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刺激的心里陈佳影脑子恢复了吗受刺激能恢复吗人际交往受刺激

受过伤害,就要痛苦一辈子吗?丨创伤后要如何修复受过伤害,就要痛苦一辈子吗?丨创伤后要如何修复笪妙柏百家号联合创作者:曾旻 & 四毛策划丨壹心理主笔团“因为每种伤害都存在于生命内部,而生命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所以每种伤害里都包含着治疗和更新的种子。”——彼得·莱文创伤(trauma)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性地在各种媒体中听到这个词,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我们知道了PTSD这个词汇,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我们开始了解性侵所致的复杂性创伤。1.“被一条疯狗咬了而已,你要纠结一辈子?”——到底什么是创伤?日剧《问题餐厅》里有个让人伤感的故事。一个叫五月的女孩在一家食品公司上班,有一次因为一次“食物中毒事件”,她不得不在公司高层面前认错。公司老总是一个不懂得尊重女性,秉持着“女人生来是为男性打工”的老旧观念,他在众目睽睽下让五月脱光衣服赎罪。为了保护同事,也为了保住自己喜爱的工作,五月选择了用“全裸”来认错赎罪。这件事情对五月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以至于她在以后的人生里常常认为自己“是不应该被爱的。”,她拒绝了男友的求婚。当她再次偶然遇到曾经的老板时,更是浑身发抖,失魂落魄。她也一直做着杀人的梦,而每每想起那样的场景,她就要在心里“杀一次人”。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对创伤(trauma)正式的定义是:“超出日常经验范围的应激事件所引起的,几乎会给任何人带来严重困扰的重大生命事件。”这种“超出日常经验范围”一般情况下指得是,我们自身或亲属的生命安全或身体完整性遭受严重威胁,或我们亲眼目睹他人遭受这样的威胁。可是这样的定义依然比较模糊,一方面每个人对于“日常经验”的感知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威胁”的感知也存在差异。所以有时,一场车祸、一次手术在人们内心里或许是威胁,但有人却能够视为普通经历;而有时,一次分手、一场大病人们常常认为是普通经历,但有人却感知到极大的威胁。但不论事情本身如何,当人们遭受这些伤害之后,会经历怎样的感受是有一定共性的。我们无法从事件本身判断遭遇这些事情的人们是不是一定会创伤,但我们可以从人们的感受和事后的反应中得到答案。彼得·莱文博士在他的著作描绘了一位来访者的自我报告,她生动地描绘了当自己的儿子被汽车撞飞之后的主观感受:我的脸瞬间失色,我开始向街上人群聚集的地方狂奔。我的心抽得很紧,缩到了一块儿,而恐惧充满了我整个胸腔。我推开人群,瘫倒在乔伊一动不动的身体上。汽车把他的身体拖行了几尺后才停下来。他浑身是血,衣服被撕破了。他一动不动。我失魂落魄,茫然无措。我发疯般地试图把他的身体拼凑到一起。我试图擦掉他身上的血,但是却把血弄得到处都是。我不停地在想,“不,不可能。呼吸啊,乔伊,呼吸。”好像我的生命力能注入他静止不动的身体中一样。我不停地趴在他身上,把自己的心脏贴近他的心。我觉得自己仿佛抽离了现场。我的身体渐渐麻木。我只是一遍遍重复刚才的动作。我什么都感觉不到了。这一段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创伤当下,我们可能出现的感受和反应——浑身发紧、愤怒、茫然无措、发疯、歇斯底里、否认、解离(仿佛抽离现场)、身体麻木等等。这一系列反应都是创伤当下正常的身心过程。从这段中我们看到,创伤带来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反应。就如《问题餐厅》的五月一样。“我一点也不想生气,我就觉得厌恶。厌恶那个希望他们被雷劈死的自己。”2.“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创伤是如何发生的?本质上创伤和记忆相关。人的记忆浩瀚无穷,从出生记事起,我们每一天的经历,学习的知识、认识的人、路过的风景,所有的一切都以某种方式存储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我们常常说能够忘记是一种幸福,可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糟糕的事情在记忆中往往十分突出,而美好的回忆却容易淡忘。林奕含用房思琪的故事告诉我们,她一直记得过去的创伤,甚至创伤故事中的种种细节都历历在目。她生前接受采访曾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在一个多世纪前,心理治疗的鼻祖弗洛伊德就认为创伤是我们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来源。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报告了一篇经典的案例:一位患有鼻炎的30岁女性患者。她因为严重的鼻炎而在生理上完全丧失了嗅觉。但是每当她感到抑郁或疲惫时,却能够主观上闻到一种气味——她称那是“一种烧焦的布丁味”。所以弗洛伊德假设这种特殊的气味是在她的经历中发生过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是具有创伤性的。弗洛伊德问她是否记得第一次闻到烧焦布丁气味的情境。“噢,是的,我完全记得。那是几个月前,我生日的前一天。我正在教室里给孩子们上烹饪课。正好我收到一封信,那是来自我母亲的信。我正想打开来看,孩子们冲到我旁边,从我手中夺走了它并嚷嚷着:“你不能看,你必须等到生日才能看”。这时突然出现了强烈的气味,是他们做的布丁烤焦了。从那以后,这种奇怪的味道一直纠缠着我。”从这个情境出发,患者进一步讲述了自己和母亲关系的纠缠,以及当时所教的两个孩子带给自己的压力。两个孩子是患者母亲过世的朋友的孩子,母亲答应朋友一定会照顾好她的孩子。长久以来,患者都想“逃跑”,逃离母亲的压迫和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照顾两个孩子的巨大压力与责任”。可是患者又无法承认自己有这种想法,巨大的压力压垮了她——那封信的到来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烧焦的布丁味”成为“创伤扳机点”——在患者日后的经历中,任何感到压力和应激的场景,都会引发这种奇怪味道的出现。在创伤治疗中,这叫“创伤耦合”——一个特定的线索(可以是气味、图片、声音、语言、想法等等任何与创伤事件发生时有关联的方面)与创伤整体感觉自动化的过度联系。当五月看到自己曾经的老板时,浑身发抖,恐惧和愤怒,厌恶和绝望纷纷袭来,她不禁走向他,问他“你还认识我吗?”。看似平常的一句话,里面是无尽的悲伤和压抑。大多数创伤记忆都存在这样的“创伤扳机点”。那些细微的点,连接的是背后巨大的创伤故事。3.“最终,要靠自己成就自己。”——怎样可以修复创伤?有研究者做过这样的统计,超过8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遭遇至少一次的创伤。可是依然有很多人不仅很快走了出来,还能够带着这段创伤记忆,幸福生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1)首先,关系治愈创伤不论是在大样本的研究中,还是在临床的个案中,心理学工作者都发现,关系是让人们从创伤中恢复,并能够带着创伤留下的痕迹继续生活的重要因素。彼得·莱文博士曾接过一位战争中被炸弹击中的退伍军人。这个个案非常复杂,他亲眼目睹过战友在自己的怀中死去,还亲历了一枚炸弹在左后方爆炸,将自己击飞而负伤的过程。在战争中,他不仅遭受了关系的丧失,还体验了生死徘徊。而莱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通过身体的体验来促进其创伤解耦合(让创伤扳机点所连接的创伤故事展开,从而去除创伤扳机点和整个创伤故事的自动化联系)的过程。而最终他真正恢复过来能够开始继续生活却少不了女友的支持。在治疗结束时,他们结婚了并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在一年后的回访时,他带来了自己出生不久的儿子。他的妻子告诉莱文,这段日子她不断学习如何和他沟通,因为他依然常常陷入一些困境里,不过她慢慢学会了如果和陷入困境中的丈夫相处。《问题餐厅》里面对五月的悲惨遭遇,她的朋友纷纷伸出了援手。最后,她选择去告曾经的“老板”。那时,胜诉或败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决定去抗争,决定去放下。之前妈妈也觉得“家丑不外扬”,一直去追究谁的责任,但女儿的勇敢让她意识到,她应该去支持自己的宝贝女儿,反抗那些肆无忌惮的人。朋友和家人对五月的理解和支持,让她能够从此带着那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继续生活。(2)个人力量的增强个人力量的增强,让我们能够承受回忆的痛苦。发现和促进这种力量的增长,会让我们获得新生。创伤后的个体往往会被创伤击垮而在一段时间内感到无力和无助。当个体慢慢恢复之后,可以通过个人力量的增强来抗击回忆的痛苦。在第四季奇葩说“是否感激暴击”的这期辩论中,飞飞的慷慨激昂地展示了什么叫个人力量的增强。过去当他弱小的时候,亲友邻居瞧不起他的叛逆之道,对他的选择多有讽刺和打击,这在他的内心里永远都是一段创伤记忆。可是如今的他,站在奇葩说的舞台上成为了一个强者,尽管他“经过西单依然会不敢望向那边,会出现生理反应”,可是他带着这样的创伤记忆却能在奇葩说舞台上大声喊出自己的声音,喊出自己就是“爱拼才会赢”。我们每个人都会不断成长,在创伤发生时我们没能应对,所以遭受了伤害。可是时过境迁,我们慢慢发展出更强大的力量,或许变得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像许多遭受童年虐待的孩子,当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只能是弱小受害的一方,那些被压抑的愤怒成为我们变强的动力。当我们成长后,我们更加懂得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学会发现和觉察自己的力量。(3)最后,回归生活,重新叙述过去和未来。我们曾经在汶川地震发生几年后访谈过那里的中学生,当我问他们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告诉我,最向往的是大学生活。当经历创伤的人,能够以理性的方式重述过往的故事时,那么他们就开始有力量展开未来的生活。所以实践中常推荐一种自助的方式作为创伤治疗的辅助手段——表达性写作。这种写作与一般的写日记不太一样。它遵循一定地规则和步骤。首先,写作的内容有所限定。因为我们针对的是创伤,所以从内容上它类似于话题作文,例如,受到过关系创伤的群体可以以亲密关系为话题。当这个话题逐渐展开时,我们可能可以发现我们的“创伤扳机点”,所以进一步可以针对我们每个人“烧焦的布丁味”为主题进行故事写作。将“创伤故事”以理性和客观的视角写出来。其次,写作的时间有所限定。每天给自己空出一个固定的时间,每次用15到20分钟。让这种规定固定下来,形成仪式感。第三,当把“创伤故事”完全展开之后,我们再用另一种方式“重述”过去,在“想象”中重新书写故事的进程和结局,并把当下和未来的展望写进去。最后,活出那个重述的未来。这种手段一般作为辅助手段,不能代替创伤治疗。但是它的确可以提供每个有过负性体验的人们一个机会和平台,改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因为受过伤,我们都有报复他人,报复生活的时候。因为我们深爱着自己,深爱着人生,所以才无法接受这样的伤害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世间最好的“报复”,是“快乐而精彩的生活。”每种伤害里都包含着治疗和更新的种子,愿你不再因为“伤害”而继续痛苦下去。- The End -作者简介:曾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高校实习心理咨询师。科普作者,知乎心理学优秀回答者(知乎:曾旻),出版电子书《直面创伤》。公众号ID:zengminpsy,聊聊情绪管理、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等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的心理学。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笪妙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人关注)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怎样穿最显瘦,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文:佚名&内容来自日本杂志《Steady》,他们请了视错觉心理学家和造型师一起来给大家详细解答如何穿才显瘦。只要看完这篇,你以后就再也不会纠结这个问题。&
越紧身越显胖?
明明铅笔裙非常紧身,而且姑娘也很瘦,但为什么比穿百褶裙看上去更胖呢?&视错觉原理:
A和B的缝隙空间相等,但A比B看起来更宽。原因是A的线条要细很多,于是在对比的作用下,A的两根线条中间的空间,会比B看起来要更宽阔一些。&如果你非常喜欢穿铅笔裙的话,建议选择米兰达可儿这种下摆微微张开的款式。&
&如果是以下这种窄口铅笔裙的话,真的容易显胖。&
上下身同色的衣服更显瘦
&很多姑娘认为衣服色彩只要能配上就好,却从未注意过,同样两种色彩要怎么选择才会变得更瘦。事实上,上下身同色的衣服会显瘦很多,原因是?&
视错觉原理:
每个人看这张图都会注意竖排的排列,这是因为在视觉上没有阻碍。所以在上面上下对比的两张图中,人们更倾向于把上图横着看,而把下图竖着看。自然,就瘦了很多。&在穿膨胀色的白裤子时,如果上半身同样搭配白色比配深色系更好,特别是对矮个子而言。&
大衣扣上就会显胖?
只要把大衣扣子解开,人看上去既变高也变瘦,这是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解释?&
视错觉原理:
A和B两个长方形,哪个更修长?答案是两个的形状一模一样。但人们在面对同等体型的长方形时,会倾向于把A,也就是竖长方形看得更修长。所以在日常穿衣服时,最好强调细长的线条,而不是扁平的线条。&下图这件泳衣就利用了视错觉,把上半身设计成横线条,而下半身肚腩处设计成竖线条,胯骨处依然是横线条。&
&如果是穿皮草材质的容易臃肿的大衣,一定要敞开穿才会让你看上去没那么胖。&
7分袖会显瘦吗?
&Fresh君之前曾介绍过,很多时装周场外的街拍中,编辑们大多会选择把衬衫领口敞开,袖口卷起。为什么右图中露出领口和袖口就会感觉比左图瘦呢?&视错觉原理:&
&B和A其实是一个人。只要把其中一部分地方遮住,只露出剩下的部分,人们就会脑补被遮住的画面。所以,在穿衣服的时候,一定要露出全身最瘦的地方。&遮住腰身,遮住大腿,7分袖设计露出手腕,这就是为什么60年代开始风行的娃娃裙版型会一直畅销至今。&
&而娃娃裙版型的廓形大衣也是微胖界的明星。&
&为什么拉链全部拉上会显得脸胖?&
&经常会有人在大衣里混搭一件卫衣,但如果你是个大脸妹,应该敞开拉链,再叠搭一层深色内衣,是不是感觉脸立刻变小了?&视错觉原理:
&这是有名的莱依尔错视。三根线明明一样长,但在箭头的作用下,B显得最短,C显得最长。这就是V领衫的原理。但只要掌握了这个原理,除了V领衫,你还可以利用很多种方法让脸看上去更小。&下图就是非常显脸小的搭配,实际上很多大衣和西装的衣领都是V形设计。&
&以下这种毛毛领大衣很可爱吧,但建议胖脸的姑娘还是放弃为好。&
&矮个姑娘的福音&
&左右哪个会显得更高?答案当然是右,为什么加个帽子效果就大不同呢?视错觉原理:&
&答案就是视线上移的作用,利用显眼的视觉焦点,让它上移,这会让矮个的姑娘看上去更高一些。&所以说,以下这种印花半裙,特别是长长的印花半裙请矮个姑娘谨慎选择。&
&正确的做法是以下这样&
有心事(16):想要学会表达,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题图:Manuel Archain来源:&&你想要恰如其分地去表达自己,可是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在九曲回廊上,你的话语曲曲折折地打转,也还是无法抵达另一人的心里。&&那些最难以表达的语句里,包括了:&&我错了。&&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或许,还有更多。&为什么表达这样难?为什么我们讷讷不知所言?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呢?&
总感觉自己在与人交谈方面力不从心,平时的交谈方面还好。但是工作方面感觉自己说话不能言简意赅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有的时候别人都理解到了,自己感觉还没说完意思。
平时和人交谈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大家都知道同样一个笑话,但是有的人就能把它惟妙惟肖的表达出来,感染周围的人;自己说出来却如白开水平淡无味。
还有自己的故事表达能力很弱,总是感觉到自己不会讲故事,我想这方面应该和交流能力是想通的,想要改变,却缺乏手段。
谁能给我锻炼这方面的方法?&@
你好,我能感觉到你的心情。
首先,你要了解你自己的气质类型,也就是说你是内向?外向?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有与别人交流谈话的需要,只不过,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同样,沟通表达的方法,也不只是言语一种,言语内容只占沟通的7%,语音语调占38%,肢体动作占55%。
从上述结构中,你可以看出来,说话的内容并不重要,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才更有渲染力。
所以,你可以有意识锻炼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的表达,先尝试找一篇中国的童话小故事,如小马过河、三个和尚、龟兔赛跑等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一次一次,一遍一遍,不断变化语音语调,不断加大肢体动作,不断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方法告诉你了,就等你去实践了。&@
除了克服心理上的原因,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提高表达能力,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多次重复的练习上。
你可以准备一个录音机,同时在心里准备某一件可以讲的事情,可以是一个故事、笑话、糗事、或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然后一个人在房间里一边说一边录音,说完了就听听自己的录音,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反复多录几遍。
不要急于马上提高表达能力,它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说话技巧是通过后天联系获得的,当然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必须的。在平时,可以有意识的记录一些与工作内容有关的段子,在适当时候就会用上。可以听听别人的演讲,看看有演说的电视节目,这些方式都能带动和提高你的说话意识和表达技能。
人际交往中人不善言辞,但朋友间,我什么话都讲,陌生人很难开口和他/她讲话,即使心里已经告诉自己可以这么讲,但是不敢开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克服?主要是怎样开口和陌生人讲话,内心有点不敢,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跟亲朋好友谈天说地,那是因为在你心里面,对他们是放心的,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个人信息透漏给他们;对于陌生人,你想展现自我,但是他们对于你来说,是未知的,不够了解,你有太多的顾忌,初次交谈,比如谈论的主题、内容及表达的方式等总找不到最佳的&而且这些会这些会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你比较在意吧,怕就直接这么上去跟人说些话,是否过于唐突,是否会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影响。
什么原因?你不了解他们,怎么会有最好的表达方式。
怎么办?想想你之前交过的那些朋友,开始的时候是怎么发展的,问问他们当时的感觉;在向别人交谈之前(你已经觉得这个人是交谈的目标),切记:不要想这样说结果会如何,他们会怎么看待我,这样说好吗等等问题,除非你硬是秀智商下限&&
最好的方法:两条腿直接走到那个人的身边,嘴巴自己会张开的(本能的感知此时不说话会比说话更尴尬)&&加油。&@
试试看和镜子里的自己说话,你也可以在没人的时候自己创设一个在众人面前演讲的情景;我认为如果直接逼迫自己大方起来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在很多人面前性格内向的人本身就存在一种不安感,如果强迫自己这种不安感往往容易加强。所以不妨自己先练习,再慢慢的适应交际的情境。&&@
笑吧。笑就好了。放轻松。拿自己的&人&去和别人交流。可以先和对方聊双方喜欢的事物,了解自己和对方的言语底线。
别担心,尽量扩大交际圈,遇到人主动打招呼,要退缩的时候,可以很生气地问自己&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定要主动,战胜自己的紧张情绪笑着说话,可以没事主动和别人寒暄寒暄,理清楚思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准确清楚的语言说出来。没有关系,慢慢加油。&
有心事:我该怎么找暗恋的人聊天呢?我们有扣扣,可是我都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啊。好喜欢他,不想放弃啊。&@
你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让她体会到,你喜欢她,看她的眼神!!做她爱做的的事!或者有兴趣的事情!!跟她找共鸣点,聊她喜欢的兴趣和爱好!你对她最关键的是真诚,这些话题,你自己参考吧!
1、你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喜欢这个工作?当中有什么最大挑战?有何最大挫折?对于工作、未来有什么憧憬?)
2、至目前为止,生活中有什么重林成就?(有没有什么重大挫折?)
3、最热爱什么?(为什么有兴趣)
4、去年有什么印象最深的喜事?(或不幸的事呢?)
5、用工作,你会做什么事?
6、你喜欢如何度假?
7、想成名吗?(为什么)
8、如果你有一百万,会怎么用?
9、家庭里,你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情形如何?
10、成长历程里,你有什么个性优点?(有没有害怕的缺点?)
11、你希望发展出什么样的关系?
12、你浪漫吗?(如何浪漫?)
13、你以为男、女有什么不同之处?
14、什么事会让你高兴?
15、什么事让你伤悲?
16、小时候,你希望长大后做什么?
17、你认为,你眼别人有何不同?
18、你相信有神明吗?(对神明有什么看法?)
19、在什么范围里,你认为自己的个人行为对改变社会有所影响?
20、你认为,目前社会有什么重要事件?(可能的话,你会有什么行动?)
上述的话题,有些似乎过度涉及私人问题,特别是对第一次约会的人而言,但是请记往,很少有人不关心自己,只要不是死板板像调查户口一样质问对方,谁都乐于讨论自己的问题。
而且有三个方面的话题任何场合都是可以用的就是:食物、家庭和哲学。
&&有什么感想?写下来吧&&
&上期回顾:&有心事?
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喜欢装逼?
原题:装逼那回事
对于各种装逼、显摆、嘚瑟、矫情、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的人,我有一千种办法把他千刀万剐。也有一千万个逻辑戳死他。并爱上了这样一句话:专治各种装逼。并引以为豪。&当我讨厌各种装逼的时候,我发现讨厌的人大有人在。随着讨厌的越来越常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鸣和认同,我却开始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你这么引以为豪的专治各种装逼,不恰恰是在装逼吗?你在制服失败反被制的时候,那种心情还很舒服吗?&按照我们的逻辑,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恰恰是因为你是这样的人。当你沾沾自喜的时候,恰恰自我中心到别人受了伤。&于是后来我不禁好奇:人们为什么爱装逼?当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后,我会怎样看待这个人群?&一种慈悲感从心底升起。&无论讨厌装的人,还是被讨厌的人,其实都是在小心的呵护着自己的价值感,生命已本如此亏虚,何必再苦苦相逼。&人活着,就需要不断通过被认可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当得不到的时候,或当人们对自己存在着不认可的时候,就会拼命想向外界汲取认可。就像饥饿的婴儿急需要抓住一个乳头吸允一样。作为一个受过道德训练的成年人,你不能说&求求你认可下我吧&、&你给我点赞美吧&,于是就会借助于种种心理游戏各种手段来汲取。通过认同外在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外在认同就是人们把他认为好的、优秀的、值得被肯定的事或物进行认同为自我的一部分,继而提升价值感。也就是这个逻辑:我有了好的东西,说明我是好的。这时候外在的拥有就成了自我的延伸。&那么问题来了:你认同我拥有的这些事、物、成就、经历等外在,就等于认同了我的自我。自我这个东西太虚我无法认可,我就借由你认可外在获得点价值感。&可是,你怎么才能认同我这些外在拥有呢?我不说,你又不知道。即使你知道你不说,我又不知道你知道。于是我只能通过有意无意的在你眼前晃悠下,让你看见,好让你说出来。于是就有了:&某女获得了戒指一枚,群女聚会中太需要被看见和认可,久而不得。于是说出了语惊四座的话:天气太热了,实在没得脱了,我就把戒指脱了吧。&各种显摆由此而来。只有一个急需极匮乏认可的人才需要如此。&印象管理也就如此形成。我们先摆出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和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一个总爱装逼显摆的人,显然用了一个不太高级的印象管理手法。因为你这个手法太容易被识别,让人不舒服。&当然,让人不舒服的还有别的原因。根据我们的逻辑,只有同样匮乏的人才不愿意给出。于是就有了装逼与专治装逼,显摆与鄙视显摆的动作。在反感的人里是这样的逻辑:我也需要认可,所以我不能给你认可。因为我一旦认可了你,就意味着你比我高级比我厉害了,这也同时意味着我更矬了。更矬了,这是万万不可接受的。于是就成了:你装逼,我用看不惯、讽刺等来打压你,完成&你并不比我好&的心理游戏。&同理,我们之所以不愿意认可别人,说不出赞美的话,总是充满了苛责而难以说出好听的话,这类人也是如此。你会发现对别人比较苛刻、批评多赞美少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从小就较少得到表扬和认可。&从另一个侧面说,这些显摆的人,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你的这种显摆装逼,无形中打压和否定了别人,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而让别人不舒服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 :装逼需低调。小心别在显摆自己的时候把别人否定了。另外就是:最好在显摆自己的时候,先把别人捧上去。把别人放高,然后再显摆自己。&这时候至少我学会了一个道理。我不愿意再去看不惯和反装逼了。这些显摆的人已经够可怜了,他们可怜的自我价值感,小心的通过一个叫做&显摆&的碗来乞讨。如果我有能量给他们认可,我愿意去给:你真棒,你真厉害,我会毫不犹豫的给32个赞。如果我的能量多余一些,我愿意由衷的去欣赏和赞美他们。有人说我学会了虚伪,实际上我更愿意说我学会了怎样照顾别人的感受。&进一步讲,假如我们拿掉了这部分会怎么样。&一个人有着良好的自我认同,能够积极自我肯定,不依赖至少不过度依赖于外在他人所给予的肯定。那么他会如何做,显然他不会再通过外在认同来扩展自我,更不需要通过他人认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是一个闲云野鹤、能拿能放的人,是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我也想去成为这样一个人。多向内探索,看到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价值,不把自己的价值感物化和外化。即使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东西,我依然引以为豪,因为我就是我,我的存在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然后我还想做的更多。这就是智者所言的&上善若水&,像水一样把自己放到低的位置,给那些想把自己放得很高的人价值感,衬托出他们。虽然把自己放在低的位置上,但是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己是低的,因为智者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他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不影响自己的价值感。外在的位置,他并不从中认同。&当然分享喜悦和成功也是一种本能,这是一种爱的流动。不同的是,当你在显摆,你是极度需要别人承认你的拥有的,你心里有了这很牛逼的姿态。而分享则是一种尊重和平等,我和你分享我的成就,并不因此而觉得我高你低或者需要你来给我赞美,我只是想把我的快乐传递给你,想让你跟我一起快乐。同样的显摆,当你的出发点不一样的时候,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也想比格越来越高,但姿态可以越来越低。人说成熟的谷子是低着头的,我想就是这样吧。成熟,就是剥离开来,看到那些外在拥有都不是自我,无需通过认同来扩展那微弱的自我。&
曾经没有人给过你的认同,今天,你可以自己给自己。曾经匮乏过的表扬和认可,今天,可以通过自我认可来获得。你才是自己世界的决定者,你才是自己好坏的决定者。
最后我想说,对于那些各种喜欢显摆、嘚瑟、装逼的人,原谅他们吧,他们只是太缺,才不辞手段的问你要。人们已如此贫穷,不必再苦苦剥削。&也可以慈悲。透过你的得意,我看到了你的脆弱,我愿意去呵护它,即使一下。&本文由& & 授权壹心理发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商业转载请联系& 。
安静,内向者所拥有的力量
文/&&本文是笔者读完《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写的一篇读后感,尽管笔者认为本文对全书的结构重新梳理并整理成文,但是笔者还是推荐大家看原著,原著的内容更加丰满,案例也十分的丰富。&由于没有事先控制字数,以至于洋洋洒洒写完发现全文竟达6000字,看起来肯定会有点长,如果大家希望从本文中获得一些收获的话,那么笔者的意见跟苏珊一样:&如果读者一定要从书中得到一点启示的话,那我希望是拥有一点做自己的权利&。&在美国有1/2~1/3的人性格是内向的(中国的比例会更高),这意味着你很可能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或者有一个内向的朋友,或者伴侣,而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下内向的人的特征,那么这本书可以拿来读一读。当然往下看之前也许你会想要测试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内向的人,下面的问卷填写的是越多,则越倾向于内向:&
&我们经常会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但是这样划分的时候,让笔者强调几个事实:&1、我们把性格划分为内向和外向并非就表示世界上的性格只有这两种,实际上还有很多人的性格既不属于外向也不属于内向;&2、世界上并无一人的性格是完全内向或者完全外向的,实际上只是在这两个维度有所偏颇而已;&3、即使你发现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或者外向的,并不代表你就已经认识ta了,内向和外向只是一个很粗浅的分类,就像我们把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一样,内向并不是一个对内向群体清晰的描述,如果你想要认识ta,不应该只根据内向这个标签,尽管它可以给你一些指导,而还是应该进入到ta的生活中,去感受那个独一无二的个体;&4、同样如果有一个人对你说,&你是内向的&,你可以这样回应ta,&你说的没错,但是我想你并没有真的认识我&。&5、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是应对外界的一种方式,并无高低等级之分,就像人人平等一样,性格也是平等的;&跟笔者一贯的写作风格一样,让笔者以提问的方式展开全文:&
一、苏珊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a、好奇:为什么一个人身上会同时背负&沉默&和&坚定&,&刚毅&和&谦逊&,换而言之是这个问题促使作者去探究为什么这种看似矛盾的事情确实会发生;&b、寻找自己性格的力量:苏珊自己也是一个内向的人,在一个与自己性格不合的社会中,她不知道要怎么办,所以她想要去研究这个问题;&c、助人:很多像苏珊一样内向的人经常写信给她求助,让她产生了非常想要帮助别人的愿望;&让笔者再把这三个理由串联在一起:好奇不一定会让苏珊写书,寻找自己性格的力量也不一定让苏珊写这本书,而最终决定苏珊写书的理由是:她想要帮助别人,而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帮助别人的比较好的方式是写作,而她所以能写作是因为她此前因为好奇深入研究过内向这种性格,并且对这种性格的行为方式十分了解;&笔者敢打赌苏珊绝对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三个理由可以像这样串联在一起,而随着她所做事情的增多,让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事情被一条看不见的线连接到了一起。当你做了足够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你所做的所有被一条看不见的线其妙的联系到了一起。&
二、作为一本指导性的书籍,它的结论是否可信?
尽管苏珊自己也表示书中没有给书中的结论做注释或者给出参考文献,但是书中的核心理论笔者都能够在文献中找到,而且看本书前就已经知道了;&另一方面是苏珊写作比较谨慎,并没有对一些理论做出夸张的推导,而且会辅以非常多的真实案例说明,故而我们可以认为书中的结论是可信的。&实际上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十分的重要,第一个问题考虑的是作者的动机。如果作者的工作是招揽内向客户的话(利益相关),那我们可能就会要问:作者提供的信息是否全面?就好像笔者是做互联网教育,如果他所写的文章全部是赞扬互联网教育的好处,并批驳传统教育,那么我们也许会想要怀疑一下他的动机是否是利益相关,提供的信息是否偏颇。&第二个问题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当我们想要按照书中的指导来做的话,那么书中的观点来源一定要十分可靠,比如来源于科学的研究,或者调查分析,或者真实的案例,而最好不要只是一些无法考证的思维辨析。&
三、内向性格是什么?
内向性格是一种平和的应对外界的方式。也许这个定义会让很多人失望,但是笔者特别喜欢。其一是因为相对于外向而言,内向者确实平和一些;其二是因为内向像许多其他性格一样都是一种应对外界的方式,他们没有高低或者好坏之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发现了,我们如今的社会仿佛更偏爱外向一些,比如父母更喜欢活泼一点的孩子(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的不满是我总是待在楼上不出门),比如老师更喜欢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笔者读书的时候就经常被老师说,这孩子成绩是好,就是不喜欢举手发言,比较害羞),比如老板更喜欢会社交,会表现自己个性的员工(笔者就经常被领导批评你做了这么多事要跟大伙说出来)。不管怎么说,内向者仿佛就是一种不太受欢迎的性格,曾经还有家长因为孩子内向而求助于心理医生,请医生把孩子训练成外向型的人,当然最后没有成功。&
四、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更偏爱外向者?
我们把一个偏爱外向者的社会成为外向理想型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认为理想的性格是外向。但是社会不是一直都是如此,就像我们社会以前从来没有喜欢过瘦,但是现在瘦却成了美的标准一样。&让我们把时间轴往前拉几百年,那时候美国还是一个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未被开发的大陆。那时候还没有城市,只有乡村,互相之间都很熟稔,就像我们大多数农村一样。那时候我们社会并不偏爱外向,而是偏爱像责任,荣誉,名声,道德和礼数这样的特征,而不太偏爱张扬个性,这是因为在一个小范围而又稳定的社会中,像责任,道德,名声这样的特征是十分稳定的,即使是现在这些品质仍旧被看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的人口剧增,一阵阵飓风将美国大部分小乡村吹成了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是邻居,而是变成了同事,大部分陌生的人开始需要投身到工作中,当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表现自己的责任,荣誉,道德的时候,而只有10min的面试时间的时候,能够快速被对方认识,并表现自己的能力就开始慢慢变得重要起来。我们开始关注怎么在短时间内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不需要太长的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要想留下好印象,就应该open一点,跟对方握手,大声的寒暄。&
&以至于当时的广告业不再只关注商品本身,而是商品对个性的作用,比如洗发水的广告不再是让你的头发感觉舒服,而是让你更加自信,并赢得异性的青睐或者领导的好感;心理学也开始致力于研究怎么让人变得更加积极,自信,更有活力;而学校和家长都在将孩子往外向方面培养&&让孩子变得更加合群,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而不是一个人偷偷的去看书;学校录取更不再单独看成绩或者品质,而是衡量一个人的外向程度,与市场的招聘法则完整对接;&真是这样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外向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而内向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被改造的性格。&
五、我们可以变得外向吗?
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考虑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决定的。如果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我们很可能对性格的改变无能为力,而如果性格是由环境决定的,那意味着我们也许可以对自己的性格进行调整。&当笔者跟大家说,笔者是个内向的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而实际上笔者是个内向的人。这其实是说:我们拥有可以对自己性格暂时调整的能力,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性格的本质。换而言之,我们需要在某些时候对自己的性格调整一下,让自己看上去活泼一点,热情一点,这并不是对内向性格的否定。笔者再强调一遍:这不是对内向性格的否定,任何否定自己的人,他也许可以获得成功,但是他一定无法获得快乐。&事实上,我们,作为内向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否定自己,因为你否定自己的同时也是在否定下面的人:牛顿,爱因斯坦,肖邦(伟大的音乐家),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沃兹尼亚克(与乔布斯共同创建了苹果,并独立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宇宙飞船将无法升空;就不会有相对论,我们就无法看到宇宙令人震撼的美景;当你失落的时候,就听不到《夜曲》,也没有现在的美国,笔者更加不能坐在电脑面前告诉你:内向者自有她自己的独特力量,而完全不必否定你自己。&
六、内向者的力量是什么?
其实我们看书名就可以知道:内向性格的力量是安静。本书的英文名是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stop talking,把本书翻译成《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的译者很显然没有仔细研读本书,书中有一段话:内向者喜欢在温和的环境中培养关系,而外向者喜欢在竞争的环境中培养关系。换而言之,内向者实际上是不喜欢竞争的,书名却使用&竞争力&这个词实在不禁让人怀疑译者的水准。笔者乐于将本书理解为:安静,内向性格的力量。&在进一步解释安静的力量的时候,让笔者先跟大家介绍几个实验:&a、 让带着鬼面具的成人出现在两岁的婴儿面前,一部分婴儿不以为意, 另一部分婴儿则大喊大叫。跟踪研究发现,那些大喊大叫的更可能偏内向一点,而那些不以为意的婴儿则更外向一些;&b、给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舌头滴加柠檬汁,内向者比外向者分泌更多的唾液;&c、让内向者和外向者分别在音乐中完成一项任务,内向者表现最好的音量是55分贝,而外向者是72分贝;如果让内向者在72分贝下完成任务,或者外向者在55分贝下完成任务,二者的正确率都会降低;&心理学里有一个唤醒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它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当刺激达到某一点时(苏珊称之为甜蜜点),一个人的状态将会达到最佳,而低于(更容易疲倦,打哈欠)或者高于(更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所适从)甜蜜点,一个人的状态都不会是最好(学习压力其实也是这样)。&
&我们可以根据实验abc,得出结论:相同的刺激,内向者会比外向者更加敏感,因此内向者的甜蜜点会比外向者的甜蜜点低。&所以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中,外向者会觉得很开心,但是内向者可能会觉得刺激太多,而产生焦虑或者恐慌的情感,以至于想要逃离。但是熟悉的环境中,或者只是2-3人的小型社交环境,那么内向者则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外向者喜欢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工作,或者学习,而内向者更喜欢偏坐一隅,或者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楼上。笔者也终于知道大学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喜欢做最后一排,因为没有人看着你,很安全。&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也许现在你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社交,工作或者学习环境;&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一个内向者大概不会喜欢从事主持人的工作,因为一大堆人看着你可能让你感受到的刺激远超过&甜蜜点&,而之所以会有内向者从事网络主持的工作,是因为他看不见&台下&的观众。&内向者偏爱的工作可能是作家,就像本文的作者一样,可能是记者(一对一的采访不会信息过载),可能是程序员,技术师(与电脑或者机器打交道也不会信息过载),或者数据分析师等等。&同样内向者也不喜欢冲突(一种强大的心理刺激),当面对冲突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沉默,或者消极逃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就在他们身上,这只是一种身体的反应模式而已,相应的,如果你是内向的,你可能需要学会冷静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样基于敏感的性格特征,内向者不太善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犯错,他们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或者其他类型的节目。如果你是内向者,那么在那些需要即时发言的场所,告诉你的同伴:我不擅长这种即时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我可以做的很好。所以当笔者的的同伴对笔者说半小时后我们要一起讨论某某文案的时候,笔者会呆坐在那里不发一言,因为半小时对于一个内向的人而言实在是太短了。&另一方便,内向者敏感的性格特征,可以让他们对威胁或者危险的信号更加敏感,能够更容易的发现问题,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试想一群在吃草的羚羊中,总会有那么几只时不时的停下来,用他们敏锐的目光去观察有没有捕食者出现。有这类敏感而警觉的成员存在的群体会生存的更好,从而继续繁衍下去,于是在群体中又会有新的敏感个体的出现。&&
七、内向者有没有可能从事那些看似需要外向才能做的活动,比如演讲,比如领导?
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自由特质理论,它认为:我们的基因和环境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征,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这些个人核心项目是指:我们认为有意义的、可以进行管理、没有太大压力还会得到他人支撑的事;比如做演讲,参加好朋友的婚礼等,这些项目是值得我们对自己的性格做出某些超越。而这种超越自己性格特制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自我监控。&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不仅能够在社交或者其他情境中达到自己预期的理想和目标,同样还会大大降低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压力或者焦虑。试想一下,当我们做演讲的时候,一个爽朗的笑声,一句亲切的问候,是不是会大大提高听众对自己的好感,并让演讲顺利进行下去?还记得笔者昨天发布会的开场白吗?&笔者的声音好听吗?听起来热情吗,有活力吗?&这种开场白传递的是一种强烈的自信,十分具有感染力。&书中对自我监控能力还有一个十分精妙的描述:它是一种让自我去迁就情境的行为,而不是&让一切服务于个人需求和所关注的事物的行为&,他是一种站在他人立场上的谦逊的行为&,自我监控意味着对环境做出让步,而不再只关注自己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是说自我监控就是好的,我们时刻要注意,自我监控表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自己,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十分耗费精力,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可能要经常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摘下自己的面具,并好好休息一下。所以笔者每天至少有2次,每次15min蹲在卫生间(内向者对卫生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做冥想。&我们必须时刻要注意,我们需要在某些情境下表现的外向一点只是对环境做出的谦逊的让步,绝不是否定自己的内向,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必须摘下这些面具重新变成我们自己。&如果你想要测试一下自己的自我监控能力,可以做一下下面的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越多,说明你的监控能力越强,后半部分是越多,则监控能力越弱。&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比较容易得出内向者其实也是可以做演讲的。事实上,苏珊就经常到各种地方演讲,而大家比较熟知的《我有一个梦想》也是作为内向者的马丁路德金做出的,相同的人还有甘地,林肯,他们都是内向的人,但是他们都能做很好的演讲;&内向者当然也可以做好领导,林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有一个研究显示当员工处于一个消极的状态是,外向的领导做出的业绩会比内向者更好;而对于那些积极的员工而言,内向的领导带领团队做出的业绩会比外向者更好;这很容易理解,外向的领导者比较容易激发员工的活力,但是内向的领导更能倾听下属的意见,激发他们的潜力;&
八、如果我有一个内向的孩子,我会怎么培养ta?
我会让ta感受到,不管ta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我和ta的母亲都会无条件的爱ta;&我知道ta天性比较敏感,所以会多给ta一些独处的时间,不强制ta参加任何的聚会活动;&我会帮助ta认识到ta的性格是内向的,内向也跟外向一样,是一种应对外界的方式;&ta可能会不喜欢上学,我会理解ta,因为学校这么大对于内向的ta而言肯定是难以忍受的,我会事先带ta熟悉环境,教室的布局,卫生间在哪里,回家的路线,然后我会鼓励ta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学校里面可能会有一群大胆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吓到ta,我会告诉ta,你可能不太喜欢这样的朋友,但是你肯定能够找到自己的朋友,我会鼓励ta跟班上的同学说话;&ta可能在上课的时候不敢举手发言,我会跟ta说,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很重要,但是也许我们可以慢慢克服不敢发言的困境,也许我会让他先把答案写在纸上,也许我会在家里跟ta模仿上课的场景,练习举手,我也会用相同的方式练习ta的演讲,如果ta觉得有需要的话。当然如果ta不想,我绝不会逼ta这样做;&跟其他人不一样,ta可能会更早的发现自己的兴趣,可能是钢琴,或者小提琴,或者围棋,或者制作生物标本,或者飞机模型,或者其他更奇特的爱好,我会给ta支持,跟ta一起保护ta的爱好;&ta也许过不久就把当时狂热追求的东西完全放弃了,我也不会生气,我会陪着ta继续找到新的兴趣点;&当ta终于决定要参加某个聚会,但是又很害怕的时候,我会告诉ta,你不用坐在大桌子上,也许你可以跟你的几个好朋友围成一个小圈,当然最好你可以先准备好几件有趣的事情,写在你的笔记本上,以便闲聊的时候可以用上;&我可能还会对ta说,有时候在某些情境中调整一下性格是有必要的,这是对朋友的尊重和谦逊,当然你也许会需要每隔2h去一趟卫生间静一静;&我可能还会告诉ta,犯错对ta而言很可能是一件羞愧的事情,但是我和ta母亲,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都会犯错,我会同ta一起克服那些羞愧,并且也对自己宽容一些;&ta肯定会交到朋友,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同样ta更可能也会跟朋友产生冲突,并且很不喜欢冲突的感觉,我会告诉ta,即使是我跟ta母亲也会有冲突的时候,但是我们可以直接面对,沉默是一种方式,但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对方一起好好交流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也许会更好。如果错的一方是ta,我会鼓励ta承认错误,当然如果ta坚决不承认错误,我也会尊重ta的选择,并且告诉ta,我爱ta。&ta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是我会和ta母亲永远跟ta站在一起。&本文由& & 授权壹心理发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商业转载请联系& 。
心理创伤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文/丨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你是否经常偏头痛(特别是遇到事情时),而且不管怎样检查、治疗都几乎不起作用?你是否会在睡觉或躺着时有一种后背特别紧或者疼的感觉?你是否会在一些特定的事件(比如同事之间小小的冲突)发生时,很生气、很生气?开车(或乘车)时里发生塞车或忽然有车插到前面的状况,你是否会特别愤怒?在亲密关系中间,当你们发生冲突时,你是否会特别想分手?&&&这些都可能是创伤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只是我们未发觉。我们可能只知以上这些表现是因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而纷繁复杂,却很少可能也无从去思索它们的冰山之下是如何活动的,与创伤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创伤,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呢?&
首先,创伤会打破我们掌控的感觉。
我们喜欢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掌控,这让我们觉得安全。而若我们掌控的感觉被打破,就会非常焦虑。比如生活中遇到事情之时,很多人不知道该不该去做、做了以后其结果是什么,这就让我们如坐针毡,非常煎熬。&
其次,创伤会影响我们躯体的感受。
我们所说的躯体感受是什么?举个例子:有个个案,他只要遇到难题就会莫名其妙地头疼,而且集中在某个部位。我让他做一些自由联想,他回忆起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对他的方式是,只要做不出题妈妈就在后脑勺&啪&地打他一下,然后这记忆一直封存在那里。从此,只要他碰到难题或其它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抑或他没有自信时,相同部位就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在那一刻,他幼时被惩罚的感受重现了,变成了一种躯体的记忆。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躯体记忆,它不被意识到;他去做身体检查没有任何阳性发现,而且平时也并未有这种疼痛。这就是创伤会影响我们躯体的感受。&
第三,创伤会直接打破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跟别人交往时也低人一等。甚至当我们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第一反应就是TA可能不会喜欢我,或者觉得他根本就不会关注到我。这个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我们的这些感觉,或说我们的认知,跟我们的创伤是有关系的,因为创伤会直接打破我们的自我价值和自尊。比如有很多做姐姐的女性,她们从小到大都在扮演一个照顾别人的角色,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突出(中国的文化里面重男轻女)。她们中间很多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只能扮演一个拼命照顾别人的角色。而她们自己,通常在想要别人照顾的时候她不敢说,一旦到她出口之际,基本就已是忍无可忍了,她会很愤怒:&为什么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就不能为我做一点点呢?&她没有办法用一种平和的方式表达出来,因为创伤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存在了。具体来说,就是她的价值出生时就已被剥夺:她不是一个男孩。她的性别不符合父母的期待,父母自然不会郑重待她,这会让她产生低价值感。对于她们来说,不管角色是拯救者也好,完全的付出者也好,她们始终感觉自己内心的核心价值很低,甚至到了说&我为什么是你家的一个保姆呢?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人呢?&这样话的程度。这就是创伤影响到了我们的自尊和价值。&
此外,创伤会打破我们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两个人一吵架,其中一方就会说&我要跟你分开,我不要跟你过了,实在没有办法跟你过了&这样决绝的话?什么样的创伤类型会引发这样的情形呢?先来举个例子:我们经常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躺在地上耍泼,他妈妈在旁边非常淡定,冷冷地对孩子说:&你起不起来?你不起来我就走了。&这样&风景&很多见吧?其实那个妈妈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就范。但是她不知道,她这话给孩子带来多么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个孩子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也许真的认为妈妈会离开他(他很小,只有两岁多)。如果这个孩子长期在这种&自己犯错-他人忽略自己&的模式强化下成长,日后若跟人建立起了亲密关系,会有诸多折磨与痛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他心里知道自己犯了一点点错误,他会觉得对方会怎样对待他?他会认为自己与自己的感受都不重要,对方会把自己完全忽视,只丢下一句话:我不要你了。而应对这种&我不要你&的感觉是很痛苦的。作为一个孩子,如果妈妈不要他的话,他是会死掉的,那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事情。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则不会如此,地球离了谁都照转,我也不可能因为谁不要我了就死掉。但现实中很多成人的感受并非如此,他们认为:你若离开,我无法存活。这就是幼年时期的感受直接复制到了我们的成年生活。那既然这样你离开我我不能活,我该怎么应对呢?我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活下来呢?既然你离开我我不能活,那好啊,我先离开你。被离开的那个感觉是很痛苦的,那我主动离开总好了吧,最起码那个耍赖时妈妈要离开的孩子的感受,我就不用再体验了。所以很多的亲密关系中间就出现了每逢矛盾冲突就有一方先行主动离开(或只是扬言要离开)的情形,也回答了本段开篇的问题。这就是创伤打破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最后,创伤会打破我们的信任感。
有些人他一直不会去信任,对什么事情都怀疑。比如我,我之前对很多东西都不信任,特别不信任亲密关系。为什么不信任?很简单,因为我有创伤经历,我小时候妈妈老骗我:在我两三岁时,我妈带我去外婆家睡午觉,说睡醒有西瓜吃。我就乖乖睡觉,醒来发现我妈不见了,西瓜就更加没有了。试想一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去外婆家的次数很少,那里对我来说很陌生),没有我熟悉的人,我是多么害怕。我的恐惧有二:第一,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了?她只要弟弟不要我了,她肯定是把我扔下不要我了;第二,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如何生存下来?我根本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这种情形下我对妈妈的感觉很复杂,我就穿着她穿过的一双鞋,坐在大门那,整整哭了两天。两天以后,外婆实在受不了我了,她觉得这个孩子真不听话。刚开始她还哄我,但她哄我也不听啊,因为那时我太恐惧,所有的声音都被关闭了,我只想到我妈。而我外婆她的孙子、外孙又很多,她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哄我呢,所以到后来她终于不耐烦了:&你这个孩子怎么是这个样子的!你一点都不听话,你太糟糕了!&这样一来,我的自尊感又被打破了。就这样,在我被妈妈&抛弃&之时,外婆又以那么恶劣的态度对待我,我遭受了双重创伤。从此以后,我就对亲密关系不信任,我的低自尊就开始产生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创伤,会有共同的感受:连妈妈都不值得你信任了,我还能信任谁呢? 这种创伤的感觉,如果没有经过修复的话,是一定会影响我们去建立亲密关系以及所建立的亲密关系的质量的,因不信任,则带来太多的折磨与苦痛,包括对对方的折磨与对自己的折磨。&创伤大概通过以上几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点点滴滴,幽深微妙,并难以察觉。如何学会自我觉察这些创伤的存在,并不是为我们自己的情绪或者行为推脱,而更是完成了解自己。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摔倒负责,但我们总要学会为自己如何站起来负责。承认TA存在,接受过去,当我们知道黑洞客观存在且跨不过去,那就尽量绕过去吧。&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或者寻找合适的心理治疗,在创伤修复后,可以更自由自在地生活。&
:愿做清晨第一缕阳光,与您同行在生命的爱之路上。 我们提供最专业的心理咨询,让您的生活充满阳光。
付出感,是婚姻关系的杀手
文/,原文刊于《家庭》杂志&&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剧情:&我为这个家庭付出那么多,他/她却背叛了我&。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当代陈世美的新闻出现:&妻子辛苦赚钱养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读书,熬到丈夫毕业,丈夫却出轨,甚至要求离婚。&对此现象,大众和媒体一致的声音是谴责:&这种男人忘恩负义,无耻之徒。&做道德评判总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评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道德评判永远无法挽救一段关系。&
1,我们真正可以去思考的是,到底是什么在维系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亲密关系。为什么叫亲密关系,而不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顾名思义,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亲密感。有亲密感,两性关系自然能维持下去;没有亲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两种结果,离婚和出轨。
作为心理导师,我接触了大量婚姻关系案例。悲剧的现实是,很多中国婚姻,都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义务关系,亲情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只要稍有资源,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出轨,少部分正筹划着离婚。&
什么叫亲密?亲密是两个人之间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流动的状态。
举个细节,当老婆说想要吃苹果,老公立刻呼应一声,开心的把苹果递过来,这就是亲密。如果是老婆觉得有义务为家人付出,像一道程序那样,每天为老公孩子削好苹果,并劝说老公孩子每天吃一个苹果,因为书上说苹果营养丰富,可以补充维生素。这样的过程中,没有亲密,削一辈子苹果,也不会创造幸福流动的感觉。&当我们能够在家庭中创造幸福快乐的体验,不需要任何感恩教育,快乐的人自然会感恩每个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如果没有快乐,感恩教育会变成沉重的道德枷锁,把每个人锁在彼此牺牲,彼此消耗的关系中。&
2,是什么阻碍了亲密,让中国大部分婚姻都变成&非亲密关系&?
亲密的能力,天然的来自于童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当婴儿向母亲发出微笑,母亲也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这种情感能量的呼应,就是亲密;当婴儿哭泣,母亲第一时间冲过去回应,安抚陪伴哭泣的婴儿,这就是亲密;当婴儿吸吮着乳汁,甜甜的在母亲怀里入睡,这就是亲密。&悲剧的是,中国一代又一代,都在制造孤独婴儿。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原因:过短的产假,不断被家人催促断奶,甚至隔代抚养。现代&科学主义&制造的无谓自坑:科学定点哺乳定点入睡,睡眠训练训练婴儿独立自主入睡。当母亲背离了母性本能,不能按需喂养,不能及时呼应婴儿,婴儿与母亲的亲密依恋得不到满足,不得不过早学会自我安抚,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联孤岛&。所谓的宅,就是这么产生的。&失联的孤岛,因为过早的失去了亲密依恋体验,成年后也不知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做&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被清晰的意识化,很可能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男人最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此外常见的防御机制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若高学识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这些策略,都是在童年保护我们活下来的信念。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作为女儿尤其是中间的女儿,是家庭中得到父母关爱最少,最无足轻重,甚至被父母厌恶的人。若想生存下来,通常她要勤俭节约,辛苦干活,帮父母分担家庭重担,才能得到一点立足之地。童年的生存策略,烙印在潜意识里,成了控制自己一生的信念:我必须要辛苦付出,才能获得关系。&
3,带着童年的烙印走进关系,女人越感觉到婚姻中的危机,就会越付出,然而越付出,婚姻危机越大。
比如辛苦助丈夫读博,最后却被丈夫背叛,并起诉离婚的温州林女士,法庭上丈夫哭诉了很多婚姻当中的痛苦感受,比如在生活细节上感觉被妻子全家瞧不起,这些痛苦感受都被写进信里,林女士却看了跟没看过一样,为什么呢?林女士的回答是:&我平时忙着照顾家庭,没更多精力,看了也就忘记了。& 林女士的潜意识信念是:我只要不断辛苦付出照顾家庭,我就能维持这个婚姻。这个信念像魔咒一样控制了林女士的生命,让她看不见真实的婚姻关系,看不见真实的老公。真实的老公从未嫌弃林女士付出还不够多,真实的老公急需情感交流,急需沟通婚姻中的感受。然而被潜意识魔咒控制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对方的真实需要。&真实的情感需要不被看见,无法流动,情感的河流日渐干涸,出轨或者离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的内心深处渴望亲密,就像鱼儿渴望水一样,在婚姻中总是得不到,最终只能外求。&
4,付出感给对方带来的内疚,是亲密关系的杀手
不幸童年造就的潜意识魔咒,让很多女人相信,我付出越多,如果对方想离开我,他就会很内疚,于是不会离开我。而事实是,内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所以古有剔骨还肉一说,现有很多男人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开这个婚姻。&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会累积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一座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道德资本越高,这个关系越趋近死亡。若一个人自我牺牲,累积道德资本到达&道德圣人&的极端程度,通常肢体和面部表情僵硬,怨气冲天。付出感必然伴随着怨气,付出越多,怨气越重。可以想像,这样的道德圣人,必然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近怨气重的人。若一个家族由&道德圣人&掌权,通常这个家族中,精神力量最弱的孩子会成为精神分裂症甚至自杀,因为他背负了整个家族的扭曲怨气。&
5,如果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是我不爱这个关系。若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能爱过你。
想像一下,女人遇见商场打折,血拼一天,下来腰酸腿痛,哪怕大多是买给家人的东西,这个女人会不会抱怨说:&我今天为了这个家付出,非常辛苦。&大家都知道不会的,女人爱逛街,再辛苦精神上也愉悦。在我们喜爱做的事情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是快乐。同样,当我真心爱对方时,花三个小时为对方准备晚餐,心里甜蜜蜜;当我真心爱对方时,熨烫他的衣服,也是一种享受。当然,每时每刻享受当下,这个不可能,偶尔发发脾气、抱怨几句也在所难免。但整体上,当我心中有爱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我自己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如果我体验不到爱的流动,为这个关系做一点事情,都是在损耗自己的能量。所以,我会期望对方感恩自己的付出,不要离开我,因为我已经为了你,损耗自己很多了。&如果你经常在关系中觉得自己在牺牲和付出,有怨气产生,那么仔细的觉察一下,我的潜意识被什么样的魔咒控制着?不幸童年写给我们的魔咒,是可以解除的,这需要我们在生活细节中不断觉知。一旦发现自己有付出感,就提醒自己,醒一醒,回到内心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创造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做这件事情,是我自己想要的吗?比如做饭时,若发现自己在抱怨油烟,可以回到内心,问问自己,我想要做这顿饭吗?如果想要,就带着爱,享受给自己和家人做饭的感觉;如果不想要,出去吃或者叫外卖,也是很好的选择。同样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为别人付出的妄想牢笼里,还是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意志中。&
当我们能够从潜意识的魔咒中醒来,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为自己创造内心真正想要的生命体验,自然能够建立起亲密流动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是潜意识魔咒里那个随时恐惧被抛弃的孩子。成年人之间,不存在抛弃与被抛弃,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当我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没有人可以抛弃我,我无需再去讨好对方,只是尽情为自己去创造丰盛、亲密、流动的人生体验。&作者:李雪,心理学导师,培训师。微博:@李雪爱与自由。微信:lixuexinlixue
心理学专业毕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工作?
学了心理学后可以做什么,许多即将、正在、已经学过心理学的朋友都有同样的疑问。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问,似乎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都用得上,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没错,想从事市场调研,但你比得过市场营销专业的吗?想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但你比得过人力资源专业的吗?想从事咨询工作,但人家看你长得太年轻觉得你不靠谱,说出来都是泪啊!心理学人该何去何从,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接下来想跟小伙伴们分析分析,涨涨心理学人的自信。
方向一:成为心理科研工作者
如果你是学霸,喜欢做研究,耐得住寂寞,那你就从了学术研究吧!这是一个苦逼但很高大上的选择。当然,对个人的学术能力要求颇高,至少也得读个博,甚至出国留学,在核心期刊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如果能在SCI或SSCI发几篇论文,那你已经相当成功了。这要求也太高了吧,对!不是人人都能搞科研,对于大多数心理学毕业的同学来说,门槛太高,不宜操作。
方向二: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每次看到XX大学学生跳楼自杀的新闻,有同学打趣的说,心理系的同学有业务啦!我们真心不想看到这种场面,这个世界会很粗暴,我们需要温暖,需要被关爱。我们太需要心理咨询,但不是学过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课程,拿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就可以胜任。我所认识的咨询师,很多都是受过正规训练,接受超过300小时的督导以及300小时的个案咨询,考评通过后才正式上岗。其实,要求如此苛刻,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来访者,也是更好的保护提升自己。不然每天接收到一堆负面信息,功力不够很容易受伤。所以,入行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此外,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特别需要心理学专业的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且,心理老师的工作比较稳定,适合喜欢稳定的同学。
方向三: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如果你觉得带着学校太稳定,不够刺激,喜欢折腾,欢迎进入企业,人力资源是心理学专业的主要选择。据我所知,好些HR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但后来都会学点心理学。我想说的一点是,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千万不要忘记专业背景,心理学会让你从事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方向四:从事用户体验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衍生出新的工作&&用户体验,像腾讯、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巨头都十分重视用户体验,专门设置了用户体验研究部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从事用户体验工作有天然的优势,更能读懂用户的心理模型,看透人性更懂用户的需求,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喜欢互联网的同学不凡考虑下。
方向五:成为心理学新媒体人
如果以上工作都没有你喜欢的,但你热爱心理学,喜欢传播有趣实用的心理学,喜欢和文字做朋友,不凡考虑成为心理学新媒体人。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那每次能帮助一名来访者;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学老师,那每次最多帮助千百位学生;如果你是一名新媒体人,那每个作品可以帮助千千万万朋友。特别在互联网如此高度发达的今天,为心理学人提供的无限想象空间,我们可以给社会传递正能量,输出心理学价值,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发下福利,壹心理正在为心理学专业的同学提供这样的平台,如果你这辈子就认定从事心理学行业,喜欢互联网,是个有趣好玩的人,快到碗里来!&&
10个职场建议教你如何与优秀者竞争和共事
【面试篇】
进入职场面临的第一个门槛就是面试,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下面5个强力面试总结帖,给即将进入职场的你,&打怪升级&!助你过好这一关。
1、面试准备:如何应对面试中的65个常见问题
面试时总是紧张,不知道怎么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这里提供了针对面试中常见的65个问题的技巧性解答,希望能帮助你提前准备,轻松面试。
2、面试建议:带上简历之外的东西去面试
不可否认,一些满肚才华的人也容易遭遇&面试死&。究竟面试中你需要展现什么呢?哪些特征才是面试官真正想看到的?这篇面试指南也许能给你一些靠谱的建议。
3、面试指南:一场与面试官的心理较量
怎样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在这几十分钟里是你和面试官的一场心理较量,你清楚面试官的想法吗?你做好准备了吗?
4、面试技巧:面试制胜的十个技巧
运用心理研究得出的一些面试技巧可以帮助你成功找到工作。现在用人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面试时我们越发难以脱颖而出,以下10个心理技巧让你在求职过程中无往不胜。
5、面试秘诀:HR不会告诉你的面试秘密
你是否试过狂轰乱炸地在网上发简历,而回应者却寥寥无几?难道真的是人才饱和了吗?或者是你不够优秀,企业在第一时间就把你给枪毙了呢?这里,会告诉你一些企业人才招聘环节中一些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了解了这些秘密,应该可以让你以后的应聘变得更加有成效!
【工作篇】
过五关斩六将的过了面试关进入职场,并不是就万事无忧,如何才能在职场上做到游刃有余?以下五篇文章助你在职场上成功逆袭。
1、职场解惑:职场人最常遇到的10个问题
我是个年轻人,刚到这个社会,有点小陌生,我对职场的规则不大懂,但我非常渴望融入集体。作为职场新人,我会很努力&&很努力。听说每位职场新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以下的10个常见问题!
2、职场建议:13条职场人最需要的建议
来到一个新环境,职场新人难免会不适应,遇到各种问题。问题的持续存在是因为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这里提供了13条职场菜鸟们最需要的建议,有了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职场指南:一条寓言和十条成功理念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职场发展指南,那就是情商重于智商,意向思维高于认知思维。这也就是穿越玉米地寓言里,十条成功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
4、职场达人:会说还是会做?
新入职的少年不知道该如何理顺工作内容;又该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在摸鱼;职场成熟人纠结于工作做得多但领导看不到。职场达人帮你理清,会说还是会做的问题。
5、职场逆袭: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无论你聪不聪明,世事无捷径,所有的大事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干出来的。做你所爱,爱你所做,你就能逆袭成功。
【10篇不够?想了解更多职场心理学?猛戳这里&】
测试精选:2014 情人节追爱攻略
壹心理导读:2014来了,那个爱我一世的人却还未出现;元宵节都遇上情人节了,我还是没有遇到我的TA。10道精选测试,助你「知己」「知彼」马上遇见TA!&&&&&&
&爱情绝不只是靠「感觉」或「命运」,遇上爱情这种奇迹,【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到底你的TA何时出现?谁是你的完美情人?真爱降临时你准备好了吗?&Let's test !&
必测三部曲:&
3、行动:&更多追爱测试,Action!&
&你了解陷入爱情里的自己吗?谁是最适合你的完美情人? 知己知彼,锁定目标,精准出击!&
1、你一辈子会爱几个人?
Crush 与真爱不同,crush 的悸动来得猛走得也快,人生中会遇到会很多次,而真爱到底难遇。你一辈子会爱上几个人呢?&开始测试&&&&&&
2、你何时告别单身?
单身的日子过久了,你是否开始憧憬两个人的生活呢?你是谁,就会遇见谁。测测你会什么时候告别单身吧!&开始测试&&&&
3、情景式测试:未来你会和谁结婚?(会员)&你会遇到你最爱的人,会遇到最爱你的人,还有一个共度一生的人。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最后,与你携手一生的,到底会是谁?&开始测试&&&&
&重头戏来了~真爱需要冒险,追爱需要攻略,快看哪是你邂逅爱情的吉时福地!
4、何时才会遇上你的正桃花?&爱情充满了不确定的动荡因素,你要吻过多少只青蛙(恐龙)才能遇到你的王子(公主)?&开始测试&&&&
5、爱上一个人,你需要几秒钟?&爱情,发生于电光火石之间还是细水长流?&开始测试&&&&
6、你会在哪儿邂逅爱情?&聚会或旅途,街头巷尾偶然间的一场邂逅,你希望在哪里遇到TA呢?相遇不论形式地点,遇上心仪的TA就足够了。&开始测试&&&&
&爱情是需要"人为"滴~ 爱情天长地久需要经营,正如爱情的开始,总有一个人先"耍流氓"~借鉴白娘子故意下雨骗许仙的伞,七仙女挡住董永去路,牛郎趁织女洗澡拿走她的衣裳&&爱情36计,找到适合你的爱情计谋,帮你追到自己的男神或女神!
7、你的交往模式是怎样的?(会员)&交往中,对方会根据你的交往方式进行反应,从而形成某种交往模式。找到适合你的交往模式,提升人际魅力!&开始测试&&&&
+1、八分钟约会,你会遇到心动的另一半吗?&八分钟约会的前身是"快速约会"(SpeedDating),后来被加上游戏规则,演变成现今风靡全球的快速相亲活动。&如果你去参加8分钟约会,你会怎样表现,遇到心动另一半的几率有多大?&开始测试&&&&
结束语&你,找到你的答案了吗?&没有亲吻过青蛙,怎么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不舍得水晶鞋,怎么知道哪个是我的灰姑娘?&勇敢去爱吧!趁还年轻,青春正好。
为什么人们对“晒”这种行为乐此不疲?
壹心理导读:晒恩爱、晒宝贝、晒心情、晒想法、晒发型、晒晚饭&&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我们的时间线里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晒&。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人们会对&晒&这种行为乐此不疲?它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
& 口袋心理测试:
&晒&是一种本能
无论你&晒&的内容是人还是物,是生活体验还是心情感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与你有关。从本质上讲,所有这些&晒&的行为,都是在向他人传递关于我们自己的信息。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自我表露。&人们似乎天生就热衷于将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别人,无论在网上还是线下都是如此。据统计,在我们每天说的话里,有30%-40%是关于自己的;到了网上,这个比例可以增长到80%以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表露可能是一种进化而来的本能,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生存优势,比如拉近和其他人的关系,或是获得一些关于我们自己的反馈,让我们可以改进自己的表现。&我们在展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自发的快感。在近期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当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描述自己的性格时,会激活大脑中名叫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的区域。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区域与心理上的奖赏机制有关;当人们从食物或性中获得快感时,也会激活相同的区域。为了有机会获得这种快感,研究中的被试甚至愿意放弃更多的金钱报酬。可见,自我表露与食物和性类似,都是一种本能的需求。&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晒&并不是一种病,它其实是我们的自我表露本能在虚拟世界中的延续。社交网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让自我表露变得更加方便。在过去,如果我们想告诉别人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或分享一些自己的心情想法,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针对具体的某个人,进行点对点的交流。在社交网络上,同样的信息却可以多线程地扩散传播;此时,自我表露可能不再针对具体的对象,但我们心中会有一个庞大的潜在听众群。我们知道,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间里,我们&晒&出任何东西,就可以被成百上千的人看到。社交网络的这种属性,让自我表露的门槛更低、效率更高,同时也放大了它的心理快感。也许这就是人们乐此不疲地在网上&晒&各种东西背后的动力。&
&晒&是好事还是坏事?
那么,在社交网络上&晒&出自己的生活,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交网络的重度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都没什么朋友,沉迷于社交网络只会让我们更孤独。不过研究数据却表明,社交网络其实可以减少人们的孤独感。比如在近期的一项研究里,柏林大学的研究者将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要求他们提高Facebook的状态更新频率,另一组则保持不变。一周之后,那些提高了状态更新频率的大学生,孤独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另一组则没有变化;更有趣的是,孤独感的下降与状态是否有人回复无关,只要增加了状态更新频率,孤独感就会下降。
除了缓解孤独,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还可以强化和拓展我们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自我表露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我们向别人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分享自己的想法时,彼此的关系就拉近了一些。而作为回应,对方也会透露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让关系得以不断深入。有许多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增加我们的社会资本,最终提升幸福感。&在这方面,似乎存在着&强者恒强&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外向、开朗、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的人,在社交网络上往往也更加活跃。他们在社交方面的优势,能够迁移到虚拟世界中,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不过有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社会关系较少的人,在网上却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这也许是因为,虚拟世界中的交流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相比,限制和障碍更少,压力也更小,这为他们提供了展现&真我&的机会。&因此,总的来说,社交网络上的&晒&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社交生活,提升幸福感。&当然,凡事不能走极端,&晒&得太多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没有人会对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琐事都感兴趣,如果沉迷于自我表露的快感中,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事无巨细地&晒&到网上,只会令观者感到疲惫,还可能给人留下自恋的印象。此外,用炫耀性的方式来&晒&,将获得优越感作为主要目的,也容易招致反感。如果能避免这些误区,将真正有趣的东西分享出来,注重平等而高质量的交流,形成自我表露的良性循环,那么各种&晒&将为我们的社交生活提供有益的补充。&&文/王非,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微信:壹心理onexinli)&原题《晒一晒&晒&中的心理学》&&& 邮箱订阅:
打卡学习:&
原文链接:
心理测试:最适合你的职业方向是什么?
&吴晓波说:&28岁必须选定你的职业方向。&你拥有时间、精力,你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人生只有一次,选择一个职业方向并为之奋斗吧!那么,最适合你的职业方向是什么?测测看吧!
你适合什么工作?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
男生如何科学的追求女生?
壹心理导读:女生最受不了的大概是猥琐的男生吧。如果你想追求到女生,就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善意、诚意的男生。 && &
一个拥有火锅的晚餐
昨天晚上,我写了一篇《
》 ,今天收到不少年轻男生的豆油问我,到底应该怎么追求女生?&突然想起一个事情。&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男生在微博写,大概的内容是自己三个月不吃中午饭攒钱给姑娘买了富士X-M1,还买了D&G的香水、兰蔻睫毛膏之类放在礼盒里当生日礼物的,希望女生做自己的女朋友。女生在微博上拒绝了男生,上演了一个微博版的&十动然拒&。我感慨说,这不是一个活脱脱的悲剧吗?&
骚年,请不要猥琐
&我觉得女生最受不了的大概是猥琐的男生吧。猥琐的男生的问题在于喜欢恶意揣测、自私和缺乏诚意。所以,如果你想追求到女生,就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善意、诚意的男生。&
钱不是最重要的
有很多追不到女生的男生,都会觉得&谁让我不是高富帅&&谁让我没钱呢&,这种想法除了消极不说,而且我觉得还是蛮不尊重女生的。&我相信大部分女生对于感情的需求,还是希望能找一个靠谱、值得信赖的、能理解自己的男生吧。&如果你抱怨女生太现实,不妨看看自己在其他方面是否做的够出色。如果你又穷,又无聊,又自私,又不会关心人,那女生当然会稍微质疑一下&我为什么要和这个男生交往啊&。&钱这种东西,随着年龄和努力,自然会慢慢积累起来。年轻的男生,最重要是有趣,有责任心,懂得尊重女生和他人的情感。&谈恋爱约会这种事情,有钱就吃日料,没钱就买个烤箱在家做肉吃;总之,恋爱这种事情只要用心经营,努力工作,日子自然不会过的太差。&
先把自己收拾干净了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被教育过&你不许打扮&&你不要去打扮,打扮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追求美,追求精致,本来就是一种很积极的生活态度,却被不断的打压。屌丝们以为打扮是不重要的,结果到了社会却发现这是一个外貌协会的世界。不说别的,相信大部分人去超市买东西,大家也更容易被好看的包装所吸引吧?&我相信大部分人并不要求对方是金城武或者林志玲,只不过要求对方打扮的干干净净,打扮合适得体而已。&当然,也有一些会说&我长的丑有什么好打扮的,长的好看打扮才有用&,这个问题就好像读书有什么用,我又不是谢耳朵;运动有什么用,我又不是刘翔。&因为自己先天条件不好,就开始自暴自弃,你到底跟自己有多大的仇?&
追求女生不是让你变成疯子
千万不要过度热情!拼命跪舔!!我觉得无论女生还是男生,追求异性用力过猛都会吓到对方的。&追求异性,可以想象成一次&市场行为&。&一个品牌希望卖东西给消费者,首先要做好产品,具有100%的诚意,然后考虑去做一些广告、PR活动之类,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追求异性是一样的。你也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是一个好的人,而不是拼命的像发廊小弟一样推销&买我吧!买我吧!&,对方不被你吓死才怪。比如对方朋友圈说生病了,你就关心关心两句,如果距离的近可以带她去看看医生;比如说和对方一起出去玩,就多给对方拍拍照(前提你的摄影技术不会气死人),但是绝对没有必要天天站在别人楼上唱歌什么的,更加没必要狂发短信狂打电话。&在这里特别提醒,女生们也要留意狂热的追求者。他们一般劲来的快,去的也快。
啦啦啦!我们约会啦!!
经常听说有男生暗恋对方好几百年,结果有一天发现,这个女生竟然结婚了,而且孩子也会打酱油了。白暗恋了!如果不太好意思直接问,可以先问问她的微博和微信,或者侧面打听一下她的喜好,为约会做准备的。&我个人觉得第一次约会尽量不要去吃火锅、烤肉之类的,先不说吃相难容易狰狞,出来以后浑身是味儿也挺毁气氛的。第一次约会的预算可以在500左右,200用来吃饭,剩下的可以看看电影,或者买个甜品什么的。&
&约会时候聊天不要拼命说&我多么多么牛逼&&你以前交往过几个男朋友&之类奇奇怪怪的问题,约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对方觉得你和她是一路人。&比如对方喜欢电影,那就多聊聊明星啊,电影啊之类的,顺带着可以谈谈音乐,艺术什么的。如果对方就喜欢吃饭,那你就可以聊聊菜谱之类的。如果谈的比较的顺利,还可以谈谈彼此的三观,成长经历,对未来的看法。你也可以通过约会,确定对方是否是你想要的人。&所谓约会、谈话的技巧,就是烘托出舒适的氛围,让彼此能够畅所欲言。&
&吃完饭以后,如果对方愿意可以一起看看电影,或者去甜品店吃个蛋糕什么的。活动结束以后,无论做地铁还是打车,都最好把女生送到家楼下。&
送礼物那些事儿
很多男生问要不要送礼物?我觉得是可以送的。&但是前期没有必要吃咸菜送礼物,如果女生生日、节日之类的,可以送对方比较心仪的礼物。我觉得礼物也不需要太贵重,大概占你个人收入的1/5左右会比较合理。送礼物一定要送的自己开心,别人也开心,否则,送的心不甘情不愿的,别人迟早会看出来,还不如不送。&
关于告白那些事儿
我觉得QQ或者微信告白,其实还挺没有诚意的。咳咳,至少也要电话告白吧。&如果你们之间已经有了一些爱情发酵的气氛,我建议你还是尽快告白,省的女生觉得你是一个只想暧昧,不想交往的男生。告白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安静的场合,和对方说出你的心里话就可以。不用想什么华丽的辞藻什么的,如果你真的很喜欢对方,愿意和对方在未来的生活分享一些什么,坦诚的告知对方你的感受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告白成功,可以开开心心的来一瓶香槟,或者去看一场午夜电影。&如果告白失败,也不用太快恼羞成怒。反而可以问问对方是怎么想的,听听对方的意见。也没有必要觉得很尴尬,毕竟你也尽力了,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提高到自己了,也有了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把对方当成朋友来相处。既然对方拒绝你了,我觉得就不要再追求对方了,也算的上是对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对了,胡搅蛮缠什么的最不雅观了。&
最后几句补充
& 邮箱订阅:&&文/(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
心理延伸心理圈:心理FM:打卡学习:原文链接:
社会心理学:人心到底有多险恶?
壹心理导读:在一个坏的制度下,普通人会成为作恶的一部分,一起来维护这个制度的运作。你相信吗?&&&&&&
&Discovery 有一个节目,专门探讨人性,其中有一集叫做&How evil are u&(人心险恶),用电视的方法展现著名的 Milgram18 实验。&方法很简单,从街头挑选路人,告诉他们参加一个实验。他们的角色是老师,而通过电视监视屏幕,他们可以看到隔壁房间的学生。他们需要提问,而如果学生答错了,就按一下电击按钮。答错越多,遭到电击强度越大,身为老师,会看到学生痛苦的表情、哀叫,甚至乞求。而实验的目的,是看这些接受了任务的老师会不会因此而停下来。&当然,电击是假的,学生们的痛苦是假装的,Milgram18 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戈伦(Stanley Milgram)在 1963 年发表的研究结果,展现了人们是如何在没有任何胁迫的情况下,配合权威自愿地进行对别人的伤害。实验的参与者会被不断地提醒继续,但是如果参与者坚定地表示不愿再进行,那实验就会停下来。&当时的研究结果是颇让心理学家们失落的,因为 45% 的参与者,40 个参与者里面有 18 个人,对被惩罚的学生连续三次按下的电压达到了 450 伏,也就是被告知的极限,这也就是这个实验为何叫做 Milgram18。之前一群心理学家预期,应该只有 1% 到 10% 的人会继续到最后,因为面对被惩罚者的痛苦,同情心、良知、是非观念会让他们停手。&媒体对于这个实验一直抱着极大的兴趣,也试图来记录,人性会不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只是,不管是八十年代的电视节目,还是 Discovery 不久前的这部影片,人们并没有摆脱这个实验的结果:那就是在一个作恶的制度下,人们只要承担了其中的一个角色,就会有恶的表现,尽管并没有遭受任何威胁。
1986 年,英国歌手 Peter Gabriel 写了一首歌:We do what we&re told&(Milgram&s 37)(我们只是遵命而已)。在米尔戈伦的实验中,只有三个人拒绝按下电击键,来惩罚答错题的学生。也就是说,超过九成的参与者,或多或少的,自愿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而看 Discovery 的影片,只有一个年轻女性,站起来转身离开,她大叫:这太残忍了。&以局外人身份,去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可以很轻易地说出,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哪些事情是错的。拿我自己来说,甚至相信,如果我是其中某一个角色的时候,我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比如人们一直在讲的:「枪口抬高一寸」【1】。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对自己有这样的信心。&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假设人性都是善良的,人们会跟随自己的良知作出选择,那为何会有种族清洗?为何会有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为何会有&文革&中的相互揭发批斗?为何会有欺骗?如果没有个体的参与,运动又如何可能形成?&米尔戈伦的实验早就告诉我们,依靠人性,也就是人们对自己的道德约束,远远比不上一个好的制度。因为在一个坏的制度下,普通人都会成为作恶的一部分,一起来维护这个制度的运作,并且会为自己寻找一个理由,那就是我只不过在做权威告诉我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就好像我只是在做一份工作,做我的分内事而已。&米尔戈伦的实验,参加者还有退出的可能,只要对于权威有足够的反抗意志,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但是如果制度的设计让人没有其他选择,没有退出的可能,于是作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脑受刺激后怎么恢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