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活体肝移植植真实案例

器官移植中心突破禁区&成功完成2例RH血型不合肝移植
日前,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再传捷报,在继无输血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亲体肝移植后,再次突破肝移植禁区,成功为2名血型RH阴性患者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成功救治此类患者为国内罕见,标志着我院肝移植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患者崔先生、王先生病情进展已至肝硬化终末期,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最终抱着一线希望转入我院肝移植科。由于患者是罕见的Rh阴性血,血源供给成为重要问题。由于肝移植属于出血量较多的复杂手术,如患者术中失血过多,库血耗尽,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因供体肝为Rh阳性,如灌洗不彻底,红细胞进入患者体内也将产生严重后果。但患者病情危重,手术不容拖延。肝移植科团队顶住压力,立即制定出严密的治疗方案,运用精湛的外科手术技巧,充分利用自体血液回输等先进技术,最终在失血极少的情况下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手术。
术后,患者转入肝移植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采用肝移植超声术,及时观察患者术后肝脏形态、血流动力学变化、门静脉内径、流量及胆道形态,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给予预防感染、防治术后并发症等措施,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顺利康复出院。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已积累了丰富经验,技术日趋成熟,生存率处于国内领先,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 |
祈福:青岛首例活体肝移植 儿子并发症离世
人气:9845 回复:219
  最近各媒体纷纷报道的“暴走父亲捐肝救子”一事有最新进展,儿子今天出现并发症,抢救无效离世。据之前报道,3月23日,来自日照的刘加和与刘祥杰父子俩,被先后送入医院的手术室,他们要接受的是活体肝移植手术。当时手术很成功,但最终儿子刘祥杰于今天因并发症离世。  虽然大家一直在关注并祈愿着,无奈天意弄人,孩子还是离开了,让我们一起为他祈福吧,愿下辈子安康顺好,也请家长节哀顺变!    ***********************************************************************************  相关链接:  暴走爸爸捐肝救子手术成功儿子重获新生(图)          “老天保佑。”昨天早晨7时40分,“暴走爸爸”刘加和嘴里念叨着这句话进入了手术室。“肝移植手术很顺利,植入体内的肝脏成活了。”今天凌晨零时,走出手术室的青大医疗集团的副院长臧运金高兴地说。  从上午7时40分到今天凌晨零时,经过16个多小时的“加长版”手术,我市首例活体肝移植手术获得了成功。“暴走爸爸”把自己的部分肝脏捐给了儿子刘祥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感谢帮我的好心人,是爸爸给我再次的生命。”刘祥杰手术前说。  [手术前夜]父子俩相互鼓励  前晚,对于刘祥杰与父亲刘加和来说是值得记忆、难熬的夜晚。考虑到次日要实施移植手术,父子俩按照医生的嘱咐,没有吃主食,早早就上床休息,但刘加和迟迟没有入睡,一直担心着手术。  一家四口在病房里团聚了,但此刻他们并没有高兴起来,毕竟肝脏移植是一个大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刘祥杰的妻子吴燕说,她其实老早就想过来陪床了,但一方面要照顾5岁的儿子,另外还要节省开销,因此一直到前天才到医院。  57岁的刘加和心情有些沉重,但又充满了无限期待,因为他这是在救儿子的命,只要自己的肝能成功植入儿子体内,就有了希望。“祥杰,别担心我,一定要勇敢,咱的手术一定能行的。”刘加和不断鼓励着儿子。“其实,我心里感觉有些负担,爸爸的年龄毕竟大了,再捐出一半以上的肝脏,我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刘祥杰私下告诉记者,手术成功了,他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让爸爸好好享福。  [家人期待]手术一定要成功  到了医院后,看到丈夫瘦了,而且还要承受这样大的一个手术,刘祥杰的妻子吴燕就很心疼。昨天,刘祥杰的堂哥刘祥亲告诉记者,从早晨7点左右,弟妹就开始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一直到祥杰进入手术室前,她都在抽泣着。  “我昨晚接到弟弟的电话,医生让把以前的病历和片子全部带过来,需要作为参考。”刘祥亲说,昨天一早他就从日照赶到了医院。  从刘祥杰和刘加和进入手术室后,吴燕就一直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由于高度紧张,她不愿意与人交流。“从早晨起来,弟妹就没有吃饭,到了中午的时候,我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让她吃午饭,但她没有回应。”昨天下午5时,刘祥亲告诉记者,全家人都在手术室外等候好消息,没有一个人吃饭,惟一的期望就是手术成功。  [喜讯传来]爸爸的手术很成功  昨天早晨7时40分,刘加和最先被推进了手术室,离开病房前,他已经安慰儿子别担心,他们一定可以手术成功,帮助儿子战胜病魔。刘加和离开病房被推走的一刹那,他嘴里小声念叨着“老天保佑”。这位朴实的农民以自己的方式鼓励着自己和儿子,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下午5时20分,捐助右肝的刘加和被推出手术室,送到了重症监护室。“手术很成功,刘加和的生命体征不错。”参与手术的大夫告诉记者,刘加和现在意识清醒,但身体很虚弱。在通往重症监护室的路上,医护人员轻声呼唤刘加和的名字,他听到后睁开了眼睛,随后又闭上了眼睛。“手术很顺利,刘祥杰估计还要持续到很晚。”大夫告诉记者。  [最新进展]爸爸的肝在他体内“发芽”  今天凌晨零时,刘祥杰的手术终于顺利结束,他爸爸的肝脏已经植入体内,开始工作。  为了确保本次手术成功,青大医疗集团的副院长臧运金亲自主刀。刘祥杰的主治医生王新告诉记者,手术前,医院采用先进的三维成像技术,模拟出刘加和的肝脏三维立体图,找到肝静脉、肝动脉等详细位置,在手术中提供了便利。  今天手术结束后,青大医疗集团的副院长臧运金介绍了手术的过程。“刘祥杰之前为了治病,曾经做过支架手术,这些支架的存在,使得手术比预想的要困难,但总体来说,手术还是很顺利。”臧运金说,手术结束后,已经有胆汁流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征,说明植入刘祥杰体内的肝脏已经活了,开始工作了。  手术中,专家组先是取出了刘加和右侧的肝脏,这个手术过程包括两大步,分别是“游离”和“劈肝”。“每个环节来不得半点儿马虎。”专家组成员介绍说,最终,他们从刘加和的体内取出了60%左右的肝脏。取出的肝脏不能立即植入刘祥杰的体内,必须先经过处理,清理出肝脏内的血液。与此同时,另外一台手术也紧张进行中,专家组将刘祥杰体内坏掉的肝脏取了出来。随后,父亲的肝脏被植入刘祥杰体内。专家组还将对刘祥杰的肝脏做病理学分析。  植入刘祥杰体内的肝脏经过排异关后,可以继续生长,预计在3个月内就可以长成一个完整的肝脏。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才9天。。。不是成功了吗
让人家到北京上海去做就好了
不是说移植的肝脏已经成活了吗
以下是引用练武强身的帖子:让人家到北京上海去做就好了?
放到北京做就可能是个喜剧
回复:悲剧,落泪。
现实总是残酷 一路走好
青岛首例活体肝移植手术 儿子出现并发症离世
以下是引用练武强身的帖子:让人家到北京上海去做就好了
唉,这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事情,花了那马多的钱,牵挂了那马多人的心
||引用|
||引用|
以下是引用xiyong的帖子:现实总是残酷 一路走好
请绑定实名后进行跟帖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商业向来是一个不缺创意的行业。谁是2017知识答题系列活动每周推出一期,共10期,每期10 ...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论坛官方微信
用其他账号登录:“暴走爸爸”60%的肝脏移植到儿子体内 今天凌晨零时手术成功-青岛报纸电子版
&第04版 青岛新闻
第01版 : 首版第02版 : 新闻评论第03版 : 青岛新闻第04版 : 青岛新闻第05版 : 青岛新闻第06版 : 青岛新闻第07版 : 新闻资讯第08版 : 青岛新闻第09版 : 青岛新闻第10版 : 热线新闻第11版 : 消费新闻第12版 : 广告第13版 : 视角第14版 : 广告第15版 : 广告第16版 : 广告第20版 : 时事新闻第21版 : 国内热点第22版 : 国际热点第23版 : 国际焦点第24版 : 搜寻马航第25版 : 第1理财第26版 : 第一理财第27版 : 第一理财第28版 : 第一理财第29版 : 福彩?连载第30版 : 私想家第31版 : 文娱新闻第32版 : 文娱新闻
?“暴走爸爸”60%的肝脏移植到儿江苏年龄最大肝移植患者庆祝“重生”14年_年龄 最大 肝移植_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江苏年龄最大肝移植患者庆祝“重生”14年
04:18来源:现代快报
  赵桂英老人精神不错张可欣摄
  12月18日,南京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特意提着生日蛋糕和一大捧鲜花,为78岁的南京市民赵桂英过“14周岁生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2001年年底,赵桂英患上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严重衰竭,鼓楼医院免费为她实施肝移植手术。她也成为当时省内年龄最大的肝移植患者。通讯员柳辉艳王娟
  现代快报记者刘峻俞月花
  她是省内年龄最大的肝移植患者
  18日,现代快报记者在三山街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里见到赵桂英。老人脸色红润,精神很好。赵桂英告诉记者,20多年前自己患上了肝病。2001年,病情突然加重,转为胆汁性肝硬化。年底还出现腹水、皮肤出血等症状,肝功能严重衰竭。当时为了挽救生命,只有肝移植这条路可走。可是儿子儿媳妇没有固定工作,家里也没有手术费用。就在左右为难时,鼓楼医院的医生们向她伸出援手,免费为她做肝移植手术。
  “她是当年省内年龄最大的肝移植患者。”鼓楼医院肝胆移植外科医生高加林介绍说。
  赵桂英的肝移植手术很成功。“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日换肝成功,我本来以为我只能活5个月,回家等死的,没想到活了这么长时间。所以从那以后,每年我都过12月20日这个生日。”今年,老人的亲朋提前在饭馆设家宴,为她庆祝重生后的“14周岁”生日。
   14年笑对生活,把换肝日当重生日
  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特地为赵桂英老人送来了生日蛋糕和鲜花。肝胆移植外科医生高加林还为老人做了身体检查。“一般肝功能不好的人,在面容上看得出来,但老人精神面貌很好,说明她的肝功能很好。”高医生说,肝移植后存活14年已经是术后比较成功的案例。“医院也会针对这样的患者做严密的随诊。患者自己也要注意规律的生活。”
  高加林介绍说,现在他们几乎每年都会做3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一般在手术后半年内每半月就要检查一次,半年到一年后,每隔一月检查一次。1年后两三个月检查一次。“患者自己要注重自我保护,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饮食上要营养健康,不吃油炸食品和剩饭剩菜。还要避免疲劳,注重个人卫生,不跟小动物接触。”此外,每天还要做适度的运动。
  据了解,鼓楼医院这些年救治的肝移植患者中,存活时间最长的是扬州人鲍苏平。1997年,只有40多岁的她出现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肝功能衰竭,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2年里辗转很多医院,最终在鼓楼医院进行了肝移植手术。不幸的是,术后13年后,鲍苏平在一次单位的体检中又查出身患乳腺癌。她再次在鼓楼医院完成了乳腺癌切除手术。如今,62岁的她已经退休。今年1月,女儿升格做了妈妈,鲍苏平也成了外婆。
文章来源:现代快报
关于" 年龄 最大 肝移植 "的新闻  
  
  孩子,虽然你已三十而立,自己的孩子也已快到了上学的年龄,可在爸的心中,你是家中的独子,也永远是爸的“心肝”。
  刘加和、刘祥杰,日照新港区来青求医的一对父子,儿子刘祥杰4年前查出先天性肝纤维化,从此踏上漫漫求医路。一周前他们来到青大附院,肝部配型成功,父亲刘加和将把自己的部分肝脏移植给儿子,完成岛城植手术。
  移植的手术费用20万元左右,而后续抗排斥反应还需要大量费用,而4年求医已让刘家债台高筑。虽然乐观,可刘祥杰还是有深深的无助,“很多亲戚都借了三四遍了,现在这情况确实人家借钱心里也没底。”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刘祥杰想好好地活下去,完成自己肩上的责任,可迈过眼下的这道“坎”,希望有好心人能拉一把。
  1 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倒了
  3月11日下午1:30,青大附院第二住院部3楼28床。刘祥杰静静坐在自己的病床上,看着外面照进来的阳光。阳光明媚,他一个人不知在想什么。
  刘祥杰的父亲原本在病房外溜达,听说是记者过来采访,他把记者带进病房,“坐坐吧。”很简单的话,有着庄户人特有的朴实。刘祥杰也回过头来,很憨厚地咧嘴一笑。“属鼠的,今年正好30岁,而立之年。”刘祥杰长得很健硕,说话也很有底气,要不是穿着一身病号服,并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说起自己的病情,时间就回到了2010年的夏天。刘祥杰原本是一名货车司机,跑长途拉货,虽然活不轻松,但收入还可以。而家里父母办着一个养鸡场,还种着两亩地。2009年,儿子楠楠的出生更是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我是家里的独子,有了儿子后,一家人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回忆起没病之前,刘祥杰一脸的幸福,可转折就在2010年,他开始出现大便发黑,恶心、身上没劲的症状。起初以为只是吃坏了东西,糟蹋着肠胃了,回到老家后到村里的小诊所连着打了一星期的针,可身体非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到最后连自己2岁的儿子都抱不动了。意识到不对劲的他赶紧去了区、市两家医院检查,但检查的结果不乐观,医生告诉他,病情比较罕见,建议去北京的大医院查查。
  2010年7月份,他在北京的三家大医院进行了肝穿刺等检查,而检查的结果如晴天霹雳。先天性肝纤维化,一个刘祥杰此前20多年都不曾接触过的一个疾病名字,从此被他深深记住了。“先天性肝纤维化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先天性畸形,以门管区结缔组织增生、小胆管增生为特征,病程后期一般均会导致门脉高压症,50% 的患者可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刘祥杰背诵般介绍着自己的病情,说得相当熟悉,医生告诉他,全国28万人中才会有这么一例,且多数病人在3岁左右就会出现症状,像他这种发病如此晚的更是少之又少。
  2 祸不单行,母亲患胃癌,积蓄花光还欠下不少债
  刘祥杰拿出自己这四年检查的病历和拍过的片子,厚厚一摞,“都快赶上一本新华字典啦。都是钱啊,一张片子可能就是几千块钱。”刘祥杰自嘲说,自己是家中的独子,查出病情的时候还是不到30岁的青春年纪,人生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而从2010年开始,家人陪着他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2010年9月病情恶化,刘祥杰不仅浑身无力,还出现吐血的情况。病情紧急,经过一个“病友”的介绍,刘祥杰在北京一家医院做了手术,“当时脾比正常人大了6倍,手术把它拴起来一部分,还有就是放了支架,把压迫的血管进行了扩张。”加上检查,手术前后花费了十三四万元,所幸还比较成功。
  可这治病成功的喜悦还没散去的时候,刘祥杰的母亲却又病倒了。“胃癌,在区里医院切了,手术花了3万多元,后期化疗又花了三四万,六七万块钱又进去了。”刘祥杰的父亲话不多,在旁边一直静静听儿子讲,说起老伴的情况,他插话说,两次治病花了20万元,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完了,还借了一屁股债。
  祸不单行,刘祥杰说,自己也不知道为啥那两年如此倒霉,病魔缠上了他为啥还不放过母亲?
  3 晚上练摊到凌晨,把人又累倒了
  查出得病以后,货车司机的活就干不了了,而因为母亲也病倒,一家人除了病倒的,就是要照顾生病的,养鸡场也办不下了。
  “第一次手术以后,2011年我去复查了一次,感觉身体还可以。我就自己弄了个小买卖,买了模具制作石膏娃娃,在夜市上练摊卖。”说是“复查”,其实还是一次手术,将继续长大的脾再“拴拴”,然后把血管再扩张一下,一次费用也得四五万元,刘祥杰说,2011年一年感觉身体还不错,2012年的时候就没再去复查,“那时候就想着,没事就多干点活,好早还清债务。”
  就为了早日还债,刘祥杰晚上练摊都能熬到凌晨一两点钟,可他病重的身体不足以支撑起如此强度的劳动,他再一次被累倒了,“一年吐了三次血,住了三次院,当时也确实没钱了,就在日照医院,止血。当时就觉着不吐血就好。”
  可血止住只是表象,刘祥杰的病情仍在恶化,他环顾了一下病房,无奈说,整个2013年就没能坚持住连续干几天活,倒是隔三岔五地就得到医院报到。“有次直接晕倒了,还有吐血就跟喝了一口水直接笑喷了那种吐法,还得出来治。”
  4趟北京、6趟济南。刘加和清楚地记得这几年陪儿子看病的经历。他是位退伍军人,从1978年在北京退伍以后就没进过京,可从2010年开始光北京就去了四趟。“到后来医生就建议采取肝移植手术,去年辗转找到了臧教授,知道他是肝移植的专家。”刘加和说,检查都做了,就等手术了。
  ◎揪心的希望
  每天4点半起床跑步父亲一周瘦四斤
  刘加和、刘祥杰父子已经住院一个星期,此前一直在做着各项检查,为移植手术做准备。“当时想过‘买肝’,可一个肝至少得30万元,而且还得等,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排上队。”刘祥杰望着年迈的父亲,父亲对儿子投以安慰的目光,短暂的目光接触,却仿佛有着千言万语。父子一句话没说,可彼此都懂。
  “这次检查,查出父亲有脂肪肝,医生就让他多运动。”刘祥杰说,听医生这么说,父亲每天早晨4点半就出去锻炼,下午五点半再出去一趟,以前一天吃三个馒头,现在就吃一个,一周就瘦了四斤。而因为进行活体移植还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就在采访的过程中,刘加和接到医生的通知,又匆匆赶回了日照老家。
  刘祥杰是个乐观的人,心态也很好,跟记者讲述这几年的不幸遭遇都一直笑呵呵的。可望着父亲离去的背景,讲到父亲为了给自己移植肝脏,这么大年纪如此“锻炼”自己,他忍不住了,眼眶一下就红了。还有自己的妻子、孩子,“因为自己得病,家里欠下那么多债,儿子没钱上学,4周岁才开始上幼儿园。”强忍着眼泪,他逼自己笑着说。
  这次来青岛进行肝脏移植,当地企业等各方捐款,加上从亲朋那里第三四遍“搜刮”来的借款,刘祥杰说,一共有20万元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借的。“医生也说,这次是青岛首例活体移植,因为是两个人,费用肯定要高。说实话,心里也没底,钱不知道够不够,而且以后恢复吃抗排斥药也得花很多钱。”
  青大附院今年2月份刚刚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引进了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 原武警部队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臧运金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器官移植团队。而此次为刘祥杰主刀的就是臧运金教授的团队。据团队医生介绍,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刘祥杰和父亲的活体肝移植手术下周就可进行,费用大约需要20万元左右。“关键是后续康复的费用也挺高,因为要吃抗排斥药,一盒1500元的药也就吃10天,术后一年的费用大约得六七万元,这个药术后要终生服用,以后可能逐年会减少。”
  如此高昂的费用,对刘祥杰这个本就债台高筑的家庭来说,早已不堪承受。可为了保住一家人的期望,刘祥杰不能放弃。希望好心人能帮帮这个乐观的男人,让他有机会继续撑住这个家。文/记者 尚青龙 图/记者 李隽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朱贵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灵异事件真实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