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半边身体不能动,但是脑袋里面都堵死了,身体没毛病,能不能死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频道)刚有米粒的时候,常有些“过来人”这样安慰我:养孩子嘛,就是三年自然灾害,过几年就好了。现在才明白,说这话的人你们都是骗纸啊!什么天灾,明明是人祸!生了娃,老公都不是老公,改叫猪队友了。好不容易,今儿时间掐的正好,我正美滋滋地琢磨着:“好呀,一会儿上车娃就该睡了。”可是,有个和你心有灵犀的男人,已经把ipad掏出来递到了娃手上:“给,车上还玩那个埃及法老的游戏吧!”欧耶,孩子立马变的目光如炬。跟这种猪脑子的人在一起,人生真是猝不及防。这边孩子还没吃主食呢,那边娃他爸竟然堂尔遑之地拿出一包巧克力饼干,咔哧咔哧地嚼,就跟成心似的。“喂,神经病啊,他还没吃饭呢!”“哦,忘了……。”“爸爸,我也要吃!”“你不能吃,我吃过饭了,我可以吃。你看我吃吧,咔哧咔哧,哈哈哈……。”“不行,快给我,我就要吃。5555,妈妈……。“明明只生了一个,怎么感觉是二胎的节奏。亲爱的,我早晨4点多就起来抱孩子了,这会儿得补个觉。去吧去吧,我看着,大不了让他看会动画片儿呗。最恨这样的,把娃往动画片前一放就完事了。气得我头上的火冒起一米多高!缺心眼儿、巨婴、没节操这就是我们的猪队友。你在前面冲锋陷阵,他在后面点火;你都来不及躲子弹,他却在一边不要命的助攻;没有他们拆不了的台,毁不掉的三观。生了米粒之后,才发现原来不仅仅是以前的衣服不合身了,连老公都不合心意了。我觉得,教育孩子要讲同理心、尊重人格、讲究方法,既文明又科学,多现代的教育观啊?可是到了米粒爸那儿,统统变成了,溺爱、娇惯、没有规矩、没有好习惯……。就连穿多穿少,感冒发烧是吃药还是等待自愈,能不能剩饭碗,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这种琐碎小事他都跟你争个没完。于是,大约在娃两岁这个节点上,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原来游手好闲的老公突然事业心爆发,最近生意很忙啊,项目太多了,不分白天黑夜的加起班来。没有了猪队友捣乱,世界是清静了,可是丧偶式带娃更加令人心痛啊。为育儿观不合闹离婚,一年里至少有八回吧。别说我们吃瓜群众了,连明星都一样。去年朱莉和皮特不就是因为带孩子带不到一块就离了吗?比起劈腿、家暴、黄赌毒什么的,育儿观不合才是每个家庭里更为普遍的问题。育儿专家也告诫我们,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幸福,育儿观不合是大忌。可是怎么合呀?俩口子装个修还要吵半年呢,更何况养孩子。米粒都这么大了,我和米粒爸还是有不少分歧,一样互相看不顺眼呢。就说上周末吧,米粒做生活课的作业——西米露。一个爸爸,一个姥姥把米粒夹在中间,全程指导。这个说,把碗拉近点;那个说,少放点西米,多放水果;小心,滴衣服上了;轻点,你看你看,都快洒出来了……你一句我一句,搞的孩子紧张的要命,米粒开始尖叫表示抗议,立刻遭到爸爸的批评和姥姥的埋怨。我在一边听的脑梗都快犯了,你们是在带孩子还是在为难孩子啊?要是能把猪队友改造成金牌老爸就好了。呵呵。别做梦了,你队友还时刻惦记着把我们改造成为他量身订做的老婆呢。至今我们俩的育儿观也没有合过,将来也不可能合,如果非得要等到育儿观一致了,才能愉快地生活,教育好孩子,那中国99%的家庭都扛不到那一天,包括天天吓唬我们的育儿专家们。真正能让我们和谐相处的,不是大一统的育儿观,而是别的东西。一起带娃,共同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俩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以自己带娃为主,俩人都一直身处带孩子事业的第一线。虽然猪队友的带娃水平令人捉急,但是看到他风驰电掣赶回来,一进家门就奔孩子去,不知怎么的竟然也变的大度起来了,可以无视那些毛病。人的眼睛很奇怪,一但不盯在一处,就会看到以前被忽视的东西。我发现,米粒爸带娃其实很有一套,特别会动脑筋,会玩。米粒爸是一款控制狂型处女座爸爸,不许光脚板,不许洒水到桌上,不许到处瞎摸,不许这不许那,令人痛恨之极。但是我发现,在他许的那些事上,做的非常好。几块积木,一本普通的绘本,到他手里会有好多简单又有趣的玩法。(米粒和老爸一起玩乐高)他工作忙的要死,也没有兴趣关注育儿信息,那些玩法都是临时开脑洞瞎编的。一边讲故事一边玩他独家的小把戏,米粒不也很开心吗?到现在,我还记得他是怎么讲《十四老鼠》这套“祸害”了一茬又一茬父母的绘本,我从没见过别的爸爸能把这个简单平淡的故事讲得这么别开生面。看他带孩子,对我是有启发的。米粒爸最瞧不惯我带孩子粗糙。米粒小时候被我带的,三天两头磕磕碰碰。时间长了,爸爸发现并没有什么坏处呀,米粒在幼儿园的测评中平衡、攀爬、控制能力一直是优。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比较多,米粒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有比较好的安全意识。虽然和其它男孩一样总是调皮捣蛋,爬高上低,但是从未受过什么伤。该小心的时候,他总是特别地谨慎。“唉,我小时候要是能被管的松点儿,大概就不会摔那些大跟头了。”米粒爸摸着自己眼角那块疤,这个人到了初中还经常摔跤。其实,我们之间的差异越大,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就越多呢!当然,解决育儿观不合,需要相互理解。理解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并且能看到有差异的好处。可是理解不能光指望人品,相互理解是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发生的。。当人们彼此需要时,他们才最容易理解对方。表面上看是脾气不好,同理心不够,导致了很难去互相理解,其实根本上的原因是缺乏共同生活,共同劳作。把矛盾控制在家庭内部除了自己带孩子,我们还有一个原则,有问题控制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绝不发展成两个家族的恩怨。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在自己家吵架怎么作都行,但不可以把战线扩大到各自的亲友团,这是我们处理矛盾时达成的共识。虽然有点不讲情理,但是这样做不会把家庭矛盾复杂化。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就是上学、工作,背景简单,人生阅历不多,年轻的时候处理不了突然复杂起来的家庭关系。所以人为的把问题控制在最简单的关系里,是非常必要的。接受差异,学会在差异中带孩子相爱相杀了这么多年,我们都看明白了,根本没想过非要统一谁的育儿观。吵架就吵咯,吵完就算了,不问谁对谁错。不一致就不一致,大不了井水不犯河水,你带的时候我就当看不见,我带的时候你也别插手。大事讲原则,小事装糊涂。按说这是不对的,夫妻双方育儿观不合,风格不同是大忌。在妈妈这儿能骑着滑板车冲下斜坡,在爸爸那儿只能乖乖地推下去;妈妈不许吃的糖,爸爸笑眯眯地瞧着宝宝吃。所有的育儿专家都会说,这样很糟,你无法让孩子学会规则,必须形成统一的风格。说的太对了,道理上无可挑剔,可是一放到现实生活里,马上走样。每个人都天然觉得自己有一万个理由要统一对方,为了追求统一的风格又要爆发更多的争吵,变得更不统一了。同样不好啊,这种事儿专家不考虑,只能自己领悟。有趣的是,当我们真的接受了对方的不同,在一些事上却渐渐趋同了。原因是长期的共同生活,养育孩子时,各自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我们看起来相近了不少。有时,我甚至觉得有差异挺好。其实有个画风严厉的父亲在,也给我管教米粒帮了大忙。放了学,米粒不肯做作业,我只稍微提一下下:现在不做,那爸爸回来让他陪你吧。米粒立刻掏出练习册说,别别别,还是你陪我写吧。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个学魔方的作业。一开始是我陪米粒学,他一遇到困难就闹脾气,根本学不下去。后来,我把这个任务扔给爸爸了,不到一星期就能做出六面了。不是爸爸多会教,米粒爸也是基本让孩子看视频学,不会就拆解了反复练。原因很简单,米粒跟爸爸在一起时压根儿没脾气。后来,我就学聪明了,凡是硬任务,比如这个寒假作业,或者时间紧急马上就要出发,不能耽搁时,就叫米粒爸上,很给力。猪队友使我在应对突发情况时有了更多手段。和米粒爸相比,我和米粒像两个快乐的傻子。如果身边没有这么一个总是脚步匆匆,精益求精,充满危机感的高效能人士在,可能真的会变成傻子。同样,我们的存在,也是对米粒爸方块脑袋的调和,不然他会自己把自己弄死。有差异的确容易导致冲突,可是它还有不容易察觉的另一面,维系一种平衡,应对更多情况,使我们不会太偏激,太单一。猪队友与我们迥然不同的画风,不全是我们带孩子的障碍,其实也在提醒我们重新审视修正自己,不要跑偏。育儿观不合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能够通过分工合作,达到互相理解,不用强求统一,还能充分利用差异,让我们的育儿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全面,说不定还强过高度一致的育儿风格呢。最后用米粒同学的话总结一下,他说:“别老说爸爸是猪队友了,这回你是猪,他是队友,下回爸爸是猪,你是队友。”没毛病啊,666。米粒妈碎碎念前几天我发了两篇双11的好物推荐文章:有护肤品篇双11什么值得买?哪些是真折扣?米粒妈购物车大公开!(护肤篇)家居百货篇纯干货 | 最强双11剁手指南,到底哪些是真折扣?家居生活百货篇!不少妈妈求儿童用品的推荐,亲爱的们我已经在很努力的码字了,争取明天推送给大家哈。PS:另外别忘了,复制米粒妈的淘口令¥xCYt05PvJXM¥(注意一定要复制两个¥符号哈),打开天猫和淘宝客户端,每天可以领三次红包。马云爸爸家的羊毛,一起薅起来!
本文「育儿观不合没毛病,猪队友也能很给力」转载自网络,作者米粒妈爱分享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27岁男子不幸上脑梗死病 23岁娇妻竟决然起诉离婚_网易新闻
27岁男子不幸上脑梗死病 23岁娇妻竟决然起诉离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29日讯(通讯员 吕蕊冰 陈小美)南宁邕宁区那楼镇某村的阿迎与同村小飞相识三个月后闪婚,婚后2个月,小飞不幸患上了脑梗死疾病,娇妻决然起诉离婚,双方上演了一场婚姻生死战。
邕宁区那楼镇某村的阿迎于日与同村小飞相识恋爱。三个月后,23岁的阿迎不顾父母的反对,闪电式与家境一般的27岁的小飞登记结婚。婚后2个月,小飞突然患上了脑梗死疾病,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以及巨额的治疗费用,沉重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这对年轻的小夫妻。面对年纪轻轻就患上脑梗死的丈夫,虽然经过治疗逐步痊愈,但因担心丈夫未能痊愈留下后遗症,年轻的阿迎在父母的撺掇下,已然没有了与丈夫继续共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丈夫出院后,不顾挽留就收拾行李回娘家生活,并于 日毅然地向南宁市邕宁区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开庭审理当天,两人昔日的甜蜜恩爱已不复存在,夫妻俩及双方家人一见面就情绪激动争吵起来,男方指责阿迎克夫,而女方则指责男方隐瞒病情骗婚。为了妥善解决两人的纠纷,主审法官针对双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解,并告知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法官从情、理、法,特别是为了双方今后生活角度出发,耐心细致的调解,最后在法官的努力调解中,小飞终于释然自愿与阿迎离婚,或许是念及曾经夫妻一场,小飞决定独自承担因治疗疾病所欠的2万余元债务,仅要求阿迎归还婚后购买的一辆电单车,双方平静调解离婚。
作者:吕蕊冰 陈小美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  人的血管堵塞也是一样,堵塞在哪里,哪里就会血流不畅,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脑血管堵塞后,该血管所供应的脑组织就会发生缺血、缺氧、最后导致脑梗死,脑组织坏死,该部位的神经功能就会缺失,病人可能发生偏瘫,意识障碍,感觉障碍,严重的还可能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6个症状一出现,说明脑血管已开始堵塞,需警惕脑血栓、脑梗死!1、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堵塞的前兆信号。  2、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3、血压异常  当患上脑血管堵塞的时候,则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前兆,而如果血压降低的话,则是脑血栓的前兆。  4、突发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5、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管堵塞。  6、突发眩晕  眩晕是脑血管堵塞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血管堵塞,日积月累,谨记血管有“三怕”  一:血管怕“咸”——控制食盐摄入,尤其高血压患者  国外研究发现,吃完含盐量多的食物,在短短30分钟后血管扩张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受伤。  即便原来血压正常,食盐摄入过多,也会迅速对血管产生伤害。  二:血管怕“堵”——大鱼大肉堵血管、荤素搭配养血管  “大鱼大肉”的饮食方式会增加身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量,促使血管中低胆固醇脂蛋白(坏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的)含量减少,从而增加血管栓块的形成。  三:血管怕“累”——少熬夜,休息好  血管怕“累”,少熬夜,作息规律。  长时间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
发布:王俊 &&点击:1176
联系方式:14:02 | Tags 标签:,
出门诊的时候,家长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夫,我们这个病咋来的?但有一类患儿的家长,却不会问这种问题,那就是头外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既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感染性疾病逐渐被控制,而儿童意外损伤已成为导致我国0~14 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0~3 岁这一年龄所占的比例竟高达47.89%,外伤的发生在各年龄组各种损伤类型中排第一位,婴幼儿则多为意外跌落所致。
对于医生来说,小儿头外伤的处理,也是挺让人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头部受伤之后病情多变进展迅速,另一方面,凡是因孩子头外伤而来医院求治的家长,由于救子心切,多半惊惶失措语无伦次,反倒给交流造成了极大障碍。
所以我给家长的第一条建议便是——不要慌。
孩子既然已经摔了,目前最要紧的是如何妥善处理,不相干的废话可以回头再说。为了及时了解病情,医生通常会问这样几个问题:
1. 从多高的地方摔下来的?
2.哪个部位着地的?
3.伤后孩子有什么异常表现?
通常而言,小儿头部受伤以后,较常见的症状包括: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局部血肿等。在询问的同时,医生已开始对患儿进行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四肢的运动协调情况、各种神经反射等等。之后,医生将决定开具何种检查。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系统的查体,再结合必要的检查,门诊医生将作出判断:是回家观察还是住院治疗?如情况特别危重,可能会不等检查结果出来便先开入院单,由住院部的医生做进一步的后续处理。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比如脑震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静卧1~2天,症状多能缓解,医生通常会建议这部分患儿回家观察;而更严重的情况,比如脑挫裂伤、颅内出血、外伤性脑梗塞等情况则必须要住院治疗,必要时可能还需要手术。
需要说明的是,像呕吐、抽搐(癫痫发作)这些表现,往往不容易被家长忽视,通常能及时就诊,但像肢体运动障碍这种,却经常被延误治疗。很多家长误以为只是摔疼了胳膊腿,歇歇就好,有的家长直接抱孩子去看骨科医生,如果不巧又遇到一个糊涂的骨科医生,判断出骨头没事,却没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脑袋上,可就糟糕了。
肢体运动障碍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外伤性脑梗塞。很多人一看到脑梗塞三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年人脑梗塞导致的半身不遂,其实这种情况不只见于老年人,不过,和老年人明显不同的是,小儿因为外伤性脑梗塞而导致的半身不遂,只要治疗及时,多半都可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这是因为小儿脑组织对损伤有较强的修复能力,这与小儿脑组织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重建及可塑性、代偿能力较强有关,再者,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对损伤反应也与成人完全不同。但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万万耽搁不得。孩子头部摔伤之后,如果出现面部表情不对称,一侧肢体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家长应该想到外伤性脑梗塞的可能性,尽早就诊。
另外,有些家长往往会根据坠落的高度自行判断伤情,其实这是非常不妥的。以个人经验而言,我遇到过从5楼坠落,而经过一番检查无大碍者;也遇到过仅仅从床上滚落,父母没等把孩子送到医院在出租车内就呼吸心跳停止的不幸案例……
以前面提到的外伤性脑梗塞为例,相当多的孩子坠落的高度并不高——从自家床上掉下去的,从椅子上摔下去的,家长没抱住掉地上的(这家长也够迷糊的),都足以导致伤后的偏瘫。
而已经摔伤之后,家长更应加倍小心,不要令孩子伤上加伤。有一回,一个孩子因摔伤头部后呕吐,父母急急忙忙开车往医院赶,其实孩子本来伤得不重,当时除了呕吐并没有别的症状,结果途中开车着急,一个急刹车,孩子的前额再次重重地撞在了风挡玻璃上,孩子当即出现抽搐……还有一次在病房值夜班,一个已经住院患儿的家长忽然来找:大夫快来,我们的孩子从床上掉地上了!我一边往患儿所在的病房去,一边问家长:你家孩子当初是因为什么病住院的啊?家长回答:头外伤……
那么是不是任何头部摔伤都需要去医院检查呢?非也。虽然这是最保险的做法,但来来回回的折腾,其实也是不小的代价。因此我建议如下情况可以暂时在家观察——受伤后患儿经过短暂的哭闹后(如果摔得都不会哭了,还是抓紧去医院瞧瞧吧),并无其他任何异常,能吃能玩,不打蔫也不抽风,四肢活动及协调能力无任何异常,头皮表面无破损也无肿胀,这样继续在家观察几天没什么事,也就不用再担心了。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抱侥幸心理。因为一旦你判断失误,可能就会误了孩子的终身。就像前面提到的外伤性脑梗塞,治疗及时可完全恢复,否则,就可能遗留偏瘫之类的后遗症,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未免太过残忍了,如果这样的悲剧是由家长的一时疏忽造成的,岂不是要抱憾终身?
倘若发生头皮血肿,而当地无小儿神经外科专业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就诊,家长可立即用冷敷。我通常建议家长用袋装的牛奶在冰箱冻成一个符合患儿脑袋形状的冰坨,然后隔着一层薄毛巾冷敷血肿处,这在受伤后24~48小时之内对血肿的吸收是极有帮助的。但还需注意一点,千万不要揉搓,这只会加重血肿的程度。由于小儿的全身血容量本身就少,而头皮的血运较为丰富,如果出现头皮裂伤,可能出血较多而导致贫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往伤口上撒任何药粉,这对止血帮助并不大,而且到了医院后还会给医生的清创缝合带来麻烦。推荐的处理是首先就近找毛巾一类的敷料压迫止血,然后迅速送往医院,途中注意一直保持加压。
说一千道一万,像头外伤这种情况,最好还是根本不要发生,将各种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比如,不要把家里的床放在贴近窗户的位置,除非窗户上有护栏。许多疾病的病因只有学术意义,而无预防方面的价值,也就是说家长即使知道病因,对治疗及预防也毫无帮助。但像脑外伤这种,有确切病因及确切预防措施的,当爹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预防呢?
交接班的时候知道,昨夜收住院了一个头外伤患儿,积极抢救也未能挽回这个稚嫩的生命。一个只有3岁的孩子,将电视机拽下重重地砸在脑袋上,入院时患儿已口鼻流血、气若游丝,在抢救过程中患儿便出现呼吸衰竭,无力回天。这样的悲剧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我曾自认上文2千余字已经道尽小儿头外伤的注意事项,如今才发现还忘了写有些孩子会搬动重物砸到自己,一查新闻,这样的意外仅在近期就屡屡见诸报端——,国内也有。养儿育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即使新手父母们夙夜匪懈,一时的疏忽耽误,仍可能令亲长稚子一世都痛彻心腑。身为医者,只希望这种憾事能绝迹人间。
(本文已发表于《时尚育儿》,未经许可请勿商业性转载)
本网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 &&Designed By &&&基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梗塞的症状及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