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亲述 ▏在马耳他移民政策上大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马耳他移民以后孩子上大学是否要雅思成绩_百度知道
马耳他移民以后孩子上大学是否要雅思成绩
我想移民马耳他,我孩子今年20了,已经高中毕业,如果我移民成功到了马耳他,我孩子在马耳他上大学的话,是否像其他留学生一样还需要雅思成绩?是否可以直接上大学或者预科?
如果英语水平比较差的话,是否要上语言学校,不能够直接上预科是吗?
如果没有参加高考的话,是不是去了只能读语言学校?
我有更好的答案
移民身份和孩子申请大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雅思成绩也必须要马耳他移民不好,很多限制条件.5,而且申请预科的时候需要高考成绩单。要直接上大学必须要在国内本科至少就读了一年。 上预科.如果没有参加高考,没有高考成绩,必须要过雅思5,即使读了语言,过了雅思5.5,可能也申请不了大学预科! 因为这个需要高考成绩的规定已经实行了三四年了。详细的信息可以咨询马耳他大学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在马耳他移民就是砸钱,如果是为了孩子读书,那你孩子也可以自己申请这边的大学,如果只是国内参加了高考没有上大学的话,只能从预科开始读
采纳率:48%
应该不用 但是需要参加本国的语言等级考试 还有其他学科考试
必须先学语言,不然跟不上,语言过了才能上预科,祝你好运。
雅思成绩100%要的。预科就是语言学校。你的孩子和留学生唯一的不同:学费低,不用签证了。其他都一样的。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雅思成绩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留学心声】上了马耳他大学,却爱上了马耳他这个国家!
移民原因很多,或因环境、或因就业、或因养老,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当归教育莫属。很多投资者选择移民马耳他,就是看中马耳他的教育优势。纯正英语、英式教育体系、世界百强大学等等都是马耳他教育的黄金标签,而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马耳他大学更是众多投资者的教育首选。
马耳他大学( University of Malta ),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592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设施先进,在校生达一万多人,有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马大有很高的国际声望,其教学水平可与西方名牌大学媲美,文凭得到所有西方国家的认可,该校毕业生被许多世界名校,诸如:哈佛、普林斯顿、爱丁堡、牛津、剑桥等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和博士生。
但是,相信一定还有很多投资者存在这样的疑虑:马耳他大学到底好不好?是否适合中国留学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几个来自马耳他大学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感受,希望对正在为自己或子女考虑马耳他教育的你们有所帮助!
马耳他有感
简介:冼踔杰,2008年9月入读马耳他大学预科班,预科之后,选择马耳他建筑学专业学习。
刚到马耳他,给我留下的第一感觉并不强烈,或许是因为他与我的家乡广州的气候很是相似,所以这种不强烈的感觉反倒让我倍感亲切。马耳他不是一个很强势的国度,他的人文气息和自然景观都充满柔和与温暖,洋溢在人们脸上真挚的微笑、日落十分绵长的海景,都会永恒的刻在心中。
学校方面,无论是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还是课余生活的安排上,马耳他大学也同样给了我十足的关怀。商量、交流、沟通是师生同学间很和谐的相处模式,同样是西方,但却不会出现恃强凌弱、校园欺霸事件。当初,怀着无限憧憬来到这个神秘国度,而马耳他也正恰如其分给了我憧憬般的生活,谨此留下只言片语与国人分享。
生活在别处
简介:冒兮,年就读于马耳他大学,2003年获得马耳他大学大众传媒研究硕士学位。2003年底回国,现执教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即使不受邀请,我想我也应该成为马耳他大学,甚至是这个在天气预报图上比雨点还小的国度马耳他的代言人。
英国人常说:“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可唯独买不到好天气”。在我前往马耳他之前,身边的大多数朋友反应是:“那是哪里?”,记得当时只有一个深谙欧美文化的日本朋友说:“你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因为你选择了一个'非典型'的地方!”日后,当我徜徉在首都瓦莱塔——拿破仑认为的欧洲最好堡垒的小道上,静坐在中世纪骑士团医院里听音乐会,缱绻古老的城堡中看电影,与修女牧师共进晚餐,于是我才明白那个日本朋友说的话下之意。
马耳他大学,比起现在大多数中国大学来说很是袖珍,有时候感觉更像是日本的庭院式建筑,但校园设施设备可谓五脏俱全。马大属于偏向理论研究型的大学,就如我读的传媒系,就有很多关于“古典电影理论、人际交流学、行为统计学”等理论课程。理论知识储备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多可发展延伸的空间,从意识形态上把握传媒的运作理念和哲学,会对以后中层以上的媒体管理运作做好准备。根据我多年在媒体的经验总结,技术性的东西是最容易的,很难深入理解的就是理论的内容。
在研究课程方面,马大的导师更像是一个教练,不是一味的告诉你他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需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找到你想学什么。这里不像有的欧美学校把中国学生合并成一个班学习,同个班级有马耳他本地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你可以和超过70多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享受综合院校的丰富课程,国际学生同场竞技。语言是欧洲人的娱乐,如果你够聪明,即使最终你没有掌握两门以上外语,你也能分辨出各个不同国家的口音。
在本科一年级的时候,传媒系的学生要求掌握相关的另一门专业,其他有些系也是如此,这就让学生在学科交叉的学习中,对自己的额外兴趣方面有所选择和发展。和我同系的很多同学,后来有的是心理咨询师,有的是著名的歌手、电影人,有的甚至做起公关搞政治。马大是一个让人觉得生机勃勃的集体,正像传媒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一样。
如今我也在高校任教,对自己的学生常常有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暗喜,这并不是说我喜欢折磨我的学生,只是有了这样一些经历,你会希望他们更好,正如我在马大的导师所说“You come as a student and you leave as a colleague”。
快乐的国际交换生活
简介:李嘉润,山东济南人,2006年底考入澳洲墨尔本迪肯大学,主修国际政治和社会学;2009年1月至6月作为国际交换生从墨尔本迪肯大学到马耳他大学学习一学期。
我就读在墨尔本迪肯大学,学生在读期间必须交换到海外学校学习一段时间,以了解更多的海外实际信息。我选择了马耳他大学,原因很多。
我在迪肯大学的同乡、中国学生会的会员和校友里,其中两三个人都是从马大毕业了之后到迪肯大学读硕士的。这些人学习异常认真,而且成绩都很优秀,虽然短期内不太适应澳洲生活,但是学习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时长玩笑和我说:“我们从欧洲来了,李主席起码得知道下啥是欧洲,最起码咱们去的马耳他是欧盟国呀!就多元化来说,澳洲虽是各个文化之间互存,但是联系和交融不多,都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作为主体。你去看看马耳他的历史,起源于巴洛克,有腓尼基、罗马、圣约翰骑士团,马耳他大学就是因其而建立的。此外还有阿拉伯、法国、英国,马耳他可谓是沟通非洲文明、中东文明、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的重要桥梁。绝对四通八达,可以广交天下朋友。你要是到那里学习历史和国际政治,绝对不虚此行。”
于是我选择了这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小岛国马耳他。来到马耳他之后立即感受到了异国气息,更多的是与澳洲相比。澳洲中国人比较多,所在区域中国人更是比较集中,无异于在国内。马耳他比较多元,这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了解和认识更多的不同文化,并尝试去交融。
马耳他大学的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很热情,课间老师常会问同学能否听懂,是否需要重新解释,语速是否过快等。这让我想起在澳洲的同学常会抱怨老师上课讲的是天书,笔记就更来不及记下,这点马大好多了。从人性化的角度说,马耳他更为体贴,对于刚刚到国外的留学生来说,马耳他算是福地。
马耳他随想
简介:周岑思,年就读于马耳他大学,2005年获商学学士学位。年于法国孟德斯鸠·波尔多大学取得银行金融贸易和国际经济金融双硕士学位。目前为法国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金融专家,从事基金业绩分析工作。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在最初产生去马耳他大学读书这个念头的时候,心中有点莫名的激动,但其中还夹杂着这个陌生的国家带来的一丝犹豫不决。我在马耳他生活了4年,感触良多,在这里写点碎片,希望对将去马大的学者带去帮助。
马耳他大学,和世界上大多数历史悠久的大学一样,给人以朴实庄重之感。他的医学赫赫有名,其中IT、Communication及我读的Commerce也都很不错。我们的宏观经济老师曾经是马耳他经济部部长,自马耳他加入欧盟之后,课程又添加了如欧盟新旧成员国经济接轨、欧洲中央银行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等实事内容课程。同学之间都很友善,只要你肯开口,他们都很乐意提供帮助。一起讨论、查资料、小组学习、团队合作都很默契高效。
就我自己来说,马耳他就是学习语言的天堂。天天听说读写,英语着实突飞猛进,大一时候就惊叹自己几乎能全文记下难懂的法律课笔记。之后我又学习了法语、西班牙语。喜欢意大利的朋友更是得天独厚,身边每个人都是你最好的老师。
在这里想单独把马耳他的海列出来说下,出自我私心。离开马耳他后最怀念的,就是在一个炽热的下午,戴个大草帽,坐车到马耳他岛西北边的海滩上冲浪、看书、或者睡觉。即使是平时,我也养成了吃过晚饭就沿着海边散步的习惯,地中海的蓝会滴到你的心坎里去,分享你的每一丝喜悦,包容你的每一丝忧伤。
后续:离开马耳他之后,选择在法国定居生活,目前在巴黎工作。有时候会突然很想念马耳他,想念那种阳光洒在皮肤上的淋漓尽致,想念在酒吧的happy hours,想念在沙滩上数星星……
听了这么多中国马耳他留学生的分享,是不是有点意犹未尽,有种立即冲到马马耳他大学深造的想法?除了他们,其实马耳他大学还毕业过很多名人哦!
马耳他现任总理Muscat穆斯卡特
马耳他现任护照移民局长Bonnici先生
因为马耳他教育选择马耳他,因为马耳他大学,竟最终爱上了马耳他,这应该是最美好的结局……
文章图片引自网络,文字为环球马耳他原创,转载请授权且注明来源,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移民亲述 ▏在马耳他上大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作为英联邦成员,马耳他一直以优良的英式教育在世界闻名,很多中国海外学子也通过交换方式或留学于马耳他的学校。
不仅可以作为进入世界名校的跳板,不同文化的交融也让很多学生开拓了眼界。
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些留学在马耳他大学的中国学生的真实感想。让我们看看,亲身经历者会对这个国家的教育抱有什么样的感觉。
2008年9月入读马耳他大学预科班,
预科之后,选择马耳他建筑学专业学习。
刚到马耳他,给我留下的第一感觉并不强烈,或许是因为他与我的家乡广州的气候很是相似,所以这种不强烈的感觉反倒让我倍感亲切。
马耳他不是一个很强势的国度,他的人文气息和自然景观都充满柔和与温暖。洋溢在人们脸上真挚的微笑、日落十分绵长的海景,都会永恒的刻在心中。
学校方面,无论是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还是课余生活的安排上,马耳他大学也同样给了我十足的关怀。
商量、交流、沟通是师生同学间很和谐的相处模式。同样是西方,但却不会出现恃强凌弱、校园欺霸事件。
当初,怀着无限憧憬来到这个神秘国度,而马耳他也正恰如其分给了我憧憬般的生活,谨此留下只言片语与国人分享。
年就读于马耳他大学,2003年获得马耳他大学大众传媒研究硕士学位。
2003年底回国,现执教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即使不受邀请,我想我也应该成为马耳他大学,甚至是这个在天气预报图上比雨点还小的国度马耳他的代言人。
英国人常说:“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可唯独买不到好天气”。
在我前往马耳他之前,身边的大多数朋友反应是:“那是哪里?”
记得当时只有一个深谙欧美文化的日本朋友说:“你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因为你选择了一个'非典型'的地方!”
日后,当我徜徉在首都瓦莱塔——
拿破仑认为的欧洲最好堡垒的小道上,
静坐在中世纪骑士团医院里听音乐会,
缱绻古老的城堡中看电影,
与修女牧师共进晚餐,
于是我才明白那个日本朋友说的话下之意。
马耳他大学,比起现在大多数中国大学来说很是袖珍,有时候感觉更像是日本的庭院式建筑,但校园设施设备可谓五脏俱全。
马大属于偏向理论研究型的大学,就如我读的传媒系,就有很多关于“古典电影理论、人际交流学、行为统计学”等理论课程。
理论知识储备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多可发展延伸的空间。从意识形态上把握传媒的运作理念和哲学,会对以后中层以上的媒体管理运作做好准备。
根据我多年在媒体的经验总结,技术性的东西是最容易的,很难深入理解的就是理论的内容。
在研究课程方面,马大的导师更像是一个教练,不是一味的告诉你他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需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找到你想学什么。
这里不像有的欧美学校把中国学生合并成一个班学习,同个班级有马耳他本地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你可以和超过70多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享受综合院校的丰富课程,国际学生同场竞技。
语言是欧洲人的娱乐,如果你够聪明,即使最终你没有掌握两门以上外语,你也能分辨出各个不同国家的口音。
在本科一年级的时候,传媒系的学生要求掌握相关的另一门专业,其他有些系也是如此,这就让学生在学科交叉的学习中,对自己的额外兴趣方面有所选择和发展。
和我同系的很多同学,后来有的是心理咨询师,有的是著名的歌手、电影人,有的甚至做起公关搞政治。
马大是一个让人觉得生机勃勃的集体,正像传媒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一样。如今我也在高校任教,对自己的学生常常有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暗喜。
这并不是说我喜欢折磨我的学生,只是有了这样一些经历,你会希望他们更好,正如我在马大的导师所说“You come as a student and you leave as a colleague”(你作为一个学生来,但作为一个同事离开)。
2006年底考入澳洲墨尔本迪肯大学,主修国际政治和社会学;
2009年1月至6月作为国际交换生从墨尔本迪肯大学到马耳他大学学习一学期。
我就读在墨尔本迪肯大学,学生在读期间必须交换到海外学校学习一段时间,以了解更多的海外实际信息。
我选择了马耳他大学,原因很多。
我在迪肯大学的同乡、中国学生会的会员和校友里,其中两三个人都是从马而他大学毕业了之后到迪肯大学读硕士的。这些人学习异常认真,而且成绩都很优秀,虽然短期内不太适应澳洲生活,但是学习并没有受到影响。
他们时长玩笑和我说:“我们从欧洲来了,李主席起码得知道下啥是欧洲,最起码咱们去的马耳他是欧盟国呀!
就多元化来说,澳洲虽是各个文化之间互存,但是联系和交融不多,都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作为主体。你去看看马耳他的历史,起源于巴洛克,有腓尼基、罗马、圣约翰骑士团,马耳他大学就是因其而建立的。
此外还有阿拉伯、法国、英国,马耳他可谓是沟通非洲文明、中东文明、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的重要桥梁。绝对四通八达,可以广交天下朋友。你要是到那里学习历史和国际政治,绝对不虚此行。”
于是,我选择了这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小岛国马耳他。
来到马耳他之后立即感受到了异国气息,更多的是与澳洲相比。澳洲中国人比较多,所在区域中国人更是比较集中,无异于在国内。
马耳他比较多元,这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了解和认识更多的不同文化,并尝试去交融。
马耳他大学的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很热情,课间老师常会问同学能否听懂,是否需要重新解释,语速是否过快等。这让我想起在澳洲的同学常会抱怨老师上课讲的是天书,笔记就更来不及记下,这点马耳他大学真是好多了。
从人性化的角度说,马耳他更为体贴,对于刚刚到国外的留学生来说,马耳他算是福地。
来源:迈斯林出国(ID:maslink88)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77被浏览32,300分享邀请回答13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加国移民】华人家长亲述:孩子在加拿大读幼儿园是种怎样的体验?
Howard小朋友刚到加拿大时4岁半,因为是9月出生,在国内才刚上了一学期的幼儿园小班。
到了加拿大,我一打听,这里的幼儿园只有两年,4岁上JUNIOR KINDERGARTEN (简称JK,相当于国内的中班),5岁上SENIOR KINDERGARTEN(简称SK,相当于国内的大班),6岁上小学。
幼儿园通常都和小学在一起,共享游乐场等资源。而且,这里的入学不是按照9月1日来划分的,是按照12月31日划的,所以同一年出生的小朋友都在同一年级。
Howard就这样"跳"了一级,进中班啦!
加拿大的公立幼儿园是政府出资的,不用付费,入学也是就近原则,从教育局网站上可以查到你所住的区域对口的幼儿园。
当然,这里没有"户口"的概念,只要你住在某一个区域,不管是买的房还是租的房,都可以入读对口学校。
入学前,很担心Howard的语言问题。英语几乎零基础,又是全新的环境,能适应吗?
注册那天,和他的老师聊了聊。他们班有20个左右孩子,配备两个老师。早上8:50上课,下午3:20下课,午饭是家长自己准备好让孩子背来学校的。(后来才知道因为这里的孩子有各种过敏状况,而且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学校很难统一安排膳食,所以索性各家自己准备了。)
家长接送孩子不能进入室内,只能送到门口,小朋友自己走进更衣区域,把外套脱下挂好,午餐包放好,冬天要脱下雪衣雪裤雪靴换上室内鞋,再走进教室。
下课的时候也要自己把衣服再换回来,背上书包和午餐包出来,家长在门外等候。
Howard的主要负责老师是个娇小的金发女子,她安慰我说:只要教会Howard三个基本句子就可以了。
一是 washroom(洗手间),因为这里不像国内幼儿园那样由老师带小朋友定时集体排队去洗手间,而是小朋友随时报告要去洗手间。
二是 line up(排队),小朋友每天有两次户外活动时间,都需要排队出教室,玩好之后排队回教室。
三是 snack time(吃东西时间到啦),小朋友每天上午10:30是吃点心时间(点心和水或饮料也是自己带的),中午12:00是午饭时间。
午饭后没有午睡,而是户外活动,在院子里的小坡小林子小操场跑跑跳跳,骑小车,跳房子,玩沙子。
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Howard毫无焦虑,一个猛子扎进了他的新集体,每天都挺高兴。
班上有几个中国孩子,其中大半不会说中文,也有会一点中文的。这对Howard来说是个不错的过渡,他的英语进步很快,卡壳的时候又有会说中文的小朋友救急。
大约一个月之后,我问他:“加拿大的幼儿园好,还是中国的幼儿园好?”
Howard对这类需要作比较的问题通常以“都好”来应对,这一次,却很爽快的回答:加拿大幼儿园好!
我忍不住追问。
他回答:“因为中国幼儿园老是要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这里可以在地毯上随便坐,也可以爬可以跪还可以躺!”(我汗一个,应该是不可以躺的吧,不过的确很自由,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
"还有,这里不用睡午觉,可以一直玩玩玩。"(从小不喜欢睡午觉的小男生,果然是开心坏了。)
Howard很快升到了大班(因为中途插班,中班只读了不到两个月),开学不久家长受邀去参观学校。
每个小朋友都骄傲的拉着父母的手,带他们参观教室,做介绍。
原来他们的教室还挺大,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取名为reading corner(阅读角),color corner(绘画角),Lego corner(积木角),art corner(手工角),每个功能区都有一张可以坐5到6个小朋友的圆桌。
教室中间是一大块地毯,不规则的散放着一些小块的长方形垫子,旁边立着一块黑板。每天的carpet time(集中学习时间),小朋友们都坐到地毯上来,老师会教一些诸如颜色、数字、形状、季节、月份、天气等知识,或者是教小朋友一起唱歌或念儿歌。
其他的时间,小朋友基本都分散在各个角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玩,老师主要负责保证安全,调节纠纷,回答小朋友的问题或提供适当的帮助。
墙上贴满了小朋友的作品,比如春天主题的涂鸦啊,剪的各种形状的纸片啊,近期学的儿歌啊,还有小朋友活动时候的照片。
幼儿园没有“作业”,Howard倒是经常带“作品”回家。
母亲节带回来一张画,中间贴着剪下来的他的小手印,父亲节带回来一张爸爸的肖像画,之类。
每个周五会带回家一本薄薄的小书,老师要求周五、六、日三天每天由家长陪着读一遍,在reading log(阅读日志)上签好名,周一再带回学校。
学校的各类活动通知,老师都会放在小朋友的书包里。家长有什么事,也写一张纸条放在小朋友书包里带给老师。这里的老师不给家长留个人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都不留。
学校每月给家长发一份电子版的简报,报告学校各类活动和新动向。家长有事,可以给学校打电话,也可以接孩子的时候留下来和老师聊一聊。
家长会不是集中开大会,而是老师和每个家长约15分钟时间一对一交流。
幼儿园有趣的活动很多,比如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参观科技馆,春天在附近的草地树林里徒步2公里,夏天有滑板车和自行车“彩车大游行”,圣诞前有合唱表演。
其他还有捐出干净的旧衣服为学校筹款,绘画涂色比赛,迷你书展,捡树叶做拼贴画,一起养花养小宠物比如小乌龟和鱼等等。
每次有小朋友过生日,老师就会带领大家一起唱生日歌。
每天,都会有一位小朋友当special helper(特别小帮手),这一天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件以自己名字的首字母打头的物品,例如Cindy介绍candy(糖果),Monica介绍money(钱),还要帮老师一起点名然后把点名册送到办公室去。
轮到Howard当小帮手的时候,他总是特别兴奋,记得有一次带了 hat(帽子),还有一次带了一个迷你电扇,因为热(hot)的时候很有用!
小朋友在学校每人还有一本journal (周记本),每周让小朋友自己画下一周里面有趣的事,在画下面写简单的句子。
学期结束带回家,我一边翻阅一边惊叹于Howard的进步,从乱涂乱画到有模有样的彩色人物画和完整的句子,发现原来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丰富丰满。
虽然看起来每天都在玩玩玩,可是小朋友真的吸收了很多营养呢。看着儿子每天下课之后神采飞扬,迫不及待要和我们分享精彩的一天,做父母的简直心生嫉妒,恨不得时光倒流,在加拿大重新再读一次幼儿园。
而且,每每看到他盛开的笑脸,都会忘掉移民以来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曲折,觉得很值得!
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是,加拿大幼儿园对孩子的行为规范教育很严格。
比如,孩子平时上课都是从院子里的门进去,如果迟到了,就得从正门进去,到校长办公室门口的接待处领一张late slip(迟到单),然后等高年级的值日生过来领回教室。(家长只能在接待处等,不能陪着走到教室去。)
几次下来,孩子就知道迟到是一件不那么好玩的事情了。
比如,老师规定在教室里只能走不能跑,只有在室内操场上体育课才可以跑。
比如,小朋友在各个游戏角玩必须take turns(轮流玩),不能争抢,否则就都没的玩。有一天Howard回来告诉我们,今天老师教怎么控制自己的愤怒了,就是要停下来,深呼吸,从一数到十。
我心里咯噔一下,从国内从幼儿园到大学,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学过"情绪管理"这一课!
时间过得飞快,Howard转眼要幼儿园毕业了。
六月底,学校办了一个小小的毕业典礼,孩子们戴上纸做的小博士帽,歪歪扭扭坐在室内运动馆的小舞台上为家长们表演了合唱(这里的表演从不要求孩子整齐划一,总是自然呈现千姿百态)。
然后老师一个个叫他们的名字,小朋友就像装了弹簧一样跳起来,从老师手里接过毕业证书,向台下一鞠躬,一脸得意。
简短的仪式结束,小朋友们就下台拉着爸爸妈妈吃饼干喝饮料,跟好朋友唧唧喳喳聊天,跟老师和校长合影。
当Howard在台上和小朋友一起摇头晃脑用稚嫩的童音唱着“everything I do, it’s gift to you”(我做的一切,都是给你的礼物),我几乎感动至泪下。
亲爱的小孩,我希望快乐的幼儿园生活,能够在你心深处留下美好温馨的印记,让你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对友情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
当你长大之后遇到挫折心情低落的时候,也始终记得童年的阳光,那是你勇气和希望的摇篮。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耳他移民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