以企事业大部或小部、粮食部 门、矿工、小部文卫及社会闲杂人员组成的“红旗派” 。红旗派被认为是“保皇派” 。工农派 被认为是反政府派。这年开学后,四清运动中被批判的老师认为四清运动过火了,再加不予 承认四清中升调的人员。 理由是江津地委书记崔大田调北京也要他返回接受批斗, 也成把崔 大田弄来石庙区批斗过的。我校校长四清结束后以调区任文教干部的徐星泽应回校接受批 斗。同样从茶店乡民校调来普莲任校长的蒋远华,红旗派认为应回原单位任原职。开学后无 书本,各地宣起“停课闹革命” 。学校瘫痪了,有的教师借口外出闹革命,有的教师反对, 说应该回校闹革命。各班都以老三篇、毛主席语录为读本,不允许停课,让学生受到损失。 外出闹革命的也是红旗派中的少数教师。一九六七年八月中旬的一个夜晚,红旗派将九龙、 普莲、石庙、大安等公社工农派组织用枪声赶跑了,政府干部、学校教师都跑了。开学后老 师坚持“就地闹革命”“停课闹革命” 、 。各级学校不招生。学生没有书本读书,就不是学校, 老师白吃饭!一九六七年冬天,永川火车站,有红旗派的人跑去“卧轨拦车” ,给省县政府 施压,要求承认是革命的左派。一九六七年 12 月,工农派的势力逐步从江津伸向璧山正兴、 马坊、 会兴直至城郊。 最后也一鼓作气赶走了红旗派, 卧轨拦车的也赶跑了, 跑到成都去了。 两派口号喊得响: “要文斗,不要武斗” 。其实两派就在搞武斗,各有伤亡。一九六八年外出 去成都的回到永川,学校外出老师返回学校上课了,大家在一起还是平时那样工作。文化大 革命是动乱的十年,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张铁生交白卷;黄帅宣扬读书无用论。 这些论调老师都详尽地给学生作了解释。 学生自己也懂得读书无用为什么还要来读书呢?交 白卷就是反对考试, 考试就是测定掌握知识的多少, 反对考试是不应该的。 我们学校是小学, 附设了两个初中班,学生没有黄、张的所谓革命闯劲。 (二)一九六八年秋期学校招收了两个附中班,一个农中班。 小学毕业生多,为了给单设中学减轻压力,各乡小学设置初中班,简称附中。增班不增 教师,仍是小学教师上课。文化大革命对我校教育是有些冲击。但全体教师仍是兢,认认 真真工作。 (三)文化大革命中建立成新校舍 学校是原地主三层木楼,到一九六九年时,已成严重危房,对学生生命带来严重威。学 校及时上报文教科。县文教科派专人来校检查,结论是:危房。县里在当年七月拨来建校费 一万元,补助工人粮食五千元。并派来施工员谢圣诗来校坐镇指挥修缮。暑假期间学校做了 两件事。⑴成立了修缮指挥小组。由校长蒋远华负责,并设财务负责人,材料购买负责人, 现金保管,并抽专人抓建校工作。⑵由刘君厚、黄万禄、李增禄三人负责建校工作。从一九 六九年七月到七零年二月一座崭新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校舍出现了。 新校舍教师十间, 改建教 师寝室八间,新修教师寝室一排九间。添置教师办公桌 16 套。圆形大挂钟一个。校舍是坐 东向西,校内是两排相对的教室,校门在办公室对面。总之,校舍能适合当时小学附中兼容 的规模。 这次修校舍的收获:①精打细算,不浪费一分钱。如将大料运到隆济小学,在操场改木 料。 改好的椽子、 檩子不能用车子运回。 普莲到隆济有条坑洼不平的老公路, 那时没有通车。 当时学校想出高价请搬运工用肩扛回学校,后来商量决定由校长带领初中两个班师生去运 回。这是得到隆济小学、沿途群众的好评。二人抬不起的四人抬,一人能抗的就一人扛。师 生们抗的汗流浃背,也没人叫苦叫累。师生只往返两次,就全部扛完木料。②添置猪肝色的 办公桌 16 套,因为有施工员的指挥,没走弯路,没浪费钱财。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土 木结构的四合院修得宽,修得适用。 (四)校办工厂校办农 走出校门与工农相结合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师是受到教育的,文化大革命初期有点不正常,打乱了教学秩序, 从文斗到武斗,后在党中央逐步调整下,渐入正轨。在期间提倡开门办学。 ①校办农场 学校没有劳动基地, 各个初中班就在学校背后的天灯坡高低不平的斜石滩 上,师生挑来泥土垫成一块块厚厚的土块,种上小菜、玉米、红苕。第一年挖出了一根大红 苕七斤多。所产的东西卖了,钱作班费,发学生奖品。 ②校办工厂 七十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不发达,农业生产需要的肥料奇缺。向田里下大 量青草作为肥料。栽秧前,向田里泼撒氨水,但氨水有限,花钱也多。刘君厚老师想到生产 氨水支援农业多好啊。向领导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及时动手 在厕所旁建立了氨水池, 原料就是学生解下的尿液。 可是经过高温蒸发后, 氨气逐渐消失了。 这就不是氨水。刘老师才恍然大悟:尿液本身就是氨水,淋菜时本身不能用净尿,要加水兑 淡才能用。这次彻底失败,劳而无功。有些老师说: “能干就是好的,发明创造谁能保证不 失败” 。有的说: “前几年要农民大搞堆堆肥,那才是瞎指挥,有什么好处?也是得不偿失” 。 “堆堆肥”又称“熏烟肥” ,把干田翻过的大坭坨坨堆在一起,中间留个洞口,把稻草木料 放入洞中,用火点燃稻草木料,烟把泥巴熏黑,熏黑的泥巴就是熏烟肥,实则没有肥效,群 众称这为瞎指挥。 ③走出校门到生产队劳动 学校对学生的劳动一点也没放松, 春天三月上旬青草萌发时, 号召学生上学一把草不到 两天,教室一角就堆满厚厚的青草,及时送到附近的生产队的田里作为青肥。每年春期放农 忙假一周,组织男女老师(包括代课教师)集体到生产队割小麦。年轻男女教师挑小麦。有 时男老师参加栽秧和干部社员一起劳动, 有说有笑, 就是一个庄稼汉。 学校老师们都说: “我 们做到了一九五八年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工农相结合。 ”学 校老师参加劳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有的是定队劳动, 有的是哪里农忙就到哪里协助搞好农业 生产,做到不误农时,确保好收成。 (五)文化大革命中设立高中班 一九七六年秋天, 我校奉上级指示招收一个高中班。 为了减轻六种压力, 以普莲为中心, 九龙、复兴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做到就近入学。连着开办两期,学制两期,到一九八零年上期 结束。在小学办高中班就是三个班子,一个章子。不增加教师,不增加教室。这个时期,普 莲小学中心校是徒有虚名,只有两个小学班,初中班数多。一九七五年就招收三个初中班, 学生 150 人。在一村小、二村小招收一年级,中心校教师子女也到村小读书。高中教学相当 艰难,教学设备没有一点,空口教学,该做实验的也是空谈。高初中小学在一起,人多教师 少,因此小学、初一招生放在村小去。高中办了两届就停止了。从此转手抓初中、小学。 (六)抓教学 促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领导作了两件关键性的工作。 ①提升教师学历初中班的刘君厚、张中衡、杨兴烈、熊仁学、李增禄、农中班的王文贵 参加了重庆师院函授部举办的语文学习。 每月在石庙六中听一次讲课, 发给每人一份辅导资 料,每期末举行一次考试,实行升留级制度。参加学习的老师都很努力,都能做到学习工作 两不误。 ②同时抓好小学初中, 促进教学全面开花 首先抓好小学教学, 这是关系到初中教学的 好坏。落实高、中、低三段语文、数学公开教学,做到三落实:一时间、二执教者、三课题。 集体专研备课,课后教研组长总结,然后各段教师发言。初中语文分一、二年级教研组,组 长落实教研时间、执教者。公开教学时邀请校长、教导参加。初一语文以“记叙文”“说明 、 文”为主。初中二年级以“议论文”“小说”教学为重点。初中教研仍然采取中心组集体备 、 课,一人执教,课后总结。初二语文教研组长张中衡做得好。采用同一课题由同年级的两位 教师先后进行教学,课后座谈讨论,组长最后总结共同优点,不足的地方,指出各自应改进 的地方。教师们都虚心接受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初中任教的教师都有共同的认识, 要抓好教学质量首先是提高自身的能力, 也认识到 初中两年时间短,要学的内容多,因此教学一点不能马虎。要克服工作松散,紧紧团结干好 工作。 在七十年代末,二村小民办教师华承全,他所任教的每届初小毕业生,升学率很高,他 教学有方,要求甚严,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三村民校教师张庆中(高小毕业) ,平时对 学生要求很严,作业错了必须重新作,一点也不原谅,作业全批全改,让学生学懂记牢。初 小毕业升学率也高,有时超过同年级的公办班。又如六村民校教师肖光玉,教学工作肯干, 虚心学习,点不骄傲,她不懂就问,帮助他的公民办教师总是毫不保留地告述她。她教毕业 的学生升初中的也多,这是虚心学习,认真工作的好回报。多次获得县文教局给予的“先进 教师称号” (七)难忘的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六年是我国人民难忘的一年, “三星谢世”“巨星陨落” 1 月 8 日周恩来逝世, 、 。 7 月 6 日,朱德委员长逝世;9 月 9 日,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一个领袖,一个文臣,一个 武将,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人民怎能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更难忘的是七月二十八日,河北省唐山市大地震,几十万中国同胞遇难。更值得欢心鼓 舞的是在这一年的十月十八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真实大块人心,大家奔走 相告。 第九节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七十年代中期在上级的指导和安排下, 普莲人民公社党委通知: 下周起贫协主管学校” “ 。 第一期派张永富、刘开吉来校管理。星期一课前操场上举行了欢迎会。他们每天参加解决班 上的纠纷事。每天中午回家吃饭,每天每人领用五角钱的费用。周五放学后,这两位贫管会 干部说: “请老师们到办公室开会! ”刘开吉说: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我们做了。从明天起 我们就不来了。因为我们看到老师们从早到晚认真工作,严格教学,严格上早班、夜班,我 们很感动,我们很放心,全体老师一定会教好学生的。做庄稼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两已向 党委汇报了学校的情况,争得了党委同意:不在来学校了。随后和老师们举手相别,老师们 相送到校门外。第十节教育事业的春天一九七七年邓小平重返政坛, 拨乱反正, 使各行各业逐步走上正轨, 对教育作重要指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现代化,教育要先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同时指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 。 对教育指示:一、恢复学制,小学仍执行四二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初高中仍执行三 三制。二、恢复考试,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必须笔试,废除招生政策的四句话,十六字: “自 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择优录取。 ”这一特大喜讯公布,震动全国人民,教育界更 是欢心鼓舞,都说这是教育界的第二个春天。小学执行了二十五年的“五年一贯制” ,初高 中实行的“二年制” ,从此废除了 (一)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影响 ⑴停课闹革命,不招收新生。我校一九六六年没招收新生,小学毕业也未升学,教育陷 入瘫痪。我乡永六中毕业在家闲玩的许义华,学习成绩好,就是没招生,因此没升学。一年 后,清华大学来两位教师把他招入清华大学。可见,人才奇缺到什么程度。 (二)改革开放,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第二个有威望的领导人邓小平宣布: ①对历次运动 被处分的人活着的平反,以死去的要招雪。普莲小学早年被处分的宋运发、蔡曙东、钟正锡 就是从新回到教育界, 为教育事业认真工作直到退休的。 ②早年从城市下农村高初中男女毕 业生全部回城参加工作。这是多年储存在农村的宝贵人才,把这批人才及时地利用起来,为 祖国各项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 “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九七六年,普莲小学附中班新办了一个高中班,教师们深感责任重大,初高中两年毕 业,时间短,任务重,要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变”才是出路。领导把任主科的教师召集起 来开会,让大家出谋划策:从初二起把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变为住读生;在单身老师处也安排 上学生住读;在街上、附近学生亲戚家安排学生食宿。晚上上晚自习。让他们星期六返家, 星期天八点到校,保证学习时间。每天晚上学生和老师上下班相同。晚自习由主科教师分别 轮流上课。 一九七九年普莲初中升学录取为历年之最,中专三人,中师三人。家长们都说: “学校 办的好,老师出了力,孩子也用功。 ”接着的八零级、八一级(三年制) 、八级、八三级连续 五年升学率居全区之首,大家称之为“五连冠” 。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绩呢?⑴领导、教师 团结紧,拎成一根绳。⑵措施落实有保障。落实了学生吃住,学生交大米来伙食团,吃菜不 给钱。⑶八一级住读生除了学生挂钩外(住在单生老师、学生亲戚家) ,其余学校统一安排 住下。 把学校一切能利用的房间都利用上。 ⑷学生晚自习照明费由学校负责。 ⑸教师的干劲。 老师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工作质量高。如大家公认的刘君厚老师就是一条忠 厚的“老黄牛” 。老黄牛精神魅力大,他影响着全校老师争当老黄牛,初中刘君厚、张中衡 任教一个班;李增禄、冯顺才任教一个班;宋运发老师教高中语文,他工作认真,深入教材 备好课,一定要弄清吃透教材,总是比大家晚下班,学生语文成绩提高快。班上有空堂课, 总是争着上课,没敲预备钟时,有些教师就进了教室,等敲预备钟,后去的教师看见讲台上 已有老师,总是懊悔不已,心中按下决心,下次一定早到一步。讲台上的老师总是微笑不语 相告。⑹人人过关。有一次蒋校长去文教局开会,局里的一位干部问: “你们普莲初中升学 考试,政治科得分为什么这么高,有窍门吗?”蒋校长回答: “有!就是死记硬背,人人过 关。 ”其实语文教师对该背的也是强调死记硬背,人人过关,这样才终身难忘。 (四)抓好语文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昔孟母。择邻处” ,孟子的母亲教子有方,先家住在唱道士的旁边,孟母认为不好, 儿孙不懂事,常学着唱,便搬在一家杀猪的旁边居住,她也认识到很不好,又搬到一个学校 旁边居住孟子天天到学校去玩,大了要读书,妈妈同意了,认识到这是好的。同时一个两母 子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抒” 。孟子家贫,织布为生。孟母已知二子不专心读书,厌学不去 读书。有一天,孟子放午学回家,孟母有意打断织布机上的梭子,弄断了织的布,孟子很不 高兴。问母亲: “为什么弄断呢?还能再织吗?”母亲回答说: “不能再织了,就像你逃学不 读书,怎能学习知识呢?”孟子受到深刻的教育,从此努力读书,后来成为中国的名人了。 小学五六年级、 初中一二年级的班主任都讲过这个故事。 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 启发,发奋读书。初三年级班主任教育学生: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宋朝大 文豪苏东坡、文学家苏辙的父亲,也是文学家,时称“三学士” ,而且,苏轼的妹妹,苏小 妹,也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其实《三字经》中的故事对学生有极好的教育意义。 (五)语文教学点滴谈 中小学要把语文课教好, 首先要认识语文的特殊性、 复杂性。 特殊是各门学科的 “钥匙” 。 复杂性是指语文内容广泛,好像抓不到中心,但概括说来,语文也简单,不外就是字、词、 句、段、篇。小学五六年级要学好字、词、句才能写好作文,作文好了,语文就成功了一半。 字词句是基础,在平时语文学习中应抓好。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把同音、常用的字写出 来贴在教师后边“学习栏内” 。如“阳”字的同音组成词“太阳”“阳光”等等。杨, 、 “姓杨” 、 “杨柳树”“白杨” 、 。扬, “飘扬”“飞扬”等等。羊, 、 “绵羊”“花羊”等等。洋, 、 “海洋” 、 “太平洋”等等。初中可指出词性。如,羊子(名词) 、花羊(形容词) ,这样长期写出,加 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应用。第十一节中小学分校(一)中小学分校的原因 普莲小学及附中是在 1987 年分校的。当时由于学龄儿童人数正直高峰,硬件设施如教 室数量、活动场地面积、功能室等等,皆不能满足学生入学的需要。因此扩建校舍,分校势 在必行。 (二)普莲小学中心校校址变迁 普莲小学前身是“普莲寺新学堂” ,这个名称是在 1931 年刚建校时命名的。普莲寺新学 堂地址在现在的一村校。 解放后没收地主张志勋坐屋建成学校 (张志勋坐屋地址就是在现在 普莲小学灯坪分校)普莲寺新学堂迁移到此,改称“普莲乡小学” 。1966 年由于学校公章被 盗,上报获取校章称“永川县普莲乡新街小学” 。1967 年又称“永川县普莲人民公社小学” 。 1970 年 5 月普莲小学改名为: “永川县普莲公社小学革命委员会” 1984 年普莲小学改名为: 。 “永川县普莲乡中心小学校” 。永川建市后又更名为“永川市金龙镇普莲小学” 。永川成区后 于 2007 年 5 月 25 日更名为即现在校名: “永川区金龙镇普莲小学” 。普莲小学从解放初到 1987 年就在这里建校安居。1987 年 8 月新的普莲小学校舍基本完成,新校址坐落在灯坪村 石家南坳,与普莲新街上场比邻。建筑用地 3076 O,建筑占地 843 O.教学楼砖瓦结构,三 层,教室 12 间,与后来接教学楼建筑的综合楼在内建筑面积 1619 O。住宅楼,砖混结构, 48 间房屋,建筑面积 790 O;厨房,砖混结构,105 O。厕所,砖瓦结构 87 O。当时造价, 除住宅楼外,353866 元,这新校址就是现在普莲小学中心校。中心校校舍经过不断的改造, 瓦结构改为彩钢屋面。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后, 2009 对教学楼进行加固, 在 又拆除彩钢屋面, 改为平顶混凝屋面。当年对厕所进行改造,乳胶墙面,墙裙外墙贴瓷砖,建筑面积 105 O。 现中心校占地 5222 O,校舍建筑面积 2947 O,普通教室 1210 O,实验室 46 O,图书室 46 O,微机室 46 O,行政办公用房 106 O,其教师办公用房 63 O,生活用房 234 O,其 他用房 79 O。原普莲小学校舍划归普莲中学,旧普莲小学为四合院土瓦结构,九间教室, 东端正中一间大办公室,办公室两端为寝室,办公室后面还有一排教师寝室。南面接老街一 排约四间房屋,其中一间为教师寝室,其余为伙食团用房。教师寝室有二十多间。 (注:在 后面坡上有一正两环土瓦房屋,为农中班用房。一间办公室,两间寝室,两间教室,坐东向 西。在 1987 年建立实验中心时,由于农中停办,曾把实验室设置其内,由于多次被盗,后 又把实验室搬到下面学校民房内。 )校园坐东向西,面向西山,背靠天灯坡,左接乡政府, 右靠沈家坡,前向潘家坳,潘家坳南面为风洞岩,北面接观音岩,潘家坳东面坳下为老龙岩 水库。风洞岩似巨龙朝拱,观音岩如猛虎跳涧,西山像凤凰展翅。大门外是操场兼篮球场, 球场东面接教室处为月台。院内高大苍翠的梧桐树增添了无穷的生命力。在 7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 普莲附中考入了一批批中师中专生, 优秀高中生。 璧山、 铜梁也不少学子来此读书, 那时普莲附中享誉永川。在 1996 年,在政府的资助下,拆除全部土瓦房屋,消除梧桐树, 建起一栋四层教学楼。普莲中学用地面积 4018 O,建筑占地 1150 O;政府把老政府办公楼 给了普莲中学作为教师宿舍,三层,36 间,建筑面积 802 O;厨房砖瓦结构,3 间,建筑面 积 59 O;厕所,砖瓦,2 间,建筑面积 48 O。整个普莲中学造价 58 万。时隔二十年后, 普莲中学与金龙中学合并,于 2007 年 8 月 1 日普莲中学校产及房产手续整体移交给普莲小 学,也就是现在普莲小学灯坪校区。在 2010 年暑期至当年 10 月底,灯坪分校完成了厕所及 厨房改造。厕所由砖瓦结构改砖混结构,墙壁乳胶漆,墙裙及外墙贴瓷砖。厨房改为标准化 建设,建筑面积 85 O。灯坪分校占地 5328 O,校舍建筑面积 3283 O,普通教室 1908 O, 实验室 42 O,图书室 42 O,微机室 42 O,行政办公用房 80 O,生活用房 915 O,其他用 房 254 O,体育运动场面积 1358 O。 (三)普莲小学各村校校址变迁 ⑴一村校校址变迁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即人民公社时期, 我们普莲公社划分了七 个大队,一村校即一大队小学,在普莲老街东面背后土坡顶上,它的前身即普莲小学,普莲 小学最初创办地,最初称“普莲寺新学堂” 。解放后,打封建,破迷信,消除寺庙,把菩萨 消除后,由大队出资建成简单的土瓦结构房,条石上面搪上水泥权作课桌,学生自己带上板 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曾命名“红旗小学” 。90 年代拆乡并镇时,各地恢复原有名称时,又 称“灯坪小学” 。1994 年,由于义务教育的实施,拆除原土瓦结构校舍,建成二层砖混结构 的教学楼,有教室四间,办公室一间,教室寝室两间,学校占地 580 O,建筑占地 275 O, 教学楼占地 360 O,厕所占地 18.8 O.当时造价 56850 元。一村校是普莲小学的发祥地,文 化底蕴深厚。地势高,坐北朝南,视野远大,师生志在千里,造就了一批批能人学士。在 2004 年,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各年级人数不足以办班,和到中心校,停止办班,现闲置。 ⑵二村校校址变迁 二村小学在八十年代前称“红光小学” ,校址设在二村二社,土瓦 结构,有教室两间,办公室一间,土坝子操场。在 1994 年为适应义务教育,建成一楼一底 砖混结构瓦盖房屋,建筑占地 102 O,建筑面积 145.22 O,学校用地 122 O。背靠观音岩, 面向东山,半坡靠下,视野宽阔,读书之声,回荡原野。这里佛教文化浓厚,每逢节日,香 烟缭绕。村民勤劳,子弟勤学,历代多出能人学子。在 2001 年,由于生源太少,停止办学。 在 2006 年 6 月,其村上卖给了村民王云玖、吕兴发两家。 ⑶三村村校校址变迁 三村小学又名“解放小学” ,位于解放村十社、八社,茯苓坳。 实施义务教育前,为土瓦结构校舍,坐西向东,永九公路从南向北穿过操场。六间教室,一 间办公室,两间寝室。93 年大队集资,建成一楼一底砖混结构楼房,位置在永九公路右边, 坐南朝北。有围墙。教室 6 间,建筑用地 778 O,建筑占地 276 O。当时造价 78700 元。这 里村民富裕,交通便利,建筑华丽,人气很旺,学生聪敏,教学质量高,为普莲小学重点村 校。2010 年至 2011 年在新的解放村办公室右边新建一所解放村小学。 ⑷四村校校址变迁 四村小学又称“湾桥小学” ,解放后没收五村(当时普莲村级划分 了八个村,后来划分七个村)地主蔡伯雍的坐屋建成。坐南朝北。学校前面是宽阔的田野, 左边是金龙长河流过,右边东山从南北横过。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琅琅书声,荡漾碧 空。堂屋作办公室,右边厢房作寝室,右边环房、北面环房作教室,教室有四间,教室办公 室皆为土瓦结构。1997 年四村筹资在四村一社建成砖混结构一楼一底教学楼,在金龙河的 右边,这里地势平坦,坐北朝南,门前是广阔的田野,远处是高耸的云雾山。 “野旷天低树, 天清月近人” 。憨厚的民风,润育着纯朴的师生。五间教室,建筑面积 408.8 O,使用面积 1187 O。老校于 1997 年卖给村民肖远初,后来肖远初又卖给邓光富和林学碧。在 2000 年, 由于生源太少,停止办学了。 ⑸五村校校址变迁 在五十年代,土地改革时,没收地主杨洪轩住房,作为校舍。那时 此校所属第六村, (当时普莲村级划分了八个村,后来划分七个村) ,后来划归第五村,在七 八十年代五村又称五大队,在九十年代至 2000 年后的几年又称大田村,现在划归灯坪村, 称“灯坪村大田小学” ,作为学校来讲通称“五村校” 。坐西向东,东面约三华里处,南北横 过东山,山下淌过一条长河。校门外是较平坦的田野,门外左边是一湾鱼塘。豆麦青青,菜 花金黄,旭日东升,书声琅琅。这里充满宁静、祥和、快乐的校园生活。在 1994 年,为适 应义务教育,大队集资,在老校的左边,新建“大田村小学” ,一楼一底,教室和办公室及 其他用房,计八间。建筑占地 224 O,用地 730 O,当时造价 61900 元。在 2004 年,由于 生源太少及适应学校网点统一布局,停止办学。 ⑹六村村校校址变迁 在五十年代,没收地主杨洪云(字自轩)住房建成。坐东向西, 3 间教室,一间卧室,两间厨房。后大队出钱修建,南北向。北面两间教室,南面一间教室, 一间办公室,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学校在东山脚下,西面地势平坦,在向前,金龙河从北 向南流过,常年碧波荡漾。这里山清水秀,历代出文人墨客,在清朝出过进士,在当代也有 重庆市政府官员,出国留学者也有好几位。1994 年沙蹬村集资在河坝桥西面砍上,胡家大 院子东面建成两楼一底砖混结构教学楼,有教室及其他用房 8 间,厕所 2 间,建筑占地 223 O,用地 959 O。学校坐北朝南,左边有金龙河流过,在向左前方东山相拱,右边西山遥远 相应,南面云雾山隐约可见。白云蓝天飘荡,碧水潺潺流淌,夏日南风,如饮蜜糖,这里读 书,心情舒畅。在 2003 年,由于生源太少,也为适应学校教学网点规划,停止办学了。 ⑺七村校址变迁 七村校又称“洞子口小学”坐落在洞子口村洞子口村民小组,原七村 九社。老校舍是地主刘彩堂坐屋,刘彩堂用 240 担谷子在别人手里买来。刘彩堂有四子:刘 汉志、刘汉礼、刘汉利、刘汉信。二子刘汉礼解放前夕任七堡堡长,继承了祖业。解放后刘 汉礼被镇压, 政府没收其部分房屋作为校舍。 其校舍为一正两环, 做东向西, 南面五间教室, 厕所两间,由大队出资修建。1994 年,为适应九年义务教育,大队集资改建成一楼一底砖 混结构教学楼,房屋 6 间,建筑占地 368 O,建筑面积 421.8 O,学校用地 1124 O,当时 造价 63270 元。由于生源太少,也为适应学校教学网店布局,于 2004 年停止办学。这里地 势平坦,前方远处一碗水山岭从南向北横过,形成一字案,在远处是苍翠的基山,给人无限 遐想,宁静的村校走出了一代代能人学士。 ⑻永生村校、同德村校校址变迁 2003 年,永川境内再进行行政区域调整,把原大安 镇所属石竹的永生村,同德村划归金龙镇。永生村校、同德村校划归普莲小学管理,其教师 和学生也一并划归普莲小学。永生村校坐落在狮子岩下,水口寺口。北面是平坦的田野,校 南面是高岩。坐南朝北,左边是雄壮的狮子岩,右边是苏家岩背坡,南面远处的云雾山作屏 障,北面遥望燃灯山。视野宽阔,气魄宏大,是一代代能人学士的摇篮。1990 年,大队集 资建成一楼一底砖混结构教学楼,8 间房屋,原土瓦结构房屋有 9 间。学校占地 1294 O, 校舍建筑面积 686 O,普通教室 312 O,行政办公用房 22 O,其他用房 330 O。现有一个 教学班,一个幼儿班。同德村校坐落在同德村,坐西向东,背靠南北走向的一碗水山脉,面 向东山。1994 年,大队集资建成 2 楼一底教学楼,学校占地 339 O,建筑面积 347 O,当 时造价 52050 元。2009 年由于生源太少,停止办学了。第十二节义务教育的实施及发展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拨乱返正,百业渐入正轨,党和政府逐渐把文化教育事业恢复 到文化大革命前的良好秩序。此时世界发达国家也正在改革教育,纷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想从青少年身上征服发展中国家, 这给我国提出了教育上的巨大挑战。 我 国人口多,底子薄,刚刚在混乱中醒来,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恢复高考,全国学子, 积极努力, 夜以继日备战高考, 给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可见, 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兴亡, 教育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前景,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国家要立于世界之林,教育振 兴是头等大事,介于此,义务教育(全民教育)应运而生。 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1985 年 5 月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提出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 1986 年 4 月 2 日, 李鹏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草案) 》 说明, 明确了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法定义务。 义务教育法于 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人大 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此法共 18 条,阐述了义务教育的意义: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规定了适龄儿童入学年龄: “凡年 满 6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 的地区,可推迟到 7 周岁。 ”从法律上保障了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国家、社会、 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首次提出“国家对接受义务的 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此法还从学制、教学设施、经费保 障、师资培训等作了规定和说明。此法从 1986 年 7 月 1 日起实行。 由于当时经济较不发达,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在逐渐进行。在我们永川地区,首先是师资 培训,对“补员”的年轻教师进行中师培训,对在职教师进行各种学历培训、教材教法考试。 在教育教学方面实施“四率” :入学率、辍学率、及格率、毕业率,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少 年接受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即九年义务教育。在教学设施方面,逐年消除危房,增加教学仪 器,建立实验室,新修教学楼等等。 1992 年 3 月 12 日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李铁映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 细则》 ,1994 年 4 月 14 日, 《重庆市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检查验收细则》出台。这个细则 从领导管理、普及程度教育质量、师资、校舍场地及设施、仪器管理电教及图书设备、经费、 学校布局等七个方面规定了初级中等义务教育要求。 (一)领导管理 把《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纳入干部学习和培训 、 内容;建立领导联系学校、评估、验收、考核、奖惩制度;规划落实义务教育;依法治教; 落实评估验收。 (二)普及程度、教育质量 将我市分为两类地区,近郊区为一类,万盛、双桥及十二 (市) 县为二类。 初中阶段 13―15 周岁适龄少年入学率: 一类地区达 98%, 二类地区达 95%。 13―15 周岁残疾少年入学率:一类地区达 80%,二类地区达 60%。在校学生辍学率:一类 地区在 2%以下,二类地区在 3%以下。十七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一类地区达 90%,二类地区达 85%。十五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一、二类地区均在 1%以下。初中毕业 会考平均及格率:一、二类地区均达初中毕业会考的市平均水平。初中各年级学生行为规范 一、二类地区达 99%以上。初中毕业年级体育合格率一、二类地区均达 95%以上。 (三)师资 1、配备 全日制初中教师和职工的编制,根据四川省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规范 所列《全日制中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一类地区班平教职工达 4.2 人,其中教师达 2.8 人.二 类地区达 3.9 人,其中教师达 2.6 人。 2、结构 初中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有专职教师;理、化、生(含生理卫生) 史、地、体、音、美、劳技等学科要有专职或兼职教师。 3、教师学历合格率 95 年以前一类地区 80%以上,二类地区 70%以上,95 年以后一 类地区 85%以上,二类地区 80%以上。93 年 7 月 1 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教师均应具备合格学 历(不含专业考试合格) 。教师应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 业务素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领导班子 初中规模在六至十一个班的应配备校长一人、教导主任一人、事务员一 人;十二至十八班的应配备校长一人、教导主任一人、总务主任一人;超过十八个班,按十 二至十八班配备,增加一名副教导主任。校级干部均应经过岗位培训。 5、校医 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设专兼职校医。 6、实验人员 原则上实验室专职人员一室一人。重点中学、高万中 24 个班以上应配实 验人员 4―6 人,12―23 班应配 3―4 人。初中 12 班及以上应配 2―3 人,6―11 班应配 1― 2 人。 高完中、 初中专职实验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具有初级实验技术职务以上的 业务水平。 (四)校舍、场地及设施 1、学校占地面积(不含校办厂、场占地)城市中心区初中生均占地 10.1 O、县镇(含 近郊农村)初中生均占地 24 O,农村初中生均占地 25 O。有一组六十米直跑道。有蓝、球 场各一个,有条件的学校应有 200 O环形跑道,蓝、排球场使用面积合格,不得采用刚性地 面。 绿化地:城市初中生均占地 1 O,县镇、农村初中生均占地 2 O。 2、学校选址 学校选址应选在不易遭水灾,无危岩滑坡,无毒物污染,交通、饮水较 方便的地方,校舍应有符合安全规定的防雷设施。 3、校舍功能分区 学校应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规划。学校校舍在改扩建时, 应尽可能分区规划,合理建设。 4、校舍建筑结构 校舍宜采用砖混以上结构。土房墙、夹壁墙房应全部淘汰,质量好, 又较规范的“干打垒”房暂可留用。 5、普通教室 每班一个,固定使用。初中教师使用面积均为 54 O、教室地板至少应是 三合土,门窗油漆,装齐玻璃。玻地比不低于 1:6。配备适合学生身高的单人或双人木质课 桌凳(椅) ,每生一座(套) 。有标准黑板和讲桌。 6、其他教学用房 五个班以下初中:设实验室一间,73 O,仪器室(含电教)一间, 43 O,藏书阅览室一间 50 O,科技活动室、音乐室各一间,均为 54 O(以下各类教学同 功能的用房使用面积与之相同) 。 六至十二个班的初中:设实验室二间,仪器室一至二间,电教器材保管室一间,藏书室 一间,科技活动室一间,体育器材保管室一间,33 O(下同) ,卫生室一间 14 O,音乐教 室一间,教师阅览室按教师总人数三分之一设座(下同) ,学生阅览室按学生总人数的十五 分之一设座(下同) 。配备相应的桌凳(椅) 。 十三至十七个班的初中:设实验室三间、仪器室三间、电教器材保管室一间、藏书室一 间、阶梯教师一间,150 O(下同) 、卫生室一间 14 O,音乐室二间、美术室一间,54 O(下 同) ,有师生阅览室和相应的桌凳(椅) 。 十八至二十三个班的初中:有实验室四间,仪器室三间,电教器材保管室一至二间、藏 书室一间、阶梯教室一间、科技活动室二间、体育器材保管室一间、卫生室一间、音乐教室 二间、美术室一至二间,有师生阅览室和相应的桌凳(椅) 。 二十四个班以上的初中:设实验室五间、仪器室四间、电教器材保管室一至二间,藏书 室一至二间、阶梯教室一间、科技活动室三间、体育器材保管室二间、卫生室一间,音乐室 二至三间、美术室一至二间、有师生阅览室和相应的桌凳(椅) 。 利用旧房改建的实验室面积不少于 54 O,低于 54 O,应增加间数加以解决。普通教室 不低于 50 O,仪器室、电教器材保管室不少于 30 O。 7、办公用房:初级中学校有校长办公室(兼作党支部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总务办公 室、教师办公室、公会办公室、学生会办公室、团队办公室(十八个班以下学校可与学生会 合并使用)传达室面积为 14 O。教师办公室按每一教师设一办公桌、使用面积 3 O安排。 8、教职工宿舍 人均 7.5 O,成套率达 40%以上。师生食堂从学校实际出发妥善解决。 9、厕所 初中男厕所,每 50 人设一大便坑(或 1.1 O长大便槽) ,1.0 O长小便槽; 女厕所:每 25 人设一便坑(或 1.1 O长大便槽) ,每个便坑均应作隔板。 10、学校有围墙。有校门、木质胶牌或固定校牌。 学校应有符合规定的照明设施。 学校有固定旗杆,有国旗、有宣传栏。 学校有进行劳动教育的场地(同外单位合办也可) 。 11、初中学校里设有高中或职高,应将高中或职高的活动场地、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大 体除开后在计算初中的标准。高中和职高的各项标准,可暂按初中的现行标准计算(高中、 职高达标另有标准) ,环形跑道可共同使用。 (五) 、仪器与管理、电教及图书设备 1、检查验收标准 以川教办(1989)68 号文《关于下发四川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标准,要求及检查 验收办法》的通知和我委重教基(1993)40 号《关于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与“普九”同 步检查验收的通知》 ,川教基(90)35 号文和国家教委 1993 年颁发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 配备目录》为准。检查初中的教学仪器,同时将高完中的仪器、设备、实验人员配备、实验 室管理与使用同步进行检查。 高完中、 初中教学仪器设备分为三类, 区重点中学及二十四个班以上的中学按一类标准 配备,十二至二十三个班的中学按按二类标准配备,十一班以下的中学按三类标准配备。 高完中、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学科的仪器,按国家教委 1993 年颁发 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学校的类别进行严格检查。初中音乐、体育、美术、卫 生按川教基(90)35 号文件标准检查。劳动技术教育以国家教委颁发《中学劳动技术教育 配备目录》为标准,学校结合开课内容,选配目录中二至三类器材。目录中数量为“若干” 的以 1 计算,有()者为选配仪器,不纳入检查范围。各种玻璃仪器、化学药品、生物切片、 实验器材均按一套计算,其余品种按目录上的计算单位计算。 仪器柜的数量要求:初中一类二十五个,二类十五个,三类 8 个,一类高完中 80 个, 高中 50 个,二类高完中 50 个,高中 30 个,双一类高完中 120 个。 学生用实验桌凳要求如下:高完中、初中一类学校每个实验室二十五章实验桌,二类学 校十二章, 三类学校八章, 每个实验室应配有供一个班学生用的凳子和一张演示桌。 实验桌: 长 1.2 米,宽 0.6 米,高 0.74 米;演示桌:长 1.5 米,宽 0.6 米,高 0.93 米;仪器柜:深 0.45 米,宽 1.1 米,高 2.1 米。 实验仪器管理与使用:①实验室应有完善的制度,包括实验人员工作职责、各学科实验 室规则、仪器设备保管制度、仪器借还制度、仪器维修制度、实验准备制度、实验记录、实 验开出情况登记薄、实验通知单等。②各仪器保管室应有统一的明细账和总账各一套,仪器 柜有定规卡,账、卡、物应相符。仪器存放合理,按国家教委目录分科编号顺序,分类存放, 整齐清洁。 地理、 数学仪器也应入柜。 ③学校工作中有实验教学内容, 教师有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演示实验应开足 95%,分组实验应开足 90%。初中演示实验应开足 85%,分组实验应开 足 80%,。一类学校有学生实验报告,教师要批改。二类学校有完整的实验记录(单、册、 薄) 上述三个方面中,有任意两个方面不合格,则管理、使用为不合格。 图书藏量 (连环画和期刊数量在 20%以下) 一类地区生均达 20 册以上。 。 达到此目标后, 每学年按规定藏书量百分之十的比例增添新图书。 每校要有供教师用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参考 书。图书应配有相应的书架、书柜。图书管理应纳入教仪管理同步检查。 2、验收合格与否的认定。 ①每一学科的品种、数量、完好率均在 95%以上,该学科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②一个学校如有三门学科(或项目)不合格,该校仪器设备为不合格。 ③每校实验用房、实验人员、仪器设备、仪器管理与使用四项中任意一项不合格,则该 学校验收检查为不合格。 ④劳技教育器材依据国家教委 《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器材配备目录》 结合学校开课情况检 查认定,仪器设备能基本满足学校劳技课教学需要为合格。 3、复查办法 九四年的仪器配备标准,必须以国家教委新目录为准。九三年已验收的学校,两年内按 新目录逐步配齐旧目录中没有的部分仪器。以后复查以新目录为准。 4、电教 按照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颁布的 《四川省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规范》 规定的初 级中学电教器材配备标准执行。 十二个班及其以上的初中按一类标准配备, 六至十二个班按 二类标准配备。 (1)投影仪、135 幻灯机、电视机、照相机、银幕、录音机、扩大机必须按照本文所 附电教器材配备表按学校类别配齐。 (2)135 幻灯机中至少有一台自动控制或遥控。电视机应为 47 厘米以上的彩电。照相 机要求配光圈,速度可调的。 (3)投影仪的完好率要求不得低于 85%,录音机完好率不得低于 80%。 (4)录音磁带,一、二类学校配备数量必须达到 85%以上。透明胶片按标准配齐。 (5)投影片,一、二类学校每个学科个一套。93 年秋季起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的 学校必须配齐已正式出版的各科配套投影教材。 一、二类学校应有一定数量满足教学需要的录音教材、录像教材和 135 幻灯教材,以充 分发挥硬件设备的作用。 (6)一、二类学校应选配录像机和一定数量的录像带。 (7)初中电教器材的检查验收除了品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外,还应检查设备的使用、 管理情况和效益发挥情况,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落实。 (六) 、经费 1、经费来源: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稳定可靠;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学校所需校舍的 投资和经常性经费由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并得到落实。 2、经费的增长:教育经费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 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3、教师工资福利:公民办教师工资福利按时兑现。 4、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中央、省、市出台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要用购用足用好,农 村教育附加按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 1.5%收齐。乡镇企业的教育费附加从一九九四年一月 一日起按其应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 3%征收;对从事农村工业、商业、建筑业、 运输业、和其他产业经营的非农业个体户应纳的教育费附加按 2%征收,缴入“农村教育费 附加”专户。农村教育费附加坚持乡收乡用,实行乡收县管。不能因收了教育费附加而减少 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 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个人集资办学、捐资助学、大力扶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 5、学校的年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区市县应跟据重教计(1991)67 号《关于调整我市普 通教育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通知》 ,制订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及实验细则,并得 到贯彻落实。 6、经费管理:教育经费纳入财政管理,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专款专用,无截 留和挪用教育经费等情况。 (七) 、学校布局 初中布局应相对集中, 讲求规模效益。 城市应本着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调整或设置学校, 厂矿企业办学,应依据本企业规模合理设置学校,农村乡(镇)以上初中以县为单位统筹布 点,规模以每个年级四个标准班为宜。五千人以上的乡(镇)一般设一所初中,突破十八个 班的乡(镇)可设两所,五千人以下,常年办学规模不足四个班的乡(镇)可在中心小学附 设初中班,除此之外不应有任何形式的小学附设初中班,现有的应在九五年之前全部分设。 一乡(镇)现有两所初中(包括民中)而常年办学规模不足十八个班应合并为一所,在初中 生源突破常年办学规模的入学高峰期,乡(镇)农校可办少量的初级农职业班,缓解入学矛 盾,这类教学班应纳入乡(镇)初中一并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学校依据正常情况下 (不考虑高峰期和低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许可下放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