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得了轻中度抑郁症治疗方法,我应该怎样在心理上帮助她

我得孕妇抑郁症了该怎么办?_百度宝宝知道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抑郁症患者求医经历 中国三分钟下结论
中国:排个长队,聊三五分钟美国:预约一次,聊一个小时
日 09:20:4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中国,治疗抑郁症还是起步阶段,即便患者愿意主动向医生求助,看病还是很不便捷,医生看病过程也相当粗犷。美国的心理治疗体系相对完善成熟,寻求治疗的难度要小得多。
  在中国看心理医生
  三分钟下结论
  王丫米治疗抑郁症过程中,有一次看医生,让她倍感失望。
  她想象的心理诊所是一个暖色系的精致的地方,但事实上,它跟一般的医院没什么两样。医生是一个40岁左右的男性,长得像&政工干部&,与他对话就像&跟自己的父母谈话,两个人不在一个思维体系里&。
  &我做了巨大的心理建设,去看精神科医生,我在外面战战兢兢地排了三小时队,想了半天怎么跟医生说,要不要追溯童年,我以为会和医生聊很多,医生会问我很多。&王丫米说,&但他就问你睡眠怎么样,情绪怎么样,谈了三分钟,给我一张100多个问题的表格,测试完,告诉我是中度抑郁,给开了药,就和我看感冒是一样的。&
  从一进门开始,医生就没能获得王丫米的信任感。这种感觉很微妙,也让王丫米特别不愉快,因为医生草草就帮她下判断了,&真想把他拖出去打一顿&。
  病人太多他不会记得你是谁
  在重度抑郁症患者李橙(化名)看来,中国医生不论医术好坏,病人都太多了,也只能给你三分钟。&你说多了他听不进去,他基本听两句就给你开药,因为后面的病人太多了,他也不会记得你是谁。&
  &300块的特需门诊,也是等上3个小时,然后与医生聊5分钟。就是听病人主诉,没有任何检查的办法。&而且一般医生是听不下去的,&你想跟他说很多,他就急着打断你,说,我大概知道了,你要不然再试一试某某药?&
  就诊的过程中,有的医生还会不停看表,看后面还有几个人。这种小动作对一般病人可能没什么,但对于原本就脆弱不堪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就成了非常沉重的心理压力。
  专业心理医生严重匮乏
  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研究中心主任王刚说,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需要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甚至包括患者和家属组成治疗联盟。
  现实的情况是,抑郁症的治疗基本上就是医生、患者的事,跟别人没关系。大量的心理从业人员,没有医学背景,和医疗机构是脱离的,没能构建一个治疗的联盟。
  治疗的第一步,找到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就相当不容易。中国有执业资格的精神科医生是2万人,与之对应的是庞大的病人群体,各类精神障碍的患者有1亿多,其中重性精神类疾病病人1600万。仅有的这些资源,还集中在有限的城市的有限的医院里。
  &现代的医学理念要求医生治疗的是人,而不仅仅病。&王刚说,&但现状正好相反,医生更关注的是你的症状有没有消失。而不是作为一个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
  再先进的医疗技术,再完美的药物,只能提供一个重塑自我的可能性,药物或是技术,并不能帮你重塑自我。
  在美国看心理医生
  好看好玩有知有见。&鳗鱼君&是都市快报《漫阅读》周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扫描二维码,关注鳗鱼君,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心理医生划分细门槛高
  在美国,抑郁症好像感冒一样常见。美国的医院、大学、社区、企业、军队都设有心理诊所或配备专业心理医生,白宫还特别设立&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专门为总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诊所和牙医诊所是美国人最常出入的诊所,80%的美国人看过心理医生,其中30%把定期看心理医生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美国有相对完善的心理治疗体系,在美国看心理医生也有一个规范化流程。一种方法是直接打电话给你中意的心理医生,然后预约时间见面;另一种是找自己的家庭医生,然后由家庭医生推荐心理医生。两种方法都能顺利找到心理医生,因为全美的心理治疗工作者有28万人,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
  美国的心理医生分为三种:一种是心理医生,通常是心理学(psychology)研究生毕业,方向有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但并不是所有学心理学的都可以当心理医生;第二种是精神科医生;第三种是心理咨询师,是没有心理学文凭但拿到临床心理咨询执照的社会工作者。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没有开药的处方权。如果必须药物来控制和住院医疗的话,那就得找精神科医生。
  心理医生在美国是个热门职业,收入仅次于律师和牙医,社会地位也很高。不过,成为心理医生的&门槛&同样很高。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首先要有系统培训和教育经历,须具备哲学博士或者教育学博士学位;其次要经过长达6&8年的心理学专业学习和培训;最后要通过能力评估考试并获得学位和证书。从业前,心理医生还必须通过从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明。
  一次一小时,第一个医生没成功
  W女士是华人,生活在美国,为治疗抑郁症,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寻医问药之路。
  她起初十分抗拒医生开出的抗抑郁药物,因为担心一旦服药,以后就会对药物产生依赖,而且副作用会没完没了地循环。W的丈夫对抑郁症的看法很开明,鼓励她按医嘱服药。
  心理医生是她的家庭医生推荐的,第一次去看病,她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因为最初几次,完全要W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犯了她的大忌。她觉得心理医生的眼神不对,分明想探听自己的隐私,隐私是能说的吗?讲出来,医生说不定会告诉他的太太和他身边的朋友,说不定他的朋友里就有自己的熟人,脸往哪里放?
  W跟医生一直僵持着,她不说话,医生似乎也不着急,一直用非常温暖的目光看着她,好像要给她催眠。
  如坐针毡了一个小时,她一无所获。这次看病不了了之。出了医院门,她快速跑进停车场,生怕被熟人遇到,生怕被人问到自己看什么病。
  回到家里,她得知,美国的医生有一种法律责任,不能随便透露病人的任何信息,否则病人可以起诉医生,医生会因此吊销执照,失去行医资格。而且在美国做医生要经历十年之久的读书和医院见习医生的磨练,能做正式医生看病,会非常珍惜的。
  即便如此,W依然没有松口,这样反复了3次,她终于忍无可忍,换了医生。
  第二个是华人女医生,先聊她替妈妈治抑郁症
  第二次,W换了一个华人女医生,她按预约好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到。
  应该说,她的转机是从这次开始的。因为在医院的心理专科处&&
  &我看到一大群等候的人,他们年龄不一,有男有女,一个个看起来很快乐,我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我这样心事沉沉,好像世界末日到了。我目送他们离开登记处,走进另一间大房子里。这时,护士出来喊我,我顺便问了一句,这些人干吗的?护士解释说,他们是来集体接受心理治疗的。多么不可思议!看心理医生不应该关起门来一对一吗?护士看出了我的疑问,解释说,是有心理医生给他们上集体课。&
  这次看医生,W感觉非常好,因为女医生长得慈眉善目,像家人一样温暖,她们用中文交流,少去了过滤语言的时间。医生伸出手跟W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让W最舒服的是,女医生告诉W,她是从香港移民来美国的,到美国后再读书,因为她妈妈患了抑郁症,所以她选择了读心理学。读书期间,妈妈已经来到美国和她一起生活,她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妈妈,现在妈妈已经痊愈了。
  W一下放松了,像遇见老朋友一样聊天。
  看一次医生,花100美元
  W看的心理医生,收费跟普通医生一样,看一次,100美元,如果有医疗保险,就只要10到20美元钱的挂号费,当然,医疗保险也有各种各样的,基本上好一点的,都是20美元挂号,其他都是保险报销。
  医生的治疗手段也都差不多。
  最初都是让病人述说,医生不会给出太多的结论和意见,但W已经没有心理负担了,她选择了配合医生,几次下来,她感觉轻松了不少。
  她也接受医生的建议,只要有太阳,每天早上和傍晚的时间,她会选择温暖而不强烈的日光浴,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时会跟几岁的儿子女儿一起看卡通片。
  W还总结了一个秘诀:&当你看到不愉快的事情,当你觉得心上过不去那个坎的时候,你对着镜子咧嘴微笑,很有效果的。&
  &现在我没有自杀的念头了,我很开心每天上班下班,看到先生和一双可爱的儿女。我不像过去那样,非要自己烧饭,非要烧出多么美味的食物让家人吃得开心,我宁愿把时间留出来,跟家人共度。&W说。
  W还总结说,如果有抑郁症,千万不要以为看几次心理医生就好了,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调整,还有,需要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发现自己不愉快的时候,不要压抑,要善于跟亲人朋友倾诉,需要吃药就一定要吃,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对抗抑郁症。
  (特约撰稿钟雨记者李筝综合报道)
健康频道传真:3
官方邮箱:
欢迎联系我们
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浙江在线健康频道微信妈妈,你知道我得抑郁症了吗?
今天一位来访者,向我讲述他朋友家的女儿,嚷着自杀两年了,一度一边割腕一边直播!母亲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诊断为重度抑郁,吃了医院开的药,可并没有什么效果,最近又闹起来,这位母亲居然想到要找大仙儿!也是辛苦了这位母亲,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找心理咨询。
我一边感慨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度还远远不够,一边为这家的女孩儿捏把汗!她这么痛苦的活着,却没人知道!今天,我就为大家普及一下
抑郁症的具体表现: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意志活动减退
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
严重的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多数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重减轻、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如心慌、胸闷、憋气、恶心等。
也有很多人问我,治疗抑郁症是药物治疗好,还是心理咨询好?
心理治疗,实质上就是一个心理重建,心灵重塑、人格重组、自我完善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他说:“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人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症状,解除现在的痛苦;心理治疗能够清除那些令我们感到痛苦的“心理污垢”,以便将来更好地生活。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一个治标一个治本,都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妈妈们能更多的关注孩子本身,掌握和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科学的识别抑郁症,多多关心孩子,不要让孩子痛苦的活着!
有任何关于抑郁症的问题,都欢迎拨打沁心润智,约您共同开启幸福人生!
公众号ID:qxrunzhi
预约电话:
网址:www.qinxinrunzhi.com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高中优秀学生患抑郁闹自杀爸妈却说她在装|抑郁症|自杀|高考_新浪教育_新浪网
高中优秀学生患抑郁闹自杀爸妈却说她在装
  近一个月抑郁症患者扎堆就诊
  春天是抑郁症高发季节。近日,广州一所高中的优等生小元(化名)因多次尝试自杀,被家长送到医院,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症。小元本应马上住院治疗,谁知,医生却尴尬地劝她“务必再坚持3天,一有床位空出来,就马上收你入院”。
  广州日报记者昨日从医院获悉,最近一个月来,该院精神心理咨询科189张病床天天满员,病人平均需等候3~7天才能入院。据统 计,住院病人近五成为12~18岁中学生。让人唏嘘的是,有些人向家长坦承有抑郁症,家长却不肯相信,认为孩子“意志薄弱”,闹自杀是在装病,以逃避学习 压力。
  专家指出,不要以为未成年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当孩子郁郁寡欢、无心向学,甚至嚷着“要自杀”时,家长务必要当真,别漏掉孩子发出的求救信息。
  上周的一天,一对夫妇带着18岁的女儿走进精神心理咨询科关念红主任医师的诊室。父亲一脸无奈地请医生帮个忙:“我们说她没有抑郁症, 她不相信。请专家帮我们开导开导她,不要再装病啦。”原来,高三女生小文最近情绪波动较大,在备战的关键时刻,她却无心学习。小文的学习成绩一向不 错,父亲对她有很高期许,开口相劝时,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没用的,我有抑郁症,我想死”。
  “年纪轻轻,怎么会有抑郁症?”父母认为女儿的表现是临场畏战,意志不够坚强,便把她领到关念红面前,希望借助医生之口告诉小文她“不是抑郁症”。
  然而,关念红跟小文细聊之下才知道,她并非在吓唬家人。前几天,她曾爬到天台,试图自杀。“她说,站在天台边,一只脚已经迈了出去,只是在最后 一刻,突然想起父母中年丧女,晚年无人照顾会很悲惨,才把脚收回来。”关念红说,经过心理咨询,小文依旧有自杀的念头,符合中度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尽快入 院治疗。然而,家长还在犹豫,不愿相信孩子得了抑郁症,也担心治疗会影响孩子参加高考。
  现象:
  优等生更易“招惹”双相障碍
  近年来,中学生患抑郁症自杀的消息屡屡见诸媒体。仅今年春节以来,西安史学天才高中生林嘉文、香港5天4中学生跳楼的消息就令家长闻之变色。 “我们发现,家长对抑郁症常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孩子的情绪低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说‘要死’是开玩笑,转眼间却目睹悲剧的发生。”关念红分析,中 学生抑郁症频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抑郁症的先天遗传、青春期情绪剧烈波动、学业紧张尤其是升学考试的“压力山大”等。
  近年来,中学生精神心理疾病的特点表现为双相障碍患者增多。其中,抑郁、躁狂双相障碍尤为“青睐”优等生,患者的情绪如坐过山车,时而才思敏捷、情绪高涨,表现出躁狂的一面;时而郁郁寡欢,厌世寻死,具有抑郁症的特点。
  关念红指出,和抑郁症相比,双相障碍更具有迷惑性,容易令家长误解孩子抑郁是“装病,靠意志能挺过来”,从而错过孩子发出的“死亡预警”信息,拖延治疗,最终酿成悲剧。
  抑郁症的发病规律与季节变换相符合,春季病人更容易出现病情波动。“春天的就诊高峰从春节持续到五一,清明节是一个高峰。”关念红指出,今年的 就诊高峰来得早、持续得久,“比往年要忙得多”。春季的阴雨天气可诱发抑郁症。“阳光太‘吝啬’,会导致人体化学物质的分泌出现变化,从而影响病情。”关 念红表示,从本周起,广州将迎来多场降雨,看不到阳光,对抑郁症患者是一个危险的挑战,医院门诊可能迎来新的就诊高峰。
  生活处方:
  多晒太阳多运动可缓解病情
  关念红提醒,如果发现孩子有失眠、情绪低落、沮丧自责、对自我评价很低、精力减退、浑身无力、厌学、成绩大幅滑落等表现,家人应予以重视,尽快 带孩子就医。特别是父母曾患过双相障碍的家庭,当子女出现情绪不稳、焦虑、抑郁等症状,即属于“超高危人群”,家人需密切注意其表现。
  抑郁症重在预防。关念红指出,任何时刻,家长都要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平心静气地倾谈、善意的理解和接纳。
  但是,抑郁症的治疗不能只靠“倾偈”(谈心)。做心理咨询2周病情仍无改善的轻度患者、中重度抑郁症尤其是有自杀念头的患者,必须及时寻求有处方权的心理医生的帮助,采用规范的药物治疗。重症患者还需要加上国际公认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
  在规范治疗的同时,抑郁症患者也要遵循“生活处方”的要求,多晒太阳多运动,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得抑郁症的孩子需要减轻学业压力,降低目标,更需要亲友的支持。”关念红强调,亲友应多陪伴,别让他们独处。
  近一个月抑郁症患者扎堆就诊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江澜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806人已测试
725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度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