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刚,而是大欲则刚.(有多少人 来自蓝玉

人不是无欲则刚,而是大欲则刚
作者:拾遗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有追求的投资者应该明白,财富是思想的产物。说得形而上一些,追求财富的过程,是脑力与自然同步的过程,是审慎思考、正确判断、耐心等待、合理行动。投资就是用头脑中的投资理念去顺应财富的自然之道,当两者合辙了,财富就产生了。同步的程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流淌出来的财富就越多。从这种意义上讲,财富不是可以追求的产物,而是思想力与财富的自然之道同步化过程中的产品。------《盛总语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1839 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挥笔写下千古名句。多少年来,“无欲则刚”成了无数中国人的精神指南。但细思之,这话有问题。“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那是因为山石没有生命。有生命的人怎能没有欲望呢,罗素说:“所有人的行为都被欲望驱动着。”
所以,与其选择做不到的“无欲则刚”,不如选择做得到的“大欲则刚”。既然无法放弃“野心”和梦想,不如树立远大的“野心”和梦想,在通往“野心”和梦想的道路上,无视一切其他欲望。
公元前206 年,范增设下鸿门宴。让项羽在宴会之上杀了刘邦。项羽不屑:为何要斩杀他?范增说:“刘邦居山东时,又贪财又好色,但现在他进入咸阳后,封秦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美女如此多,他却不夺一个,可见他的志向一定不小。”项羽不听劝,后终败于刘邦。
1946 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对秘书陈布雷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决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后来,国军终败于解放军。
人不是无欲则刚,而是大欲则刚。
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苦劝谭嗣同东渡日本,以躲避慈禧太后之搜捕。但谭嗣同毅然拒绝,他说:“各国的变法,无不流血而成。现在中国没有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正是国家之所以不强盛的原因。如果有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请从我开始。”不久,谭嗣同被捕。他在狱中写下了千古绝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砍头前,谭嗣同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不惧生死,不是因为无欲,而是心存“变法救国”之大欲。上报家国,下救黔首。铁血丹心,大欲则刚。
1953 年,中央设立历史研究委员会,并决定在中科院设立上古、中古、近代三个研究所。拟请郭沫若、陈寅恪、范文澜担任三所所长。随后,汪篯带着郭沫若亲笔信来到陈家,极力劝说陈寅恪担任中古所所长。当时,多少学者梦寐此职位而不得,但陈寅恪甚是不屑,并开出极其“苛刻”的两个条件:
“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
“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有和我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在1953 年的中国,这样的答复可谓胆大包天。陈寅恪不怕死吗?当然怕。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毕生之追求。若精神不能独立、思想不能自由,毋宁死耳。屈原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志不在此,才能心有昭昭。
褚时健,中国最传奇的企业家。51岁,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66岁,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71岁,被判无期徒刑入狱。74岁,保外就医,开始种植“褚橙”。84岁,褚橙面向全国销售,大卖。大卖三年后的2015年,褚橙遭遇大面积负评:“果子个头小”“果子味道淡”……褚时健立马在《北京晚报》道歉:今年的确没做好。然后,89岁的褚时健做了个惊人决定:“果树间距必须达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这一砍,就砍掉了3.7万棵,砍掉了两三千万收入。以往,8个褚橙才有一公斤,2016年,5个褚橙就有一公斤。褚橙,又得以大卖。有人问褚时健:你怎么舍得砍树?褚时健答:“不让别人吃亏,这是我的理念。”褚时健之所以受万千企业家景仰,正是因为他心有“不让别人吃亏”之大欲。有大欲者,才能不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
王石只用了五年多时间,就爬完了七大洲最高峰。其他企业家做不到的事,为何王石做到了?冯仑说:“我们和他的最大区别在于他能管理自己。”王石说几点进帐篷就几点进帐篷。为保持能量,食物再难吃他都往下咽,而别的企业家觉得不好吃就宁愿挨饿。在珠穆朗玛峰7000多米时,不管别人再怎么说风景好,王石都克制自己不出帐篷,因为动一次能量就损耗一次,而其他人没有一个不出来的。结果到8000米时,其他人都打了退堂鼓。王石是一个心中有“大欲望”的人,正因心存大欲,所以他极其善于管理自己。
一个朋友在北京拿了批文,要王石做:“地白使,你做,做完然后分钱。”王石说:“公司已经不做这种业务了。”朋友最后给王石跪下了:“就这一次。”但王石依然斩钉截铁:“我们不做。”最后,朋友翻脸而去。曾国藩说:“有志向知敬畏。”心有所往,才能心有所止——这正是万科崛起之道。
日,世界500强公布,华为飙升99位,震惊世界。华为到底有多牛逼?2015年,华为营收2882亿,腾讯789亿,阿里708亿,百度490亿。华为比BAT营收总和加起来还多800亿。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在深圳一个烂棚棚创立了华为。他有一个大欲望——让华为成为全球最有价值通信品牌。任正非把“大欲望”称为“主航道”。中途,做房地产本可以爆发。中途,做互联网本可以爆发。中途,做资本运作本可以爆发。但任正非从不为这些诱惑所动:“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多年来,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有大欲者,才能安之若素,不为所动。坚守主航道不偏离,才造就了今天之华为。
1999年下半年,谷歌正式上线。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百度。2004年谷歌上市,2005年百度上市。没想到几乎同时起步的谷歌和百度,十年后的差距竟然大得令人乍舌:谷歌市值5000多亿美元,而百度市值只有500亿美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差距?因为两者的“欲望”不一样。谷歌的欲望是:做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作恶。而百度的欲望是:挣钱的工具。所以2005年上市后,百度停留在两件事上:一是优化搜索引擎(赚钱)。二是拓展各种板块(赚钱)。钻进钱眼的百度,“作了不少恶”: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深夜推广赌博网站事件、百度黑外卖事件……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有大欲望者,才有大格局、大胸怀、大视野。
百度之命门,正在于“大欲”之不足。所以才会困于诱惑,捡芝麻丢西瓜。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只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外界的诱惑与热闹,于他才能成为无关之物。人不是无欲则刚,而是大欲则刚。
继续美文推荐阅读:
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道长给弟子们讲道,弟子们希望老道长给些开示,老道长给弟子们出了
一道题,让他们回答。
老道长:“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道长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弟子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道长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弟子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弟子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道长目光闪烁着,弟子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道长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弟子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道长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弟子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道长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师傅,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道长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http://dhui8008.com
微信ID:sdhui8008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股盛负责人:小礼 微信ssmm68 电: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人不是无欲则刚 而是大欲则刚
[摘要]:与其选择做不到的“无欲则刚”,不如选择做得到的“大欲则刚”。既然无法放弃“野心”和梦想,不如树立远大的“野心”和梦想,在通往“野心”和梦想的道路上,无视一切其他欲望。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 1839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挥笔写下千古名句。
& & 多少年来,“无欲则刚”成了无数中国人的精神指南。
& & 但细思之,这话有问题。“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那是因为山石没有生命。
& & 有生命的人怎能没有欲望呢,罗素说:“所有人的行为都被欲望驱动着。”
& & 所以,与其选择做不到的“无欲则刚”,不如选择做得到的“大欲则刚”。既然无法放弃“野心”和梦想,不如树立远大的“野心”和梦想,在通往“野心”和梦想的道路上,无视一切其他欲望。
& & 公元前206年,范增设下鸿门宴。
& & 让项羽在宴会之上杀了刘邦。
& & 项羽不屑:为何要斩杀他?
& & 范增说:“刘邦居山东时,又贪财又好色,
& & 但现在他进入咸阳后,
& & 封秦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
& & 美女如此多,他却不夺一个,
& & 可见他的志向一定不小。”
& & 项羽不听劝,后终败于刘邦。
& & 1946年,重庆谈判时,
& & 蒋介石对秘书陈布雷说:
& & “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
& & 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
& & 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
& & 在同我谈话期间,竟决不抽一支。
& & 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
& & 后来,国军终败于解放军。
& & 人不是无欲则刚,而是大欲则刚。
& &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 & 梁启超苦劝谭嗣同东渡日本,
& & 以躲避慈禧太后之搜捕。
& & 但谭嗣同毅然拒绝,他说:
& & “各国的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 & 现在中国没有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
& & 这正是国家之所以不强盛的原因。
& & 如果有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请从我开始。”
& & 不久,谭嗣同被捕。
& & 他在狱中写下了千古绝唱:
& &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 9月28日,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
& & 砍头前,谭嗣同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 谭嗣同不惧生死,不是因为无欲,
& & 而是心存“变法救国”之大欲。
& & 上报家国,下救黔首。铁血丹心,大欲则刚。
& & 1953年,中央设立历史研究委员会,
& & 并决定在中科院设立上古、中古、近代三个研究所。
& & 拟请郭沫若、陈寅恪、范文澜担任三所所长。
& & 随后,汪篯带着郭沫若亲笔信来到陈家,
& & 极力劝说陈寅恪担任中古所所长。
& & 当时,多少学者梦寐此职位而不得,
& & 但陈寅恪甚是不屑,并开出极其“苛刻”的两个条件:
& & “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
& & “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有和我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 & 在1953年的中国,这样的答复可谓胆大包天。
& & 陈寅恪不怕死吗?当然怕。
& & 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毕生之追求。
& & 若精神不能独立、思想不能自由,毋宁死耳。
& & 屈原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 志不在此,才能心有昭昭。
& & 褚时健,中国最传奇的企业家。
& & 51岁,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 & 66岁,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 & 71岁,被判无期徒刑入狱。
& & 74岁,保外就医,开始种植“褚橙”。
& & 84岁,褚橙面向全国销售,大卖。
& & 大卖三年后的2015年,褚橙遭遇大面积负评:
& & “果子个头小”“果子味道淡”……
& & 褚时健立马在《北京晚报》道歉:今年的确没做好。
& & 然后,89岁的褚时健做了个惊人决定:
& & “果树间距必须达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
& & 这一砍,就砍掉了3.7万棵,砍掉了两三千万收入。
& & 以往,8个褚橙才有一公斤,
& & 2016年,5个褚橙就有一公斤。
& & 褚橙,又得以大卖。
& & 有人问褚时健:你怎么舍得砍树?
& & 褚时健答:“不让别人吃亏,这是我的理念。”
& & 褚时健之所以受万千企业家景仰,
& & 正是因为他心有“不让别人吃亏”之大欲。
& & 有大欲者,才能不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
& & 王石只用了五年多时间,
& & 就爬完了七大洲最高峰。
& & 其他企业家做不到的事,为何王石做到了?
& & 冯仑说:“我们和他的最大区别在于他能管理自己。”
& & 王石说几点进帐篷就几点进帐篷。
& & 为保持能量,食物再难吃他都往下咽,
& & 而别的企业家觉得不好吃就宁愿挨饿。
& & 在珠穆朗玛峰7000多米时,
& & 不管别人再怎么说风景好,
& & 王石都克制自己不出帐篷,
& & 因为动一次能量就损耗一次,
& & 而其他人没有一个不出来的。
& & 结果到8000米时,其他人都打了退堂鼓。
& & 王石是一个心中有“大欲望”的人,
& & 正因心存大欲,所以他极其善于管理自己。
& & 一个朋友在北京拿了批文,要王石做:
& & “地白使,你做,做完然后分钱。”
& & 王石说:“公司已经不做这种业务了。”
& & 朋友最后给王石跪下了:“就这一次。”
& & 但王石依然斩钉截铁:“我们不做。”
& & 最后,朋友翻脸而去。
& & 曾国藩说:“有志向知敬畏。”
& & 心有所往,才能心有所止——这正是万科崛起之道。
& & 日,世界500强公布,
& & 华为飙升99位,震惊世界。
& & 华为到底有多牛逼?
& & 2015年,华为营收2882亿,
& & 腾讯789亿,阿里708亿,百度490亿。
& & 华为比BAT营收总和加起来还多800亿。
& &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
& & 在深圳一个烂棚棚创立了华为。
& & 他有一个大欲望——让华为成为全球最有价值通信品牌。
& & 任正非把“大欲望”称为“主航道”。
& & 中途,做房地产本可以爆发。
& & 中途,做互联网本可以爆发。
& & 中途,做资本运作本可以爆发。
& & 但任正非从不为这些诱惑所动:“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多年来,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 & 有大欲者,才能安之若素,不为所动。
& & 坚守主航道不偏离,才造就了今天之华为。
& & 1999年下半年,谷歌正式上线。
& & 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百度。
& & 2004年谷歌上市,2005年百度上市。
& & 没想到几乎同时起步的谷歌和百度,
& & 十年后的差距竟然大得令人乍舌:
& & 谷歌市值5000多亿美元,而百度市值只有500亿美元。
& &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差距?
& & 因为两者的“欲望”不一样。
& & 谷歌的欲望是:做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作恶。
& & 而百度的欲望是:挣钱的工具。
& & 所以2005年上市后,百度停留在两件事上:
& & 一是优化搜索引擎(赚钱)。
& & 二是拓展各种板块(赚钱)。
& & 钻进钱眼的百度,“作了不少恶”: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深夜推广赌博网站事件、百度黑外卖事件……
& &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 & 有大欲望者,才有大格局、大胸怀、大视野。
& & 百度之命门,正在于“大欲”之不足。
& & 所以才会困于诱惑,捡芝麻丢西瓜。
& &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
& & 只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 外界的诱惑与热闹,于他才能成为无关之物。
& & 人不是无欲则刚,而是大欲则刚。
& & 作者:拾遗
& &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私募基金基金经理:近6月收益:25.88%近1年收益:44.63%基金经理:近1年收益:32.31%今年收益:4.07%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7%投资期限24月投资起点100万元国民信托发行,投向基础产业格上点评:预期收益率--投资起点100万元格上理财发行,投向金融市场格上点评: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格上财富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私募基金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机构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
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进行调查问卷
根据基金业协会规定,您尚未完成调查问卷
进行调查问卷
您的测评结果未满足相关规定,建议重新测评
您的专属理财顾问会给您详细解答
感谢您的垂询!稍后为您服务!
马上咨询敬请致电理财热线:400-080-5828
咨询服务(预约成功后,格上财富专业顾问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咨询阳光私募
理财服务咨询
订阅格上财富周报
咨询信托产品
咨询私募股权
订阅格上研究报告
我愿意接受格上最新的产品和活动信息通知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当您/贵单位进行投资时,可能获得投资收益,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风险,比如资金损失风险、运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您/贵单位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相关风险揭示书和投资协议、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等文件,充分认识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问题详情
有道是“无欲则刚”,一个人只有
私欲,一切从大局出发,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尊重。这样一个拥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有道是“无欲则刚”,一个人只有&&&私欲,一切从大局出发,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尊重。这样一个拥有无私境界的人,他所说的话,能不让人&&&吗?&&&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抛弃&相信&&&B.放弃&佩服&&&C.摒弃&信服&&&D.丢弃&信任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网友回答(共0条)展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运用法治思维,就要________权利平等、公平正义等法治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法律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评判一切涉法性社会争议问题。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如果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成员自己都不能深深地信仰并服从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宪法和法律,法治建设就成为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遵守 天方夜谭B.遵循 空中楼阁C.坚持 痴人说梦D.秉持 廊桥遗梦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以夸父逐日的________、水滴石穿的_______,才能破解转型发展中的顽瘴痼疾。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执着 坚守B.勇气 耐心C.魄力 恒心D.偏执 信念3任何政策的________,都应考虑现实,从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和期待人手,在满足民众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的基本上,再谈下一步标准的科学提升,否则,看似多么美好的政策也会沦为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制订 空头支票B.建立 虚无缥缈C.制定 一纸空文D.实施 纸上谈兵4“管人的,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这句话反证了这样一个__________,即“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老生常谈B.不刊之论C.远见卓识D.不经之谈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修养七讲之无欲则刚
日14:39&&&来源:
周保中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1945年7月,他在《行为备忘录》中写道:“小心酒肉钱财引诱你,小心美丽色相沉迷你。小心甜言蜜语欺骗你,小心华衣华屋拘住你。小心日寇遗毒沾染你,小心走狗叛徒暗算你。小心法西斯蒂杀害你,小心偷安懒惰坑了你。”
“无欲则刚”这个话题,据说出自晚清大名人林则徐。那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戒毒查禁鸦片大烟,为警惕自己,告诫他人,曾经撰写一副对联,并贴到衙署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有形象,富寓意,生动深刻,警策励人。上联提醒自己,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众水那样,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总督政务办好。这说的是尽职。下联告诫自己,官宦要像岿然不动高耸壁立的山峰那样,杜绝私欲,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才能做仁人清官。这说的是修身。
此处我们要说的是下联。按理,欲即欲望,泛指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欲望是人的生理本能。人都是有欲望的,所谓“人都有七情六欲”。那么,林则徐为什么要求自己“无欲”呢?这岂不是提倡禁欲主义。我们反对纵欲,可也不主张禁欲啊。
对林则徐的“无欲”之说,不能做绝对死板的理解。人是有种种欲望的,但是凡事都有个限度,“度”的把握至关重要。正当的欲望,正常地满足欲望,不仅无害,而且是生活和执业的动力。可是“过犹不及”,欲望多了、高了、大了,就要滋生贪鄙之心,就走向了反面,被欲羁绊,被欲拖住,被欲迷惑,被欲淹没。这就要节制欲望、限制欲望,甚至是清除欲望,目的是戒欲以自保,保证正当欲望的正常实现。这种精神境界通常被称之为“无欲”。
林则徐不仅主张“无欲”,他又以数十年的官场经历,得出“无欲则刚”即无欲则刚正不阿的宝训。这也是他的官箴。林大人这个话头,也是对前人优秀思想的继承弘扬,大约最先注意到“欲”与“刚”二者的关系,还是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夫子。
孔子的学生申枨,鲁国人,在孔子七十二贤能弟子之列。他性格刚强果敢而多有欲望。有一次,孔子曾慨叹:“意志刚强的人太难得。”有人说:“申枨不是很刚强吗?”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哪里能算是刚强呢?”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 孔子因申枨多欲而否定他刚强,换句话说就是少欲或无欲才能刚强。这大概就是“无欲则刚”思想的源头。
钱穆先生是研究《论语》的专家,他在《论语新解》中揭示孔子此段话的要义说:“人之德性,以刚为难能而可贵,故孔子叹其未见。……人多嗜欲,则屈意徇物,不得果烈。此章见孔子极重刚德。刚德之人,能伸乎事物之上,而无所屈挠。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乃及利害毁誉之变,皆不足以摄其气,动其心。凡儒家所重之道义,皆赖有刚德以达成之。若其人而多欲,则世情系恋,心存求乞,刚大之气馁矣。但此章仅言多欲不得为刚,非谓无欲即是刚。”
另一个研究《论语》的专家是南怀瑾先生,他在《论语别裁》中举例说明“多欲”就“刚”不起来: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要到“无欲”则刚,譬如说,这个人真好,真了不起,就是一点毛病,爱钱。既然他爱钱,你拿钱给他,他的了不起就变成起不了。你说这个人品德样样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爱读书,遇到懂得手段的人就利用他了,什么都不和他谈,专谈书,他就中计了。……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无欲则刚。有一个学生要我写一副对子,我送他八个字。上联是佛家的思想,下联是儒家的思想:“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如果你说什么都不求,只想成圣人、成佛、成仙,也蛮苦的呀。所以有求就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真能刚正,才可以做顶天立地的人。
孔子对人生欲望并不一概否定,而且有真理性的认识。如他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把食欲、情欲看成是人类正当的两项“大欲”。孔子认为向往富贵,是人的普遍愿望。《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对人生的欲望采取不承认主义是不实际的,所以他主张用正当的手段去实现欲望,获得利益。如他曾说:“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他还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从勤奋学习中和干“执鞭之士”的贱役中而获得俸禄和富贵,孔子是提倡的;对以正当手段获得富贵的行为,他并无非议。
可孔子的思想也不走极端,他承认欲望,但又认为为人不可多欲或纵欲。欲,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多指贪心,而这种贪心又往往和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联系在一起。例如:“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欲而不贪”是孔子所论的“为政五德”之一。意为有其欲望而无须贪求。《论语?尧曰》又说:“欲而不贪……。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孔子认为,君子的最大欲求并非钱财而是仁德,而“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只要诚心修养即可得仁,用不着贪求。孔子视此为治国从政的一种美德。再如:“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公绰”即孟公绰,鲁国的大夫,是孔子敬重并严事的贤者。孔子还说过:“孟公绰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才华绰绰有余,却做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论语?宪问》)为什么孟公绰能做大国诸侯的家臣而不可做小国国君的大夫呢?就是因为孟公绰“不欲”。孔子对君子“欲而不贪”的要求,对孟公绰“不欲”的首肯,流露出他对利欲熏心的反感。
孔子反对贪欲,主张节制。怎样节制呢?首先是节之以义。如他说:“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又如他提倡:“义然后取。”(《论语?宪问》)他还自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其次是节之以礼。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乐佚游”、“乐宴乐”都是和物质享受相关的行为,且与“礼”格格不入,因此他对之采取了排斥的态度。再次是节之以度。他要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论语?学而》)这就是说,只有勤奋敏捷,慎于言辞,让有道者匡正自己,才是人生的正确指归,而衣食住行并不重要。孔子还这样描述他的人生理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所以,他认为“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对学生颜渊的安贫乐道的精神推崇备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对子路贫不失态的人格也大为赞赏:“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孔子用义、礼、度节“欲”,即把对物质、精神的欲望掌控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使人没有非分之想,没有非义非礼之获。
孔子注意到欲望消极作用的一面,通过对极端的功利主义的否定,把人格精神境界高扬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他观察社会生活的经验之谈。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儒家影响很大。孟子祖述孔子,提出“寡欲”论。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寡欲”就是少欲、不欲、无欲。与孔子相类,荀子则认为欲乃人之天性,所谓“人生而有欲”(《荀子?礼论》)。故灭绝不得。然而听任欲之自然发展则势必引起纷争动乱,唯有制定“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荀子?礼论》)。主张将“欲”置于“礼”下,即封建等级名分约束之下,给予节制。
欲望不可以不节不制。因为欲望有贪求无限的特性。人们常说的成语“欲壑难填”就表述了这个特性。壑是深川大谷。这条成语形容贪得的欲望太大,难以满足。语本《国语?晋语八》:“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叔鱼生的母亲看面相体型就判断儿子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有迷信之嫌。但封建世家大族在财产与权力再分配中,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屡见不鲜,一个个“似乌眼鸡似的”。母子血缘亲情早已化为乌有。至于官场中,这种现象更比比皆是,司空见惯。清代颐琐的小说《黄绣球》第四回说:“衙门口人欲壑难填,也不好太懦弱了,尽着他们的口胃,他们得着口胃,就咽不满的馋涎了。”衙门口的官吏们见着钱物,哪个不是狮子大张口?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头脑清醒的有识之士拒绝做官,写诗作文劝世。明末皇室郑恭王的儿子朱载郑诟盖姿篮缶芫邢粑唬蛭廊说挠敲挥兄咕车摹N耍从幸皇捉小妒蛔恪返纳⑶獾郎⑶钦庋吹模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又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南天还嫌低。
从食、衣、住开始,中经色、行、佣,再到小官、大官、皇位……再再索求,没有止境。贪求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期到“大限”。
虽然欲无底止,但是欲可防止。有操守、有定力的官员,都能自觉把握嗜好,控制兴趣,排除私欲,清正廉洁,谋民福祉。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嗜好心迹,以防宵小之徒投其所好。一次有位下属献给他一本宋拓碑帖,冯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看看无妨。冯志圻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象它是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官员的嗜好,往往成为被人拉拢腐蚀的突破口,不可不慎,慎即能防。
周保中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老战士。1945年7月,他在《行为备忘录》中写道:“小心酒肉钱财引诱你,小心美丽色相沉迷你。小心甜言蜜语欺骗你,小心华衣华屋拘住你。小心日寇遗毒沾染你,小心走狗叛徒暗算你。小心法西斯蒂杀害你,小心偷安懒惰坑了你。”(《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下)》第653―654页)这八个“小心”,其基本作用,都在于节欲防贪。从最艰苦最危险的抗日战场走出来的战士,于抗战胜利在望之际,告诫自己“行为”谨慎“小心”,自觉制欲,这是精英者的远见卓识。
陈毅元帅在1954年2月,以《感事书怀》为题,一连写了四首诗词,主题都是“谦虚自束”,“以励晚节”。其中第四首《七古?手莫伸》,尤其醒世警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笫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此际,“感触纷来,慨然命笔”。他在《感事书怀》小序中说:“观宇宙之无穷,念人生之须臾,反复其言,以励晚节。”这就是自省,是对权力欲、情爱欲、领袖欲的反省自查。摆正自己的位置,警示自己“手莫伸”,因为“伸手必被捉”,因为“自满必翻车”。
人能制欲品自高。把私欲控制在适当的限度内,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品格自然高尚清雅,不被尘浊。有了“无欲则刚”的操守,做到寡欲清心淡泊守志,也就能刚正不阿,定力永固;刚锋永在,正气巍然。& &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